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目愛看書
-
2 # 青鑑
明仁宗朱高熾一生中,無論做皇帝還是做人都對得起這個“仁”字。雖然朱高煦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經常給朱高熾下絆子,但是朱高熾對這個兄弟一直採取寬容忍讓的態度。現在根據明史的記載舉幾個例子:
永樂二年,朱高熾立為皇太子。在朱棣北征蒙古各部的時候,朱高熾監國,處理日常政務,當國內發生災害的時候,派人撫卹,為他贏得了仁厚的美名。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二人經常誣陷他,有人告訴朱高熾:“有人在誣陷你,你知道嗎?”朱高熾說:“不知道,我只是盡我的本分而已。”
永樂十三年五月朱高煦改封青州,他找各種理由不去封地,他私自招募了三千人的私人武裝,這些朱高煦手底下的人經常胡作非為。有一次兵馬指揮徐野驢懲罰了幾個朱高熙的人。朱高煦竟然親手打死了徐野驢。
後來有人向朱棣舉報了許多朱高煦胡作非為的事情,朱棣大怒。準備將其廢為平民。朱高熾不僅沒有因為記恨朱高煦的三番五次誣陷他的仇,反而哭著向朱棣求情。透過朱高熾的求情,朱棣僅僅消減了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封地改到了樂安州。朱高煦到了封地後,不僅沒有感激兄長朱高熾,反而加緊謀劃。朱高熾多次去信警告他,朱高煦毫無悔改之心。
在成祖去世期間,朱高煦偷偷派人潛入京師,觀察動靜。朱高煦知道後沒有責怪他,反而賞賜了他大量的金銀財寶。將朱高煦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的兒子都是郡王。
朱高枳在位幾個月就去世了,當時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朱高煦在去北京的路上設伏,結果沒有成功。朱瞻基繼位後像他父親那樣厚待朱高煦這個叔叔。沒想到朱高煦起兵造反。在朱瞻基御駕親征的情況下,走投無路的朱高煦選擇了投降,被禁錮於西華門內,“築室居之,曰逍遙城”,到宣德四年(1429年)皆被處死。
朱高煦的下場純粹是自己作死的。
-
3 # 一貳一橙
朱高熾自公元1424年九月繼位,到1425年五月就因為三脂高猝死了,在位攏共不過八個月。就算他和老二朱高煦之前有多不對付,總不能一上臺就整治弟弟,給人留下個不好的名聲吧!
至於朱高煦,他躲過了朱棣和朱高熾兩朝的危急,這其中有他哥哥以仁德治國的信念,和有他哥哥在位時間過短,沒空去料理他的幸運。當然他最後作死被侄子給煮了,這就是後話了。
朱元璋親自埋下了朱高熾和朱高煦的怨恨種子熱播劇《大明風華》給我們呈現了一副父子兄弟之間相愛相殺的畫面,按照劇情發展,朱高煦雖然一直都在明理暗裡和胖哥哥朱高熾較勁,可也很難讓我們覺得這兩兄弟最後會有什麼過激反應,總還是和和美美的結局。可電視終究不是歷史,歷史上的朱高熾和朱高煦兩兄弟更多呈現的卻是你死我活的文字記載。
話說朱高熾這個燕王長子實在是太過寒磣了,與雄武英偉的父親不同,朱高熾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胖的皇帝了,而且這肥胖的基因還是自打孃胎就帶出來的。朱高熾從小就長得肥頭大耳,腦袋和身體完全是不合比例,由於過度肥胖,朱高熾每次走到都得幾個小太監扶著走,甚至連每個朱家子孫都要會的騎馬術,朱高熾也很難騎上去,好幾次差點摔了,都快把燕王給氣死了。
不過之後徐氏又給朱棣生了兩個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這兩個總算是像點樣了,尤其是朱高煦,長相、性格就和朱棣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讓朱棣喜歡得不得了,有意立老二為世子。
幸虧在一次檢閱皇孫能力時,朱高熾面對一臉嚴肅的爺爺朱元璋,態度不卑不亢、對答如流,讓朱元璋很是喜歡,直接就把他定為燕王世子,因為這是父親定的,朱棣本人也不好說什麼,為了不虧欠朱高煦,朱棣稱帝后給了他一個意義非凡的爵位:漢王。本來世子之位在望的老二也不服氣,不滿於漢王封號,這兩兄弟的怨恨種子就這樣埋下了。
時議建儲,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善高煦,時時稱高煦功高,幾奪嫡。成祖卒以元子仁賢,且太祖所立,而高煦又多過失,不果。朱高熾坐穩太子之位,朱高煦發脾氣作死朱高熾能繼位,除了他的“仁賢”之名和朱元璋所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好兒子,也就是朱棣的“好聖孫”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出生,脫去了他父親的肥胖和懦弱,反而是性格落落大方,既好文也好武,有朱元璋和朱棣那般殺伐決斷的手段,讓朱高熾的世子及後面的太子之位愈加穩固。
仁宗為太子,失愛於成誼。其危而復安,太孫蓋有力焉。朱棣每次出征,最喜歡帶的是老二朱高煦,而朱高熾則留守大本營,靖難之役後,朝廷裡也逐漸分為兩股勢力:以解縉、金忠、楊士奇、楊溥為主的太子黨,也稱文黨,這是朱高熾監國時形成的文官勢力;以邱福、王寧為主的漢王黨,也稱武黨,這是朱高煦隨父出征時形成的武官勢力,幾乎籠絡了永樂朝全體武將。朱棣本身就是藩王起兵,他知道一個有野心的藩王身邊如果聚集了一大批武將會有什麼後果,而老大朱高熾已經掌握了整個朝廷的喉舌和命脈,論實際勢力,朱高煦是比不過朱高熾的。在武將上書改立朱高煦失敗後,朱棣為了保護兒子,先是將其封到了雲南,讓朱高煦遠離朝廷的迫害,可朱高煦太犟了,死活不願意去。
永樂二年,仁宗立為太子,封高煦漢王,國雲南。高煦曰:“我何罪!斥萬里。”不肯行。從成祖巡北京,力請並其子歸南京。成祖不得已,聽之。朱棣的想法很簡單,甚至有點可笑:他希望的是這兩個兒子能分開遠遠的,然後等時間來解決,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其中一個比自己先死,那另一個就是理所當然的繼位者了。這個先例當然不是沒有,朱棣他老哥朱標就死在了朱元璋前頭,朱棣也成為順位繼承人,只要他不像父親一樣立了第三代為後,大明帝國就可以避免另外一場靖難之役了。
不過朱高煦雖然沙場稱雄,可政治上卻是一個十足的弱智,他不懂父親的做法,只知道不厭其煩地讓父親把皇位傳給他,還不斷要求增加護衛軍隊,招募死士企圖謀反。
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賜敕曰:“既受藩封,豈可常居京邸!前以雲南遠憚行,今封青州,又託故欲留侍,前後殆非實意,茲命更不可辭。”然高煦遷延自如。私選各衛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隸籍兵部,縱使劫掠。兵馬指揮徐野驢擒治之。高煦怒,手鐵瓜撾殺野驢,眾莫敢言。遂僣用乘輿器物。不願就藩、私召死士、縱容搶掠、殺害官員、僭用器物,漢王朱高煦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連朱棣都沒法保護他了,在朱高熾的力保之下,朱棣將朱高煦流放到樂安州,還連帶除掉了太子黨的智囊解縉,以壓制太子黨勢力。
十四年十月還南京,盡得其不法數十事,切責之,褫冠服,囚繫西華門內,將廢為庶人。仁宗涕泣力救,乃削兩護衛,誅其左右狎〈目匿〉諸人。朱棣死後,朱高熾和朱高煦把鬥爭擺上了檯面朱高煦被流放樂安,漢王黨勢力土崩瓦解,而太子黨雖然失去了大學士解縉,但主心骨朱高熾地位卻更加穩固,連朱棣也開始壓制不住,只能把一肚子怨氣全發洩在蒙古人身上了。期間還發生了趙王朱高燧謀反事件,這是老三朱高燧要為二哥報仇,糾合了一些武將,想著趁老爹在外面的機會實行暗殺,然後矯旨廢掉朱高熾,另立朱高煦。
當然陰謀最後還是洩露了,朱棣殺了一些當事者,而主謀朱高燧的命還是被大哥朱高熾保了下來,剛剛興起的趙王黨就這樣曇花一現,沒了。朱高熾卻因為兩次救弟,非但沒被牽入奪嫡風波之中,反而博取了“仁德”的美名,加上他原有的太子黨勢力,朱高熾的地位已經完全是堅如磐石,十二級颱風都刮不動了。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從北方的歸途中病逝,在英國公張輔和閣臣楊榮的安排下,秘不發喪,將朱棣的屍體運回北京,遺詔由朱高熾繼位,身居樂安的朱高煦和在北京的朱高燧都不知道這事,完美地避免了一場宮廷爭鬥。朱高熾繼位後,把朱高煦召來北京,給錢給人,還把他兒子朱瞻圻封為世子,其他兒子都給了個郡王位,再把他趕回了樂安,而有過謀反實情的朱高燧,朱高熾又是恩威並施,加了他的俸祿,但也削弱了其護衛,讓他遷出北京去彰德就藩。
之後的幾個月裡,朱高熾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改組內閣、發展經濟、減免賦稅,實行帝國戰略全面內縮,休養生息等方面,至於朱高煦和朱高燧這兩個不安分的兄弟,至少在洪熙一朝八個月的時間裡,他們也沒能掀起什麼大浪來了。
-
4 # 黑白歷史說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是漢王,朱高熾是朱棣長子,是太子。朱高煦,一直以來都覺得長兄身體多病,性格軟弱,不適合東宮之位,而自己性格狠辣,為人勇武,跟朱棣很像,應為太子,才應該繼承大統。
並且恃寵而驕,無法無天。內心常自比唐太宗,想效仿其發動“玄武門之變”,豢養死士,私募士兵,不就雲南藩屬,只想留在京城,以奪太子之位。
“成祖以為類己,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不法。”而朱棣也曾有過改立朱高煦為太子的想法。曾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更是刺激了朱高煦的野心。
明成祖時,朱高煦多次誣陷朱高熾,造成解縉被殺。
明成祖朱棣北伐歸途中故去,朱高熾在北京登基。朱高煦伺機作亂。明仁宗朱高熾知曉後,立刻將他招入京城,大加封賞,金銀財寶無數,還封其長子為世子,其餘兒子為郡王。讓他回安樂州(今山東惠民縣),好好享福。
結果,朱高煦不領情,倒打一耙。大放厥詞,認為朱高熾只給自己財物,是懦弱無能。開始私募兵士,準備造反。
朱高煦雖然常有不臣之心,但朱高熾卻始終寬以待人,多次原諒他,好酒好菜好招待,沒想到養了個白眼狼。
朱高煦在朱高熾去世之後,陰謀刺殺朱瞻基,結果失敗。終於在封地安樂州起兵造反。朱瞻基多次下書勸降,直到兵臨城下,朱高煦方才懼怕,偷跑出城投降,被貶為庶人。
後來,朱瞻基來看二叔朱高煦,朱高煦伸腳絆倒皇帝明宣宗,被倒扣銅缸之人,活活被火烤死。
-
5 # 咕嘟趣話
明仁宗朱高熾雖然只做了一年的皇帝,但其卻獲得了中國為數不多的廟號“仁宗”這項殊榮,所以不難想象,朱高熾會如何對待想跟自己搶皇位的弟弟們。
事實上,朱高熾登基做皇帝之後,對自己的親兄弟朱高煦和朱高燧都進行了加封。要知道當時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曾加害過身為太子的朱高熾,並且朱高煦在朱高熾登基做皇帝之後,還策劃過反叛。由此,朱高熾的仁慈略見一斑。
要知道,中國大一統朝代中廟號為“仁宗”的皇帝只有四位,分別是宋仁宗趙禎、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明仁宗朱高熾和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這四位哥都稱得上是開明且仁慈的君主。
明仁宗朱高熾如何能在短短一年之中,獲得此項殊榮?下面就由咕嘟君來帶你瞭解一下其中的前因後果。
一、高齡太子太難了中國古代,太子是一個高危職業,原因有下:
首先就是要防著兄弟們覬覦東宮之位;
其次還要擔心著皇儲之位隨時被被廢;
第三如果再遇上一個長壽的父皇,那麼這太子的日子可就不好熬了。
很幸運的是,以上幾點朱高熾全都符合。
朱高熾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帝朱棣,是明朝少有的長壽帝王。朱棣可謂是英明神武戎馬一生,在做燕王的時候就經常北擊韃靼,做皇帝之後每遇戰事更是會御駕親征。
當朱棣外出征戰的時候,身為世子和太子的朱高熾就被任命代理監國。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同尚武的朱棣在施政方針上多有出入,所以經常受到朱棣的責罵。
又因為朱高熾好靜,導致身體肥胖行動不便,所以每次外出作戰朱棣都帶著朱高煦和朱高燧,使得朱棣越來越不喜歡朱高熾,反而認為朱高煦最像自己,並多次有了廢太子立漢王朱高煦的想法,由此開始,自命不凡的朱高煦在爭奪儲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黑。
二、愛護兄弟不計前嫌由於朱棣曾經對朱高煦許下過諾言,所以在靖難之役後,朱高煦多次挑戰太子東宮之位。先是以稱病為由遲遲不去就藩,並且在朱棣面前調撥是非,使得力保朱高熾太子之位的解縉被貶被殺,並且在京城私養武士,擊殺兵馬指揮官,僭用御車馬器物等來挑戰皇權。
後來知道真相的朱棣對朱高煦進行了嚴厲的訓斥,並且剝奪了他的冠服和爵位,準備將他廢為庶人。身為長兄和太子的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所以跪在朱棣面前為朱高煦求情,此為第一次愛護兄弟。
前往藩國的朱高煦依然不思悔改,他繼續豢養精兵,朱高熾雖有察覺並多次書信勸解,但是朱高煦依然不為所動。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伐的路上去世,朱高熾以太子之位繼位登基,認為機會成熟的朱高煦派遣心腹前往京城打探,朱高熾知道後將朱高煦叫到宮裡,不但給與其高額的封賞,同時還給朱高煦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封為郡王等。
但是由於朱高熾身體狀況不佳,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撒手人寰,所以在朱高熾做皇帝的這一年裡,朱高煦並沒有和朱高熾兵戎相見。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做了皇帝之後,朱高煦起兵造反失敗被殺,持續了二十多年的爭奪才正式結束。
三、在位雖短卻廣施仁政朱高熾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也為大明朝做了很多奠定根基的大事,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首先,為靖難遺孤平反,並且赦免了建文朝的一些舊臣和被連坐的家屬,並准許他們回家,將剝奪的田產和房屋等都盡數歸還,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此舉動有效地化解了永樂朝所帶來的統治集團的矛盾,為國家長治久安做出了表率。
身為君王,能夠廣施仁政與民休息,在中國古代四百多位帝王中,可謂是難能可貴的,在經歷過靖難之役後依然能赦免前朝舊臣並委以重用,可以說朱高熾的心胸和他的體態一樣寬廣。
《明史》評價朱高熾,在壽命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和漢文帝、漢景帝相媲美了,如此高的殊榮在歷史中也實屬難得,朱高熾可謂是無愧於“仁宗”這個廟號。
-
6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明仁宗朱高熾當真是一個非常仁義的皇帝,他仁義到什麼程度呢?弟弟們相繼謀反篡奪皇位,他都要力保,而且高官厚祿賞賜給他們,絲毫沒有任何責怪的意思。
朱高熾有倆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都不是什麼好貨色。朱高煦奪嫡謀反,朱高燧欲殺父謀反,本身這都是不可原諒的事情,可朱高熾表示,這都不算啥。
01朱高熾差點就被朱棣給廢了。在朱高熾還沒有做皇帝的時候,朱棣就覺得十分發愁,自己一生戎馬果敢,怎麼就生了這麼一個仁厚的小子呢?反觀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那叫一個剛毅果斷,為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簡直跟朱棣一模一樣。
尤其是在靖難之役的過程中,朱高煦因為體重原因,只能留守北方,而朱高煦可以跟隨父親一起躍馬疆場。在這場推翻建文帝的戰役當中,朱高煦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了父親的認可。而朱高煦雖然也有守城之功,相比較自己的弟弟朱高煦,則遜色不少。
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成祖以為類己,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不法。成祖即位,命將兵往開平備邊。---《明史》
這件事讓朱棣想到了當年唐高祖李淵所遇到的相同困境。李世民功高蓋主,可不是太子,而李建成作為太子,雖然沒有多大功勞,卻也沒有過錯。最後李淵在堅持保李建成的路上,不僅造成了兒子們兄弟相殘的情景,還把自己的皇位給搞丟了。
時議建儲,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善高煦,時時稱高煦功高,幾奪嫡。成祖卒以元子仁賢,且太祖所立,而高煦又多過失,不果。---《明史》
所以朱棣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廢掉朱高熾,改立朱高煦為太子。皇位這東西本來就是能者居之,如果建文帝有能力,他朱棣也不可能得到皇位。
可是想要廢長立幼的朱棣,卻遇到三個不可逾越的問題:
首先朱高熾是朱元璋親自冊封的世子,朱棣既然是以朱元璋作為正統,自己也是以朱元璋的兒子繼位的,那麼他就不能違背朱元璋的命令。
其次朱高熾守衛北方這麼多年,身邊早就有一大幫文臣武將幫助他。尤其是那些文臣,全都是朱棣集團的核心人物。要動朱高熾並不容易。
再者,和李淵遇到的問題一樣,太子朱高熾並沒有什麼過錯,無端廢除太子的話,必然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剛剛穩定的國家,誰願意動盪呢?
所以說朱棣在廢長立幼的問題上,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不過他在猶豫不決的時候,自己的好兒子朱高煦卻犯了糊塗。
02能力低階的朱高煦,一再做蠢事。朱高煦在戰場上的確是一把好手,多次為父親朱棣化險為夷。所以朱棣對他非常器重,但是他在政治上卻一竅不通,簡直是個愚蠢的傢伙。
朱棣廢長立幼的想法,最終還是給放棄了。因為困難太多,所以他將朱高熾從世子冊封為皇太子。可是他必須要給自己另外一個好兒子,做一個不錯的安排。
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明史》
朱棣將朱高煦封為漢王,封地在雲南地區。朱棣希望朱高煦能夠遠離朱高熾,這麼一來倆兄弟之間就不會發生爭鬥。
這算是最好的安排了,可是朱高煦是怎麼想的呢?他不想走,他不僅不想走,他還一個勁兒地作死。
朱高煦將天策衛索要作為自己的護衛,這是皇帝的親衛,朱高煦常常跟身邊的人說,自己跟唐太宗是一樣的。意思很明白,自己很有能力,哥哥是個廢柴。
朱高煦不肯就藩後,常常跑到朱棣身邊說太子朱高熾的壞話,甚至藉機害死了大學士解縉,這是朱高熾集團重要人物。
朱高煦被改封青州以後,依舊不願前去就藩。同時挑選精兵三千人,不斷增加自己的護衛軍,顯然是擺出了一副要武力奪權的姿態。
朱高煦甚至一再違背朱棣的旨意,一直賴在京城。甚至曾經使用過朱棣曾經用過的馬車器物,又將兵馬指揮徐野驢給殺了。
這一系列作死的操作,最終讓朱棣下定了決心,要把這熊孩子給徹底廢了。由此更加肯定了朱高熾作為繼承人的決心。
03朱高熾仁厚有餘,魄力不足。當朱棣要把朱高煦給廢為庶人的時候,朱高熾果斷跳了出來,他想要學習朱標,為自己的弟弟們說情,以此換取弟弟們的諒解。
他雖然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可是朱高熾認為他做了皇太子,本身就是對弟弟們的一種傷害。在這種神邏輯的唆使下,朱高熾做了這麼一個愚蠢的決定。
廢為庶人,又不是殺掉,為什麼你非要把朱高煦給逼上絕路呢?朱高煦的爵位並沒有被廢除,只是將他的封地改為樂安州。
這個弟弟算是消停了一會兒,另一個弟弟又冒出來了。朱高燧作為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弟弟,從小就囂張跋扈,不學無術。
成祖嘗命同仁宗謁孝陵。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高煦從後言曰:“前人蹉跌,後人知警。”時宣宗為皇太孫,在後應聲曰:“更有後人知警也。”高煦回顧失色。---《明史》
當看到二哥朱高煦被貶謫到了樂安州以後,他心裡非常不爽,之前就已經幫助過朱高煦奪取皇位,可是失敗了。在朱棣病重的時候,朱高燧夥同手下人,決定發動謀反,先殺死朱棣,再踢走朱高熾,從而朱高燧自己奪取皇位。
可是謀反很快就被朱棣給識破並且鎮壓了,朱高燧被囚禁後,按照律令這是必死之罪。朱棣正要發落朱高燧,這個時候神仁厚的朱高熾又出現了,他表示弟弟肯定什麼都不知情,一切都是手下人乾的好事。
就這麼一個仁厚的朱高熾,在做了僅僅8個月的皇帝以後,就去世了。關於他的死因,有很多說法,不過總體來說,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並不低。
總結:總歸要有人為朱高熾的仁厚買單。所謂慈不掌兵,義不養財。朱高熾作為一名皇帝,顯然是太過於仁厚了,雖然說他執政期間,也任用賢臣,開啟了一段比較著名的仁宣盛世。
可如果那個時期存在奸臣呢?難道朱高熾這種仁厚的人,會對奸臣下手嗎?從他對待倆謀反的弟弟來看,他是不會下手的。
他是一個過於仁厚的皇帝,弟弟朱高煦一個勁兒地要奪嫡,甚至想要殺了他,他表示可以原諒。弟弟朱高燧從小就跟他不對付,暗地裡幫助朱高煦,後來更是要殺掉朱棣奪取皇位,朱高熾還是表示可以原諒。
所以這倆弟弟都好端端地活了下來,但是這件事就這麼解決了嗎?當然不可能。朱高熾在8個月後離奇去世,這段時間他的好弟弟朱高煦一直在策劃謀反。
朱高熾剛死,朱瞻基登基以後,朱高煦就發動了叛亂。朱瞻基何等人物?他早就看自己的叔叔們不順眼了,每次父親朱高熾原諒這些人,他心裡就陣陣絞痛:這明擺著是要把爛攤子甩給我啊!
結果果然出現了這個巨大的爛攤子,朱瞻基立刻發兵平定叛亂,朱高煦這傢伙是鐵了心了,在被囚禁以後,居然把朱瞻基給絆倒了,真的,朱瞻基去看他,他把人家給絆倒了!
瞻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朱瞻基給朱高煦準備了一個大銅缸,把朱高煦扔進去,在底下生火給活活烤死了。而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一個不留,全被朱瞻基給宰了。要不是有朱瞻基這位英主坐鎮,可能第二次靖難還真的會發生。
參考資料:
《明史》
-
7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廟號為仁字的皇帝非常的少,一共只有4個。而且清朝仁宗皇帝也就是嘉慶皇帝,而被歷史上都認為非常的水。而宋仁宗和明仁宗這兩個人被公認為是比較受大家認可的。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眾所周知,燕王朱棣在大明初年的時候起兵造反,最終成功的奪取了皇位。但是燕王朱棣的這種作為,卻遭到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文臣的非議。所以朱棣上臺之後,就殺了不少人來平息這些非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方孝孺了,方孝孺作為當時的大才子,聞名天下的名臣,朱棣叫他寫即位詔書,而方孝孺自始至終都拒絕朱棣,最後朱棣滅了他十族。
朱高熾作為長子,在朱棣即位之後,按照大明朝的慣例被立為太子。但是他這個太子位置一直不穩,因為他的弟弟朱高煦一直搞陰謀小動作想取代他。朱高熾在近代之域中立過很多功勞,曾經受到過朱棣的讚賞。並且朱棣對朱高熾事實上相當的不滿,因為朱高熾本身非常的肥胖,同時在很多事情上不像朱棣那樣,所以被朱棣認為是不類己。而朱棣更想立在戰場上非常英勇的朱高煦,認為他比較像自己。
朱高煦在得到了朱棣的一些暗示之後,也沒有少搞動作,想把自己的皇兄拉下馬。不過朱高熾命好,首先他是嫡長子,受到眾臣的擁戴,其次他有一個好兒子,就是朱瞻基,他對朱高熾地位的穩固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朱棣非常的喜愛朱瞻基,所以最終也沒有把朱高熾廢掉。朱高熾上臺之後就是明仁宗,雖然他的弟弟沒少害他,但是他一直沒有把弟弟怎麼樣,並且還加封弟弟的爵位,可謂是真正的以德報怨。同時他還為靖難之役中被殺的建文帝舊臣平反,雖然在位時期很短,但是也當得起這一個仁字。
-
8 # 九頭鳥漫談文史
朱高煦和朱高熾爭奪皇位說到底是朱棣有意無意鼓動的,《明史》中記載,因為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戰功顯著,馬上皇帝朱棣對他是大加讚賞,認為他最像自己:“成祖以為類己”,這個比喻不管朱棣是皇帝還是王爺都是不妥當的,畢竟朱高熾才是朱棣的接班人,這不是明擺著鼓勵朱高煦爭家產?
朱棣奪得皇位後,為了壓制太子朱高熾,允許朱高煦:“請得天策衛為護衛”以至於他:“輒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的皇位怎麼來的?地球人都知道,朱棣的行為毫無疑問給了朱高煦極大的鼓勵和信心。
朱高熾這位兄長當然知道朱高煦這個兄弟不安分,早在“靖難之役”還在進行中時,朱高煦就勾結朱棣身邊的宦官黃儼誣陷朱高熾要投降建文帝,要不是朱高熾謹慎,在靖難之初沒準就被朱棣一怒之下殺掉了:
宦寺黃儼等復黨高燧,陰謀奪嫡,譖世子。會朝廷賜世子書,為離間。世子不啟緘,馳上之。而儼先潛報成祖曰:“世子與朝廷通,使者至矣。”無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發書視之,乃嘆曰:“幾殺吾子。”朱高熾成為皇太子之後,朱高煦更是變本加厲,當時的明朝第一才子解縉就是因為在朱棣外出時和朱高熾會面,被朱高煦誣告後下獄,繼而被殺,朱高熾也心知肚明。
兄弟兩人爭位爭了十幾年,但朱高熾一直保持著兄長的肚量,永樂十四年,朱高煦擅自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乘輿器物被朱棣知道了,朱棣本來想把他廢為庶人,但朱高熾卻為弟弟求情,還多次規勸有反心的朱高煦別亂來:
仁宗涕泣力救,乃削兩護衛,誅其左右狎匿諸人。明年三月徙封樂安州,趣即日行。高煦至樂安,怨望,異謀益急。仁宗數以書戒,不悛。朱棣駕崩時,朱高煦就準備奪位,朱高熾也知道這事,但繼位後不但放下心結,還增加朱高煦的俸祿,優先給他的兒子們封王,朱高煦的其中一個兒子朱瞻圻因為母親被朱高煦所殺,曾告發朱高煦的一切不法行為,朱高熾卻放過朱高煦,將朱瞻圻發配鳳陽。
基本上可以說,朱高熾對朱高煦是仁至義盡了,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朱高熾確實放不下兄弟之情,畢竟是以後諡號為“仁”的皇帝,不願意揹負殺弟之名。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學習古人“鄭伯克段於鄢”,我都對你這麼好了,你再造反,天下人不答應。當然,後一種可能無法證實,因為朱高熾只做了不到九個月皇帝就駕崩了,朱高煦那會也還沒來得及造反。
朱高熾死後,朱高煦終於還是反了,失敗後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囚禁,也僅僅是囚禁,朱棣這一脈在當時子嗣不多,朱高熾對他的態度全天下人都知道,所以朱瞻基也沒想殺叔,好吃好喝的養著,只不過朱高煦天生的壞脾氣,在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時候還不願意服輸,攻擊朱瞻基,結果激怒了他,被活活烤死,侄子到底不如親兄長,估計要是朱高熾遇到這種事,朱高煦還有可能逃過一劫。
-
9 # 大侃聊歷史
朱棣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長子朱高熾生性端莊沉靜,仁愛儒雅,而另外倆兄弟卻不是省油的燈,囂張跋扈,野心勃勃,無時無刻都在惦記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尤其是朱高煦,皇太子在位二十年他就琢磨了二十年。
然而朱高熾卻處處維護他這位弟弟,每次他犯了錯,謀害太子的事情暴露後,朱高熾都痛哭流涕的到朱棣面前給他求情。等到朱棣病逝,朱高熾登基,朱高煦還不忘奪權,但是朱高熾卻不怪他,反而給他獎賞,把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他兒子封為郡王。
可以這麼說,朱高煦沒當上太子,是他命中註定,但是有這麼個仁義的兄長,卻是不幸中的萬幸。要不然早死八百回了。
朱高熾從小就喜歡讀書,端莊沉穩,連祖父朱元璋都非常喜歡他,特意把奏摺拿給朱高熾看,朱高熾有條不紊的把文武類奏摺分開,並詳細進行了彙報,深得朱元璋喜愛,親自冊封朱高熾為世子。
朱高熾不喜歡練武,不是很受朱棣喜愛,但是他的老師們卻非常欣賞他,這也為日後籠絡一大批文官打下基礎。
朱高熾不好動,這也導致了他特別肥胖,年紀輕輕就需要內侍攙扶才能行動,光這一年就讓一生嗜武的朱棣非常不喜歡,反而漢王朱高煦經常隨自己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和自己的性格非常像,多次動了像廢長立幼的念頭,甚至對漢王許願說:“世子屢病,爾自當勤勉!”
《明史》也同樣記載:“帝起兵時,次子高煦從戰有功,許以為太子。”朱高煦本來就看不起朱高熾,有了皇帝老子的這句話,他更是肆意妄為,朱棣給他封為漢王,將雲南給他做封地,朱高煦多次推脫就是不去,又換到青州還是不去,而是在京城私養兵士,隨時謀劃朱高熾的太子之位。
不僅如此,每次朱棣出征回朝,他都要向皇帝誣告朱高熾監國期間的不當之處,還誣陷解靖,最終導致解靖慘死。而此人是朱高熾重要的謀士之一,當年正是因為他的一句“好聖孫”,才打消了朱棣廢除朱高熾太子之位的念頭。
朱高煦交橫跋扈,打死朝廷命官,終於惹得朱棣大怒。將朱高煦剝削王位,下獄囚禁。朱高熾知道後,痛哭流涕的找朱棣求情,這才保住了漢王小命,保留了封地。
但朱高煦簡直就是記吃不記打,朱高熾登基時,還在幻想著謀反,派人到京城打探訊息,結果訊息走漏被朱高熾知道,但朱高熾再一次放過了他,還給她賞賜財寶,給與其長子世子賞賜。
等到朱瞻基登基,漢王最終還是起兵謀反,朱瞻基最瞭解他這位二叔,長嘆一聲:二叔終究還是反了。最終兵敗被抓,被朱瞻基處理銅鍋烤死的酷刑。
總結朱高煦一生,皇帝寵愛,兄長的愛護,在古今往來的皇家中都是少之又少,但是朱高煦一次又一次挑釁皇權,父親和兄長可以容忍他, 但朱瞻基可不和他客氣,最終自己一步步把自己作死,放的好好的王爺不做,被人活活烤死。
而這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
-
10 # 歷史小跟班
自古以來天家無情,為了爭奪那九五之尊的位置,父子相殘、兄弟反目。李世民透過“玄武門政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奪得了天下,趙光義“燭光斧影”幹掉了哥哥趙匡胤,就連題主說的朱高熾和朱高煦的父親朱棣,不也是透過“靖難之役”奪了侄兒朱允炆的天下嗎?
但事情總有例外,李世民最後選擇李治作為繼承人,不就是看中了李治的“仁”嗎?他不願再看到自己當初的事情再發生到兒子們的身上,只有李治繼位,他的其他兄弟才能保住性命。
朱高熾當了10年燕王世子,20年太子,但繼位僅僅不到一年就駕崩了,卻得到了一個“仁宗”的廟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4位“仁宗”之一。或許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大概能猜到朱高熾對待兄弟朱高煦的態度了。
朱高熾因為身體肥胖,不能像父親和兄弟一樣征戰四方,一般都是留在京城監國。和文官在一起的時間最多,耳濡目染之下更像是一個讀書人。
而朱高煦就不一樣了,眾多兄弟當中他是最像朱棣的,真的算得上是能征善戰,是以朱棣一度想要廢掉朱高熾改立朱高煦當太子,幸而朱高熾在大臣們的擁護下才沒有得逞。
朱棣的江山有朱高煦他三分之一的功勞,他的處境和“玄武門之變”前的李世民還真的有那麼幾分相似。
朱高煦不愧“仁”的評價,他繼位之前就曾經為叛變想要弒父的老三朱高燧求情。繼位以後,不僅沒有對與他爭位子的兄弟趕盡殺絕,反而不計前嫌,對他們大加封賞,朱高煦的十多個兒子都被封了郡王。
但被利益衝昏了頭腦的朱高煦哪裡在乎這點小恩小惠,他的眼中只有紫荊城中那把椅子。雖然由於朱高熾在位時間太短,他還來不及造反,但是在朱高熾的兒子宣宗朱瞻基繼位以後,就馬上舉起了反旗。
但朱高煦不得民心,在宣宗的親征下,很快就被打敗,成了俘虜。宣宗將他們父子貶為庶人,囚禁在皇城西安門內。後來被宣宗裝在銅缸裡,用火活活烤死,十多個兒子也被全部殺掉。
-
11 # 澳古說歷史
厚待,厚待,十分厚待。
朱高熾是真的很疼愛自己這位弟弟,雖然他幾次三番想謀取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為此多次在朱棣的耳邊挑撥朱棣與朱高熾的父子關係,並致使朱高熾的親信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但是,無論朱高煦到底有沒有把朱高熾當成自己的親哥哥,朱高熾始終都把朱高煦當成自己的親弟弟,為此,即使他曾幾次三番陷害於自己,朱高熾對他始終都是寬容的,都只把朱高煦的作惡行徑當成是兄弟間的惡搞。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月,當朱棣北伐歸來時,得知朱高煦在京違法之事居然達數十起,其中更是有私自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擊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僭用御用車馬器物等欲圖謀反的重罪,由此朱棣這位靠造反登基的皇帝是大怒,也是心驚膽戰,為此他先是下令奪朱高煦的藩王冠服,將其囚禁在西華門內,而後更是欲下詔將他廢為庶人。
就在此時,朱高熾站了出來,他雖明知將一直想要奪位的弟弟廢為庶人,對他是百利而無一害,但是他卻是不想自己這位弟弟淪落為那般境地,因此他是極力的在朱棣的面前替朱高煦求情,希望朱棣能饒恕他的罪行。如此,在朱高熾的求情下,再加上朱棣對朱高煦本也是寵愛有加,由此朱高煦逃過了被廢為庶民的責罰,只是被削去了兩護衛。
但是朱高煦並未領朱高熾的情,對於他來說皇位遠比親情要來的重要,因此他明知朱高熾救他,但卻並未消除他想奪位的想法,反而是讓他覺得朱高熾這是在做戲,只是想穩固他的太子之位。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被朱棣強行就藩樂安州,就藩後,以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的朱高煦認為他被朱棣強行就藩,是朱高熾從中攛掇的,對朱高熾是越來越仇視,因此是加緊了造反的準備。
而此時,朱高熾雖明知朱高煦在準備造反,可是他卻並未對他有過什麼舉動,只是一直致書勸誡,希望他不要做出這種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不過,無論朱高熾如何勸誡,朱高煦始終都是執迷不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北伐回軍途中病逝,朱高熾繼位。此時早已躍躍欲試的朱高煦認為朱高熾剛繼位,帝位不穩,此時起兵必然有機會,由此他暗地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當然,對於朱高煦的舉動,朱高熾早已獲悉,但是他還是不忍懲罰於他,只是將他召入京城,然後下旨冊封他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並增加其俸祿,同時賞賜數以萬計的寶物。
朱高熾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仁義來喚醒朱高煦那虛無縹緲的野心,希望家庭和睦,兄弟相親,畢竟朱棣這一生就生了四個兒子,活下來的就三個,子嗣可謂是少之又少,因此朱高熾實在是不想殺他,朱高煦畢竟是自己僅有的兩位弟弟其中的一個。
當然,最後我們也知道,朱高熾雖然很厚待朱高煦,但朱高煦並未幡然悔悟,在朱瞻基登基後,他就起兵造反,而後因絆掉朱瞻基惹怒了他,由此被朱瞻基賜死,其子嗣也被牽連,被一一誅殺。
-
12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們一起在史書中找答案。
一、赦免漢王十五年,高煦以罪徙樂安。---《明史》召漢王高煦赴京。---《明史》朱高煦在朱棣時期犯錯,被朱棣遷徙到樂安。朱高熾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召回朱高煦。
二、封賞無數遺書召至,增歲祿,賜賚萬計,仍命歸藩。封其長子為世子,餘皆郡王。---《明史》增加朱高煦的待遇,讓他去他的封地,他的兒子也都被封為郡王。
-
13 # 歷史漫談君
一、朱高熾性格沉穩,在以太子身份監國時,朝無廢事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與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嫡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頗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歡。
但是,對於朱棣來說,一生戎馬生涯,他是愛動不愛靜的主,他喜歡的是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這兩個兒子一直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不世之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更是多次化險為夷,力挽狂瀾,還曾經救了父親朱棣的命。
朱棣也多次對朱高煦說“勉之,世子多疾。”受到父親朱棣的鼓舞,朱高煦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是一刻也停不下來,他的最大的夢想就是當皇上。所以,朱高煦的一生都在想如何造反,並積極付諸於行動。當然,都失敗了。
朱高熾體態肥胖,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朱棣見了就添堵。朱高煦嘲笑他說:“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朗聲接道:“更有後人知警也。”確實如朱高煦和朱瞻基所言,他們的較勁還在後邊,最後還是朱瞻基果斷除了朱高煦這個大患。
(朱高熾劇照)
但是,在大學士解縉、黃淮的極力要求下,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為皇太子。解縉說“好聖孫”,說到了朱棣的心坎上,皇位的傳承是大事。
朱棣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馬背上度過,太子朱高熾監國期間,朝無廢事,不但自己得到了歷練,而且還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
而且,朱棣也明白,在起兵靖難之時,朱高熾留守北京。以萬人之力擋住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可謂是立下了大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朱高煦製造流言蜚語,胡濙密疏保太子之位皇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朱高煦製造流言誹毀太子。弄得朱棣是半信半疑。於是,朱棣就讓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胡濙到南京任職,命他順便調查此事。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 ),字源潔,號潔庵 。武進(今江蘇武進)人 。明朝初年重臣、文學家、醫學家。胡濙為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歷授兵科、戶科都給事中。歷經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的六朝元老,前後約60年。
胡濙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尋建文帝朱允炆下落,前後一十四年,即使老母去世,朱棣都不許他回家奔喪,繼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突然深夜回到北京城,已經休息的朱棣急忙召見,二人一直談到了很晚。後人揣測,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
(朱高煦劇照)
胡濙為人節儉寬厚,喜怒不形於色,堪與北宋名臣文彥博相比。曾任禮部尚書、太子太師。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歲高齡逝世,獲贈太保,諡號"忠安"。《明史》:“海內無虞,卿等四人力也”,是明宣宗朱瞻基對胡濙的高度評價。
1、朱高熾是嫡長子,名正言順。自古都有嫡長子繼位的說法,這個身份別人爭不了去,搶不走,是最有說服力的。
2、朱高熾仁厚,身邊聚攏了一些助力自己的大臣,關鍵時候,朱高熾身邊有一幫能幫自己的能臣與賢臣。
3、朱高熾兼國時,得到了歷練。朱高熾在監國期間,處理事情非常到位,彰顯了自己的能力。
4、朱高煦、朱高燧有勇無謀,扶不上臺面。朱高熾的這兩個兄弟是空有雄心壯志,卻志大才疏,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種,實在是扶不上牆。
三、朱高熾堅守仁義,對朱高煦一直是包容有加,同時把不堪的局面留給了兒子朱瞻基朱高煦的為人處世的樣子從下面的一件小事可見一斑:建文帝繼位,朱高煦、朱高熾和他們的舅舅徐輝祖一起去拜見。徐輝祖看看朱高煦一副遊手好閒,吊兒郎當的樣子,偷偷提醒他,讓他收斂一下。朱高煦一聽非常生氣,覺得舅舅徐輝祖是對自己有偏見。臨走,還做了荒唐事,盜走了徐輝祖心愛的寶馬。
朱高煦最初被封為高陽郡王,後隨父親起兵靖難,累立戰功。朱棣繼位後,就把朱高煦封為漢王,藩國雲南。可是,朱高煦有自己的主意,覺得太遠,就是不去。他開始謀取太子位,中傷太子,並縱使私兵劫掠。他中傷解縉遭,使之被貶黜,被殺害。他還養了很多武氏。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最後,徐皇后都看不過去了,讓朱棣減少了朱高煦的一部分人馬,並於1417年,被強令就藩樂安州。
朱高煦總算了不大折騰了,可是他的好弟弟皇三子朱高燧又想鬧事,在朱棣病重期間,密謀殺死朱棣,然後矯詔即位,因洩密為成行。朱高熾又求情,朱棣才饒恕了他。
(朱瞻基劇照)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認為此時是奪取皇位的最佳時機,就讓自己在北京的兒子朱瞻圻,還有心腹們去北京勘察,想趁機起兵。明仁宗自然對這一切都心知肚明,防著他呢!朱高熾反而給他賞賜大量的金銀珠寶,加封他的兒子們。朱高熾是想以德報怨,用真心去感化一塊堅冰。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病逝,朱高煦又覺得是好時機來了,於是想半路截擊朱瞻基,又沒有成功,根本沒有看到朱瞻基的人影。朱高煦是納了悶了,怎麼回事呢?
朱瞻基在位期間,也是重重地賞賜朱高煦,他提出的事情,朱瞻基基本都答應,可這更助長了朱高煦的飛揚跋扈。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公然起兵造反,宣宗御駕親征,朱高煦嚇得立即投降。
是可忍孰不可忍,朱瞻基這次下了狠心,將朱高煦廢為庶人,囚禁在西安門內。後來,朱高煦在朱瞻基的一次看望他的過程中,伸腿又絆倒了朱瞻基,朱瞻基於是斬草除根,把朱高煦與其諸子殺害。
那麼,朱高熾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朱高煦忍讓與包容呢?
1、朱高熾本性使然,他是仁厚之人,對親人更甚。朱高熾不想手足相殘,他見過父輩的血雨腥風,他不想讓這樣的事情再在自己和兄弟之間上演。
2、朱高熾不想留下弒殺兄弟的惡名,皇上的一行一動都是會被史官給記錄下來的,特別重名聲的他,是不想留下惡名的。即使是弟弟朱高煦作亂,他也能包容,就是因為他把名聲看得太重。
3、朱高熾覺得朱高煦的威力沒有那麼大,他覺得弟弟朱高煦的能力有限,是成不了氣候的,小河溝裡翻不了大船,所以就沒必要下狠手。就像是一個小孩和一個大人摔跤,大人對小孩是不屑一顧的。
總之,不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還是朱瞻基,他們對待朱高煦都是一忍再忍。這樣,家人對朱高煦的容忍更縱容了他,讓他在挑戰皇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朱瞻基忍無可忍時,就把他送上了不歸路。
-
14 # 一半秋色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裡面,朱高熾是由胖胖的老戲骨梁冠華飾演的。
剛開始,梁冠華大腹便便地出場時,還以為狄仁傑走錯片場了呢!
朱高熾確實是個大胖子,比梁冠華還要胖,肚大腰圓,有三百多斤重,走路十分不便,需要兩個人攙扶,從皇宮騎馬到城門口,需要換乘兩匹馬,因為馬受不了。
因為胖,朱棣不喜歡大兒子朱高熾,喜歡二兒子朱高煦,因為朱高煦更“類己”。
朱高煦身材挺拔,長相威嚴,性格果敢,做事雷厲風行,不論容貌,還是性格,與朱棣頗為相似。
靖難之役,朱棣攻打南京城,城池堅固,久攻不下。朱棣著了急,一發狠,這就要帶頭往前衝。
但城牆上,矢石如雨,刀槍叢立,朱棣有一絲膽怯,刀槍可不長眼睛,要是被戳上一下,非死即傷啊!
恰在這時,朱棣看到了身旁的朱高煦,於是貼近朱高煦的耳朵,說了句:“老二啊,你哥身體不好,加油!”
朱高煦聽了這話,明白了話外之音,瞬間像打了雞血一般,拿著傢伙,帶著弟兄們嗷嗷地衝了上去,憑著一股二愣子的勁頭,終於攻破了城門。
朱棣如願以償地奪得了皇位。
朱棣當了皇帝之後,確實考慮過廢長立幼,廢了朱高熾,立朱高煦,但此舉違背祖宗禮法,乃取禍之道,所以朱棣猶豫不決。
後來,朱棣問大臣解縉的意見,解縉說了句“皇上你有一個好聖孫啊!”這個好聖孫就是朱瞻基,他是朱高熾的大兒子。
朱瞻基年輕有為,成熟穩重,確實是當皇帝的不二人選,所以朱棣放棄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當了皇帝,朱高熾如何對待朱高煦的呢?朱高熾為人仁厚,並沒有加害朱高煦,反倒是朱高煦圖謀不軌,派心腹前往北京,偷偷觀察皇宮的動靜。
朱高熾心知肚明,但裝作不知,派人給朱高煦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並給他的兒子們加官進爵。
朱高熾這招很厲害,這麼一封賞,兒子們感恩戴德,覺得大伯很不錯,對侄子們很好,幹嘛還冒著殺頭危險去造反呢,朱高熾兒子們的心散了。
朱高熾做了八個月皇帝就死了,朱瞻基繼位,後來,朱高煦趁人心未穩,公然起兵造反,最後被朱瞻基平叛了。
朱瞻基沒殺叔叔,而是把他監禁起來了。有一次,朱瞻基前去探望朱高煦,準備離開的時候,被朱高煦一下子用腳絆倒了,吃了個狗啃泥。
朱瞻基忍無可忍,就讓人把朱高煦放進了一個大缸,活活地烤死了!
-
15 # 陳輝紀實
朱高熾當皇帝后對朱高熙極好,增加了親王的俸祿,他的幾個兒子都授予爵位,但朱高熙還是謀反了,被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帶兵鎮壓,殺死!
-
16 # 野草的沉思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二人同是徐皇后所生,是親哥倆。
朱高熾長得很肥胖,腳腳有毛病,但性格很仁厚。
朱高煦生得人高馬大,孔武有力,但性格桀驁不馴。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
建文二年,朱高煦參加白溝河之戰。在樂昌,張玉戰死,朱高煦救朱棣脫險。
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戰敗,朱高煦率軍隊力戰,將南軍擊退。
永樂二年,成祖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不肯去雲南,帶兒子去了南京。
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仍不願去。成祖始懷疑他有奪嫡之心。
永樂十四年,朱高煦犯事達數十起,成祖想把他貶為平民。朱高熾為之求情。
永樂十五年,成祖將朱高煦徒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死。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仁宗增加朱高煦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將其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封為郡王。
洪熙元年,明仁宗病逝,兒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明宣宗對朱高煦也是優禮有加,言聽計從。
明宣宗宣德八年(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
明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朱高煦眾叛親離,被迫投降。被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
後來,宣宗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的大銅缸將朱高煦罩在裡面。朱高煦將缸頂起來。宣宗令人在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炙死在缸內。朱高煦的兒子也全部被殺。
這是一個皇族內部因爭奪皇位而發生的骨肉殺戮事件。這樣的事情在封建社會實在是太多了。朱高煦被封為漢王,錢財女人有的是,可他還不滿足,非要爭皇位不可。有什麼辦法?明宣宗朱高熾對這位任性的兄弟一讓再讓,應該說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回覆列表
題主的問題是朱高煦和朱高熾搶皇位,朱高熾當皇帝后怎麼對待這個兄弟的?按照歷史上講講,其實朱高熾的對於這個弟弟是又愛又恨,一方面弟弟的能力很強,一方面皇帝也喜歡弟弟,但是礙於自己的是長子,最後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弟弟還是造反了?當然是原諒他啦!
漢王朱高煦在靖南之亂中,隨著父親朱棣起兵靖難,之後屢次擔任先鋒立下很多戰功。特別是在朱棣兵敗東昌的時候,大將張玉戰死,之後朱高煦奮力殺敵前來救駕。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口子被南軍擊敗,朱高煦再次前來救駕,此時朱棣大喜並說道:“你要努力啊,太子體弱多病!”這也成為之後朱高煦不願意就藩的理由,並且以此為由奪嫡。
此人和朱棣很像,在戰場上多次幫助朱棣轉危為安,他覺得自己的父親也不是太子,最後透過造反當了皇帝。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由於自己父親朱棣的榜樣,導致朱高煦從內心不服氣。但是正是由於朱高煦比較殘暴這就讓朱棣感覺不可以擔任皇帝,如果這個人當了皇帝那麼兒子朱高熾,孫子朱瞻基等人就肯定死。畢竟朱棣並不希望自己家裡面的發生骨肉相殘的事情,於是在永樂二年立皇長子朱高熾擔任太子。
朱高煦的造反朱高煦自比李世民想要先下手為強殺掉朱高熾,以換防為由調集士兵,但是被朱棣看在眼裡,最後造反失敗。在哥哥朱高熾的勸說下,之後朱棣赦免了朱高煦。永樂十五年,朱高煦就藩,朱高熾多次書信勸建朱高煦安分守己,但是朱高煦仍然死性不改。之後明成祖朱棣與永樂二十二年去世,朱高熾登基。朱高熾當上皇帝之後賞賜朱高煦的兒子,在發現朱高煦要造反的時候,火速將其招進北京,加官封爵位。
一年之後,朱高熾病逝,朱高煦便打算在朱瞻基從南京去北京奔喪的途中將其解決,但是失敗了。朱瞻基非但沒有怪罪自己的叔叔,而且還重重的賞賜朱高煦和朱高燧,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但是朱高煦仍然不知足,覺得現在的形式和當時父親朱棣起兵的形勢是一樣的。於是朱高煦又造反了,但是朱瞻基不忍心和叔叔兵刃相接,多次派人前去勸誡,但是都次無功而返,連當時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最後不得已御駕親征。等到了戰場之上兩軍對壘,朱瞻基仍然不想和叔叔為敵在此送去招降的書信,願意重修於好,還是拒絕。這樣一下來,就連叛軍中都有將士想把朱高煦抓住送到宣宗手中,果然戰爭以開打朱高煦這邊就潰不成軍,最後將朱高煦抓住。
逃不了的命運所有的大臣都想要明宣宗明正典刑,但是宣宗還是不忍心殺他,於是將其貶為庶民。關押在西安門內,之後朱高煦又作死,在宣宗探望朱高煦的時候,朱高煦故意用腳絆倒皇帝,最後被明宣宗處死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朱高熾朱瞻基對於朱高煦都過於仁厚,但是最後朱高煦還是因為自己太能作死了,最後被朱瞻基殺了。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宣宗也是不得以而為之的,只能說自己的好好地當王爺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