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關育兒
-
2 # Angelia富貴牡丹
早教的意義,其實就是儘早地為孩子提供能夠促進大腦神經發展的環境和方法,也就是說,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豐富的環境。一歲以前,主要是刺激孩子各個感官以及體能的發展。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視覺和人的閱讀能力有關;聽覺使人能接收語言訊號;觸覺讓人類能透過觸摸了解事物;說話、握筆寫字也都有賴於運動功能。到了一歲,給孩子更多的互動和社交機會來促進思維過程、語言鍛鍊、情緒情感的理解等等。因此,如果家長能夠在家裡就給孩子提供了孩子早期成長所需豐富的環境,那麼就沒有必要非去早教班不可。但如果家長對於如何為孩子進行早教沒有概念,希望得到專業的建議,那麼就要尋求幫助。
-
3 # 相隨38494611
最好的早教來自爸爸媽媽的陪伴。孩子十個月了,正是牙牙學語的起步。而且部分孩子有拒絕陌生人靠近的現象,如果送進早教中心,可能加劇減少孩子的安全感,越發抵抗陌生人,不一定達到早教的目的。而且父母陪伴生活化,讓孩子目觸家人生活,有助於孩子的理解力。如果是想要孩子早點接觸某種藝術或者技能,父母完全可以自己網上搜索相關內容,然後把知識遊戲化,在玩樂中進行早教。當然,如果是家人商量一致的結果,那去也可以,畢竟家庭和睦對孩子的早教同樣重要。教育的各種問題,以不傷害孩子為目的。
-
4 # 繁華消盡
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這個問題相信不少媽媽也在糾結。(廣義來講,所有在學齡前的教育都應該算早期教育。這裡所指的早教,是指主要針對0-3歲寶寶的各類早教中心。)首先來了解一下,早教這個行當從無到也不過十年左右的時間,第一批上早教的寶寶,可能也就剛剛進入小學。
各大早教中心必備的蒙式課程,其實最先是應用於問題兒童訓練的。早教教的那些課程其實也沒什麼深文大義,我們平時在家也可以教……
資訊發達的年代,80後、85後的父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途徑接觸到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我們比上一代更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現代教育的精髓在於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讓孩子隨著自己的天性成長,或許是更人性化的選擇。
更何況也從沒有哪家早教中心敢拍著胸脯說,“上了我們的課,你們家的寶貝都變會成天才兒童,清華北大隨便上。”而沒上早教中心的寶寶也未必會發育遲緩,輸在了所謂的“起跑線”上。
那麼關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的這個問題,龍應臺在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相當有代表性,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0-3歲的寶寶的成長有多關鍵,不再重複。這期間另一個關鍵,是個人習慣或者性格的形成。
孩子上早教,以我現在的理解,就是給孩子多一點的選擇機會。在中國,教育是一項巨大的產業,中國的父母在供養孩子的過程中,買單最多的就是環境。
我們給孩子擇校,請家教,報興趣班,交高昂的培訓費,買的是環境。甚至我們開更好的車,換更大的房子,送孩子出國留學也是在為環境埋單。不單我們,古人也是如此,連孟母三遷,遷的都是環境。
做父母的我們相信,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必先要讓他們接觸到優秀的人。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枯燥學習會被裝點得更有意義一些。
早教中心正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舒適的環境,它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開始人際交往,懂得取悅與被取悅。它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興趣,分辨自己的喜好,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
它可以讓孩子擁有一群8小時ON CALL 的玩伴,他們用青春和汗水陪伴孩子們玩耍,他們所付出的可能恰恰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做的。
另外,它也可以給帶孩子的阿姨、外婆又或是奶奶們一個暫時喘息的時間。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還要繼續幫我們帶孩子已經是很苦逼的事了,與其讓他們家裡孤獨的苦逼,還不如讓他們湊在一起,曬一曬娃,訴一訴苦。
看到這裡,正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報個早教的親們,可能心中已經有答案了。每一個寶貝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在家就能提供給孩子安全舒適的環境,每天你也有大把的時間和氾濫的愛心陪著你的娃一起廝混,隔三差五帶著你的娃呼朋引伴地出去耍,那麼去不去早教都不重要,因為你已經具備了給孩子一個幸福美好童年的條件。
當然每一個早教中心的大門都是敞開的,在考慮過了出行、時間和人力三大成本之後,你決定去早教中心試試看的話,那也請記得你付錢買的只是環境,到底能學到什麼,那就要看寶貝們自己的意願了。
任何一項教育都不可能是在課堂45分鐘內就完成的,父母課後言傳身教所營造的環境,遠比老師教了什麼更重要。
孩子0-3歲的黃金期,我們都知道很關鍵,那麼要怎樣渡過?你是願意花時間好好地陪伴他,還是嘗試著放手讓他闖?親愛的,不用問別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
5 # 四季幸福ing
我沒有那麼專業的術語,僅作為一個普通媽媽發表個人建議。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困擾,後來一週歲多時候試聽早教課,參加了一些活動。在早教盛行的這個時代,父母都渴望孩子從小接觸更多的東西,為他們以後的成長奠定基礎。毋庸置疑,早教機構裡的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他們有較好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如果家庭負擔的起,上早教益處多多。網上搜索早教會出來很多相關資訊,而且你去早教機構,他們也會介紹相關的好處。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影響孩子更多的還是家庭教育,早教是輔助家庭教育的。我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更重要的。父母應該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親子閱讀是一個很不錯的陪伴哦。現在父母也在父母學堂裡不斷學習,從懷孕就開始胎教,也用現在的育兒理念教育孩子,我也在微課裡學習從而更好地陪伴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選不選擇早教,還是在於自己的,如果很認同早教的理念,經濟條件又允許,可以讓孩子去學習,在那裡無論身體各項發展,還是小朋友間的交際都會得到鍛鍊的。
-
6 # 喜寶Jean
我覺得有必要,我兒子現在兩週歲,8個月開始上的,我不指望他學什麼,但是很多時候的好習慣和交流方式還有一些能力的確讓我覺得有點意外,可能這就是她們說的教育投資的回報,但是3歲以後上了幼兒園,我覺得就沒必要上了,因為現在的幼兒園很多樣化,我最近剛參觀了幾個,都有很多課外的活動課程。。。現在的老師大多數素質還是很高的。。。
-
7 # Carnation的小晴空
我想說,0-3歲寶寶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吧!早教可上可不上!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帶著寶寶去,但是不要指望進早教機構寶寶就變神童,那只是家庭教育的補充,有的家長覺得寶寶進了早教機構就必須得學會什麼,就會有考核和比較,結果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壓力,適得其反了!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就不必跟風了.因為早教班裡的內容,其實你在家裡有很多都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聽音樂做遊戲,講故事, 認識數字,歸類,找不同,串珠子,剪紙,挑豆子,翻跟頭,打滾,跳跳球等,還可以在小區裡給寶寶找朋友,或者是自己的同學朋友同事的寶寶,差不多年齡的可以定期聚會,讓寶寶學會與同齡人相處!
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早教老師,家庭和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早教學校。玩耍、遊戲和共讀是主要方式。
-
8 # 絕妙談資
沒這個必要,才10個yue,等4歲再說吧,好的生活習慣和好的家庭氛圍是最關鍵的,讓孩子有安全感有溫暖的家的概念是最主要的
-
9 # Swing7
之前也在糾結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班,後來瞭解了一下,小朋友的早教大致是觸覺、聽覺、視覺、大動作以及手部粗細動作方面的訓練。早教機構一般是透過一系列的遊戲來激發孩子的一些潛能,提前瞭解一些東西,結合寶貝發育的特點,在孩子相應的敏感期給予相關的刺激。
如果父母有精力在家也可以給寶貝進行早教,帶著他(她)做做遊戲、講講故事、認認顏色、看看動物……早教不能說沒用,但也不像早教機構廣告打的那樣,上了早教寶寶就會怎樣怎樣。
如果家裡條件允許,或者父母工作太忙,早教能補充父母所達不到的家庭教育,給寶報早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報個早教也不要公利心太強,只當讓寶寶去玩玩。
選擇早教機構時也要綜合考慮,早教機構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學,教材教具如何,以及主要負責教育的人是不是經驗充足。
-
10 # 陳妍媽媽
早教班要給孩子報嗎?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除了各種培訓班之外,專門針對0-3歲寶寶的早教中心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可任由他們怎麼宣傳,怎麼打電話邀約,相信不少爸媽心中仍有一團巨大的疑問。
“我家孩子要上早教嗎?”
“孩子那麼小,早教學費就收那麼貴,是不是在騙錢啊?”
……
接下來,我根據自己的瞭解和親身體驗,幫寶爸寶媽全方位地分析一下這方面的有關內容。
想知道寶寶要不要上早教,先要弄清楚這幾個問題:
什麼是早教?
廣義的早教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也有人把胎教也納入到早教的範圍。
我這裡說的早教,即早教中心,是針對0-3歲的寶寶提供相應課程的培訓機構。
多大的寶寶可以上早教
根據早教中心的宣傳,4-6個月(能坐得住)的寶寶就可以上早教班了。報班之後可以根據月齡選擇相對應的課程,比如感統課、水療課等等。
寶寶月齡越大,可以選擇的課程越多。
上早教的孩子會比不上的聰明嗎?
不一定。
孩子的智力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和後天的培養。
早教課一般是4-6個寶寶一起上課(一對一的課程費用更高),課程教案是一樣的,但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水平不一樣。這一點月齡小的寶寶,差距越明顯。
所以即便是上同樣早教課的寶寶,接受度也會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寶寶的智力水平像一個寶藏,早教課程可以幫你節省找到寶藏的時間,至於寶藏裡有什麼,還是看孩子本身。
需要提醒的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像小猴子是現場模仿型,比如小福氣,老師說什麼做什麼都會立刻學出來,而有的孩子屬於慢熱型,他們要經過一個觀察、學習、沉澱的過程,然後才能表現出來。
早期判斷一個孩子聰明與否,可能是取決於他的敏捷性、運動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可這些是屬於寶寶正常的發育過程,有的早有的晚,但遲早都能學會,並不能就此說誰家寶寶更聰明些。
早教學的東西,在家能教嗎?
可以。
前提是你要實實在在地付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並透過學習掌握孩子生長髮育的特點,進行科學的引導。
也可以利用一些育兒視聽軟體或教具來幫忙。
上早教到底有什麼好處?
根據我長期的觀察,上過早教班的孩子會呈現出一些物質,即所謂的“好處”:
1、性格開朗,接受快
上早教的孩子,在發育早期就需要跟同齡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所以性格會更加開朗,接受新鮮的事物會比較快。
2、情感需求高,交際能力強
在早教中心老師都是用讚賞的方式來進行互動,所以情感方面,會把他們培養成高需求寶寶。更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關注。
但同時他們也更願意分享,樂於交朋友。
3、家長交流方便
在陪伴孩子上課的過程中,家長有意無意地都會相互交流,或請教老師。
所以孩子上早教,家長自然會比普通家長能多接觸到一些育兒知識,對於孩子各個敏感期的捕捉會更準確。
經過了以上的科普,相信爸媽們已經弄清了早教是什麼,那問題又來了——
“我想給孩子報早教班,卻不知道怎麼挑選?”
早教中心有很多,美式的英式的中式的,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存在絕對的好與不好。
比如有的注重孩子的身體協調性發展,有的注重智力開發。
如何選擇早教中心,首先還是要看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意願。
至於“到底如何給孩子挑選適合的早教中心?”我建議至少要考慮以下幾點:
1、 經濟能力
我的座標是在剛剛晉級為“二線城市”的揚州。市區最低標準工資水平是1770元。
曾經一位早教中心的園長對我說過,他們中心的寶寶,其父母的家庭年收入至少是在15W以上,才能負擔得起早教費用。
所以給孩子報早教首先是要考慮到自身的經濟能力。
早教是好,但這時候就“砸鍋賣鐵”地教育投資,將來的負擔就會更重。
一兩年的早教課程只是最基礎的部分,而孩子的教育投資需要根據自身的實力,至少做三五年的計劃。
2、地理位置
經濟能力達到了,報早教也不是錢一交就完事。還要考慮一些無形的成本,比如誰負責接送,上課出行的交通工具。
所以在考慮給孩子報早教中心的時候,建議選擇相對離家近的地方,能節省不少的人力成本。
3、課程體系
要學會看早教中心的課程體系。
不是所有的課你都要上,要根據父母的時間和培養意願進行選擇。
簡單來講,早教中心的課程體系,是跟寶寶的每個月齡的生長髮育指標相對應,但這個指標是大資料,是固定的,而每個孩子的發育階段不是完全一樣的,所以要根據自己家寶寶的情況做出合理的課程安排。
早教中心的老師只能給出建議,不能替你做決定。
比如我喜歡一門叫“環球旅行”的課程,它的課程設定是每節課去一個不同的國家,介紹這個國家的音樂、風土人情,民族特色,另外還要自己動手做手工,做美食。
這個課結合了感統、音樂、美勞等多種元素。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植入了知識內容,卻只適合24個月以上的寶寶上。
4、早教中心場地
每個早教中心根據選址的不同,場地會有大小。
建議是儘量選擇活動場地大的中心,因為這樣寶寶在練習爬行和走路的時候會更方便。
比如,小福氣七八個月大的時候正好是冬天,所以錯過了爬行的敏感期,十個月的他還不會爬。
在中心上課的時候,我和老師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抵著他的兩隻腳往前推,終於這樣一點點地學會了爬行。
說白了,至所以要花錢來早教中心,很大程度是因為這裡的場地比家裡的更寬敞更安全。
除此之外,還要考察這個中心所選擇的裝修材料是不是環保,裝修風格你是不是喜歡。
5、中心的老師(園長)
現在孩子的擇校熱,說到底擇的就是老師。所以孩子喜歡這個老師,能讓他也喜歡上他教的內容。
另外,一些新興品牌的早教中心需要老師來寫教案,所以老師的作用更加重要。
可以透過平時的聊天瞭解到,某個中心的園長和老師對於這份工作的熱情,他們是不是真的熱愛這份事業,喜歡孩子。
我當時選擇小福氣早教中心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裡面有兩個男老師。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男老師,可以給孩子展示不同的性格面。
6、認真去上試聽課
每個早教中心對於適齡的寶寶都會免費開放試聽課,所以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
一般來說試聽課中心都會安排最好的老師來上,這樣能給家長留下一個好印象。
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觀察寶寶是不是喜歡這個環境,能不能接受這個老師,以及對課程的反應。
7、周邊配套
早教中心除了主體的課程體系之外,還要看它是否有相關的配套。
比如免費提供寶寶的玩具、小點心、繪本借閱、積分兌換、以及校車接送等。
一般而言有著貼心的配套的中心,最起碼是用心考慮了父母的需求,給予家長們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8、早教中心怎麼收費?
一般早教中心是按課時收費的。
通常是先購買大課時包,裡面包括了幾十到上百節課。
接下來上一節課,就劃一節課的錢。
根據你所報課時包的不同,單節課的價格也不一樣。(課時包費用越高,課時越多,單節課時越便宜。)
揚州的早教中心單節課時一般是在100-200元/節左右。
9、我家孩子需要報多少課時?
每個寶寶需要報多少課時,主要看寶寶的月齡。
如果寶寶比較小,1週歲以內,按一週1節課,上到3歲計,至少就需要100課時以上。折算成人民幣大約就是1W5左右。
如果寶寶已經比較大了,超過2週歲,可以先了解早教中心的課程體系,再根據需求選擇課時包。
一個上過早教班媽媽的體會
小福氣是在十個月的時候被我拖去早教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想給他寬敞一點的場地。
當時我也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懂,有課我就上。感統、啟蒙、音樂、積木、繪本、邏輯思維、環球旅行……我們都上過。
我親眼見他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屁孩,變成了一個早教中心的“一哥”,從被人欺負到欺負人,這一步一步都是付出了眼淚的代價。
當然我也是完全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推開“帶孩子”的這扇門。
最後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早教跟任何興趣輔導班一樣,不要指望透過課上的那幾十分鐘,就能讓孩子掌握老師講的全部內容。
回到家裡之後,爸爸媽媽一樣要帶著寶寶進行反覆練習。
說到底,上早教也好,在家教也好,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關鍵還是看家長如何引導。還要看,現有的條件是否給孩子提供了一個適合的環境。
培養0-3歲之間的寶寶,其最終目的在於,在孩子大腦神經元飛速發展的黃金期,建立更多的通路連線,從此為他的將來打下好基礎。
文:陳妍
圖片:百度相簿
-
11 # 簡單幸福的日子
我是支援早教的,非常支援,早教又不教知識的。是有目的培養孩子自信。自我認識。幾乎上早教的孩子在兩歲都可以站在舞臺上。簡單又大方的做自我介紹。這點很好呀。至少家長不會這樣教。在3歲前所以接觸過的所有對孩子來說是定性格的。所以孩子早教就很好。一個星期才一堂課或者兩堂課。我看到那些嫌貴的家長,自己打麻將啊。到處旅遊啊都捨不得給孩子報個早教班,
-
12 # 陸妍如
小朋友十個月,要不要上早教,這個一是看家長的經濟情況,而是要看家長的教育理念。
現在的早教機構遍地開花,那說明早教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好的市場。早教主要集中在是對小朋友的觸覺、聽覺、視覺、大動作以及手部粗細動作方面的訓練,會對小朋友的生長、智力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家庭經濟一般,2萬的早教費用實在是不菲,而且一般一週就一次,一次45分,價效比實在差。而且也沒有情況表明上早教的孩子就一定比不上早教的聰明,所以這個早教可以不上,媽媽自己在家也可以找些素材對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如果家裡不缺錢,而且父母覺得早教好,那麼就去上,反正也沒有什麼壞處。
-
13 # lancrea
早教就是錦上添花,有條件就上,沒條件就在家裡好好教,去早教我感覺就是跟老師同學一起上課,培養集體意識,玩遊戲,蹦蹦跳跳,增強一下自信心,順便學習一下和小朋友的溝通交往,指望一週上兩三節課就學會英語不行,還要回家家長不斷重複和運用。自己如果在家能做得到,就不必去早教了。巧虎光碟我訂了三年,現在第二年感覺還可以,孩子每天都看。
-
14 # 小獸Time
我覺得在十個月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必要去上什麼早教班,我覺得還是讓他自己去學習,而不是被教育。才十個月我想他還是在自我探索之中,他可以用他的手,用他的嘴,要用他身體各個部分去感受這個世界,而不是你讓他被動來接受如何去打節拍,如何完成你去讓他做的動作,這些都是被動的教育,我覺得沒有任何意義。
與其帶她去一些教育機構,還不如讓他去公園在地上摸摸石頭泥土,去草地上感受下花花草草,更來得真實。
-
15 # 麻麻滴超級宇宙無敵新小酒窩
我覺得看家庭實際情況,不是非要到早教機構學習。特別是家庭經濟不寬裕的話,父母可以在家裡帶寶寶。當寶寶6個月大時,父母就應該給寶寶買一些幼兒動漫卡片,啟發寶寶的認知力。由於寶寶2歲前視網膜等還不成熟,2歲前不要讓寶寶看電視,因為電視節奏快,沒互動,對孩子視網膜等有傷害。應讓孩子多聽音樂或者看一些節奏慢、重複的節目。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行為,不要拿別的小孩的長處來和自己寶寶的短處比,不要非得讓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思維發展。同時父母要轉變觀念,早教不等於早期的知識性學習,早教只是開發孩子的大腦。孩子至少要到2歲多才能進行識字之類的學習,太早孩子根本不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以身作則,教孩子的東西,自己也要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小孩的信任感。父母可以選擇自己的家裡教,但不要閉門造車。父母要多看早教書籍,多關注最新資訊。資料來源尤拉島兒童社群
-
16 # 閬子新聲
我認為要看自己的經濟實力,有錢的家庭可以在這方面給孩子投資,嬰幼兒0——6歲是發育的黃金點,緊跟發育做教育,就是要踩著這些發育黃金點進行早期教育。相反,若是錯過發育黃金點,就是錯過了教育最佳期。錯過一個,孩子的某項智慧就會出現缺陷;錯過多個,孩子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就會落後,真正輸在了起跑線。
-
17 # soulo帶點脾氣雪熙兒
可以的,寶寶剛出生帶他玩就是早教了,但是沒必要多花錢,家長可以都陪陪孩子,孩子在家裡的早期教育是孩子上
幼兒園
之前非常重要的階段。首先,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她們會對家人產生強烈依戀
的感情,稍微看不到家人就會覺得焦慮,再加上家長的遷就,很容易養成孩子強烈的自我意識,因此家長不需要過於遷就孩子,多帶孩子與同伴交往,鼓勵孩子大方地與同伴交往,在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也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
的發展,其次孩子大小肌肉的協調性都不好,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如釣魚、串珠等材料來發展孩子的精細動作,同時可以利用一些情景發展孩子大肌肉的協調性,如學小動物走路等。最後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避免為孩子包辦的過多,為孩子上幼兒園做好準備 -
18 # 一生何求_70
我沒有那麼專業的術語,僅作為一個普通媽媽發表個人建議。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困擾,後來一週歲多時候試聽早教課,參加了一些活動。在早教盛行的這個時代,父母都渴望孩子從小接觸更多的東西,為他們以後的成長奠定基礎。毋庸置疑,早教機構裡的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他們有較好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如果家庭負擔的起,上早教益處多多。網上搜索早教會出來很多相關資訊,而且你去早教機構,他們也會介紹相關的好處。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影響孩子更多的還是家庭教育,早教是輔助家庭教育的。我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更重要的。父母應該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親子閱讀是一個很不錯的陪伴哦。現在父母也在父母學堂裡不斷學習,從懷孕就開始胎教,也用現在的育兒理念教育孩子,我也在微課裡學習從而更好地陪伴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選不選擇早教,還是在於自己的,如果很認同早教的理念,經濟條件又允許,可以讓孩子去學習,在那裡無論身體各項發展,還是小朋友間的交際都會得到鍛鍊的。
-
19 # 丫丫球球
首先,要教不等於早教班。
我先說下,我家寶寶13個月,他五個月時報了早教班,費用將近2萬,預計能上兩年。我選早教班的時候去過全城所有早教機構試聽,最終選的這家。
早教是非常重要的,但早教班有沒有用,這個得根據各家實際情況來說。如果,你是個有時間有精力也有能力懂早教的父母,沒有必要上早教班,你可以根據你家寶貝發育情況,自己培養。如果,你不懂嬰幼兒發展,也不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或者你沒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精力,那麼你不是非缺不可這兩萬學費的話,那麼每週抽出一到兩天或者一到兩小時報個早教班還是很值得的。
談談我報早教班原因有三,一是提供足夠大的場地讓他活動,家裡沒有那麼大又安全的空間讓他探索,冬天也不能帶他出去玩,二是到各階段有不同的課程可以讓我們見識一些親子之間的遊戲和玩法,三是爸爸在家帶孩子不投入,上課時間被迫離開手機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也能讓爸爸之間多交流育兒心得,四是,課程比較科學系統,可以彌補一些我自己見識的不足,在孩子生活中增加新的元素。
不過,如果帶孩子去早教班,都要保姆代勞,那麼報不報也沒啥必要了,除非,你錢多的沒地方花
-
20 # 麥苗公學趙彬
與其說早期教育,不如說早期關心,家長要關心的是孩子的早期成長環境,中國城市社群缺乏親子場景與親子人文是不爭的事實,麥苗公學親子空間即將遍佈中國所有城市社群,請年輕家長們關注!
回覆列表
寶寶才十個月不宜那麼早的實行早教,而且費用非常昂貴。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早教什麼時候開始最合適呢?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推出優生優育,很多父母都覺得一個優,兩個剛好。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視,也不敢怠慢,其實怎樣教育孩子也是見仁見智,下面我們瞭解孩子怎樣早教最合適?
首先,孩子的早教無時不刻在進行,孩子出生後就是早教的開始。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很多家長稱,現在的孩子剛出生就要抱,一旦離開了大人的懷抱就會以哭的方式反抗。因此有經驗的媽媽一般都是因為特殊原因才抱孩子,比如餵奶、換尿片、寶寶身體不適而哭不停。從小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格。平時媽媽適當的進行撫摸也是給寶Bora了安全感。
其次,寶寶開發智力的最好階段是1歲至3歲,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孩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刻的在影響孩子的成長。由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強,想象力豐富,與孩子的互動多,也是有益於智力開發。比如平時多與孩子說話、講故事、唱歌、帶孩子一起參加運動、觀察周圍事物都是在進行早教。其次媽媽的心態樂觀、對待生活有熱情、待人友善、尊敬老人。這對於孩子在成年之前都會以這樣的心態面對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