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周天子不廢除分封制,到了僅百里之地還分封?
6
回覆列表
  • 1 # 卓某

    周天子實行分封制也是從前朝的方國發展而來,方國又是從部落聯盟發展而來。分封諸侯簡單的說就是周天子沒有能力吧所有勢力都打趴下,而其他勢力又沒有單獨能力打敗天子。在那個年代下,只有分封是最有效的統治方法。

    在周天子立國之時,從政治體制和政治思想上,都是對前朝的繼承與發展,都是得到周朝廷的認可的,這是周天子的立身之本。如果要廢除分封制,那就是從根本上否認諸侯對天子的義務,那麼諸侯與天子之間最後一層禮儀麵皮都將保不住了。前文也說,就是周武王和姜子牙在世,也不可能一次就打敗所有諸侯,那在後期天子勢微諸侯力長就更不可能了。

    就算假設天子廢諸侯,那麼天下怎麼管理。天子的政令從長安洛陽出發得多久才能達到現在的北京。再者就是駐軍,諸侯沒有了,那麼維持邊疆安全和國內治安就需要天子直接管轄,糧草的運送就是那個年代生產力無法解決的。不要說春秋戰國,中國古代歷史上,糧草運送一直就是限制國家發展和對外戰爭的因素。漢武帝對匈奴戰爭連戰連捷,卻造成國內民不聊生。就是因為長距離作戰,儘管軍隊數量不多,但對於糧草的消耗卻是巨大的。

    於這個問題相對應的就是項羽為什麼要實行分封。秦王朝二世而亡,對於當時天下人來說,秦王朝是失敗的,他的失敗經驗就是——一個政權是無法統治如此龐大的疆域的。在劉邦擊敗項羽後,也是郡國並行。這就說明了,在那個年代諸侯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雖說“中央集權”,但中央集權的能力有限,只能不情願的繼續依靠諸侯來維持。不過此時的諸侯只有皇室成員了。

    周天子連最基本的威信都維持不住,哪還有能力廢諸侯。

  • 2 # 歷史小芝士

    周原本是商的一個封國,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並在“孟津之誓”後開始進軍朝歌,陳兵牧野。

    朝代更替,社會必然動盪不安。周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和鞏固新政權而實行了分封制。

    而為何週會選擇分封制並進行大規模的分封呢?

    首先,這是由當時客觀的社會環境決定的。周王在取得政權後,自然地擁有了前朝商的國土疆域,但周此時卻面臨著軍隊人數不足的困境,現有的軍隊數量無法支撐其去治理一個龐大的國家,所以周王朝不得不實行分封制。

    其次,實行分封,是獎勵開國功臣的需要。在滅紂過程中,各諸侯王出兵傾力相助,立下了汗馬功勞。戰爭勝利後如何犒勞這些諸侯臣子,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新生政權則恐怕難以為繼。且縱觀前朝歷史發展脈絡,不難發現,大多獎勵都是實質性的,依靠的是土地+生產者的模式。畢竟在農耕時代,土地意味著無限財富。

    第三,西周分封建國,也是為了藩屏王室之需要。當時,周北有狄,東有夷。少數民族問題是任何朝代都頭疼的事情,而分封制能夠很好地抵禦異族在邊境的侵擾。

    最後,分封制分化了權力,使周王與諸侯王之間形成了有固定契約關係的君臣關係。這樣可使力量有限的周王坐王幾而享全國,比如規定諸侯王每年定期朝見、貢納賦稅等。

  • 3 # 投筆鴻毛

    分封制可以簡單理解為“分家制”,武王姬發代表的姬氏家族發展壯大,搞了很多土地。

    本來家裡只有五百畝地,現在一下搞了五萬畝,地盤大了自然要有人去管理,以當時“任人唯親”的處事原則,讓家裡人去管理土地也是很正常的。

    就像一個人手裡有100萬,給家人分10萬可能不會排斥,但給陌生人10萬,沒人會樂意。

    任人唯親在當時是正常的認知,西周貴族階級就是這麼來的,這是人之常情。

    同時,分封制也遵守“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樣一個原則,就像大家族分家之後,分家家主僱傭的僕役不必再向主家家主效忠。

    這跟後來的大家族中的分家方法差別不大,某種程度上,這就是兩家人了。但俗話又說了,打斷骨頭連著筋,真要是主家受欺負了,分家的同姓人還是要去幫忙幹仗的,這又叫“尊王攘夷”。

    實行分封制不是大問題,給親族功臣封地也都好理解,不論是穩定局勢,還是開疆拓土都是有道理的說法。

    但第二個問題,僅有百里之地時,為什麼還不廢除分封制?

    這就是騎虎難下了。

    分封諸國是周禮之中提出來的,這是一套對上下都有限制的規矩,諸侯有服從天子的義務,天子也有保證諸侯國利益的義務。

    天子若是廢除了分封制,等於首先不守了規矩,諸侯們就有了不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理由,這天下之主的名分就沒了,等於是自己的地位不復存在了,顯然不是個好主意。

    其次,分封制產生了大量不勞而獲的貴族階級,這是一批最大的受益者,廢除分封制,會大大影響貴族階級的利益,他們是不會同意的。

    這就像是在大家族裡,以前分家的每人能分百萬家產,以後的就一分錢也沒了,沒分到的那是相當不爽,肯定要回家鬧騰,這不是某一批的問題,這是一代人的問題。

    廢除分封制無疑類似於一場大規模的變法運動,是十分困難且艱險的,戰國七雄時期的變法,各諸侯國都施行過廢除分封制舉措,都受到了國內貴族強烈反彈,主持變法的人還容易死於國內貴族之手,如商鞅,吳起都是因變法被殺,最後成功的只有一個帶有邊地風俗的秦國。

    小國尚且不好搞,更何況周天子這種規模的改變了。再往細了說,最後的周天子也已經沒有廢除的能力了,大家已經不聽他的話了。

  • 4 # 水一白聊歷史

    中國古代,絕大部分的分封,其源頭都是因為異姓盟友的存在

    古代君主當僅憑一己之力,或者說僅憑自己勢力無法實現,推翻原統治或者統一的時候,就需要聯合其他勢力或者諸侯,以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

    可是,當實現了統一或者拿到了足夠多的土地以後,作為勝利方的君主雖然自己拿到了最大的利益,但是對於這些盟友,總還是要有所表示的。而這個時候,分封便成為了安撫這些盟友最有利的手段。

    然而,當分封了這些異姓之後,君主卻又開始坐立不安了,生怕哪一天自己的地盤再被奪回去。沒辦法,為了實現權利的制衡,君主們又不得不開始大規模的分封同姓 諸侯,即自己的子侄、兄弟等等這些他們更信任的人。

    這便是分封制形成的原因。

    再來看看周朝當時的情況

    周朝原本的勢力並不強,雖然韜光養晦、暗中發展,但是想要一舉拿下商王朝,也是不現實的。所以,他需要聯絡一些諸侯,來共同反抗,最後一舉滅掉了商王朝。

    正如上文所說,此時的周王室將面對不得不分封的境地。於是,為了儘可能的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他們進行了更為廣闊的分封,分封物件不僅有盟友,還有功臣、子弟,也包括商的後裔。既穩住了反抗者,又壯大了支持者,此舉在當時不可謂不高明。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各個諸侯的單獨發展,就好像一個大家庭的眾多孩子一樣,有的發展得好,成為了行業的精英、企業的領袖等等,也有的發展得不好,成為了流浪漢,甚至是階下囚。發展好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發展差的則逐漸衰弱,直至被吞併,這也就形成了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局面。

    事實上,我們仔細看後來的西漢分封,其原理同周王朝分封也是大同小異的

    劉邦僅憑自己的實力自然是無法戰勝項羽的,所以,他聯合了燕王臧荼、梁王彭越、韓王信、九江王(淮南王)英布、齊王韓信、趙王張耳、衡山王(長沙王)吳芮等盟友,最終擊敗了項羽。所以,當漢朝初建的時候,這些盟友的利益,劉邦是不能動的。

    但是,這些盟友終歸是劉邦的威脅,所以他要想辦法除去他們,這才服後來的剪除異姓諸侯王的舉動,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同姓諸侯王的分封,劉邦的兒子們一人分了一大塊封地,也包括他的弟弟和侄子。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諸侯國同樣在不斷髮展,像吳、楚這種發展比較好的,便擁有了可以與中央相匹敵的實力,而相對較弱的,或者犯了錯的,自然就被西漢政府分化瓦解了。但是這種矛盾始終還是在的,這也是“七國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

    不過,“七國之亂”的結果是西漢中央政府贏了。假如,當初沒有那種順利,戰爭持續下去,甚至是吳楚聯軍最後贏了,西漢如同周王朝一樣分裂,也是有很大可能的。只不過,因為周王朝分封眾多,西漢即便分裂也不至於如當初周王朝分裂得那樣細罷了。

  • 5 # 常棣tandy

    對於周天子實行分封的政治含義,我在這裡做一深入解讀:

    西周推行的分封制,把許多諸侯分封到四方,是在商代已經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的。從已發現的商代文化遺址來看,現今遼寧的大淩河流域(喀左、朝陽等地),北京周圍(平谷、房山等地),河北中部和西南部(蔚縣、涿州、保定、曲陽、石家莊、平山、藁城、邢臺、邯鄲等地),山西西部黃河沿岸(保德、忻州、石樓、永和、靈石等地)和東南部(長子等地),山東中部(濱州、濟南、長清、青州、淄博、壽光等地)和西南部(曲阜、鄒城、滕州、蒼山等地),都已經開發,有較高的文化。

    西周初期分封許多諸侯,主要就是分佈在上述商代已經開發的地區。

    一、周初分封的幾種形式

    周武王克殷以後,因為殷貴族勢力在商代原有王畿內還很強大,為了安撫他們,繼續分封商王后裔武庚,“俾守商祀”,又分封姬姓諸侯作為“三監”,“俾監股臣”(《逸周書作錐解》)。武王去世,管叔、蔡叔聯合武庚反叛,並發動東方夷族參加叛亂。

    等到周公東征勝利,平定叛亂,接受這個教訓,就對殷貴族改用分散遷移的辦法,並推行分封制,在新徵服的商代原有王畿,東方夷族地區和北方戎狄地區,分別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諸侯,以便加強控制,並圖謀進一步對東、北兩方開拓和開發。

    周公除了把一部分殷貴族遷到洛邑加以監督利用以外,還把殷貴族和某些方國的貴族分批配給一些大的姬姓諸侯,使帶往封國成為“國人”,既可以作為封君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支柱,同時又可以消除這些舊貴族原住地區潛在的叛亂威脅,可以說,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所有這些被分配給大諸侯的舊貴族,不但有宗族組織,而且有附屬的奴隸。例如分配給魯國的殷民六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左傳定公四年》),“類醜”即是奴隸。這樣舊貴族整族帶同奴隸從中原遷移到四方封國去,無疑會傳播中原比較先進的農業技術,有利於這些地區進一步的開發。

    西周初期分封的諸侯,既有大小之別,又有姬姓和異姓的不同,姬姓之中又有嫡系和旁支之分。大國主要分封在重要的統治地區,用來控制原來殷貴族和夷狄勢力強大的地方,佔有戰略要地,並謀求進一步的開拓和發展。嫡系姬姓的大國,或者封在商代原有王畿,或者封在中原靠近夷狄的地方。如文王之子康叔封於衛(國都朝歌在今河南淇縣),就是商代國都周圍地區;武王之子唐叔虞封於唐(即晉,國都在今山西翼城西),就是“夏虛”,靠近戎狄地區;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國都在今山東曲阜),就是新徵服的東夷“奄”的所在。

    而旁系姬姓的大國則分封到較遠的四方去,如召公之子封於燕(國都在今北京市西南),太伯仲雍之後封於吳。宜侯矢所封的宜(今江蘇丹徒,見宜侯矢簋銘文)可能就是吳的始封地。異姓的大國更分封到較遠的東方夷族地區,如呂尚封於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臨淄)。

    分封的待遇,姬姓諸侯和異姓諸侯也有不同。姬姓諸侯中的大國,在分給一定範圍的封疆和土著人民的同時,分得有殷貴族和某些方國的貴族以及世襲官職的貴族。如魯國分得“殷民六族”,衛國分得“殷民七族",唐國(晉國)分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左傳·定公四年》),燕國也至少分得了兩支殷貴族。這兩支殷貴族中,都有人服事燕侯成為燕的大臣(見房山琉璃河出土覆鼎銘文)。

    但是,同時所封的姜姓齊國,雖是大國,卻是“有分土,亡(無)分民”(《漢書·地理志》),沒有分得舊貴族。

    二、分封諸侯的位置

    嫡系姬姓諸侯多數分封在中原已開發的優越地區和重要的戰略要地。以周公七個兒子的分封地點為例:四個兒子分封在凡(今河南輝縣西南)、祭(今河南滎陽西北)、胙(今河南延津北)、茅(今山東金鄉西北),都在中原心臟地區。另外三個兒子就分封到東、北、南三個戰略要地、靠近夷戎的地方,長子伯禽代表周公封於魯,成為嫡系姬姓諸侯封得最東的大國,用來控制東夷和準夷;另一兒子封於蔣(今河南淮濱南),在淮水上游,成為嫡系姬姓諸侯封得最南的一國,用來控制淮水以南的群舒及淮夷;另一兒子封於邢(今河北邢臺),原為商的舊都所在(祖乙遷都於邢),成為姬姓諸侯中正北方向中封得最北的一國,用來控制戎狄。

    此外封於戰略要地的,還有武王之子封於韓(今山西河津、萬泉間),正當另一個武王之子唐叔所封唐國(即晉國)之西,與唐同樣擔負有控制戎狄和向北開發的責任。又有文王之子封於郕(今山東寧陽東北)和滕(今山東滕州東南),郕在魯的西北,滕在魯的南方,和魯國同樣負有控制東夷、淮夷和向東開發的責任。

    至於異姓諸侯的分封,除了特殊原因封在中原的以外,多數就分封到更遠的四方去。分封到今山東中部、東部、南部的特別多。如姜姓的齊、紀(今壽光南)、州(今安丘東北)、向(今莒南的東北);任姓的薛(今滕州東南)、鑄(今肥城南)、鄣(今東平以東,一說姜姓);妘姓的夷(今即墨西)、鄅(今臨沂北);己姓的莒(今膠州西南,一說曹姓),蠃姓的譚(今章丘西,一說子姓),姒姓的鄲(今蒼山西北),曹姓的邾(今曲阜東),媯姓的遂(今肥城南)等。

    此外封在今山東的還有風姓諸侯如任(今濟寧東南)、宿(今東平以東)等。嬴姓諸侯如郯(今郯城北)等,該是土著部族因順從周朝而受封的。

    周朝把這樣多的異姓諸侯集中分封到山東半島,把不少姜姓諸侯分封到山東的中部、東部,並且把姜姓的齊國作為一個大國分封在那裡,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地區是東夷集中的地方。

    東夷的戰鬥力很強,曾經隨從管叔、蔡叔、武庚一起叛亂,周公用三年時間才平定叛亂。而且這個地區經濟落後,多數東夷還從事遊牧漁獵,如果不加開發,就不可能鞏固周朝在這個新徵服地區的統治。

    三、分封大國的定位

    周朝把呂尚(太公望)封到山東中部的齊國,因為他原是統率大軍指揮作戰的大師(大師原為統帥的官名),所統率的一支姜姓貴族勇敢善戰,建有赫赫戰功。這時分封到東方,用來控制和繼續征伐這個東夷勢力強大的地區,是最合適的。

    周朝原來封給齊國的封土不大,主要就是東夷蒲姑氏居住地區,但是劃給呂尚征伐的範圍很是廣大。公元前六五六年齊伐楚,管仲提出伐楚的理由說:“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左傳·僖公四年》)。

    《史記·齊世家》有相同的記載,而且說:“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所謂“五侯九伯”,就是指廣大區域內不服從周室的方國。十分清楚,當齊國受封之時,周朝就給了它征服和開拓這個原來東夷集居地區的使命。

    當週朝分封許多異姓諸侯到今山東半島、圖謀開拓東夷集居之地的同時,又分封許多姬姓諸侯到今河北的西南部和山西西南部,作為北方的屏障,並圖謀開拓戎狄集居地區。

    西周分封到今河北西南部的姬姓諸侯就是邢國(周公之子,今邢臺)。分封到今山西西南部的姬姓諸侯,主要有唐(即晉,武王之子,國都在今翼城東南)、韓(武王之子,今河津、萬泉間)、霍(霍叔之後,今霍縣西)、楊(今洪洞東南)、賈(今襄汾西南)、荀(今新絳西)、耿(今河津南)、虞(仲雍後,今平陸東北)、魏(今芮城北)等。跨過黃河,還有焦(今河南三門峽西)和虢(北虢,文王弟,國都上陽在今三門峽東南,下陽在黃河北岸)。

    邢國確實具有抵禦和征討北方戎狄的作用。防止戎狄侵擾的重要據點。這時“戎大出於扺”,就是說戎族大舉進犯該地。邢侯因此出兵搏戰,下令臣諫統率亞旅(官名)出居於扺防守。《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周平王東遷“後二年,邢侯大破北戎”(當依據《古本竹書紀年》)。說明當時邢國相當強大,力量足以抵禦和征伐戎狄中的大族。

    等到春秋前期,周朝統治勢力衰落,戎狄大量東移,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邢國先被狄所攻破,接著衛國又被狄打得大敗,邢、衛兩國遷到了黃河以南,於是狄族勢力就深入到中原了。

    韓國正當唐(即晉)的西面,同樣負有控制北方戎狄的責任。《詩經•大雅•韓奕》:“以先祖受命,因時(是)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這六句詩,當是概括周王授給韓國誥命的內容。就是說,周天子命令韓侯,賞給追、貊等“百蠻”因而成為“北國”之“伯”。追和貊是“百蠻”中主要的兩族。

    武王少子唐叔封於唐,即是後來的晉國。“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史記晉世家》),原來封土不大。但是唐叔受封時,分得了“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因而實力比較強大。周朝配備給晉國較強的實力,為的是要它擔負抵禦戎狄和開拓戎族地區的使命,如同齊國負有徵服和開拓東夷地區的使命一樣。唐叔受封時,成王分給他密須的大路(戰車)和鼓以及闕鞏的皮甲,就有授給這個使命的用意。

    後來周景王對此解釋得很清楚:“密須之鼓與其大路,文(文王)所以大蒐也;闕鞏之甲,武(武王)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處參虛,匡有戎狄”(《左傳昭公十五年》)。大蒐是檢閱軍隊、準備戰爭的一種禮儀。當時成王把文王在大蒐禮上應用的戰鼓和戰車、武王用來克商的皮甲賞給唐叔,就是要求他繼承祖先勝利的餘威,達到“匡有戎狄”的目的。

    當唐叔受封時,授給唐叔的誥命《唐誥》,規定了推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就是既要採用傳統的“夏政”中合適的政令,又要推行適宜於戎狄的法令,使便於達到“匡有戎狄”的目的。

    (正文完)

  • 6 # 跪射俑

    第一,周王朝實施分封制是由當時生產力和現實國情決定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周王朝雖然實力最強但是還遠不足以掌控天下,不能像秦統一天下後強有力的控制地方。周王朝遼闊的的土地上蠻夷混雜,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分封迫在眉睫,分封的目的在於控制邊遠,監視安撫商朝遺民、貴族,開拓土地,分封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第二,周朝分封是順水推舟的事。周王朝得天下依靠的是天下諸侯,當時大家結盟起兵的時候周王就許諾大家共分天下,周王朝得了天下自然要兌現諾言,況且很多諸侯手握實權,割據一方,周王朝根本管不了,承認他們的地位和權力是順水人情的事。地方勢力承認周王是老大,大家各過各的,對於周朝和地方諸侯來說是雙贏的。

    第三,周王朝透過分封對現有勢力進行洗牌,將姬姓諸侯分封到土地肥沃、位置重要的地方,王室力量遍佈全國。那些功臣按照功勞和親疏遠近都分封到了遠方,被剔除出了中央,這就是為什麼周公可以不去封地但姜太公必須得去的原因。其實大家誰都不願意去,說好聽點是去封地當王,實際上就是派你去蠻族的地盤當開拓團團長,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誰不想留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可是不去不行啊。

    第四,分封並非周王朝唯一加強統治的手段,周王朝還推出了一套與之相匹配的“周禮”,利用宗法制和周禮牢牢拴住各地諸侯,其中周禮才是維持周王室權威和統治的最重要工具。只是沒想到,到春秋末期禮崩樂壞了,各諸侯都不拿周禮當回事了,弄得周天子成為了擺設。

  • 7 # 老憫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周武王在建立周朝時是缺乏統治天下的實力的。在夏商還沒有被滅亡之前,周國只是一個領土非常小的國家,軍事力量也不強大,之所以能夠滅商,主要還是依靠八百諸侯對他的鼎力相助。所以周武王想要一人統治天下,他是絕對沒有實力做到的,如果不進行分封制,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他的政權就將會被推翻。

    第二個原因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西周當時正處於奴隸社會,生產能力低下,交通非常不便利。如果周武王實行郡縣制,當某個地區發生天災人禍時,想要將訊息傳達給周武王,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可能訊息還沒傳到,那片地區就已毀於天災人禍中。進行分封制可以讓各諸侯更好的管理各個轄區,也能讓整個國家的秩序更加穩定。

    第三個原因是周武王實行分封制才更容易被眾人接受,在夏商還沒有滅亡之前,這個大國實際上就是很多小國組合而成的,而這些人早已習慣生活在自己的小國中,如果周武王想要一人統治天下,那麼肯定會引起政權動亂。

    第四個原因自然就是為了籠絡民心,周武王能夠成功滅商,主要就是靠八百諸侯,建國以後,如果周武王不懂得獎賞功臣,那麼這些原本幫助他的諸侯們肯定會起反心,所以分封制也是為了更好的穩固他的政權。

    第五個原因就是周武王主要還是他想讓自己的王室兄弟與他一起管理整個國家,不讓周朝的政權落於他人之手,所以這些被封諸侯的人多數是周武王的親戚,要麼就是對建立周國很有功勞的人。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為了穩定自己的政權,將諸侯分封到各個轄區,也可以打散他們的軍事力量,既然八百諸侯能夠推翻夏商,就肯定可以推翻周朝。雖然這些被分封的諸侯確實很有權勢,但是他們始終是歸屬於周天子旗下的臣子而已。因此在當時的環境和局勢之下,分封制是周王朝所能選的唯一的統治模式。

  • 8 # 尼古拉斯憶心

    關於分封制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大致起源於夏、商時代,當時名義上國王統治著土地遼闊的國家,實際上國王直接統治的地區也不過方千里。當時大部分土地不是由同姓封國治理,就是臣服方國管治,它們向中央王朝的國王稱臣並承擔朝覲、納貢等義務。

    而周朝建立的初期,社會環境和生產力實際上同商朝沒有本質上的變化,面對廣袤的土地,武王並沒有足夠的人力、武力和財力去管理,但又不忍放棄這麼一大塊蛋糕,所以只能效仿實行“分封制”。

    周朝分封制的基本原則是“本大而末小”。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雲:“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周姓者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輔王室。 周朝的分封制包括傳說時代及夏商帝王后裔和呂尚等周室功臣,後來又擴充套件到秦、楚、肅慎、戎狄等許多臣服於周天子的異姓異族部落。分封物件不限於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於夏商周王族的活動中心,而是覆蓋了中華民族賴以發祥的黃河、長江流域主要地區。這些被封的諸侯又將自己的土地分封給卿大夫,稱為“采邑”。

    02 周天子如何控制國家 周天子把底盤都分給了諸侯,諸侯自己掌握自己的土地、財政、兵權及人口,那麼周天子是如何控制國家的呢?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下“周公制禮”,作為西周的統治者,從商王朝的滅亡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訓,認為僅僅“聽天命”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重人事”,因此在治國理論探索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治國理念,突破了殷商在天人關係中人是消極無為的定位,在天人關係處理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強調人在天面前的主觀能動性。在治國的方略上採用兩手,一手是依然對神的敬仰,一手是依據歷史和現實設計安排統治制度,即“周公制禮”。

    “周公制禮”作為周朝的基本法,規定了各種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以禮作為社會制度的基本核心,所有的人和事都要遵循“禮”的制度,形成了嚴格的宗族制度、傳承製度及等級制度等等,基本上涵蓋了所有人和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禮制”下完成,“禮”在無時無刻的影響著周朝政治和社會,在“禮”的影響下,周朝達到了“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的目的。 周天子所“封建”的“國”,並不是現代意義的國家概念,而是如同“王畿”、“采邑”等名稱一樣的地區稱謂。在這種制度之下,諸侯作為受封者,自然要遵循“君上臣下”的等級制度,接受封地的同時還要履行必要的義務。

    例如:要定期納貢、交稅,同時一旦周天子需要他們的時候,要承擔出兵的義務等等。 因此,在“禮”的制度下,保證了周天子在全國範圍內的統治地位,同時“分而治之”的治國方針,也讓周朝的疆域面積不斷擴大,在分封制條件下,周天子與各地諸侯的君臣關係和天下共主的權威一直到春秋初都是實際存在的,周夷王烹齊哀公而立其弟靜為齊國君、周宣王兩次伐魯而廢嫡立庶和廢長立幼等事件足以表明周天子在分封諸侯中的絕對權威。當然,諸侯在不斷髮展中逐漸強大,周天子的權威逐漸減弱,隨著周禮的崩塌,周天子逐漸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那就是後話了。

    03 分封制給周朝帶來了什麼 分封制給西周帶來了幾百年的興盛,它給西周帶來了穩定的政治體系和社會體系。 疆域方面。西周的疆域範圍在諸侯的不斷髮展中獲得了空前的擴大,對各個區域的控制都得到了顯著提升,西周的疆域達到了“東起今山東沿海地區,西至陝西西部,南到江蘇、安徽二省北部,北抵河北及山西北部”,國土面積大致是商朝的兩倍。 經濟方面。古代的農業是衡量一個王朝興盛與否的重要指標,西周農業生產技術不斷髮展,在分封制的作用下,各諸侯國爭相開展“農業軍備大賽”,不斷髮展自身經濟水平,大量青銅器農用器具的使用,使得西周時期的農業技術不斷提升。

    農業設施和水利設施的修建也為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為西周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巨大作用。 文化方面。從文化上看,禮制不僅成為周朝時期的基本制度,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傳統核心,歷朝歷代的人們都崇尚“禮”,形成中華文化的主流意識。同時,分封制的作用下諸侯為了提高自身的統治力和國家實力,催生的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也對後世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04 漢朝的分封制為什麼行不通 漢高祖劉邦在建國初期也面臨著周武王同樣的問題,在接收了秦朝的底盤的同時,但他並沒有實行秦朝的制度,他準備效仿周武王,也實行“分封制”。 漢初分封了七個異姓的王,大大小小的列侯一百多個,而後又分封了九個同姓的王,在此之後,新皇上位都會分封同姓王。這些受封者擁兵自重,各持一方,他們既有兵權,又有財權,各自形成割據一方的勢力。 景帝時發生的“七國之亂”造成了漢統一政權的分裂,為漢朝敲響了警鐘,所以漢朝初期一直在致力於削弱和去除藩王的勢力。 同樣是分封制,為什麼在漢朝就行不通呢?其實這也與社會制度有關。 與西周不同的是,漢朝之前的秦朝並不是實行分封制,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發覺分封制雖有益處,但無法實現高度的中央集權,因此採用的是郡縣制的治國策略,在這種制度下,漢初的分封異姓王並沒有像西周一樣,有著對天子“君上臣下”的概念,而分封的同姓王只是為了牽制異姓王的勢力,因此處於矛盾的狀態。同時,王國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力,財政、軍事都掌握在藩王自己手裡,加上土地私有制的的快速發展,漢王朝無法從王國手中取得應有的利益,導致王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漢天子的地位一天比一天低。 因此,王國成為了漢朝初期最大的問題。

    05 結語 制度與其所處時代的社會土壤息息相關,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適用的制度也是不同的。分封制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發揮了它的作用,但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歷史環境逐漸地不適應這種制度,西周和漢朝的分封制實踐,也為後世的歷朝歷代提供了經驗與教訓。

  • 9 # 舍我談歷史

    東周時,周王室最終成為傀儡,並最終被後來興起的諸侯國秦國滅國。那麼,周天子為什麼實行分封制,而沒有後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呢?

    首先,周朝建立是很偶然的。武王伐紂看起來是志在必得,實際並不是這樣的。作為當時的盟主商政權實力肯定是比周要強,而且佔據天下最好的地方,物產也是最豐富的,武力也是最強的,支援也不會太少。牧野之戰更大的可能是一場偷襲,能夠實現偷襲,是因為帝辛(紂王)一直在開疆闢土,對外作戰需要分散很多兵力,這種情況下,守衛都城的兵力就會很少,給了周人機會。周人可以說是在賭一把,能不能成功還兩說。周武王和當時的周王室高層都不確定能不能維持住周朝,所以為了鞏固政權,就要把大臣派到各地去對付商朝貴族和支持者,比如把姜尚和周公旦排到東邊海濱地區,把自己的幾個弟弟派到商人集中的區域,這種分封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政權。

    其次,周朝只是一個分散的政權。商周不同於後世的政權,他們只相當於是國家聯盟的盟主,實力最強,但是並不具有絕對優勢。而周在建立過程中得到了周邊盟友的支援,他們原來就是封國地位,建立新政權後,也要保留或者提升他們的地位,還有在滅商的功臣都要給予一定的封地,這種方式,就導致了更多的封國出現。這種聯盟在盟主也就是周王室強大時,還維持著大家公認的法和禮,大家彼此相安無事。但一旦盟主不行了的時候,就會出現新的盟主繼承人,先是出現了春秋五霸,後來出現了戰國七雄,都是在爭奪盟主的位子。

    第三,分封是最安全的選擇。實際上自周開始總共有四次比較大的分封,分別是周分封、漢分封、晉分封、明分封,四次分封的目的,大家可以看到都有一個共性,鞏固宗室地位。為什麼要鞏固宗室,因為血緣關係。在政權建立者眼裡,都是自己的直近親屬,得到信任,不會反對皇權(王權)。不能把兵權給外人。周王室也有這樣的想法,諸侯國以姬姓國居多,很多的第一代君主還是武王的兄弟,依靠兄弟保護國家的想法是沒有錯的,在當時也是最安全的選擇。但是後來的事情是他們想不到的,因為時間太遠了,血緣也太遠了。對於王室的忠誠度也不夠了,都想自己成為王了。這也是後來的西漢和明朝皇帝想盡辦法削藩的原因。

    周王室能夠得以成為天子,成為天下唯一的王,這得益於周當時的分封。而周王室最終衰落,也是因為分封之後,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

  • 10 # 歷史畫中人

    西周分封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國家的統治。

    周武王建立西周後,為了對征服的廣大地區進行有效統治,就沿襲前代的辦法,把若干土地及土地上的奴隸和平民分封給諸侯。

    分封制是西周的長久國策,周公旦在東征平叛後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分封,在西周中期和晚期,周王室還陸續分封了一些諸侯。

    西周統治者這樣做,就是希望透過受封的宗親功臣等奴隸主貴族在各地建立諸侯國,作為中 央的政治和軍事屏障,拱衛周王室。

    為什麼周天子實行分封制?

    東周時,周王室最終成為傀儡,最終被後來興起的諸侯國秦國滅國。那麼,周天子為什麼實行分封制,而沒有後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呢?

    一、周朝建立是很偶然的。

    武王伐紂看起來是志在必得,實際並不是這樣的。作為當時的盟主商政權實力肯定是比周要強,而且佔據天下最好的地方,物產也是最豐富的,武力也是最強的,支援也不會太少。牧野之戰更大的可能是一場偷襲,能夠實現偷襲,是因為帝辛(紂王)一直在開疆闢土,對外作戰需要分散很多兵力,這種情況下,守衛都城的兵力就會很少,給了周人機會。周人可以說是在賭一把,能不能成功還兩說。周武王和當時的周王室高層都不確定能不能維持住周朝,所以為了鞏固政權,就要把大臣派到各地去對付商朝貴族和支持者,比如把姜尚和周公旦排到東邊海濱地區,把自己的幾個弟弟派到商人集中的區域,這種分封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政權。

    二、周朝只是一個分散的政權。

    商周不同於後世的政權,他們只相當於是國家聯盟的盟主,實力最強,但是並不具有絕對優勢。而周在建立過程中得到了周邊盟友的支援,他們原來就是封國地位,建立新政權後,也要保留或者提升他們的地位,還有在滅商的功臣都要給予一定的封地,這種方式,就導致了更多的封國出現。這種聯盟在盟主也就是周王室強大時,還維持著大家公認的法和禮,大家彼此相安無事。但一旦盟主不行了的時候,就會出現新的盟主繼承人,先是出現了春秋五霸,後來出現了戰國七雄,都是在爭奪盟主的位子。

    三、分封是最安全的選擇。

    實際上自周開始總共有四次比較大的分封,分別是周分封、漢分封、晉分封、明分封,四次分封的目的,大家可以看到都有一個共性,鞏固宗室地位。為什麼要鞏固宗室,因為血緣關係。在政權建立者眼裡,都是自己的直近親屬,得到信任,不會反對皇權(王權)。不能把兵權給外人。周王室也有這樣的想法,諸侯國以姬姓國居多,很多的第一代君主還是武王的兄弟,依靠兄弟保護國家的想法是沒有錯的,在當時也是最安全的選擇。但是後來的事情是他們想不到的,因為時間太遠了,血緣也太遠了。對於王室的忠誠度也不夠了,都想自己成為王了。這也是後來的西漢和明朝皇帝想盡辦法削藩的原因。

    實施分封制的意義是什麼?

    1、它總結了歷史經驗,把建立地方政權與鞏固自己統治有機結合起來,周王朝在分封諸侯的過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對整個領土進行控制。

    2、分封制使統一的社會制度在諸侯國中得以普遍實行,周王室用權利與義務的規定,使周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改變了夏商時代國王為諸侯之長的狀況。

    3、分封制促進了諸侯國社會歷史的迅速發展,統一的奴隸制度在各諸侯國得以建立和發展,使奴隸制經濟有了繁榮的基礎。

    4、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程序,受分封的偏遠諸侯國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諸侯不斷向周圍的夷、戎、狄等少數民族用兵,進而兼併其土地,進行了文化滲透。

    周天子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地盤做到最大呢?原因有兩個方面:

    其一:周天子想用德行感化號召眾人,因此在分封的時候,自己以主人公的方式,將大部分領土分給了別人。

    其二:周天子周邊已經被分封完了,相當於他處在諸侯包圍之中,因此阻礙了他向四周擴散。

    因為那個時候非常混亂,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導致別人不滿意,別人不滿意,就可能拉幫結派,一起來造反。所以周天子只能選擇堅守自己的地盤,遇到特殊情況還得賞賜點出去。

    總結:周王室能夠得以成為天子,成為天下唯一的王,這得益於周當時的分封。而周王室最終衰落,也是因為分封之後,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

  • 11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事實是,你以為很落後的分封制,在當時可是先進制度。

    首先明確一點,在周王朝以前,分封制都還不完善。是周武王、周公等人才完善了分封制,而且使得周王朝空前強大的和團結。換句話說,分封制在周王朝來說,是先進的制度,而不是落後的制度。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又沒有能力廢除分封制了。

    一、周王朝和分封制度

    雖然我們將先秦時代的夏商周並稱,但是夏商周三個朝代與後來的秦漢有著本質的區別。特別是夏、商,他們只是名義上華夏大地上各部落聯盟的大酋長,並不具有對屬下各部落實際上的行政管理權。而那些諸侯並不是夏和商分封的,他們原本就存在,只是名義上服從與大酋長的領導權。僅此而已。

    周代殷時,周只是將殷商的中央政權摧毀,在東夷和巴蜀,還有許多服從於商的部落存在。周武王為此徹夜難眠,與其弟周公和宰輔姜尚商議,如何才能使周的宗主權更加穩固呢?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探索,周王朝創立的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在武王時期,將文王諸子和武王諸子,以及重要的功臣封於周王朝與外藩交叉的地區,來拱衛王室、監視夷狄。

    然而這套分封制在周成王時期就出了岔子。成王年幼,武王之弟管叔和蔡叔聯合原來的商王之子武庚叛亂,意圖奪取王位。

    周公經過艱難的戰鬥終於平定了叛亂,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周公進行了如下幾方面的措施:

    其一,營造成周洛邑,並建立成周八師。洛邑即是現在的洛陽,此舉相當於為西周增加了一個政治和軍事中心,對鞏固東方屬地,監視東方諸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其二,進一步將殷商遺民分化為衛、宋等多各諸侯國,分別置於姬姓大國的監視之下,以防止殷商遺民再次發生叛亂。

    其三,制定了更加規範的諸侯分封制度和管理體系-《周禮》。周禮不僅從禮的角度約束各階層的義務、權力和行為規範,還規定中央派人到諸侯國中擔任卿士,執諸侯國之政,並隨時向中央報告諸侯的動向。

    透過這些措施,西周首次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體系。夏和商只是作為名義上的諸侯共主,而周的諸侯大多數卻是由歷代周天子分封的,因此周天子對其具有相當的約束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分封制在西周時是先進的制度,諸侯們是周天子權威、周王朝強大的有力保證。所以整個西周,不會有人說廢黜分封制,反而會更加的貫徹分封制度。

    那麼,分封制後來又如何成為限制周王室的發展的因素,使周王朝縮水到了百里地面呢?

    二、周王室權威下降和多核運轉

    實際上,周王室的權威下降分為很多個階段,並不是東周遷都一下子就完成的。

    首先是周昭王徵楚損失了天子六師的軍事力量,其次是周厲王時周王朝的經濟崩潰,最後是周宣王時連成周八師也沒了,周宣王晚年,親自到太原料民,可見周王室的經濟和軍事危機已經十分深重。

    王朝衰落時,統治者應該怎麼辦呢?當然是休養生息、積累財富、徵召軍隊了。

    而這時,分封制的弊端開始顯現出來。《周禮》使得周天子高高在上有了法理依據,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夫卿士階層也憑藉《周禮》鞏固自己治民的合法權而剝奪周天子的直接治民權,而只保留了其治理貴族的權力。

    這就是為什麼周厲王改革經濟制度而被國人流放;而周宣王在太原料民的舉動同樣引起了中山甫等人的強烈反對。他們還發明瞭一個新詞彙叫做-與民爭利。

    因此,周王室衰落之後,卻沒有機會親自料民。既然開不了源,那麼節流呢?

    不好意思,也做不到。周王東遷之後,還不得不分封了秦、虢等諸侯,對護王室東遷的晉、鄭、衛等諸侯進行了加封。

    因為在分封制的體制下,周王獎賞諸侯的方式最普遍方式的就是增加封邑。那麼,可不可以用其他方式呢?

    有的,比如冊封方伯,但這同樣會使之具有主持諸侯會盟的權力,稀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因此,對於周王室來說,這更加的不划算。

    但隨著春秋的發展,周王室還是不得不先後冊封了齊、晉、秦等大國成為方伯。從此,隨著霸主的誕生,東周進入了多核運轉的階段。

    而沒有軍事力量輔助的周王室,又被稀釋了王權,此時,如果廢除分封制,是不是可以了呢?

    三、成也分封,敗也分封

    當週赧王最後被秦所滅時,周王室僅僅剩下了百里土地,卻還有東周公和西周公相互爭利。那麼,為什麼周不廢除分封制呢?

    答案是,做不到。

    首先,春秋戰國時期並沒有成熟的、可以替代分封制的其他行政制度。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是採取的分封制,以致於到了春秋末年,各諸侯國同樣陷入了內亂的隱患,晉之六卿、齊之諸卿、魯之三桓、鄭之七穆,都是分封制下的產物。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的封君制度同樣由分封制演化而來,實際上各國執行的情況來看,與分封制差別並不大,孟嘗君田文、穰侯魏冉都曾使自己的封地成為國中之國。

    因此,對周王室來說,並沒有一個成熟的制度可以學習模仿,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實行分封制。

    其次,周王室並沒有革新制度的土壤和動力。

    各諸侯國能擺脫分封制的束縛,內因是各諸侯國必須要不斷強化中央集權的力量、削弱貴族力量,才能在大爭之世更好的生存下去,甚至於進行爭霸,否則,就會被別國吞併。在這樣的刺激下,諸子百家產生了。在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推動下,逐漸進化到了更有效的封君制和郡縣制。

    但周王室並不具備這個內因,換句話說,周王室雖衰,卻一直沒有生存之危。因此,周王室沒有產生改革思想的土壤,也沒有學習改革思想的想法,更沒有改革的動力和行政、民眾基礎。

    第三,周王室不具備改革的內外條件

    雖然春秋戰國時,周王室的權威屢屢受到挑戰,以致於微不足道。但是從形式上來說,周王室作為天下諸侯共主而存在,這是周王室得以存在於春秋戰國之世的原因。即使到了戰國時期,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都還需要周王室的冊封才能生效,得到列國的承認。如果周王室要廢除分封制,那麼勢必會引起極大的震動,其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將不復存在,因此,周王室改革的外部條件不成熟,諸侯們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存在的。

    同時,周王室雖然今非昔比,但就算是百里之地,仍然有貴族存在。這些貴族是分封制的受益群體,沒有了分封制,就沒有了他們的優渥的生活和地位,這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諸侯國從分封制到封君制度尚且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革才得以實現,相比於各諸侯國,周王室的總體力量更加弱小,而貴族力量更加強大,因此周王室內部也是難以撫平這些貴族的反對聲音的。

    因此,周這個因為完善的分封制而重建華夏的王朝,勢必要與分封制共存亡。所謂成也分封,敗也分封,誠如是也。

  • 12 # 世界人文通史

    周朝所實行的分封制,是將許多大臣封到各地去建立獨立的國家。周天子名義上仍是各國君主的共同領導人,需要定期接受各國君主的朝貢和參拜。

    不過,周朝的分封制帶來的卻是春秋、戰國以來長達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其中一些強大的諸侯國基本不再接受周天子的號令,比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建立了歷史的西周王朝。西周與後來的東周一脈相承,加起來共有800多年的時間,中間是因為犬戎族的入侵中斷過一次。

    周朝的分封一開始並不是亂封,而是有三個標準,第一是封宗室兄弟叔伯,比如鄭國、晉國、魯國都是周朝王族子弟建立的諸侯國,與周天子有血緣關係。

    第二是封前朝帝王的後裔,比如杞國是夏朝的後裔,宋國是商朝的後裔,楚國是顓頊帝的後裔

    第三是封周朝的開國功臣,比如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他被封為齊國的國君。

    周朝之所以實行分封制,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因為周人控制不了遼闊的土地。周朝滅商之後,內有大量的商朝遺民需要安置,外有鬼方、犬戎、東夷等部落虎視眈眈。為了控制更遼闊的土地和抵禦周邊的少數民族的進攻,周天子只能將許多大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

    第二,周朝奉行宗法制(嫡長子制),周天子的兒子只有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其他的兒子無法安置,只能讓他們輔政或者到地方上去建立自己的諸侯國。

    此外,周朝還迷信“血緣屏藩”的說法,就是利用血緣關係來籠絡各諸侯國,讓他們保護周朝。在周朝所分封的諸侯國中,多數是姬家的兄弟叔伯。

    “周初,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在周朝初年所分封的71個國家中,絕大多數都是周朝王室子弟的封國,都與周天子有血緣關係。周朝試圖透過這種血緣關係來號令諸侯國,但這種血緣關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淺,尤其是超過了五代人以後,所謂的血緣屏藩簡直是形同虛設

    最簡單粗暴的例子就是鄭莊公箭射周天子。

    在春秋時期,齊國、晉國、楚國、吳國、越國這五個國家的君主因為稱霸天下,合稱春秋五霸(另一種說法是:齊國、晉國、宋國、秦國、楚國),而周天子則完全成了一個傀儡,連諸侯國都不聽從指揮了。

    實際上,在春秋五霸出現之前,鄭國就已經是中原小霸了。這個鄭國和周天子有血緣關係,還是姬姓封國。

    鄭國本來是周朝的王室宗親姬友建立的國家,所以鄭國國君與周天子有血緣關係。按理來說,鄭國應該保護周朝才對。可是到了鄭莊公姬寤生這一輩人時,距離他的祖先鄭桓公姬友已經過去了100多年時間。姬友是周厲王的小兒子,和周朝的關係當然密切了,可是他的後代姬寤生跟周朝已經不太算是親戚了,就算是也最多是遠親。

    可笑的是,周朝當年分封了大量的姬姓諸侯國,想利用血緣來屏藩,可是這些姬姓諸侯國後來多數都被其他非姬姓諸侯國(齊、秦、楚、宋、趙等)滅掉。

    還有一些因為和周朝的血緣關係太遙遠,早就不擁護周朝了,比如燕國和魯國。因此,周朝的分封制雖然在短期內效果良好,但從長遠來看禍害匪淺。

    漢高祖學習周朝使用分封制冊封劉姓子弟,結果在景帝時引發七國之亂。晉武帝也使用分封制,結果在惠帝釀成了更慘烈的八王之亂。從此,歷史上的王朝對於分封制紛紛敬而遠之。

  • 13 # 遊民思

    夏商周是臨時性的部落聯盟,散會後各行其是。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地盤子民,完全獨立處理部落內事務。夏、商、周不過是聯盟中最大的一個部落而已。對聯盟中的部落間的糾紛,告訴才處理;哪個是我的親戚、哪個上貢多就幫哪個;拉幫結派,先文後武,一言不合就開打,簡單粗暴。再早的部落是由相距較近的各個群體擴大成族群、各個族群再組合而成。狩獵採集時代人群分散開來才容易生存,農耕時代聚集起來方便生產糧食。周朝作為聯盟首領若是去直接管理其他部落則心有餘而力不足,官員、兵力、路途、訊息傳遞等等方面能力欠缺,結果往往是有弊無利。分封制度才是最適合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上下互利,中央給地方合法名義,地方給中央上貢。經過春秋戰國時代,中原及周邊地區才第一次形成大一統的郡縣制的秦帝國。

  • 1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誰願意把自己的地盤分封出去啊?對於周天子來說,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兒。誰讓周朝初年的局面晦暗不明,朝廷的權威尚不能覆蓋到整個天下呢?

    周武王攻滅商紂王之後,儘管在名義上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實際上仍有許多諸侯不肯接受周朝的統治。

    那些仍然忠於商朝的方國就不用說了,其他邊遠地區的諸侯也與周朝有離心力。

    因此,周天子要想避免因朝廷力量有限,對除西周本土和新佔領的地區以外的地方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得實行間接統治,而不能由朝廷直接統治廣闊的疆域。

    所以,周天子就必須實行分封制,把宗室子弟和功臣及前代帝王之後,分封到四面八方做諸侯。

    以便把地方統治權從異己手中收回,轉到自己人手裡。畢竟這些人與周朝是利益共同體,總不會勾結外人顛覆自家政權吧?

    此外,就當時落後的交通和通訊而言,就算周天子想直接統治天下也辦不到!

    試想,當朝廷要傳達政令給地方,或是地方要彙報情況給期廷,假如在路上磨蹭個一年半載的,等政令傳到地方或彙報到了中央,只怕早已時過境遷了!

    要是哪兒再發生個異族入侵或是水旱災害,等到朝廷的批覆下來,恐怕黃花萊都涼了!

    再一個,由於當時地廣人稀,華夏族尚不能完全佔有中原大地。華夏族佔據的地區與異族佔據的地區,呈現犬牙交錯的狀態。

    因此,周天子要想建立穩固的統治,就必需利用諸侯國分治地方。

    這樣的好處是,諸侯們為了佔穩自己的地盤,就必然要想方設法的加強自己的力量,以便在與異族的對抗中取得勝利。

    與此同時,諸侯們又可以把周朝的文明傳播到四面八方,有利於發揮周朝的文化軟實力,逐漸消除異族的影響。

    而周天子只需要以宗族禮法和周朝的典章制度發揮約束力,並以西六師和殷八師發揮震懾力,使他們按時到京城朝見天子,繳納納貢獻就可以了。

    事實證明,周朝初年的分封政策無疑是正確的,至少在周平王遷都洛陽之前,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還算穩固,儘管諸侯們已經強大了,但畢竟還不敢公然藐視天子的權威。

    而透過實施分封制,周朝統治的疆域也遠遠超過夏、商兩朝。或許可以說,這是周天子實施分封制帶來的一種歷史性貢獻吧?

  • 15 # 尋陽令

    因為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不夠,只能採取分封制這種間接控制手段來統治和控制比前代更廣袤的土地。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我們知道,周朝之前的商朝,是中國歷史上有明確文字記載和考古證據支援的最早國家政權,大約在公元前十幾世紀,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其處在青銅器的萌芽和發展期,比無論是青銅開採還是冶煉水平都高度成熟的西周低,所以控制能力更低,我們今天所能瞭解的商王朝統治區域基本侷限在黃河中游中原腹地,在其周邊則是不受其管轄、與其戰爭衝突不斷的部落方國。西周代商後,征服的地區更大,為了控制,也只能採取分封制,即透過世襲分封給王室貴族成員一塊土地,讓其以效忠稱臣的方式實行間接控制。而且西周早期,不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管理的王畿地區很小,被分封到各處的諸侯國實際控制範圍更小,透過長達數百年的開拓兼併才慢慢做大,最終形成春秋晉楚爭霸和後來戰國七雄相爭局面。而戰國時期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上比前代又有了質的提升,主要表現在鐵的開採冶煉技術開始發展成熟並大量應用在農業生產方面,無論是土地開墾還是糧食產量及與此息息相關的人口數量都有了成倍增長,政權的控制能力也有了極大提高。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戰國中後期郡縣制的出現,及秦滅六國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和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反映。就人類文明史而言,鐵器時代之所以比青銅時代生產力發展水平有質的提升,是因為地球銅的資源量只有鐵的幾十分之一還不到,開採冶煉成本更高,這就決定了其是稀缺資源,無法普及應用於社會經濟活動特別是農業生產方面,制約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是鐵的開採和冶煉技術的發明發展才改變了這個現狀。

  • 16 # 欲雲談史論今

    周王室之所以要實行分封制,其實是迫不得已。

    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彼封建者,亙古聖王堯、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柳宗元說封建制(分封制)始於堯、禹、湯之時,這是錯誤的認識。殷商及以前,國家的構成更像是部落聯盟或是方國聯盟;直到周朝時才創造出了分封這一形勢。周人創造出分封制,同時結合宗法制,使得周比以前的歷朝歷代都更接近一個完整的國家。

    雖然柳宗元對於分封制的起源認識錯誤,但他所說封建制(分封制)的出現是形勢所迫,卻是極為正確的結論。

    西周建國之初,曾經有過兩次分封。首次分封,是周武王首次東征之後,分封物件主要是歷朝歷代的帝王之後,如黃帝、堯、舜、禹、商湯等等的後裔。此時,強大的殷商剛剛倒下,周人地位還未穩固,所以為拉攏天下人,才會分封古時帝王之後,以展示周人的仁德。周人自身也有少數人被分封,但範圍極為狹窄,僅限於周公旦、姜尚、管叔、霍叔、蔡叔等等少數成員。

    首次東征之後不久,周武王就不幸去世。臨終前,周武王指定周公旦繼承王位。然而,此舉引發了三監國管叔、霍叔、蔡叔的高度懷疑。在商人遺族的煽動之下,管叔、霍叔、蔡叔三人決心聯合紂王之子武庚一同造反。

    “三監”之亂的後果極為嚴重,不但引發了殷商遺族的大叛亂,還進一步誘發了東夷和淮夷的叛亂。整個中原都亂成了一鍋粥,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周人所建立的王朝,不到三年就將崩塌。

    為了平定“三監之亂”及殷商遺族的反叛,周公旦被迫發起了二次東征。

    此次叛亂,涉及今天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等多個地域,範圍廣闊。周公旦的平叛之路,並不順利。常常是剛平息了這塊地方,別的地方又接著起來暴亂。暴亂不斷,讓周公旦分身乏術,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緊急四處救火。所以,史書上說他常常連洗頭和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不得不在“一沐而三捉髮,一飯三吐哺”。

    在此種情況下,為了能讓部下主動替周王室分擔平叛責任,周公旦毅然決心啟動分封。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說:“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與後世統一政府只以封建為一種政區與政權之分割者絕然不同。”這就是說,周公旦所主持的這次分封,是將天下未服之地按人頭劃分給功臣和姬家叔伯兄弟,鼓勵他們用武力去征服和佔領這些地方。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調動起周人“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要能佔有這些地方,那這塊地方就成了諸侯的獨立王國!

    分封的回報如此豐厚,“自主創業”的誘惑當然無比巨大!

    可以說,分封制的實質,就是周王室把一群餓狼猛虎放出去,替周王室去平叛、搶地盤。從這個角度而言,分封制的出現就是當時的形勢所迫:光靠周王室力量,無法征服整個天下;無奈的周王室只能把這個艱鉅的任務分擔給親戚和功臣了。所以,才有了“封建親戚,以番屏周室”的說法。

    因此,為什麼周王室要實行分封制?勢也——形勢所迫,不得不實行。

  • 17 # 我不看舉高高

    概括就一句話的事情。周天子的權威性來自於分封制,如果他否認分封制,就是否認了它的權威性,否認他自己的地位來源。無論他是否願意,他想維持這個表面的天下共主的地位,都只能一條路走到黑。若是他還有周武王時期,周朝的實力,他也可以改變遊戲規則。

  • 18 # 東北虎男323

    周代的分封和你想象的不一樣,和歐洲不一樣,清華簡《楚居》描述了,周代初年,分封的楚國曆史,足以說明分封制,楚國的祖先跟隨周人攻打商朝,成功後,被分封到邊遠的楚地,請注意,分封的是周朝實質控制不到的邊疆地區,不是周朝直接控制的土地,反正我管不了分封給你,這是分封的實質,這和唐國(就是晉國)一樣,分封到控制不了名義上還擁有的地區,這說明商周之前,中國的疆域很大很大,原來唐國(山西)楚國(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巴蜀(四川)都是中國地,夏亡後,商代失去了,後來中興,婦好一直到紂王一直都在征討四方,不服從中央的地區民族,出土文獻大致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由於資料太少;我們難以知道當時到底如何,只能等待考古的更多發現

  • 19 # 水煮汗青

    周天子實行分封制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力決定,在周朝生產力不高,因此天子也不能完全掌控整個江山,只能把土地分封出去。

    說到周朝的分封制,就離不開土地井田制,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意思就是天下所有土地都是周天子的,如果誰想要土地只能透過周天子分封,不然就不允許耕種這些土地,哪怕是用錢來買也不行。這就是當時周朝的土地制度。

    因為在生產力低下的周朝,土地成為所有人生存的依靠,只有透過耕種才能獲得糧食。這與當時的遊牧民族不一樣,周朝姬姓家族世世代代都是以農耕為主,土地就變得非常重要。但是周天子的兵力始終有限,因此他只能管理自己皇城範圍的百姓,再遠一點就管不了,但天子始終還是要有自己的威嚴,分封制就由此誕生。

    分封制的具體內容是:周天子擁有絕對權力,名義上擁有所有土地的所有權,而諸侯只是擁有使用權;諸侯必須聽從周天子號令,協助天子征伐不聽話的諸侯;諸侯必須按要求上貢,當時有月貢、季貢、年貢和終生貢,主要以周天子的首都為中心,離得越近,上貢的週期就越短,在很遠的諸侯國一生只需要來一次就可以;

    從分封制的內容來看,所有的要求都是虛的。比如土地使用權,諸侯雖然沒有所有權,但已經等於擁有所有權。在分封領域裡,諸侯又是把土地繼續分封給下面的官員,因為自己實在沒有能力管理,這就有點做工程的人把活接下來,然後再分包給其他人,其他人接到活再繼續分包下去。

    諸侯也只是名義上服從於周天子,但實際上週天子並沒有直接管理權。因此當諸侯日益強大,生產力不斷提高以後,眾多諸侯國就開始失控,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也因此崛起!

    分封制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郡縣制。

    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區別就是:

    分封制是承包形式,而且是非常徹底的承包制。把土地給諸侯,只要按時給租金,這片土地裡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你的,盈虧自負;

    郡縣制是聘用制,土地是皇帝的,所有的人和物都是皇帝的,你只是領一份工資,盈虧算皇帝的。

  • 20 # 孤舟釣江雪

    商周時期,中原地區周邊存在著很多小部落,人們把它們稱之為:北狄、南蠻、東夷和西戎,這些小部落(包括周)經常襲擾商朝,令商朝非常頭痛。

    周滅商後,在繼承商朝的土地與人口的同時,也面臨著與商朝一樣的國家安全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途徑:

    第一,加強中央集權,實行後來的郡縣制。但是,限於當時的人口、交通、資訊傳遞以及政治結構鬆散等問題,要做到這點非常困難。如果實行郡縣制,即使沒有外敵,緊把內政處理好,都會很難。以三國為例,當時魏國最強,卻總受蜀國騷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魏國四面皆敵,不得不分兵防守,以至經常捉襟見肘、狼狽不堪。所以,搞郡縣制是行不通的。

    第二,既然郡縣制行不通,那就只好採取第二種途徑:分封制。所謂分封,就是在周天子的周圍分出上百個小的諸侯國,賦予諸侯國對境內人口、土地的管理權,允許諸侯國擁有軍隊、收取賦稅,但諸侯國必須拱衛周天子,抵禦外敵入侵,這就是周朝分封諸侯國的目的。

    另外,周朝滅商本來就倚靠了很多部落的力量,說白了周朝就是一個股份制公司,大家都有股份,現在得了天下,周天子稱了王,相當於董事長,那在中央要有部門經理,在地區當然也要有地區經理了,而封的這些諸侯,就相當於股份制公司的地區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