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煮汗青

    春秋時期名氣最大的應該是“春秋五霸”,又叫“春秋五伯”,但在周朝與春秋之間又有哪些厲害的角色,大家可能並不是很熟悉。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春秋時期的“小霸主”——鄭莊公

    說到小霸主這個稱呼,主要是為了區別於後面的“五霸”,實際上鄭莊公在春秋時期做的那些事絕不遜色於五霸!

    鄭莊公時期,天下還是以周天子為中心,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可以互相爭鬥,沒有人敢與周王室作對,唯有鄭莊公敢直接叫板周天子!

    他不服周天子削弱自己卿士的地位,直接與周天子爭論起來,最後周天子只能以互換人質的方式解決;

    他帶著手下連續兩次把屬於周王室的麥子給割了,周天子也只能是口頭上對他表示不滿;周天子領兵征討鄭國,他率軍抵抗,手下一箭射中周天子肩膀,直接把周王室的威嚴射得粉碎!春秋諸國,只有鄭莊公敢叫板周天子,他哪來的底氣?

    鄭莊公對周天子強硬的態度並不是逞一時之氣,這裡麵包含了多種因素。

    首先是來自長輩的薰陶

    鄭莊公的爺爺鄭桓公是周厲王的小兒子,因為不是謫長子,因此失去了繼承周天子的機會。鄭桓公是姬姓家族的人,也算是周王室成員之一,後來他的哥哥周宣王給他封為鄭地的諸侯王。周幽王繼承周宣王的天子後,他把鄭桓公召回來擔任司徒,相當於宰相一職。

    周幽王因為沉迷於褒姒的美色,對朝政也是日益荒廢,鄭桓公決定東遷到河南洛陽以自立。當時鄭桓公新遷的地方只有10座城池,還是虢國和鄶國每國送五座給湊的。但是等鄭桓公去世,鄭武公繼位後,直接就把虢國和鄶國給滅了,鄭國疆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鄭桓公的自立,鄭武公的擴張,都給了鄭莊公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鄭國滅虢國,因為虢國也是姬姓諸侯,同是周王室的人,但鄭武公照樣發兵奪城,給鄭桓公豎立了一個“武力解決矛盾”的榜樣。

    其次是來自母親的影響

    鄭莊公的母親武姜一直都不喜歡他,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是腳先出來,這在古代是“不祥”的徵兆。鄭武公彌留之際,武姜一直勸說武公要立小兒子叔段為太子,這個提議沒有被武公採納。

    因為周禮規定是謫長繼承製,叔段不是長子,但武姜卻想打破這一祖制!

    鄭莊公繼位後,他弟弟叔段把自己住的城牆圍得很高,直接高過了哥哥的,這在當時也是違反禮制的舉動。有大臣向鄭莊公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鄭莊公只是認為母親武姜要求的,自己也沒辦法。

    所以,母親經常對當時的禮儀制度進行挑戰,鄭莊公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也形成這種性格,也是他後來為什麼不再遵守天子禮儀的原因。

    最後是周王室的沒落

    整個周朝,從周幽王開始就已經出現衰敗的現象,特別是“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天子再想召集諸侯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平王東遷後周王室在諸侯國面前更是沒有多少威信了,很多諸侯王都不再來朝拜。

    鄭國在鄭武公時期攻佔了虢鄶兩國的領地,並且把周邊八邑的也都吞併,把鄭國提升到了大國的地位。鄭莊公繼承的鄭國在當時已經排在“強國”之列,所以在反對周天子的時候自然顯得“底氣十足”。

    結束語

    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小霸主,實際上是他最先站出來與周朝決裂,也為後來諸侯崛起埋下伏筆。不過周朝的滅亡也不是因為鄭莊公的叫板,主要還是社會生產力提高了,周朝的分封制已經不再適合當時的社會環境,諸侯王的實力不斷提升,甚至超過了周王室,這才是導致周朝滅亡的原因。

  • 2 # 三天魚頭

    先說說當時的大環境吧。

    周幽王改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原太子姬宜臼(周平王,東周創始人)投奔祖父申侯,申侯聯合繒、犬戎攻殺幽王,西周滅亡。姬宜臼為王,遷都洛邑(洛陽),稱東周。洛邑依附晉、政兩國。

    春秋鄭國

    當時周朝已經衰弱了,靠晉國和鄭國來支撐,這也就是鄭莊公猖狂的資本。

    再來說說鄭莊公,封弟段於京。以段與母武姜謀襲鄭,伐段,遷母於城潁,他有實力消滅內部叛亂,穩定國家,這是猖狂原因之一;聯齊、魯,擊敗宋、衛當過武林盟主,有資本;繼武公為周平王左卿士,掌朝政,是周朝的話事人。內定叛亂,外部聯盟,權傾朝野,這條件換我也狂。

    不朝於王,桓王伐之,率軍大敗王師,射傷桓王,和周王朝打架他還贏了。

    總結原因:一、周朝衰弱、依附於鄭;二、自身強大。

    結語:周王朝的分封制,讓諸侯有了權力。而周王朝維繫統治的是親情,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親情已索然消失,周朝的統治也蕩然無存。

  • 3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春秋小霸鄭莊公之所以敢割周天子的麥子,還和周天子打了一仗,射箭射中周天子的肩膀,讓周天子顏面掃地,並不一定是因為鄭莊公很強,實際上是周天子王權衰微的表現。

    鄭莊公背景

    鄭莊公在春秋初期是一個很活躍的君主,他試圖開啟鄭國稱霸的道路,所以儼然把自己當成了維護諸侯秩序的代表。鄭莊公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呢?因為東周的建立鄭國是立下大功勞的,西周與東周之間曾經存在過一段叫做“二王並立”的時期。

    當時周幽王的兩個後代被諸侯們分別擁立為周攜王和周平王,周平王就是原來被廢除的太子姬宜臼,周平王得到晉文侯的幫助戰勝了周攜王,所以成為了東周的君主。但周平王得位不正,所以十分依賴諸侯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統治,鄭國在護送周平王東遷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勞,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鄭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鄭武公被冊封為了周朝的卿士,協助周平王處理國政。

    三年,乃東徙,止於成周,晉人焉始啟於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武公即世,莊公即位,莊公即世,昭公即位。其大夫高之渠彌殺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壽。齊襄公會諸侯於首止,殺子眉壽,車轘高之渠彌,改立厲公,鄭以始正——戰國楚簡《系年》

    也是從周平王時代開始,就有諸侯開始不去朝拜天子,因為他們並不認可週天子的合法性。春秋戰國的亂局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鄭莊公是鄭武公的兒子,離這件事距離很近,又繼承了王位和官職,所以鄭莊公有心想要成為維護新秩序的霸主。

    鄭莊公的霸主之路

    有了以上的背景,所以鄭國在周平王一朝的時候,鄭武公就成為了周王室的左卿士,這個職位在周朝時期是朝廷上的執政大臣。周平王去世之前為了限制鄭國的勢力,想要提拔西虢國國君虢公忌父為卿士,以便限制鄭莊公的權力過大。即位後的周桓王繼續執行了這一政策。

    這讓鄭莊公很不滿,兩人因此交惡,為了緩和關係,周天子和鄭莊公還互相把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到對方那裡,這就是“周鄭交質”。但周桓王並沒有放棄剝奪鄭莊公的權力,還是把虢公忌父提拔為卿士,這樣一來,鄭莊公就不能大權獨攬了,這就有了“割麥事件”。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左傳·隱公三年》

    鄭國作為周桓王統治下的一個諸侯,卻敢於和天子叫板交惡,實際上並不是因為鄭國有多麼強大,而是周天子的威權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讓人敬畏,其原因在於:

    得位不正,周平王原本是一個廢太子,而且他聯合犬戎擊殺了自己的父親周幽王,導致名聲很壞,讓周天子在諸侯之中失去了威信;

    鄭國在周平王東遷的過程中給予了幫助,而且鄭國也是擁護周平王的諸侯之一,因此很受周平王的器重。但隨著周平王晚期和周桓王對鄭國的打壓,激發了鄭國的不滿,由於周天子的權威已經大打折扣,鄭國也就毫不顧忌周天子的面子了。

    鄭莊公派人把成周的麥子割了,以示對周天子的反抗和羞辱。但鄭莊公並沒有要把周天子推翻的意願,其實他也不敢,他只是想繼續維持鄭國的地位。所以在鄭莊公二十七年(前717年)的時候,他主動入朝去朝拜周桓王,但後者沒有禮遇他。

    當時的周國(周公的封國)的國君周桓公勸說周桓王道:

    鄭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禮焉。周桓公言於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況不禮焉?鄭不來矣!」——《左傳·隱公六年》

    由此可見鄭國之於周王室的功勞,但兩者的關係並沒有因此緩和,沒有得到周桓王禮遇的鄭莊公一氣之下就不再去朝拜周天子了。由於鄭莊公依然還是周朝卿士的身份,所以他得以打著周天子的名義命令其它諸侯國跟隨自己一起行動。

    實際上鄭莊公應該算是最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譬如鄭莊公三十年(前714年),鄭莊公以宋國對周天子不恭敬,於是就以天子的名義去攻打宋國。次年的時候,又以郕國違抗周天子的命令,鄭莊公聯合齊國一起攻打對方。

    再到次年的時候,鄭莊公又以許國不聽從周天子為理由,聯合魯國和齊國一起攻打許國,將許國直接打亡國,後來因為鄭國發生內亂,許國才得以復國。可見這一時期的鄭莊公拿著雞毛當令箭,最終成就了春秋小霸的成就。

    而忍無可忍的周桓王終於在鄭莊公三十七年(前707年)禁止鄭莊公到都城參與朝政,而且還發動軍隊並徵召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個國家一起攻打鄭國,這就是繻(ru)葛之戰,戰爭的結果是鄭莊公打贏了。

    而且他的手下祝聃還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由此讓周天子顏面掃地,在諸侯之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春秋的亂局進一步惡化。

    之所以會導致這種事情,其實上面已經說過並不是鄭國有多麼強大,而是東周從一開始就建立在一種混亂的秩序之上,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從周平王開始,周天子的威信就大打折扣。加上經過西周到東周之際的動盪,周王室的力量迅速衰亡,這也是周天子無力去節制諸侯們的原因。

  • 4 # 使用者清風細雨

    鄭莊公的底氣是從國力和軍力而來的,因為莊公政治開明,善用賢人,尤其是有穎考叔和子都兩員猛將,百戰百勝,有萬夫不擋之勇,所以鄭國先後打敗宋,陳,衛.蔡,魯、楚等國,周天子帶領多國軍隊攻鄭也被打敗,肩上還中了一箭。

    在春秋戰國初期,鄭國是最先衝出的一匹黑馬,東征西戰,所向無敵,是當時各國公認的霸主。所以,割周天子麥子,和周平王互換人質就再正常不過了!

  • 5 # 一貳一橙

    要說到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那和秦、楚、燕、齊、晉都沒什麼關係,真正意義上的霸主,其實是一個後世都不太瞭解的小國——鄭國。

    雖然鄭國前不著春秋五霸,後不著吳、越兩霸,但它卻是整個周代往春秋時期過渡的重要角色,也就是因為它的存在,歷來被諸侯們當作主人的周天子面子全失,再也無法靠著威嚴威懾各國,天下局勢就這樣從講究禮儀的周代,跨到了“禮樂崩壞”的春秋時期了。

    鄭國是周代最後立的諸侯國,資格淺但地位高、所做的貢獻也大

    鄭國的首代國君是西周厲王之子姬友,論起來,他和那位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還是叔侄關係,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熟悉了,當年西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將用於國家邊防預警的烽火臺當作玩物一般,玩來玩去真給他玩出火了,西邊犬戎部落進攻鎬京,結果諸侯王大多沒有來救,只有姬友由於地盤靠近鎬京,又是同宗,不顧一切地衝鋒保護周幽王,可最後兩人都被害於驪山之下。

    本來幽王被害是咎由自取的,可建國不久的鄭國卻無端端被拖入了泥濘之中,國家遭受大變,一下子沒有話事人,外部又面臨著慘遭戰火的關中地區,所幸的是繼位的鄭武公姬掘突眼光長遠,在各國擁立幽王之子姬宜臼為太子,並將國都東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後,鄭國也進行了一個大規模的搬家行動,將國都由原來的鄭地(今陝西華縣),搬到了新鄭一帶(今河南新鄭)。

    表面上來看,鄭武公是為了就近保護周王室,向各國表態其“尊王攘夷”之心,可實際上,新鄭這個地方可非比尋常:

    新鄭處於黃河南岸,和處在黃河北岸的晉國共為周室的東、北方庇護,自古黃河就是公認的華夏起源之地,每年降水量雖少但多集中於夏秋兩季,有利於作物生長,尤其是每次氾濫後所帶來的淤泥,對於農業發展更是有利,在那個以農耕為主的時代,誰掌握了糧食,無疑就成為了天下最有錢的人了,新鄭就這樣成為了當時的經濟、交通、貿易中心,戰國時期,韓哀侯滅鄭後,仍舊以新鄭為國都,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鄭國雖然國土小(地盤僅限於今河南省北部中心區一帶),可經濟實力強盛,而當時四周的局勢也十分有利鄭國發展:齊、楚、秦、晉還沒崛起,同為屏障的西邊兩國虞、虢以割地求和,成為了鄭國小弟,南邊的申、呂又得抵禦楚國的接連侵犯,而申國也因為其政治覺悟不高(犬戎進逼時,申侯反倒聯合了犬戎害死了周幽王),所以鄭國儼然成為了周王室的代表,鄭莊公時期,就連齊國都要派人來請求鄭國出兵救援。

    到了鄭莊公姬痦生時期,透過克段於鄢的手法,剷除了對自己最有威脅的弟弟共叔段,囚禁其母親武姜,穩固了自己的寶座,並對外組成鄭、齊、魯三家聯盟,不斷地吞併周邊小國,擊敗了宋衛四國聯軍後,吞併許國,立宋國公子馮為宋公,以絕對實力收服了宋、齊、魯三國。這下子,洛邑城內的周平王姬宜臼不高興了,開始以天子身份來向鄭國談判了。

    周平王雖有感於鄭國的威脅,但實力比人弱,何況鄭國對周室有救援、再造之功,退一萬步講,鄭國和周室同出一脈,又是其東邊屏障,所以最開始的硝煙還是在桌面上點著

    對於鄭國,周平王先來一手硬的,打算將鄭國的卿士名號取消了,轉而贈送於西邊的虢國,本意很簡單:就是想靠著職位提升虢國,打擊鄭國。這時的鄭莊公又開始來裝傻充愣了,和周平王進行了一次次的談判,周平王也感到事情不要做得太絕,畢竟鄭國和周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於是只好再三保證絕不取消其卿士名號,還為了打消鄭莊公的疑慮,提出了“雙方質子”,就是將雙方的兒子派到對方的地盤做人質,史稱“周鄭交質”。

    周平王此舉大大損害了王室的面子和尊嚴,因為這質子制度自古以來只有在雙方身份平等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周子入鄭,要麼是貶低周室,要麼是抬高鄭國,無論哪一點都不是周平王想要的,可不同意也不行:

    當時圍繞在周王室身邊的晉、鄭、虢、虞、申、呂六國:晉國正在發生內亂,曲沃地區的姬鱔勢力強大,想要以旁支身份取代晉國都翼的國君晉鄂侯,自己都自顧不暇了;而南方的申、呂又因為楚國跨過長江流域而頭疼不已,自保都來不及,西邊的虞國為虢國馬首是瞻,可虢、虞兩國的力量加起來,完成不是鄭國的對手,何況還有齊、魯這兩個忠心的手下;宋國、衛國、陳國、許國又接連敗在鄭國手裡,許國被吞,宋國臣服,衛、陳國力損耗,周平王是從一虎對群狼的局面,變成了兩虎相爭,而周王室這隻虎早已是虎落平陽,鄭莊公這隻虎卻是正值壯年,周平王是打不過,也不想打。

    就這樣,在“周鄭交質”之後,周室和鄭國過了相對平穩的一段時期,一直到周平王去世,其孫周桓王姬林繼位,周鄭才又開始交惡。

    周桓王時期,極力壓制鄭國的勢力發展,可打了一輩子鷹的鄭莊公也不甘示弱,處處和周王室對著幹,雙方大戰局勢已經蓄勢待發了

    為了對付鄭莊公,周桓王在繼位第二年就聯合鄭國、邢國,協助晉國曲沃姬鱔進兵晉鄂侯,趕走晉鄂後回頭又把姬鱔收拾了,並立晉鄂侯之子姬光為國君,稱晉哀侯,這樣做無非還是將晉國棋盤重新整理一遍,建立其一個效忠於周王室的諸侯國,之後再派使者訪問魯國,希望從內部瓦解鄭齊魯三國聯盟,還把爺爺姬宜臼沒做成的分權制衡給做了,讓鄭莊公做了周室左卿士、虢公為右卿士,到最後連左卿士也不給了,賜給了周公姬黑肩。

    鄭莊公一氣之下,就派了大夫祭仲,帶兵收割了周王室溫地的麥子,又在秋天時割走了成周附近已經長成的穀子,成周位於洛邑境內,鄭莊公直接就騷擾到周桓王眼皮子底下了,還有布兵揚威之意,甚至在桓王五年,鄭莊公和魯國還私自交換了將歷代周天子用來祭祀泰山的土地,公器私用,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結果雙方大戰開始,周王室聯合了陳、蔡、衛,以“討逆”的旗號御駕親征,而鄭莊公之邊卻只有自己的一國軍隊,齊、魯都不敢和周天子開戰而作壁上觀,道義、軍隊數量、地利都不如姬林,可在長葛打了一仗,周室聯軍一敗塗地,就連姬林都被大將祝聃射了一箭,正中肩膀:

    周王室的四方聯軍看起來威武霸氣,可是其中卻有很多問題存在:陳國國內饑荒盛行,百姓苦不堪言,軍隊士氣和戰力都不是最好的時候;蔡、衛兩國都是鄭國的手下敗將,他們這次來最主要還是想著靠周王室的力量,看看能不能收復失地,而晉國此時又處在了曲沃代翼的泥潭之中,周桓王雖然趕走了晉鄂侯和姬鱔,可姬鱔之子姬稱野心不死,又來內亂,所以晉國還是沒辦法出兵協助;周桓王姬林本身就不是一個將帥之才,其心機、城府、能力比起鄭莊公是天差地別的,雖然有軍隊、地利優勢,可架不住人和缺陷,四方聯軍各有難處,各懷鬼胎,被鄭莊公看中軟肋,逐一擊破,陳國一打就散,蔡、衛兩國連鄭軍的影子都沒見到也跑了,只剩下姬林苦撐,結果被反包圍了起來。

    長葛之戰後,周王室顏面無存,其精銳部隊損失殆盡,鄭莊公成為了春秋第一霸,成為了諸侯之長,此後春秋亂象叢生,以下犯上之事絡繹不絕,並最終形成了五霸局面。

    總結:要說鄭莊公向周平王交換質子、收割周桓王國內糧食的底氣從何而來?或許只能從頭,往鄭桓公時代來說了

    自從鄭桓公被封到鄭地開始,他就時時盯著周王室,想著有朝一日取而代之,就像他問鄭國太史伯那般:“周衰,何國興者?”。或許是眼見著周幽王無道,鄭桓公一直都想著脫周自立,其子鄭武公遷都新鄭,也是在鄭桓公時期就已經規劃並逐步實現的了。

    於是桓公問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曰:“獨雒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

    到了鄭武公時期,不斷髮展新鄭的經濟、城防、農業,儼然又取代洛陽之意,可惜天不假年,到了鄭莊公時期,他囚母殺弟,借周天子旗號四處征伐,可這些都沒有得到過周天子的問罪。

    要知道,以宗法制為道德基礎的周朝,其主要思想就是孝道,既子不可犯父,臣不可以犯君,可是鄭莊公囚禁母親一事,已經明顯違反了運行了四百餘年的“以孝治天下”政策,可週平王對這事卻毫不在意,亦或是在意了沒做出反應,如此一來,自然導致“禮樂崩壞”,加上鄭國骨子裡本來就不服周王室的血脈相連,可以說,正是由於周王室的縱容,才養出了鄭莊公敢於興兵犯上的底氣。

  • 6 # 一壺清茗品春秋
    1.周王室的衰落

    武王伐紂滅商後兩年就去世了。從之後的成王到康王這段時期是周朝的全盛時期,從康王以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厲王時期更發生了“華人暴動”,厲王也被趕走。厲王之後,是周宣王,這是一名中興之主,他內修政事,外攘夷狄,只是到了晚年連續打了幾次敗仗,周王朝又顯出了衰敗的景象。到了宣王兒子幽王更加不堪,發生了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事件,幽王也因此被殺,西周滅亡。周幽王被殺後,周王室西方的土地全部被戎族佔領。諸侯們擁立幽王的太子繼位,就是平王。由於原來的都城已經被毀,平王只能把都城遷到雒邑。由於周王室遭此大難,國力非常微弱,只得依附諸侯。《史記 周本紀》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正是周王室的衰落,才給了鄭莊公的膽量,讓他敢於侵犯王室。當時,鄭莊公繼位時,不僅繼承了鄭國國君的位置,也繼承了父親在周王室的職務,成為了周天子的卿士,與天子共掌朝政。

    2.晉國的內亂

    提到鄭國此時強大,還要提到晉國的內亂。因為周幽王被殺後,正是晉國國君晉文候與諸侯共同推立的周平王,並殺死了與平王並立的攜王。晉文候對周平王是立有大功,於是平王賜給晉文候秬鬯和彤弓彤矢盧弓盧矢等器物,命他與鄭國夾輔周室。但是,不久晉文候去世,兒子昭候繼位,封文候的弟弟成師於曲沃。從此,晉國便爆發嫡系與曲沃的庶子之間的內亂,不要說去夾輔周天子,還需要周天子派兵打擊曲沃的庶子。即使這樣,因為周天子此時的勢力太弱,最終,還是被曲沃的旁支,滅了公室,成為了晉國國君。這樣強大的晉國在夾輔周室的作用就完全發揮不出來了,鄭莊公時期完全是一家獨大。

    3.鄭國的全盛

    在春秋初期的歷史,是以鄭國為中心的。特別是鄭莊公極富有戰略眼光,而且禮賢下士、善於納諫,在位期間,分別擊敗過周、虢、衛、蔡、陳聯軍及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御燕、侵陳,大勝之;伐許、克息、御北戎,可以說是每戰必勝。讓鄭國這樣一箇中等國家取得如此的成績十分不易。當時,鄭國氣焰很盛,不僅陳、宋、魯國,連齊國都要討好鄭國。當時,鄭國和虢國輪流做周王室的卿士,鄭莊公想要獨掌大權,懷疑周平王偏向虢公。嚇得平王趕緊給莊公辯解,莊公嫌他口說無憑,要求雙方互換質子,於是周王子狐到鄭國做質子;鄭公子忽到了周朝做質子。周平王去世後,桓王繼位,桓王打算把權分給虢公。莊公聽到訊息後,便派人把周朝的麥子和骨子給割了去,這時周朝和鄭國感情就破裂了,但雙方還維持著表面關係。鄭莊公在周王室還有權力,他也按時給桓王敬禮。就這樣過了十三年,桓王免了鄭莊公職務,於是鄭莊公也不再朝拜周天子。桓王大怒,召集蔡、衛、陳等國家討伐鄭國。鄭莊公也發兵抵抗。不幸的是桓王不敵莊公,不僅戰敗,自己的肩膀也給射中一箭,雖然鄭莊公連夜派人慰問,但這一箭,徹底卻徹底射得周天子威信掃地。

    在鄭莊公的努力經營下,鄭國可以說是蒸蒸日上,只是可惜的是鄭莊公去世後,國內發生了內亂,鄭國就衰落了下去,再加上鄭國處於晉楚等大國之間,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再也沒有鄭莊公時期的底氣了。

  • 7 # 跪射俑

    鄭國的先祖與周王室同宗,第一任鄭國君主鄭桓公姬友是周厲王姬胡的少子。

    周平王在鄭國、秦國、晉國等諸侯護衛下逃避犬戎威脅,倉皇逃至洛邑。鄭莊公積極擴充軍隊,廣開疆土,對周王室傲慢無禮,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滿。周平王死後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對鄭莊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鄭莊公在朝之職。鄭莊公從此不去朝覲周桓王,周天子權威掃地。周桓王率周軍及陳、蔡、虢、衛四國軍隊討伐鄭國,結果被鄭莊公打得大敗,讓周天子威信全無。

  • 8 # 蟻史為諫

    鄭莊公敢去割周天子的麥子,並且能逼迫周天子與他互換人質除了周天子名存實亡之外也因為鄭莊公的強大。

    一,周天子名存實亡。

    傳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周平王在秦、鄭、衛等國的幫助下遷都洛邑。從此東周時代開始,也可以說成是春秋時期的開始。

    遷都之後周天子直接管轄的土地銳減,土地的減少意味著賦稅的減少;能夠維持軍隊的資料也就相應的減少了。

    周朝的法律規定周天子擁有六軍的編制,但是東周時期周天子直接管轄的人口也就只有三萬左右,東拼西湊之下也就只能拉出一隻六千人的軍隊。

    二,權力下行,姬寤生經營有道。

    鄭莊公原名姬寤生,“寤生”有噩夢的意思也可能是難看的意思。總之他出生之後就不受母親待見,後來還引申出了“掘地見母”的故事。

    寤生的父親是周天子左卿士,父親死後他世襲了周朝的官位成為了左卿士。雖然作為周朝的大臣卻不為周朝謀劃未來,專心經營自己的領土。

    他繼承父親的爵位與領土之後,先是輕鬆搞定了弟弟的謀反――穩定政局。

    發展國內經濟,訓練軍隊(曾經出兵幫助齊、燕打敗北方遊牧民族)――強大自己。

    政治上與魯國、齊國形成同盟,並逐漸成為鐵三角中的領導人物。

    周天子欲重新掌權,姬寤生第一個吃螃蟹。

    周天子看姬寤生天天不為自己辦事,反而利用自己的名號掠奪小國的資源。所以周天子生氣了,他想要撤了寤生的左卿士、換一個自己人。

    姬寤生一聽說要被撤職也生氣了,但是周天子畢竟還是名義上天子不能明目張膽的打他(那是以下犯上)。

    所以姬寤生想了一個辦法,他拉著自己的軍隊跑到周天子的地盤開始收割麥子;周天下一看這架勢也知道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可是他又打不過。

    寤生覲見周天子並問他是否要撤了自己的官位,周天子一害怕就否認說沒有這回事;為了讓寤生相信還主動提出“互換人質”。

    從此周天子不只失去了地盤,還失去了尊嚴。

    天下諸侯從此更加不將周天當回事,大家每年的進貢變成了施捨,尊重也變成了表面的形勢。

    春秋時期一個諸侯的強大,只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君主。要問鄭莊公挑戰周天子的底氣在哪裡?

    周天子的名存實亡與鄭國本生的強大都是鄭莊公敢挑戰天子權威的原因。

    槍桿子裡出政權,軍事實力的強大才能讓在外交的過程中挺直腰桿;沒有實力的周天子也只是一個好聽名字而已。

  • 9 # 我愛枕上書

    春秋小霸主鄭莊公,割周天子麥子,互換人質,他哪來的底氣?

    鄭莊公寤生,在春秋時期絕對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被稱為春秋小霸主的他,使鄭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國。周鄭交質,割周王麥子,敢從天子嘴裡“奪食”,這是為什麼呢?

    這還得從那個“不愛江山只愛美人”的周幽王說起,幽王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上演了一出古代版“狼來了”。結果我們都知道,犬戎攻破鎬京,幽王被殺,把自己給作死了。天子有難,而且還被殺了,下面的諸侯可就不幹了,於是晉、衛、秦、鄭四國前來勤王,這才擊退了犬戎。

    周幽王死了,自然是要擁立新王,太子宜臼即位,這就是周平王。為了防止犬戎再次侵犯,各諸侯商議,請周平王東遷洛邑,此後便是東周時期。鄭國因為勤王、遷都有功,封鄭桓公(鄭莊公的父親)為卿士,在朝輔政。

    這個時候的周天子,其實地位已經有所下降了,諸侯不過是敬周王為天下共主,說白了就是給給周王面子。這也是後來鄭莊公的底氣之一。

    接著往下說,鄭桓公死後,鄭莊公接任,我們的主人公正式出場。但是鄭莊公即位不久,國內因為弟弟叔段之亂,許久不在朝中輔政,被虢國的虢公鑽了空子,虢公有一次去拜訪周王,二人一見面便惺惺相惜,周平王就想讓虢公接替鄭莊公。但叔段之亂很快就被鄭莊公平定了。鄭莊公雖然不在朝中,但是留了眼線,也得知了虢公之事,一氣之下,就來到洛邑找周王說理。周王知道自己理虧,為了表達自己的真心,就用自己的太子和莊公的世子交換,以表達周鄭之好。

    天子與臣子交換人質,本就壞了禮法,鄭莊公從此便更加得意了,父子二人兩代為卿士,又有周鄭交質,鄭莊公在諸侯中的地位也是步步高昇。

    周平王死後,鄭莊公迎太子即位,但悲傷過度,太子剛到洛邑就死了,只好狐的兒子,也就是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因父親在鄭國做過人質而死,而且不喜鄭莊公專政跋扈,就奪取了鄭莊公在朝中的權力,鄭莊公一氣之下回了鄭國。

    回國之後的鄭莊公越想越生氣,就命祭足陳兵在周鄭的邊界,還趁著周兵不注意,割了城郊的麥子。

    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周天子地位的下降,鄭莊公在諸侯中地位的提高,而且鄭莊公統治下的鄭國,正是鄭國的巔峰時期,各諸侯無不避其鋒芒。而且鄭莊公對周天子即反抗又依附,即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又假借周天子來震懾諸侯,這種對周天子若即若離的態度,再加之鄭國的強大,才能讓鄭莊公有足夠的底氣來對抗周天子。

  • 10 # 歷史是杯酒

    在齊桓公、晉文公等春秋大霸主出現之前,在春秋初年便已出現了幾個“小霸”,其中最早的當屬鄭莊公了,他要求和周天子互換人質,還派人割了天子的麥子,收了天子的穀子,關鍵是天子征伐他的時候,還被他的手下射中了肩膀。這麼牛的鄭莊公確實無愧於春秋小霸的稱號!那麼,他的底氣來自哪裡呢?筆者認為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周王室的衰落,一是自己實力的強大。

    周王室衰微

    公元前771年,西北遊牧民族犬戎乘著周王室內亂之際,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由此滅亡。周幽王死後,各諸侯擁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遷到洛邑(今洛陽),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周王室的東遷後,原來的關中地區被犬戎等少數民族佔據,周王室便喪失了一大塊富饒的土地,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時候周王室還擁有方圓近六百里的王畿。但是少數民族政權仍還不斷的東來侵奪,而且王室還要封賞一些功臣土地,所以到最後周王室的王畿縮減到方圓一二百里。土地減少了,控制的人口也少了,王室的經濟實力也就大大減弱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經濟實力的減弱,王室的政治實力也越來越弱,逐漸的喪失了對諸侯的控制權。這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返,社會進入了一個勝者為王的諸國爭霸時代。

    鄭國與鄭莊公

    鄭國最早受封與周宣王時期,最早的封君為鄭桓公,封地在王畿之內。鄭桓公死後,鄭武公即位,在周平王東遷洛邑後,他也將鄭國隨王室一塊東遷,定都在新鄭一帶。鄭國擁有極好的地理位置,北憑黃河,西依周王室,只有東方有敵國,這樣的地理位置足以支撐成為春秋小霸。而且鄭國地處河南中部,土地肥沃,便於農業生產,又處交通要道,商業也特別活躍,同時還有著發達的手工業,可以說它的農工商都很強,這些都為鄭莊公成為小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而鄭莊公本人可以說從出生開始便是一個傳奇。他的母親武姜在生他的時候難產,因此給他取名為“寤生”,並且非常討厭他。而武姜在生第二個兒子共叔段的時候非常順利,因此就特別喜愛他。為此,武姜還曾請求鄭武公立共叔段為太子,但被拒絕。而等莊公承襲了爵位後,武姜和共叔段又不斷的製造么蛾子。面對武姜和共叔段的咄咄逼人,莊公不急不躁,極有耐心的等待時機的成熟,最終當機立斷,一舉將其剷除。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鄭莊公的才能,他善於審時度勢、謀劃策略,是一位極有能力的厲害人物。而透過剷除共叔段的勢力,莊公穩定了國內,便開始了其爭霸的歷程。他在位43年,南征北戰,在春秋初期的舞臺上可謂出盡了風頭。

    總的來說,鄭莊公能成為春秋小霸,一是得益於周王室的衰微,一是憑藉著自己的才能。你認為呢?

  • 11 # 旅行者說文史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鋒芒初露,鄭國雄起於中原

    鄭莊公是鄭國的第三任君主,他是鄭桓公之孫,鄭武公之子。鄭莊公跟周平王一樣,都姓“姬”,而不姓“鄭”。一直到了戰國的時候,鄭國被南韓滅掉以後,鄭華人為了紀念故國,才以“鄭”為姓,自此,鄭姓誕生。

    周厲王是周宣王和鄭桓公的父親。周厲王死後,周宣王繼位後,就將鄭地(今陝西華縣)封給自己的弟弟鄭桓公,建立了鄭國。

    周宣王的兒子周幽王繼位後,寵幸褒姒,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並重用佞臣虢石父。鄭桓公見周幽王如此長往,國家必然會起禍端,就為自己國家的前途擔憂。他在太史伯的建議下,徵得周幽王的同意,就派長子公子掘突(後來的鄭武公)攜帶重金,賄賂中原一帶的東虢國和鄶國。

    虢鄶兩國的君主貪財,並想趁結交周王室的近親,於是各自獻出五座城池,送給了鄭桓公。鄭桓公大喜,就將原封地的居民、財物東遷在虢、鄶之間的京城(今河南滎陽京襄城)。

    周幽王因為寵愛褒姒,並愛屋及烏,想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為太子,就將原來的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全部廢掉,並命申侯將逃往申國的王后和太子殺掉。申侯當然不肯殺掉自己的女兒和外孫,便規勸周幽王不要寵信褒姒,並恢復王后和太子的地位。周幽王見申候竟然不遵從自己的命令,暴跳如雷,不僅撤銷了申國的封國名號,並且下令發兵向申國興師問罪。

    勢單力孤的申侯為了自保,就向西部的犬戎部落求援,並與之約定,只要幫助外孫奪取王位,京城內的財產和女人,任由犬戎發落。

    就這樣,申侯和犬戎聯軍攻陷了鎬京,在驪山之下將周幽王砍成兩斷,同時,鄭桓公也在這場兵變中被害,鄭華人就擁立了他的兒子掘突為國君,是為鄭武公。

    犬戎退兵後,整個鎬京城殘破不堪,完成沒有了往日的繁華景象。為了防止犬戎再次前來侵擾,繼位後的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陽。

    公元前771年,鄭武公便護送周平王東遷,並因護駕有功而被封為卿士,並參與周王室的政務決策,還獲得了很多土地作為封賞。不久,周平王正式准許鄭武公將鄭國的首都遷到新鄭(今河南新鄭),由於這裡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再加上週天子的眷顧,鄭國很快就成為了中原地區最為強大的諸侯國。

    一箭射下個周天子

    鄭莊公是鄭武公的嫡長子,是武姜在睡夢之中所出,因此命名為寤生。寤生的出生很不順利,武姜以他“不孝”而不喜歡,轉而喜歡小兒子叔段。因此,在鄭武公生前,武姜一直說服鄭武公改立小兒子叔段為太子。西周宗法制定“立嫡以長不以賢",也就是說在選擇王位繼承人的時候,只有正妻所生的長子才有資格。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宗法制度逐漸從內部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周幽王又給王室子弟樹立一個非常惡劣的榜樣,但是,鄭武公親眼目睹了周幽王因“廢長立幼”而國破身亡,所以,鄭武公非常乾脆的拒絕了武姜這個荒唐的請求。

    鄭莊公死後,寤生以太子的身份順利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是為鄭莊公。公子叔段就與母親武姜密謀起兵反叛,可惜行事不秘,被鄭莊公提前得到了訊息。鄭莊公決定先下手為強,派出政府的正規軍隊前去征討。叔段只好逃到共邑(今河南輝縣),而叔段的兒子公子滑則跑到衛國與剛剛弒君自立的公子州籲一拍而合。公子州籲為了得到天下諸侯的認可,藉口幫助公子滑取回封地為由,聯合了宋國、陳國、蔡國、魯國一同伐鄭,並取得了勝利。

    有仇不報非君子。鄭莊公以此為契機,對衛國、宋國、陳國、蔡國、魯國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並在各國之間縱橫捭闔,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成為當時強大的諸侯王。

    鄭莊公的四處擴張,讓周平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消弱鄭莊公的權勢,周平王以鄭莊公政務繁忙為由,將鄭莊公原本在周王室擔任的部分職務轉交給虢國的國君虢公忌父。訊息傳到鄭國後,鄭莊公非常憤怒,他氣沖沖地趕到洛陽,當面質問周平王。周平王見鄭莊公氣勢洶洶,頓時沒有了原先的膽氣,只好否認原先的命令。不僅如此,為了安慰鄭莊公,表示自己對鄭莊公的信任,周平王還將自己的兒子公子狐派到鄭國當質子,而鄭莊公則派出來自己的兒子公子忽住到洛陽,這就是歷史非常著名的“周鄭互質”。

    在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為了表示相互信任,將王室公子派往他國居住,以此作為相互不侵犯的保證,原本就是尋常之事。但是“周鄭互質”的性質卻嚴重的多,因為,交換人質的一方,是天下共主,神聖不可侵犯的周天子。這也說明了,此時的周天子對諸侯國也沒有任何威懾力了,宗法制度的瓦解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

    周平王在位51年,於公元前720年去世。太子姬洩父早在周平王生前就已經去世了,所以,在鄭國當質子的公子狐回國繼位。公子狐一路車馬勞頓,再加上悲痛過度,到了洛陽後就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周王室只好擁立太子姬洩父之子姬林即位,是為周桓王。

    年輕氣盛的周桓公實在看不慣牛氣哄哄的鄭莊公,他剝奪了鄭莊公在周王室的部分職務,交給了虢公忌父。周天子與鄭莊公正式交惡。

    此時,鄭國恰巧遇到了災荒,鄭莊公就派出祭足四處籌糧。祭足於是就率領鄭軍把周王室溫地的麥搶了回來,又於當年秋天再率領鄭軍收割了周王室的禾,這次硬碰硬的交鋒,讓周鄭關係進一步惡化了。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乾脆解除了鄭莊公在周王室的所有職務,並以他常年不覲見天子為由,召集了陳國、蔡國、衛國、虢國聯合討伐鄭莊公。鄭莊公也不甘示弱,雙方隨之在繻葛(今河南長葛)發生了一場激戰。開戰不久,周王室主力就陷入了鄭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周桓王更是被鄭軍射中肩膀,只好忍痛負傷逃竄,這就是歷史著名的“繻葛之戰”。

    “繻葛之戰”的影響極其深遠,它表示了周王室僅存的那點權威就這樣無情的被碾碎了,雖然,鄭莊公取得了整個戰爭的勝利,但周天子的面子還是要給的,鄭莊公害怕因此得罪天下諸侯,當晚他就委派祭仲前去周王室慰問負傷的周桓王及其將領,以示與王室和好之意。周桓公無奈,只能接受了鄭莊公的求和。

    結語

    鄭莊公他在複雜的歷史環境中,能夠掃除叔段之亂以鞏固政權,之後又與齊魯結盟假命伐宋,並且敢於將王師擊敗,毫無疑問配得上霸主的地位。《辭通》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合稱為春秋五霸,就毛澤東評價他時,也說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 12 # 熾熱的小丑

    春秋小霸主鄭莊公,割周天子麥子,互換人質,他哪來的底氣?

    古語云:“大霸不過五,小霸不過三”。

    大霸者: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這三個是無可爭議的霸主。

    三小霸:鄭莊公、齊僖公、楚武王三人,為春秋三小霸。

    鄭莊公開啟了春秋爭霸的序幕。他射掉了周天子的顏面和威嚴。

    鄭莊公父親是鄭武公,爺爺是鄭恆公姬友,姬友是鄭國第一位國君。鄭國是周宣王封的諸侯,算是比較晚的諸侯國。

    周宣王死後,其子周幽王繼位,鄭恆公姬友任司徒,看到周幽王昏庸無道,王室將亂,於是在大臣史伯的建議下,將國家遷移到東方。驪山之亂,鄭恆公戰死。其子鄭武公繼位,鄭、晉、秦、衛輔助周平王東遷,周平王任鄭、晉為卿士,負責管理國家事務,因晉國內亂,實權實際掌握在鄭武公的手裡。鄭武公在新遷之地,相繼滅掉相鄰的鄶國、虢國、胡國,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並鳩佔鵲巢,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重新建立國都,疆土迅速擴大。

    鄭武公死後,其子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鄭莊公繼位後,平息內亂,國家強盛。這個時候的周充其量只是一個諸侯的實力,鄭莊公作為周的卿士,自然而然的借用周王的名義去打壓其他諸侯。

    周平王忌憚鄭的強大,於是決定打壓鄭國,不想讓鄭莊公在擔任卿士,但鄭莊公也不是吃素的,他跑到王室質問周平王,周平王害怕不承認,並提出讓自己的兒子王子狐去鄭國擔當人質,這簡直是為所未聞的事情。鄭莊公還是有些扛不住,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公子忽去周王室做人質,這就是“周鄭交質”。

    周鄭交惡,周平王死後,孫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他看不慣鄭莊公這樣的蠻橫不講理,於是把鄭莊公的卿士給取消了。鄭莊公氣的派人去把周溫邑麥子給割了,秋天,又派人去把成周的稻穀給割了。周桓王沒啥反應。另鄭莊公還與魯國交換周祭祀泰山用的專用土地,公器私用,不在祭祀泰山,開始祭祀周公。周桓王氣的牙癢癢。

    次年,鄭莊公朝拜周桓王,周桓王故意問:今年鄭的收成如何啊?鄭莊公回答:拖王的福,挺好的。周桓王說:幸虧你收成好,我今年可以吃上溫邑麥子和成周的稻穀了。鄭莊公很不爽,走的時候周桓王還賞賜了他很少的糧食和布匹。鄭莊公卻拿來做文章,說是周天子讓他去討伐宋國給的糧草。假命伐宋,周天子怒了,於是集合諸侯討伐鄭國,結果周天子敗,自己還被鄭大將射中肩膀。這一箭徹底的打臉了,禮樂崩壞的春秋爭霸開始了。

    鄭莊公敢這樣做,在於他的實力強大,周天子忌憚,並假名周天子名義打壓諸侯。他的底氣來自於,他加大了國內農業生產,解放商人,並善於假借外力。鄭國逐步強大,他就有資本叫板天子。

  • 13 # 哈士不是奇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引起了申侯的不滿。於是,申侯夥同戎狄攻破鎬京,將周幽王殺死在驪山之下,西周由此滅亡。

    西周滅亡後,周幽王的太子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了東周。但是周王室在經歷鎬京之亂後,實力大減,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完成東遷洛邑這種事情。因此,東遷的事情就落在了諸侯身上。

    比如我們熟知的秦國秦襄公,就因為護送周平王有功,被冊封為諸侯,這才開啟了秦國的崛起之路。鄭武公和秦襄公一樣,也是護送周平王東遷的大功臣之一。因此,鄭國自東周建立以後,就已經和周王室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

    而鄭莊公也利用了自己和周王室的特殊關係,為自己奪取了一系列的利益,使得鄭國成為了東周初年的首位霸主。

    按理來說,周王室和鄭國的關係,應該是互利互助的。鄭國利用周王室爹影響力發展自己國家的實力,而周王室則利用鄭國的大國實力,保持周天子的尊嚴。

    那麼,為何不久以後,周王室和鄭國就出現了裂痕,以至於發生鄭莊公割周天子麥子的事件了呢?

    鄭莊公利用周天子的影響力,壯大自己的國家

    在周平王東遷的過程中,除了上述提起的秦穆公以外,還有兩個國家對周王室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一個是晉國,一個就是鄭國。

    然而,晉國在幫助周平王東遷以後,馬上就陷入了“曲沃代翼”的內亂之中。這場內亂,使得整個晉國陷入了權力的爭奪之中。因此,晉國在春秋初年,幾乎就沒有進行什麼強有力的外交活動。

    這樣一來,本該由晉國和鄭國一同分享的勝利果實,就全部被鄭國侵佔了,這在加速了鄭國霸業的同時,也為後面鄭莊公和周王室產生矛盾埋下了伏筆,這個下文會提到。

    總而言之,鄭國鄭莊公利用周天子的影響力,在春秋初年是出盡了風頭,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鄭莊公二十二年,鄭國國內爆發了共叔段之亂。共叔段造反失敗後,其子逃亡衛國,並藉助衛國的兵力,出擊鄭國。鄭莊公以周天子的名號,聯合周王室、虢國、邾國等國,出兵攻打衛國。

    鄭莊公三十年,鄭莊公以宋國不尊敬周天子為由,聯合齊國、魯國攻打宋國。值得一提的是,宋國和鄭國兩國之間,可以說是世仇。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而鄭莊公之所以能夠如此肆無忌憚地利用周天子的名號,皆是因為他是周王室的卿士,也就是周天子身邊的人。

    春秋初期,周王室雖實力大減,但是權威尚在,諸侯們幾百年來對周王室的敬畏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抹除的。因此,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在當時是很有市場的。

    然而,諸侯們畏懼鄭莊公的實力,周天子卻不這麼想。無論是一開始的周平王,還是後來的周桓王,都對鄭莊公的行為表示不滿。於是,這兩位周天子便想要扶持虢國來對抗日益強大的鄭國,以此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然而,鄭莊公作為春秋時期的霸主,豈會任由周天子胡來。於是,一場圍繞著周王室和鄭國之間的矛盾就此展開。

    不過,與周桓王不同的是,周平王知道自己還離不開鄭國的幫助,所以在強硬了一段時間後就像鄭莊公臣服了,也就是著名的“周鄭互質”事件。此事件過後,周王室和鄭國的關係再次趨於穩定。

    而周平王之子周桓王就沒有管這麼多了,他在看見鄭莊公如此無理之後,不僅在禮節上怠慢他,更是以周天子的名義號令周邊小國,來討伐鄭國。

    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離開了鄭國的周王室,根本沒有太多的號召力,因此,周桓王只是召集到了幾個小國,與鄭國決戰。這就是繻葛之戰。

    繻葛之戰,周王室被打敗,周王室和鄭國之間的共生關係遭到中止

    說起周桓王為什麼如此痛恨鄭莊公,還要從“周鄭互質”說起。“周鄭互質”的意思,就是周王室和鄭國互相交換人質,以此表達誠意的一種方式。

    但是鄭莊公絕對想不到,周平王之子進入鄭國為質以後,不久就去世了。雖然此事和鄭莊公無關,但是周平王之孫周桓王顯然不會這麼想。

    因此,在周桓王即位以後,他就一直想要報復鄭莊公。於是,就有了這繻葛之戰。

    繻葛之戰中,周桓王協同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國軍隊討伐鄭國,結果被鄭國一舉擊破。自此以後,鄭莊公的霸主之名開始遠揚,而周王室的威名則遭到了巨大的打擊。甚至周桓王本人都在此戰中中了一箭。

    然而,這場戰爭,看似是鄭莊公獲取了勝利,但是實際上卻沒有贏家。

    在此戰之前,周王室和鄭國之間的關係,雖然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但是至少在外面的諸侯眼裡,鄭國是周王室的護衛國。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互利共生的:

    鄭莊公需要藉助周王室的威名,來號令諸侯,以此壯大鄭國的實力。

    周王室則需要利用鄭國強大的國力,來維護王室的尊嚴。

    鄭莊公離開了周王室,就無法繼續維持自己的霸業,因為他失去了周王室的名聲;周王室離開了鄭國,就無法繼續維護自己的尊嚴,因為周王室沒有足夠的實力。

    而在繻葛之戰中,鄭莊公親手擊潰了周王室在各國諸侯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這固然令鄭國名聲大噪,但同樣也意味著鄭國失去了之前賴以發展的資本。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此戰過後,鄭國馬上就衰敗了下來,而鄭莊公本人也只是被稱之為“春秋小霸”。

  • 14 # 李曰文言

    這個問題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

    我們可以反過來問一問,身為天子的周平王,為何會低聲下氣與鄭莊公交換人質。

    堂堂周天子,衰落到要與諸侯交換人質,這其中的原因並非短期形成,與周王朝所處的環境有關,也與周平王個人懦弱、平庸的性格有關:

    周王室直接控制領域縮小,實力降低。失去易守難攻的關中平原後,周王室不得不東遷易攻難守的伊洛河谷,地處秦、晉、鄭、楚等較大諸侯國包圍中,面積也大大縮水。

    東周初期,周王室直接管轄範圍已大大縮小▼

    平王得國不正。周平王姬宜臼與申候勾結犬戎,弒父殺弟之後才被諸侯擁立,主要依靠幾個大諸侯國扶持。如果沒有諸侯支援,這種勾結外人殺老子的人,八輩子也當不了天子,孔子曾經說過,名不正則言不順。靠著當漢奸加諸侯支援當上天子的周平王,在對諸侯爭論時,底氣自然不足。

    經濟崩潰。春秋初年,諸侯已經很少朝貢周天子,周王朝自己對於經濟發展做得也有限,導致經濟一直拮据,到周平王去世的時候,周桓王無力置辦喪葬用品,只得向其他諸侯國所求,沒錢就無法養兵,沒兵談何稱霸。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放在什麼時候都適用。

    縱容諸侯。周平王東遷時,得到了秦襄公、晉文侯、鄭武公、衛武公、申侯、許文公和魯孝公的支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多年,正是周平王縱容所致。

    縱容鄭國擴張。鄭武公、莊公兼任周平王卿士,然而其處心積慮在做的,一直是謀求鄭國的擴張。此前鄭桓公就已經吞併了周邊幾個小國,周平王有意或無意地予以忽視,致使鄭國坐大。共叔段內亂時,如果周平王善於謀劃,大可支援共叔段,扶持傀儡政權或者造成鄭國分裂(周桓王就挑撥分裂過晉國),於周王室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周平王仍然只是把其看作是諸侯國內亂,並未加以干涉,等到鄭莊公真正強大之後,再想分政與其他諸侯,為時已晚。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而無所作為,這種情況下,除了“周鄭交質”,已經沒有其他能夠安撫鄭國的辦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能上賽季的成績能夠讓你滿意嗎?他們有什麼樣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