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享漫生活

    我就是那個從小聽話的菇涼。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高中畢業應該是面臨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高考志願。那年我發揮的不好,父母又不讓復讀,志願都是父親給我填的,去了沿海一所二流本科。父母一直給我灌輸兩個觀念:一是該什麼年紀做什麼事;二是年輕的時候有機會一定要出去看看,不能窩在家鄉。因此,他們覺得復讀是浪費時間,女孩子年齡耽誤不起,至少能考個本科,就趕緊去讀。

    我四年都非常不喜歡我讀的學校,破罐子破摔,沒好好讀書,也沒有自己的想法,得過且過混日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是大四考研,我想考一所211的學校。但是四年沒有好好學習過,不出所料失敗了。

    然後也沒有想法留在讀大學的城市,在新東方找了一份工作,沒幹多久辭職了,還是想回家鄉,我沒有想象過一個人留在異地打拼會是怎樣。回到家鄉,又是父母安排,進了一家國企,幹著提不起勁的工作。

    好閨蜜和我商量我們業餘時間做點副業,做什麼好呢?閨蜜的特長倒是很多,都可以來掙錢,而問我擅長什麼,我卻說不出,話說從小父母帶著學繪畫、琵琶、游泳、古箏、舞蹈……我就沒有好好堅持,沒有一項談得上“擅長”。

    那麼我下班的業餘時間幹嘛呢?除了乖乖在家,就是談戀愛。對了,找物件這件事我還真不用父母操心,然而呢?太乖的菇涼,分不清好壞,給點陽光就燦爛,明明被調戲還以為遇到了真愛,愛上一個人渣還被他騙得團團轉,直到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父母實在看不下去了出來干涉。

    談戀愛於我完全是碰運氣,太容易相信男人,因為我從小的環境都是單純平和的,我分辨不出城府和心計。幸好後來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人。

    為什麼說談戀愛的事?因為從這次失戀愛我發現,父母也不總是百分百正確的,就如他們最初也沒有認清真相,還很看好那個人渣一樣。於是,我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

    我認清了一些事,比如曾經一直為自己性格內向、在應酬場合上不了檯面而自卑,後來發現身邊很多理工科的朋友也是這樣的,每個人的性格沒有好壞,各有所長,只是這個社會比較推崇外向性格,內向的人就會比較自卑,其實內向也有很多優點,能靜下心做事,對身邊的人或物比較敏感等等。認清這點之後,我不再因此自卑,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生而有用的。

    我一直沒有放棄“上進”的念頭,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等等。然而無果,現狀終不得改變。在這個時候我結婚了,我的另一半簡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現實是我和他學歷有差距,工作平臺有差距,他從來不嫌棄我,但我自己不能無視這個落差,我努力地想要趕上他,想要和他並駕齊驅。他很支援我的各種決定,當然也很理智的給我指出不當。

    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新媒體寫作,然後重新撿起寫作,雖然收穫沒有立竿見影,但從開始著迷寫作之後,我戒掉了網購癮,迷上了烘焙,從此以後,寫作和烘焙成了我長期堅持的愛好。說這些,我難道是想誇我找了一個好老公?還是新媒體寫作的派生力量?都不是,只是想說,這兩項愛好給我帶來了自信,讓我想成為一個更有深度的人,於是,在去年底,我又再次參加考研,在畢業多年、工作多年之後,我又一次獲得了回爐重造的機會,雖然不是什麼名牌大學,雖然很多人質疑已婚婦女考研有什麼用,但這一次,相比幾年前讀大學的時候,以及過去的二十多年,我都更加清楚自己將要走的道路,這一次不再是父母要求我做什麼,而是我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我想我的路不會越走越窄,而會越走越開闊。

  • 2 # 關小門的窗

    從小,我就在父母的稱讚聲中迷失了自我。他們總是對親朋好友誇我“聽話、懂事、不讓大人操心。”我也一直是以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文靜內向,從不惹父母生氣。

    如果我喜歡一件很時尚的衣服也不會讓父母買,我知道他們一定不允許我穿得花裡胡哨的,我只挑那些中規中矩的衣服穿。初中時,女生們結伴去滑旱冰,我也想去看看是什麼樣子的,但又怕父母吵,就不敢去。還有許多事情,其實我心裡挺想去試試看的,但總怕惹父母生氣,讓他們覺得自己不乖了,我心裡能猜測出怎麼做符合他們的要求,我要當個好孩子。

    好孩子就這樣平安無事地長大了。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出格的事,沒有讓父母傷過腦筋操過心,按照他們的安排過著波瀾不驚的平淡生活,他們表示很滿意。可是,有一天,“好孩子”也漸漸老去,也時不時地會回憶一下青春時才發現,她的青春竟如比蒼白無趣,一切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根本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

    現在,“好孩子”有些後悔了,她多希望自己當年做過一些不平凡的舉動啊,哪怕一件也好,也讓自己能知道曾經年少輕狂過,但事實上是,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

  • 3 # 瀟灑芳子

    謝謝邀請,個人觀點,我覺得從小聽話的孩子基本上都學習好,我有一個小學同學,特聽話,連老師都說變態了,但最後人家考上名牌大學了。有些事不是絕對的,從本質上說,很聽話的孩子往往屈從於父母的教悔,很聽話的孩子,父母都是太過於專制。有些父母過於霸道,從小給孩子教育理念中,要聽話,不鬧騰,要順從。在這樣理念生活中的孩子,把孩子培訓成了奴性,不敢反抗,不願出頭,缺乏自信。長大後甚至變成感情上讓媽媽包辦一切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自主自立,當然,在媽媽眼裡是最聽話,最孝順的孩子。我周圍很聽話的孩子,好多學習好,因為他們聽老師的話呀。所以,我周圍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好多都考上大學了。調皮搗蛋的好些打工做生意去了,這是真實事例,也是現實,但現實中聽話和不聽話的孩子都有利有弊!

    朋友:你和我的想法一樣嗎?

  • 4 # 小貓鬍子103240101

    謝謝邀請,那是五十年代,我們小時候聽話的孩子,大部份學習成績好,品德就不說了,因此品學兼優,有的保送重點大學,機密專業,良性迴圈地統一分配到很好的單位,事業家庭都不錯,另外極少數所謂調頗,不用功的孩子,早早參加工作,也一樣成家生活,但生活水平略差,再極個別很不聽話的孩子,直到改革開放後,其膽大敢闖的性格,使其下海,暴富,傳為典型奇聞,由於年齡己步入老年,也難以持久發達,只是覃花一現就完了。機乎都是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安度晚年。

  • 5 # 奧特奧特奧特

    這倆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是不一樣的。前者屬於激發了天分,而努力向上的人,自然是長大後,多有成才;後者是被壓抑了孩子本性,而逃避家長懲罰才聽話的孩子,這種在暴力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包括精神暴力)成年後往往反叛,或走向家庭苛求的反面,或逆來順受,得過且過。

    小德的父親是上海下放的知青,因其在知青期間戀上了當地才女,而沒有在知青回潮中返回上海。小德的父親是文革前的醫學院在校大學生,受家庭成份影響,被下放到河南務農。因其學醫背景,被下放的小縣城,頂著風險沒讓小德的爸爸下地幹農活,而是分配到了縣醫院工作,成了一名外科醫生,因為偏遠地區太缺專業醫生啦。

    小德的父親帶著感恩在小小的縣醫院努力工作,很快贏得了好的口碑。縣城有家老戶,幾代教育世家,家有一小女能歌善舞,頗為有才,就是因為地主出身待字閨中,成了如今人們指的大齡女。陰差陽錯,二個黑五類有緣遇見,組成了家庭,小德就是在這樣的家庭出生成長的,不用想,這樣的家庭一定是知書達理的氛圍,二口子滿腔的抱負寄予小德一身。外人看來,小德從小聽話,懂事,好學。小德長大正遇上恢復高考,小德毫無懸念地考上了爸爸當年所上的上海醫大,沿襲了爸爸的心願。小德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後來進了名牌大學,還遊學美國成了業界知名的外科手術專家。

    同樣考上上海醫大的小禮,也是人們眼中的好孩子,小時候很乖。不過,小禮的聽話,是在他那暴力老爹的打壓下聽話的,他爹性情粗暴,基本是三句話不順心,一巴掌就蓋過來的那種火暴脾氣,小禮在無數次被打罵後,學會了乖巧,學會了哄老爹開心,以避皮肉之苦。

    小時候,小禮只有一個心願,就是好好學習,長大了走得遠遠的,再也不要見到老爹。小禮後來如願從閉塞的小縣城,逃也似的考到了大上海。被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釋放了本性的小禮,自私自我,和任何人都處不好,總以為別人對他不好,學習成績也一路跟不上,後來勉強畢業後,小禮認為當醫生太苦,不願從事本行,幾經更換工作,哪哪都不得意。所幸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文憑還頂些用,小禮不致於沒飯吃。如今,一事無成的小禮變老禮,除了憤世嫉俗外,沒見有什麼大出息……

  • 6 # 常青樹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周圍的孩子,大多都是很聽話的!

    就說我的小夥伴吧,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但是學習很用功,也能聽父母和老師的話。讀書時趕上文革,高中畢業回家了。後來被推薦上了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德惠工商局,繼而擔任工商局局長,一直到退休。當然是衣食無憂了!

    還有一個是我的堂弟。他小時候聽話,待人彬彬有禮!全村從大人到小孩沒有不喜歡他的!雖然頭腦不是很聰明,但是非常用功!後來高考成功。畢業後到交通局工作,再後來當了科長,一直到現在。

    總的看來,小時候後老實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多是有出息的。因為他們聽話,能夠好好學習,長大後命運都是不錯的!

    但是現在也有觀點認為,聽話,老實的孩子,總是循規蹈矩,沒有大出息!也確實有些小時調皮搗蛋的孩子,長大後敢想敢幹,發了財,但這畢竟是少數。

    絕大多數出息人的,還是小時候聽話,守紀律,愛學習的孩子!他們不管做什麼,都遵紀守法,勤奮工作,一般不會惹什麼亂子,深得領導同事的認可。

  • 7 # 九文天下

    時代不同了!認識也就不一樣了!

    我們小時候,應該都是很聽話的孩子。大人都很忙,兄弟姐妹多,你不聽話沒人問你,即使你聽話,窮苦日子還是要過的!

    我說一句話,也許現在的青年人不太愛聽。如果說窮苦也是人生中的一大財富,可能就會有人反駁道,窮有什麼好處?如果你說窮苦是一種財富,那麼你就守一輩子窮吧!

    回顧我們幾十年前的時候,在我從鄉鎮搬到縣城住的機關大院子裡,和我基本同年齡的孩子,不少於幾十個。別看那時候經濟條件不好,大家都很聽父母的話,大人叫幹什麼就幹什麼!

    小夥伴的父母幹部有大一點的,縣長;小一點的,局長;再小一點的,股長。不管官有多大,哪家也沒有慣小孩子。每家的孩子不會攀比,不會官大一級壓死人!

    因此,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路上,看見別的孩子的爸爸,叫伯伯、叔叔;看見別的孩子的媽媽,叫阿姨!大人們碰到一起,都會驕傲地誇獎,我們這些孩子啊,都是很聽話的!

    說句實情話,當年我們讀書很輕鬆,不象現在的孩子,整天都是守在書堆裡。倒是有一條,雖然每家父母都是幹部拿薪水,當時生活還是很艱苦的。爸爸媽媽就會說了,寒暑假要去找活幹,星期天也不能閒著!

    為什麼說當年孩子很聽話,說出來很可能有人不相信。大人說不能閒著,那就要找活做。就在我住的大院子裡,十來歲的孩子就去找小零工幹,到了農忙時間,比農村孩子好不了多少,揹著個草簍拾莊稼。

    一家看一家,小孩比小孩,京劇《紅燈記》上有句臺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這些人,雖然不是最窮苦人家的孩子,但是我們畢竟過過艱苦的生活!

    長大成人後,人生的道路就廣闊了!有的去當兵提幹,有的下鄉當知青,有的上了大學,更多的是當了普通職工。

    如果問起現在大家過得怎麼樣,都是老頭子老太婆了,每家生活都不錯,有車有房,兒孫滿堂!

    稍微多寫幾句,我的小夥伴中也有那麼一兩個的人,因嫌紫蟒長,致使枷鎖扛,現在也都很好了!還有幾位老友,因身體不佳,已經離世西行了!

    其實,我們回首望望,我們孩提時很聽話的孩子,和現在的孩子比一比,我們的思維發展觀中是不是還少了一些?

  • 8 # 唯美情感創作者

    時光如梭,當年在周圍的那些孩子也都長大了,那些聽話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有的有個好工作,成為單位的骨幹力量,認真負責,做事可靠深的領導器重,有的學業有成,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生意做的也是順風順水。

    也有的長大性格卻不是那麼的灑脫,成為一個沒有主義的人,一個老好人,因為很聽話,所以什麼事情也都是依賴別人,拿不起放不下,有的在就業上面都是順從父母安排,進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單位,但是為了一份孝心,也是從接受變成喜歡這份事業。

    因為很聽話,性格暗地裡卻有點叛逆,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可能會發生一些過激的舉動。有的婚姻甚至父母給做主,即便自己並不是太滿意,看到父母很中意,為了怕傷父母的心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了。因為不順心,不但婚姻不如意,在家庭生活方面,自己也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也會間接影響到孩子。

    所以聽話是對的,但是不正確的事情,還是不要隨聲附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錯的及時改正,要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也是一種促進,時光一去不回頭,我們珍惜歲月,自信十足!

  • 9 # 三城一郭

    小時候,那些聽話的孩子,長大了還想聽別人的話,只是,沒有人能夠繼續指引他們的路。

    所謂,小時候的聽話,只是被父母轄制住,不敢去做什麼,也不想什麼,久而久之,思維的活躍性就降低了很多。對於父母來說,孩子聽話,僅僅是為了他們一時的方便和舒服。豈不知,孩子不聽話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呢!

    很少有人能夠現在高度看問題,孩子不聽話,是不聽有些話,有他自己喜歡聽的,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智慧的父母怎麼引導,這是做父母的應該想的問題。

    朋友說:“我家孩子太聽話,出去了什麼都不敢說,不敢做,我看了急死人。”

    原因是她平時管的孩子太多了,父母認為對的,就特別強調孩子聽從父母的去做,把孩子自己本來的想法都壓抑回去了。有的想做,也要看看父母的眼色再決定做與不做。

    管,本身沒錯,錯的是父母管的方法不對,壓根不造就孩子。

  • 10 # 漢子不倒

    這話題很難能說的清楚,也回答不了。如今生活在城市之中每個家庭,鄰里之間基本上都互相不接觸,也沒有過多的交往,白天各家都忙個人的工作,孩子上學,早起床很早,晚上回來也是基本上都很少能見到面,所以每個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具體做什麼的,都不可能有過多的相互瞭解。

  • 11 # 平安29685072

    聽話的孩子呀,本身就較老實,所以長以後成材與否還真不在於小時侯的表現。人生遺傳是很重要的因素。倒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12 # 宋宋談教育

    聽話的孩子,代表沒太有自信,沒太有主見,比較按部就班,沒太有創新,所以長大以後會有很優秀的,但是能做大事的往往很少。

  • 13 # 你想要的心理學知識

    聽話的一是一直按照父母意思行事,過父母安排的生活;二是開始聽話,後來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掙脫,活自己;三是掙脫已經無用了,自己沒有野心和實際與現實抗衡,在矛盾中生活。

  • 14 # 韓涵醬子

    身邊有兩種:

    第一種,離開父母后特別叛逆,什麼都不聽,不允許的事情非要做。

    第二種,父母面前的好孩子,生活中卻不求上進,懶惰致極。

  • 15 # 睡寬床007

    我是一個女兒,很聽話,也很會察言觀色。女兒是我一手帶大的,因為我講原則,不失信,老實得有點迂腐。結果孩子性格非常像我,誠實守信善良都沒有錯。但是孩子這樣的性格很難適應這個社會的環境和變遷。

  • 16 # 倔強的張不二

    聽話的孩子屬於循規蹈矩的,而從小調皮搗蛋的是充滿想象力的,也不能說一個聽話的孩子就沒有出息,只是他們從小養成了做什麼事都是在條條框框下完成的,束縛了他們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反而活躍性的,跳躍性的孩子要將他們的優勢引導在正確的道路上,正確的方向下,總而言之,一個正確的教育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 17 # Taurus的QQ

    這個時代需要有魄力敢創新的年輕人,不再需要按部就班的人生了,聽話的孩子固然好,可是當他們老去的時候我不知道那時候會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 18 # 靚麗安徽

    一般這些很聽話的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也是非常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類人大都成了社會的中堅力量,天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結婚後,還著房貸、車貸,養著娃,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怕生病,很多怕,因為這些花費加一起已經把工資或者薪水幾乎都花光了,每個月都過著月光族的生活。等房貸還完了,人也老了,好像一生只為了一套房子活著。這些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都生活的非常累。

  • 19 # 京西玉人

    過的還行,我主意比較大,聽話也是為了不讓爸媽生氣,當然也是怕捱揍,

    但原則性的事情,我嘴上聽心裡不聽,當然了我瞞得比較好,事情做好了,父母不會說什麼了。

    凡事都聽父母的,應該沒有大出息,我說的意思是不是要悖逆父母,而是做事情要有主見。

  • 20 # 李蘭頌

    感謝提出問題並邀請解答問題:你周圍那些乖孩子長大後過得怎樣?

    首先,關於一個人的成長,有三歲看到老之說,也有少年老成之說,還有老小孩之說以及返老還童之說。一言以蔽之,人生就是從童年到童年。因之,有個詞叫地緣政治,實際每個人的成長都與地緣密切相關,說地緣人格和地緣性格也不為過,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每一個人的性格養成,第一是出生地,可惜的是我們的許多登記表,只讓填寫原籍,無須填出生地。

    其次,出生地還表明婦產醫院的第一聲啼哭或家庭住址的第一架溫床,這一切給嬰兒的哺育也是人生教育的開始。可以肯定地講,原生家庭即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至關重要,但父母的父母也都有原生家庭的性格養成。從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來講,從生到死在一個地方生活或勞作,只是從家庭到家庭的變化,必然是從童年到童年的習性,青年和壯年再怎麼變,也會迴歸到童年形態。

    再次,人生從一開始就被納入區塊鏈確認指導,先以年齡組或年齡段劃分,再以報刊書廣電網劃分,以多種方式被貼上標籤,經常是未能精準把住脈。比如《兒童文學》《少年文藝》《青年文摘》之類,看似有各自讀者群,其實對於生理和心理的邊界疏忽,則習以為常的,就不足為奇了。標準說法,叫成長文學、文藝、文摘更為適合。人生的成長,自然如流水,不該砍塊塊的。

    總而言之,即使是祖籍地、出生地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潛移默化,而女大十八變的說法也適合說給男性。每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有變化,一成不變的人是沒有的。準確點說,完全聽話的孩子是沒有的,也是階段性依賴誰的表現所繫。至於長大後過得怎麼樣,新組合家庭是兩個人和兩個家庭的事,還不是列夫·托爾斯泰說:“所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中的NBA球員歷史排名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