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實說歷史
-
2 # 公元前
晁錯繼承了賈誼的政治觀點,他透過“納粟授爵”,軍功集團和豪強大賈的政治勢力和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壓縮。晁錯之所以要打壓商人的政治地位,就是因為商人透過貿易的手段,集聚財富的速度和能力驚人,他們用這些錢很容易形成地方勢力。如果有錢的商人和地方的政治勢力相互勾結,挑戰漢朝中央的權威,那麼漢朝中央很難壓服這些人。
晁錯的這一改革,收效很大,而且並沒有引發社會和政治問題。畢竟這一改革能夠得到很多農民的擁護。但是對於漢朝王公諸侯勢力的打壓,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很多學者認為,晁錯太過於著急削藩了,而且缺乏政治經驗。並且漢景帝又是一個寡苛少恩的君主,他殺了晁錯之後,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惡評,很多人認為晁錯死得很委屈。但是蘇軾則認為,晁錯自身的問題才是導致他被漢景帝斬殺的原因。蘇軾在《晁錯論》中描述,晁錯改革引發了王公貴族的大亂但是卻沒有對策,並且在危亡關頭還把危險推給了漢景帝,所以他的下場是命中註定的。
晁錯的政治主張和思想是從法家那裡學來的。維護皇權得專制,用利益誘導人的行為,用嚴刑峻法規範人的行為,並且積極進取,不師古,敢於創新等等都是法家學派的思想。但是,他在處理一些複雜問題的時候,表現出的堅韌果敢,最後卻走向了極端,變成了一意孤行。最終把大漢王朝推進了戰爭的沼澤中。從漢朝的歷史觀來看,七國之亂是封建制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最後一次反擊。而且這次反擊的失敗卻對後世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從此,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封建制的復辟,君主專制制度一直作為主流制度延續了下來,封建制度卻成為了陪襯,封建制度的原來面目卻被大家逐漸遺忘掉了。
晁錯代表的君主專制制度向封建制度發起了挑戰,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所代表的君主專制制度卻勝利了。但是晁錯沒有想到的是,他會在巨大的政治漩渦中被腰斬,而且是以腰斬這樣的方式悲慘的死去。 -
3 # 超凡博弈
漢景帝劉啟和他父親漢文帝開啟了漢朝的盛世,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所以,漢景帝劉啟絕對不是昏庸之人。也就是說,晁錯之所以被腰斬,背後一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晁錯,西漢著名政治家,到漢景帝時,他做到了御史大夫。晁錯是“重農抑商”的開創者,並且他還提出了“削藩”政策,這個觀點為後世王朝提供了一個可行的穩定國家方案,可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晁錯在軍事上也很有成就,“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也是他提出來的。可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被腰斬呢?
晁錯的死跟藩王有關,直接導火索還是袁盎這個人。當時,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漢景帝是採納的。於是,景帝下令收回個藩王的封地。但是,藩王們不肯就範,並且聯合起來起兵,藉口要求誅殺晁錯。在這種情況下,晁錯建議皇帝御駕親征,以便一次性把各藩王斬草除根,解決掉藩王獨大的問題。
本來,一開始漢景帝是想採納晁錯的建議的。就在此時,袁盎進宮求見漢景帝。袁盎向漢景帝進言,說藩王們聯手起兵,以國家現在的實力不一定打得贏,不如先直接殺了晁錯。然後,把封地再還給各藩王們,這樣就可以平息他們的怒火,這一場仗也就沒有必要再打了。這樣對國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畢竟打起仗來,難以預料的事都有可能發生。
漢景帝聽了袁盎的話之後,決定犧牲晁錯一個人,去換的整個王朝的安寧。於是,晁錯就這樣被漢景帝下令腰斬處死了。
當然,這些表面現象,筆者以為讓漢景帝徹底動了殺心,並且用酷刑腰斬晁錯,根本原因是防止晁錯有做大的企謀,怕威脅到皇權。所以,景帝決定一箭雙鵰,藉此機會,既實現了“削藩”的目的,又殺掉了有可能當權臣的晁錯。這些並不是筆者安妄測的,而是有事實根據的。當時,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後,漢景帝也是表面上讓周亞夫當宰相,然而卻又不斷地整治周亞夫。最後,漢景帝逼得周亞夫自殺,他對待周亞夫和對待晁錯的方式,顯然是一樣的。
-
4 # 蟈蟈的文史原創
晁錯被漢景帝處死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央專職皇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彼此鬥爭和妥協的結果,這是西漢初期劉邦所埋下的隱患。
影視劇中的劉邦
劉邦奪取天下之後,鑑於大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實際情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秦朝實行的郡縣制使得在各地起義爆發後,地方軍隊不能及時拱衛中央政權,導致中央政府孤軍奮戰最終滅亡。所以,劉邦為了維持漢朝的長久發展,捨棄了郡縣制,採用分封制,將劉家子弟分封到各地為王。
這種措施在漢朝初期確實對鞏固政權起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因為西漢初期,國家經歷連年戰亂,經濟社會遭受到重創,各個王在自己的領地加強管理,發展經濟,不斷提升了各個封地的整體實力。但是隨著西漢的發展,各個封王的權力越來越大,中央政府對其的制約力越來越弱,這些封王成為西漢王朝的尾大不掉。而且地方權力的不斷膨脹,已經嚴重威脅了中央政府,所以削藩已經成為西漢王朝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晁錯畫像
賈誼就主張削藩,在他去世之後,晁錯繼承了賈誼的理念,積極向景帝上書削藩,而漢景帝也已經看到了各個藩王對中央政府的威脅,削藩已經迫在眉睫。最終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開展削藩,但為何漢景帝又最終親自下令處死晁錯呢?
漢景帝畫像
【1】晁錯觸動了各個封王的根本利益。削藩意味著各個藩王的地盤和權力嚴重縮水,很多權力將會被中央政府收回,這樣各個藩王的權力就越來越小,最終被削得什麼都不剩。所以,各個封王都極力反對晁錯的削藩政策,於是七個藩王聯合起來,發動了以“清君側”為名的七國之亂。但七國聯合超出了朝廷的設想,在沒有實打實的決勝把我,為了維持朝廷的穩定,漢景帝只能犧牲晁錯了籠絡七國。
【2】晁錯的個人性格使然。晁錯的個性是十分明顯的,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深受帝王的賞識,但是不善於處理與同僚之間的關係,所以在朝堂上顯得格格不入,僅僅依靠皇帝的恩寵行事。但是晁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孤軍奮戰不可能始終得到皇帝的賞識和恩寵,尤其他所堅決推行的削藩政策在朝廷中有一大部分人是極力反對的。但晁錯不管不顧,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個眾人牆倒眾人推,落得個被腰斬的結果。
影視劇中的漢景帝
【3】漢景帝的政治權術。伴君如伴虎,帝王歷來是多無情,帝王的所作所為一切皆出於鞏固自己的統治,所以當登極伊始,一般帝王都極力籠絡人才,但當自己的權力發生危機時,帝王也會從鞏固自己的統治角度出發,採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漢景帝誅殺晁錯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重用晁錯的是漢景帝,構建君臣之間和諧的關係也是漢景帝,推行削藩政策的也是漢景帝,而最終為了平定七國之亂而腰斬晁錯的也是漢景帝。而且在誅殺晁錯的時候,晁錯連察覺都沒有察覺到,還是被誆騙出來,在半路上臨時宣讀聖旨就地腰斬。也許晁錯在死的時候都沒有搞清楚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麼。
晁錯銳於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所以,透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晁錯推行削藩的結果必然是悲劇,他被漢景帝誅殺也是必然的結果。正所謂成也漢景帝,敗也漢景帝。
-
5 # 貓記觀史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帝王身邊不好待,不知道什麼時候得罪了就玩完了,尤其是刻薄寡恩的帝王。漢景帝就是個刻薄寡恩的皇帝,在這樣的皇帝身邊是極其壓抑的,做的好也不會有什麼功勞,做不好那就是罪過,甚至丟掉性命。
先看看漢景帝如何的刻薄寡恩。漢景帝當太子期間,跟吳國太子玩遊戲起衝突竟然活活將吳國太子打死,當皇帝后廢太子並逼死太子,一代名將周亞夫也被其活活折磨致死。當然晁錯也是其中之一了。
晁錯身為帝師,先期深的景帝重用,晁錯為景帝嘔心瀝血,為皇帝排憂解難,同時他也看清了社會的弊病,上書削藩,正中景帝心意,景帝以此為契機進行削藩王,這當然就動力個藩王的乳酪,導致七國之亂。七國為了造反的合法性打出了清君測的旗幟,很明顯七國的目的是皇位,清君側是藉口。結果漢景帝慌了,為了自己的皇位,為了消除七國造反的合法性,以商量國家大事為藉口將晁錯騙進皇宮,半路帶到法場果斷腰斬了晁錯。當然殺了晁錯並不能讓七國退兵,戰場上打贏才是決定因素。就這樣晁錯就白白被漢景帝腰斬了,若遇上其他帝王不一定會發生這種事情,畢竟殺恩師不是什麼人都乾的出來的。
-
6 # 歷史的影子
晁錯,潁川人,為人剛直而又嚴峻苛刻,他博才多學,善於分析,在漢文帝時期,他就官拜為太子家令,精心輔佐太子,並得到了太子的寵信。被稱為太子的智囊。在這個時期,晁錯曾經多次上書文帝,就戰爭、充實邊塞、農耕、爵位的封免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文帝對此也多有褒獎,以表示對晁錯的寵信,並且採納其不少的意見,以治理國家。漢文帝前 15 年(公元前 165 年),文帝為選拔良才,親自策問考試,晁錯以優異的答卷被文帝提升為中大夫。隨後,晁錯又上書文帝,談論應該削減諸侯王的實力問題,以及如何來改變這一現實的法令,上書共有三十篇。文帝雖然沒有完全採用他的意見,但卻非常賞識和器重晁錯的才能。文帝去世後,景帝即位,晁錯以其自己對問題的精闢見解仍多次地與景帝在一起進行單獨的國政論談,而且景帝仍能經常地採納他的意見,並且依據晁錯的建議,修改了許多的法令,其受寵程度遠遠超過了所有九卿。景帝即位的第二年,便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
當初,漢高祖劉邦剛剛平定天下,兄弟少,兒子們年幼,大量的領地都分封給同姓諸侯王,僅封給齊國就七十多座城,封給楚國四十多座城,封給吳國五十多座城,這三個領地佔去了全國二分之一的面積,而得封的這三個領地的並非嫡親的諸侯王。隨著各諸侯王領地的不斷髮展和強大,一部分非嫡親的諸侯王對朝廷越來越驕橫,又加上文帝在世總是以寬厚待人,不忍心對他們加以懲罰,所以,到了景帝稱帝,這部分諸侯王們則更加驕橫了。故此,晁錯勸景帝說:“如今,削減他的封地,他會叛亂,不削減他的封地,他也會叛亂,如果削減他的封地,他反得快,禍害會小一些;如果不削減他的封地他反得慢,將來有備而發,禍害更大。”景帝讓朝廷百官及宗室共同討論晁錯的建議,沒有人敢與晁錯辯駁。朝廷便根據晁錯的建議對吳王等諸侯王的封地朝廷逐步的削減。晁錯的父親得知這個訊息,從潁川趕來京師,對晁錯說:“皇帝剛剛即位,你輔佐君主執掌朝政,削弱諸侯王的封地,疏遠皇室的骨肉之親,人們的議論都怨恨你,你為什麼這樣做呢?”晁錯說:“只能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天子無法尊貴,國家不得安寧。”他的父親說:“這樣做,劉氏的天下安寧了便晁氏卻危險了,我離開你去了!”他父親就服毒自殺,臨死前說:“我不忍心見到大禍臨頭!”果然,此後過了十多天,吳、楚等七國就以誅除晁錯為名舉兵叛亂。
謁者僕射鄧公從前線回來,向景帝上書分析回報戰爭的情況,景帝問他:“你從軍中而來,聽到晁錯被殺,吳國和楚國的兵撤了沒有?”鄧公說:“吳王準備叛亂已有幾十年了,當初,文帝在位時,陛下您為太子,吳國太子進京朝見文帝,得以陪伴您飲酒、博弈,但在博弈的過程中,吳太子與您爭執棋路態度不恭順,被您拿起棋盤猛擊吳太子致死,朝廷送吳太子靈柩回吳國安葬,吳王不收,又將其靈柩送回長安安葬,從那時起,吳王就產生了謀反的念頭。幾十年過去了,朝廷又削奪了他的封地,吳王要殺晁錯只不過是他舉兵叛亂的藉口,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啊。再說,朝廷殺晁錯,天下計程車大夫還敢向朝廷進言嗎!”景帝說:“這是為什麼?”鄧公說:“晁錯憂慮諸侯王國勢力過於強大了朝廷不能制服,所以請求削減王國的封地,從而尊崇朝廷,這本來是造福萬世的好事。計劃剛剛實行,他本人突然被殺。這樣做,對內堵塞了忠臣的口,對外替諸侯王報了仇,我個人認為陛下不應該如此。”於是,漢景帝深深地感嘆說:“您說得對,我也很後悔殺了晁錯!”
三個月後,吳、楚七國的叛亂被平定,七國的諸侯王皆自殺或被處死。這七國的諸侯王分別是吳王、楚王、趙王、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齊王開始也與吳、楚有串聯,但後來迫於形勢,又舉兵抵禦叛軍。七國叛軍平定後,齊王害怕,也服毒自殺。而袁盎卻從此成為景帝所依賴的直接參預朝政的大臣。六年後,因阻礙與景帝一母所生的梁孝王成為漢景帝的繼承人,被梁孝王派人暗殺。
-
7 # 清正長風
漢景帝劉啟,是個優秀的皇帝,但人品卻不怎麼好!
還是太子的時候,和吳國太子下棋時發生了爭執,竟然將其打死了。試想一下,兩未成年的孩子,一塊玩遊戲,發生了爭執,一個把另一個打死,場面多麼讓人吃驚吧。
他先立了長子劉榮當太子,不久失寵被廢,但是景帝為了減除新太子劉徹的麻煩,他竟然殺死了自己的長子。同樣的又逼死了平滅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也是為劉徹掃平障礙!
而晁錯,是景帝的老師,又是他的重臣,得力干將。也為了鞏固他的皇位出畫策,削藩就是為了減除諸侯王的實力,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為了自己的實力不被削弱,以吳王為代表的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口號發動了叛亂。叛亂初期,勢如破竹,而大臣袁盎和晁錯是政敵,趁機向景帝建議殺死晁錯,讓叛軍失去口實。而此時的景帝因為事發突然,亂了方寸,竟然採納了這個建議。讓人通知晁錯來開會,結果晁錯在路上,毫無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當街抓捕,並且立即腰斬於市。可憐晁錯,一心為國,忠心耿耿,卻被無情拋棄。
誅殺晁錯後,叛軍並沒有停止進攻,事實也讓景帝放棄了幻想,雖然認識到殺晁錯是個錯誤,但為時已晚了。
總的來說,景帝對於任何威協到他的皇位的人,對他統治不利的人,都會痛下殺手,毫不猶豫,哪怕這個人是他的兒子,他的老師。所以,歷史上,後人不給他上廟號!
-
8 # 阿呆的老大
晁錯削潘的主張漢景帝始終是贊同的,處死晁錯是漢景帝迫於無奈的違心之舉。
自漢高祖削去曾立下赫赫戰功的各路異姓王之後,立下了非劉姓不封王的規距,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初封王的近支親屬血緣漸遠,親情漸疏,但勢力卻日益強大,經濟上有鑄幣權的藩國富過中央政府己不足為奇了,軍事實力上單一藩王雖暫時不能挑戰中央政府,但一旦聯合起來中央政府卻無必勝之算,藩國的存在己經背離漢高祖共守劉姓家天下,避免權臣篡權的初衷了,藩王的在政治上威脅到皇帝的權威與極權統治了。漢高祖好不容易按下了異姓王葫蘆,不曾想又起了同姓藩王這個瓢。
漢景帝時中央政府與藩王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晁錯出於為皇帝的利益出發提出的削藩政策深得漢景帝嘉許,漢景帝採納晁錯的建議推出削藩令。各藩王豈肯將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讓,此舉無疑直接造成了中央政府與各藩國的直接對抗,各個劉姓藩王毫不猶豫的聯合起來,以晁錯蠱惑漢景帝之名,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進行武裝反叛。這時的中央政府從軍事無力對付聯合一致的藩王軍隊。為挽救搖搖欲墜的皇權,漢景帝不得不採納群臣的建議借晁錯之頭安撫反叛藩王之心。可想而知漢景帝作出這個決定時內心是何等的屈辱,被情勢所逼自己不得不下詔殺了為皇帝利益而削藩的忠臣,才換來各藩王退兵,皇權才得以延續。
如果硬撐到底結局很可能是晁錯還是會被藩王所殺,皇帝本人或被廢或成傀儡。
漢高祖大封同姓王之後果顯現無疑,此舉也證明了秦始皇當初不封王而實行郡縣制的高明之處。周王室當初大封諸侯王,結果自己實力大減最後堂堂周天子只能聽憑諸侯國的擺佈,周朝末年天子重王室權威,想掃平諸侯國竟落得個債臺高築的下場,真是前車之鑑!可惜漢高祖以為同姓封王可免周王室之錯,仍舊穿著新鞋走了老路,害了自己子孫,要了晁錯的命。區區晁錯之命尚不足惜,皇帝在對藩王的較量中敗下陣來,藩王問題留待漢武帝時依靠武力加上推恩令才最終解決。
-
9 # 海洋情感小屋
從史料記載看,晁錯是個“刻薄寡恩”之人。 在朝中,晁錯得罪了不少人,比如漢文帝時的重臣袁盎、丞相申屠嘉。因為嫉妒景帝對晁錯的寵幸,加上性格不合,申屠嘉一直不喜歡晁錯。晁錯當左內史的時候,在內史府辦公,因為見皇帝不太方便,他就讓人在內史府南邊開了個門,而這個門開在了劉邦的父親太上皇廟的外牆上,這在當時是大不敬之罪。申屠嘉決定第二天向景帝奏明之後辦晁錯的罪,告他毀壞太廟。沒想到訊息走露了,晁錯連夜進宮向景帝說明情況。等到第二天申屠嘉來的時候,景帝說晁錯鑿的只是外牆,而且是經過自己批准的。碰了一鼻子灰的申屠嘉很是惱火,後悔自己沒有行使丞相的權力將晁錯先斬後奏。最後因為此事,申屠嘉被氣得嘔血而死。
景帝繼位後,曾經是景帝老師的晁錯當上了御史大夫。出任御史大夫之後,晁錯上《削藩策》給漢景帝提出:早削,諸侯也反;晚削,諸侯也反,還不如早削。漢景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公元前154年冬天,以在薄太后服喪期間淫亂為由,削減楚王的封地。很快,膠西王因為賣官時間被削地,吳王、趙王的封地先後被削減。 分封劉氏子弟各地為王,以拱衛中央,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當年定下的體制,而今晁錯竟然提出變革,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公元前154年,吳王、膠西王、楚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東王七王造反,聯合軍隊20多萬,打出的旗號是“誅晁錯,清君側”。膠西、膠東、濟南和淄川等藩王合兵圍攻仍然效忠於漢王朝的齊王,趙王也暗中勾結匈奴。東方的戰事波及商界,長安城的高利貸者認為勝負難料,竟然不敢放貸給從軍出征的列侯封君,好像漢朝中央財政已經危在旦夕。 大兵壓境其實並沒有讓漢景帝驚慌失措。漢文帝臨終前曾經對景帝說:“即有緩急,周亞夫其可任將兵”。漢景帝於是任命周亞夫為主將率兵平叛。諸侯國打出“誅晁錯”是口號也沒能影響到漢景帝對晁錯的信任。 但不久,晁錯的命運急轉直下。 面對叛亂,晁錯提出讓漢景帝御駕親征,親自上陣平定七國之亂。讓皇帝去前線,晁錯自己卻在後方留守——這讓從小在和平環境里長大的漢景帝多少有些不滿,甚至覺得晁錯並不十分忠於自己。這一微妙的心理變化,讓袁盎敏銳地抓住並加以利用了。 袁盎和晁錯的關係如何呢?很糟糕。這兩人從沒有再一間屋子裡說過話:一個地方,只有晁錯停留,袁盎一定會走開,反之,如果袁盎停留,晁錯一定會走開。 此前,晁錯已經開始調查袁盎接受吳王財禮之事,將袁盎貶為平民,並準備追究袁盎隱匿不報吳國叛亂訊息之罪。這時有人向袁盎通風報信。袁盎趕緊連夜去見竇嬰,請竇嬰幫她引見漢景帝。
當時,漢景帝正合晁錯商議給前線部隊調集糧草的事。袁盎來了後,因為他曾經做過吳國的相國,漢景帝就問袁盎是否瞭解吳國叛軍的大將田祿伯,袁盎認為吳王所得的不過是無賴而不是勇士,因此吳楚七國叛亂不足畏懼(這時在一旁的晁錯還讚揚袁盎的意見很對)。寬心之後的漢景帝自然而然的問袁盎有什麼辦法,這時袁盎提出要漢景帝屏退左右。漢景帝讓左右迴避,只留下了晁錯。袁盎說他所說的話,人臣不得知道。漢景帝就讓晁錯迴避。晁錯憤憤離開了。袁盎認為吳楚叛亂的目的不過是想要回當年高祖分封的土地,現在只要殺掉晁錯,返還七國的土地,派人去七國赦免他們的罪過,七國就會退兵。漢景帝沉默良久,說了一句:也只能這樣了。我不能為了愛一個人就得罪全天下、袁盎一看計謀得逞,擺出一副高姿態:我想到的計策就是這個,請皇上自己決斷吧。漢景帝就讓袁盎秘密準備出使七國。
後庭謀劃停當之後,丞相、中尉和廷尉聯名上奏彈劾晁錯。他們認為晁錯離間了皇上和臣子的關係,大逆不道,應當處斬,而且晁錯的父母妻子也應當同罪。漢景帝在奏摺上批示“可”。在晁錯不知情的情況下,漢景帝派車去接晁錯。晁錯以為漢景帝要召見他,還穿著上朝的衣服。車子故意經過繁華地帶,在東市這樣的鬧市間將晁錯斬殺。
袁盎後來出使七國,無功而返,吳王根本不聽他勸,袁盎被吳國扣留,最後狼狽逃回漢朝領地,要不是舊人相救,他差點就沒命了。七國之亂最終是依靠周亞夫等人來得以平息。 後來,漢景帝專門諮詢了從前線回來的校尉鄧公“在聽到晁錯死了後,吳國有沒有停戰?”鄧公回答說,吳國想造反其實已準備了幾十年,殺晁錯只不過是他是一個藉口而已。晁錯擔心諸侯強大朝廷難以駕馭,於是想到削藩鞏固中央政權,沒想到計劃剛開始就被殺了,這做法,既堵住了朝臣納諫的心思,還給諸侯報了仇,實在不高明。漢景帝聽後,長嘆:你說的對。我自己也十分愧疚。
-
10 # 文化點心
晁錯是漢文帝選拔的人才,當過漢景帝的老師。景帝即位後,對他言聽計從,他確實提出了很多好的治國理政建議,如鞏固邊防、強化軍事、重農抑商、選賢任能、強力削藩等,政治地位列“三公”之首,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要了。公元前155年,在他力主下,漢景帝實行削藩,詔令下了才十幾天,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就合夥反叛了,景帝接受大臣袁盎的建議,將晁錯腰斬於市,以化解危機,一點情面也沒留。
不少人覺得晃錯死得冤,削藩有什麼錯?其實不然,削藩一事,不過是導火索而已,他的悲慘結局早就註定了。
一、性格缺陷。此人過於剛直嚴厲,要求苛刻,心狠手辣,心高氣傲。他從小學習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學說,養成了法家特有的剛正冷峻、堅持原則、絕不妥協的性格,特別是走上最高領導崗位之後,更是盛氣凌人,自己認定的事情很少能聽取別人意見。在處事上尚可,在為人上卻是個大毛病,所以他身邊一直政敵不斷,特別與丞相申屠嘉、大臣袁盎、竇嬰等結怨甚深。申屠嘉就多次告他的狀,都被漢景帝保護住了。他本人為了剷除政敵,下手也狠。在他當部長的時候,就因為對袁盎看不上眼,利用職權調查他收受賄賂的事情,然後報告給漢景帝,差一點要了袁盎的老命。所以七國之亂的當口,沒一個幫他說好話的,而是牆倒眾人推,把一切責任都歸到他頭上,好多大臣聯名上書,殺晁錯以平息叛亂。景帝怎麼不清楚?殺了一個晁錯是平息不了叛亂的,但攘外必先安內啊!
二、慮事不周。削藩無疑是正確的,當時諸侯王勢力強大,已經危及到了中央的統治,而且為患長遠,不能不除,所以晁錯說,“這些傢伙們,不削弱他們,會反叛,削弱他們,更會反叛,與其如此,不如早辦、快辦。” 他的政治眼光看得沒錯,但是,當時中央政權實力不足,沒有強大的資金和軍隊,光憑一紙詔書那哪兒行?削藩肯定會遭到諸侯們的強烈反對,他們手中有糧有兵,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樣的事情,本應該是先不動聲色地暗地裡使勁,提前秘密做好方案,等到出手時一擊致命。可他倉促提出建議,沒有圍繞削藩大計作出相應周全的安排,所以詔書一發,七國叛亂,手忙腳亂,無應對之法。難怪他的父親,在聽到他力主削藩的時候及時勸他不要亂來,可是他聽不進去。他的父親很明白,已經預知結局,實在是不忍心看到,於是服毒自殺了。
三、危難自保。七國之軍,兵鋒正盛,已成洶洶不可阻擋之勢,這時候他不僅毫無退敵之策略,也不主動請求上前線殺敵,卻對漢景帝說,你必須親自去前線指揮,只要你一到前線,戰士們士氣高漲,而敵人一方敬畏您的威嚴,自然土崩瓦解,朝中有我在這兒處理一切事務,你就放心去吧。大臣們紛紛橫眉側目,咬牙切齒,漢景帝早已氣憤填膺,殺心頓起。
-
11 # 歷史時燒錄
漢景帝含淚斬殺自己的恩師晁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快速平定七國之亂,穩固自己的江山。那座墳頭還沒有幾個冤死鬼,晁錯就是其中的一個……
景帝時期的大時代背景——藩王強勢這件事還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說起,自劉邦打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後,開始採用黃老之學待民以寬,休養生息。
經過高祖、呂后、文帝三代,國家各地均得以發展,大漢王朝一片欣欣向榮……
而國家昌盛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各地藩王實力大漲,地方勢力隱隱有抗衡中央的架勢,若常此彼往,定會形成尾大不掉的現象,嚴重點形成類似周朝末年,地方割據,“地方強而中央弱”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對此現象,朝廷之中有很多“精明人”都十分清楚,但是他們卻都避而不談,為什麼呢?
原因主要有一個,這是皇家的家務事嘛,“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這個“家務事”是你主子的家務事,不分對錯,輕了重了都不好,甚至引火燒身。
直到,御史大夫晁錯上書一份……
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漢書》晁錯直言敢柬(他的身份也有點特殊,皇帝的老師,師恩如父),直接上書,長篇大論,大致內容如下:
“今藩王強勢,行不臣之事,有不臣之心,若不加一處置,常此彼往,定成心腹大患,臣有《削藩令》,其中有計策三十條,可解藩王之患”。
晁錯此番言論的出發角度確實是江山社稷、劉氏天下,不可為不大公無私!當然,他也因此得罪了無數的人,包括他的主子的家人眾藩王。
對此,晁錯的父親還急忙的從潁川跑來,對晁錯說道:“現在皇上剛剛繼位,你掌握大權,便要削弱諸侯,管人家家務事,疏遠人家骨肉,人家自家人都在怪你,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啊”?
晁錯義正言辭的答道:
“不這樣做,天子不會尊貴,國家不會安寧”!
晁錯的父親聽後說道:
“劉家的天下安寧了,我晁家卻要危險了”
說完,便喝毒酒而死了!
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父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漢書》說到這裡可以有個小結:
晁錯所做的削藩之事有三個特點:
以劉氏天下、江山社稷為出發角度,是有利於國家的好事。是以臣子身份插手皇家“老劉家”家務事,容易裡外不是人。“伴君如伴虎”、“老虎屁股摸不得”,此事出發點雖然大義,卻更容易引火燒身,“保大家而舍小家”了,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七國之亂起,晁錯以身“殉國”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建議,其實景帝也早已看出了藩王問題的嚴重性,只是苦於無處下手,今有晁錯之言,也不乏為一個好機會。
於是漢景帝準備大刀闊斧幹一場,削藩開始……
很顯然漢景帝也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但是顯然有點不夠充分,景帝定然知道,削藩會有很多藩王不高興,但是卻沒有想到他們會這麼快的就進行造反了,更沒有想到聲勢如此浩大,竟有七國參與了叛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
咋一看確實有些嚇人,漢景帝也因此很驚慌,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有一個重要人物登場——袁盎
就在景帝不知如何是好時,袁盎提出一條建議,大致意思如下:
“今天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晁錯胡亂削藩導致,並且藩王們起兵也是要“清君側,誅晁錯”,若陛下先將晁錯給殺了,並誅其三族,以解藩王之恨,藩王們定會撤兵”。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漢書》漢景帝聽此,經過反覆考慮,認為此計有理,於是晁錯就成了冤死鬼,並且他的家人也受此牽連,而結果是叛亂七國仍未退兵……
晁錯身死的原因這件事情說到這裡,晁錯身死的原因已經較為清晰了。
一、直接原因——七國之亂爆發,以晁錯之身堵悠悠之口
晁錯身死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晁錯削藩的主張引發了七國之間,而七國之亂是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大旗,所以為了讓七國之亂“名不正言不順”,最好、最直接、成本最低的辦法就是沒有了“君側、晁錯”。晁錯一死,叛亂的七國則沒有了起兵的理由,只好罷兵回家,而不罷兵回家,則成為了為一己私利而起兵作亂的亂臣賊子,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叛亂的七國自然會走向滅亡。
二、間接原因——袁盎等人的煽風點火,至晁錯於死地
晁錯這個人比較直,不會拐彎,再加上他執法嚴厲,在朝廷之中沒少得罪人,比如申屠嘉、袁盎等人。
因此,暗中盯著晁錯犯錯的人實在不少,一但有機會便會落井下石,至晁錯於死地,而由於晁錯人緣也不好,在其處於危難之際也無人替他說好話,更別提力保了,多數都是冷漠旁觀者,這也間接的促成了悲劇的發生。三、根本原因——參與皇家的家務事,晁錯裡外不是人
首先,我們先不論對錯,削藩這件事本身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削藩成了,皇帝大殺宗室,但無論如何宗室還都是皇帝的實在親戚,最後事情結束,皇帝為了安撫眾親戚,定會找一個替罪羊,以解親戚們的心頭之恨,而這個最好的替罪羊就是主張削藩之人。
削藩敗了,結果也無外乎兩種,一種是如晁錯一樣,被皇帝斬殺“以安人心”,另一種是直接被藩王們給“清君側”了。總之,參與皇家的家務事一般的結果都不會太好。
晁錯削藩手段的高明程度晁錯採用的削藩手段為“直削、硬削”,以皇家權威逼迫地方屈服,若中央與地方實力相差懸殊還好說,但倘若雙方實力相差不是很明顯,極易發生反彈,著成大亂,晁錯削藩所導致的七國叛亂這個後果就是其削藩政策不夠高明的一個體現。
晁錯認為,若不削藩,藩王勢力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掌控,會“長痛”,而若削藩,快速徹底解決藩王勢大的問題,則為“短痛”,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
雖然此次削藩爆發了七國之亂,但是總體上也算是成功了,畢竟七國之亂僅僅三個月便被平定了,而由於王爺等人的“謀反”,這次削藩進行的更加徹底。但是事實真的如晁錯所料的那樣“長痛”得以解決了嗎,答案顯然是沒有。否則也不會到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時期,藩王便又強悍了,武帝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後才得以解決。
藩王問題是一個貫穿歷朝歷代的問題,只要政策沒有改變,問題就不會根本解決。
時燒錄品歷史晁錯的《削藩令》雖談不上多麼的高明,其也因此次削藩被夷滅三族,成為了最大的一個冤死鬼。
但是晁錯“舍小家,為大家”,一切以國家昌盛、江山社稷為主的精神永垂不朽,晁錯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
12 # 上班族聊歷史
提到晁錯不得不提他主張的削藩。
那麼什麼是“藩”呢?
這就要從古代的政治制度說起。
秦朝以前中國古代實行的是分封制,那麼何謂分封制呢?
因為在古代中國認為天子是上天的兒子,而生活的土地稱為“天下”而“天下”是上天賜給天子的,天子在把有功的大臣或親屬進行在土地分封,是為分封制在春秋以前周天子分封的土地有一百多個諸侯王,到了戰國時期只剩下實力較強的七個諸侯國。
秦朝建立以後廢除了“分封制”改為“郡縣制”。郡縣制就是把國家劃分成“郡”由皇帝任命官員進行管理這樣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因為“分封制”的弊端是不利於中央集權,而“分封制”在向“郡縣制”過度是需要一個國承的。
所以到了漢朝期間劉邦實行了在邊遠地區實行分封制在中央地區實行郡縣制。
於是就有了晁錯所主張的“削藩”。
首先說晁錯“削藩”到底對不對呢?
毋庸置疑肯定是對的,因為這可以加強了中央集權,從長遠來看有助於國家安定。
那麼為什麼提出“削藩”的晁錯會遭到大家的反對呢?
第一 國家的主流思想形態。
漢朝初年國家信奉道家老子的“黃老無為,無為而治”。簡單來說就是少折騰,舉個例子史書記載一段話,大致意思講一條魚要慢慢的煎才不會破,假如不停的翻動那麼這條魚就破碎了。所以當時的晁錯提出的“削藩”與國家的主流思想不匹配,與國家的主流思想不合也就意味著與大臣的政見不合。
第二 晁錯的人際關係
晁錯在漢景帝繼位以前是跟隨景帝的。漢景帝繼位以後對晁錯很信任,於是晁錯不停的上書,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晁錯比較認死理。史記和《漢書》講到晁錯的時候都用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峭,什麼意思呢?嚴厲;直,什麼意思呢?剛直;刻,什麼意思呢?苛刻;深,什麼意思呢?心狠。一個人又嚴厲,又剛直,又苛刻,又心狠,討人喜歡嗎?不討人喜歡。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誰會跟這樣的人成為好朋友呢?這樣的人怎麼會有一個好的人緣呢,而沒有一個好的人緣,你怎麼能在政府裡面混呢?
既然大家都反對那麼為什麼削藩能夠執行下去呢?
這裡就要提一個人,那就是當時的皇帝―漢景帝。
漢景帝一開始也是猶豫的,但是晁錯上書“削之亦反,不削亦反”現在削阻力大但危害小,以後削阻力小但危害大。於是漢文帝同意了削藩。
那麼既然漢景帝同意了削藩而且在晁錯死後削藩成功了的事情為什麼要處死晁錯呢?
第一 晁錯沒有應對的措施
晁錯只是提到“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但是他沒有提供削藩之後的後續問題。這就造成了吳楚七國之亂之時晁錯沒有好的應對措施。最後還是漢景帝想到漢景帝死前告訴他的,一旦有軍事可以啟用將軍周亞夫。最後果然是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
第二 不思平亂先殺袁盎
晁錯要殺的是誰呢?袁盎。因為袁盎以前做過吳國劉濞的丞相,所以晁錯害怕袁盎會與吳國勾結,但是沒想到的是正是袁盎提出了誅殺晁錯,其理由:吳楚七國之亂打出的口號是“清君側”意思是說清楚皇帝身邊的小人,誰是皇帝身邊的小人呢?答案就是提出“削藩”的晁錯。他們天真的認為只要殺死晁錯,吳楚七國之亂就沒有了理由也就會退兵。
第二 晁錯要求皇帝出征
在吳楚七國之亂之時,晁錯提出讓皇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師,首先御駕親征上戰場是比較危險的事情,而留守京師相對比較安全,晁錯居然把危險的事情給皇帝,安全的事情留給自己,這不是大忌嗎?晁錯應該自己出證勝利了是功臣,死了是烈士為國捐軀,怎麼也比斬於街市要好。
我是趣味史書一名愛好歷史的上班族。
-
13 # 約定9521
明月何時照溝渠。。晁錯只是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制度的一個犧牲品而已。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成就了自己千古遺恨。當初劉邦稱帝之時。大封同姓諸侯王。其用意原本是讓諸侯國和諸侯王們做漢帝國的籬笆。防禦外敵的入侵,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畢竟這都是我們劉家的地盤。欺負我一個,就等於欺負我們全家。大家擼胳膊挽袖子。一起上人多力量大。給他們電顏色看看。看他們誰還敢對我們老劉家這一畝三分地垂涎三尺?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老劉一輩子不務農。根本就不知道有頂端優勢一說。主枝往往會被旁邊帝側枝代替。老劉不讀書。也不知道齊國百年小宗滅大宗的事。如果他知道這些相信打死他他也不會分封那麼多諸侯了。自己的失誤。卻要讓自己的兒孫們付出的慘重代價。相信漢景帝在地府向祖爺爺作述職報告時。劉邦肯定會後悔不迭的。晁錯作為一位大臣。目光如炬。他看到了蕃國之禍他們擁有財政軍事上大權他們得財政收入甚至超過中央財政收入他們擁有的軍隊也擁有強悍的戰鬥力。他們富甲一方擁兵自重成為中央的重大隱患。晁錯對此憂心忡忡。置個人安危於身外,向漢景帝建議趕緊消蕃。趁著他們現在還不足於中央抗衡。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立。馬上消蕃。此舉整合了吳王劉鼻的心意,多年之前自己最心愛帝兒子隨著自己前去長安朝聖,也不知道咋地啦!被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帝掄起棋盤不由分說給砸死了。劉鼻從此與景帝結怨。數十來不上朝。總想著有一天為自己額兒子報仇雪恨這不機會來了。漢景帝竟敢摸老虎得屁股,老虎不發威你以為我是隻病貓嗎?於是聯合其他六位藩王扛起了。反抗的大旗但是不能明說只是打出來的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而且說著很明白。我們是要除去皇帝身邊的奸臣晁錯。只要皇帝交出晁錯的人頭我們七國立即退兵。無話可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晁錯一心為國得罪了不少人而且自己情商太低。幾乎得罪了所有同僚就連景帝也得罪了。七國來勢洶洶。晁錯這個天真的書呆子竟然建議景帝親自前往前線抗擊敵人。自己做鎮長安城。等待捷報你以為你是誰啊。遇到危險先把自己的主子推出去真是迂腐至極。景帝由此起了殺心。加之小人的煽風點火景帝終於決定捨棄晁錯這個棋子。對不起禍是你惹下的你就得為此付出代價。如果他們還是不退兵。就只能武力解決了。這也是藉口之一。
可憐的晁錯不知道自己的主子已經出賣了自己。興沖沖穿著朝服前去上朝結果被公安部長帶到刑場腰斬於市。唉。晁錯太冤了只留下一聲嘆息!
-
14 # 希望星晨58298869
老劉得了江山後,大封同姓諸侯王!原意是取江山不易,自己拿下了,劉姓子弟都來沾光過上幸福生活!等各諸侯王享受到了好處,再有外夷進攻大漢國土,各諸侯王會看在同姓同宗室的份上,以感恩戴德之情,併為繼續養尊處優而齊上,把膽敢覬覦大漢皇位的亂臣賊子幹掉!這樣,就能保證天下永遠姓劉不變了!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劉季沒多少文化,可能不知道齊國百年小宗滅大宗的事!正是他生前大封諸侯王,給自己的後代留下了無窮的隱患,讓自己的兒孫們付出了慘重代價。
漢景帝朝的七國之亂就是劉邦埋下的禍根!
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為加強中央集權,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晁錯深悉藩屬國擁有財政軍事上的大權對中央危害極大。因為,地方收入超過了中央財政收入,地方又擁有強悍的軍隊。這就意謂著諸侯國擁有了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實力,遲早會鬧事!
於是,忠誠無私的晁錯置個人安危於身外,向漢景帝建議立即消蕃。
漢景帝不是傻瓜,早知藩屬國勢力日益增長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於是採納了晁錯的建議著手消蕃。
這正中吳王劉濞的下懷,這個富得流油的傢伙,早年攜心愛的兒子到長安面聖,兒子在與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帝劉啟對弈時,被劉啟掄起棋盤給砸死了。對劉啟早憋了一肚子氣。
主張削藩的晁錯為什麼會被漢景帝殺死?
1.“清君側、誅晁錯”口號的作用。
劉鼻從此與景帝劉啟結怨,竟數十來不上朝。總想著有一天為兒子報仇雪恨,這個機會終於來了。而作為七國之亂的始作俑者,他是有能力與遠見的人!如果判亂成功,坐南朝北是順理成章的事!
但,不能明言為自己的王子報仇而起兵啊,這樣會遭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的!深思熟慮後,他便喊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
這樣一來,似乎是告訴世人:我們不是造反,是要除去皇帝身邊的奸臣晁錯。只要皇帝砍了晁錯,我們就偃旗息鼓、斂刀收兵、息事寧人!
2.晁錯書呆子氣重,建議皇帝御駕親征引反感與質疑。
七國聯合,聲勢浩大,晁錯便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對諸侯王斬草除根,永絕後患。而自己坐鎮長安城整理內務等捷報,他是一遍赤膽忠心。可惜情商太低!大敵當前,你把皇帝推到前線去送死,自己還不知道!不殺你殺誰?畢竟,晁錯是自己的老師,劉啟隱忍未發。
3.袁盎的建議是劉啟殺晁錯的導火索。
晁錯忠心為國,性格耿介,曾經得罪了不少人。
袁盎便是其中之一。風口浪尖上,袁盎進宮求見漢景帝。他說藩王們聯手造反,以國家現有實力不一定能打贏他們。不如先殺了晁錯,再把封地還給各藩王們,這樣就可以平息他們的怒火。就不會打仗了。
漢景帝聽了袁盎的話之後,決定犧牲晁錯以換起大漢的安寧。
無私的晁錯就這樣被自己的老闆出賣了。結果被腰斬於市!真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嘆息!
-
1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上有個《竇娥冤》的戲曲。但說到歷史上有什麼人比竇娥更冤,恐怕莫過於晁錯了!
晁錯是漢景帝最忠實的謀士,他一生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幫助漢景帝考慮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急漢景帝所急,想漢景帝所想”。漢景帝所急所想是什麼呢?最直接的焦急,就是吳王劉濞要造反。最普遍的焦急,就是藩王們權力太大,對中央構成巨大的威脅。
(晁錯劇照)吳王劉濞要造反,也是漢景帝自己造成的。當年吳王劉濞的兒子與還是太子的劉啟下棋,兩個人起了爭執。下棋起爭執,再尋常不過了。所有喜歡下棋的人,沒有一個人和別人沒有起過爭執。不尋常的是,劉啟一棋盤就把劉濞的兒子給拍死了。
棋盤似乎並不是什麼鈍器,要用棋盤拍死人,顯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劉啟居然一棋盤就把人拍死了,可見他多麼心狠手辣。
劉濞的兒子被人活活拍死了,劉濞作為一個當爹的,可以說心裡要有多難過,就有多難過。他把這個仇記下來,要造反,也是很正常的。
藩王們權力太大,對劉啟及他的江山後代是一個威脅。這一點,雖然不是劉啟自己造成的,但也是劉啟必須解決的問題。
不過,這個並不是讓晁錯焦急的事情。因為削不削藩,對晁錯本身是沒有任何影響的。晁錯作為一個朝中大臣,他焦急的,應該是有人和他分享權力,有人更得漢景帝的寵愛,使他在漢景帝的面前失寵。
但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人和晁錯分享權力,也沒有人更得漢景帝的寵愛。換句話說,晁錯積極籌劃的削藩的事情,完全是為漢景帝考慮的。
(漢景帝劇照)然而,晁錯所思所想,都是為漢景帝考慮,漢景帝卻在削藩不久,就把晁錯給殺了,而且用的是“腰斬”這種古代最為殘酷的刑罰之一。
“腰斬”就是從中間把人切開。切開以後,人還不可能馬上就死,他在失血的過程中,慢慢痛死,其殘酷性可想而知。
在古代,對犯人實施“腰斬”這樣的重刑,一般都是犯人犯了謀逆大罪。也就是要奪皇帝的皇位。但是,晁錯並沒有犯什麼謀逆大罪,他不但沒有想過要奪漢景帝的皇位,漢景帝在處決晁錯的時候,也沒有說過他是犯了謀逆大罪。可為何漢景帝還要用這樣的刑罰來處置晁錯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看看當時漢景帝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當漢景帝開始削藩的時候,各地的藩王們都鬧起來了。吳王劉濞更是舉起了造反的大旗。一時之間,響應起義的,一共有七個藩國。
這時候,謀士袁盎對漢景帝說,要想平息“七國之亂”,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掉晁錯。
袁盎這樣給漢景帝出主意,目的很明確,就是想借機取代晁錯在朝中的地位。畢竟當時晁錯受到了漢景帝的獨寵,誰要是能夠取代晁錯,誰就能在朝中呼風喚雨。所以對袁盎的這個提議,我們是能夠理解的。
不過我們似乎並不理解漢景帝當時為什麼同意袁盎建議的這個做法。
(劉濞劇照)漢景帝為什麼會同意呢?歷史上學者們的解釋是,漢景帝目的是為了平息藩王們的怒氣,讓他們停止造反。
但事實上,這個解釋是完全不對的。為什麼說不對呢?
漢景帝為什麼要削藩?就是因為他擔心藩王們不服中央,因此才動手。現在藩王們動手以後,又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失,漢景帝為何就服軟了呢?如果他是一個服軟的人,當初就不會同意削藩。而漢景帝同意削藩,就是他不怕。
由此可見,說他殺晁錯,是為了平息藩王們的怒火,顯然是不對的。
那麼,他殺晁錯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
是為了把劉濞等人逼入絕境。
劉濞之所以造反,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說漢景帝身邊有晁錯這樣奸臣。他們殺進長安,就是為了清理這樣的奸臣。
好啊,你不是說晁錯是“奸臣”嗎?我先把他給清理了,你還有什麼話說呢?是不是就應該迅速退兵了呢?如果我自行把“奸臣”給清理了,你還不退兵,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你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那樣一來,我要打你,就十分的理直氣壯了。
而結果正和漢景帝想的一模一樣。漢景帝殺掉了晁錯,劉濞果然理屈了,他的行動,就變成了“造反”。漢景帝打他,也就順理成章了。
晁錯一腔熱血為漢景帝好,但他最終不過就是漢景帝的一個棋子而已。
(參考資料:《史記》)
-
16 # 穿插游擊隊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去世,其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時代,是西漢帝國極為關鍵的轉型期。
白馬之盟的玄機
劉邦建國,其帝位合法性,來自諸侯的推舉。按《史記》的記載,諸侯之所以推舉劉邦做皇帝,是因為他在滅秦與滅項羽兩事上“功”最高,且在恢復諸王和封賞功臣方面“德”最高。也就是說,劉邦的帝位,與秦始皇的帝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秦始皇的“帝位”,意味著至高無上不容置疑,是一種絕對權力;劉邦的“帝位”,僅意味著他的功與德比其他諸侯要大,是一種相對權力。
換句話說,西漢建國一事的本質,乃是一場“按功勞大小分配戰利品”。功勞最大的劉邦分得帝位,其次者得王,再其次者得各級別的侯,分別享有大小不同的蛋糕。最末稍的“軍吏卒”,按“高帝五年詔”,也被授予了“第五等爵之大夫”的爵位,可以獲得五頃左右的田宅。
但是,這種粗糙的“蛋糕分配”背後,並無穩定的權力架構來維繫——帝、王、侯的權力邊界並不清晰,彼此間也缺乏信任。殺臧荼、殺韓信、殺彭越、殺英布……殺得血腥滿身,劉邦也尋不到自己想要的安全感。高帝十二年三月,自覺時日無多的劉邦,終於決定變殺戮為妥協,嘗試透過與功臣集團舉行盟誓的方式,固化各自的權力邊界,換取漢帝國的長治久安。這就是著名的“白馬之盟”。
參與白馬之盟者,共有三方勢力:(1)代表宮廷力量的劉邦;(2)代表王國力量的劉姓諸侯王;(3)代表軍功集團力量的列侯(王陵、周勃與陳平等人)。這場盟誓,完成了一次以互相制約為核心要義的權力分配——無功者不得侯,旨在保證軍功列侯的利益,不會被皇權隨意稀釋;非劉氏不王,旨在保證諸侯王的權益,不會被掌控朝堂的軍功列侯侵犯。皇帝握有王與侯的分封大權,居中起到平衡作用。這種權力分配,具化到漢初的政治生活當中,體現為皇室掌控宮廷、軍功列侯掌控政府(丞相必出自軍功集團)、諸侯王掌控王國。
遵循這種分配格局,自劉邦時代開始,擔任政府首腦,也就是丞相一職者,全部都是軍功列侯,他們依次是: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審食其—呂產—周勃—灌嬰—張蒼—申屠嘉—陶青—周亞夫—劉舍—衛綰。從蕭何到申屠嘉,除呂產外,皆是軍功元老;從陶青到劉舍,俱屬於軍功二代(軍功一代已死亡殆盡)。
漢初的許多政治事件,其解讀密碼均潛藏在這一權力分配體系之中。比如:
(1)軍功排名第一的蕭何剛死,曹參就知曉自己將繼任丞相、趕緊催促家人收拾行裝,其緣故正在於按蛋糕分配規則,不必等皇帝下旨,就該軍功排名第二的曹參做丞相。
(2)呂產以外戚身份為相,破壞了蛋糕的分配規則(儘管呂氏在楚漢之爭中也擁有軍隊,立有軍功),呂后一死,隨之而來的就是由周勃、陳平串聯在京列侯發動的血腥政變。
(3)漢文帝雖成功促成了“列侯就國”(讓住在長安的軍功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地),但他仍不得不抑制住自己任用“皇后弟竇廣國”為相的慾望,“久念不可”,在劉邦時代的一線軍功列侯已去世殆盡的情況下,仍謹慎選擇了二線軍功列侯申屠嘉。
申屠嘉在漢景帝時代被氣死,意味著上述權力分配體系開始崩潰。
申屠嘉嘔血而亡
申屠嘉年輕的時候是條好漢,膂力強勁,在軍營裡開強弓硬弩,常招來圍觀讚歎。隨劉邦輾轉征戰,先打項羽,做了隊率;再攻黥布,升任都尉。作為軍功列侯集團中人,申屠嘉的戰功不大不小,屬於中游偏下,在惠帝年間升任淮陽郡守,掌控地方政府,很符合“白馬之盟”定下的利益分配的規矩。
漢文帝即位之初,遴選曾追隨劉邦南征北戰、年俸二千石的軍功老臣,一律授予關內侯的爵位,共尋到符合條件者二十四人,申屠嘉亦在其中。為消除所謂“誅呂安劉”之亂的震盪,漢文帝重新確認“白馬之盟”,恢復了由軍功老臣擔任最高行政長官——也就是丞相的慣例,先是參與誅殺呂氏的周勃和陳平,然後是在漢初功臣排名表中排名第九的灌嬰,灌嬰死後,由排名第六十五的張蒼繼任。軍功處於中下游的申屠嘉,也在此期間升任御史大夫,成了朝堂上的二號人物。
張蒼做了整整15年丞相,他退休時,漢朝已建國40年,第一代軍功老臣差不多已被時間淘汰殆盡——張蒼軍功排名六十五,而得以代表軍功集團出來擔任丞相,本就意味著軍功老臣們已嚴重凋零。張蒼退休後,漢文帝本有意讓外戚竇廣國上位,但“誅呂安劉”之亂的教訓在前,思慮再三,漢文帝還是選擇了年邁的申屠嘉。
丞相一職,似乎並不適合申屠嘉。《史記》對申屠嘉的評語是學問粗疏、不懂權變,業務能力一般,待人處事的手腕也有欠缺。他的上位,是漢文帝尊重“白馬之盟”的無奈產物,更多的是看重他的軍功列侯身份。當然,關於怎麼做丞相,漢惠帝時代已留下了“蕭規曹隨”的舊例,申屠嘉並無太多繁雜政務需要處理。他在文帝時代任相五年,既無值得說的政績,也無值得說的紕漏。
漢文帝去世後,申屠嘉繼續留在丞相任上,繼續代表軍功集團執掌朝堂。但新即位的漢景帝,對申屠嘉(及其所代表的軍功集團)的尊重,已遠不如他的父親。
鄧通是漢文帝特別寵愛的一個弄臣。某次,申屠嘉入見,鄧通坐在漢文帝旁邊,侍寵而未按規矩行禮。奏完正事,申屠嘉對文帝說,陛下喜歡臣子,可以讓他富貴,但不能亂了朝廷的禮制。文帝打圓場和稀泥說算了算了小事情啦。申屠嘉不買賬,回到丞相府後下發“丞相令”召喚鄧通。鄧通害怕,找文帝求助,文帝說但去無妨,你前腳進丞相府我後腳派人把你召回來。結果,鄧通在丞相府大磕其頭,回來跟文帝哭訴說“丞相幾殺臣”。
申屠嘉與鄧通的這段衝突,既彰顯著軍功集團對朝堂的掌控力,也體現出了內廷與外朝之間力量的均衡。文帝選擇尊重申屠嘉和他所代表的的軍功集團,對此事保持沉默,沒有去替鄧通“出氣”。而當相似的事情出現,漢景帝的做法與其父完全相反——畢竟,他沒有經歷過“誅呂安劉”的血腥往事。
漢景帝最信任的朝臣是晁錯。晁錯是他做太子時的老師,有著高超的辯才。景帝即位後,晁錯一夜之間從八百石的“中大夫”,越級升遷為二千石的“內史”,進入了漢帝國高層決策圈——按《史記》的記述,這個高層決策圈只有景帝和晁錯兩人,“錯數請間言事,輒聽”——晁錯總是拉著景帝講悄悄話,咬完耳朵後就做出了決策。這種不正常的決策模式,將以申屠嘉為首的朝堂重臣們排除在外,更改了漢帝國的許多舊法令。權力在從軍功集團手中流出,晁錯自然會引起軍功集團的抵制與反彈。
晁錯的不知韜光養晦,給了申屠嘉發難的機會。內史府大門朝東,晁錯覺得不方便,在南面另開了一道門。開一扇門本不算事,問題是為了開這扇門,打穿了太上皇廟的圍牆。這種事,普通人不敢去做;晁錯做了,是因為他知道景帝寵信自己。申屠嘉聞知此事後,即“奏請誅錯”,這場彈劾,既是為了扳倒晁錯,也是為了向景帝強調軍功集團的利益與立場。
詭異的是,申屠嘉的彈劾計劃,居然會被晁錯提前得知。他連夜進宮,與景帝商量如何對付申屠嘉,次日,申屠嘉的彈劾沒有說完,就被景帝打斷。景帝為晁錯辯護說,拆掉的只是太上皇廟的外牆,外牆不如內牆重要,而且外牆也是我讓他拆的。
這番欲蓋彌彰的偏袒,意味著景帝對軍功老臣已無尊重,申屠嘉深感受辱,回家後一病不起,嘔血而亡。
腰斬晁錯
漢景帝不尊重的,不止是軍功老臣,而是自“白馬之盟”以來所形成的整個漢帝國的權力分配體系。
這也是他信賴、重用晁錯的主因。在朝堂上,晁錯可以被用來壓制軍功老臣;在朝堂外,晁錯還是“削藩政策”的積極主導者和推行者。漢景帝要的,是重塑秦始皇時代的絕對皇權,而非皇帝與軍功列侯、諸侯王共治天下。晁錯早年所修習的“申商刑名之術”,在景帝的雄圖大略中找到了用武之地。
景帝三年,晁錯正式著手實施削藩。先以楚王為薄太后(文帝之母)服喪期間與宮人發生性關係為由,削掉了楚國的東海郡與薛郡;接著又以相似的方式,找茬削掉了趙國的河間郡與膠西王的六個縣。然後,削藩的剃刀落到了吳王劉濞的頭上。
齊、楚、吳曾是漢帝國最大的三個劉姓王國。齊下轄七十餘城,楚下轄四十餘城,吳下轄三郡五十三城。齊國已在文帝年間被肢解;楚國在劉邦時代被分割為荊、楚兩國,被分割後的楚國剩下三郡三十餘城,再被晁錯找茬削掉兩個郡後,已無足輕重。剩下最強大、最難對付的,就是吳國。
劉濞在南方立國四十餘年,煮海為鹽,冶銅鑄錢,史載“國用富饒,百姓無賦”。晁錯的計劃,是削掉吳國最富饒的兩個郡,產鹽的會稽,與產銅的豫章,兩郡合計三十餘城。這意味著吳國將喪失絕大部分的經濟基礎,只剩下一個貧瘠的沛郡。
劉濞與漢景帝之間存在著殺子之仇——文帝時代,劉濞之子入朝,與太子(即後來的漢景帝)下棋起了爭執,“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被太子拿棋盤給砸死了。這種仇怨,在劉濞與漢景帝之間種下了難以化解的猜疑,彼此都只能在強大的實力中尋找安全感。如今,晁錯要剝奪吳國的經濟命脈,劉濞就只能放手一搏,於是就有了以吳國為首、以“誅晁錯,清君側”為旗號的所謂“七國之亂”。
叛亂髮生後一個月,負責長安城治安的陳嘉敲開了御史大夫宅邸的大門,通知晁錯去開高層會議。晁錯上了馬車,但馬車沒有沿著熟悉的道路馳向皇宮,而是直奔長安東市。在那裡,一名壯碩如牛的大漢,已將鋒利的板刀擦得鋥亮。
景帝三年正月,御史大夫晁錯被腰斬於長安東市,臨死前還身穿著華麗的朝服。
晁錯用自己的死,完成了自己所主持的削藩大計。為了平定所謂的“七國之亂”,景帝必須團結軍功集團;而要團結軍功集團,首要之務是緩解與軍功集團的緊張關係,消除申屠嘉因晁錯嘔血而亡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新確認軍功集團在朝堂上的特殊利益。誅殺晁錯,是完成這些事最快捷的方式。
第一代軍功老臣周勃的兒子周亞夫,成了平叛軍隊的最高長官。
餓死周亞夫
公元前143年,前丞相,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下獄死。
據《漢書·周勃傳》,周亞夫被下獄,直接原因是其子私買違禁葬器遭人告發,周亞夫受到牽連被問成謀反罪,在獄中絕食而亡。
這不是周亞夫之死的真正原因。在此之前,他曾涉入到兩個更致命的政治事件之中。
第一件是反對廢黜慄太子。景帝四年,皇子劉榮被立為皇太子,其母慄姬,故稱慄太子。景帝六年,薄皇后因無子被廢,宮廷內爆發皇后之爭,王夫人擊敗慄姬獲勝,隨後,景帝決定廢黜慄太子、改立王夫人之子膠東王劉徹為太子。此事遭到了以丞相周亞夫為首的朝廷大臣的激烈反對,但景帝執意而為,不惜殺人立威,終於廢黜劉榮,冊立劉徹為新太子。
第二件事是阻礙王信封侯。中元年間,竇太后希望封王皇后之兄王信為侯。景帝就此事與丞相周亞夫商議,周搬出白馬之盟表示反對,景帝只好暫時打消主意。到了中元三年,景帝不顧周亞夫的反對,違反白馬之盟,堅持冊封匈奴降王徐盧等多人為列侯,君臣間發生嚴重衝突,周亞夫託病辭去了丞相之位。中元五年,景帝封王信為列侯,隨後發生了周亞夫被捕下獄、絕食而死之事。
這兩件事,就其實質,都屬於朝堂對皇帝試圖擴張權力的阻擊,與景帝重塑秦始皇時代絕對皇權的夢想形成了直接衝突。其中又以阻礙王皇后之兄王信封侯,最被景帝深惡痛絕。在這一事件中,景帝一心要擴張皇權,不願繼續遵守白馬之盟;軍功集團一心要拿白馬之盟來維護自己的權力蛋糕,雙方產生了激烈的正面衝突。周亞夫既是軍功二代,又是新時代軍功最高者(平定七國之亂),又處在丞相的位置,很自然地被推上了與皇帝正面對壘的位置——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背景:其父周勃為了維護白馬之盟,曾與陳平牽頭,與其他在長安的軍功列侯串聯,發動了所謂“誅呂安劉”的血腥事變。這種背景,既讓軍功列侯對周亞夫抱有不同於他人的期望,也讓景帝對周亞夫懷有不同於他人的警惕。
如此種種,構成了周亞夫真正的死因。
周亞夫下獄死去的同月,軍功二代出身的過渡丞相劉舍被景帝罷免,由御史大夫衛綰接任。衛綰,是漢代第一個非軍功集團出身的丞相。
由白馬之盟構築起來的舊時代結束了。
回覆列表
替皇權考慮,主張削藩,卻迎來自己父親自殺,皇帝處死的結局。
西漢景帝二年,晁錯上疏《削藩策》,提議削減諸侯封地的主張,並敏銳的指出當時的形式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因此,越早施行削藩,危害會越小。
此策一出,天下震動。
晁錯的父親從潁川郡急匆匆的趕到長安,擔憂地對他說:“你所作所為引起了天下人議論紛紛,諸侯也對你非常的怨恨”。晁錯慨然答道:“我當然知道會有這樣的局面,但不這麼做,天下社稷便不得安危。我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晁父只能深深的嘆氣道,“劉室天下是安穩了,可我們晁家卻要家破人亡,我走後你也多保重。”。回去後,晁父便飲藥自盡,死後十多天,西漢爆發吳楚七國之亂,緊接著,景帝下令將晁錯腰斬東市。
那麼主張削藩的晁錯為什麼會被漢景帝處死呢?晁錯從文帝時期,就已經指出,諸侯國有叛亂的危險,不可謂不深謀遠慮,而其一心報國,至死不悔,不可謂不忠心耿耿,那麼晁錯的結局正如其父所言,為什麼一定要被殺呢?下面就為大家來一一解析。
第一點,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削藩太急引起了吳楚七個諸侯國的叛亂。
這些諸侯國早有造反之心,且暗中積攢勢力許多年,其中又以吳王為典型,史載“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豪傑”,可知其勢力不容小覷。
景帝剛繼位不久,政治環境都不是很穩定,又聽從晁錯的策略,驟然削藩,操之過急,引得天下動盪,諸侯人心不穩、人人懼危,從而引發聲勢浩大的諸侯叛亂。面對此種情況,必須要有人把這過錯承擔起來。皇帝的威嚴不容損害,錯的當然不能是景帝,那麼自然而然的這個鍋由晁錯來背。
第二點,晁錯鋒芒太露,得罪的人太多。
史載,晁錯為人“魯直深刻”,又“學申商刑名於張恢先所”,不僅性格認死理不留情面,所學又是法家刑名之學。法家傾向於制度建設,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忠實維護者。
可想而知,晁錯的施政舉措,往往會損害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樹敵太多。丞相申屠嘉便心懷不滿,但在景帝對晁錯的偏袒下,氣憤而亡。另一位名臣袁盎更是明面表達不合,公開場合兩人從不在一起,晁錯坐在旁邊,便會起身離開。這些都是中央官員不滿;地方上,晁錯是鐵桿的削藩派,各個諸侯王天然是他的死對頭。
晁父便是看到他已經深處漩渦之中,各種矛頭都已指向了他,故而苦心勸說。但是晁錯一心奉公,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更何況當時形勢,只怕不能夠回頭。最後果然是袁盎借諸侯王造反之事發難,景帝將晁錯處死。
第三點,諸侯王造反打的就是誅殺晁錯的旗號。
在封建社會時代,等級秩序森嚴,以下犯上往往被視為大逆之舉。於是,造反的吳楚等諸侯王提出一個創造性的口號,便是“清君側”。
所謂“清君側”含義君主身邊有奸佞之徒,矇蔽聖聽,而我們舉兵不是造反,而是要除掉這些奸佞之徒。那景帝身邊的奸佞之徒指的是誰,很明顯是晁錯。
面對諸侯王所提出口號,景帝主動處死晁錯,希望諸侯王以此退兵。但是很明顯吳楚等七國並不會退兵,秣馬厲兵幾十年,只為等這一刻,天底下哪有造反造到一半便停下來的道理,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從景帝的帝王心術角度考慮,他或許也不奢望吳楚等國能夠退兵。他要做的是,自己先動手誅殺掉晁錯,使七國提出“清君側”的口號破產,失去起兵的正當性,露出赤裸裸造反的面目,離散七國的人心。
太史公在《晁錯列傳》的篇末這樣寫道,“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耶!”。變法從來都是要流血犧牲,從商鞅、晁錯到張居正、譚嗣同等人,無不以鮮血昭示的這一點,但這樣犧牲則是值得的,唯有這樣才能換來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