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年12月22日都是冬至日,每年北方人都會吃餃子。那麼是誰提出的把冬至日定在這一天的呢?
8
回覆列表
  • 1 # 秋水長天H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表示嚴寒的冬天正式開始。

    冬至這天,太陽的位置到達最南端,物體的影子最長,古代春秋時期的人們就是根據這個原理測出了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此後,雖然太陽離我們越來越近,但升溫卻是漫長的過程,因為地表夏季儲存的熱量己經耗盡。

    冬至對應於陽曆是12月21一23號,這三天都有可能“冬至",這是因為陽曆與太陽的實際“迴歸年"也有一點差距,而"冬至“的測定是指太陽離我們的最遠點,也就是陽光與地面的夾角最小,這個點不會變,所以對應在日曆上就是21一23號三天都可以"冬至"。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2 # 識吃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冬至大如年”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 3 # 長青道者

    你好,首先科普一下,冬至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三個節氣,是我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叫法,和我們目前公曆的12月22日沒有必然的關係。

    公曆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為了和世界接軌決定啟用的紀年法。另外,古代干支紀年法和我們所謂的農曆紀年法也稍有差別,農曆是以正月初一為界,開始新的一年,而我們講的的這種干支紀年法是以24節氣的立春為界,開始新的一年。每個月以節開始配合一個氣,一個節氣為30天,24個節氣,12個月剛好360天。其實這個是最接近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紀年方法。它和農曆、陽曆都不是一個概念。

    農曆是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成分的一種陰陽合曆。取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為年的長度,透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所以,農曆既有又有的成分。農曆的一年無閏月是12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陽曆(一年365天)比陰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為了避免陽曆的月份與陰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閏月來找補。

    而干支紀年是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迴圈旋轉,為一週期,謂之一歲,“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之一,凝聚了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也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二十四節氣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觀察天體執行,認知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對古人的農業生產、的衣食住行、文化觀念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們應該多多瞭解,傳承。

    綜上所述,陽曆、陰曆、24節氣干支紀年法,是三個相互獨立的紀年體系,農曆則糅合了陰陽曆及24節氣干支歷。所以我們所講的公曆的12月22日和24節氣干支紀年法的“冬至”是沒有必然聯絡的。

  • 4 # 清木娛樂

    冬至,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5 # 萱澤媽媽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已經用土圭觀察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現代天文科學測定,與夏至日相反,此時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初候蛆叫結;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動。”據說蛆繃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然生長,但陰氣仍然非常強盛,土中的蛆叫仍舊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各異,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長,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消而解角;由於陽氣初長,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能夠流動並且溫熱。冬至期間,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少,但由於此時地面在炎熱的夏季積聚的熱量還沒完全消散,故此時氣溫還不算最低。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比獲得的太陽輻射要多,因此氣溫短時間內會持續下降。我國大部分地區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確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 6 # 特洛伊特巖

    冬至日並不是每年的12月22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它一般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之間來臨。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我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民間俗語有言:“冬至到,吃水餃。”而在南方,冬至則要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有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時節,天地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應當順應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多“儲蓄”、少“透支”,以求健康長壽。而在冬至後,陽氣開始萌發,此時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要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此外,還應多吃些羊肉、雞肉、帶魚等禦寒食物。

  • 7 # 民族的復興號

    冬至日並不是每年的12月22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它一般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之間來臨。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我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民間俗語有言:“冬至到,吃水餃。”而在南方,冬至則要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有驅除寒冷之意。

  • 8 # 樹德漢碩

    今天是交冬至日,是陽曆12月22號,陰曆十一月二十七日,午時12點20分交冬至。但從陽曆看,並非年年都是12月22日,只是22日為多,有時是21日,也會有23日的,但極少,一般在22日,也常見有21日,23日有而為極少。

    現在我們所說的年,是指太陽迴歸年,即太陽來回在南北迴歸線上走過的時間,其時間長度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我們講的天數是要計整無零頭的,所以陽曆平年只計366天,剩餘的5小時48分46秒就捨去不計,積累四年近一天後再補回,所以陽曆有閏年,四年一閏,能用4整除的就閏,閏年就是增多一天,變成366天。我們使用的二十四節氣,是依據陽曆法則制定的,嚴格以太陽迴歸年時長來劃定,精確到分秒,沒有四捨五入計整法,所以節氣日就有前後一日之誤差,不可能年年月月日相同了。不但冬至是這樣,其他節氣也是這樣,如立春,一般是在2月5號,2月4號常見,6號少見。多是4、5兩天。節氣從陽曆看,日有前後一天之差,這是因為太陽迴歸年用時不是天的整數而有出頭,且天數要計整而造成的。從陰曆看,差之更大了,採用閏月後,在月頭,月中,月尾都是有可能的。

  • 9 # 耍中悟到

    冬至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排二十二號,同時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古代(包括現在的許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冬至這一天由於太陽到達黃經270°,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甚至在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的現象,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

    古人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冬至這一天即使是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的一天,但萬物總有陰陽轉換之時,冬至既是“陰”的終點,也是“陽”的起點,即“冬至一陽生”,正如那句名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一樣。

    冬至,俗稱“冬節”,它的具體時間是按照公曆進行計算的,也就是西方國家曆法傳入中國之後才被引用的,即每年12月21或22或23日,並非題主所問及的一定是每年的12月22號,那時候的古人的意識裡是沒有陽曆之說。

    冬至是一個自然節氣,它既表示了此時節的氣候和溫度,也融入了人文傳統在其中,在古代冬至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日子,在歷朝歷代中出現了諸如漢朝五天假、唐朝七天假等,直至近代以來才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即便如此,在我國民間的許多地方,冬至節的一些傳統還是在不斷的延續著,如吃水餃、喝羊湯、吃湯圓等,人們以這種樸實的方式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10 # 金牌講師馬三皮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利用土圭觀測日影的變化,將每年日影最長之日定為冬至。之後又分別測定了日影最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以及晝夜等長的春分和秋分。到了秦漢年間,完全確立了“二十四節氣”。而把冬至作為節日則源於漢代,並相沿至今。為什麼古人對一個節氣如此重視呢?這就要從冬至的地理意義說起。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自轉和公轉。在自轉中,地球是以貫穿南北兩極點的假象直線(地軸)為軸旋轉,面向太陽一面為“晝”,背向太陽一面則為“夜”,由此產生晝夜交替。在公轉中,地球是圍繞太陽以一條橢圓軌道轉動,公轉軌道形成的平面(黃道平面)與地軸並不是垂直的,而是形成一個66°34′的夾角,這就導致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太陽光入射的角度(太陽高度角)是不同的,晝夜的長短也不同。太陽入射角度越大、白晝越長,地球接受的太陽輻射就越多,溫度也就越高,由此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冬至日這天太陽直射在南迴歸線上,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小,白晝也最短,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對冬至非常重視,會舉行祭祀或慶賀活動。這一傳統也不斷延續發展至今。

    如果翻開日曆,你會看到今年的冬至是在公曆的12月22日,如果你再翻看其他年份,你會發現每年的冬至都是在12月21-23日之間。也許有人會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公曆中的日期是固定的呢?這是因為,我國傳統的歷法——農曆是一種陰陽結合歷。它既包括以月相變化制定的陰曆,如初一、十五,也包括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陽曆,如夏至、冬至。而現在國際通行的公曆也是一種陽曆。我國農曆中的陽曆部分與公曆系出同源,因此冬至日在公曆中的日期當然是相對穩定的了。同理,“二十四節氣”的中的其他節氣在公曆中的日期也是相對確定的,比如我們熟悉的清明節就是每年公曆的4月5日左右。

    古人以其無窮的智慧制定出如此精密的歷法,著實令人欽佩。“二十四節氣”的確定更是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2017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獲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讓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 11 # 小可時間

    今年的冬至節是12月22日沒錯,但是冬至日不一定是每年12月22日,而是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譬如2012年的冬至節和2016年的冬至節就是12月21日。

    至於為什麼會把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定為冬至日?是因為冬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冬至節屆即一陽生,新歲實始。

    其實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也許多數人並不瞭解,冬至的起源早在3000多年前存在了。據《尚書·洛誥》記載: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據《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透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周朝到秦國,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 12 # 洛芙妮

    冬至日並不是每年的12月22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它一般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之間來臨。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我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民間俗語有言:“冬至到,吃水餃。”而在南方,冬至則要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有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時節,天地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應當順應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多“儲蓄”、少“透支”,以求健康長壽。而在冬至後,陽氣開始萌發,此時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要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此外,還應多吃些羊肉、雞肉、帶魚等禦寒食物。

    冬至大過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冬至陽生,眼看今年冬至要到了,我也湊熱鬧說幾句,希望對大家有益。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東西差距大,風俗傳統會有差異,過冬至也會有顯示不同的,冬至這天最重要幹什麼,南北間,東西處也會有各異的,但有異就必有同,異的難說,同的就易講了。

    在凡間,我國大多有過冬至的風俗。因古時曾有將冬至這一日當做一年之始,因而有當年來過的,也有冬大過年的說法。現在的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十二個,在以冬至為年始那時,冬至倒是排第一的,如現今的立春。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按天然節令,冬至,人最要幹好的是"藏”的文章。就過冬至節日而說,冬有大過年的說法,因而是很盛大的,但現在把年看得更重,冬就退其次了,說大過年那已不真實了,當重要節日過卻下假。周朝那時以致為首就當年過,百口團圓,歡暢飲宴,拜天祀地祭先人。現在也有這風俗,詳細怎樣做南北東西會有不同,祭祖是必然。

    以陽曆論,每年的冬至多在十仲春二十二日這一天,前後不會差一日。我國古代就很器重天文曆法,已經觀測到太陽南移到這一日止就最先又往北移了。用現在的說法是,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歸線上,南半球日永夜短,南極有極晝景象,而北半球則夜永日短,北極有極夜景象。然後太陽直射點又往北移,春分時,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晝亱平分,夏至時太陽直射在北歸線上,北半球日永夜短,北極有極晝,之後太陽南移,秋分又到赤道上直射,每年太陽就來回往復於南北迴歸線,冬至是太陽在南的最南直射線,復至是太陽在北的最北直射線。因而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之說,陽極陰生,陰極陽生,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陽陰相互消長。人辦事要依天然節律,不要隨便違反。冬至陰重,陽氣不足,從健康角度看,最重要乾的保暖去陰增陽,不要讓陰極盛而影響健康,特別老年人要保暖增熱量,不要被冷著凍著陰氣太多,陽熱不足。

  • 13 # 若木小記

    首先,問題本身有一點小小的錯誤,冬至日是每年12月22日左右,並一定是12月22日。冬至日像清明節一樣是一個“活節”,並沒有固定於特定的某一日,有的年份冬至日是12月21日(如2016年)。那麼為什麼在12月22日前後設立一個冬至日呢?主要有以下四點緣由。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古代中國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農業大國,為了指導農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太陽的執行情況,制定出了一種補充曆法,那就是“二十四節氣”。冬至日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節氣。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商代,發展於周朝,到了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正是因為冬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員,所以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中國十分受到人們的重視,這種重視也透過文化傳承,流傳至今。

    特殊的天文現象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日中的“至”可以理解為“最”或“極”。冬至日這天,太陽到達黃經270度,處於北半球的我國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影子的長度最長,得到的陽光照射也是最少的(比南半球約少50%)。而自這一天之後,一直到夏至日之間,我國的白晝會越來越長,黑夜則會慢慢變短。

    正是由於每年12月22日前後這一天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所以在天文曆法先進的古代中國,古人們才把觀察到出現這一現象的那天定位冬至日。

    冬至為歲首過新年

    在秦漢之前的商周時代,那時候的歷法規定,每年的冬十一月為正月,而冬至日則成了人們慶祝歲首,過新年的時候。漢書裡面寫道: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消,故不賀。

    所以先秦時代的人們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在冬至日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

    秦漢之後,冬至日雖然不在作為過年日,但卻成為了宮廷和民間祭天祀祖的日子,所以對冬至日的重視並沒有減少。

    各種契約的簽訂和履行之日

    在中國古代,古人讓渡田地、房產、物什等,都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商量約定好,並付一部分的錢財作為定金。而進行正式的交割,簽訂契約,補清尾款往往是在冬至日這一天。

    為什麼會在冬至日這一天進行呢?第一,經過秋收之後,冬至時氣,家家五穀豐登,有足夠的錢糧來進行買賣;第二,此時隆冬正盛,農事較少,進行買賣交易,時間上也是充足的;第三,冬至自古就有辭舊迎新之意,此時簽訂契約、交割物產,有良好開端之意,圖個吉利。

    正是因為冬至是契約的簽訂履行之日,所以這也使冬至日的地位更加穩定,以至於在以後的傳承中不會消失。

  • 14 # 匆匆青蔥

    冬至是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每年恰好就在12月22日前後,這一天,地球處於太陽的遠地端,直射南迴歸線,這一天南半球居住的人會經歷一年中最長的一天,相當於我們的夏至日,而我們在經歷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過了今天,太陽慢慢北移,白天會越來越長。不得不說古人真是聰明啊,人類對地球的形態和執行才有多少年,而我們的陰曆記年和節氣又有多少年了,總之,冬至日記得吃餃子哦。

  • 15 # 藍色訊號

    冬至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排二十二號,同時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古代(包括現在的許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冬至這一天由於太陽到達黃經270°,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甚至在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的現象,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

  • 16 # Lawyer李振杰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

  • 17 # 堅強的沫然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我們現在用的格列高利曆法,是太陽曆,一年正好對應地球公轉一圈,那麼每年,地球處於冬至日位置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同一天,就是12月21日或22日。

    中國的“農曆”,是陰陽合曆,能同時對應太陽和月亮的週期,從初一到二十九、三十,是對應月相週期,二十四節氣,就是太陽週期。冬至那天,就是對應地球處於冬至位置的那天。冬至那天,是北半球看太陽斜得最厲害的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太陽“最南”的一天。過了這天,太陽就要回歸了,白天會越來越長,直到夏至。太陽迴歸了,意味著春天已經蓄勢待發了,意味著新的一年就快到了。

  • 18 # 李爾勳1

    地球繞太陽一週,謂之一歲,而一歲之氣侯不齊。由於人們所處的地帶不同,由於地球距太陽之遠近不同,以北半球而言,當地球行至南緯二十三度二十七分四十五秒南迴歸線時,得斜射日光,故氣侯寒冷,謂之"冬至"。

    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二日,預示寒冷的冬天快到了,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稱日短至。

  • 19 # 雲鶴閣

    問題就是錯的。冬至不一定是12月22日,還可能是23日或者21日。2016年的冬至,就是21日。

    二十四節氣歌中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在六、二一,下半年在八、二三。一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就是說,每月兩個節氣,上半年在6號和21號左右,下半年在8號和23號左右,並不是一定在這四天,可以提前一天,可以推遲一天。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根據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劃分成二十四段。冬至指的是從北半球看,這一天太陽在南迴歸線,日照時間最短。從這一天開始,太陽逐漸向北移動,白天越來越長,直到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這一天白天最長。然後太陽又向南移動,週而復始。

  • 20 # 緣來如此36934526

    看來題主確實對公曆和農曆不甚瞭解,否則,不會提出這樣不倫不類的問題。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的知識,這在小學就學習了。現在難道就只知道那些洋節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的據點被敘軍包圍,巴沙爾圍而不打是在等待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