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水沒有天空
-
2 # 老虎208626539
時勢造英雄,如果在戰亂年代,只要具備有相當的軍事指揮才能,五年至十年就可以走到將軍的位置。林彪二十四歲就是軍長,而非洲有一位十五歲的少年小小年紀已經指揮幾萬人的武裝力量南征北戰。和平年代比較困難,想達到將軍級別的需要幾十年的軍旅磨練,想當上將軍大概需要二三十年,大部分人五十歲以上才能得到將軍的位置。
-
3 # 山東金浦管業
從士兵到將軍在和平年代需要多少年,安正常套路算,士兵第二年可以靠軍校。考上軍校3年或國防生4年,出來官職排長富連長。當上2年提正連,在過2年提副營,再過2年提正營。過個3--5年提副團。也許再過3--5年提正團,正團到富師也許個6--10年,正師提上來幹個5--7年,提個富軍就是將軍了。這樣算下來沒個25--6年是當不上將軍的。
-
4 # 自主的人生自由的靈魂
從士兵到將軍機率很少,如果能力特別強運氣特別好也要近30年。18歲當兵,第二年考軍校(或者18歲高中畢業直接考軍校),畢業副連級22-23歲,將軍職務最低為副軍,中間有:正連,副營,正營,副團,正團,副師,正師,副軍共8級,每級任職時間最低3年,30年左右可到將軍。
-
5 # 兵部員外
二年義務兵,三年副班長,五年班長,十二年時轉幹排長,排長五年,副連三年,五年連長,三年副營,五年正營,三年副團,四年正團,五年副師,六年正師,六年少將。共46年。
-
6 # 天冰螢火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回答:
戰爭年代
如果是戰爭年代,那就一切皆有可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建功的機會將會非常的多,很快就能積累夠足以讓你身居高位的功績。
2.生死的壓力之下,人的潛能無限激發,個人能力提升迅速。
3.更加偏重於軍事才華,其他方面的能力乃至個人品質等要求相對弱化許多,擴大了篩選面積。
3.戰爭是殘酷的,隨時都可能有將領送命,指揮人才的極度短缺,迫使人才的選拔週期大大的縮短。
大浪淘沙,真金始見;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之下,短短兩三年就由兵到將的大有人在!
非戰爭年代
如果是非戰爭年代,那情況就要複雜微妙得多,士兵想要成為將軍也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絕大部分士兵是終其一生都無法成為將軍的;現在我們主要講能夠成功晉升的這極少部分人,那麼究竟需要多少年呢?
正常情況來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是這樣的(題主沒有說清楚,我就預設是按我國的晉升制度來說吧,注意,以下所列舉皆是正常情況下最快的途徑):
入伍;
士兵1年--------1年;
軍校3年--------3年;
幹2年排長或副連---------2年;
幹2年正連----------2年;
幹2年副營----------2年;
幹2年正營----------2年;
幹2年副團----------2年;
幹5年正團----------5年;
幹5年副師----------5年;
幹6年正師----------6年;
副軍!
到了這個級別,你就能算是將軍了!這裡指的是有實權的將軍,而不是軍銜上的少將!要說少將軍銜的話,一些有其他方便特殊貢獻的人也是有可能授予這個軍銜的;大家可以計算一下了,從士兵到將軍,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沒有任何後臺純靠個人磨的話,至少需要磨30年!
為什麼需要那麼長時間?只需將戰爭年代晉升快的原因反過來就是了;社會變了,需求變了,晉升條件自然也會跟著改變,怎樣的環境就會滋生出怎樣的制度和現象,最終選拔出怎樣的人,這是社會執行的客觀規律!!只需記住,人類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利益的執行之下產生的就可以了。
-
7 # 東方貝雷
雄兵百萬,將軍立於金字塔之巔。從士兵到將軍需要20至37年時間。
我軍的軍官軍銜制度,我軍軍官銜分為3等10級,即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
每一個級別的提升正常情況下需要3至4年,在立功受獎或者作出突出貢獻時可以提前晉職晉銜,也就是說2年左右也可以提升,這樣跨越這10個等級最快也就是20年,慢的話需要40年。
一個戰士假如18歲入伍,然後考軍校或者提幹後,一路順暢提到正師級,正師級可以最高服役年限是55週歲,這樣他要想當將軍,就必須在55歲完成,從18歲到55歲,這是37年。
我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1988年獲得中尉軍銜,2008年升為少將。楊利偉因為是中國第一個宇航員,在大校和少將的晉升上屬於特別案例,其他軍人除非是有特殊的戰功,否則不可能在20年內從軍校畢業生升到少將。
電磁彈射之父、核潛艇技術專家馬偉明院士,1982年從海軍工程學院畢業,2002年晉升少將,大概也是20年時間。馬偉明院士先後榮立兩次一等功,擁有無數科技創新成果,一人可頂十個師,他使我國的航母技術提高了10到20年。他這個少將軍銜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
8 # 起步一二一
沒有固定的說法需要多少年,但一般戰士入伍在18歲左右,如果能夠在50歲左右成為將軍,那依然是很快的了!
1.戰士入伍一般都是18歲左右,而成為將軍,我們最年輕的少將最起碼也要45歲了,當然以前個別特例除外。
2.從士兵成為一名將軍最起碼也需要約30年的時間,而且這個情況對於現在的戰士來說,可能還需要去延長。
3.因為之前戰士提幹也好、考學也好,還有一些優勢,有的在基層提的比較快,還有的透過參戰等因素提升較快。但是現在戰士考學也好、提幹也好,年齡上都沒有什麼優勢,而且現在整體上也沒有什麼戰爭條件能夠促使部分人員得到快速提升。
4.別說將軍,一個戰士如果能夠到副團的位置上,在基層已經是非常非常出色了,能夠到師級幹到退休這樣的位置,少之又少;到將軍,那就是鳳毛麟角了!
-
9 # 神補刀
非領導職務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和做出的專業貢獻有關,所以差別比較大,屬於特殊情況不做比較。
軍隊領導職務佩戴將官軍銜的最低是副軍級幹部佩戴少將軍銜。從戰士到排職、副連、正連、副營、正營、副團、正團、副師、正師、副軍共11級,按照正常18歲當兵第二年軍校,3年畢業當排長已經22歲,按照一路綠燈正職3年副職2年計算,到副軍級也要45歲。現在很多從大學入伍直接提幹也差不多是22、23歲的樣子,當然也有個別很特殊的情況。所以能幹到上將的都要在45歲左右戴上少將軍銜
-
10 # 宸源加油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成為一名將軍,這是每一個軍人的最大願望!
記得我從入伍踏入軍營的那一天起,我的頂頭上司就是班長,班長上面是排長,排長上面是副連,副連上面是正連,新兵連三個月,連長就是我見過最大的官,我們習慣稱為連首長,新兵訓練結束時,我們到團部訓練場上搞軍事訓練彙報表演,在幾千人的訓練場上,見到了團長和政委,他們站在閱兵臺上,我們全副武裝列隊站在訓練場,隔了有幾百米的距離,幾千人的隊伍,只聽團長一聲令下,隊伍整齊劃一,口號聲,喊殺聲不絕入耳,我那時想,當個團長真好啊,這麼大的權力,幾千個指戰員都聽從團長的命令,真牛!
下到老兵連後,我有幸借調到政治部幹部處工作,才知道提拔職務時從排長往上提都是有任職年限規定的,如果想成為一名將軍,從排職幹起,依次是副連、正連、副營、正營、副團、正團、副師、正師,副軍職就是將軍了,如果每個職位幹三年,從排職幹到副軍職就是三十年時間,這期間,得需要多少的努力才能順利幹到正師職,到提拔將軍時,不知又還有多種內在的、外在的因素在裡面,也許,你是個幸運的幹部,能有佩戴少將軍銜的機會!
當兵第三年,我在機關工作時接觸到一名正師職首長,由於我經常去給首長送檔案,我知道這位師首長已達到在部隊最高服役年限,有一天,我去師首長辦公室送檔案時,師首長指著身上的軍裝,感慨地和我說,還有幾天我就要退休離開部隊了,我一輩子在部隊當兵,部隊就是我的家,多麼想留在部隊啊,但我的職務上邊就是少將了,誰不想當將軍?這對多少個軍人來說,就是個夢啊……
各位朋友,各位戰友,寫到這裡,你們就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將軍是多麼的不易了…
成為一名將軍,是所有軍人的夢想,如果你有夢想,依我之見,還是先踏踏實實地從最基層幹起吧,因為,每一個將軍的成長,都是從基層幹起的!
-
11 # 淪客人
在古代戰爭中,只要勇猛,當將軍的距離就是一步之遙。今天還是露宿街頭之徒,明天也許就是手控萬人生死之將。當年劉備參加剿董會盟,還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領的人只有一個殺豬屠狗的張飛和看家護院的關羽!在袁紹的大帳中,無一席之地。但他們三個人勇猛啊,華雄關前叫陣,連斬盟軍幾員大將,嚇的無人敢去應戰,一個個噤若寒蟬,關羽越眾而出,獨戰華雄,斬了華雄之後,劉備被立馬被封了將軍!這次士兵到到將軍所需時間不到一個時辰。但有一點,古今通用,就是必須有實力。劉關張武藝超群,有藐視天下的勇武,沒有這點,不光不能拜將封侯,而且還會送命。而今天,雖不怎麼需要勇冠天下的武藝,但拼的可是綜合實力!這裡的綜合實力就不一一細表了!沒有這些,想當將軍?開玩笑!在戰爭年代,雖說當將軍不按部就班,但得有能者居之,因為在那個時候,也要命的工作,濫竽充數者,華而無實者,譁眾取寵者都得靠邊站,跟今天基本相反,臨危受命者,陣前封將者比比皆是。中法戰爭期間,七十五歲的馮子材老將軍受命於國家存亡的危難之際,老將軍身先士卒,揮刀迎敵,打的法軍鬼哭狼嚎,丟盔棄甲。二十世紀初,自從清政府新軍引進了軍銜制之後,普通人當兵晉升之路開始變的按部就班,國民政府的軍銜制雖沿襲了北洋政府的軍銜制度,但也做了改動,跟今天解放軍軍銜制度大致相同。而解放軍軍銜制度也經過幾次改動才確定了今天實行的軍銜制度。現在通常所說的將軍就是軍銜為少將的人。解放軍現行軍銜制度分為3等10級,即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每一個級別的提升正常情況下需要3至4年,在立功受獎或者作出突出貢獻時可以提前晉職晉銜,也就是說2年左右也可以提升,這樣跨越這10個等級最快也就是20年,慢的話需要40年。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上而言,真正能成為將軍的人鳳毛麟角,普通人窮盡一生也不可能。
-
12 # 15220655323
我們根據古人遠變軍事進化不斷而變?這可時代而變遷!現金階段的林彪是三三戰術?為何有三三戰術呢,至今還未知繞?這是軍事佈陣攻打的策略!三三戰術是“天地人”而組成。
-
13 # 無悔青春鄧小源
題主問的有問題,你應該問從最低階的少蔚到將軍需要多少年。當從題目來看,兵永遠是兵,不考軍校永遠當不了將軍,你只是一個兵,有關係能在部隊當到老……你也只是一個老士官(兵王,做出卓越貢獻的兵
-
14 # 潤友
是這樣的,在我軍歷史上前後實行過兩次軍銜制,其中:
在1955年到1965年的首次實行軍銜制時,當時被授予少將軍銜最年輕的是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的師長吳忠,時年33歲。吳忠13歲即參加紅軍,25歲時就擔任團長,在晉冀魯地區的章縫集戰鬥中英勇善戰,大為揚名。建國後,即擔任了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的師長。可以看岀,吳忠從戰士入伍到升為將軍,一共才用了20年時間。吳忠也是迄今為止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將軍。
而在1988我軍恢復實行軍銜制後,當時被授予少將軍軍銜最年輕的是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曹雪濤,時年40歲。曹雪濤1981年入學參軍,2003年擔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副軍級),兩年後的2005年被授予技術少將軍銜。可以看岀,曹雪濤從入學參軍到升為將軍,一共才用了24年時間。
也就是說,在我軍的歷史上,從戰士到將軍最快的也要20年時間。
當然,那都是比較特別的情況了。那麼,就和平時期的正常情況來說,從戰士到將軍通常需要多少年呢?
大家知道,我軍1988恢復實行的軍銜等級為11級,而到了1994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因此,目前我軍的軍銜等級分為10級,由低到高為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將、中將、上將。
而根據我軍平時軍官晉銜期限的規定:少尉晉中尉3年;中尉晉上尉、上尉晉少校、少校晉中校、中校晉大校各4年;大校至上將軍銜實行選升,也就是說沒有時間限定。
由上述期限可以看出,一名義務兵入伍或入軍校學習3~4後擔任軍官,授予少尉軍銜,其後按正常的職務或軍銜每4年晉升一級的時間累加,則為:少尉3~4年+中尉4年+上尉4年+少校4校+中校4年+上校4年+大校4年。這也就意味著從戰士到將軍最起碼需要28年時間。換句話說,如果你是18入伍,在軍旅生涯中成長曆程正常,那麼到了46歲左右就可以成長為一名將軍了。
和平時期,46歲能夠成為共和國的將軍,這可以說是很優秀的指揮員了!
-
15 # 赤焰噠噠噠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成為一名肩扛將星的將軍呢?九牛一毛罷了。題主的這個問題要看具體情況而定,根據這名士兵的個人能力,機遇不同,他的軍旅生涯所能夠達到的高度也不同,真正能夠成為將軍的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無論是在部隊服役,還是在外工作,晉升的過程都是因人而異的,組織會根據個人能力和對組織的忠誠度等等因素進行培養。先來說說幾個開掛當將軍的人吧。第一個世界著名的軍事家,大名鼎鼎的拿破崙·波拿巴,就是那位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的男人。1769年出生的拿破崙在1793年被授予准將軍銜,那一年他24歲,帶領自己的部下一舉攻下保王黨的堡壘土倫,因而受到雅各賓派的賞識,被授予准將軍銜,成為一名年輕的將軍。如果從1785年他輟學參軍算起的話,拿破崙從普通炮兵少尉成為準將用了8年,簡直神速。當然,時勢造英雄,當時的拿破崙正處於法蘭西革命時期,個人能力十分出眾,晉升神速也比較正常。還有一位也是一位神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位仁兄的軍旅生涯相當神奇,這個人就是現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俄羅斯這位國防部長可以說是一天正規士兵都沒有當過,唯一和當兵沾邊就是他在60年代美蘇爭霸的時候,蘇聯為了對抗美國而全民皆兵,被授予了一個預備役少校的軍銜。紹伊古能夠成為將軍全靠機遇,90年代前蘇聯解體,紹伊古正面支援葉利欽,深得高層信任,成為俄羅斯救援部門的一把手,被授予少將軍銜。如果預備役不算正式軍旅生涯的話,這位牛人的軍旅生涯正好是從將軍開始的,並在2012年達到巔峰,接替謝爾久科夫成為現任俄羅斯國防部長。外國有牛人,我國也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開國將軍們都是幾十年戰功積累而來,每個人都為軍隊貢獻了幾十年,將軍軍銜是國家對他們貢獻的一種承認方式。開國將軍都是從戰場上廝殺下來的,晉升都非常快,戰場上子彈無眼,能活下來成為將軍的人都是能力出眾的人。如今是和平年代,那麼和平年代有沒有晉升神速的將軍呢?有!噠噠噠知道的就有兩位,不過他們都不是軍隊指揮官,分別是楊利偉將軍和馬偉明將軍。馬偉明將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電磁彈射之父,為我國研製出了多款先進武器裝備,是一位國寶級科學家。他的軍旅生涯開始於軍校,1982年從海軍工程學院畢業,2002年憑藉科學研究的成績晉升少將軍銜。從入學算起的話,馬偉明院士成為將軍的時候軍齡正好24年。和馬偉明院士一樣快的還有楊利偉將軍。楊利偉將軍是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成為將軍是實至名歸。楊利偉將軍在1987年從空軍航空大學畢業,成為一名飛行員,並在1988年獲得中尉軍銜。2008年7月22日,楊利偉晉升少將軍銜,和馬偉明院士一樣,算上軍校的四年剛好24年軍齡。我國目前使用的軍銜制度沿用自1994年的修改方案,和1988年恢復的那套軍銜最大的區別是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士兵軍銜就不提了,軍官軍銜採用3級尉(少尉,中尉,上尉),4級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大校),3級將官(少將,中將,上將)共10級軍官。其中有一個特殊的是大校軍銜,大校軍銜對應的是國外的准將,我國為了控制將軍的數量而多設定了一級大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計程車兵要想成為將軍,比國外更難一點。帥氣的吳謙大校
一個士兵18歲參軍成為一名合格的列兵,第二年上等兵的時候因為表現出眾,或者說透過考試進入軍校進行為期4年的學習,畢業後成為一名中尉軍官。到這個時候他花了6年,在接下來的日子,從中尉到大校,他表現良好的話,每晉升一次需要至少3-4年,到大校軍銜需要26年左右。這個時候他43歲,在43的時候晉升為大校已經算非常快了!這個時候他如果平庸的話,可能面臨轉業,或者最後55歲超出大校服役年齡而最終退休。
大校到少將是選升,選擇德才出眾,或者作出特殊貢獻的大校,由軍委主席親自簽署晉升令,晉升為將軍。這個時候他如果一直平庸絕對是沒有希望了,想晉升為將軍的話,除非作出特殊貢獻,或者能力出眾,如果剛好在55歲晉升為將軍的話,這名士兵的一生從參軍到將軍,大概花費37年。也就是說,從一名士兵晉升到將軍,大概需要40年左右。在晉升為少將之後,也不一定還會繼續有晉升的機會,因為後面依然是選升,如果沒被選上,年齡到了,最終就是少將退休,比如我們熟知的局座張召忠。
-
16 # MOIVE
不談以前,第一次軍銜制時的將軍們基本上都是有戰功的,所以有些提升很快,三十多歲就是少將、中將,甚至上將。
現在,我軍晉升到少將軍銜至少是擔任到副軍級職務,除極個別特殊的外(比如楊利偉少將),大多數能晉升到少將的軍官,軍齡起碼三十年。
-
17 # 軍機圖
在非洲某些地方,只需要十年就夠了。1969年,西非小國賴比瑞亞的克蘭族青年塞繆爾·卡尼翁·多伊加入賴比瑞亞武裝部隊,並在基本的軍事訓練結束後進入無線電和電訊學校學習。1973年,多伊的軍銜晉升為代理上士,成為一支150人的小隊的隊長。兩年之後,多伊正式晉升為上士,而就在多伊的軍旅生涯步入正軌時,賴比瑞亞國內矛盾開始激化,這影響了多伊的正常晉升。
1979年,因不滿軍職晉升太慢、同時也看準了因首都蒙羅維亞的示威遊行導致的軍民衝突和全國性罷工,多伊開始醞釀發起政變。次年4月12日,多伊率領17名同樣在軍隊中遭到排擠計程車兵潛入賴比瑞亞總統府、並擊斃了時任總統托爾伯特,次日透過電臺宣佈政變成功。
在政變結束後,多伊不但自任總統,還將自己的軍銜提升為一個五星上將,這創造了有史以來軍銜提升的速度和跨度的雙重記錄:一方面,多伊從的軍銜士兵提升到上將僅用了十年時間(如果按照正式服役時的代理上士軍銜計則為八年),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另一方面,多伊在政變時軍銜為上士、政變後直接躍升到上將,中間跨過了從准尉到中將總共九級軍銜,如此巨大的跨度在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現代國際社會中的另一個比較著名的例子是俄羅斯前民防部隊監察委員會主席、現國防部長紹伊古,但紹伊古在就任民防部隊監察委員會主席前為預備役中尉、之後為少將,軍銜跨度不如多伊)。
很顯然,“得國不正”的多伊無論是總統還是五星上將的位置都根本坐不穩,在就任總統十年、歷經多達36次政變後,1990年多伊在原盟友普林斯·詹森發起的武裝政變中被推翻,隨後遭詹森虐殺。事實證明,雖然一些“野路子”能讓士兵迅速變成將軍,但由此帶來的危險,恐怕比收益還要大得多。
-
18 # 再牽手時
放現在和平年代的話士兵到將軍是不可能的。因為普通士兵頂了天也就是一級軍士長,只有從尉官才有機會繼續往上是升。
-
19 # 守望的自己
龍生龍,鳳生鳳……後面的不說了!如果沒有戰爭,沒有能力,沒有關係,沒有各種機緣巧合,將軍的夢永遠不可能實現!現實中一個士兵到將軍的機率比你中彩票都難!現在部隊還有許多立過戰功的人幹到退休也沒有當上將軍!除非你是個天才,可以隨意的去破解外國的一些頂尖的武器裝備!那你就是國寶!比如海軍的一個搞科研的教授,才四十多歲就是將軍了!或者像航天英雄,上一次天下來也可以成將軍的!
-
20 # 木槿各類教學影片
【民國將軍晉升之路】——菜菜
保定軍校畢業,實習期半年後當排長。之後10-15年內,大戰必勝,小仗較好,就可以做到少將或中將。
當然,死亡率也高。保定軍校畢業生6300人,少將以上2000人左右。除去一些自己轉行的,成功率大概在30%(失敗的基本掛牆上)
回覆列表
和平年代可能性幾乎為零。只有一種可能……和平年代提幹,爆發戰爭貢獻突出,戰後入校深造,再混十幾年資歷,還是有很大可能跨入將官行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