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說職場
-
2 # 穆子乾元
誰說不懂管理就不被認可,至少我見過不少業務大咖,部門內部一塌糊塗,人腦袋打成了狗腦袋,但並不影響領導對他的評價。反而因為不懂管理,領導覺得此人不結黨營私,業績又突出,絕對會認可並重用。而且,領導通常會非常體諒他們管理上的短板,或者提拔重用到下屬較少的崗位,或直接給配一個懂管理的副手。
所以說,沒有中層是因為不懂管理累到死不被認可的,他們是因為不懂管理也不懂業務才不被認可的有了這個基本判斷,那我們就可以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了。這位中層,實際上在業務上不是個拼命三郎的角色,可能確實因為機緣巧合做出一點兒成績,甚至只是因為熬年頭混到了這個位置,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自己單打獨鬥肯定無法交差,想指望下屬努力,又不會管,怎麼辦?
管理學的書一大堆,你可以買回家好好看;常規套路不管用,再找來《三十六計》《厚黑學》仔細研讀;實在不行,咬牙報個MPA、MBA試試,也許真能一分價錢一分貨呢!
以上這些主意,你都可以試試,不過有一個超級簡單的套路,也許你在花了一堆冤枉錢之後同樣也能找到,但今天可以提前給你透露一下!這個套路很簡單,只有三步,但其實做好了就離成功不遠。
造神:一定要把自己能想到的閃光點無限放大,讓下屬相信自己是坐中層這個位置的不二人選不管什麼單位,中層總應該比下屬資歷更老一些,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經歷是下屬未曾體驗的。如果你是這個中層,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利用各種場合,把自己當年的輝煌展現在下屬面前。
有的人可能會擔心,以後下屬明白過來,會覺得這個領導不靠譜,滿嘴跑火車。但請相信,那是以後的事兒,而且只要你別騙人,適當誇張一下,以後下屬明白了,也不過就是覺得自己被忽悠了而已。但只要下屬當下相信了你的“神奇”,你就成功了一半。
洗腦:把自己認為對的理論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必要的時候,請一些外來的和尚做內訓,然後不斷在工作中引用他們的話做好第一步,就可以開始些具體業務了。有的中層喜歡直奔主題,走馬上任之後馬上去抓具體工作,其實完全不對,統一思想才是此時最關鍵的。要不一項業務,你這樣安排,下屬那樣理解,互相有說不服對方,很快就陷入尷尬境地。
洗腦這個工作是要堅持才能看到結果的,不是說今天請來一位大咖講一講,明天你引用大咖的話下面人就聽,一定要反反覆覆,多側面、多角度的去灌輸。有的中層擔心把隊伍帶偏了,其實不用糾結,任何理論都有一定的正確性,只要堅決執行,總能有所收穫。
選賢:讓緊緊跟隨的人得到好處,在部門中營造一種選賢任能的氛圍,讓這些“賢人”去幫助其他人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好了,現在離成功已經不遠了,做好了前兩步,你要堅定的相信自己已經算半個懂管理的中層了,下一步就是別讓自己累死。這個時候,在部門中營造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很重要,一定要選出班長、組長來,而且要公平、公正、公開,讓大家服氣,能聽從這些“賢人”的指導,這樣你就把自己解放出來了,可以安心繼續從事“造神”和“洗腦”工作。
如果你覺得這個套路太幼稚,不靠譜,沒關係,不用就不用。不過我可以悄悄告訴你,這個套路,就是當年董仲舒獻給漢武帝的,那個文案叫《天人三策》。 -
3 # 疾風驟雨初歇
很多企業中層管理者,普遍面臨的問題是:時間管理。
每天上班都很忙,千頭萬緒,一到做總結的時候,有感嘆每天忙於事務性的工作,下屬不給力,自己忙暈頭。
實際上,這是因為自己被下屬給“逆向管理”了。越是“自以為是”的員工,就越懂得如何逆向管理自己的上司。所以你可以發現,這樣的員工會以各種方式來佔用你的工作時間。
這些員工往往會以虛心請教的方式來當“甩手掌櫃”。
因為當員工在執行過程中碰到棘手的事項時,一位好領導會是他們最佳的請教物件。
王力是部門經理,手下有一位主管,三個員工。在這樣的團隊架構中,主管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而主管對於王力也很尊重,在執行中遇到問題就會第一時間找王力去做彙報,拿方法。
隨著業務發展速度的加快,王力身上揹負的指標壓力更大。他需要將壓力拆解下去,由團隊一起發力完成。面對新的挑戰,王力佈置了很多工給主管,而主管每次都拿著小本子記下來。王力也認為,現在團隊需要快速成長,自己耐心的培養主管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以每次主管來求助,王力總是放下手頭的事情,幫助主管一起解決問題。這就導致王力時常要加班來完成自己的事。雖然很累,但想著這是發展期的正常現象,自己要帶頭撐下去。
有天,王力打算去倒杯咖啡,在茶水間前聽到主管跟員工再說:“這幾件事,先等等。上面還沒給答覆要怎麼處理呢。等吃過飯了,我再去催催他。他這一慢,我們只能等著了唄”。
隨後,主管就跟員工一起討論中午要點些什麼外賣。這時,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團隊的角色被反轉了。王力成了工作的主要承擔方。他很忙,手下的主管和員工反倒優哉遊哉,主管甚至成了部門經理的“追債人”。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王力已經被他的手下給“逆向管理了”。
所以,當你的下屬帶著難題來找你的時候,第一反應如果是出手為下屬解決問題的話,那就很容易讓自己成為下屬的“員工”,而下屬則華麗地轉身為“你的監工”。
如果既想要培養下屬的能力,又避自己陷入被“逆向管理”的迷局中,你可以這麼做:
1. 讓下屬帶著整理好的文字資料給你把下屬的求助當回事,會有很多好處。如果下屬只是簡單的口述,你獲得的參考資訊就會很少。更糟的是,當你詢問起這件事時,下屬會告訴你:“這事我那天已經跟你提了,您也一直沒給我答覆。。。”
但當我們讓下屬將求助問題文字化之後,可以有效避免這樣的難堪情況發生。
而且,將難題以文字方式進行表述時,大腦已經在潛意識中搜尋有效的線索與可能的問題解決方式。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問題梳理方式。同時,讓下屬帶好相關資料,也便於你能夠快速的掌握全部資訊。
要是王力當時使用了這個方法,那麼他的主管就不會處於閒置狀態。主管在遇到了問題之後,他需要先收集相關的資料,然後將事件進行梳理、提煉後製作成報告。主管在這個報告的製作過程中,他自己的能力就在提升,小問題也能隨著資料的整理、瞭解得到解決。剩下的就是呈現問題,讓主管給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來和你做確認。這也就是常說的:下屬提供給領導的應該是選擇題,而非填空題。
2. 給出文字報告的字數範圍告訴下屬,給到你的應該是他整理以後的報告,而不是將所有資料簡單打包給你。這份報告原則上不能超過一張A4紙。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你可以評估一下,是下屬的整理思路不精準還是工作態度問題。倘若評估下來,下屬的工作能力和態度沒有問題,那麼就要對這項工作,作出調整。或許是因為目前這個工作對於下屬來說,超出了他的個人工作範圍,可以給他增派協助人員或更換負責人。
3. 不迷戀員工的崇拜當下屬來向我們求助時,我們能夠感受到下屬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夠為下屬提供有力的支撐,這會讓我們體驗到領導者良好的自我價值感。但這樣就容易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將下屬的事情接手過來自己做。就像王力接手了主管的事情,親力親為。結果主管自身的職能被弱化,變成了上、下級之間的傳話筒而已。
這樣發展的結果就是:王力越來越忙,本該做的瞻望、建設類工作被耽誤,容易造成上級的不滿;主管的作用力越來越少,並在與下級的溝通中,營造出一種王力工作效率低下,需要承擔全部責任的感覺。長此以往,整個部門的發展會每況愈下。
當你看到了這點之後,你就能更好的處理下屬的求助,避免進入被逆向管理的局面。想要部門充滿生命力與活力,就需要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的崗位職責,不推脫也不包攬。
4. 不充當員工的鬧鐘提醒當部門業務發展迅速時,我們手頭可能有十幾件事項需要同時跟進。你會把事項分撥下去,很多時候你也會主動向員工問起執行進度。但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去盯每一個進度。如果手下的員工沒能做到主動彙報的話,那麼你就會發現自己就像是員工的鬧鐘提醒。到了某個時間點,你就會響鈴,提醒員工需要報告進度給到你。所以,我們需要在佈置任務的時候,就告訴員工彙報時間週期。如果在這個彙報時間節點之外,還有事項需要和你討論,那麼就需要按照文中的第一點:帶好難題報告來找你商議。
落地執行很重要,但作為領導,我們更要重視前瞻性的工作,這才是領導者不可替代的競爭力。我們要把時間花在領導崗位上應該做的事,將員工應該做到的事還給員工。
-
4 # 基小猛
本人做傳統制造業企業管理方面專案十年了,接觸了太多製造業的中層,有真才實學的,有渾水摸魚的,有靠本事上來的,還有靠關係提升的,林林總總,那一個真正合格的中層需要有哪幾項基礎能力。
一、做出部門績效並執行
我說績效,大家可能覺得很簡單,但我可以明確的說,中國製造業99%的中層領導做不出部門績效,許多中層認為績效是公司的事或財務的事,他們只負責執行,有這個觀念的不在少數,好一點的是當別人做出績效時可以提出點意見,更多的是兩眼一抹黑別說做了,意見都提不出來。當一個公司越來越大越來越正規時,怎麼管理員工,靠的不是人治,而是法治,員工做的好不是部門領導說的算,而是靠實際的績效說的算,否則我和你關係好,我就認為你做的好,我討厭你你就不行,那如何留住真正的人才,如何留住90後00後這種新時代的年輕人。
二、關注資料、學會思考
中國製造業,許多中層領導能提拔靠的不是管理能力,靠的是十幾年的工作經歷熬出來的,文化水平不高,提拔到領導層時,除了崗位和待遇變了,其他工作方式一概不變,不會思考,不去學習,看見資料就頭痛,讓做個數據表或寫個方案比殺了他們都難。他們不知道資料才是一切管理的根本,任何部門的基礎都是資料,透過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在做什麼、什麼做的的好,什麼做的壞,什麼需要改進,準確的資料是不會騙人的,而恰恰許多管理者忽略這一點,看得見的人和事可以管上一管,但看不見的資料就忽略掉,這些人總認為眼見的是真實的,而恰恰眼見並不一定是真的。舉個例子:兩個員工,同樣的工作,一個人聰明,效率高,一天的工作半天做完了,準點下班。而一個人愚鈍,效率低,每天需要加班甚至第二天都完不成,請問作為管理者,你應該看什麼認定哪個好哪個壞?看誰情商高還是誰請你吃飯?
三、主動學習提升自己的思維和格局
當你是個員工時,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做好分內的工作就行了,但當你升到領導後,你考慮的就不僅僅是你自己,你考慮的是整個公司、整個部門、怎麼管理人、怎麼提高部門效率、怎麼保證部門資料準確、怎麼配合公司的宏觀戰略等等,當公司準備推行某項戰略專案時,合格的中層會主動準備本部門方案,把困難想到並提出且著手去解決困難,不合格的中層一般就是想出一大堆困難在抱怨,而不去思考解決方案,甚至覺得解決問題是高層的事情。還有就是一定要學習,學習不僅僅侷限於專業知識,學習可以開闊人的思維,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當公司需要提升時,別人討論一些新方案新技術,你作為部門領導一聽三不懂,也沒有好的建議方案,甚至有的還在使絆子,試問這樣的領導中層合格嗎?
以前我碰到一個我很佩服的老師,她有天告訴我,發現他們公司剛招不久的車間主任(招來有兩個月左右了)持續好些天都在現場幹活,她就很不滿意了,她直接說:“我們一個月花幾萬塊招車間主任不是讓他去幹活的,我們招的是如何不讓車間主任去車間幹活的人,如果需要幹活的人,為何不花三千塊招個工人呢?車間主任是整個車間的二把手,是高層管理人員,招他來是讓他揹著手在車間晃悠的,是讓他在辦公室翹著腿喝茶的,我們需要他的是管理經驗、思維能力、改善方案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開始我對她說的還有所質疑,後來接觸的多了,我才明白她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兵將帥各司其職,作為中層領導者更多的是要動腦子。
-
5 # 職場韜略
孟子曾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作為中層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從“勞力”到“勞心”的轉變,只有經常勞心,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中層管理者。
01 一箇中層管理者的定義要成為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中層管理者,首先必須明確作為中層管理者的定義,只有明確了目標和方向,才有可能到達彼岸。具體體現在以下9個方面:
1.角色崗位位於一個組織的中間層次,既要承上,也要啟下;
2.傳達落實公司高層制定的戰略和決策,並及時向上彙報;
3.能夠正確理解公司的戰略方向,並推動所帶團隊的建設和發展;
4.所帶團隊承擔的任務,通常為中短期任務,時間段一般較短;
5.需要具備足夠的溝通協調能力,與友鄰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
6.具備統籌謀劃分解任務的能力,把團隊的各項任務合理地分配下去;
7.擁有管理團隊的能力,能夠有效處理好團隊出現的困難、衝突和矛盾;
8.中層管理者要有強烈的自我提升意識,不斷提高思維水平和領導能力;
9.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這是一個管理者必備的技能。
管理者與基層員工最大的區別就是,管理者透過團隊裡的員工完成工作,而基層員工透過自己完成工作。
02 從基層員工轉變為中層管理者一個基層員工轉變為中層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思維的轉變,因為思維轉變了,工作方式就會轉變。
1.結果導向。用創造了多少價值衡量工作,而不是付出了多少辛勞,沒有結果的勞動都是無用功。
2.掌握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有以下幾個:SOWT分析法,SMART分析法,PDCA分析法,當然,掌握像鯰魚效應和二八法則等一些職場規律也很重要。
3.自我提升的意識。成為管理者以後,自我提升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了,因為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管理者的水平決定了團隊的水平。
4.溝通管理。成為中層管理者以後,在向上溝通的基礎上,還要培養橫向溝通和向下溝通的能力,不懂溝通的管理者,不能稱之為合格的管理者。要知道,身在中層,做好溝通處理好關係非常重要。
5.統籌謀劃,合理分工。統籌謀劃是把所有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排好順序,有重點地工作;合理分工就是知人善任,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盡其才。
6.經常總結,反思覆盤。作為中層管理者,一個團隊的領頭羊,要具備反思總結的能力,凡是工作完成以後,都要組織團隊回顧覆盤,總結優點,反思不足。只有這樣,團隊才能不斷進步。
7.顧全大局,大局小節。作為管理者,很多時候都要以公司的大局為重,小團隊的利益必須服從公司的利益;同時,要講究領導藝術,有些事情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需要具備的能力有很多,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地學習,不是僅看幾篇文章就可以實現的,要真正進入現實的各項工作中,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記住,實踐出真知!
-
6 # 暢談職場
《孟子•滕文公上》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作為中層管理崗最基本就是要勞心才能達成。
中層管理幹部是企業的中堅力量,貫徹高層決策,指揮基層操作,在企業運作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企業能夠持續發展,最為關鍵的因素在於企業是否擁有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善溝通、踏踏實實、公道正派、廉潔勤治、求真務實的中層管理者。
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中層,既要胸懷大局觀念,又要熟悉業務流程;既要具備領導能力,又要強化執行能力
那麼,如何做好一個企業中層管理呢?
1.一個公平公正的原則。作為中層管理人員處理事情要公平公正,一碗水要端平,是激發下屬工作創造性與積極性的動力之一。對待下屬的工作績效與工作表現,要記住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並進行表揚,增強下屬自信心。
面對下屬的犯錯,要解人之難,積極引導的同時,也要給予負面警示。在工作過程中要一視同仁,對事不對人。
2.一個敢於擔當的態度。中層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遇事不找藉口,恪守職責。藉口的另一面便是推卸責任,遇事第一反應是選擇先找藉口還是承擔起責任,體現了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遇事不找藉口,勇於承擔體現的是一種誠實、服從的態度,同時,更是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
具備勇於擔當態度精神的中層管理人員才能帶領出一個強大的團隊,完成企業工作目標,帶領企業長遠發展。
3.要高人一籌,不要高人一等。在工作中,中層經理承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能力素質要求高,必須比員工領先一步。然而,經理與員工雖然地位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
經理不能因職位高,權勢大,就居高臨下,高人一等。
4.要抓大放小,不要面面俱到。經理必須總攬全域性,才能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工作中要善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提綱挈領、抓大放小,切莫事無鉅細、面面俱到。
5.要做出樣子,不要喊出號子。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而身不正,雖令不行”。表率的作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經理做出樣子,模範帶頭,就等於無聲的命令,權威就自然地樹立起來。
6.擅長溝通大家看,在中層能力裡,提到最多的就是溝通,因為中層要面對三層的內部客戶:
1、上級:如果需要做出決策的事情,儘量要徵求上級意見和建議;執行上級的任務時,一定要及時彙報工作進度;在請示上級時,一定要先預備好兩套以上方案,請上級選擇,而不是把皮球踢給上級。
2、同級:對於平級要多尊重,多謙讓,多雙方當面溝通,以公司利益為原則,無法溝通時,要共同彙報上級領導,而不要單方面直接找上級反饋問題,否則容易因管理問題引發個人恩怨。
3、員工:第一要以人為本,要意識到員工都是人,有自己的父母兒女,有自己的個人喜好與偏見,在過生日的時候要想著祝賀(把員工生日都記在手機裡),在自己有開心的事情的時候要與員工分享,知道員工在哪裡住,熱不熱,冷不冷;第二要以提升員工工作效能,培養員工發展為重任。員工在企業裡不是隻要賺到今天的錢,而是要賺到“未來的錢”,也就是賺能力。員工可以自己認識不到這個問題,可以混日子,但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經常提醒員工,不要混日子,否則,做一年、三年、五年,能力根本不會得到提升。
4、學會做計劃和執行計劃。這個看起來很容易,但執行起來很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計劃不是發自內心寫的。如果是發自內心寫的,一定要堅持執行。有個我經常說的例子,為什麼KFC的玻璃和地板日久彌新?
而公司的過了一兩年就破舊不堪?因為KFC天天擦,不管髒不髒都堅持擦,而公司呢?看見髒了也不一定擦,擦也是走走形勢,每天都比昨天髒了一點點,才不容易發現,直到最後根本無法收拾。這就是連東西都管理不好,更談管理人?打掃衛生都有三重境界,一種是混,二是完成任務,三是追求內心的平和。
7.要知人善任,不要求全責備。作為一個部門經理,應瞭解部門內每一位幹部職工的長處,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讓每個人各得其位,發揮所長。如果用苛刻的標準去衡量人才、評價工作,就會求全責備、吹毛求疵,勢必影響團隊士氣。
我沒文化咋啦,我最大的長處就是會用人 7.要與人為善,不要與人為敵。領導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必須堅持與人為善。所謂與人為善,就是要與大家交朋友,要以善良關懷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協調矛盾,要公道正派,合情合理。不搞厚此薄彼。不幹挾私報復。
8.要格局高大,不要心胸狹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部門工作有沒有成效,部門經理的胸襟格局非常重要。胸襟寬廣、格局高大,自然受到員工的支援和愛戴。
如果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就會造成團隊離心離德、一盤散沙。
9.要勇於創新,不要因循守舊。作為一箇中層經理,要富有想象力,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善於提出大膽而新穎的推測和設想,提出新方案。敢於和善於創新。
工作要有新點子、新路子,持續改進,永不滿足,不斷用新的更高的目標去鼓舞員工。
無論身處什麼管理崗位,要想勝任本職工作,以上幾個方面的核心管理素質都應該具備,缺少了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影響管理績效。
因此,考察一位管理者是否合格,必須看他是否勝任;看他是否勝任,就要考察他是否具備以上幾種核心的管理素質。這幾種核心的管理素質同時也是管理者自我修煉和提升的通路。
-
7 # 情櫻靈動
做為管理者是真的很難。以前的管理是體制的管理,生活條件還不高,中層迎合領導,上傳下達就可以了;自由經濟的加速,競爭激烈了,管理再度重視,中層不僅僅是業務精英,對上順從,對下是榜樣,中間還要出謀劃策提方案;企業模式成熟了,領導可以放權了,中層領導事情就多了,崗位就細分了;大眾創新,萬眾創作,這口號提出來後,中層就成了管人的藝術,中層領導就是一個團隊,累死人還有人不服。
中層領導作為一個規模較大的群體,面對的是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要承擔多角色的重任,又要幹好本職工作,又要向上升遷,還要有堅實的團隊做後盾,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和多方面的能力。
專業技術還必須具備,還包括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控制能力、訓導能力、應急風險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向上發展能力、組建團隊能力、掌控下屬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人際關係能力。既要服從又要犧牲,還要學會舍小利保大局。壓力又大,競爭激烈,生怕下屬趕超,只得事無鉅細的幹好。
授權能讓自己的工作少做些,也是不累的方法,授權分4種方法:充分授權但又不明確具體權力,不形成制度,自己可以掌控,自己許可下由下屬自由發揮;不充分授權,賦予部分權利,這種形成常見,決策權在自己;彈性授權,分不同階段,一部分充分放權,一部分自己決策;分別授權,把工作拆分由不同下屬分別完成,集中討論決策。
現在的管理就是做人辦事哲學,提高個人影響力,同時還要面臨職業轉型,面對不喜歡的工作。為了養家餬口,又害怕被別人超越,還怕失業,壓力山大,每天焦慮不安、怕這怕那。升遷無望,生活壓力山大,工資不夠用,轉崗跳槽就會想過,為了改變就得準備。升級知識、能力、口才、跨行知識等能力,讓成功機率高些,增強自身價值,很多不是一句話能當萬能靈藥,得根據自身改造。
轉崗、轉行、跳槽也不是很簡單,出了職場門,才會感覺很難,迷茫的是感覺什麼都不會了,個人靈活的應變能力缺失了,處理問題的能力低下、口才也不咋地,溝通能力低下,專業能力低下,創造發明又沒得。
不累人的方法有提高自身能力,讓效力最大化;學會放權,讓手中的工作由下屬去做;提高了工作效力,達到事半功倍;業務流程簡化還實用;藉助外包的來擴充套件欠缺的腦力缺陷,自己想不到的,有人會想到,藉助他人的力量。
怕得罪人,怕有人不服,怕不被認可。說簡單點就是不會做人,每個人都有性格,每個人都有脾氣,每個人都想發展,更想升遷。自身也有人格缺陷,上不得罪領導,下不得罪下屬,就是自己不會交際,更大的不是自己沒有建立好自身的能量場。為什麼降不了人,是有原因的,一物降一物,要有針對性,一個會功夫的希望征服自己的唯有功夫或超強品牌德行。
-
8 # 職心眼
有個經過自己實驗過而且很實用的方法:管住人、管住事。下面,詳細解釋一下。
管理的本質就是管人,一名優秀的中層管理者必定是會管理人的人。一個單位的中層不可能事無鉅細,什麼事情都自己親自去幹,那樣不光效率不高,還會累出一身病。
在企業扁平化管理結構中,中層人員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職責,是確保整個單位戰略部署和各項任務落實到位的中轉站和保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題主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核心,如何高效做一個自己不累、效率又高的中層管理者。下面,從管住人、管住事兩個方面闡述具體做法。
第一,管住人,做到人盡其用,讓每一個下屬都發揮最大價值。單位的每一項工作都必定由人來完成,需要落實到每一個具體人頭上。知人善任,用好下屬,讓每一個人發揮價值是中層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先來看兩個對比鮮明的例子。我們單位產業部有七八名員工,產業部長比較年輕,也很能幹,但是他整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天天去單位最早,走的最晚。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不善於使用下屬,七八名下屬只是負責打雜,大部分工作都由這名部長幹了。比如在辦公內網發個通知,他都會親力親為,每天忙忙碌碌,與人說話時都帶著要跑的架勢。
我所在的部門是單位綜合部,我們部門主要負責單位行政、文字材料、督導督查等職責,部長被人稱為“甩手掌櫃”。上級來了任務,他只負責接下來,然後再分下去,最後再督導完成情況。我們每一名下屬的崗位職責非常明確,該是誰的工作就是誰的工作。
單位對於兩名中層領導的評價基本是一致的,第一位勞心勞力,工作效率還不高。第二位雲淡風輕,幾乎沒有壓力,工作質量保持中上水平。
以上兩個例子,就是個很明顯的對比,會不會科學合理使用每名下屬,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名中層管理人員的工作風格和管理心態。權力是個好東西,會讓人上癮,但與權力相對應的必定是職責和義務,義務落實不好,權力早晚會失去光環,甚至被收回。
用好下屬並不是分權,反而是一種高效的集權,管理的過程就是用權集權的過程。第二,管住事,不讓具體事情牽絆住自己的手腳,要騰出精力考慮宏觀層面的工作。作為中層人員,要負責部門的很多事情,繁雜的工作一多就會牽扯精力,絆住手腳。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要科學管理時間。
管理學上有一個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緊急程度,來管理時間的“四象限”時間管理理論,也就是把具體事情分為:重要而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而且不緊急四個類別。
只要把手頭的工作分為這四類就能最最佳化的規劃自己的時間,把寶貴的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舉例說明:
第一類,是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要立即去做。比如,你所在的部門出現了輿情事件,這是很要命的,必須要擺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去緊急處理。
其實,這一類事情佔用了我們最主要的精力,這類的事情如果越少,說明這名管理者的管理效能越高。
第二類,是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要有計劃的做。比如,我們身在職場,單位有單位的年度工作要點,部門肯定也要相應制定部門的工作計劃,這類的事情就是很重要但是又不是特別緊急。處理這類事情,要有計劃的去做,不能急於一時,又不能放下不管。做這類的事情不能盲目,需要制定科學的計劃,按部就班的來推進。
這些工作,也可以先讓部門內相對擅長的下屬先拿出初步方案,作為中層管理者負責提出思路和方向。
第三類,是不重要但是很緊急的事情,要讓下屬去做。比如,主要領導讓你通知各部門開會。這件事情就是很緊急但又不怎麼重要的事情,這類事情,完成沒有必要自己親力親為,交給下屬去做就行。
這裡就可以結合本文第一個方面,讓下屬動起來,開發使用下屬的能力。
第四類,是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要儘量少做。比如,看個電影,玩個遊戲,這些事情偶爾可以緩衝我們的工作壓力,但是如果沉迷於此,就是不務正業。
這些與工作無益的事情儘量少做,或者不要去做。
【總結】中層管理者的主要職責無非就是管人管事,只要從這個角度出發,就能實現高效管理。
管人方面要能夠知人善任,掌權而不攬權,讓每一名下屬都各盡其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實現管理效能最大化。
管事方面要能科學有效的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四象限”法則來劃分,再分別有針對性的去處理。透過以上兩個方法,中層管理者就能很快提高管理實效,既做好了工作,又能夠被上級和下屬所認可。【既名聊職場】與您分享。 -
9 # 職場經典文摘薈
職場中的每個人,但凡有點成就的,都必須要過管理這一關,如果你不做管理,不僅你的很多工作會很難完成,而且你的上升通道也會非常窄,很快就會遇到收入天花板,你只要稍微提升一下管理能力,上限就會一下提高很多。很多人直到辭職甚至退休都沒搞明白,為什麼在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一直沒能升職加薪。
01
比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
要說職場人最夢寐以求的事,那一定是:升職加薪。
可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很難。剛入職場那兩年,我以為如果一個人的業績很好,晉升的可能性就更大。後來直到有個同事辭職後,我才發現這個想法並不客觀。
在我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公司,有個比我早進去7年的同事,那就是小王。那年已經他在公司的第8年了,按理說,他是最有資格晉升的人,資歷久,業績好,而且能說會道,和他同時期進公司的,有的已經做到了公司副總的位置,可他仍然還是一個小小的基層員工。
不僅是他自己,他周圍的同事和朋友也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他的晉升?
某年初,小王向公司提出離職,離職報告上寫的是:“家裡有親戚開公司,叫他過去幫忙”。
但他真正的原因他心裡最清楚,那就是:
在公司待了整整8年,卻沒有任何的晉升,始終只是業務部的一個“普通員工”。
就在他辭職半年後,有一次公司聚餐,領導喝多了,酒後吐真言,我們才瞭解到了公司對他的真實評價:
“小王之所以一直無法晉升,不是因為能力問題,也不是誰看他不順眼,而是他缺乏管理能力。”
後面領導又說:你們每個員工,都應該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當時很多同事很困惑:
一個普通員工,也需要具備管理能力嗎?
領導告訴他們:
“大多數人把管理看成了權力,以為就是上級管下級,那就是管理。如果這樣理解,那就太片面了,真正的管理能力,是一種透過他人完成自己和整個團隊工作的能力。
就拿我前公司的一段經歷來說:
有一次,我們多媒體部門要舉辦一場大型的頒獎活動,有許多份重要資料要分發到場地裡各座位上,還有很多影片和音樂要提前複製到電腦上,以便當天在大型LED上播放,時間短,工作量大。本來,公司只分給了2個人來負責,同事A和同事B,但同事A因為家裡臨時有事,就請假走了,剩下同事B一個人。
但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同事B並沒有向領導彙報這件事,而是選擇一個人扛了下來。
結果,同事B雖然幾經周折的按時完成了,卻忘記了一份重要的資料,和幾個重要影片的複製。第二天活動現場,很多客戶非常不滿意,紛紛向公司投訴。
同事B非常委屈,他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可在領導看來,在這種情況下,同事B沒有意識到及時彙報問題,更沒有向上級爭取資源,這是缺乏管理能力的表現,嚴重影響工作目標的實現。
因為管理資源,也是管理的一種。你的同事,你的上級,都是你可以“管理”的最佳資源。
如果你具備管理能力,你的個人價值和職場回報,至少放大10倍。
如果你工作幾年,工資都不見漲,一直是基層員工,你可以思考一點:你是不是輸在了管理能力上?
02
學會管理資源的思維
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輕鬆解決
很多在工作中碰過壁,受過委屈的人都知道:
有時,很多工作只靠你一人之力,根本是無法解決的。而只要你有管理思維後,大部分的工作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在我10幾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發現周圍很多的同事都對管理缺乏正確的認知。
比如有的同事,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不會向他的上級反應,也不會去向公司反應,總是想著靠自己的能力和學習去解決,但靠一己之力無法解決時,他就會暗地裡“默默努力”。
他們會認為,這是在“主動克服困難”。但在上級眼裡,這是不會向上爭取資源,缺乏向上管理的能力。
我前公司有個同事,在管理資源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後面也很快提升成了中層管理。
有一次,他部門的本月合同營收目標還差50萬,透過覆盤分析,他發現有AB兩家學校還正在和競爭對手談判,且這兩家學校正在猶豫階段,如果拿到這2家學校的聯絡方式,對他們完成目標有很大幫助。
他知道公司的副總接觸過很多合作學校,認識很多校長和教務處長,能為他們部門的同事提供一些決策建議和幫助,於是就找副總幫忙,看是否有這2家學校的聯絡方式,幫助他們儘快聯絡上對方?
最後副總很快的提供了聯絡方式,並主動幫他們約到了校長,因為有副總的幫忙,他們不僅完成了營收目標,還超額了很多。其實看到這樣的求助資訊,大多數管理者,都會樂意幫助下屬的。
對管理者來說,既能及時瞭解下屬目前遇到的困難,給予適當的支援和幫助,也能避免問題不斷惡化,導致最後無法解決;
對員工來說,這樣做能節省自己很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更快更好完成目標,可惜的是,很多職場人,都不明白這一點,只知道自己埋頭苦幹,盲目相信“一個人頂起一片天”這樣的觀點。
03
不僅要有管理思維
還要有這6個管理手段
前面說了管理的思維,但作為一個領導者,管人管事是一門大學問,不僅是要有管理的思維就可以的,人管不好,就會出事;事管不好,就會出局。很多管理者,聰明的管理者都懂得靠能力去管人。
這裡說的管理能力是什麼?
主要就是管人管事的領導才能。
艾森豪威爾說過:“你不能靠拍人家頭而領導別人,那是侵犯,而不是領導力”。只有善於抓住領導權,又會充分調動下級的情緒和積極性,把人管得激情四射,把事管的有條不紊,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所以管人也需要手段,管事則需要講究技巧。
第一,好的管理者都懂正確樹立威信
一個好管理者,都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能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下屬,讓下屬信服,而不是簡單機械式控制下屬,他們明白威信是管理者的第一要素。
樹立威信的五個因素又分別是:做好榜樣;保持距離;樹立形象;信守承諾;培養氣質。
另外,威嚴不等同於威信。威信來自於“信”,是要讓員工信服而不是懼怕。
第二,良好的溝通,可以使公司上下齊心
日本有個著名的企業管理大師-紱山芳雄,曾說:領導幹部的重點工作就是交涉或協調,因此,這種說服的力量就成為該幹部優秀與否的決定因素。
我的前公司,大領導總是有兩張臉:一個黑臉,一個紅臉,他很會在恰當的時候去用到這兩張臉。當員工驕傲得意忘形了,就黑臉相對;員工委屈了,就紅臉相迎。每次總能得到員工打心裡的佩服。
好的管理者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工作中多與員工交流,及時發現員工的不滿和抱怨情緒,並妥善處理,才能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和衝突。
第三,適時的表揚,溫暖人心並給人力量。
美國銀行Quattroporte考利曾說過一句話:“中國的古老俗語裡隱藏著偉大的智慧“良言一句三冬暖。”
意思就是,管理者,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做出的努力,懂得鼓舞他人。有時簡單的一句讚美和表揚,便會溫暖很多人的心靈,激發出他們無比的熱情與潛能。
表揚下屬,牢記五點:速度快、具體、態度誠懇、當眾表揚、不降低標準。
表揚和激勵員工是每一個管理者必須要具備的領導能力,同時也要用批評、處罰、降級、降薪、解僱等方式讓員工對紀律有敬畏感。
第四,正確的授權,員工才甘心拼命
真正的管理者,是不需要事必躬親的,他只需要指出路來。
漢高祖劉邦,就很會用人,很多人對他心悅誠服,甘心受命。他的用人原則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陳平有一次給劉邦獻了一個離間計。劉邦二話沒說,立刻撥給陳平十萬金,然後給讓說:這事你就看著辦吧,不用再事事彙報了。雖然陳平的人品不好,可是劉邦依然對陳平信賴有加。
通用電氣Quattroporte韋爾奇說過:“管的少,就是管的好”。一個領導者要想把團隊管好,必須要學會授權。
授權的核心有七個要素:熟悉員工能力;信任員工;目標與責任要清楚;協助員工;獎懲分明。
第五,懂得吃小虧讓小功,才會有大成功
清朝時期,曾國藩曾帶兵攻下太平天國的都城南京,之後李鴻章過來恭喜他。曾國藩趕緊率領弟弟曾國荃等一眾將領出來迎接。
李鴻章說“恭喜老師成就不世之功”。曾國藩卻說:“這都是有賴於你李鴻章大人呀”。一句話把李鴻章說的心花怒放。這樣一來,下次再有事,李鴻章肯定也不好推辭。作為一個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功勞永遠是大家創造的,千萬不可全部貪為己有。
同樣的道理,在職場中的人,如果領導問你說“辛苦啦”,你最好不要回答:“是的,很辛苦”或者“不辛苦”,而是應該說:“這都是大家的功勞,大家都辛苦”。
第六,建立良好的制度,讓企業有法可依
企業管理品類繁多,好比滿漢全席,而制度才是壓軸大菜,事要有人幹,就離不開責任;但事要怎麼幹,就離不開制度和流程;所以,責任、制度和流程是管理者的三大模組。
制度就是企業的法,是員工的行為準則,也是企業的管理依據。要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那麼制度就必須符合企業實際,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
最後,一個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有好事,也有壞事,因為事的好壞、大小、難易、輕重不同,處理的方法和尺度也就不同。面對紛繁複雜的各種“事”,我們既要善於調動周圍的資源,用管理者思維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又要適時的去用很多正當的管理手段來幫自己達成目標,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
10 # 東江臥龍
如何做一個懂管理的中層?為什麼有的人不懂管理就會累到死還不被認可?
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做一個懂管理的中層,讓別人認可呢? 一句話,就是學習,實踐,再學習,再踐。
首先,管理是一門非常具有科學性的學科,且也是不斷髮展的科學,人們透過生產生活的實踐,不斷總結而總結出來的。
作為一箇中層管理者,你必須去學習,不斷地去學習,才能掌握更多,更科學的管理手法,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其次,管理也是一門統計的科學,管理大師門透過數學統計手法,找到我們生產生活中看似煩亂,毫無關係的資料,現象;找到相互關係,發現其中律,然後,總結出管理的方法。
所以作為管理者,你要懂得數學,會統計的方法,有統計的觀念,去做管理。才能作出合理的決策,而不是憑自己的感覺,盲目下決策。那就是一個撞大運的管理者。這也就是問題所述的“不懂管理且會累到死還不被認可”的管理者。
再次,管理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不光有理論就能做得風生水起,特別是企業的管理,更應經得起競爭激烈市場的檢驗。才是能變成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管理理論,可以指導你的實踐,但不能保證你有理論,就可以取得管理上的成功。你自己要不斷地去實踐,且不斷地總結。還有就是不同企業,不同的市場環境,管理上也不能一味照搬理論。這也會讓你成了一個“不懂管理且會累到死還不被認可”管理者。
所以,作為一箇中層管理者,要學以致用,用具體的案例檢驗理論,把自己管理的團隊,部門帶成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要有效率的工作,有績效的工作,快樂的工作。不是用累死老牛的方式去管理。達到同樣的目標,不同的管理者,會用不同的計劃,不同的策劃,用不同的方法,那肯定會有不同的效率。並不是用力幹,勤奮努力就可以的。不能用無效的努力去掩蓋管理上的無能。將軍無能。累死三軍。
還有,管理也是一門藝術,是一門行為的藝術,一門人際關係的藝術。你不只要管好自己,也要管理好你周邊的關係。
管理也是你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綜合體現。要讓上司信任你,讓下屬佩服你,讓平行單位配合你,那可不是簡單就可以達成,也要透過學習與鍛鍊。作為中層管理者,權力與資源不多,夾在中間,不是用權威去壓別人,要用自己的能力,人格魅力去征服各種關係,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只有讓周邊的人都可以配合你的工作,你才能成為一個高效率,有業績,受我歡迎的中層管理者。
-
11 # 焱公子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說過:“企業的中間層就是一群烤熟的鵝。他們沒什麼神經,也不會把市場的情況反映出來。”
“烤熟的鵝”這個比喻來自於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
這個比喻非常形象,透過這個比喻讓我們很容易理解中層管理人的痛點:企業的中間層是最難做的一層。
一、對上對上要充分領會高層的意圖,並且能有效的向下傳達,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向既定的目標邁進。
二、對下對下要能有效管理,督促員工愛崗敬業,完成績效,而且如果員工出現了過失,中層管理者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平級與平級不同的部門間還要尋求融洽的合作關係,工作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需要取得其他部門的相互協同支援。
所以,既要抬頭看路,又要低頭走路,不懂管理的中層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就是題主問的“為什麼不懂管理的中層累死了也做不好”的原因。
那麼,我接著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究竟該如何做好一個懂管理的中層管理者呢?我們首先要理解,作為中層管理者與領導者最大的區別什麼?最大的區別就是:領導者是做對的事,而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對。
理解了這一核心區別後,如何把事情做對?最關鍵就是要做好“多和少”的平衡,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好“兩多兩少”。
一、多授權少攬權如果一個管理者總是覺得自己很忙,多半是因為對員工的授權不夠。企業管理中有一個著名的“猴子理論”。意思是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善於把“猴子”交給員工自己去處理,而不是把所有的“猴子”都背在自己身上。
管理者存在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在於提供動力讓員工發揮所長。當員工碰到問題後,要幫助他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答案。就像一個獵人,如果你總是幫員工扣扳機,最終只能是你自己的技術會精進,而員工不能。
作為中層管理者,一定要明確下屬應該照顧好哪些猴子,更要注意訓練下屬餵養猴子的能力,多授權少攬權,讓“猴子”回到各自責任人的背上,管理起來才井然有序。
二、多溝通少抱怨溝通是中層管理者最重要的功課,一方面要透過反饋讓老闆“看見”問題所在以及自己為解決問題做了什麼;另一方面要透過溝通讓員工“看見”他自己的不足以及你對他的期望。
(1)向上溝通
我們要儘量用事實、用資料去溝通,更容易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建議或意見,並且一定要帶著自己的解決方案去溝通,不要把問答題扔給老闆,而是讓他做選擇題。
(2)向下溝通
核心在於你是否願意花時間花心思去理解下屬的訴求,並幫助其實現。一般來說,下屬的訴求主要包括晉升和薪水兩類。作為管理者,如果能在與下屬的溝通中確立清晰一致的共進方向,將會大大提高溝通效率。
抱怨不能解決問題,老闆不會因你而改變,制度不會因你而改變,員工更不容易改變,所以,唯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多溝通少抱怨才是解決方案。
管理學上有一則小故事,講的是在寒冷的冬天,兩隻刺蝟相互取暖,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刺,距離稍微近點,就會被刺傷,而距離遠了又會很冷,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位置——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保證了他們之間不被對方的刺所傷到。
從這則故事裡,我們能夠得到啟發,作為一箇中層管理者是就是要透過“兩多兩少”把事情做對,讓自己始終處在上下級間合適的位置上。
以上。
眼見不懂管理的領導累到死、眼見有成果的領導卻不被很多人理解或誤解、眼見做出了太多犧牲的領導卻連部門下屬都不領情。要如何管理部門下屬、或者說怎麼做,才能做一個輕鬆而又被更上級領導認可和被下屬認可的領導(中層)?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金秋麥浪、一個混跡職場多年的中層老油條,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作為中層管理者,要想走的長遠,發展的好,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1、對待下屬要給與一定的壓力
人無壓力輕飄飄,管理的本質是管和理,管是監督指導,理是任務分解。對待下屬一定要做到必要的監督指導工作,並把工作任務分解後分配合理。並且要懂得承擔責任, 不能任何事情都甩鍋給下屬,在下屬面前要有擔當。只有這樣下屬才可能對你有所敬畏之心,才會努力工作,你的管理工作才會好做。
2、對待平級的管理者要守和尊重。
認清自己的管理範圍,不要隨意越界,對待平級要給與一定的相容性。並且在一定的工作內容上適當的請平級給與協助,這樣不但會增加合作情感,也會是自己的工作處理起來更加順暢靈活。
3、對待上級要能有容忍之心。
上級有不同的處事風格和工作習慣,中層管理者要懂得如果包容上級的義氣行為,要懂得去分解壓力和任務。而且要懂得彙報和即使溝通,並且懂得適當的時間做好工作反饋。讓上級懂得你做的事情。
總之,做好以上三點,你會是一個成功的中層領導者。升職加薪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