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楓希
-
2 # ANYCOLOR
再見。
我認為這兩個字是兩個人分離的時候最傷感的字句。似而還想再次見面,可不知道再次相見是何時。似而明明再也不會相見了,可還是不由自主的說出來。
-
3 # 東東讀經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草碧色,水綠波,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故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回國後,“天涯五友”,這段時期的生活顯然給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與許幻園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宣傳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為社會風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稱帝、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變幻,導致許幻園家中的百萬資財和家業蕩然無存,許幻園趕京找袁世凱討回公道,離別時,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寫於此歌送別許幻園。也是李叔同的優秀音樂作品,被中國數代人所傳唱。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不僅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而且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很強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
4 # 文白哥
離愁
閃爍的眼神
迴避了淚花的離愁
缺掩飾不了內心的波動
低沉的言語
扯開了嘮叨的別敘
卻埋藏不住關切的叮嚀
眼神可以讀懂
卻無法對視
是離愁
讓眼眸不忍再聚
可痛苦未成多減一分
言語
忘掉讀懂
卻無力面對
是別敘
讓你我沉默
可快樂再難增添一分
離了愁
不離更愁
2009.1.22
這是講的當時過年不能在家陪父母,在外打工的一個生活經歷。面對父母的關切與叮嚀,自身“離了愁不離更愁”的矛盾心裡。當晚酒後無眠,寫了《離愁》。第二天依然回公司,記得那天廿八。
-
5 # 驪山桃源隱士
我以為最感傷的詩句是,杜甫的《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人會以為這不是離別詩,但這其中所包含的最感傷的情愫,卻是其他離別詩句所遠不能及的。
為什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所包含的情感。
詩人有感於戰敗的時局,因戰亂長期背井離鄉,所以,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還可以這樣理解:花兒看到詩人感傷也心生悲情而落淚;鳥兒看到詩人惆悵而為之膽戰心驚。花原無心,鳥本無意,花鳥卻為詩人的感傷惆悵動情,難道這不是最感傷的詩句嗎?誰又能證明詩人所表達的不是這種情懷呢?詩人、花兒、鳥兒,在詩人所描繪的意境中,已經融為一體,並相互產生了共鳴,景中有我之魂,無我之形,情景交融到了最高的境界。
因此,這兩句詩雖不是離別詩,但它卻把詩人長期經歷戰亂之苦的感傷情懷,淋漓盡致地透過“花落淚”、“鳥驚心”表達出來了。因此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來表達離別時最感傷的情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
6 # 風雅俊逸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這是偉人毛澤東一九二三年十二月與楊開慧分別時所寫的一首告別詞中的兩句。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底,毛澤東從上海去廣州,幫助孫中山先生作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路過長沙時,特意回家看望楊開慧母子,當時毛岸英不足二歲,岸青出生才剛剛滿月,見到丈夫歸來,開慧甚是歡喜。建黨初期,毛澤東為革命工作東奔西走,歷經艱辛,夫妻總是聚少離多,開慧理解支援丈夫,常忍相思之苦並不抱怨,常為丈夫擔驚受怕並不相訴,這次她是多麼希望丈夫能在家多住幾日。
毛澤東則向楊開慧傳達了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剛剛在上海召開的黨的三屆一中全會精神,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與任務,表明共產黨將與孫中山所領導的國民黨進行合作,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將發展到新的階段。他告訴開慧自己不能在家多呆,還勸導楊開慧作好思想準備,迎接革命新高潮的到來。開慧為丈夫的愛和熱忱激動得熱淚盈眶,年輕夫婦訴說著、暢談著,對中國革命充滿希望,但也知道將是困難重重,不覺夜色將闌,毛澤東要走了,楊開慧為丈夫送行。殘月中天,寒霜滿地,塘水清淺,曙色微現,東門路上,兩情依依。楊開慧顯得特別的難捨難分,滿臉眷戀,熱淚欲零;毛澤東也為之情腸欲斷,揮手向妻子告別。難別,仍離別。難別——夫妻情深;離別——為了革命事業。這一對將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夫妻、戰友,強抑愁絲恨縷,汽笛一聲,互道珍重。
呼嘯前行的火車上,毛澤東臨窗而坐,遠視東方冉冉升起的紅日,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他相信分別也只是暫時的。回味剛剛與愛妻分別的情景,不覺詩興漸濃,隨吟隨寫,遂寫出了這首在愛情題材詩詞中堪稱千古絕唱的《賀新郎-別友》。
賀新郎·別友
毛澤東
揮手從茲去。
更那堪悽然相向,
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
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
過眼滔滔雲共霧,
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
照橫塘半天殘月,
悽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
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崑崙崩絕壁,
又恰象颱風掃寰宇。
重比翼,
和雲翥。
詩人在詞中,將夫妻之愛與深廣的歷史內容、風雷激盪的革命現實結合起來了,將婉約與豪放兩種藝術風格統一起來了,使詞的境界大為開闊,使愛情得到昇華,顯得特別的崇高、壯美。正因如此,雖然詞裡也有“恨”、“淚”、“愁”、“悽清”、“斷腸”、“孤旅”等字眼,但整首昂揚激越,並無悲慼傷感之容,一掃以往這類題材詩詞的那種哀怨愁絕之態。
-
7 # 天秤的小丫
離別時最傷感的詩句,我認為是“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這兩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我中學時代就愛上的一闋詞。那時懵懂,更不解相思離別之意,但詞中悽美的情境卻深深感染著我。
寒蟬泣,長亭雨後斜陽裡,秋風起,執手人無語,煙波江上,蘭舟催孤旅……此情此景怎不叫人凝噎!
隨著光陰流逝,年華漸老,有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後,對“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有了深切的體會,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多情自古傷離別”。
因為心上人乍然別離,自此相思為伴,對影無人,不知相期何期,自然有“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的無限感慨和萬千不捨了!
所以,我覺得“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一句,道盡了別離之情,是最傷感的一句詩。
-
8 # 神奇老爸和神奇閨女
最傷懷的離別詩:南宋辛棄疾的《鷓鴣天.送人》:響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因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這首小令篇幅雖短,但是包含了廣闊深厚的思想感情,他的筆調深渾含蓄,舉重若輕。其中“今古恨,幾千般?只因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更是突出了離別之恨與行旅之悲。
最有人情味的離別詩:南宋辛棄疾的《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人情輾轉閒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別語慰相思。短蓬吹飲鱸魚熟,除卻松江枉費詩。這首詩寫出了詩人與朋友離別時的關愛,別後的思念,藉著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來表達,可以說娓娓道來、餘味無窮。
最著名的離別詩:唐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可以說是流傳最廣的一首送別詩。還被譜成了《渭城曲》曲,現在大家能聽到的《陽關三疊》也是透過這首詩改編而來的。詩中既有離別的傷感,更有對朋友的深情。
最情意綿綿的送別詩: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詩中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彷彿讓人感覺身在母親的回抱;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讓人感覺到踏上旅途的孤獨;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詩人與友人分別的時刻那種戀戀不捨的情誼躍然紙上。
最有畫意的離別詩: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若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詩中把浙東的山水比喻成一個晶瑩剔透、小家碧玉的美女。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若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讓人那樣的神往。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首詩是送別詩中的神來之作。
最讓人羨慕的離別詩: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中黃鶴樓、下揚州、碧空盡、天際流,尤其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簡直就是最美的城市宣傳語,可以看出李白對於孟浩然到揚州去是無比的羨慕與嚮往。
最直白的送別詩: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簡單直白、感情熱烈、極度誇張。寫出了汪倫對李白的深情,也寫出了李白對汪倫送別的驚喜與留戀。
最純潔的離別詩: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是王昌齡在貶謫的過程中,送好友辛漸回洛陽寫的一首送別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寫出了一種低沉的離別之情。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代表了對朋友的真情。
最豪邁的送別詩: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事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地域的廣闊和空間的遼闊,有很強的歷史和空間的縱深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千古名句,代表了只要朋友情誼在,不管多遠都真心相通!
最會安慰人的送別詩: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詩中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既寫出了地域之遼闊,也寫出了別情之深厚;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更是安慰朋友的至理名言。
-
9 # hushouchang
1.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巳時。(徐幹《室思.其三》)
2.旦則號其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蔡琰《悲憤詩》)
3.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阮籍《詠懷,其一》)
4.日暮風吹,葉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清溪小姑歌》)
5.七夕長河爛,中秋明月光。蠮螉塞邊絕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
溫子升《搗衣詩》)
6.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江總《閨怨篇》)
7.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8.詎不自驚長落淚,到頭啼鳥恆夜啼。(庾信《烏夜啼》)
-
10 # 一杯茶1967
離別時最傷感的詩句是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柳詠: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11 # 丁迎勝
青挴竹馬留倩影,
十八年後又相逢。
千句萬句難敘舊,
依依昔別無歸期。
-
12 # 碧野地理文人
我為認王維的“勸君更盡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淋漓盡至的寫出了離別時的傷感。最初陽關這詞是由《陽關賦》而來,“陽關道上,黃塵漫漫"。我們諺語裡常說的一句就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說的就是出了陽關,咱們就井水不犯河水,可見陽關的地位。
當年的這條陽關大道就是戈壁裡走出來的一條土路,有的只有蕭瑟與別離。走在陽關大道上,一股莫名的滄桑悲涼感油然而生,鼻頭也變得酸酸的。朋友啊,喝了這杯酒吧,出了這個關口,就再沒親朋友好友了, 再沒熟悉熱鬧的長安了!
-
13 # 東風無渡
認為離別時最傷感的詩句無外乎領袖毛澤東《賀新郎丶別友》可謂千古名詞無人可及。
"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往。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
14 # 春華秋實1341548
《古別離》
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問臨邛去!
……孟郊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秋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的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
15 # 文學的世界
《送別》·李叔同( 弘一法師)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
16 # 捉豹
七律 情別
倆情濃至情深處,藕斷絲連鳥不剽。
今日孤尋黃葉路,明時暗聚紫廊橋。
煙消列岫花還豔,雁去殘陽影亦嬌。
人若分離傷出淚,會如秋雨漲江潮。
(作者廣州鄒宗賽)
-
17 # 公子臥龍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佛說:人生有八苦,其中之一就是別離苦。
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4.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5.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
6.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生死相許。
7.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8.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9.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10.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1.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12.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
18 # 燕舞展飛
最傷感的詩句有…
1,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說是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真是離愁不能經受。
2,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宋.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說三更雨點點灑上梧桐,一葉葉,一聲聲,都是離別的哀音。
3,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五代.李煜《浪陶沙令.簾外雨潺潺》。作者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杆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
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說是見面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5,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在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作者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以上就是離別傷感的詩句。
-
19 # 南都牧羊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把你的美麗輕輕帶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20 # 幽蘭詩詞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我認為離別時最傷感的是這首詞《鳳凰臺上憶吹簫》,作於作者早期與趙明誠小別後。詞人與丈夫趙明誠,感情甚厚、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由於仕途原因,常造成兩人分別。這首詞抒發了離別後思念的深情與獨居的幽怨。寫離別與思念,男人感情世界沒有我們女人豐富細膩,尤其是李清照這樣的大才女,簡單的「冷」、「翻」、「慵」、「任」幾個字貫注著主觀情緒色彩。「生怕」句,約略一點,「新來瘦」之因,偏不說破,而以排除法予以暗示。
下闋承上意脈,直傾胸臆,千萬遍陽關難留,見惜別情深。「念」字以下設想別後孤寂,「武陵」、「秦樓」兩面著筆。專寫己方懷思之深。「又添」迴應「新來瘦」,且表示承受離愁之苦已然不止一次,作者擅長用的手法,屢見不鮮,但讓人屢讀不厭。
回覆列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渭城曲 》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蘇軾《和董傳留別》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杜甫《春望》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荊門送別》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呂本中《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二首》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渭城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