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一拾貝
-
2 # 半畝仙客
我來說兩個。遼國的廚子把遼太宗做成了一道菜。齊桓公吃了易牙的兒子。鄭子公染指於鼎。
遼太宗耶律德光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死後被做成菜的皇帝。耶律德光死在外頭之後。蕭太后說,必須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可當時天氣太熱,屍體沒辦法儲存。大臣們愁壞了。這時一個廚子說他有做羊羯子的經驗,能把屍體儲存很久。於是就這麼做了。把耶律德光的內臟掏出,然後用鹽醃上。之後我就不清楚蕭太后看到屍體的表情了。當然能以這種方法留名,耶律德光也算值了。
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齊桓公,吃了易牙的兒子。齊桓公作為吃貨,不僅要吃的好,還要吃的少。大家都吃過的東西,在他嘴裡就沒味兒了。所以他就要吃人肉。其實在秦朝以前物質生活比較枯竭的時代,也不是沒有吃肉的事情發生。但是也沒有像齊桓公這樣專門要吃人肉的。易牙是個狠人,就把自己的兒子煮了給齊桓公吃。果然獲得了齊桓公的信任。也為自己以後胡作非為打下了鋪墊。
我著重要說的就是鄭子公染指於鼎。鄭國的子公跟子佳說自己有一個特異功能,如果接下來要吃美食,自己的食指就會不自覺的動。有一天上朝子公就說咱們馬上就要吃到美食了。子佳似信非信。一會兒鄭國國君果然說要大宴群臣。子佳十分佩服子公,一直對他笑。鄭國國君看了之後就問他怎麼了?子佳說了其中的緣由。但是鄭國國君覺得自己顏面有損,自己要宴請群臣的事兒,居然被一個大臣給猜到了,這樣自己的威信往哪放呢?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給所有的大臣都有一盤烏龜湯,只有子公沒有,子公生氣極了,衝到國君的食盆面前,用手指蘸了一下國君食盆裡的烏龜湯放到嘴裡品嚐。還說,這樣不就能吃到了嗎?於是正國國君和子公交惡。鄭國也因此有了一場戰亂。
其實在古代人物質生活並不豐盛的時代。吃是他們重要的一件事,古人的創造力都很強。所以關於美食的典故實在很多。
-
3 # 聰聰看歷史
中華五千年曆史,勤勞的人們創造了很多美味可口的菜羹,正所為"民以食為天"。在創造出美味時亦留下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月餅~代表著團圓,是八月十五中秋必備的美食,而盒上往往都印有嫦娥奔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記念后羿射日的故事。從前,王母娘娘生有十個兒子,封為太陽神,一人一天輪流駕著太陽神車照耀大地。一天十兄弟起了好玩邪心,一齊駕車同出,這樣大地就受不了了,江河旱裂,糧食無收,百姓苦不堪言,於是燒香請求玉帝降因收回太陽。玉帝於是派神箭手后羿前去規勸。
后羿見到十兄弟後,規勸他們守規則輪流值日。十兄弟看著這個小神那放在眼裡,更是發力的照射大地。后羿看到百姓的疾苦怒不可抉,於是拿出大力神弓張弓搭箭射下了一個太陽,看到還是灼熱難耐,又連射下兩個。剩下幾兄弟怕了就一路向東跑,后羿憑著熱量感覺一路追一路射,在追到扶桑島時只剩下一個太陽了。看到無路可逃太陽於是限求后羿放後他,一切聽后羿的。后羿看見只剩一個了,想想全射了就世界黑暗沒有陽光了,就與太陽定下了規矩,每天從東到西一日照十二個時辰,不許偷懶後就回天官覆命了,王母聽到十個兒子九個沒了,怒火沖天要斬了后羿。因有功於民間在太上老君求情下最終和妻子嫦娥被貶為凡人。貶為凡人後,后羿不忍看到嫦娥受苦,聽說崑崙山西王母那裡有仙丹吃後可昇天。在跨過九十九條河,翻過九十九座山後,后羿終於見到西王母。西王母有感后羿的為民除害和對妻子的愛情,逐給了一包仙藥后羿。囑咐在月圓之夜吃後即可飛昇了。后羿回來後把經過告訴了嫦娥並叫她好生保管。誰知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在後羿出門打獵後持劍入屋逼嫦娥交藥,嫦娥知敵不過他,危急中把藥給吞了。登時身輕如燕向天上飛去。嫦娥不忍遠離丈夫,於是飛落在離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瞭解事情後要殺逢蒙,但逢蒙忍逃走了。后羿悲痛欲絕,晚上擺了香案思念嫦娥。在朦朦朧朧中聽到嫦娥說:"在八月十五月圓時,把我以前愛吃的圓餅貢起來我就可回來團圓了。"后羿聽後大思不得其解,只待照做,在八月十五擺案焚香貢起了圓餅。而村民知道後也跟著燒香貢餅許原。終於在午夜時後羿等來了飛下來的嫦娥。而八月十五貢的這個餅被後人尊稱為月餅,這個食月餅團圓的風俗也流傳了下來。
-
4 # 只只暖你
我知道一個,關於蘇東坡的東坡肉!故事是這樣的: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1089年),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
5 # 潘小潘雲南
雲南的過橋米線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傳說,清朝時期,在雲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吃,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經涼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
6 # 紅梁國學
1、東坡肉: 東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東坡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徐州古今名饌》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蘇軾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築堤保城。徐州人民殺豬宰羊,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便稱之為“回贈肉”。蘇軾貶謫黃州時,人們開始競相仿製,並戲稱為“東坡肉”。蘇軾二任杭州知州時,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擔肉給他拜年,蘇軾便命家人將豬肉和酒燒好後給民工吃,家人誤聽為黃酒和豬肉同燒,大家吃後反而覺得更加酥香味美。“東坡肉”美名便慢慢傳遍全國。
2、水晶餚肉:水晶餚蹄,又名水晶餚肉,是江蘇鎮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水晶餚蹄成菜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食用時,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等特點,佐以薑絲和鎮江香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有詩讚曰:“風光無限數今朝,更愛京口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 水晶餚肉傳說在鎮江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次張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請柬,請他去瑤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張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異的香味,仔細一看,原來是水晶餚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饞蟲撓心,變成一個老頭買了一些,飽餐一頓,繼續上路。快到瑤池時,忽然對赴蟠桃宴沒了興趣,心想水晶餚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於是掉轉毛驢,打道回府了。
3、臘味合蒸:臘味合蒸是湖南傳統名菜之一,是取臘肉、臘雞、臘魚於一缽,加入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臘味是湖南特產,主要有豬、牛、雞、魚、鴨等品種,將三種臘味一同蒸熟即為“臘味合蒸”,吃時臘香濃重、鹹甜適口、柔韌不膩,是用來送飯的首選。 臘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傳還與一位乞丐有關。從前,在湖南一小鎮上有家飯館,店主劉七為逃避財主逼債流落他鄉,以乞討為生。一日來到省城,因時近年關,人家就把家裡醃製的魚肉雞拿點給他。劉七見天色已晚,早已飢腸轆轆,便把臘魚、臘肉、臘雞等略一洗淨,加上些許調料裝進蒸缽,蹲在一大戶人家屋簷下,生起柴火蒸開了。 此時大戶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賓滿座。酒過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飄來陣陣勾鼻濃香。主人忙問家童,還有何等佳餚,快快端來。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遺漏?但還是跑進廚房,真的聞到一股濃香從窗外飄來。他趕緊打開後門觀看,只見一乞丐蹲在地上,剛掀開熱氣騰騰的蒸缽蓋,準備受用。家童二話不說,上前端起蒸缽就走。劉七一急,緊追而來。一客人見剛出爐的蒸缽,忙伸箸夾進嘴裡,連說好吃。卻說此客人乃當地富翁,在長沙城裡開一大酒樓。於是當面問明劉七身份,帶他回去在自家酒樓掌勺,掛出“臘味合蒸”菜牌,果然引得四方食客前來嚐鮮。從此“臘味合蒸”作為湘菜留傳下來。
4、飛龍湯:東北民族俗稱的“飛龍”學名叫做“榛雞”,是盛產於興安嶺山林中的一種較小的飛禽。鄂倫春人做飛龍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洗淨剁成小塊的飛龍肉放進已加鹽的沸水中煮,約二分鐘就須將湯從吊鍋子裡倒出來,再放上一點野蔥末後即可食用。另一種是先將鹽末撒在飛龍肉上,待吊鍋子水滾開時,一手拿著飛龍,另一隻手不停地用勺子將吊鍋子裡的沸水舀出來澆在飛龍肉上,邊澆邊轉,燙至六分熟時,再將整個飛龍連同野蔥末一塊放進鍋裡,在沸水中煮十來秒鐘就可倒出食用。 此菜湯清見底,湯中紅、白、綠、黑四色相間,其味鮮鹹異美。此菜以飛龍(榛雞)為主要原料,配以口蘑,湯呈乳白色,味極鮮美,極富營養,是滋補之美味湯菜。
5、無為燻鴨:無為燻鴨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譽中外的徽菜傳統名菜。它又名無為板鴨,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無為縣誌記載:“民俗婚筵多用鵝,後改為鴨”,至今當地還留傳著這樣的風俗。 點選看大圖 菜品成菜色澤金黃,皮脂厚潤,肉質鮮嫩,氣味芳香,別有風味。無為燻鴨名貫古今、盛譽不衰的原因為二:一是鴨好,無為縣地處長江沿岸,乃半丘陵半圩之地勢,鴨一般在野外放養,多食小魚、小蝦等活食,收稻後,鴨於水稻田裡覓食,故鴨成長快、體服壯、肉嫩、脂厚;二是製法精良,操作細,成品體形完美,色澤金黃油亮,皮酥肉嫩,味鮮醇,並有煙燻幽香。若醮醋食用,風味尤佳。
6、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成,其特色在於“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 陳麻婆豆腐(人們人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寬的木橋。陳興盛飯鋪的主要客人是挑油的腳伕。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裡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日子一長,陳氏對烹製豆腐有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製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陳氏所烹豆腐由此揚名。
7、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浙江杭州傳統風味名菜。此道菜選用西湖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能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味道鮮嫩酸甜,肉的滋味別具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謂是歷史悠久。 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趙大官人有一次遊湖,路遇一個在湖邊浣紗的婦女,見其美姿動人,就想霸佔。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個婦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陰謀手段,害死了宋兄。當時的官府是同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的,不但沒受理他們的控訴,反而一頓棒打,把他們趕出了官府。回家後,宋嫂要宋弟趕快收拾行裝外逃,以免惡棍跟蹤前來報復。臨行前,嫂嫂燒了一碗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嫂嫂:今天魚怎麼燒得這個樣子?嫂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麼死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弟弟聽了很是激動,吃了魚,牢記嫂嫂的心意而去,後來,宋弟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把那個惡棍懲辦了。可這時宋嫂已經逃遁而走。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道菜,味道就是他離家時嫂嫂燒的那樣,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傑作。原來,從他走後,嫂嫂為了避免惡棍來糾纏,隱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廚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
8、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 烤鴨之美,是源於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世界最優質的肉食鴨。據說,這一特種純北京鴨的飼養,約起於千年前左右,是因遼金元之歷代帝王遊獵,偶獲此純白野鴨種,後為遊獵而養,一直延續下來,才得此優良純種,並培育成今之名貴的肉食鴨種。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種白鴨,故名“填鴨”。不僅如此,北京鴨曾在百年以前傳至歐美,經繁育一鳴驚人。因而,作為優質品種的北京鴨,成為世界名貴鴨種來源已久。
9、清蒸武昌魚:“清蒸武昌魚”是選用鮮活的樊口團頭魴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成菜魚形完整、色白明亮、晶瑩似玉;魚身綴以紅、白、黑配料,更顯出素雅絢麗。特點:肉質鮮嫩,營養豐富。 “武昌魚”即武昌一帶所產之淡水魚。早在1700 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已飲譽大江南北。以武昌大中華酒樓最著稱,代表名菜“清蒸武昌魚”、“海參武昌魚”、“油燜武昌魚”等更是膾炙人口。特別是毛澤東主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發表後,更使武昌魚馳名中外。
10、三杯雞:三杯雞的來歷傳說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廣大人民群眾十分悲痛。傳說當時一位老婆婆提著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牢獄祭奠文天祥。老婆婆意外的見到文天祥,悲喜交集,原來外傳文天祥已被殺害,見文丞相還活著,後悔沒帶只熟雞,只好請求獄卒幫忙。那獄卒本來心中也很欽佩文天祥,老婆婆的言行使他深受感動。想到文天祥明天就要遇害,心裡也很難過,便決定用雞和酒,為文天祥做一次象樣的菜餚以示敬仰之情。 於是,兩人將雞宰殺,收拾好,切成塊,找來一個瓦缽,把雞塊放缽內,倒上米酒,加點鹽,充做調料和湯汁,用幾塊磚頭架起瓦缽,將雞用小火煨制。過了一個時辰,他們揭蓋一看,雞肉酥爛,香味四溢,二人將雞端到文天祥面前。文丞相飲酒湯,食雞肉,心懷亡國之恨,慷慨悲歌。 為了改善口味,在後來的發展中,三杯雞也進行的不斷的改良。如今,五芳齋優米一家將傳統三杯雞和江南一帶特色野菜馬蘭頭進行結合,創造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馬蘭三杯雞。
-
7 # 頑童小薇
德興烏佬果你吃過嗎?烏佬果是用山上所採集的野生山蕨根洗淨磨粉後調製而成的,其過程有點像製作葛粉,只是產量極為有限,因為山蕨粉非常難得。
烏佬果的餡一般是豆腐、冬筍、碎肉,葷素搭配,營養全面。經蒸制後,撒上蔥花,再澆上熬製的新鮮豬油和特製的醬油,一盤亮閃閃如玉般的烏佬果就製成了。熱騰騰、香噴噴,人見人愛。享用時再粘上當地百姓特製的調料,就更有一番風味了。
相傳"烏佬果"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發明的。據說黃歇當年為了躲避追殺,騎著一匹紫燕騮逃到了大茅山。春夏之交,這裡漫山遍野的山厥正好解決他的飢餓問題,黃歇於是在此安頓了下來。
黃歇把山厥根洗乾淨,磨曬成粉,調製捏成皮,再包著野菜野味充當糧食。
由於黃歇長期躲在山林裡,風餐露宿、日曬雨淋,面板早已變得黝黑,不明其身份的當地山民便稱他為“烏佬”。
而他發明的吃食——“烏佬果”便也一直在德興留存了下來。成為了德興人家喻戶曉,逢年過節以及款待貴賓時就要精心製作的一道食物。
-
8 # 西門吹牛
麻婆豆腐 始於清朝同治元年,位於四川成都府萬福橋邊,有一家“陳興盛飯鋪”的飯店。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立於府河之上,府河邊有很多縴夫和苦力。光顧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伕。陳麻婆燒製的豆腐分量足,而且豆腐的顏色紅亮誘人,味道以麻辣突出,非常符合川人的口味。所以廣受歡迎,久而久之名聲在外,大家就對陳麻婆做的豆腐稱為麻婆豆腐。
狗不理包子 創始於清咸豐,武清縣楊村的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好養活。
狗子十四歲來天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他把他自己的店就叫做狗不理包子店,也有說是為狗才不理之意。
-
9 # 偃月一刀
河豚,向來是美食愛好者的終極追求。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味,還在於它含有劇毒的血液和內臟,因為食用河豚魚中毒而死的例子不在少數。但吃過河豚魚的人,只要不死,必然會對它讚不絕口。甚至於南宋著名的悶騷客蘇軾在吃完河豚後,大發感慨:值那一死。還寫下了一首短詩紀念:秋河雨紛紛,食客望斷魂,苦等所為何?蓑翁獻美豚。
而蘇軾也善於烹調河豚。必須用活魚,在魚的頸部橫切一刀,放盡鮮血,將內臟取出,瓣膜等也剔除乾淨,用水泡至少一個時辰,起鍋放入油,八角。蔥姜,煸炒至金黃色,烹入醬油,將河豚剁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入一勺半熱水,小火燒至湯汁粘稠,起鍋,放入香菜,細蔥末,即刻裝盤食用,那味道……
-
10 # 赤腳童子
要說講有關美食的歷史故事,那肯定要講自己喜歡吃的啦。梅菜扣肉,這道菜我們都非常熟悉,也都吃過,但你知道它背後有個不靠譜的故事嗎?
話說在明朝的時候,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亂,很多人為了躲避戰亂而遠走他鄉。也就在那個那時候,有一老百姓拖家帶口逃到大山裡,從此在那裡居住。
可是讓他不敢置信的是,有一天突然黑雲壓頂,天降異象!一位老神仙下凡給了他一袋種子,還告訴他種植方法,說是隻要按照他的方法,就會長出美味佳餚。
老仙人傳授種植方法後,便大袖一揮,身前出現一座小型傳送陣。此人感激那位老仙人,向其詢問尊姓大名,順便請仙人吃頓飯。可那老神仙此時已經站在傳送陣中,身形也在漸漸變得暗淡,眼看就要消失不見之時,老仙人這才回頭說話,本來想說沒空吃飯,可只說出一個"沒"字,人就消失了。
"哦,原來這位老仙人姓梅啊。" 為了感激仙人,此人便給長出的菜取名為梅菜,這就是史上最不靠譜的梅菜由來。
此人後來發現,這梅菜生長週期太短,別的菜還沒熟,這菜就已熟透了,太多吃不了就會壞掉,丟了又非常可惜。最後他聰明的大腦靈光一閃,既然豬肉能醃製,那這梅菜多半也可以。經過他大膽實驗,努力創新,這才有了現在的梅菜乾,順便也就有了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在粵菜裡面也算是很有地位的菜了,梅菜的鮮美,加上肥而不膩的肉肉,想起來就人流口水。而且樣子長的也還算過得去,讓人一看就忍不住用筷子挑它兩下。
好了,這就是有關梅菜扣肉的小故事啦,嘿嘿。
-
11 # 小人物看繁華世界
那還得回到遠古時代,那時候人們主要依靠大自然發現有啥能吃就吃啥;
後來烈日炎炎森林大火,人們發現燒焦的比較好吃,才慢慢把食物烤熟來吃,可能是因為比較香的緣故;
再後來根據考古學家在湖南道縣發現14000年前人們種植水稻的痕跡,那時候人們會覺得種起來的食物會比較有保障;
再後來人們發現野生動物可以馴養,這樣的話食物就可以更好的儲存了,什麼時候開心了可以殺頭牛,什麼時候不開心了,可以殺只雞;
再後來到了文明社會,人們研製出了各種各樣的調料,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食材,就出現了一大批叫做大廚的人;
再後來也就是今天我們吃的各種各樣的美食可能來自世界的各個角落,也可能都有它的一段故事,但是我們並不太在意了,因為我們只享受在它的美味裡。
-
12 # 盧老皇
中國大地都有美食的故事,這裡講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乾隆到底在江南幹了啥?
你一定看過有這樣的食品,商家說這是百年老店,傳說乾隆七下江南,微服私訪途中看到了這個小吃,一嘗,嗯!!!!好吃,龍顏大悅,揮手就辭了一塊匾,天下第一###
後面的名字就看商家怎麼編了。
據統計,全國哦有幾百家小吃自稱是乾隆爺吃過的,有賜匾的就有幾十家,反正現在不是封建社會,也不是砍頭的大罪。另外有幾百家小吃和皇室有關,或者和各位詩人,大官,皇后有關,說辭也是出奇的一致——微服私訪,非常喜歡,甚至戀戀不捨還帶走了廚子去皇宮專門做飯。。。。。對中國人的攀附名人的心理可謂是利用到了極致。。。
多看看自己身邊的小吃街,你一定也能發現幾家這樣的小吃。。。。哈哈哈哈
-
13 # 探案人
我所知道的梅派西餐
顧名思義這種料理不屬於中餐,但是不管你在法國還是英國還是任何一個歐美國家也都找不出這樣的西餐。為什麼呢,其實所謂的梅派西餐是上海廚師做給上海人吃的西餐。因為上海曾經有十里洋場,本地餐飲固然受到洋人的影響,之後本地的廚師又把中國的料理理念融會貫通進去。加上有一段時期上海物資匱乏,食材不能供應齊全,聰明的上海廚師就發明出替代品,羅宋湯裡的牛肉改為紅腸,焗蝸牛變成焗蛤蜊,最厲害的是拆了蟹粉焗芝士。慢慢的,羅宋湯,土豆沙拉,炸豬扒成了上海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西餐,形成了所謂的梅派西餐。炸豬扒的精髓在於醬汁不用番茄醬或是沙拉汁,而是配以辣醬油,絕對是中西融合的完美體現。
-
14 # 路逸名車
還有幾天剛好要端午了,那就不得不說下端午和粽子的故事!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
說到端午 粽子又不得不說下屈原!尤記得屈原的一首詞裡這樣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因為感覺到自己懷才不遇,加上貴族的陷害與排擠,最後楚國的統治者又將他幾經流放,心灰意冷投在哦農曆五月初五投了江
古人怕江裡的魚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用竹葉包糯米投入江中祭祀屈原!
-
15 # 滄瀾意
我愛吃,說到吃,就少不了一道家常菜,炒土豆絲!小時候父母上班忙,我墊著凳子炒菜,只會做炒土豆絲。切土豆時手抖個不停,唯恐把手當土豆切了。還記得父母下班後驚訝和欣慰的眼神。媽媽不怎麼會做菜,爸爸上長白班,中午媽媽炒一盤香油土豆絲,根根油黃鋥亮,咬一口唇齒留香。土豆絲就是童年的回憶呀!如今父母老了,牙口不怎麼好了,最喜歡吃的,就是我做的炒土豆絲。從小炒到大,這道菜我已經做到爐火純青了。全家圍在一起吃飯,夾土豆絲,這就是愛的味道啊。
-
16 # 傳說中的小5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製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製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嚐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禦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複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階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讚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裡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製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炒鍋置旺火上,放適量熟豬油燒六成熱,先把上漿魚片、蝦仁分別拉油後瀝出。再把發制好的海參、魚肚、蹄筋和雞脯片、香菇、口蘑分別置旺火沸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沖涼。然後,炒鍋酌放熟豬油,下入蔥薑汁、高湯、精鹽、味精燒沸,倒入各種原料燒燴入味後勾芡,淋上雞油而成。
此全家福餚撰,因其選料高檔,製作精細,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濃郁,身價很高,馳名全國,譽滿江城
-
17 # 老屋苦楝樹
中國菜已經歷了四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它由歷代宮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所組成,主體是各地方風菜。其高超的烹飪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堪稱世界一流。以下即將談談歷史十大名菜及其故事由來!
1、東坡肉
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菜品起源:
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岡。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東坡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徐州古今名饌》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蘇軾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築堤保城。徐州人民殺豬宰羊,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便稱之為“回贈肉”。蘇軾貶謫黃州時,作有煮肉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人們開始競相仿製,並戲稱為“東坡肉”。蘇軾二任杭州知州時,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擔肉給他拜年,蘇軾便命將豬肉和酒燒好後給民工吃,家人誤聽為黃酒和豬肉同燒,大家吃後反而覺得更加酥香味美。“東坡肉”美名便慢慢傳遍全國。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2、水晶餚肉
水晶餚蹄,又名水晶餚肉,是江蘇鎮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水晶餚蹄成菜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食用時,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等特點,佐以薑絲和鎮江香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有詩讚曰:“風光無限數今朝,更愛京口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
餚肉傳說:
在鎮江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次張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請柬,請他去瑤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張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異的香味,仔細一看,原來是水晶餚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饞蟲撓心,便變成一個老頭買了一些,飽餐一頓,繼續上路。快到瑤池時,忽然對赴蟠桃宴沒了興趣,心想水晶餚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於是掉轉毛驢,打道回府了。
3、臘味合蒸
臘味合蒸是湖南傳統名菜之一,是取臘肉、臘雞、臘魚於一缽,加入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徐睿稱,臘味是湖南特產,主要有豬、牛、雞、魚、鴨等品種,將三種臘味一同蒸熟即為“臘味合蒸”,吃時臘香濃重、鹹甜適口、柔韌不膩,是用來送飯的首選。
“臘味合蒸”以各種臘熏製品同蒸,風味獨特,是湘菜中傳統風味名菜。此菜臘香濃重,鹹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
相關典故:
臘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傳還與一位乞丐有關。從前,在湖南一小鎮上有家飯館,店主劉七為逃避財主逼債流落他鄉,以乞討為生。一日來到省城,因時近年關,人家就把家裡醃製的魚肉雞拿點給他。劉七見天色已晚,早已飢腸轆轆,便把臘魚、臘肉、臘雞等略一洗淨,加上些許調料裝進蒸缽,蹲在一大戶人家屋簷下,生起柴火蒸開了。
此時大戶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賓滿座。酒過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飄來陣陣勾鼻濃香。主人忙問家童,還有何等佳餚,快快端來。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遺漏?但還是跑進廚房,真的聞到一股濃香從窗外飄來。他趕緊打開後門觀看,只見一乞丐蹲在地上,剛掀開熱氣騰騰的蒸缽蓋,準備受用。
家童二話不說,上前端起蒸缽就走。劉七一急,緊追而來。一客人見剛出爐的蒸缽,忙伸箸夾進嘴裡,連說好吃。卻說此客人乃當地富翁,在長沙城裡開一大酒樓。於是當面問明劉七身份,帶他回去在自家酒樓掌勺,掛出“臘味合蒸”菜牌,果然引得四方食客前來嚐鮮。從此“臘味合蒸”作為湘菜留傳下來。
4、飛龍湯
飛龍又名榛雞,產於興安嶺。飛龍湯是將榛雞脫毛去掉內臟後,用高湯煮熟即可,湯中不需放任何調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飛龍湯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適合用作滋補湯品。
飛龍(榛雞)是盛產於興安嶺山林中的一種較小的飛禽。鄂倫春人用飛龍氽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洗淨剁成小塊的飛龍肉放進已加鹽的沸水中煮,約二分鐘就須將湯從吊鍋子裡倒出來,再放上一點"俄歐特"-野蔥末後即可食用。另一種是先將鹽末撒在飛龍肉上,待吊鍋子水滾開時,一手拿著飛龍,另一隻手不停地用勺子將吊鍋子裡的沸水掏出來澆在飛龍肉上,邊澆邊轉,燙至六分熟時,再將整個飛龍連同野蔥末一塊放進鍋裡,在沸水中煮十來秒鐘就可倒出食用。無論是那一種氽法,事前都必須把吊鍋子擦洗乾淨,使其不沾一點油性。為了使飛龍湯保持原有的鮮味,不得加入任何調料或醬油。
菜品特點:
“飛龍湯”是東北的“食中珍品”。在東北民間,曾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所謂龍肉,指飛龍肉而言。相傳,飛龍是曾受過封的一種專給皇帝進貢的山珍,世上罕見,其肉細嫩,味鮮美,早在14世紀就聞名於世。
此菜湯清見底,湯中紅、白、綠、黑四色相間,其味鮮鹹異美。此菜以飛龍(榛雞)為主要原料,配以口蘑,湯呈乳白色,味極鮮美。三味同食,極富營養,是滋補之美味湯菜。
5、無為燻鴨
無為燻鴨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譽中外的徽菜傳統名菜。它又名無為板鴨,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無為縣誌記載:“民俗婚筵多用鵝,後改為鴨”,至今當地還留傳著這樣的風俗。
菜品特點:
用肥鴨熏製而成。成菜色澤金黃,皮脂厚潤,肉質鮮嫩,氣味芳香,別有風味。
菜餚簡介無為燻鴨名貫古今、盛譽不衰的原因為二:一是鴨好,無為縣地處長江沿岸,乃半丘陵半圩之地勢,鴨以在野外放養,多食小魚、小蝦等活食,收稻後,鴨於水稻田裡覓食,故鴨成長快、體服壯、肉嫩、脂厚;二是製法精良,操作細,成品體形完美,色澤金黃油亮,皮酥肉嫩,味鮮醇,並有煙燻幽香。若醮醋食用,風味尤佳。
無為燻鴨最初的由來還跟朱元璋有關係。原來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時候家窮,給人家放牛。但是東家不給他吃飽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幹起捉野鴨子的活計來了。他們不敢帶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來燻烤。有時烤不熟,便埋在火灰裡,等第二天扒出來,鴨肉又香又爛,好吃極了。後來,這一做法在民間流傳開來,並由安徽省無為縣賣牛肉的回民馬常有發揚光大,還摸索出用鋸末燻鴨的獨特製作工藝,從此無為的馬常有清真燻鴨生意做大了,而“無為燻鴨”成了風靡全國的地方風味食品。
6、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成,其特色在於“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1909年成都通俗報社出版的《成都通覽》(清·傅崇矩著)已將此店及“陳麻婆之豆腐”,列入與包席館正園、鍾湯圓等店齊名的23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錦城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清末詩人馮家吉《錦城竹枝詞》雲:“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麻婆豆腐由於名聲卓著,已流傳全國,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國家。
陳麻婆豆腐(人們人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寬的木橋。兩旁是高欄杆,上面是抓魚,繪有金碧彩畫的橋亭,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陳興盛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伕。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裡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日子一長,陳氏對烹製豆腐有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製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陳氏所烹豆腐由此揚名。清朝也有相當的文字記述,可佐證其對民眾的吸引力之大。清末就有詩為證: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老闆娘面上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名為:陳麻婆豆腐。
據《成都通覽》記載陳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為成都著名食品。由於陳麻婆豆腐歷代傳人的不斷努力,陳麻婆川菜館雖距今一百四十餘年盛名長盛不衰。並揚名海內外,深得國內外美食者好評。
菜品特點:
色澤淡黃,豆腐嫩白而有光澤。有人用“麻、辣、燙、鮮、嫩、香、酥、活”等八個字來形容這道菜,頗為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點。現在國內外的川菜館都以經營此菜來招攬顧客。據說近年來,日本有家食品公司還將麻婆豆腐製成罐頭遠銷世界各地。
麻:指豆腐在起鍋時,要灑上適量的花椒末。花椒要用漢源進貢朝廷的貢椒,麻味純正,沁人心脾。
如若別地花椒,麻味卡喉,令人氣緊,誰還會有食慾,誰敢再夾豆腐?三十年代初,軍閥割踞混戰,漢源花椒告罄,店鋪除向外縣重價購買漢椒外,還在鋪門貼出告示宣告無上好花椒,麻婆豆腐寧停不賣。這一坦白經營作法,在同業中傳為美談。
辣:是選用龍潭寺大紅袍油椒製作豆瓣,剁細鍊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膾豆腐,又辣又香。
燙:就是起鍋立即上桌,聞不到制豆腐石膏味,冷浸豆腐的水鏽味,各色佐料原有的難聞氣味,只有勾起食慾的香味。
酥:指煉好的牛肉餡子,色澤金黃,紅酥不板,一顆顆,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嫩:指的是豆腐下鍋,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住宅大多用小勺舀食。
鮮:指全菜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
活:是陳麻婆豆腐店的一項絕技:豆腐上桌,寸把長的蒜苗,在碗內根根直立,翠綠湛蘭,油澤甚豔,彷彿剛從畦地採摘切碎,活靈活現,但夾之入口,俱皆熟透,毫無生澀味道。
抗日戰爭中,大眾飯店普及,不少飯鋪都能做出麻婆豆腐;江南內遷成都不少餐館,也都掛出麻婆豆腐菜名,論手藝、論火工可謂有麻婆豆腐功夫,論原料、論配料自然各有麻辣口味,唯獨全市沒有一家能把蒜苗顯活這一關闖過。南打金街、江南館街的浙江、江蘇館子,為了做好麻婆豆腐,曾用重金聘請陳麻婆豆腐店當家廚師陳三師去,當了三天提調,傳授蒜苗炒活的技巧,還登了報紙。在飲食業中為川菜贏來了聲譽。
7、東安子雞
東安子雞,因用剛開鳴的小公雞烹製而成,故名。本菜特色是:用嫩母雞和紅辣椒煸、燒而成。菜色呈紅白綠黃四色相映,雞肉肥嫩,味道酸辣鮮香。
東安子雞是湖南的傳統名菜,它始於唐代,相傳唐玄宗開元年間,湖南東安縣城裡,有一家3個老年婦女開的小飯館,某晚來了幾位經商客官,當時店裡菜已賣完,店主提來兩隻活雞,馬上宰殺洗淨,切成小塊,加上蔥、姜、辣椒等佐料,經旺火,熱油略炒,加入鹽、酒、醋燜燒後,澆上麻油出鍋,雞的香味撲鼻,吃口鮮嫩,客官吃後非常滿意,事後到處宣揚,小店聲名遠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這家小店吃雞,於是此菜逐漸出名,東守縣縣太爺,風聞此事,也親臨該店品嚐,為之取名為“東安雞”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成為湖南最著名的菜餚。
相關典故: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客商趕路,入夜飢餓,在湖南東安縣城一家小飯店用餐。店主老嫗因無菜可供,捉來童子雞現殺現烹。童子雞經過蔥、姜、蒜、辣調味,香油爆吵,再烹以酒、醋、鹽燜燒,紅油油、亮閃閃,鮮香軟嫩,客人讚不絕口,到處稱讚此菜絕妙。知縣聽說後,親自到該店品嚐,果然名不虛傳,遂稱其為“東安子雞”。這款菜流傳至今上千年,成為湖南名菜。
傳說,北伐戰爭勝利後,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在南京設宴款待賓客,席中有“東安雞”一菜,賓客食後讚不絕口。郭沫若《洪波曲》載:抗日戰爭時期,唐將軍在長沙水陸洲的公館裡,曾設宴招待了他,其間也有東安子雞這道菜。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毛澤東主席宴請尼克松時,曾用東安雞等湘菜招待他,尼克松吃得很高興,邊吃邊讚賞,回國後。還大肆讚揚“東安雞”味美可口,久食不厭。
8、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浙江杭州傳統風味名菜。此道菜選用西湖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能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味道鮮嫩酸甜。 肉滋別具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謂是歷史悠久。
“西湖醋魚”又叫“叔嫂傳珍”。
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趙大官人有一次遊湖,路遇一個在湖邊浣紗的婦女,見其美姿動人,就想霸佔。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個婦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陰謀手段,害死了宋兄。惡勢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憤,兩人一起上官府告狀,企求伸張正氣,使惡棍受到懲罰。他們哪知道,當時的官府是同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的,不但沒受理他們的控訴,反而一頓棒打,把他們趕出了官府。回家後,宋嫂要宋弟趕快收拾行裝外逃,以免惡棍跟蹤前來報復。臨行前,嫂嫂燒了一碗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嫂嫂:今天魚怎麼燒得這個樣子?嫂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麼死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弟弟聽了很是激動,吃了魚,牢記嫂嫂的心意而去,後來,宋弟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把那個惡棍懲辦了。可這時宋嫂已經逃遁而走,一直查詢不到。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道菜,味道就是他離家時嫂嫂燒的那樣,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傑作。原來,從他走後,嫂嫂為了避免惡棍來糾纏,隱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廚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
古代有人吃了這道菜,詩興大發,在菜館牆壁上寫了一首詩:"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裡上樓臺,門前多少遊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松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詩的最後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創制傳說。
9、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
歷史緣由:
相傳,烤鴨之美,是源於名貴品種的北京鴨,它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據說,這一特種純北京鴨的飼養,約起於千年前左右,是因遼金元之歷代帝王遊獵,偶獲此純白野鴨種,後為遊獵而養,一直延續下來,才得此優良純種,並培育成今之名貴的肉食鴨種。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種白鴨,故名“填鴨”。不僅如此,北京鴨曾在百年以前傳至歐美,經繁育一鳴驚人。因而,作為優質品種的北京鴨,成為世界名貴鴨種來源已久。
明初年間,老百姓愛吃南京板鴨,皇帝也愛吃,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鴨一隻”。宮廷裡的御廚們就想方設法研製鴨饌的新吃法來討好萬歲爺,於是也就研製出了叉燒烤鴨和燜爐烤鴨這兩種。叉燒烤鴨以“全聚德”為代表,而燜爐烤鴨則以“便宜坊”最著名。金陵烤鴨是選用肥大的草鴨為原料,淨重要求在2.5公斤左右。
據說,隨著朱棣篡位遷都北京後,也順便帶走了不少南京宮廷裡烤鴨的高手。在嘉靖年間,烤鴨就從宮廷傳到了民間,老“便宜坊”烤鴨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衚衕掛牌開業,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鴨店。而當時的名稱則叫“金陵片皮鴨”,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還特別標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鴨。
在1864年,京城名氣最大的“全聚德”烤鴨店也掛牌開業,烤鴨技術又發展到了“掛爐”時代。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並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僅使烤鴨香飄萬里而且還使得“北京烤鴨”取代了“南京烤鴨”,而“金陵片皮鴨”只能在港澳、深圳、廣州等南方几個大城市的選單上才能見到。
北京烤鴨三大吃法:
第一種吃法:據說是由大宅門裡的太太小姐們興起的。她們既不吃蔥,也不吃蒜,卻喜歡將那又酥又脆的鴨皮蘸了細細的白糖來吃。此後,全聚德的跑堂一見到女客來了,便必然跟著烤鴨,上一小碟白糖。
第二種吃法:甜麵醬加蔥條,可配黃瓜條、蘿蔔條,用筷子挑一點甜麵醬,抹在荷葉餅上,放幾片烤鴨蓋在上面,再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蔔條,將荷葉餅捲起,真是美味無比。
10、清蒸武昌魚
“武昌魚”產於湖北省鄂州市(古時稱武昌),俗稱團頭魴。據《武昌縣誌》載:魴,即鯿魚,又稱縮項鯿,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迴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餘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魚”是選用鮮活的樊口團頭魴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成菜魚形完整、色白明亮、晶瑩似玉;魚身綴以紅、白、黑配料,更顯出素雅絢麗。特點:肉質鮮嫩,營養豐富。
武昌魚得名於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孫皓欲再度從建業(南京)遷都武昌。左丞相陸凱上疏勸阻,疏中引用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兩句“單謠”。於是武昌魚便始有其名。不過當日所說的武昌魚,可能不是專指樊口鯿魚,但在武昌所產的魚中以樊口蝙魚為上,故後來就將其美名歸於武昌。歷代名流學者都有讚賞,它的名聲也越來越著。
“武昌魚”即武昌一帶所產之淡水魚。品種包括鯿、鯖、草、鰱等,其中尤以武昌梁子湖所產的樊口鯿魚最為珍貴。樊口鯿魚又有長春鯿、三角鯿和團頭舫等品種,其中團頭魴是武昌獨產。“武昌魚”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已飲譽大江南北。以武昌大中華酒樓最著稱。代表名英“清蒸武昌魚”、“海參武昌魚”、“油燜武昌魚”等更是膾炙人口。特別是毛澤東主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發表後,更使武昌魚馳名中外。
菜品特點:
“清蒸武昌魚”是選用鮮活的樊口團頭魴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成菜魚形完整、色白明亮、晶瑩似玉;魚身綴以紅、白、黑配料,更顯出素雅絢麗。
-
18 # 尋味潮汕
潮汕美食精工細琢、講究佐料、
清純鮮美、色味獨特,
有“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鬱而不膩”等特點
包含著崇尚自然、追求時尚、注重養生、講究保健等理念,
這些美食既滿足了人們口腹的需要,
更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精神的榮耀。
潮汕美食享譽全球,響徹天下。
每一款潮汕美食都有其相應的故事,
有著其今生和來世。
一、柑餅(金橘餅)
潮汕柑種植歷史悠久,清乾隆《澄海縣誌》則載:“潮果以柑為第一品。”製作柑餅耗時費力,要先磨去柑橘表面的油層,經過兩次糖煮之後還要進行整形烘乾。好的柑餅,應該呈菊花狀的橙黃色,吃起來清甜而帶有原果的風味。大約一擔的鮮柑要用到半擔以上的白糖,因此柑餅的加工曾經是當地古老蔗糖業的延伸。
二、橄欖
潮汕人從南越人身上傳承過來的橄欖文化,首先表現在對橄欖果的嗜好上。
嚼橄欖猶如喝工夫茶,箇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難理解的。光緒《海陽縣誌》則說:“其種有青有黃。青者味澀,惟黃而尖有三稜者佳。”橄欖製成化皮欖、甘草橄欖、橄欖肉,樣樣都滋味無窮,跟工夫茶絕配。
三、牛肉丸
必須在下午三四點,因為這個時刻店家才可以把當天清晨宰好的牛帶回來,分割好,將牛腿整塊的肌肉留出來,做打牛肉丸用那肉躺在案板上,發出暗紅色像寶石一樣的光,像金槍魚一樣漂亮,而生氣還未盡,神經看起來還在顫動。幾個赤膊的少年,圍坐在一個老樹樁周圍,手中揮舞著尺把長的鐵棒,面呈方形,每根3斤重,左右開弓,噼啪打在牛肉上,牛肉並不切割,一人一塊肉,順著肌肉方向打成紅色的肉漿為止。十幾個人同時開打,一時間棍棒齊飛,眼前白光茫茫,有金大俠最愛形容的刀劍氣,那噼裡啪啦打在肉上的聲音,聞者膽寒。打好的肉漿會被端進密室,有個大佬秘密調味製作自己的比例口感。
當遊客還在糾結彈不彈,是工業彈還是暴力美學彈的時候,汕頭人已經將很彈區分為軟漿、中漿和硬漿了。根據密室調配配方肉丸含水量的不同,彈與彈之間也分出了級別。軟漿是目前最流行的,因為含水多,在脆爽之餘就有點鬆軟,滋味香濃,人見人愛。中漿咬開之後就幾乎沒有氣孔,需要嚼啊嚼啊才有牛香源源不斷散發出來,汕頭本地饕客最愛。至於嚼到下巴都要脫臼的硬漿牛肉丸,個性超強的硬漢才會去挑戰了。至於爆漿,爆漿只是個傳說。調味以後,就可以制丸。用手抓起肉漿,握緊拳頭,從拇指和食指間擠出一丸肉來,用湯勺刮進一盆滾水中,燙熟後就是脆爽的潮汕牛肉丸,裝筐出來賣了。常見的是牛肉丸和牛筋丸。說實話,看過這個,周星馳拿牛肉丸打兵乓球真是毛毛雨。街頭牛丸湯,加粿條或者不加,用一大鍋牛骨牛肉湯現煮丸子,不用白水,為的是加強牛肉香氣,放上幼嫩的豆芽和芹菜末端上來。汕頭風格貫徹到底,沙茶醬或辣醬自選調味。
四、有魚下飯,千金不換
要怎樣形容潮汕人對海洋和魚的熱情呢?還是去碼頭看看吧。一大清早就會有漁船歸來,綠色的漁船,桅杆上綁著紅色的布,一個個赤膊的壯漢跳下去,用滑輪和繩子把一大筐一大筐銀光閃閃的小魚拉上來,岸上的人早就等著,麻利地把魚運走,魚腥味和海水的鹹味熱熱鬧鬧地瀰漫了整個碼頭。還有一圈人圍在岸邊,等著船老大出賣最後的漁獲。
一大條手掌寬的帶魚、七八條血鰻、蠕動著 八隻手的章魚……挑挑揀揀地很快就賣光了。還有許多的魷魚,天氣好攤在船頭晾成半乾的下酒。在一個海鮮加工廠的碼頭,船老大從一個筐裡隨手就撿出十幾種魚來,這是那哥魚,這是烏莢,這是軟匙,那是紅雞。哪些做魚飯,哪些打魚丸,哪些冰凍出口,清清楚楚。只有親眼所見,才體會到用潮汕複雜的8個古音來叫喚各種魚的俗名是多麼具有神秘感和宗教色彩的事情。碼頭上收穫的魚送給一旁的女人們分揀,她們眼皮也不抬就把那些外行人看起來一模一樣的魚分進了不同的筐子裡,分好的魚馬上送去岸邊做魚飯。說起魚飯,產卵肚子小的魚,適合拿來做魚飯,因為肥胖的魚很容易在煮熟的時候脹破肚子,就不漂亮了。要是月初產卵的,煮煮肯定破肚子。逛過碼頭,吃過一條剛煮好還冒熱氣的魚飯,又吞下一碗魚丸,繼續上路。在菜市場,看見女人們挑著扁擔,只見竹筐裡賣魚,菜卻不見,賣魚飯的一個一個圓圓的小竹籃,裡面的魚就像一朵菊花。再後來去吃午飯,各樣的螺啊魚啊擺成了一個山坡,看哪條做哪條就是。吃到了,才知道傳說中的西施舌、拼死也不吃的河豚肝、雪白的螺片、小黃魚、重殼蟹等等也可以是每日的午餐。
到了晚飯 和宵夜的時候,那些檔口擺出來的亮晶晶的魚啊蝦啊蟹啊,就是主食了,豆腐魚蠔烙、酸梅燒三線魚、生醃小蝤蠓、豆醬焗蟹。吃的同時用一點蔬菜和白粥來點綴。潮汕人對於食物新鮮那種近乎狂熱的吹毛求疵的挑剔,和舌頭全民化對於鮮甜的敏銳,都是因為吃魚的訓練吧。忽然想,沒有魚,潮汕人還能有快樂嗎?
五、有掌風的魚丸子
牛肉丸吃過,潮汕另一著名丸子魚丸也毫不遜色。原始的魚丸製作通常選淡甲魚(鯒)和那哥魚為原料。烏黑醜怪的那哥魚學名蛇鯔,大概是醜得叫人生厭,名字都懶得起,就呼“那個魚”了。那哥魚刺多價賤沒人吃,就拿來打魚丸,橫刀刮肉去刺,然後放在個木桶底用手攪、拍,使魚漿成膠狀物,因為在桶裡,就算掌風凌厲 也是看不見,就像在練神秘的蓋世神功。加配料後握拳擠出成丸,跟牛肉丸差不多,只是一個玩兵器一個使掌法罷了。
魚丸店的老闆強調,出了潮汕,絕沒有人用鮮魚手打丸子,外地用加工好的魚漿打丸子,吃不出汕頭魚丸的脆嫩和彈性來。魚丸泡在輕薄的湯裡,只有芹菜調味,如果加了粿條就是魚蛋粉。那個不太圓的丸子咬下去,除了脆,第一口竟然簡樸得沒什麼味道,彷彿吃到魚原始的纖維。吃慣了工業魚丸濃妝豔抹的香,這個清爽得像個村姑,第二口才回味出真實的魚味來,沒有香料,赤裸裸的海洋滋味,蘸點辣醬或者豆醬,有掌風。
六、性感血蚶
到了潮汕,如果有人端盤血蚶上來請你吃,趁熱一定抓幾個。就算你看見對面那個人滿手滿嘴鮮血,也不要猶豫。因為血蚶的美味,只有吃的人自己知道。這個殼類生物熟了以後,裡面有很多看來血淋淋的汁,有人看吃時那嘴角滴血,如同野人茹毛飲血,尖叫著跑開;有人看血紅的汁從美女指縫流到雪白的手臂上,只覺得性感得要命。好吃是真的。汁液濃稠帶著海洋的氣息和特殊的香氣,蚶肉脆嫩又甘甜,並非一般的殼類海鮮可比。吃血蚶要的是殼半開不開,所以不會投到滾水裡,恰好處的水溫和時間叫蚶殼鬆動,自己剝開。
七、非同凡響的螺片
鮑魚魚翅易得,而響螺不易得。有人說,潮州菜是中國最貴的菜。會教潮汕人心甘情願花費千金,還贊物有所值的,不是鮑魚魚翅老鵝頭,而是敲個響螺,享受那鮮美脆嫩的螺肉。
響螺是一種類似鮑魚的貝類,潮汕螺片鮮美,人盡皆知,圖的是吃新鮮。康熙《饒平縣誌》說響螺:“殼可吹號,味甘。”又說其“生海石,行有聲”。響螺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緩慢,據說一隻一斤重的響螺生長期需10年。現在就算在潮汕,要想吃到半斤以上的大響螺,也是需要運氣的事情。出了潮汕那就更不必說。
響螺的最常見的經典食法是白灼。白灼也有很多講究,用上東加火腿,或用雞油,終極目標都是圍繞如何使螺片更加鮮嫩脆滑。
一些人以為螺片切得越薄越好,其實不然。響螺由於生長週期漫長,螺頭和外層肉質老硬,白灼時要先切去,只保留中間精華部分。切削好的螺肉就像嬰兒手,細膩軟嫩。有高手用滾刀法將整隻螺肉切 成相連的二或三厚片,一兩斤的整隻響螺都只做成一份,灼好後放置在淺盤裡,蘸蝦醬或芥末醬油吃。
切出來的螺頭可做成“橄欖螺頭湯”。螺尾,可以單獨油炸,曾經是下酒的佳餚。
而其實還有一種潮汕經典做法“明爐燒螺”。潮菜大師朱彪初在他寫的《潮州菜譜》中記載,用一隻三斤半重的生猛大響螺,生一個木炭明爐, 將活響螺架在上面烘烤至熟,加紹酒、花椒、姜蔥、生抽、上湯等配料,直到全部被螺肉吸收才算大功告成,是為潮汕人味覺記憶的高山流水。
八、河豚價賤卻味美
汕頭附近的漁港,常看見主婦在家門口擺個盆,拿把剪刀在殺河豚。好像早就身懷絕技,知道哪一條能吃,怎樣去除內臟和魚頭,彷彿各個都在日本學了證書一樣。
青色的河豚兩塊錢一斤,賤過白菜,一點也不藏著,更不用拼死。拿來用辣椒芹菜和酸梅一起燒煮。如果要求,餐廳還會連甘軟滑嫩的河豚肝也一併奉上。
河豚在潮 汕被稱為乖魚。潮汕話說食到“肚乖乖”,意思是吃得很飽,連肚子都挺起來了,這倒很符合河豚的形象。河豚的種類很多,潮汕人常吃的河豚有兩種:鮮吃的“青乖”和曬成魚乾的“沙紋乖”。
海門、棉城、達濠是潮汕境內吃乖魚最出名的地方,青乖不但吃肉,除春季外,大部分季節都是連魚頭和魚肝一起吃。
最特別的食法是用鹽水稍醃後做成潮式“魚飯”,用雞湯芹菜清煮也極美味,但一定要控制好火候。“沙紋乖”魚乾與豬骨湯、蘿蔔同煮,有異香。
九、墨斗卵粿
在潮汕達濠一帶,流傳一種稱為“墨斗卵粿”的食品。這種食物先將新鮮墨斗卵用刀壓散,加入雞蛋清和雪粉,然後攪拌成很濃稠的糊漿,吃時要攤開在平底鍋上油煎。因為加了雞蛋清,墨斗卵粿很容易就煎成誘人的金黃色,但裡面卻還軟嫩雪白,蘸些紅辣椒醬同吃,有絕好的滋味和口感。
十、凍蟹
各地潮州酒樓常見貴价的凍蟹,那吊起來賣的姿勢,在潮汕卻是少有人買賬的。
凍蟹也是魚飯的一種,原本是潮汕最尋常的漁家小菜。小蟹拿鹽水煮過了,隔天吃肉更緊更甜美,到了香港,就用了大隻的花蟹和紅蟹來做,成了酒樓大菜,風潮影響到內地,就叫大家都認為潮汕人就那麼吃了。
其實在潮汕碰上妙極的好蟹,一是清 蒸淋上雞油的雙殼蟹,一是將豆醬碾碎焗出香氣四溢的豆醬焗蟹,再或者就煮成蟹粥,沒有一個人拿去做凍蟹的。
十一、豆醬
潮汕俗語“熟過老豆醬”,用熟透了的老豆醬來比喻相熟的老朋友。
潮汕的普寧豆醬,用黃豆、麵粉和食鹽為原料,經發酵而成,外觀色澤金黃,黃豆瓣兒片片可辨,滋味更是鹹鮮平正,馥郁甘芳。潮州打冷中的魚飯,雖然以彰顯食物本味為主旨,真正擺至桌面上時還是需要蘸料豆醬。
豆醬可以為雞魚蟹調味,還可以做成豆 醬醃小黃瓜或醃稚姜,豆醬煮花仙(鮐魚)或煮沙尖及雜魚仔。一味小小的豆醬,帶出了潮汕調味的精髓。
十二、薄殼如種田
吃薄殼是潮汕最具代表性的事情了。關於薄殼的一切,就是海洋版的種田,還是產業鏈的。薄殼生在海里,薄殼裡的肉叫做薄殼米。
薄殼豐收最肥在夏天,要人划船脫光衣服下海收割,一串串有點像牡蠣,全裸潛水,拿著鐮刀,全憋氣的,是很古老的一項傳統。一卡車的薄殼運到後,漂亮的洗乾淨拿去廚房做成薄殼主題菜,一 部分打薄殼米晾乾,就像收穀子存秋糧一樣。
打薄殼米就是把薄殼肉跟殼分離。灶上有一口兩三扇門那麼大的鍋,鍋裡滾開水煮薄殼。專門有一個人蹲在地上負責添柴控制火,另一人手拿一人高的竹刷,使勁在滾水的鍋裡刷。因為火勢的大小變化,就是神秘的“陰陽火”,鍋裡的薄殼肉會脫殼浮上來,燒火那個人就飛也似的把 薄殼米撈起來,免得過熟變老。黃澄澄的薄殼米堆尖了竹筐,就像看一季稻米的豐收。這個活兒是潮汕人幾百年的傳統本領。
鍋裡餘下的殼撈出來餵雞,雞把漏網的薄殼米吃乾淨以後,雞就是薄殼米走地雞,薄殼吃膩了可以殺只雞來調劑,要是讓嗜雞如命的廣州人見了,雞就沒了。雞下的蛋就是薄殼米雞蛋,黃燦燦的蛋黃是很補的那種。最後剩下的殼賣給做飼料的。古時候會有人拿來磨成灰蓋房子。
十三、蠔烙
在潮汕漁村常看見有人蹲在海邊,對著一堆蠔山挖來挖去,蠔仔裝滿一盆拿去做街頭小吃蠔烙,卻一不小心成了外地知名度最高的潮州菜。潮汕人就偷笑,看一個人上酒樓點不點蠔烙就知道他有沒有到過潮汕了。
蠔烙,用小蠔仔、薯粉、雞蛋攤成的烙餅?任何先見之明和功課都不一定是靠譜的,潮汕的事情,外人不曉得的還真多。
對於初到潮汕的外地人,汕頭西天巷老太太是必訪的蠔烙名人。因為她在汕頭老城區,家門口的巷子裡支幾張桌子賣蠔烙這一樣東西許多年,在情境上和感覺上都符合蠔烙的小吃特徵。兒媳和孫女在幫忙,都是乾淨善良的人。看她站在巷子深處做蠔烙,是老人家的老配方,有傳統的鮮蠔仔、雞蛋、薯粉漿,用平底鑊,一盤蠔烙三碼勺豬油潑下去,初次看到眼睛都直了,不為別的,為那份潑豬油的淡定和灑脫,“厚朥、猛火、芳臊湯”的蠔烙真身。
出鍋的蠔烙淺灰色,配一碟重口味的魚露、一碟辣醬,還有工夫茶。蠔仔啵啵地在嘴裡爆漿,魚露霸道的香氣和雞蛋豬油香混在嘴裡膩在心裡,一口茶下去,心滿意足,也徹底顛覆了蠔烙的酒樓印象。
然而,拋開情感因素,她做的蠔烙在當地人看來只是浮雲,非要吃蠔烙,就需要知道世界上還有樣東西叫豆腐魚混合蠔烙,這幾乎在任何一個街邊檔都可以點到,那一盤依然滾燙鮮甜爆漿,但是中間還夾雜了像豆腐一碰就碎的滑嫩的口感,豬油的滯膩感也大減,那是潮汕人真正大愛的豆腐魚混合蠔烙。豆腐魚加在蠔烙裡面,叫口感更嫩更多汁,絕對更好吃。再不然,直接豆腐魚烙,就算你真到過潮汕了。
回覆列表
端午馬上就要到了,這個時候如果說要與歷史有關的美食,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粽子。我們知道粽子的來由是,屈原因為不能接受楚王朝的滅亡,於是就跳沉入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於是就在屈原忌日這天划船到江中,把裝有糯米的竹筒投放到江水中祭祀他。當時的人們是直接投放糯米,為什麼與我們現在看到用粽葉包裹的粽子不同呢?
相傳漢朝建武中期,有個叫歐回的長沙人在一次在端午節汨羅江邊祭祀活動中,突然就看見一個人,說自己是三閭大夫,對他說;感謝你們每年對我的祭祀,但是這些食品都被江中的蛟龍吃了。以後如果還要祭祀我的話,就用楝樹的葉子包裹,用五彩是絲繩纏繞,這樣蛟龍就害怕不敢吃了。從此以後,人們再去祭祀的時候就不用竹筒盛裝糯米了,而是用樹葉和彩色絲繩裹著,包出來的就是粽子。這個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粽子的形狀由來。
傳說是神奇的,還有一種版本是:商代一國君有兩個兒子,名叫伯夷、叔齊。周武王要出兵攻打商紂王的時,伯夷、叔齊兩兄弟努力卻說其不要這麼做,但是沒能成功。後來商朝被滅了以後,伯夷和叔齊不願跟周王合作,便紛紛隱居在陽山,不願意吃周朝的食物,最後活活餓死在山上。當地的居民對他們表示同情,就用五穀做成食物放到口袋裡用來祭祀他們。這種放在口袋裡的食物,就是粽子的初行。
無論什麼樣說法 版本 或者是傳說,都是人們對美好東西的一種嚮往,一種寄託,一種期許。用美食的方式去傳承,讓它留的更久遠。一個文明緣起,昌盛,都是參與文明的細小元素構成,我們同樣是其中之一,粽子的傳說讓它一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