-
1 # 互金直通車
-
2 # 理財迦
朋友們好!明確講這個問題:可以買!重點是保本!朋友們具體分析一下這個產品!
一,與其他產品比安全性!結構性存款風險等級R1,確定保本!與儲蓄同屬謹慎型!而銀行,保險,證券,證券,無論定期,還是滾動,風險等級均在R2及以上!即便貨幣式基金風險等級也在R2,風險遠高於結構性存款!
二,其他產品比收益!一是高低,二是穩定性!9銀行,保險等定期理財,通常年化在5%左右,但期限較長通常一年,甚至更長!貨幣基金目前2.5%至3.5,其他諸如國債,三年,3.8%週期過長…!比穩定性,結構性存款目前基本達到了預期收益!口碑良好!最重要的是通常有“保底”以最低保障1~3%收益!相當於最差給個高利息!
三,比靈活性!90天週期,靈活性高於普通定期理財,略低於開放式基金!
祝朋友們,儲蓄理財,穩健好收益!
-
3 # 財鹿尖尖角
我的結論是結構性存款可以買。為什麼?通過幾個問題來解釋。
1、結構性存款是什麼?
目前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一般常見的是一種保本浮動收益型的存款產品,通常掛鉤某一浮動利率,可以理解為債券和期權組合成的衍生產品。
2、結構性存款收益浮動,能拿到收益嗎?
拿幾種比較常見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做解釋。一般銀行會設定最高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浮動收益掛鉤某種參照標。根據參照標的的利率和執行水平(某一事先確定的利率)的關係確定取最高收益率還是最低收益率;根據觀察期(起息日至到期日的所有工作日)內利率取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的相應的時間佔比來確定到期收益率。
3、銀行銷售人員說保證本金安全性,這是真的嗎?適合買嗎?
結構性存款一般是保本的,由於結構性存款整體風險較低,但相對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收益較高,可以在保障本金和最低收益的同時可能獲取更高收益,因此適合風險厭惡程度較高且對流動性需求不大的投資者。
-
4 # 熊貓投資
90天的利率4%,這個符合目前市場上的結構性存款的普遍利率水平,可以買。如下圖所示,某銀行的新客戶及VIP客戶130天的可以達到5%,而普通客戶9個月的也可以達到4.8%;所以3個月的4%,並不算一個離奇的利率。
甚至不用結構性存款,就一個京東金融上的振興存(定期存款)120天的(4個月)利率都可以達到4.8%,所以3個月4%的結構性存款並沒有任何稀奇。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如果對理財有所理解的人應該知道,今年的《資管新規》落地後,很多銀行紛紛大力推出結構性存款來替代原來的保本理財產品。
結構性存款:簡而言之,就是把存款和理財相結合,大部分資金用於購買銀行定期(確保本金的安全性),少部分用於購買金融衍生品用於博取高息,當然金融衍生品可能存在全部虧損的可能,所以現在結構性存款的利率都用0%—**%表示(如上圖的5%)
目前市面上的結構性存款,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保本型結構性存款(本金絕對安全),這個是主流產品,佔絕對的比重;另一類是非保本型結構性存款(這類可能存在本金虧損0%-100%的可能性,關鍵看管理者投資的定期比重),這個是非主流產品,佔據的比例極小。
至於保本型結構性存款與非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的具體,大家可以參考下圖,對此就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瞭解。
總結購買前問下銀行你所購買的這款是不是100%的保本型結構性存款,如果是的話,可以投的,畢竟本金無虞,而收益率大部分時候均可以按期實現。
-
5 # 私行小學徒
結構性存款適合保守型的投資者購買,最大的原因是產品保證本金安全。資管新規明文規定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證本金及收益,結構性產品是市場上唯一的合同寫明保本的產品。
另外溫馨提示,結構性產品的收益都是浮動的,比如3%-5%,1%-4%等,一般情況下選擇購買收益起點高的產品。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就是根據產品說明書內的浮動收益計算規則,基本能確保收益率是區間最高收益率。
-
6 # 三人聚眾
不存在結構性存款不能買的說法,每個人對收益與風險要求不同,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結構性存款作為銀行表外保本保收理財的替代品,它屬於銀行表內理財產品,可支援保本保收。當然了,結構性存款也存在不是全部保本產品,比如有保本95%的產品,不是全部保本的產品可獲得更好的收益,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要購買結構性存款建議購買大型商業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哪怕同等風險同等期限下利率較低。因為目前很多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提供的結構性存款為假結構性存款,衍生工具行不行權都能達到預期收益率,那麼該類產品可能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實際為現金管理類產品或設定資金池的表外理財。
題文下方提到的90天利率4%結構性存款能不能買?如果是真結構性存款,那麼它是不存在具體的4%收益率,一般是衍生工具不行權是一個預期收益率,行權是另外一個收益率。它是一個範圍值,而不是具體值。如果是具體值,那麼可能就是假結構性存款。
那麼再來看看4%收益怎麼樣?如果該產品是保本保收能達到4%,那是非常不錯的收益了,可以投。但一般情況下90天4%的收益率是衍生工具行權的收益率,而非保本保收的收益率,所以這點需要看清楚產品說明。
一般情況下,期限越短收益率也低,因為存在流動性風險。如果要提高收益可以購買同等產品下的長期限產品。
-
7 # stslly
90天利率4%?應該是年化吧?如果不是年化利率則此利率非常高達到年化4%×4=16%,如果是年化4%則不如去買微眾銀行的智慧存款靠檔30天即年化4%,最高達到一年4.5%。或者去買小米金融的用億存(億聯銀行的活期結構性存款)更值,隨存隨取即時到賬年利率4.5%
-
8 # 財瑾微課堂
結構性存款是存款,因為本金納入國家存款保險範疇,但又於存款有區別。
存款沒有用於投資,而結構性存款是由存款和期權兩部分組成,部分資金投向黃金、股指、外匯等金融衍生品,以博取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介於存款和理財之間,安全性也介於存款和理財之間,但是最重要的是它保證本金安全。結構性存款一般保證最低部分收益,能否拿到最高部分收益還是要看投資的表現。
目前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一般根據投資標的物不同在1.95%-3.9%之間。
作為一款保本的產品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的,因為至少它比儲蓄存款的收益要高,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
9 # 泛泛而談你我他
結構性存款,也稱為收益增值產品。這裡可以分兩點來看:1:收益;2:增值。
收益性
結構性存款,主要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因為它是一種創新產品,類似於金融衍生品,所以一般它的收益會比較高,同時它定義還是一種存款,所以流動性會差一點,存續期間內是無法申請主動賣出的。這一點,投資者需要注意 ,如果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較高,那可能就不太適合,可以選擇一般的貨幣性基金,收益也有2%-3%。
增值
這是它的最大優勢,它屬於保值性產品,通常可以保證本金100%安全。所以投資者不需要過於擔憂,最多的也是利息發生損失,而不會損失本金。這對於大部分產品來說,這是結構性存款特有的優勢,在有較高收益的前提下,還能保證資金的安全,一般銀行存款是無法做到的。
綜上兩個因素,筆者認為是值得購買的。
-
10 # 小黑看財經
不請自來。筆者認為是可以購買的,主要因為結構性存款受法律保護,本有是有保障的。這就是筆者比較喜歡結構性存款的原因,那麼先簡單介紹下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透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的產品。
簡言之,即:
結構性存款 = 基礎存款 + 金融衍生品
結構性存款通常是本金100%保護,客戶所承擔的風險只是利息可能發生損失,而本金不會有任何損失。
以筆者最近購買的結構性存款來舉例,寫明是保本的,92天,收益為2%-4.05%
至於題主所問的,能不能買。根據每個人理財模式不同而不同。有些人為了追求高額的投資收益,就不會選擇結構性存款,因為收益浮動,也並不是很高。
但是結構性存款在保證本證本金安全下的,屬於穩健型理財,比較符合一部分人的投資習慣,投資穩健型的人就比較喜歡這個,因人而異。
-
11 # i愛理財
先說答案,對大部分的客戶來說都是可以購買的。
既然叫存款,那肯定是不能虧本的,虧本了就不叫存款了。買的時候銀行就告訴您,結構性存款的利率是一個區間,比如[0.5%--5.5%],規範的銀行還會讓您看結構性存款的說明書,然後講給您聽,您存的錢絕大部分投資於固定收益產品,極少部分投資於風險資產。分2-3種情形,不同的情形對應與上面說的那個利率區間,最壞的話利率0.5%,當然好的話利率5.5%。
那銀行把您的錢拿來了,銀行是如何運作的呢?其實方法很簡單,把所有的錢投到一個可以穩定獲得收益的地方,如您小資金買不到的國債、銀行債等,這樣資金到期後肯定會有利息收入的。投資之初銀行就知道到期後會得多少利息,銀行可以先把這個利息的部分或全部投資與期權、期貨等風險資產(就是以小博大啦)。所以您就知道,最後您得到的利率高低,取決於銀行拿了您多少百分比的利息去“賭”,假如把利息全部拿去“賭”了,可能到期後您獲得的收益很高,也可能為0,這是極端情況,一般都會給您留點,比如上面的0.5%,無論怎樣到期還有點收穫。因此,只要是還有點風險承受能力的人,結構性存款都是能買的。
-
12 # 轉債研究
結構性存款能買,它跟銀行存款一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即50萬以內全額賠付。
一、結構性存款是什麼?結構性存款又叫收益增值產品,是將傳統的存款業務與利率、匯率等金融衍生工具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型存款。它的資產構成是“存款+金融衍生工具”,存款部分的作用是保本,金融衍生工具部分的作用是博取高收益,但是金融衍生工具部分的收益並不是固定的,因此,一般情況下,結構性存款都是保本不保收益的。
那麼題主提到的90天利率4%的結構性存款能不能買?買肯定是能買,畢竟是保本的嘛,但是要看清楚這個利率,一般而言,結構性存款不會標註一個確定的利率,而是標註為浮動利率,比如“0%~4%”、“2%~4%”,因為它的資產組成決定了它的收益浮動特性。所以,題主一定要認真看清楚這個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構成,確定收益浮動範圍是否可以接受再來購買。
二、結構性存款安全不?2018年9月26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其中第七十五條明確規定:結構性存款應當納入商業銀行表核心算,按照存款管理,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也即是說,結構性存款也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50萬以內的本息全額賠付。
因此,50萬以內的結構性存款,合同條款約定到期保障的本金和最低利息,是可以得到剛性兌付的。
三、有沒有更好的投資品種選擇?現在很多的中小銀行都推出了創新型銀行理財產品,它們的收益也都能達到4%以上,對比結構性存款,這些創新型銀行產品的優勢大得多,它們中大部分封閉期短,收益高,而且利息固定非浮動,最重要的是,它們同樣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所以這些創新型的產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追捧。
我個人也是把短期閒置資金放在了這些創新型理財產品中,主要放於隨存隨取的產品中(為避免廣告嫌疑,這裡不推薦具體產品),自己可以上京東金融APP看看,目前京東金融跟很多中小銀行進行了合作,在APP上推出了這些創新型理財產品,收益比銀行定期理財高多了。
-
13 # 財經宋建文
結構性存款為銀行推出的新型存款方式,目的是為了打破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結構性存款和普通存款的區別就在於“結構性”,在最大可能保障本金的情況下,用部份資產進行掛構衍生品(比如掛勾黃金投資),從而提高存款的利率。
目前大多數銀行的一年期結構性存款年化利率在4%左右,為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只要是正規銀行推出的結構性存款都可以放心購買。即便是最終達到不4%的收益率,一般情況也可以達到比活期存款高得多的利率水平,在承擔少量風險的情況下,預期可以獲得更優的回報,適合大多數投資者的選擇。
同時,結構性存款可以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只要是存款在50萬以下,本金出現風險是可以獲得全額賠付的。現在很多銀行都有90天期、180天期、360天期等不同期限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使用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結構性存款。
-
14 # 財富公元
結構性存款當然可以購買,只要保證是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都值得購買。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個是本金安全有保障,二是預期收益高於普通儲蓄存款利率。
結構性存款本金安全有保障結構性存款雖然有“存款”二字,但並非存款產品,實際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但是其內部結構是存款+期權(黃金等)的形式,都會將其歸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類,同時會在中國理財網官網備案(如下圖)。
我們都知道,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施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將於2020年徹底退出銀行理財市場,意味著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不再被允許對客戶承諾保本保收益。
因為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需要計入表內賬務,受存款保險保護,沒有本金損失風險。雖然保本,但是不一定保收益。
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高於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一般根據各家銀行官網公示的結構性存款資訊,其預期收益率都遠高出同期定期存款的利率。
以農行為例,其98天期的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3.55%以上,妥妥高於正常三個月期定期存款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公示的收益率僅為預期收益率,最終收益率取決於結構性存款中投資期權部分的收益率高低。比如3.55%的預期收益率,實際到期時收益率可能會低於該值。
但是總體來看,結構性存款作為銀行吸出攬存,以及保本理財的替代品,在本金安全性上高於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上高於同期定期儲蓄存款,只要確定是銀行正規渠道發行的結構性存款,是值得購買的。 -
15 # 商務新觀察
截止目前,國內各大商業銀行所發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已經達到了11.13萬億元。尤其是在去年資管新規實施後,結構性存款和個人大額存單業務都取得了迅猛增長,由於破剛兌和淨值化的趨勢加劇,投資者對於“保本”需求和意識都正在加強。
而結構性存款被看做是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最佳替代品,這也滿足了廣大普通投資者的心願。因為結構性存款已納入銀行表核心算,根據理財新規要求,結構性存款按照存款管理,相應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相關資產應按規定計提資本和撥備。
但需要指出的是,納入存款管理的只是結構性存款中的銀行“存款”部分,也就是說,投資銀行存款的部分風險很小,且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結構性存款並不是“保本保息”,畢竟還有部分資金用於購買金融衍生產品,而其風險也主要還是取決於用於購買衍生產品的資金比例,如果投資衍生品的比例越高則可能的風險越大。反之亦然!
但投資者在選擇結構性存款產品時,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偏好,如果你屬於穩健型投資者,也可將結構性存款的風險等級調至100%保本型。反之,如果允許適度地承擔一定的風險,還可以設定成部分保本型。
結構性存款是當前各大銀行的攬儲重要工具,以至於出現很多“假結構”性存款產品,有些銀行甚至直接從過去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變更而來,但監管對於此類產品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強。不過這也說明了銀行為了攬儲需要,其實是有意迎合投資者的“保本”需求。
總的來說,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介於銀行理財產品和銀行存款之間,比較適合對收益要求不高且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結構性存款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投資者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不要只被較高的預期收益率吸引,還應該仔細閱讀產品說明,做到心中有數。大家可以將結構性存款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種方式,這完全沒有問題的。
-
16 # 河小葵話理財
90天4%的結構性存款,可以購買。隨著2018年資產新規的出臺,理財收益率持續下行,保本理財日趨減少。雖然資產新規過渡期延至2020年底,但銀行理財在悄然變革,結構性存款應運而生,結構性存款作為一種存款產品,既能保證本金安全,又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收益率,是可以購買的。
1、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個人結構性存款是指客戶在自願承擔特定風險前提下,以客戶資金為結構性存款本金,並在存款基礎上嵌入一個或多個金融衍生工具,透過與利率、匯率、貴金屬價格、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從而使存款人在承擔了特定風險的條件下獲得較高預期收益的存款產品。
換句話說,它就是“定期存款+期權”。由於是存款和衍生品的組合,使得結構性存款既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資的想象空間”。
2、結構性存款產品要素
個人結構性存款的發行物件為個人, 結構性存款產品期限一般包括3個月、6個月、1年期等期限。投資起始金額一般為人民幣1萬元。募集期內可進行產品認購和撤銷,成立日產品起息。 急需用錢時,一般可辦理質押貸款或網銀自助貸款。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一般高於同期存款利率。90天4%的收益率是不低的,可以辦理。
3、結合性存款適合什麼人群辦理?
1)想獲得高收益,有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又怕買錯了會虧損的人
我們可以用結構性存款博取高收益。如果預測對了,有一個高的收益!萬一“看走眼”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還會有一個保底的收益率,自己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既規避了風險,又滿足了自己的投資樂趣。
2)原來買過保本保收益理財,現在想買高收益低風險產品的人
結構性存款雖然設定了收益上限,但同時幫助客戶控制住了虧損的風險,不失為原來保本類理財產品的一個替代。
4、結構性存款安全嗎 ?
結構性存款可保證本金安全。收益可攻可守,產品收益=承諾的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可能帶來的額外高收益。在保證固定收益的前提下,博取額外收益。
小小意見,不甚成熟,還望見諒。
求關注,求關注哦。
-
17 # 南公子一、 監管動向
近幾天網上看到有某地方銀保監局“叫停假結構性存款”的媒體報道,昨天(10月10日),該銀保監局相關人士公開回應,該局在認真貫徹落實銀保監會有關結構性存款業務的監管要求、督促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規範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該局未專門發過‘叫停假結構性存款’的檔案。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9月份,北京銀保監局印發了《關於規範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對目前轄內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存在主要的問題進行排查和整改。
2018年9月6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對銀行理財業務提出了業務監管框架和管理規範,加強理財業務的風險控制和監管能力。
該辦法過渡期為施行之日起至2020年底, 過渡期內,各商業銀行要制定本行理財業務整改計劃。
過渡期結束之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本《辦法》進行全面規範管理,商業銀行不得再發行或者存續不符合《辦法》規定的理財產品。
從地方監管部門近期的行動,可以看到地方監管機構已經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理財新規開始對“結構性存款“進行清理和整頓。
另外,加強結構性存款的管理,也符合國家的經濟政策導向,引導商業銀行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從負債端出發,降低存款的利率,進而降低資產端的融資成本,減輕實體經濟融資負擔。
二、什麼是結構性存款在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對結構性存款的定義是這樣的: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並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得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辦法中的定義是專業性,不太容易懂。我們通俗的解釋一下:
結構性存款,主語是“存款“,這個存款可以理解我們通常認知的存款。“結構化”是定語,這個定語決定了這個產品的特殊性,所謂結構,可以理解為組合,至少由兩部分不同的內容組成。我們買了結構化存款這個產品,銀行會把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傳統存款,另一部分資金購買“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一種特殊類別買賣的金融工具統稱,衍生是基於原生的基礎資產的,這些基礎資產可以是商品、股票、債券、利率、匯率、指數等。由這些基礎資產衍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就稱之為金融衍生品, 常見的衍生工具型別有期貨、期權、權證、遠期合約、互換等。其價值也是由基礎資產的價值衍生出來的,受其影響的。
三、結構性存款的本質是什麼目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保本和非保本理財產品兩類。保本理財產品如果掛鉤了衍生產品,就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進行一樣的管理。
保本理財由於不符合打破剛兌的監管要求,銀行為了規避監管,於是就加大了結構性存款的營銷力度,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
前幾年,一些不具備衍生資質的中小銀行,委託具備資質的大型銀行代理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在產品結構中本質上未嵌入金融衍生品,而是透過行內利率傳導變相達到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目前市場上不具備衍生品資質的農商行和城商行的結構性理財大約80%以上都是由大行代理包裝為結構性理財。這種情況下,中小銀行“借道“達成高息攬儲的目標,而大型銀行淪為通道機構。
透過以上分析,至少從目前來說,結構性存款從本質上還是一款理財產品。
四、 當前市場上結構性存款問題分析1、產品設計問題
一些銀行為結構性存款設定了遠高於同期限存款利率水平的保底收益,構建狹窄的收益波動區間或將掛鉤的衍生產品行權條件設定為幾乎不可能觸發事件,使得結構性存款從名義上的浮動收益產品變為事實上的固定收益產品,違背了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的產品設計原則。
2、假結構
一些銀行結構性存款中,未實際嵌入金融衍生產品,或者所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無真實的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之為“假結構”,事實上是一種變相高息攬儲。
3、銷售的問題
有些銀行在銷售結構性存款的時候,強化了 “剛兌”預期,弱化了風險提示。在產品說明書缺失介紹所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結構,片面強調結構性存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使存款人對結構性存款掛鉤衍生產品的交易實質和交易風險認識不到位。
五、 結構性存款可以買嗎?結構性存款不同於普通存款,由於掛鉤了金融衍生品,其風險大於普通存款,其收益也比普通存款高一些。對於普通的投資者,由於缺乏金融衍生品交易結構的專業知識,無法判斷衍生品部分的投資收益波動帶來的風險。也無法判斷交易結構的真假,是否有真實的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複雜的產品說明書很容易出現理解上的誤區。
基於以上分析,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不建議購買“結構性存款“這類產品。對於一些專業的投資者,購買是沒有問題的,本身這款產品風險並不大。
如果一定要買,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規模較大的銀行購買,儘量不要選擇一些中小銀行。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確定交易結構是否真實,如果交易結構層層巢狀,異常複雜,則放棄。瞭解結構中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的投資比例及利率水平,充分認識該款產品的風險。衍生產品部分的條款是否被設計為不可觸發事件或一定觸發事件。 -
18 # 銀行研究僧
一、結構性存款不只有保本
就目前來市面上的結構性存款幾乎都是保本理財,但也有例外。要想知道這款結構性存款是不是保本就需要先了解一下這款產品的運作模式。
結構性存款的運作模式是拿出大部分的本金投資於傳統的定期存款,少部分的本金投資於風險與收益均比較高的金融衍生品。結構性存款是否保本關鍵就看投資於傳統定期存款的本息是否能夠覆蓋所有本金。結構性存款能獲得的最高收益主要取決於金融衍生品的收益有多高。
這樣來看的話,如果投資於傳統定期存款的本金比較少,投資於金融衍生品的本金比較多,產品就會變成預期收益比較高的非保本產品。
承擔著非保本理財的風險,卻達不到一般非保本理財的收益是這類結構性存款的特點。從這點來說,不太值得購買。
二、保本理財不值得購買很多人都說保本理財是介於定期存款和銀行理財之間的理財產品。它的風險沒有那麼高,利息沒有那麼低,簡直就是選擇困難症(理財和定期)患者的福音。
我不這麼認為,保本理財就像是ipadmini,介於大屏ipad和小屏手機之間的中和產品。既不能暢快的享受高收益帶來的實惠感,也不能安穩的坐在家中坐享利息的足額兌付。
事實上現在有很多智慧存款產品的利率和風險是要優於保本理財的。智慧存款一方面是存款保本保息,一方面還能夠擁有5%以上的利率。
三、結構性存款的天然缺點結構性存款產品擁有一些特點,而這些特點是結構性存款的天然缺點。
結構性存款在到期前是不能提前支取的,這也是常說的流動性比較差,一旦急需用錢只能乾著急。 高收益需要觸發一定的條件。現在的結構性存款寫的預期收益率是需要觸發一定的條件才能達到的,這就造成了預期收益率沒有足夠的參考性。 不能提前支取,高收益難觸發是結構性存款不值得購買的第三個原因。 總結:結構性存款在銀行的銷量很高,但我認為從風險和利率角度來說,它並不是最值得購買的理財產品。
結構性存款不一定保本增加了選錯產品的風險,保本的結構性存款在利率上又競爭不過智慧存款,以及結構性存款不能提前支取,高利率不容易觸發等特點需要投資者在買之前要考慮清楚。
-
19 # 老金財經
結構性存款能不能買不能一概而論,我個人這樣認為,只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的人就可以購買,如果想要完全不程度風險的人還是不建議購買,還是把錢存銀行為好,結構性存款並非屬於銀行存款業務,而是一種理財產品,希望大家要弄清楚這一點。所以我個人答案是對於90天利率4%的結構性存款只要稍微有風險能力的人都可以購買。
結構性存款是什麼?
結構性期存款其實也是一種收益增值的產品,結構性存款只要是與利率,匯率,以及存款業務等相結合的一種存款。而結構性存款是一種收益率比較高,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人購買。
結構性存款的種類
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主要分為三大種類,分別為固定收益型結構性存款、保本型結構性存款,匯率區間型結構性存款等。
(1)固定收益型結構性存款
固定收益型結構性存款最大的特點類似存款一樣,本金安全,收益率一般都是按季度支付,而且收益率是比較穩定。
(2)保本區間結構性存款
保本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一種本金安全,但是利息是浮動的,利息是根據倫敦銀行同業拆房利率進與選定的存期,而銀行在這區間給出一定的收益率,之後銀行會參考倫敦銀行同也拆放利率進行結算利息。
(3)匯率型結構性存款
匯率型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一種與匯率直接掛鉤的,這種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參考值就是要根據匯率進行結算的一種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的三大特徵
其實結構性存款也是有一定的特徵,其中包括高收益,保本金,流動差等三大特徵。
(1)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有一個特徵是收益率比較高,但是這個高收益的前提之下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畢竟結構性存款以匯率進行掛鉤的,正因為與外匯掛鉤收益率才會比較高。
(2)保本金
保本金是結構性存款的最大特徵,結構性存款的本金是絕對安全有保障的,但是真正不保的之時結構性存款的利息,結構性存款的利息出現高低差異而已。
(3)流動差
結構性存款流動差是最大缺點,類似銀行的存款業務,這筆資金一般都是鎖定的,而在鎖定期間,結構性存款的資金是不能提前支取的。結構性存款值得買嗎?
透過上面對於結構性存款的概念瞭解,結構性存款的種類以及特徵,結構性存款是一種本金非常安全,而且收益率也是非常高的一種理財。但最大的缺點就是資金被鎖定的,要比銀行定期存款鎖定更加嚴格,未到期是不能提前支取的,而銀行定期存款是可以提前支取,而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結算。
可以根據結構性存款的特徵,可以分為三類人來分析;如果考慮本金安全和追求高收益率的人,這類人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結構性存款的,但如果資金要用的,就不建議購買結構性存款了,這就是我個人看法。
-
20 # 民生私行財富經理張靜
目前我國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基本上都是100%保本的,所以從本金安全的角度上來看,是可以投資的。
但是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理論上具有不確定性,要看掛鉤標的的表現。比如某銀行的一款1年期結構性存款的利率顯示是1.5%~3.75%,你可能拿到3.75%的高利率,也有可能拿到1.5%的低利率,還可能拿到這個區間的任何收益,具體要看掛鉤的資產標的的期末觀察日與期初觀察日的市場表現,以及收益公式的確定。
目前,商業銀行中內部通常有兩類結構性存款產品,一類稱為假結構性存款,這類產品也是結構性的框架設計,只是掛鉤標的實現最低收益的機率幾乎為0,而實現最高收益的機率達到99%以上,所以這類產品就是套上結構性存款外衣的固定收益的產品;還有一類是真結構性存款,通常這類產品掛鉤標的在期末觀察日與期初觀察日的表現很難預測,每一種情況都有發生的機率,所以投資者最終的收益不到期末,是無法預測的。
從目前結構性存款的情況來看,如果利率上限在3.8%以內,那麼拿到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利率上限在4%以上,那麼能不能拿到就難說了,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檢視產品說明書,看收益實現的規則是怎樣說明的。
此外,結構性存款都是固定期限的,不能提前支取,不過好在期限不長,多在1年期以內,流動性不算太差。
回覆列表
從您提供的的資訊看,這款結構性存款產品不值得購買,原因有三:
一是:收益率僅有4%,而且沒有說明白基礎收益和掛鉤收益是多少,掛鉤的金融衍生品安全性如何也不知道。這樣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較高,但是整體利率不高,所以不太值得投資。
二是:發行單位不清楚,一般正規結構性存款需要金融機構具有發行資質,有些機構由於沒有資質就會借道操作,存在合規性風險。大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收益較低,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合規性差,所以不太值得購買。
三是:現在有很多更好的理財產品可以投資,結構性存款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只是理財產品去剛兌後,結構性存款仍然承諾保本和部分保息,以此來吸引部分保守型投資者而已。建議投資者關注一些直銷銀行的創新存款和智慧存款,利率和靈活性都比您說的這款結構性存款要好得多。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