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話的泥巴
-
2 # 楊明照8
最簡單的講。玄學是空對空。中醫可不是這樣的。中醫是實對實。中醫要把脈。沒有一個人的脈搏是相同的。根據病人的脈像不同,拿根銀針在病人不同的部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穴位上紮下去。一般也就兩三次,許多病就被你治好了。
這是實實在在的本事。它一點也不玄 。可是你不懂,或者是你沒有鑽研到那個層次,你就不知道把這根銀針往哪裡扎,當然你也不可能把病治好。因為不懂,跟你說也是對牛彈琴。就好像在雲裡霧裡,那些不懂又不願意下苦功學習的人,總覺得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就是玄學……
-
3 # 泥水勞人1
沒有玄學,只有顯學。玄學是不可學習的,猶如跳大神者,就是玄學,附體者也是玄學,能學會嗎?有人說易經是玄學,錯!大錯特錯!
-
4 # 使用者1996313264399223
中醫不是玄學、是難以用儀器測定的科學、是理論學實踐學經念學、沒有西醫以前、我們的先祖哪個不是用中草藥去病、西醫只消炎、不能除病根、中藥可以做到、不要爭論了、花點精力吧、把老祖宗留下的發楊光大、不要讓中醫中藥成為日本、印度等國掙中國人錢的資本、國人醒醒吧、要對得起祖宗不要讓中醫敗落消完吧
-
5 # 先知867
中醫不等於玄學。脈絡雖說看不見,卻是真實存在的。你能用現在所謂的科學,把世界上一切未解之謎都解釋清楚嗎?科學不是萬能的。那些說中醫是玄學的人,本身就不懂玄學,只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罷了,這種人最愚蠢。
-
6 # 歐陽迎
中醫不是玄學,中醫經過幾千年的洗禮,能流傳至今,絕非沒有道理,中醫講究陰陽平衡,合乎自然法則,把人體當做一個整體,一個系統來治療。我爺爺在76歲左右突然臉色,牙齒,眼睛,面板都發黃,吃什麼吐什麼,在市醫院檢查說是腸癌。只能活一個月左右,叫我們回家準備後事。回家後家裡人不甘心,找個一個老中醫看了說是膽堵塞導致膽水無法下順,開了一個禮拜中藥可以吃東西,吃了一個月後,面板,眼睛,牙齒全部褪色回恢復正常。活到了八十多歲。可見中醫確實比較厲害。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不分科,講究腎臟乃先天之本,五行對應五藏。講究氣血,所以中午不是玄學,如果有的人非說是玄學,我想可能是不瞭解中醫,都說解釋不了的東西才叫玄,才叫神。
-
7 # 繞池閒步
後人不理解就用一個玄字描述,中醫源自於易,陰陽五行就是用易來具體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易被儒家弄得神神叨叨,所以就把中醫說成是玄學,其實易大部分失傳,所以後人越來越難理解,中醫傳承的是易之精華,四書五經中的易已經被大幅度修改。
-
8 # 土司駐村
中醫是以人體的寒熱虛實和藥物性味為研究物件的偉大科學,完全符合科學定義。什麼是科學?科學是在相同條件下反覆實踐得到相同結論的實驗活動。中醫,幾千年來經反覆實踐總結出了相同的理論和藥性,並經億萬次驗證為正確,怎麼中醫就成玄學了呢?黑中醫的為兩種人,一是完全不懂中醫又自認為懂科學的二桿子,如現在的一些年青人。二是西方的走狗,為了否定中醫讓西醫獨大,獲得全部醫藥利益,極力否定中醫。如方舟子之流。中醫是國寶,國家必須下大力氣保護傳承推廣。在大災大難面前,中醫歷來顯示著它的可靠性和便捷性。當然,中醫和西醫都不是萬能的,都各有長短,應互為補充。
-
9 # 流芒流
啥玄學不玄學。中醫藥並不神秘。但重在臨床要靈活對症對應。先要準確辯證辯病。病機病理病程(病處於啥階段)不能差錯。方藥方劑君臣佐使、藥量要精確。...臨床經驗也就顯得重要。
-
10 # 青梅煮酒之水煮沉浮
絕大多數人的思維高度和認知都有其侷限性,現在所謂的科學也未必是科學,從萬有引力到量子力學,從地心說,日心說到對銀河系宇宙甚至奇點的認識,從俠義相對論到相對論到宇稱不對稱等等太多了,無數次證明了某個階段的所謂科學就是認知的侷限性,但是也有部分侷限性的科學幫助和促進了某一階段的生活水平提高,辯證的的看待總比一竿子打死要好,用其精華,去其糟粕!中醫的好東西還有很多沒有被髮掘,但是中醫的部分蛀蟲卻一定程度上壞了中醫的一鍋好粥!
反對中醫的聲音自清末至今,一直沒有斷過,其中有很多知名人士。清末國學大師俞樾是近代中國主張廢除中醫的起始人。1879年,俞樾發表《廢醫論》,之後又發表《醫藥說》,提出“醫可廢,藥不可盡廢”的觀點。明確地提出了廢除中醫的主張。 從此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反對中醫的名人名單:吳汝綸、鄭觀應、梁啟超、孫中山、梁漱溟、嚴復、傅斯年、汪大燮、魯迅、丁文江、傅斯年、汪大燮、魯迅、丁文江、餘雲岫、汪企張、褚民誼、劉瑞恆、胡定安、 陳獨秀、胡適、陳寅恪、周作人、國學大師劉文典......等等名人。現代比較知名的有:賀誠、王斌、郭沫若、李敖、錢學森、楊振寧、羅永浩、何祚庥、方舟子、張功耀......等等。
魯迅是學醫出身,仍然反對中醫:“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胡適有:“看西洋醫學每一個方面的演變過程,我們也可以明白我們現在尊為‘國醫’的知識與技術究竟可比人家第幾世紀的進步。……回頭想想我們家裡的陰陽五行的‘國醫學’,在這個科學的醫學史上能夠佔一個什麼地位。”。楊振寧:《易經》阻礙近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中醫和《易經》結合沒有前途。
淨水器十大品牌,免費代理,不妨來試試!
廣告
現代,則以方舟子的反中醫言論最為出名,方舟子認為“中醫是偽科學” 主張“廢醫驗藥”,“中醫的‘系統’,是一個未經實證也難以否證的系統,要接受它必須依靠信仰。因為這一套系統非常模稜兩可,怎麼說都說得通,所以同一個病人,讓三個名中醫來看可能就有三種說法。現代醫學依靠的是客觀的醫療手段,而中醫看重的是主觀的醫術,而這種對個體的強調,正是宗教、哲學的一個特徵。”
我在之前的幾篇《從愛因斯坦夢斷大統一理論談人類認知原理》、《科學的本質是什麼?》、《哲學的本質是什麼?》文章中列出了人類的認知原理:
1、人類認知包括經驗和觀念兩個大類
2、很多種認知是經驗和觀念的綜合,是使用“思維工具”進行綜合
3、對人類生產生活起實際作用的是經驗認知
4、觀念的主要作用是對經驗的思維意義上的解釋和分析,對個人和人類社會具有精神上的引導、規範作用
5、科學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或者說以經驗主導的認知)
科學,本質上是一種經驗類認知。哲學中的世界觀、倫理學,本質上是一種觀念類認知。哲學方法論、邏輯學,再加上數學,構成了人類認知裡的“思維工具”。
人類的認知,從最早期的原始經驗認知為主(以基因傳播經驗和肢體語言傳播經驗,可以看我的《從宇宙智慧到人類認知看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關係》、《宇宙智慧的本質是什麼?》等文章),到觀念認知佔領主流群體認知,又回到經驗類認知主導的主流群體認知模式(即近現代的科學)。
那麼我們就來談談中醫的起源,大家都知道就連很多動物都知道止血類草藥,這就是動物的經驗。動物的經驗也從基因傳播的智慧資訊(如蜜蜂築巢釀蜜),上升到了肢體模仿(如大猩猩拿樹枝掏白蟻窩中的白蟻),肢體是交流的最簡單的工具、人類進一步發展出了語言和圖畫、符號等等,進入到非基因模式的智慧資訊傳播。我想動物都知道的某些草藥的功能,最古來的原始人應該知道品種和功能的比動物還要多,包括對身體部位如穴位的按摩和外部刺激產生了針灸。這些都是早期人類原始經驗,經過口口相傳和圖畫加符號化的傳播。
有了經驗,人類的特點就是進行思維加工,希望加工出更深入的經驗,放大了的經驗。近現代科學就是透過可靠的思維工具(數學工具和部分哲學工具),將原經驗進行加工的認知模式。不止是傳播經驗,還傳播思維加工的半成品,“觀念”就是思維加工的半成品。因為思維加工還沒有產出完整的“新經驗”,結果將半成品輸出,就是觀念。
早期原始草藥、針灸的原始經驗,後來透過某些人的思維加工,當然這些思維工具也是那時人們常用的工具,如類比法,萬物有靈是那時最主要是思想,自然也移植到醫術裡,成為巫醫。五行理論是萬物有靈思想時代最系統化、理論化的學說。自然將這個思想根植如醫術之中,或者說對於早期原始醫術經驗的“五行”觀念上的解釋。
五行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取象比類學說。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性事物間之關係是相互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彎曲,舒張),金曰從革(成分緻密,善分割),土爰稼穡(意指播種收穫)。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裡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徵都做了界定。後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剋理論,這個理論主要體現在“五行生剋”定律上面。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性事物間之關係是相互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至此,我們應該可以看出,中醫就是“觀念”加“經驗”,並經過思維工具將兩者整合起來,但其思維工具大部分是類比法,並不可靠。而且中醫中的“觀念”在今天已經被看做一種很古老的“觀念”(大部分是巫術時代的觀念),所以中醫受到的質疑聲一直很大,但是中醫也是以經驗為主導的認識,中醫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其經驗。
中醫是一種早期的經驗類認知,如同老子思想一樣,都是早期的經驗類認知,或者說是以經驗為主導的認知,畢竟裡面進入了一些觀念的解釋,還不是純經驗類認知。其實近現代的科學不也是經驗主導的認知嗎?現代科學中的觀念部分仍然佔據很重要的成分,即科學觀念。所謂的觀念,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科學觀念,就是會被未來拋棄的內容,因為它只是思維工具加工過程中半成品。
之所以有“中醫是偽科學”之類的言論,並且時間流傳長達一百多年,跨越區域覆蓋東方和西方,歸根到底,就是幾乎所有人對認知模式本身分不清,也就是分不清經驗類認知和觀念類認知的區別。不知道科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哲學的本質是什麼。
中醫中,起作用的是其中的經驗的部分,如同近現代科學一樣,科學理論中,起作用的是其中的經驗。所有的觀念都會過時,包括科學觀念,看看牛頓理論中的絕對時空觀就明白這一點了。
-
11 # 地板天下
中醫只是一門醫學,當你接觸後就會發現,他們治病救人的方式真的很簡單很樸素,包括中醫在大眾之中神神叨叨的理論其實也是非常樸素的唯物主義,比如說中醫認為,腹為陰背為陽,有什麼依據呢!
大家仔細想一想,我們遇到大風天,面對疾風的時候,是不是背部對著風要比腹部對著風舒服?
中醫的陰陽五行異常的神秘,其中包羅永珍,似乎有很多難以言喻的神奇表現,並且大家還總是聽說某某人得了什麼什麼病,某某人得了什麼什麼疑難雜症,等等這些事,最後經過某位老中醫的治療病好了,在經歷這些事情的薰染之下,加上我們對中醫其實瞭解並不深,從而產生了中醫非常神秘,中醫非常神奇的一種觀念。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呢!這些道理運用到中醫上大家就會覺得非常神秘,非常神奇,這還是大眾對中醫的瞭解不夠深導致的。
當你近距離的接觸中醫時,你就會感嘆古人的智慧,為什麼學習中醫的人都有崇古的心理?
就是因為先賢的智慧中醫人是直接受益者,所以絕大部分學中醫的都會產生崇拜古人的心理。
-
12 # 彭克榮
“魏晉南北朝玄學流行”
《玄學》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以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哲學思潮。產生於魏晉延續到宋朝中葉。也可以說是道家之學的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學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
所以中醫與玄學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個不同分枝。
-
13 # 精神心理科醫師俊朗
有人說中醫是玄學,的確有他的說法,1.中醫沒有很明確的生理、病理指標,是經驗理論為主的哲學;2.中醫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黃帝內經》這類的論著中有古人的玄學思想。就目前來看,中醫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很多理論得到實驗室和臨床的驗證,很多中藥在治療後得到應用,藥理也可以做到成份的分析和處理。總的來說,中醫還是很好的,特別是對身體調理方面。
-
14 # 曾國華33
玄學空也。空對空,無鬼用。附身術者,扮神鬼,騙你財。中醫實也。實對實,醫對病。望聞問診。一是一,無花假。古有華佗,李時珍,歷代傳。中國中醫,今戰疫,顯神通。
-
15 # 醫學科普諸葛
說中醫是玄學的人肯定不懂中醫,雖然我對玄學瞭解不多,但我是中醫人,我瞭解中醫!中醫,也可以稱之為傳統醫學,是一門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數千年來結合的產物,是被實踐證明而且可以被反覆驗證的科學,其形成有著深厚的樸素唯物主義和哲學基礎!近代中醫的相對沒落有著複雜的原因,但國家層面一直在大力發揚中醫,因為中醫中藥在非典時創造的奇蹟,所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把中醫中藥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要求所有確診和疑似病例都要用上中醫藥!
-
16 # 門泊東吳萬里船
中醫分術和道,普通人能見到只是朮,還有神聖們弄的是道,與百姓大眾遠矣。但是網上全是弄道之人,但在術上就哈哈了,不務實不解決實際問題,光弄些連自己都說不清的東西,不是害人嗎,正是由於這種現象氾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所以才面臨被取締的境地,醫本身是由經驗組成,希望,我們這些中醫人從掌握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走出來,寫出新的傷病論,瘟疫經。有些人說中醫是哲學,不管他用意如何,這就把中醫扼死了,人們都知哲學是虛的,是形而上的,是嘴皮上的,而真正中醫是治病救人的,扯上哲學中醫必死,可是這些人的用心之險惡,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國人應清醒起來,與中醫務虛之說劃清界線,認清他們迷惑性和危害性,悍衛中醫精氣神
-
17 # 中年小姜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什麼是中醫,什麼是玄學。
中醫是漢族傳統醫學,也叫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的一門學科。
玄學是道家哲學上的用語,老子提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其實就是一種“思想”,開啟自己的“思想視野”,將進入一扇一扇的人生大門,當真正明白之後,也就會領悟到,世界的奇,人生的妙。
-
18 # 中山和睦
中國文化起源易經
首先中國文化起源來自易經。也就是無字天書。在倉頡還沒有造字之前就有了易經。至今大約7000餘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5000多年。
什麼是易經
伏羲作八卦,八卦就是易經。文王由八卦發展到六十四卦,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周易,易經有三個規律:不易,變易,簡易。還有三種形式來理解:象,數,理。由陰陽到五行,天干到地支,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所不包。
中醫起源來自易經
中醫源頭來自易經。比如說中醫講:金,木,水,火,土五行,經絡執行的規律,是以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來執行。以及中國的歷法,陰曆(農曆)節氣來由都是易經發展而來。正所謂萬物歸宗。
易經不等於玄學
玄學是從易經演化而來,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玄學就是形而上者,唯心,宗教,信仰。形而下者,為器,為物,為物主義。
它是唯心和為物的結合體。
就像人一樣,也是靈魂與肉體結合者。
-
19 # 吾愛分享資源
中醫是不是玄學?我們先來看一段對話。徐文兵和梁冬《黃帝內經》書裡面的內容。我摘取了一部分,大家可以從中品出中醫和玄學的關係。
徐文兵:中醫說人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有三百六十一個俞穴,另外呢,人還觀察到動物也有經絡,也有俞穴,比如豬啊、狗啊都有足三里。這些都是古代的那些很高明的巫師或者醫師他有望氣的本領,就像扁鵲一樣,據《史記》記載,扁鵲學醫學成以後能夠什麼?盡見五臟正經,他有一種超人的感覺能力,所以在這種感覺能力下再去扎針做手術,那那就相當高。古代的人和天地,和這種動物、植物都有溝通的,他們有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
梁冬:什麼交流方式?
徐文兵:就是神通,就是在神的層面上與它們溝通。
梁冬:這會不會太玄了一點點?
徐文兵:是玄,我們今天談中醫就裡不開一個"玄"字。古代人們認識中醫的方法離不開這種與生俱來的,其實每個人都有,我們只不過被一些後天的東西給矇蔽掉了。這是人的真的性情,矇蔽掉了,只不過有些人還儲存著。所以你看《黃帝內經》第一章叫:上古天真論,所謂天真者就是還沒來得急受汙染、受矇蔽的人的那個狀態。
徐文兵:偽科學也沒錯,中醫就是偽科學,中醫就不是科學。中醫是另外一門認識自然的學問。
梁冬:對,或在到達真理的路途上有很多的路徑,科學是一種。
徐文兵:對。
梁冬:對,那個宗教、藝術、文學都是。同時呢,我覺得我們對於科學的這種界定還不一樣。可能對於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中醫是另外一種廣闊的科學,也不一定。
徐文兵:不怕中醫是偽科學,就怕科學是偽真理。
裡面還有一種解釋:其實最初中醫是這麼來的。為什麼說中醫的源頭和巫有關?大家看巫的造詣字,上一橫為天,下一橫為地,中間一豎溝通天地萬物,兩邊兩個人。巫代表的就是那些有能力溝通天地的,神氣極其細微而敏感的人。
有些人認為中醫的陰陽五行非常神秘,包羅永珍,似乎有很多難以言喻的神奇表現,並且大家還總是聽說某某人得了什麼什麼病,某某人得了什麼什麼疑難雜症,等等這些事,最後經過某位老中醫的治療病好了,在經歷這些事情的薰染之下,加上我們對中醫其實瞭解並不深,從而產生了中醫非常神秘,中醫非常神奇的一種觀念。
中醫是有點玄,但不能稱之為玄學,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有科學家透過科技手段證明了中醫裡的“經脈”的存在。由此可以看到,玄學和科學並不是絕對的對立,事實上有的科學是從玄學發展而來的。當人們不知道如何解釋玄學時,我們稱之為玄學,若能證明其合理性,就變成為了科學。
從中醫的發展史來看,中醫起源於巫,巫和醫逐漸融合,巫逐漸消退,而醫逐漸壯大。就中醫的本質而言,無論其理論體系還是技術體系,沒有巫就沒有中醫體系的形成和建立。在中醫的歷史上,中醫也是道醫,道醫也是中醫,華佗、孫思邈、葛洪等一批道家人物為中醫的傳承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醫和易經也有些關係,《易經》中的八卦生五行,五行生萬物。什麼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醫誕生於《易經》,繼承了金木水火土及它們的變化,用之於人體,內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要靠外因的推動。總結出了八剛辨證,即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人體疾病的的轉換,跳不出這八個字。望,聞,問,切四診也依八剛為依據,對應乾坤,艮震,離坎,兌巽。又有外因的變化就是四季的變化,風,寒,暑,溼,燥,火。對應內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五行對應人體的五個臟器,以內因的變化為主。同時藥性上有五味。五,八兩個數字《易經》上用的最多,上五,九五之尊,是事物發展的最好階段。所以學習中醫離不開《易經》,中醫的發展是《易經》的順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中醫其實是一門很樸素的醫學,雖然在大眾之中,中醫往往是神秘的代名詞,但其實中醫是一門非常樸素的醫學。在中國的玄學,直接講的和易經相關的學問。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基因,中醫起源於巫醫,中華文化起源於河圖洛書的易經玄學系統,所以,中醫的理論部分,都是玄學。玄學沒毛病,中國的玄學,很大一部分不是神學,是天文學和中醫學的一一對映的抽象邏輯關係,是歸納法,是統計學,是實踐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也是現在中醫能夠傳承至今的根基。
-
20 # 不良文化鬥士
難道不是嗎,你以為只有你瞭解嗎,換一種說法叫形而上學,再換一種說法古時代哲學中的新道家。江湖郎中文化正是基於巫術,易經,玄學〈道家思想〉和矇騙之術所組合。從跳大神,魔咒,上帝,靈魂到金槍不倒,狗皮膏藥,大力丸。從帶遮襠布到長袍馬褂頭頂個瓜皮帽騎個毛驢背個藥匣子走街串巷。所能展示體現的就是陳舊落後的含有大量糟粕的的郎中文化。中醫正是繼承了江湖郎中文化傳統,在1835年(大清時代)才拼湊一個為抬高自身地位的換湯沒換藥的中醫稱謂。中醫的"中"和中國,中華毫無半點絲毫聯絡,是取用郎中的"中"為什麼。郎與狼同音,狼在國人眼裡是萬惡之物。為了區分兩種不同的醫術,這才誕生了中醫之稱。
回覆列表
其一說玄學之前你是否瞭解並接觸使用過?其二當然也有部分不務正業的人把部分玄之又玄的內部夾雜在真正中醫內容中去攪和,比如很多人把易夾雜其中,當然易中很多有道理東西可以幫助你去理解中醫,並不代表易就是中醫的必須部分,假如你用自然現象,人生閱歷都可以解釋一部分中醫現象,但不能說這就是中醫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寧是把中醫給弄玄,這也是當前中醫人去面對並要去澄清的,不能在讓中醫揹負更多不被人理解的東西了。中醫人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