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瘋狂的影視吖
自從“胡服騎射”推行的第一天起,趙武靈王慘死的命運就已註定了。
公元前296年,戰國時期威名遠揚的趙武靈王崩於沙丘,但是趙武靈王的死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死。
他的死意味著趙國改革派徹底失敗,之後掌權的是一向不支援變法的公子成和李兌,並且趙武靈王生前所制定的諸多改革政策也被被廢除。
那麼為什麼趙武靈王會被餓死?
司馬遷在史記中解釋到是因為趙武靈王非長立幼亂了禮法,因此引起了趙王何與公子章兄弟倆之間的內訌。
但是趙武靈王被圍沙丘三月之久,為何沒有一個大臣前來救駕?而一個看門小吏又哪裡來的膽子逼死前任國君?
所以趙武靈王沙丘之死看似是兄弟權力之爭,實質上是改革派與守舊派的鬥爭,而趙武靈王的死,正是趙國高層的集體意志。
-
3 # 2許雲輝
趙武靈王趙雍,戰國時趙國第六位國君。其在位時推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滅中山國、闢雲中與雁門和代郡三郡,修築“趙長城”,一躍而為與秦比肩的強國。
之後,他廢黜長子公子章的太子地位,改立次子公子何為太子,兩年後心甘情願禪位,自稱趙主父,公子何變身趙惠文王。
因覺愧對公子章,趙武靈王封其為安陽君,並讓齊國貴族田不禮輔助他。田不禮趁機時常鼓動公子章奪王位,趙武靈王態度曖昧令群臣腳踩兩隻船。其後,他欲立公子章為代王,與趙惠文王分庭抗禮,想借此奪回王位大權。
他以選看墓地為名,令兩個兒子隨行。趙武靈王與公子章殺害了趙惠文王的使臣,又準備拿下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率軍圍住父兄宮殿。主帥公子成誅殺了公子章,並放出宮中所有人,只將趙武靈王獨自圍困宮中。趙武靈王苦苦一支撐三個日後,被活活餓死。
綜上所述,趙武靈王死於對權力的渴求和私心的偏袒。
-
4 # SVIP至尊版
一、他一手造成的體制成了問題。
1.國君已經不是他,他只是個特殊身份的高階將領。這也是他被困死的根本原因。如果他沒有主父的特殊身份,估計早就被定性為叛軍將領直接殺死了。
2.趙何想他死但又不想揹負下令殺父的名聲。他才能多活幾個月,1千多年後史思明的兒子就是一定要他爹死,就是直接下手。
3.直接圍困他的應該是聽命於趙成李兌的部曲,不會聽從他的命令,史書上說他們只是流淚,估計也只能心理同情。
4.朝中的文武官員中沒有重量級的趙武靈王的心腹。文官就算有同情的但也沒辦法。武將就算有同情的但救援趙武靈王就是不在國君趙何同意下私自用兵,形同反叛,估計沒有敢。如果前相肥義活著,他可以用個人威望鼎著趙何的君威調兵救趙武靈王。他一死,救沒有重量級的幫手了。
5.就算趙王犯下了一系列的錯誤,如果他有這樣一個準備應該還不會有這樣的下場。如下是我的個人分析
一個強人(國君,大將,軍閥,黑社會老大,土匪。。)無論在哪裡,身邊都要有一支足夠數量和質量還有完全忠於自己的貼身部隊。
假設趙武靈王身邊有這樣一支人馬。他可以冒死衝出重圍,返回雲中重兵集團,那時候估計就是一場文官武將選擇站隊的問題了,到底是追隨哪位趙王?應該就是一場趙國內戰的問題了。
二、守舊派不允許趙武靈王活下去
據《戰國策·趙策》所載,趙武靈王命周祒穿胡衣為太子師父之時他回答到:乃國未通於王胡服。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歷經六年改革的趙國仍然有著很強的反對聲音。
但是屈於趙武靈王的權威他們暫時失聲而已,可一旦趙武靈王失勢,改革將會立刻崩殂。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守舊派的首領公子成及李兌巧妙地利用了趙武靈王在接班人的安排上出現的紕漏,而堅定地站到了趙王何的身旁。
在公子章發動沙丘政變的叛亂之時借力打力,一股清洗了趙國國內的改革派,而作為改革派的首腦,趙武靈王在守舊派看來是必死無疑的。
這也是趙王何不能運用自己權力放出父親的原因之一。守舊派是他的權力基礎,一旦放出趙武靈王不僅意味著趙王何支援國家分裂,也意味著他將失去守舊派的支援。就這樣被守舊派扶植上臺的趙王何不僅隨後中止了“胡服騎射“改革,而且他也失去了慈愛的父親。
-
5 # 曉麗說影視
秦始皇想要統一六國,一統天下,肯定會逐步計劃,輕鬆收復韓國之後,他又把矛頭對準了趙國
其實趙國的實力在戰國七雄也是相當強,因為早在秦王趙正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的時候趙國有個很厲害的國君,就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當時趙武靈王想滅掉秦國,足以看出趙國當時的實力,也是有統一六國的雄心和氣魄的,但是沒想到秦國竟然把韓國吞併之後直接看準趙國這塊蛋糕了,對趙國下手了
胡服騎射
先分析一下趙國君王,領航者帶頭人,趙武靈王,他是趙國的第六位國君,在位的時候在軍事上推行“胡服騎射”,傳統的車兵,步兵是沒有辦法遠涉險阻的,於是他就招胡人,穿他們衣服,使用他們的兵馬,這在當時也算非常創新之舉,從服裝的改變來說,當時趙國都是寬大的衣服,胡服為了騎射方便都是緊身衣,從細節看出趙武靈王特別用心,但要改變這個習慣大臣們就接受不了,尤其在古代,思維相當固守的年代裡,人們出生開始就穿寬大的衣服,這也是老祖宗的傳統,這要改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學習自己看不上的,野蠻荒涼的胡人的衣服,開玩笑一樣,但趙武靈王堅決改變,自己也很有辦法,很快解決了,首先大臣的支援我,然後自己家親戚支援,接受度就快一些了,這樣可以增強戰鬥力,讓趙國在外事溝通都非常有底氣,這樣打仗能贏,也能增加國土面積,他眼光獨到,鎖定天下關鍵地勢,如此一來取道荒漠奔襲秦國也是指日可待。
如果不去改變,不去創新,早晚都是秦國碗裡的肉,所以他主張擴大騎兵,更換服裝,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正確的,使趙國國力增強,尤其在軍事外戰方面頗為用心常,非有遠見的也讓趙國很快的成為東方大國,並且成為強國,也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因為這個民族太有戰鬥力了,能打有智慧,這麼有潛力的一位君主,當時也頗具有霸主的氣質,但是,可但是一件事情毀了這個不可一世的趙國,想要吞併秦國的趙國。也可謂一代梟雄。
趙國曆史性轉折,廢太子,禪位
趙武靈王愛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資治通鑑。周赧王十五年》
趙武靈王十六年遊大陵,,喝醉了夢到一個美女和他鼓琴而歌,趙武靈王特別喜歡這個夢裡美女子戀戀不忘,得說也是個痴情種就和大臣們說了這個事,但不記得樣子,只記得叫嬴,這時候有個大臣就決定把自己女兒送來了(有資料記載這是吳廣的女兒,暫且不去詳實),還把女兒名字孟姚改成了嬴,趙武靈王非常喜歡她,她也是趙惠文王的媽媽,紅顏薄命,這個女的不久於人世,趙武靈王很懷念她,就想把太子的位置給當時只有十歲的趙何,所以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正直壯年的趙武靈王突然做了一個決定,讓大家目瞪口呆,廢除了太子,然後禪位給小兒子趙何,也就是趙惠文王,一般來說確立儲君是立國之本,一般都是立長不立賢,沒有特殊情況不可以隨意廢除太子,可能是自從這個女人來到他身邊,趙國國力增強,一切都很順利所以他也把這種巧合認為是上天的旨意,改立惠文後之子趙何
趙章好好太子被廢看著這個弟弟也是看不順眼不服氣,趙武靈王怕自己去世以後他們爭奪皇位,就決定活著的時候禪位,這樣能照顧一下小皇帝,扶持他順利接管趙國,這是不是出於燕婉之私就不去追究了,這已經是事實了。
趙武靈王自己想的都挺好,殊不知已經埋下大雷,也是日後趙國衰敗的重要原因,他的自私,愚昧,愚蠢和小人的讒言促成了這次廢長立幼,壯年禪位給僅十歲兒子的這一動作引發內亂,也就是說別人沒打呢,自己先亂。
再說無緣無故被廢的太子公子章,心理有火啊,但也沒招,有一次,上朝的時候他看到自己大兒子趙章二十多歲了還得給自己十歲小兒子下跪,心裡不舒服啊,就又做了一件促使趙國加速滅亡的動作,將趙國一分為二,一人一半,讓兩個兒子都當王,封長子章於代,號安陽君,還派了田不為為相,幫助章,封太子何為趙王,大臣們都紛紛阻止,這事還沒宣佈和實施,趙章,田不禮就發動了叛亂,兵變了,在這場叛亂中,趙章失敗了,章就去趙武靈王養老的地方,於是趙武靈王就把章藏起來了,在效果歷史上,規定以兵圍王宮者滅族,大臣們也不敢進去抓,就說誰出來我不殺誰,最後出來我滅九族,這時候宮女太監全跑出來了,就剩趙武靈王和章,可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被圍了三個月,最後趙武靈王都去掏鳥窩吃生鳥肉,最後活活餓死在沙丘,歷史上皇帝的驚人的慘案,餓死了,這就是沙丘之變。
等圍困他們的大臣確定他真死了,才放出訊息,大臣之所以這麼膽大就是因為如果讓趙武靈王出來他們必死無疑,那就不如餓死,趙惠文王也順利成為皇帝,其實本來也是皇帝了。可以重新選擇大臣,親信,把之前趙章的黨羽全部替換掉,聰明的趙惠文王得到文臣武將的支援,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王朝。
這時候有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沒有人救趙武靈王呢?趙氏宗親的力量呢?
首先之前他推行胡服騎射得罪一些宗親,損害宗親的利益,而且有意不重用宗親力量,凡事一意孤行也是導致沒人願意幫他。
總結一下導致趙武靈王這麼悲慘結局的原因:
第一,廢長立幼,當時繼承規定是合理合法的,違規操作肯定有代價,
第二,不能在壯年時放棄自己的權利,自己打下來的江山給一個十歲的孩子
第三,決定不能朝令夕改,已經定了小兒子是太子,對於趙章的處理不到位,啥要麼派出所守邊疆,要麼就削弱權利,又讓趙章做了代王,最後結果就是導致國家分裂,這就註定了趙武靈王的悲劇,這也是趙國的悲劇,秦國的喜劇,秦國最怕就是趙國,沒想到趙國自己把自己幹敗,他的政治錯誤付出慘重代價,活活餓死,用生命換來小兒子趙惠文王的繼位。
-
6 # 木易乘舟
趙武靈王趙雍,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帝王之一,身為一代雄主的他,竟也犯了個天大的錯誤,最終結局悲慘,令人唏噓。
開始,武靈王和王后韓氏,生了嫡長子趙章,被立為太子。
太子15歲時,武靈王又娶了美貌的吳孟姚,武靈王對她甚是喜愛。
不久,吳孟姚生下兒子趙何,這時王后韓氏突然去世,吳孟姚被立為王后,之後太子被廢而立趙何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武靈王做起了太上皇,自稱主父。
武靈王對大兒子心感愧疚,於是,就想將趙國一分為二,封趙章為代王,但因相國肥義的強烈反對而未分成。
此時,武靈王想奪回權力,趙章想挽回屬於自己的東西。於是,趙雍以看墓地為名,邀請趙何與趙章同去,晚上睡在沙丘。趙何單獨住,主父趙雍與趙章同住。結果,晚上趙章密謀發動叛亂,主父趙雍默許,卻不知,趙章被早已提前部署的相國部下擊敗,當即處死。武靈王被圍困行宮三個月,最終餓死宮中。
-
7 # 紅鬍子老王
齊桓公稱霸諸侯,最終也是餓死宮中。首先這不奇怪,東周局勢劇變,堪稱爆炸,在極端變化的環境裡,人性會表現出極端的適應性,也早就極端的人格,繼而做出極端的事情,諸多極端碰觸在一起,就會出現類似情況。即便諸子百家,不也是各個極端的學術麼。所有人都在變化。
-
8 # 奧利奧掰開彩虹
趙武靈王趙雍,戰國時趙國第六位國君。其在位時推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滅中山國、闢雲中與雁門和代郡三郡,修築“趙長城”,一躍而為與秦比肩的強國。
趙武靈王在位的時候在軍事上推行“胡服騎射”,傳統的車兵,步兵是沒有辦法遠涉險阻的,於是他就招胡人,穿他們衣服,使用他們的兵馬,這在當時也算非常創新之舉,從服裝的改變來說,當時趙國都是寬大的衣服,胡服為了騎射方便都是緊身衣,從細節看出趙武靈王特別用心,但要改變這個習慣大臣們就接受不了,尤其在古代,思維相當固守的年代裡,人們出生開始就穿寬大的衣服,這也是老祖宗的傳統,這要改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學習自己看不上的,野蠻荒涼的胡人的衣服,開玩笑一樣,但趙武靈王堅決改變,自己也很有辦法,很快解決了,首先大臣的支援我,然後自己家親戚支援,接受度就快一些了,這樣可以增強戰鬥力,讓趙國在外事溝通都非常有底氣,這樣打仗能贏,也能增加國土面積,他眼光獨到,鎖定天下關鍵地勢,如此一來取道荒漠奔襲秦國也是指日可待。
趙國曆史性轉折,是趙武靈王廢太子,禪位趙武靈王愛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資治通鑑。周赧王十五年》趙武靈王十六年遊大陵,喝醉了夢到一個美女和他鼓琴而歌,趙武靈王特別喜歡這個夢裡美女子戀戀不忘,得說也是個痴情種就和大臣們說了這個事,但不記得樣子,只記得叫嬴,這時候有個大臣就決定把自己女兒送來了(有資料記載這是吳廣的女兒,暫且不去詳實),還把女兒名字孟姚改成了嬴,趙武靈王非常喜歡她,她也是趙惠文王的媽媽,紅顏薄命,這個女的不久於人世,趙武靈王很懷念她,就想把太子的位置給當時只有十歲的趙何,所以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正直壯年的趙武靈王突然做了一個決定,讓大家目瞪口呆,廢除了太子,然後禪位給小兒子趙何,也就是趙惠文王,一般來說確立儲君是立國之本,一般都是立長不立賢,沒有特殊情況不可以隨意廢除太子,可能是自從這個女人來到他身邊,趙國國力增強,一切都很順利所以他也把這種巧合認為是上天的旨意,改立惠文後之子趙何
趙章好好太子被廢看著這個弟弟也是看不順眼不服氣,趙武靈王怕自己去世以後他們爭奪皇位,就決定活著的時候禪位,這樣能照顧一下小皇帝,扶持他順利接管趙國,這是不是出於燕婉之私就不去追究了,這已經是事實了。
趙武靈王自己想的都挺好,殊不知已經埋下大雷,也是日後趙國衰敗的重要原因,他的自私,愚昧,愚蠢和小人的讒言促成了這次廢長立幼,壯年禪位給僅十歲兒子的這一動作引發內亂,也就是說別人沒打呢,自己先亂。
再說無緣無故被廢的太子公子章,心理有火啊,但也沒招,有一次,上朝的時候他看到自己大兒子趙章二十多歲了還得給自己十歲小兒子下跪,心裡不舒服啊,就又做了一件促使趙國加速滅亡的動作,將趙國一分為二,一人一半,讓兩個兒子都當王,封長子章於代,號安陽君,還派了田不為為相,幫助章,封太子何為趙王,大臣們都紛紛阻止,這事還沒宣佈和實施,趙章,田不禮就發動了叛亂,兵變了,在這場叛亂中,趙章失敗了,章就去趙武靈王養老的地方,於是趙武靈王就把章藏起來了,在效果歷史上,規定以兵圍王宮者滅族,大臣們也不敢進去抓,就說誰出來我不殺誰,最後出來我滅九族,這時候宮女太監全跑出來了,就剩趙武靈王和章,可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被圍了三個月,最後趙武靈王都去掏鳥窩吃生鳥肉,最後活活餓死在沙丘,歷史上皇帝的驚人的慘案,餓死了,這就是沙丘之變。
等圍困他們的大臣確定他真死了,才放出訊息,大臣之所以這麼膽大就是因為如果讓趙武靈王出來他們必死無疑,那就不如餓死,趙惠文王也順利成為皇帝,其實本來也是皇帝了。可以重新選擇大臣,親信,把之前趙章的黨羽全部替換掉,聰明的趙惠文王得到文臣武將的支援,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王朝。
這時候有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沒有人救趙武靈王呢?趙氏宗親的力量呢?
首先之前他推行胡服騎射得罪一些宗親,損害宗親的利益,而且有意不重用宗親力量,凡事一意孤行也是導致沒人願意幫他。
總結一下導致趙武靈王這麼悲慘結局的原因:
第一,廢長立幼,當時繼承規定是合理合法的,違規操作肯定有代價,
第二,不能在壯年時放棄自己的權利,自己打下來的江山給一個十歲的孩子
第三,決定不能朝令夕改,已經定了小兒子是太子,對於趙章的處理不到位,啥要麼派出所守邊疆,要麼就削弱權利,又讓趙章做了代王,最後結果就是導致國家分裂,這就註定了趙武靈王的悲劇,這也是趙國的悲劇,秦國的喜劇,秦國最怕就是趙國,沒想到趙國自己把自己幹敗,他的政治錯誤付出慘重代價,活活餓死了自己。
-
9 # 鴻鑫工作史
趙武靈王,名趙雍,20歲登基,以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聞名。再有兩個有名的事件就是,秦燕兩國諸侯都是趙武靈王所立了,尤其是趙武靈王受羋月所所託,派兵助其子當上秦王(秦昭襄王)如果趙武靈王地下有知,數十年之後,秦趙長平之戰的就是秦昭襄王主政的時候,不知作何感想。趙武靈王就是一世英名,一時糊塗。沙丘之變不僅使得自己死於非命,而且使趙國就此一蹶不振。趙武靈王的下場應該是自找的,用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來說明此事最恰當不過。
趙武靈王原本立長子趙章為太子,武靈王有一個寵妃叫吳娃。並立為王后,二人有一子也就是趙何、應該說趙武靈王對吳娃鍾愛一生,在吳娃去世以後,出於愛屋及烏的意 思,斷然廢長立幼,讓趙何當了太子,趙武靈王這一做法遭到了以“宰相”肥義為首的朝臣的強烈反對,一是本身廢長立幼就不對,二是長子趙章無過,三是趙何能力真一般也不如趙章。而當時的君主權力不像後世那麼大。
趙武靈王長子趙章慘死,而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被其子趙王何困在沙丘三個多月,活活餓死。在這件事情上,趙武靈王有三個錯誤。一是不應該廢長立幼。二是不應該提早退位,使得自己喪失最大優勢,三是既然已經退位,趙王何在位,就應該任命。不能再生風波。過於自信害死了自己。而最後意圖分裂國家。實在糊塗了,趙武靈王前期雄霸一時,後期卻昏聵不堪,
-
10 # 叫硪女王陛下
趙雍的前半生還是比較成功的,在他的帶領下,趙國完善了騎兵制度,加強了軍事力量,滅亡了中山國,而趙國是什麼時候開始衰落的呢?趙雍有一個想法,他想把邯鄲和代地分開來,讓他的兩個兒子趙章和趙何分而治之,他自己以主父的身份統領整個趙國,沒想到他的算盤最好,事情卻沒按照他的想象去發展。他的兩個兒子內亂不斷,最後自相殘殺。小兒子把他的大兒子趙章給殺死了!而他也被囚禁在了沙丘宮直到餓死。
-
11 # 冷餘茜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君主,趙武靈王年輕有為,為何被餓死?我們透過兩點來分析。
一,趙武靈王過於感情用事和控制權力從趙武靈王的一些列行為都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過於感情用事的人,本來趙武靈王的太子是長子太子章,這個太子章也是年輕有為,也並無任何過錯,可是趙武靈王就因為心中偏愛他夢中的情人夏娃,因此就把長子太子章給廢了,立了夏娃的兒子公子何為太子,這就造成了內部的混亂和矛盾的加劇。
可是不久之後,趙武靈王又再一次感情用事了,隨著長子太子章立下的功勞越來越多,他又覺得挺對不住這個兒子的,因此就想補償他點什麼,甚至想出了分封二王的想法,這個想法肯定是錯誤的,向來一國都不容二主,何況趙武靈王此時已經是主父了,還老是想把權力控制在手裡,還想把已經是國君的公子何的一半國土封給長子公子章,這個國君公子何怎麼可能會同意,因此當趙武靈王失去勢力的時候,必然就是他失敗之時。
趙武靈王除了感情用事這個致命缺點之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特別想控制權力,這也是因為他沒認清自己的身份地位。
當趙武靈王傳位給公子何時,他就是太上皇了,按理說是不能再幹政的,可是他又偏偏還以為自己是一國之主,什麼事情都要摻一腳,這讓已經是國君的公子何大大的不滿。
當趙武靈王過分地沉迷於權力的控制中,逐漸失去了該有的理智,甚至還想出了一國二主的方法,這讓公子何產生了很大的危機感,實在是忍無可忍,因此最後將這個失望透頂的君父給活活餓死了,畢竟向來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父子情義都會變得很輕,此時的公子何私慾與權欲讓他失去了理智和情義,在歷史上那些子奪父位的血跡斑斑的事蹟中,大家也都能瞭解歷史上的這個情況。
二,趙武靈王用人不察及固執己見趙武靈王悲劇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用人不察,不能很好地瞭解他的臣下。趙武靈王安排田不禮為長子章的傅相,可是這個田不禮卻一直有自己的私慾,不忠於趙武靈王。
田不禮在太子章被廢后,不斷在太子章身邊煽風點火,說夏娃跟公子何的壞話,就是要引起太子章的憤怒和重新奪回大位的決心,田不禮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借著太子章的身份而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掌握更多的權力。太子章就是在田不禮一步一步地誘導下,走向了叛亂奪權之路。
叔父趙成作為一個權臣,一直對趙武靈王不滿意,也不服從,對他實行的胡服騎射一直就不認可,可是趙武靈王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控制著權力,並沒察覺到趙成的異心,放任趙成的做大。因此最後趙成帶領著人馬以追查公子章為理由,包圍了沙丘,最後將趙武靈王活活餓死。
如果趙武靈王能夠察覺這些大臣的異心,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權力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了。
除此,趙武靈王還非常的固執己見。從他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要改革,就看出他的固執,但是改革對趙國是有好處的,可是一些不對的行為,趙武靈王仍然固執己見,不聽忠告,其實這是他控制權力的一個表現,他不允許任何人挑戰自己的權威,他的決策眾別人不得有疑問和不從。
就在他執意要傳位給公子何而自己為主父的時候,大臣們都反對,請他三思,可是趙武靈王就是固執,不再思考,覺得自己的決策是英明神武。
這也是古代帝王專制久了的一個弊端了,看不到大臣的異心,不能夠很好的瞭解大臣,又不聽勸告,固執己見,所以趙武靈王的悲劇也是必然的。
-
12 # 老宗說歷史
趙武靈王(公元前325-前299在位)是趙國中期的一位國君,在位期間對趙國進行軍事改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胡服騎射。改革之後的趙國軍隊十分強大,於是趙武靈王統領趙軍東征西討,擴地千里。
趙武靈王剛繼位的時候娶了一位韓國女子立為王后,立立長子趙章為太子。後來趙武靈王移情別戀愛上另外一個女人也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趙何。趙武靈王愛屋及烏,於是廢掉了趙章改立趙何為太子。
為了能夠一心一意的謀劃軍事,趙武靈王把王位傳給給了小兒子趙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負責處理政務;趙武靈王自稱主父,負責軍事方面。
在一次朝會上趙武靈王看到年長的兒子趙章向年幼的趙何跪拜又心軟了,想把趙章分封到代地,但是被元老大臣肥義勸阻。
趙章咽不下這口氣於是發動兵變企圖武力奪權。然而卻被早有準備的趙何擊敗,趙章逃到趙武靈王的宮中求救,趙武靈王一時心軟就收留了他。這時候負責平叛的趙國貴族無視趙武靈王的請求逮捕並處死了趙章。事後怕趙武靈王秋後算賬於是派兵包圍了趙武靈王的寢宮,不讓人員出入。就這樣一代軍事天才趙武靈王被困了三個多月,活活的餓死了。
其實趙武靈王之所以被餓死也是咎由自取。身為一國之君在國家大事上朝令夕改,為了一己之私企圖把國家一分為二,大失人心。再加上他進行的軍事改革觸犯了趙國貴族的利益,所以在緊要關頭也無人幫助他,眼睜睜的看著他慘死。實在是可悲可嘆!
-
13 # 文史知識局
一代英雄趙武靈王被餓死,其實原因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權利不是一個拿得起放的下的東西。他原本已經讓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可是卻又想繼續完成自己的豐功偉績夢想,可是卻沒想到兒子已經不會把權力再還給他了,最終趙武靈王落得被餓死的下場。
歷史功績:趙武靈王的文治武功
趙武靈王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國王。在剛即位的時候,就能在肥義的幫助下,鎮定地退走五國之兵。趙武靈王從趙國的實際出發,透過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對趙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領域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趙國消除了分裂的內在隱患,在人力、物力上得以最佳化配置。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消滅了長期為趙國心腹大患的中山國,消除了趙國分裂的外在威脅,使趙國從外型到精神真正統一起來。趙武靈王趕走了林胡,消化了樓煩,奪得它們的大片好牧場,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趙武靈王親自立了秦昭王與燕昭王兩位國王,在國際政治中是舉足輕重的一代霸主。趙武靈王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權體制,牢固地保衛了王權。
沙丘宮變:父子兄弟之間權利的鬥爭
就是這麼一位英雄,居然死在了自己的兒子手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因為一場權利的爭鬥,這要從趙武靈王的兩個兒子說起。
趙武靈王在傳位給趙惠文王之前原本有個太子,原本的太子是誰呢?是公子章。但是,後來因為一個叫吳娃的女人,也就是趙惠文王的母親,講太子章廢了,立趙惠文王為太子。
後來在自己中年時將王位禪讓給了趙惠文王。
趙武靈王本身就喜歡自己的兒子公子章,而且為了彌補自己對公子章的虧欠,所以經常跟公子章在一起。
果然權利並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東西。
一方面,趙武靈王畢竟正值四十六歲的壯年,在攻滅中山、趕走林胡、消化樓煩後,趙武靈王又有了新的理想。此時的趙國由於沒有參與中原國家的混戰,實力最強,而齊、秦、韓、魏、楚由於連年的混戰,此時已不是趙國的對手。趙武靈王在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後,還要做中原的霸主。為了實現他心裡的這個偉大理想,他的第一步是奪回王位,重做趙王;另一方面,公子章本身就覺得王位是自己的,所以也想奪回王位。所以,父子兩個都有奪回王位的想法。
在自己主動放棄王位,禪讓趙何以後,趙武靈王就逐漸失去了往日的中心地位,趙何在肥義的輔佐下,名正言順地取代趙武靈王成為趙國的一號人物。趙武靈王最初的二元政治的設想失敗了。儘管趙王何是趙武靈王親自立為王的,但權力與名位遠去的痛苦讓趙武靈王十分失落,一生追求榮譽的趙武靈王有些不甘寂寞了。潛意識中重新扶植公子章的根源越來越明晰,說到底,就是要奪回自己曾經放手的權力。
於是已經退位自封為主父的趙武靈王,攜帶大兒子趙章和小兒子趙惠文王趙何一起同遊沙丘宮,趙章和他的親信田不禮預謀,假傳主父的命令,召見趙何,當時趙何接到詔書之後起身前往,被大臣肥義攔下。最終趙章被殺死,而我們的主人公趙武靈王被困在宮中,苦無糧食,把樹上的小鳥都掏來食用,過了三個月左右,在宮中餓死。
結語:一世英雄卻為他人做了嫁衣
趙武靈王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了問題,自己最後也死於非命,但這場政變恰恰是由於趙王何牢固地掌握著經趙武靈王改造加強的王權,但是,趙國因此失去了大量的人才,如:樂毅、龐煖、樓緩、劇辛等等,同時缺少了趙武靈王這位英雄的趙國也自此失去了整個國家的性格,戰國霸主的位置的征程也到此止步。
最後從趙武靈王的人生歷程來看,還是那句話:權利不是一個拿得起放的下的東西。
-
14 # 煮酒聽史
前言:戰國初期,魏國魏文侯知人善用,任用李悝變法,實現了強兵富國,稱霸中原的目的。其餘諸侯國見此情景,紛紛有樣學樣,施行變法。其中秦國有商鞅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韓國有申不害變法,而趙國則有胡服騎射。
趙國的胡服騎射,與他國的變法有些略微的差異。趙國的這個變法主要是透過學習北方胡人騎兵的作戰模式,來提升趙國軍隊的機動性,以此來提高趙國軍隊的作戰能力。這也就是戰國中後期趙國被稱為軍事大國的原因。
既然趙國的胡服騎射如此厲害,那麼作為創始人的趙武靈王自然也備受關注。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為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最後卻被自己的親兒子活活餓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武靈王因為美色在立儲一事上失去了分寸不愛江山愛美人,這樣的君王是真實存在的。西周的最後一位天子周幽王就是這樣一個人。
三年,幽王嬖愛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襃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襃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史記·周本紀》周幽王寵愛褒姒,為了她想要廢除現太子,轉而立褒姒之子為太子。結果就是周幽王的王后申後之父申侯對此極其不滿,最後夥同犬戎將周幽王殺死在驪山之下,並立申後之子為周天子,是為周平王。
而趙武靈王就犯了和周幽王一樣的錯誤。
孟姚數微言後有淫意,太子無慈孝之行,王乃廢后與太子,而立孟姚為惠後,以何為王,是為惠文王。——《列女傳》趙武靈王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妃子,叫做孟姚,趙人稱之為吳娃。本來趙武靈王早就立了原王后的兒子公子章為太子。結果只是因為吳娃臨終前對趙武靈王一再請求,趙武靈王就廢除了沒有過錯的公子章,轉而冊封了吳娃的兒子公子何為太子。
這就造成了趙國國內分為了兩派勢力,一派是以公子章為首的勢力,另一派是以太子何為首的勢力。本來區區一個公子的勢力是萬萬不能給和太子相抗衡的,不過公子章此前身為太子時本來就集結了許多的勢力,於是便有了抗衡太子的資本。
好在,此時的趙武靈王身為趙國霸業的開創者,在趙國國內是十分有公信力的。而他又處在壯年,因此尚能夠平衡如今的局面。
不過趙武靈王此舉終究是個隱患,並且為其日後被餓死做了鋪墊。
趙武靈王因為施行胡服騎射,得罪了朝堂內部的許多朝臣戰國時期的變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時期施行變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在秦孝公死後,商鞅馬上就被人誣告造反,最後戰敗被殺。楚國的吳起,在楚悼王時期施行變法,使得楚國在當時風頭無二。結果,楚悼王一死,吳起酒杯楚國的貴族們殺害了。
商鞅和吳起的變法,雖然在當代君王依舊在世之時能夠順利施行,但是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認同。趙國的胡服騎射也是如此。
趙武靈王一開始宣佈要在趙國施行胡服騎射之時,遭到了朝臣們的一致反對。其中以公子成為首的宗族勢力反對聲音最大。
《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聞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寢疾,未能趨走以滋進也。王命之,臣敢對,因竭其愚忠……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學者,離中國,故臣原王圖之也。”趙武靈王的做法引起了公子成的強烈不滿,因此公子成一開始是持反對態度的。雖然在趙武靈王的勸諫之下,公子成最終同意了趙武靈王的做法,但是公子成的內心還是不忿的。這個不忿在趙武靈王在位之時固然沒用,但是在趙武靈王退位之後可就發揮大用處了。因為最後圍困趙武靈王,使其被餓死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公子成。這個在下面會有介紹。
趙武靈王退居主父之位後,又對王位起了別樣的心思話說趙武靈王在趙國施行胡服騎射以後,趙國很快就成長為中原的頭號強國。而趙武靈王自己也是志得意滿,想要繼續擴大戰果。但是瑣碎的政務使得趙武靈王無法致力於開疆擴土,於是趙武靈王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自己將王位傳給太子(公子何),自己專注於戰事。這就是趙武靈王主父稱號的由來。
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史記·趙世家》一開始,趙武靈王的做法確實為他帶了極大的便利。他甚至能夠親自出馬,前往秦國刺探秦國軍情。然而好景不長,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當慣了一把手的趙武靈王在放飛自我一段時間以後,馬上就感覺到了無所適從。
主父令王聽朝,而自從旁觀窺群臣宗室之禮。見其長子章劚然也,反北面為臣,詘於其弟,心憐之,於是乃欲分趙而王章於代,計未決而輟。——《史記·趙世家》上文中提到過,趙武靈王因為自己對吳娃的喜愛,於是廢除了原太子公子章。這讓趙武靈王心裡面感到十分愧疚。於是,他就想要將趙國一分為二,立公子章為代王,以此來彌補他。然而,此時的趙王已經不是他,而是他的兒子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
趙惠文王自然不可能任由趙武靈王胡來,於是就終止了他的這個決策。這一事件使得趙武靈王十分不滿,於是他便萌生了奪回王位的想法。也正是這個想法,將他推入了深淵。
趙武靈王為了奪回王位,於是便慫恿公子章奪權,從而漁翁得利。心中早就不忿的公子章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便假傳主父旨意,想要將趙惠文王騙到沙丘宮,好乘機將其殺死。
(公子成等人)乃遂圍主父。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主父定死,乃發喪赴諸侯。——《史記·趙世家》而趙惠文王早已洞悉了他們的陰謀,於是便派公子成等人將公子章一黨殺死了。公子成等人殺死公子章以後,決定採取圍困的方式,既不殺死趙武靈王,又不放其出宮。不得不說,這個方法很巧妙,一方面,無論是公子成等人還是趙惠文王,心中其實都容不下趙武靈王,但是另一方面,他們誰也擔當不起殺害主父的罪名。於是,他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殺死趙武靈王。
果不其然,趙惠文王直到確定趙武靈王被餓死了,才前來為其收屍。
結束語趙武靈王固然是一代雄主,但是其一些想法過於異想天開,沒有想過後果。無論是改立太子,還是退居主父,皆是如此,直到最後被活活餓死,不得不令人覺得惋惜。
-
15 # 圍爐品茗人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有名的英主,也是趙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國君。他在位時期進行胡服騎射軍事化改革,使此前羸弱的趙國一躍成為可以和強秦抗衡的軍事強國。但他在位後期連續犯下錯誤,導致發生沙丘之變,使自己壯年而亡。
“夢中情人”帶來的命運轉折趙武靈王即位之前,其父趙肅侯根據國家戰略的需要與韓國訂立政治婚約,為趙武靈王選擇了韓王之女為未來的王后人選。趙武靈王即位之後,繼續與韓國鞏固盟友關係,於是迎娶韓王之女履行婚約。
這位韓夫人嫁給趙武靈王之後為其生下長子趙章。趙章生的非常強壯,不僅早早被立為太子,而且在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攻打中山國的戰爭中,年僅15歲的趙章就擔任中軍主將,由此可知趙章能力不俗。
本來趙章能力不俗,又是嫡長子,趙武靈王可謂後繼有人。但是一切都因一個“夢中情人”的到來改變了原有的軌跡。
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夢見一個美女唱歌,後來對這個“夢中情人”念念不忘,於是就和臣子們描繪了夢中女孩的形象。一個叫吳廣的臣子覺得這個趙武靈王夢見的女孩非常像自己的女兒孟姚,於是將女兒獻給趙武靈王,趙武靈王非常寵愛孟姚,時人稱之為吳娃。此後吳娃成為趙武靈王的第二任王后,併為趙武靈王生下了公子何(趙何),也即後來的趙惠文王。
廢長立幼埋下日後禍亂的伏筆由於對吳娃的寵愛,趙武靈王對趙何也非常寵愛,而趙章因為母親韓夫人已經去世,逐漸被冷落下來。公元前301年吳娃也病死,死前吳娃一直請求立自己所生的兒子趙何為太子。痛失愛妻的趙武靈王答應了吳娃的請求,將此前被立為太子的趙章廢黜,改立趙何為太子。
雖然趙武靈王當時年富力強,而且在趙國威望很高,趙章對父親的廢立之舉根本沒有任何反抗能力。但趙武靈王將趙章的太子之位廢黜還是為自己和趙國後來的變亂埋下了伏兵。而此後趙武靈王別出心裁的“禪讓之舉”又為後來的變亂添加了不穩定因素。
看似合理的“禪讓”公元前299年,即廢趙章立趙何的兩年後,趙武靈王又在國內搞了一個別出心裁的“禪讓”。他將國君之位禪讓給太子趙何,自己擔任類似太上皇的主父。他的本意是一方面鍛鍊趙何的執政能力,好為將來接班做準備,另一方面使自己從繁重的國政中解脫出來,專心進行軍事訓練和對外擴張。
為了讓年幼的趙何能夠順利接班和處理國政,趙武靈王還為趙何配備了較強的政治班底,當時趙國最有能力的大臣肥義就被趙武靈王安排作為趙何的老師輔政趙何理政。“禪位”之後,趙何在肥義和宗室大臣的輔佐下迅速接管國政,而且很快適應了國君這一角色,趙國國內的政治核心開始形成兩極化,而且由於趙何是名正言順的趙王,因此趙何隱然取代趙武靈王成為政治上的核心。
不可理喻的“分家”在將國政禪讓給趙何之後,趙武靈王看到自己的長子趙章要向弟弟趙何行臣子之禮,而且被廢黜太子之位後的趙章變得非常頹廢,和當年隨同自己攻打中山國的英武少年判若兩人。
心懷愧疚的趙武靈王突然對趙章開始變得非常寵愛,不僅在各方面待遇上特別優待,甚至與已經成為國君的趙何相當。而且在徹底消滅中山國之後,趙武靈王甚至提出將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到代地稱王。
這一不可理喻的行為自然遭到趙何和肥義等臣子的拒絕。雖然趙武靈王在遭到拒絕之後暫時擱置了這一危險的想法,但他的這一“腦殘”想法不僅讓趙何為首的趙國君臣心生警惕和不滿,同時成功的挑起了趙章的奪位野心。
沙丘之變,一代雄主的悲慘結局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帶領趙王何和公子趙章一同出遊沙丘宮。平日裡因為趙何身處守衛森嚴的王宮,趙章沒有機會武力奪位,因此此次出遊被趙章認為是下手的最好機會。
由於當時趙章深受趙武靈王的寵愛,因此他和趙武靈王住在一起,而趙何因為身為國君,所以就住在另外一個地方。趙章派人以趙武靈王的名義召見趙何,此時的趙何也非常警惕,在肥義的建議下,他讓肥義代替自己去見趙武靈王。
趙章一看趙何沒來就知道計劃敗露,於是乾脆殺死肥義搶先發起進攻。而早有準備的趙何調集軍隊對抗,很快趙章就無法抵抗佔據國君名分的趙何。無法抵抗的趙章只好逃入趙武靈王所住的沙丘宮尋求庇護。
趙王何的軍隊由宗室重臣趙何帶領,他本來就與趙武靈王不和,因此他領兵衝入沙丘宮,殺死趙章及其黨羽,同時將趙武靈王身邊的隨從全部趕出沙丘宮。然後對趙武靈王只圍不殺,趙武靈王被困在沙丘宮,斷糧斷水三個月後,一代英主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
-
16 #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趙武靈王之所以會被餓死我認為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猶豫不決,導致了兄弟鬩牆,殃及父親。歷史上這樣的問題不勝列舉。
這個問題我從兩方面回答一下:
一、輝煌的功績趙武靈王趙雍,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於趙國首都邯鄲。公元前 326 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趙國國君趙肅侯因病去世,這位英雄一世的國君,在位期間與魏、楚、秦、燕、齊等天下大國征戰不斷,卻始終不落下風。儼然成為諸侯中的強國,並且代替日漸衰落的魏國扛起三晉之地向外擴張、逐鹿中原的旗幟。
趙肅侯的去世,讓其他諸侯國看到了圖謀趙國的機會,魏、楚、秦、燕、齊五個大國各派了上萬的精銳部隊以參加葬禮的名義迫臨趙國的國境,預備伺機侵吞趙國的領土。 對於剛繼位的十五歲的新君趙雍來說,父親的葬禮絕對是對他的巨大考驗,假如處置不當,輕則棄城丟土,重則毀家滅國。 這個時候在敵人眼前假如過於軟弱,則會滋長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因此在父親的託孤忠臣肥義的謀劃下,趙武靈王決定以強硬的立場對待各國先行而來的弔唁使者。
並且痛斥他們派重兵前來,是乘人之危,他同時下令全國戒嚴,各地進入最高備戰狀態,隨時做好與敵人血戰到底的預備。 趙武靈王還派使者攜帶重金出使與這五國交壤的韓、宋、越等國以及樓煩部落,讓他們出兵來威脅五國的邊境。最終經由趙武靈王君臣的多方佈局,五國一看佔不到什麼便宜,便紛紛退兵,少年趙武靈王經受住了這次嚴重的考驗。
與其父南下中原的策略,趙武靈王將軍事中央調整到國境的北邊,尤其是將趙國國土一隔為二的中山國更是心腹之患。正在趙武靈王率軍對北邊胡人部落大打出手,又和中山國時戰時和的時候,周邊的形勢又有了新的變化。 鄰國燕國發生了嚴峻的內亂,國君位置空懸,政治眼光異常敏銳的趙武靈王堅決派人出使和趙國結盟的韓國。將在韓國做人質的燕國公子職迎回燕國,並且派遣重兵預備護送其登位。這樣既讓新任的燕國國君對趙國感恩戴德,也挫敗了燕國和韓國原先訂立的夾攻趙國的盟約。
趙武靈王拉上了秦國和中山國為盟友,經由長達三年多和齊國的戰役,終極戰勝了齊國戎行,將公子職送上了國君之位。公子職便是後代著名的燕昭王,對於擁立他的趙武靈王,燕昭王天然禮尚往來,燕國很長時間都採取親趙的外交政策。 沒過幾年,秦國喜歡鬥力的國君秦武王閒著沒事幹,跑去周王宮舉鼎,結果力有不逮,折斷了膝蓋骨意外去世。秦國的貴族為了新國君的位置展開了新一輪的爭奪,乘著秦國內亂搶佔了不少地盤的趙武靈王天然也不肯拋卻擁立秦國新君的機會,依仗著強盛的武力,他強勢推薦公子稷登位。
南面的楚國又對巴蜀之地虎視眈眈,深謀遠慮的宣太后,終極同意了趙武靈王的要求。不外為了怕兒子公子稷成為趙國的傀儡,宣太后把持了朝政,切身與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周旋。 因為宣太后的聰明和謀略,趙武靈王並沒有從秦國撈到什麼好處,此時天下紛爭不已,各個諸侯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陷入了混戰之中。這給雄心勃勃的趙武靈王提供了足夠的機會和更廣闊的舞臺。
為了提升趙國的軍事實力,在大臣肥義等人的匡助下,他決定在海內推行 “胡服騎射 ”,每一次改革都會碰到強盛的阻力,伴跟著流血和犧牲,趙武靈王在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勵行改革的前期同樣遭到了宗室貴族的強烈抵制,終極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了在宗室貴族中威望最高的叔父公子成,方才使得 “胡服騎射 ”可以順利推行下去。
透過這次富國強兵的改革,趙國建立了一支異常強盛的騎兵部隊,為了晉升這支步隊的戰鬥力,趙武靈王從國內挑選體格健壯的勇士進入騎兵部隊,並且大幅提升他們的待遇。令趙國民眾皆以能入騎兵部隊為榮。趙武靈王同時從軍中選拔了一批布衣出身的軍官充入騎兵部隊中,大大的加強了對這支部隊的控制力。
到了趙武靈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 305 年),為了檢修改革的成果,趙武靈王親率雄師攻伐宿敵中山國,連戰連捷,攻下了中山國十幾座城池,將軍事實力不俗的中山國逼到了亡國的邊沿。此後的幾年時間裡,趙武靈王不斷率軍出征,繼續蠶食中山國以及樓煩、林胡等部落的領土,大大的擴張了趙國的疆土面積。
並且將曾經被中山國隔絕的邯鄲和代郡連成一片,透過地域的融合以及一系列的政策的實施來消除以兩個地方為代表的趙國傳統的漢族大臣和有蠻夷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間的隔閡和矛盾。從而也增強了趙國統治階級內部的凝結力。經由政治、軍事方面一系列的舉措的實施,也讓趙國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一躍成為天下可以和秦國比肩的強國之一。趙武靈王在位的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完全是一段趙國由一般的諸侯國崛起成為天下強國的奮鬥史。
趙武靈王也依賴自己在軍事武功方面的燦爛成就在舉國上下擁有無可相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假如他的人生至此戛然而止,那麼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他在後代擁有的評價以及名氣要遠遠的比現在高大許多。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胡服騎射 ”是指推行 “胡服 ”、教練 “騎射 ”的故事,表現出趙武靈王注重實用、勇於改革的形象。
二、餓死的悲劇趙武靈王有兩個兒子,宗子是韓夫人生的公子章,次子是寵姬吳娃生的公子何。
在韓夫人過世之後,才有了後來吳娃的得寵,填補了趙武靈王在內心和情感上的空缺。吳娃不但美色過人,而且非常聰慧,固然僅陪伴趙武靈王十年的時間裡便因病去世,但是卻在趙武靈王的心裡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自古英雄難過麗人關。
吳娃在臨死前哀求趙武靈王立自己的兒子公子何作為太子,一直對其百依百順的趙武靈王沒有多加思考便同意了,他將宗子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廢黜,立了公子何作為太子。
兩年後,腦洞大開的趙武靈王又做了一件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情,他決定傳位給太子公子何,這是在無任何外界因素干擾而心甘情願拋卻自己王位的唯逐一位國君。
一方面,為了專注於對外軍事擴張,一心想要滅了秦國,他無暇顧及良多政事的處理 ;另一方面,趙國以前圍繞繼位題目不斷髮生動亂,趙武靈王想著趁自己有生之年扶自己的接班人上臺,並且護送一程。
公子何繼位以後, 是為趙惠文王, 趙武靈王自稱趙主父,趙武靈王也囑託自己的親信大臣肥義好好輔佐新君。趙武靈王的想法主意很美好,但是孰不知他所構建的這種二元政治,嚴重違背了政治規律,固然在趙國擁有登峰造極的權勢鉅子,卻因感性的毛病,又不想自己的宗子公子章要向比自己小十歲的弟弟趙惠文王跪拜行禮。 宗子無端被廢, 並沒有點滴的怨言,令他又想起以前與韓夫人相處時的種種美好的場景。
這種左右徘徊的策略成為歷史的悲劇。為了讓自己的心裡平衡,他封常常隨自己征戰的宗子公子章為安陽君,並讓齊國失勢的貴族田不禮輔佐他。對於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的做法,田不禮早就心懷不滿,同時也想借助攙扶公子章奪得王位來實現自己東山再起的願望。因此田不禮常常鼓動公子章奪位,慢慢的,公子章原本已經熄滅的王者之心被慢慢的點燃了。
趙武靈王此後不斷推波助瀾,他非常厚愛這個宗子,衣食住行方面待遇幾乎和自己相同,他的這一舉動,讓趙國許多的大臣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為了政治前途,一些不得志的大臣又紛紛與公子章暗通款曲。
更誇張的是趙武靈王預備立公子章為代王,與弟弟趙惠文王並駕齊驅。這直接讓肥義等國家重臣傻眼了,趙主父這是赤裸裸的要分裂國家啊,因此這些以國家為重的大臣上書。趙惠文王痛斥趙武靈王的無禮哀求,趙惠文王眼見自己的父親越來越過分,自然不會同意這個荒誕乖張的哀求。
趙武靈王這是後悔自己退位的做法了,短短几年時間,自己的兒子趙惠文王已經成了趙國名正言順的一把手。趙惠文王氣量心胸寬闊、善於納諫,因此贏得了趙國很多大臣的擁護和支援。這對於雄心不已、一生追求燦爛的趙武靈王來說,難以接受,他必需扶植自己的宗子來抗衡次子,以此達到自己重新掌控趙國大權的目的。
慢慢的,趙武靈王與趙惠文王之間由互相摸索逐漸演變到了一觸即發的局面,行事堅決一向是趙武靈王的風格,他很快以在沙丘 (今河北廣宗縣境內 )選看墓地為名,讓公子章和趙惠文王隨行。
選看父親墓地,事關孝道,祭出孝道的招數,趙惠文王自然不能違抗。但是為了以防不測,趙惠文王君臣仍是做了周密部署,肥義、將軍信期等人與其隨行,而公子成、李兌等人則率雄師就近駐紮,隨時做好接應的預備。
到了沙丘後,趙武靈王和公子章棲身一宮,趙惠文王獨居一宮,很快,使者拿著趙武靈王的命令來召見趙惠文王。
這時候肥義將使者打發走,並且自願前往一探畢竟,如若自己久去不歸,則一定遭遇不測,他哀求到那時候趙惠文王一定要為了國家為重能夠痛下決心。
肥義與趙武靈王等人話不投機,很快便被公子章下令誅殺,可憐國之忠臣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人手裡。公子章和趙武靈王商量後,繼承命使者前去傳召趙惠文王,他們決定假如這次還傳召不來,則直接動手,將其擒獲。
肥義的死訊很快傳回,趙惠文王和信期痛心不已,他們怒殺使者,先發制人,直接率軍包抄了趙武靈王的宮殿,並且傳令公子成等人火速率雄師前來增援。因為隨行人數的差距,局勢很快被趙惠文王一方控制。
擔當平叛主帥的公子成為了不讓趙惠文王擔著弒父殺兄的罪名,因此直接下令將公子章誅殺,派人將趙武靈王宮殿團團圍住。
公子成等人將宮人盡數放出,只留下趙武靈王一人,為了徹底的消除隱患,公子成用重兵將宮殿團團圍困。這座主父宮本來就沒有多少存糧,因此趙武靈王將裡面的瓜果點心吃光之後,很快陷入了斷糧的危機。
終極苦苦的堅持了三個月之後,這位戎馬半生、將趙國領土足足擴大了三倍的一代雄主活活的被餓死在主父宮,結束了自己燦爛輝煌卻又結局黯淡的一生。假如趙國不是策略分歧錯誤,秦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順利。
回覆列表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武靈王,一代雄主年輕有為。可惜因寵愛嬪妃做出廢長子立次子、壯年禪讓王位之舉,後又受不了大權旁落萌生奪回君位而引發了兄弟相殘手足反目的人倫慘劇,最終一代雄主敗於皇權之爭、不僅長子何因反叛兵敗被殺、自己也落得被軟禁活活餓死的悲涼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