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煮酒聽史

    長平之戰,是戰國中後期秦國和趙國展開的一場大戰。在此次戰役中,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使得各國無不震驚。

    按理說,白起為秦國立下這麼大的功勞,秦昭襄王理應對他加官晉爵才對。然而在長平之戰不久以後,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賜死了。

    這裡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長平之戰勝利以後,白起曾經要求繼續出擊,但是被秦王拒絕了。此時的白起應該已經能夠猜到秦王對自己有所顧忌,那麼他為什麼不趁機擁兵自重,反而要回到秦國自投羅網呢?

    秦昭襄王手中必定有著白起的親人作為人質

    戰國時期,人質的運用是十分流行的。在國與國之間,經常會採用互換人質的方式,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意。而且通常情況下,這種人質的地位還不會低。比如楚懷王為了贏得他國的救援,就曾經兩次派遣太子外出為質。當時的人將這種人質統一稱為質子。

    這說明在當時,人質的概念十分流行。而白起從底層平民做起,依靠著軍功一步一步爬上大良造的位置。可以說他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因此,秦昭襄王肯定是對他又愛又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昭襄王以白起的親人為人質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當時底層百姓們的觀念

    在戰國時期,雖然已經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轉型階段,但是貴賤之分依舊十分嚴重。比如山東六國之中的封君制,其封君的物件依舊是那些宗親貴族。

    因此,許多奴隸制社會的習慣依舊會被傳承下來。這種習慣,是刻在骨子裡的。也許這種習慣在貴族身上沒有多少體現,但是在當時的平民身上卻能找到。

    忠君報國的觀念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在白起身上也必定有著這種觀念。這和白起當時的地位無關,純粹是思想層面上的枷鎖。白起再有才能,也只是體現在軍事領域,這種骨子裡烙印並不是他想突破就突破的。

    白起崛起於微末,是秦王給了他這個機會。因此,他是不會造反的。士為知己者死,這在當時是一句實話。

    白起就算造反,也無路可走

    當時的戰國領土,早已被以戰國七雄為首的諸侯瓜分。長平之戰以後,哪怕是白起發動叛亂,他也無處可去。

    秦國,他肯定是去不了的。白起的造反行為肯定會激起秦人的激烈抵抗。趙國,更加指望不上。畢竟白起剛剛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

    至於其他國家,白起也攻打不了,畢竟白起一旦造反,就屬於無根之水。沒有後勤保障,哪怕白起再厲害,只要他國只守不出,那他也獲勝不了。

    再者,當時的戰國全部是諸侯。他們之間的戰鬥不休,是因為他們都是站在一個層次上面的。此時突然跑出來一個造反的將軍,必定會激起諸侯們的強烈不滿,甚至群起而攻之。

    結束語

    長平之戰以後,哪怕白起知道秦昭襄王對自己起了猜忌,他也必須回去。因為他造反成功的機會太渺茫了。

  • 2 # 拿雲919

    長平之戰,是戰國中後期秦國和趙國展開的一場大戰。在此次戰役中,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使得各國無不震驚。

    按理說,白起為秦國立下這麼大的功勞,秦昭襄王理應對他加官晉爵才對。然而在長平之戰不久以後,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賜死了。

    這裡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長平之戰勝利以後,白起曾經要求繼續出擊,但是被秦王拒絕了。此時的白起應該已經能夠猜到秦王對自己有所顧忌,那麼他為什麼不趁機擁兵自重,反而要回到秦國自投羅網呢?

    秦昭襄王手中必定有著白起的親人作為人質

    戰國時期,人質的運用是十分流行的。在國與國之間,經常會採用互換人質的方式,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意。而且通常情況下,這種人質的地位還不會低。比如楚懷王為了贏得他國的救援,就曾經兩次派遣太子外出為質。當時的人將這種人質統一稱為質子。

    這說明在當時,人質的概念十分流行。而白起從底層平民做起,依靠著軍功一步一步爬上大良造的位置。可以說他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因此,秦昭襄王肯定是對他又愛又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昭襄王以白起的親人為人質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當時底層百姓們的觀念

    在戰國時期,雖然已經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轉型階段,但是貴賤之分依舊十分嚴重。比如山東六國之中的封君制,其封君的物件依舊是那些宗親貴族。

    因此,許多奴隸制社會的習慣依舊會被傳承下來。這種習慣,是刻在骨子裡的。也許這種習慣在貴族身上沒有多少體現,但是在當時的平民身上卻能找到。

    忠君報國的觀念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在白起身上也必定有著這種觀念。這和白起當時的地位無關,純粹是思想層面上的枷鎖。白起再有才能,也只是體現在軍事領域,這種骨子裡烙印並不是他想突破就突破的。

    白起崛起於微末,是秦王給了他這個機會。因此,他是不會造反的。士為知己者死,這在當時是一句實話。

    白起就算造反,也無路可走

    當時的戰國領土,早已被以戰國七雄為首的諸侯瓜分。長平之戰以後,哪怕是白起發動叛亂,他也無處可去。

    秦國,他肯定是去不了的。白起的造反行為肯定會激起秦人的激烈抵抗。趙國,更加指望不上。畢竟白起剛剛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至於其他國家,白起也攻打不了,畢竟白起一旦造反,就屬於無根之水。沒有後勤保障,哪怕白起再厲害,只要他國只守不出,那他也獲勝不了。

    再者,當時的戰國全部是諸侯。他們之間的戰鬥不休,是因為他們都是站在一個層次上面的。此時突然跑出來一個造反的將軍,必定會激起諸侯們的強烈不滿,甚至群起而攻之。

  • 3 # 大鬍子影娛

    孔子有句話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意思就是明明知道這件事可能看起來不會成功,但依然卻做。這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但是這句話還有另一個說法,叫做“明知可為而不為”,意思就是我知道這件事可以做,但是我不做。

    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我們不去做,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心中有底線和原則——

    我覺得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先說一個關於蒙恬的故事。

    明知可為而不為的故事蒙恬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歷史人物,出身武將世家,一門三代都受到秦國君主的重用。秦始皇時代,蒙恬接受秦始皇的命令率領三十萬軍隊到北方抵禦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大家都知道這時候發生了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的事情。

    公子扶蘇性格仁厚,認為“父命難違”,因此自盡了。蒙恬雖然有所懷疑,但是苦於沒有證據。扶蘇死後,趙高害怕蒙恬家族對自己將來不利,因此慫恿胡亥將蒙恬賜死,在自盡之前蒙恬留下遺言說:

    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史記·蒙恬列傳》

    確實,以蒙恬的號召力只要振臂一揮,率領三十萬大軍推翻胡亥的統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他這麼做了,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生徹底的改變,但歷史的遺憾恰恰就在這些細微之處,按照“蝴蝶效應”理論,過去的歷史只要在細微之處稍有改變,整個歷史格局都會發生鉅變。

    就像大家認為慈禧禍國殃民,李鴻章、曾國藩這些人為什麼不造反取代她呢?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底線和原則,所以蒙恬最終選擇了“明知可為而不為”,這叫“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不求對得起天下人,但求無愧於心。

    文天祥被忽必烈俘虜以後,堅持不投降,最後向忽必烈請求賜死自己,最終殉國就義,他死前說了什麼呢?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史·文天祥傳》

    確實,一個人在他有能力,有威望的時候,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辦到。但是他們為什麼沒有做呢?其實就是為了“無愧於心”,正因為有這一小群人的存在,一個民族才有了值得信仰的氣節和精神。

    能力出眾的戰神白起為什麼不造反?白起的原則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0萬人,如此壯舉足以讓白起歷史留名。但白起能夠稱之為“戰神”,肯定不是一場長平之戰就能把他推上神壇,否則項羽破釜沉舟也足可稱之為“戰仙”了。白起從擔任秦國大良造開始,他的軍事生涯充滿了一頁頁輝煌的歷史,這是他能力的表現。

    長平之戰以後,白起的威名震動天下。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由於趙國違背了和秦國在長平之戰後達成的割地合議,秦昭襄王再次派遣白起出兵趙國,但當時白起生病,因此改由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鄲。

    九月,五大夫王陵將兵復伐趙,武安君病,不任行——《資治通鑑》

    但王陵用兵不利,後續增加的4萬多人都損失慘重。白起病癒後,秦昭襄王任命白起替換王陵。但是被白起拒絕了,他為什麼拒絕呢?因為他有作為一個軍事家和將領的判斷。

    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資治通鑑》

    簡單來說,白起拒絕出戰的原因:

    秦國在輿論上處於不利的地位,諸侯會出兵幫助趙國;秦國在長平之戰中同樣損失慘重,國內資源空虛,士兵疲憊;滅國之戰,在沒有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必然會遭到對方的激烈反抗;因此,即便秦昭襄王讓范雎去勸說白起,他也拒絕了秦昭襄王的要求。因為白起知道即便自己出戰,這場戰爭也打不贏,只會白白損耗秦國計程車兵和資源。迫不得已的秦昭襄王只好讓王齕去代替王陵。

    軍事家的固執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起秦國的另一個將領,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秦始皇時代,為了消滅楚國,秦國做了很大的動員。當時一位很年輕的將軍李信認為消滅楚國只需要20萬士兵就足夠,但是王翦堅持認為需要60萬。

    秦始皇認為王翦年老膽怯,於是就讓李信率領20萬大軍前去攻打楚國。結果被楚國打敗,秦始皇這才讓王翦出馬,率領60萬大軍滅亡了楚國。

    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可見,白起和王翦作為出色的軍事家,知道發動一場打不贏的戰爭根本是毫無必要的,所以他們寧願違背君主的意志,也不願去打一場必敗的戰爭。到時候不僅會被君主怪罪,而且還辱沒了自己的名聲。

    白起的忠義和羞愧由於白起始終不肯答應秦昭襄王,因此惹怒了後者。隨著王齕在邯鄲被信陵君率領的諸侯聯軍擊敗,白起也被秦昭襄王廢除了武安君的爵位,廢為一個普通士兵。後來又將白起賜死。

    十月,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諸侯攻王齕,齕數卻,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王與應侯群臣謀曰:“白起之遷,意尚怏怏有餘言。”王乃使使者賜之劍,武安君

  • 4 # 黑柴

    忠君報國的觀念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在白起身上也必定有著這種觀念。這和白起當時的地位無關,純粹是思想層面上的枷鎖。白起再有才能,也只是體現在軍事領域,這種骨子裡烙印並不是他想突破就突破的。

    根據歷史記載,白起是因為不肯執行命令,所以才被秦昭襄王賜死。有人說白起的悲劇,源於他的性格。當初白起和秦王因為意見不同起了分歧,最終結果證明了白起判斷的準確性。但正是因為白起的正確讓秦昭襄王覺得失了面子,假如君主的胸襟不廣闊,那這個臣子就會被君主除掉,不管你多麼的有功,白起最終被秦昭襄王賜死了。一代戰神白起為大秦帝國後期的統一六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秦王又玩了一次“棟樑拆”,可我們都知道,君王之所以成為君王,就一定要有他的威嚴,如果沒有威嚴,又談何治國。武安君戰神白起成了大秦帝國政治舞臺上的犧牲品,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做人一定要圓滑,歷史上像狄仁傑那樣的人其實不多,他看透不說透,安撫了君王的心,也成全了自己,其實就是在保護自己。白起是一個忠臣,可他讓秦王失了面子這一點很致命。即使功勞再大也絕對不能衝撞君王,這無疑是在懷疑他的實力。

  • 5 # 歷史收納館

    首先,春秋戰國雖然不像封建社會那樣強調愚忠,但卻有個更重氣節的觀念“士為知己者死”。白起原本是平民出身,是藉助秦國軍功爵制才能發揮自己的天賦成為一代名將。作為一個武士白起是對讓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秦國有些深厚感情的,毫無疑問他不願造反背叛。也許他不想負的不是那個聽信讒言的昏君,而是這個孕育自己成名天下的秦國。

    其次,白起一生為秦國四處征戰多次擊敗六國軍隊,保守估計死在他手上的六國將士也有160萬以上,白起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六國死敵。也許六國君主想得到這位的奇才,可國仇家恨和民眾壓力卻是不允許的,更何況他今天能背叛秦國,明天誰知道能不能駕馭?白起一旦離開了秦國,天下再大也無容身之地,更別說投奔他國了。

    最後,白起自殺前曾說“我本就該死。長平之戰的時候我用欺騙的手段把四十多萬趙軍全部活埋了,這已經該死了!”飛將軍李廣曾感嘆自己因殺幾百降兵遭了終身不封侯的報應,白起坑殺的卻是四十萬之眾,無疑他的良心包袱更加巨大。過去白起還可以用這是為了秦國利益來安慰自己,但到了被秦國拋棄的時候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為了這個昏君犯下了怎樣的罪行。

  • 6 # 張幫幫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功高蓋主是秦王的心病,造反的代價是我們無法想象的,白起是個明白人,兔死狗烹總比垂死掙扎痛快

  • 7 # 海洋望星空

    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兇名赫赫,人稱殺神,長平之戰中坑殺趙國四十五萬降卒,戰國時期有大約一百萬人直接或間接死在他的手上。

    長平之戰後,范雎擔心白起功勞太大,蓋過自己,於是離間了白起和秦昭王的關係,最後秦昭王命白起自殺。

    白起在這個時候沒有造反,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當時白起推脫自己身體有病,在家修養,手中連兵都沒有,根本沒能力造反。白起本身是秦華人,自己的家人和族人都在秦國,根據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法律,實行連坐制,一旦造反,肯定是要被滅族的。這個時期,秦昭王早就把國內反對自己的那些勢力剷除了,根本不會有人和他一起造反

    可惜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內鬥上,正應了那句老話,伴君如伴虎。

  • 8 # 價值第一線

    白起( 不詳 —公元前257年),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並且被列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名列武廟十哲。

    長平之戰,白起大破趙軍,坑殺趙軍降卒四十餘萬。戰後,白起準備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破趙國。可是從秦國傳來的卻是退兵的命令。原來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話,以秦兵暴師日久,應當讓士卒休整為由,允許韓、趙割地求和。范雎本是一個心胸狹窄的說客,長平大勝使他心生嫉妒,怕滅趙之後,白起威重功高,使自己無法擅權便以巧言斷送了白起宏偉的軍事圖謀。白起因此與范雎有隙。 可是秦國罷兵後,趙國不但不願意獻城反而展開了連齊抗秦的活動。秦昭王遂又命白起統兵攻趙,但遭到白起的拒絕。白起認為秦國已經失去了有利的戰機,不宜再次出兵。暴怒的秦昭王卻不懂得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於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鄲,結果秦軍攻勢受阻,將卒多有傷亡。秦昭王再次任命白起統兵,但白起認為此次必難成功,遂託病不行。范雎此時用私黨鄭安平代替白起,不出所料傷亡慘重且主將鄭安平率兩萬軍隊降趙。孤注一擲的秦昭王親臨白府對白起說:“你就是躺在擔架上也要為寡人出戰。”熟知兵家之道的白起以看出殘局無法收拾,坦誠勸秦昭王撤兵,等待新戰機。昭王不聽,反認為白起有意刁難,加之范雎乘機進讒。於是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號爵位,貶為士伍,並強令他牽出咸陽。 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三月後,秦軍戰敗訊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金陝西咸陽東北處),秦昭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白起仰天長嘆;“我何罪於天下而至此哉?”過了很久又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矣死。”於是引劍自殺,時年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另有一說白起抗命不尊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趙換來的將是趙國全國的抵抗。因為長平之後趙國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趙時白起應該是最不適合當統帥的人選。“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古今皆有之,更何況是一個已經不聽從王上王令之將,留之已無意義,因此,不如儘早除之,已絕後患。

    一代“戰神”白起就這樣消亡啦,其軍事思想和才能名貫古今,但其政治頭腦和性格卻是一大短板,尤其是在那個“王權至上”的封建時代,最終以至於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及身家性命,這個值得我們深思?

  • 9 # 蘑菇頭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在今天的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地區展開的一場綜合國力的較量,其結果是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當時秦國派出了以名將王齕、白起為首的將領,總四十餘萬的兵力,趙軍則是先後派出了名將廉頗、趙括等,總兵力達到了四十五萬之多。

    可這一打下來,趙國這四十餘萬人幾乎全軍覆沒,而秦國的傷亡人數才二十餘萬人。

    秦軍前後共殲滅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白起又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麼,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賜死?

    第一、白起沒有預料到秦王真的會對自己痛下殺手。白起認為自己是秦國的國寶,是東方六國懼怕的常勝將軍。

    長平戰後,白起回到咸陽,也是終日悶悶不樂,始終放不下坑殺降卒之陰影。白起的老婆本是趙國公民,對於母國遭此大難,更是整天非常憂鬱,是不是就以淚洗面。

    在平常白起素來與丞相範睢不和,言語齷齪,更加感覺心灰意冷,秦王多次想讓白起掛帥出征,可是白起都託病賴在家裡。

    範睢在此就看到了搬到政敵的機會,於是就和一些大臣一起彈劾白起,導致了秦王總於下定決心賜死白起。

    第二、白起,這位元老級別的秦軍將領,觸碰到了中央專制皇權的利益,簡單的說就是“功高蓋主”。

    白起平生指揮了大小70餘戰,而且從來沒有一場敗績。在伊闕之戰中,白起指揮的秦軍殲滅韓魏聯軍一共24萬,徹為秦國掃平了東進之路。

    白起指揮秦軍攻入郢都,打的楚國遷都,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更是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第三、白起造反?說實話,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白起雖然在秦軍中有著很高的威望,但他還是無法策反秦軍。

    畢竟,那個時候的老秦人對秦國都有著特殊的感情,加上造反的話,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因此,沒有多少會走上這邊路。

    結束語:長平之役中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的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此戰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 10 # 斯普雷

    提到長平之戰,幾乎人人想到的一個詞語就是“紙上談兵”,而創造出這個成語的人就是趙括,幾千年來,趙括一直被作為一個反面形象來教育華人,要大家知道,理論是蒼白的,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

    中文名: 白起

      別 名: 公孫起、人屠

      國 籍: 秦國

      民 族: 華夏族

      出生地: 郿(陝西眉縣)

      逝世日期:公元前257年

      職 業: 軍事家

      主要成就: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

      代表作品:《陣圖》《神妙行軍法》等

      封 爵: 武安君

      地 位: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偉大的軍事統帥、殲滅戰大師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階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連同以前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共一百餘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後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趙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被王齕取而代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

  • 11 # 大秦鐵鷹劍士

    商鞅變法後,秦國軍隊進行了重組,主要有兩點變化:其一、世族私兵變成國家軍隊;其二、青銅戰車兵改為精鐵步騎混編軍。前者改變了軍隊的性質,後者增強了軍隊的戰力。白起身為秦國武安君爵上將軍職,雖然在軍隊中威望極高,但軍隊不是白起私人的,而是秦國的,因此白起沒有造反的資本。反觀其他國家,由於變法不徹底,世族領地依然存在私兵,這些私兵只聽領主的話,不聽國家調譴,因此大臣造反有武裝力量在手。

    白起多次拒絕王命出戰,雖然很有道理,符合兵家的用兵原則,但卻違法了,畢竟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不接受王命就是違法,按秦國新法,抗王命者罪死不赦,儘管白起功勞蓋世,但是他違法就得死,違法者死這是秦國的根基所在。《商君書》中寫道: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為虧法。因此依法處死白起是按法律規定辦事,秦國朝野無話可說,不能因為白起一人而壞法。

    根據周公旦制訂的政治制度,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士大夫,士大夫分封士民。士大夫就是諸侯國的各級大臣,這些大臣不領國家工資,俸祿就是封地,封地內的一切都屬於士大夫。國家軍隊由全國領主拼籌而成,當然國君是最大的領主,每次出兵打仗,各家領主紛紛出兵,戰後根據出兵多少瓜分利益。商鞅變法後,士大夫領取工資作為俸祿,領地被取消,私兵被取消,由國家統一徵集軍人、訓練、供應皆由國家管理,領主再無兵權。

    白起要造反的話,首先得控制軍隊,其次得保證軍隊的後勤供應。伐趙大軍雖然由白起統率,但軍隊各級將領皆由秦王任命,包括白起也是秦王任名的,白起要策反軍隊,難度太大。其次白起的軍隊供應是一個大問題,各郡縣按王令給前線軍隊提供補給,一旦白起造反,各郡縣不但不會給白起供應糧草,還會據城固守。時間一久,白起的大軍會有譁變之危,到時白起就會身死名裂。因此白起不會率軍造反,他只得聽王命班師回朝,否則糧草都得不到補充。

  • 12 # dongzengtao

    那時他已經沒有兵權了,而且長平之戰後趙國舉國上下一片哀聲,趙華人民非常痛恨白起,上下一心,共同抗秦。白起認為這時候是不適合攻趙的,但是秦王覺得他是居功自傲。後來被流放途中賜死了

  • 13 # 歷史百貨鋪

    依據《史記》中記載白起在自盡是曾說:“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可以看出白起當時憤慨與無奈。我白起根本就沒有造反的想法,而且他也沒法造反,原因有以下幾點:

    免去官爵,沒有軍權應侯請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為士伍,遷陰密。——《史記》

    在白起和秦王鬧矛盾以後,白起就稱病在家不出,但是秦王派人去請時,白起還是不出家門。這也徹底惹怒了秦王(畢竟君王自降身份派人去請白起依舊不領情),秦王就把白起官爵削去降為士兵,從咸陽遷至了陰密。

    沒有官位,也就是沒有了軍權,失去了指揮軍隊的能力,那麼反叛的基本條件就失去了。何況是在當時秦國實行的是軍功爵制度,無論是誰都可以依靠軍功加官進爵。如果跟了其它人是否會有這麼好機會讓自己加官進爵都要打一個問號,所以就算有是跟了白起反叛的秦國軍隊,那麼忠誠度也不會太高。

    如果造反,也無路可去

    白起造反從秦國奪取一片土地自立為王的機會是很小,只能看是否有其它國家的可以收留他。白起和秦王起矛盾的時間點是在諸侯聯軍攻打秦軍的時候,按照這樣白起是有機會去投靠其它諸侯國的,而且是個很好的時間點,白起作為秦國的高階軍官加入諸侯聯軍是再好不過的。但是他為什麼沒去呢?

    其實有一大原因就是白起對於其它諸侯國就是一個惡夢,死在白起手中的軍隊長平之戰45萬人,

    伊闕之戰韓魏聯軍24萬,伐魏戰爭13萬魏軍。這些還只是主要的戰爭,如果各國諸侯對白起的仇恨度可以用斬殺的人數算的話,那麼他們容下白起可能性就很低了。就算是收留白起也只是暫時利用,所以白起逃到其它國家的可能性也不大。

    戰功赫赫,忠誠度高

    白起的出身並不高,他能有那樣的成就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秦國的軍功爵制度下早就的。

    所以白起對於秦國的忠誠度是很高的,即便是被降為士兵也還是相信他會依靠自己的能力東山再起的。

    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史記》

    白起的死前的最後一句話也只是說自己在長平之戰中殺了太多人,所以讓自己死也不後悔。並沒有對秦王,對於秦國有什麼不滿的言論,可見白起對於秦國的忠誠度還是非常高的,而且白起也沒想到秦王會這麼輕易的就賜死,可能也是對於自己能力的過於自信吧!

  • 14 # 霧月羽

    作為一代戰神級人物,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在華夏的聲威達到了巔峰,列國聞其名無不喪膽,然而最後卻落下悲劇的一幕,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白起沒有掌握對軍隊的絕對控制。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內士大夫群體貴族群體的俸祿由封地改成了領工資,以此也就失去了組建私人軍隊的可能,軍隊的招募、訓練、人事認命、後勤保障等等都有國家管控,白起在戰時可以指揮軍隊作戰,可一旦造反,各級將領不會跟隨,部隊的後勤會被立刻斷絕,而且當時秦華人對秦國有高度認同感,所以士兵也不會跟著造反。

    第二,有著強有力的政敵。當時的秦國丞相範睢跟白起不和,白起在外征戰和逃避秦王任命時範睢經常在國君面前給白起上眼藥,加重秦王對白起的猜忌和忌憚,促使秦王下決心殺白起。

    第三,功高蓋主,這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白起一生領導大小戰役70餘次,無一敗績。如伊闕之戰大破韓魏聯軍24萬,攻破楚國國都郢,長平之戰坑殺戰國45萬等等。可以說,正是白起領導秦軍將東方趙魏楚等有實力與秦國爭天下的強國打垮打慘,才有了秦國後來的一統天下。如此強功,不管白起造不造反,他的結局都註定不是圓滿的

  • 15 # 茶館閒言

    這個問題想知道白起為什麼不造反,最後以致被殺

    那我們先來說說白起這個人。

    白起,唯謀國是從,只論事理,不論人際;是國家干城,卻不是君王可以隨心所欲使用的利器。

    也就是說,白起這個人是個賢人干將,觀其一生也完全可以配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

    所以,想要白起造反很難,即便秦昭王想要殺白起,白起恐怕也會默然遵命的。

    那再來看君臣關係。

    “對趙戰事,悉聽武安君白起全權謀劃調遣,國尉司馬梗輔之糧草輜重;授白起舉國兵符並鎮秦穆公劍,得拒王命行事!”

    這是秦趙大戰前,秦昭王給白起的王書。

    授予秦穆公劍,比較正常。臨戰,上將軍被授予生殺予奪大權,原是戰國通例。最關鍵的是“舉國兵符”與“得拒王命行事”,意思就是說,“白起,我可把全國的兵馬都交給你了哈。上戰場後,只要是你自己覺得不爽的軍令,即便我這個王給你下的,也一樣可以不遵從”。

    這簡直就是把整個秦國都交給了白起,足可見秦昭王對白起的十二萬分的信任。此時的白起,有的恐怕只是誓死捍衛秦國(不見得是秦昭王),全力打贏趙國的拳拳忠心。

    秦趙之戰,歷時三年。在此期間,秦昭王從未乾預白起的軍事戰略和部署。

    有一次,秦昭王、範睢、白起三人議事。

    範睢問:“以武安君之算,大約儲得多長時日之糧草方可?”

    白起思忖片刻,答曰:“以對峙之大勢,此戰三年不能了結。”

    要知道,之前田單以一城之兵抗燕國四十餘萬大軍,花了六年。而輪到白起取河內郡、南郡時,以對等兵力,用時都沒超過半年。可現在兵力多於趙軍,竟要三年之久,實在大大出乎秦昭王的預期。

    但聽聞白起解釋後,秦昭王再無疑問,此後更是全力支援白起,最終打敗趙國。

    長平之戰進軍示意圖

    如果說,秦趙交戰前,秦昭王透過“舉國兵符”的王書,賦予了白起名義上的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之職;那長平之戰後,手握五十八萬秦軍的白起,就成為了實至名歸的秦國軍隊總司令。

    如果叛秦,此時無疑是最好的時機。但此時的秦昭王和白起還處在君臣一家親的和諧時期,白起又怎會在此時萌發反意呢。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想乘勝追擊,替秦國滅掉趙國這個強大的對手,也讓自己可以建立不世功勳。

    但範睢生怕白起建功過多,地位超過自己。於是,找藉口,建議秦昭王駁回白起攻滅趙國的建議,轉而接受趙國割地求和。

    只是,秦國罷兵後,趙國不但不願意獻城反而展開了連齊抗秦的活動。

    這下,秦昭王怒了,準備讓白起再次攻打趙國。可是,白起不幹了。

    白起認為,雖然只過去了半年,但天時地利人和均已不同於往昔,此時重啟戰端,風險太高,於國不利。

    但秦昭王不懂呀,秦昭王懂得就是,“你白起說這麼多,無非就是找藉口不去唄;說不定,你還在記恨我當初命你班師回朝之事。我不信,難不成我大秦,除了你,還沒有人可以滅趙了。”

    於是,秦昭王任命王陵為大將,統兵二十萬攻趙。可是,秦軍此次卻屢戰屢敗,眼看即將無功而返。

    秦昭王不得不再次去請白起出山。

    秦昭王此次來請白起,其實是比較丟面的事情。畢竟秦昭王不聽白起之言,非不信這個邪,才招致今日之敗。現在再來找白起,這分明是抬起臉來,讓人啪啪打。

    可是白起依然不給秦昭王面子,堅持此時攻趙只會空耗國力,徒增傷亡,不願帶病出徵。

    這下秦昭王更生氣了,這回是又羞又臊。於是,立刻任命王齕代王陵為將,再攻趙國。

    但戰局並未就此轉危為安,反而隨著六國的聯合,秦國河內、河東郡都開始岌岌可危。

    此時的秦昭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僅親臨前線,而且第三次來請白起掛帥出征,力挽狂瀾。

    可白起的迴應卻是“若是與六國聯軍決一死戰,白起死也不敢奉命”。

    聽聞此語,氣急敗壞的秦昭王下令,“罷黜白起一切職爵,貶為軍卒,流徙陰密”。

    但由於白起有病在身,並未立即啟程。之後,秦軍戰敗訊息不斷從前方傳來。

    最終,秦昭王自承錯誤,全力固守函谷關。但卻命白起即刻動身,前往流刑之地,不得延誤。

    此時,範睢趁機向秦昭王說:“白起怏怏不樂,口中有怨言。”於是,一代戰神白起,被秦昭王賜死於流刑途中。

    長平之戰前,白起雖手握重兵,具有反叛實力,卻並無反叛之心。而長平班師之後,白起疾病纏身,兵權也不復往日盛大,更兼無反叛之心,所以即便此時秦昭王想要殺白起,白起也不會反叛的。

  • 16 # 歷史的瞧客兒

    長平之戰一舉奠定了白起在中國戰爭史上的戰神地位,雖然白起並未手持重兵,造反秦王,但是卻被秦王刺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長平之戰之後,秦國的得到了趙國十七個縣。白起雄心勃勃,本想趁熱打鐵,一舉消滅趙國,但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如果白起計劃實施,趙國恐怕很難支援三個月以上。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秦國一統天下的程序大大提前。

    此時趙國拍了一個大臣前往秦國丞相府面見丞相範睢,跟他講如果白起滅了趙國,會超過丞相的地位,並且白起一向與丞相關係不好,白起勝利歸來一定不會有丞相的好下場。範睢聽言覺得言之有理,就面見秦王。

    向秦王陳述長平一戰,秦軍已經很疲憊數十萬秦軍在外作戰導致秦國“國虛民飢”在短時間內再難支撐起一場大規模戰爭。

    秦王聽了範睢的建議,命令白起停止攻打趙國。秦趙簽訂和平條約,但是之後趙國毀約。秦王惱怒準備對趙國進行毀滅性打擊,命令白起做好準備,率軍攻打趙國首都邯鄲。

    但是讓秦王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主張攻打趙國的白起竟然抗命。白起毫不客氣的告訴秦王:“不行,這仗我不能打。”秦王第一感覺就是白起在記仇當時沒讓他繼續攻打趙國。便哄起白起來,但是白起軟硬不吃堅決不打,認為戰機以過,現在打贏不了。秦王見白起態度堅決就派別人去打,但是結果果然失敗了。之後秦王又去苦苦哀求白起出徵,白起此時卻裝病在床。這次徹底惹怒秦王。為秦王賜死白起埋下了伏筆。

  • 17 # 九州錚史

    我是九州君,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長平之戰後,白起稱病不願領兵攻打趙國,之後在秦軍戰敗之際,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

    “十月,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諸侯攻王齕,齕數卻,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王與應侯群臣謀曰:“白起之遷,意尚怏怏有餘言。”王乃使使者賜之劍,武安君遂自殺——《資治通鑑》

    反觀歷史,白起之所以沒有選擇造反而是乖乖就範,原因有兩點:一是不能;二是不願。

    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不能”

    其實,翻開春秋戰國時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類似的案例不勝列舉,只是大部分人選擇了“逃”:

    著名兵家吳起在魏國創立“魏武卒”,兵制改革風生水起,大小戰役未有敗績,之後被魏王疑心後便逃往楚國,並在楚國搞起變法,幫助楚國富國強兵;著名兵家樂毅幫助燕昭王搞變法,帶領五國聯軍攻入齊國,連下70於城,結果圍困即墨四年有餘未拿下,被新的燕王疑心,於是撂了挑子跑回趙國;著名兵家李牧率領趙軍頑強抵禦秦軍,讓秦軍寸步難進,結果因趙王中了秦國離間計而將李牧斬殺,可悲可嘆。著名兵家廉頗,可謂忠心耿耿的老將,最後也因趙王疑心而跑到楚國為將。還有蒙恬,當秦始皇病死沙丘,而宦官趙高串通李斯篡改遺詔,並下令公子扶蘇和蒙恬自盡之時,蒙恬雖知道這是奸人所為,且手握三十萬大軍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有選擇造反,而是慷慨自盡而亡。臨死前說了一句:“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不再一一列舉。

    從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那個年代,造反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筆者以為原因在於兩個方面:

    一是先秦時期的忠君愛國思想決定了絕大部分人不會造反

    先秦時期,關於忠君愛國思想與今日我們所理解的忠君愛國的概念是完全兩回事。那個時候的“國”可以分為幾類張正明先生說過:

    第一類是出生之國,也叫鄉國。第二類是出仕之國,也叫君國。第三類則是華夏之地,或者是九州範圍的,這既是物理範圍的也是文化認同範圍內的,稱之為祖國

    先秦時期的人們對於出仕之國即君國的認同感最強,因此他們心中的“忠君愛國”便表現為:在哪裡能夠施展抱負,就在哪裡落地生根,既而為其國甘願赴死。例如吳起為讓楚國變法順利延續伏屍而亡,伍子胥挖雙眼以待亡國,百里奚七十而入秦輔佐秦穆公,蘇秦更是為了燕國而去齊國做間諜以至身死,商鞅為了不破壞自己開創的秦法而甘願伏死,如此等等,皆是那個時期仕人的主流思想。最有代表性的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豫讓為了替智伯瑤復仇,不惜吞炭使啞,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趙無恤。未果,趙無恤問他報仇緣由。他說出了那段千古名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由此可見,那個時代的人的忠君思想非常淳樸而濃烈,不可能有造反之念。

    二是“龍生龍、鳳生鳳”的思想也決定了人們沒有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後,天下分封諸侯,基本為三類國家,一為姬姓王族子孫分封國;二為有功之臣的分封國;三是夏、商等前朝子孫保留其祀而封的國。這樣的情況延續近千年,人們的思想里根本沒有透過造反而坐上諸侯之位的意識。有人可能會說,那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作何解釋呢?其實很簡單,春秋時各個諸侯國的三卿是由周天子指派的,其地位不是武將可以比的。這樣的結果就是公卿和諸侯之間沒有太多的牽絆,也就造成了三卿發展越發壯大,魯國三桓架空魯公,韓趙魏三家分晉,齊國田氏戴姜,莫不是這種規則下的產物。但是這都是前後經過一兩百年的持續強化和運作才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你讓白起等武將人坐地造反,那是斷然不可能成功的事。

    三是先秦時期的兵制決定了白起之類的武將不能造反

    先秦時期,將領的地位只相當於家臣,真正有權的是諸侯和公卿大夫。同理,在諸侯國中,真正有權有地位的是大夫。秦國之前幾千年歷史都沒有出現過武將奪權。

    另外,秦國當時的兵制是耕戰制度,戰時為兵閒時為民,王釋出命令,由武將統領聚集起來的軍隊出征。當時還有虎符制度,由王和統帥分掌,各有一半。那時候白起已經閒賦在家,是沒有虎符的,兵士也已散歸各地,即便再有號召力,也不可能聚集起來聽其調遣造反。

    二是“不願”

    白起之所以沒有選擇造反,除了“不能”外,還有內心的“不願”。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名節之望

    古代士人對於個人名節看的非常重,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底線和原則,所以當時的武將對於自己的名節也是異常看重。

    所以蒙恬最終選擇了“明知可為而不為”,這叫“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不求對得起天下人,但求無愧於心。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例一——而據《宋史.文天祥傳》所載,文天祥被忽必烈俘虜以後,堅持不投降,最後向忽必烈請求賜死自己,最終殉國就義,他死前說了什麼呢?“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例二——伍子胥當年逃避楚王追殺,逃出昭關後,遇大江阻道,幸好遇見自稱漁丈人的漁夫載他過河。然後伍子胥欲把隨身攜帶的七星龍淵寶劍送給漁丈人作為報答並幫他保守秘密。漁丈人拒絕了他的寶劍,然後跳水自盡。

    例三——百世之師--柳下惠,齊國向魯國索要岑鼎,魯國不想給,就造了個假貨,齊國驗收人員說:只要柳下惠說這是真的,我們就帶回去。魯莊公便向柳下惠說明了此事。在國家大義之前,柳下惠並沒有想幫助魯國保留下岑鼎,反而告訴魯莊公:岑鼎至於魯國,就好像信譽之於我,魯國不想失去自己的鼎,我也不想失去自己的信譽。魯莊公無奈之下只好把岑鼎送給了齊國。

    例四——楚莊王派申舟出使齊國,要路過宋國,但是楚莊王下令不需要向宋國借道,當時執政的華元對這種不給面子的行為採取了零容忍,住持殺了申舟,以至引來楚國報復。

    這些案例無不說明了一個相同的道理,那就是:名節和麵子比什麼都重要,比身體髮膚都重要百倍,就連漁丈人都能為了名節而殺生成仁,更別說一世英名的武安君白起了。

    有愧於天

    武安君白起比較是人,即便是指揮千軍萬馬揮斥方遒的名將,心有慼慼也是人之常情。可以說,他的內心對長平之戰始終感到介懷,畢竟親手坑殺了40萬趙卒。白起自知自己戎馬一生,殺人百萬,人稱“人屠”,這是他對上天所造下的孽,也清楚天下人將如何評價他,所以他並沒有選擇逃跑而再背上一個“秦國叛臣”標籤。

    正如《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所寫,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結語

    綜上所述,武安君白起最後自盡而亡,而沒有選擇造反,不僅是因為“不能”,也是因為“不願”。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史記》

  • 18 # 戰國君

    編者按:長平之戰打完後,武安君白起的功績已經達到了頂峰,正所謂盛極必衰。今天我們從制度的客觀角度和白起個人的主觀角度來解釋一下他被秦王賜死後,為何不造反,而是選擇了自盡。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武安君白起

    先來簡單瞭解一下長平之戰後的情況: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滅趙。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後軍分三路圍攻趙國。南韓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以白起功勞蓋過範睢的理由,來請求範睢幫忙從中調停。

    範睢本與白起一文一武,政治上難免有利益糾紛,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

    ▲長平之戰態勢圖

    後來,就如問題描述,白起屢次拒絕秦王徵召,被賜死。

    一、從商鞅變法可以看出秦國的軍隊不具備造反的客觀制度條件

    追溯到更早,周朝期間流傳下來的兵役制度大致為:由天子分封給各個諸侯→士大夫→士民。然後給予這些士大夫一定的封地,產出作為俸祿。因此這時候進行大規模的國戰,需要從各封地湊兵員,合在一起組成軍隊,每次打仗後,還要根據出兵出力的多少進行封賞,也就是瓜分利益。

    而商鞅變法後,由國家給士大夫等人發俸祿,原有屬於他們的領地和士兵被收歸國有,由國家任命將領、統一募集兵員,進行管理、後勤保障和訓練,個人手裡不再握有重兵。

    ▲商鞅

    何況是在當時秦國實行的是軍功爵制度,無論是誰都可以依靠軍功加官進爵。因此一個秦朝計程車兵很難因為某個將帥要反叛,就冒著被殺甚至誅滅九族的風險,放棄自己用鮮血換來的軍功,去跟著造反。

    且先秦時期,武將的社會地位不如諸侯或者公卿、士大夫高,除了戰時握有軍權以外,並不掌握太大權力,這樣是為什麼秦國之前的朝代歷時這麼久的滄海桑田,都沒有出現一個武將反叛奪權成功的例子。

    外,秦國當時實行的兵役制度是耕戰制度,即戰時為兵,閒時為民。王釋出號令後,由任命的武將統領聚集起來的軍隊出征。當時王和統帥還各分別掌一半虎符。那時候白起已經閒賦在家,是沒有虎符的,兵士也已散歸各地,即便他再有號召力,也不可能聚集起來大軍跟著他造反。

    二、從蒙恬和白起所說的話可以看出秦華人不具有造反的主觀心理。

    ▲蒙恬

    眾所周知,始皇駕崩後,趙高與胡亥用計密謀篡改了始皇的遺命,先賜死了公子扶蘇,在賜死蒙恬時,《史記》中記載他說了以下這些話: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巉萬餘裡,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藥自殺。

    由此可見,同樣為秦國立下不世之功的將軍蒙恬,在受到奸臣迫害,被賜死時,雖然手握重兵(賜死扶蘇時,蒙恬與扶蘇同在邊境執掌30萬大軍),卻沒有絲毫要謀反的想法,而是立刻開始檢討自身所犯的過錯,然後自盡。可見秦國的武將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忠誠度(愚忠)之高。

    同樣地,在秦王賜死白起時:

    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雖然蒙恬是白起的晚輩,二人屬於兩代人(秦國和秦朝),但是從他們同樣的命運可以看出:

    無論是蒙恬,還是同樣赫赫戰功的武安君白起,在面臨君王賜死的情況時,都不會去衡量自己一生的功績,而是反思自己犯下了哪些錯誤,然後自盡,這不可不稱作封建時代的一種狹隘。

    後世之人,讀到這段歷史,大概都會撫琴而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黛玉當眾給寶玉喂酒的行為,在當時看來是正常的還是越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