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老李頭有話說

    要轉移內部矛盾,一要宣傳機器強大,用來引導輿論;二要通訊技術發達,用來隨時掌握各方動態;三要交通手段先進,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便能立即趕回老巢穩住局勢。即便是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也不一定能成功,比如赫魯曉夫去黑海度了個假就被別人強行奪班,更不要說是從成都到渭水要走好幾個月的三國時代。曹魏的第四代掌門人曹芳帶著大將軍曹爽兄弟去給魏明帝上了趟墳,回來就被司馬懿奪了軍政大權,曹爽三族被滅,這就是內部矛盾過大時領導不能外出的最好證據。而諸葛亮能夠親自率兵北伐,恰恰是蜀漢政權內部安定團結的明證。

      蜀漢北伐勢在必行,因為蜀漢一直以繼承大漢江山為號召,如果偏安一隅,遲早要失去人心;同時蜀漢地盤在三國中間最小,如果不思進取,早晚會被大國吞併的。總之,蜀漢不北伐就只能亡國,北伐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這“生機”也僅僅是一線而已。當時之所以出現三國並立的局面,就因為三方互相制衡,要經過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才能打破平衡。諸葛亮北伐時,三國實力相對接近,加上他多用正兵少用奇謀,所以儘管他能在北伐時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勝多敗少,損失較小,並斬殺了多位曹魏大將,把司馬懿打得不敢出戰,但最終還是勞師無功。

      不過,戰爭並不一定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尤其是對外戰爭、統一戰爭。據不完全統計,從劉備稱帝至蜀漢滅亡,蜀漢人口在40年間增長了20%,戶數增長了40%,遙遙領先於魏、吳兩國。人口在古代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而人口的增長具有滯後性的特點,蜀漢後期人口統計數字的上升必然離不開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礎――前期治理內政的正是諸葛亮。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一時期,蜀漢多次發動統一戰爭,卻沒有導致國內人民的生活艱難。

      相反,蜀漢後期由於政治腐敗,君主昏庸無能,員工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日子,朝廷沒有人敢說真話,才導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在一個政治腐敗的國度,不論有沒有龐大的軍費開支,財政收入同樣是不夠用的――因為貪官汙吏的慾望是個無底洞,永遠也不會有填滿的那一天。即使軍費開支省了下來,也肯定不會用到老百姓頭上,而是裝到了貪官汙吏的口袋中。

      作為劉備的接班人,劉禪的問題不只是才能平平那麼簡單,他還在日後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作風:親小人、遠君子,任用宦官,不思進取,貪圖享樂。尤其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和員工們都認識到蜀漢更加沒希望完成統一大業,就上上下下都開始混日子了。

      混日子無非要追求吃喝玩樂,就得有錢。錢從哪裡來?只能多徵收賦稅。稅收過度,自然民不聊生。到了公元263年冬,鄧艾率領一萬左右的疲憊之卒兵臨成都,蜀漢投降派立即佔了上風,就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亡天下,這個責任是不能過多追究到諸葛亮北伐的頭上的。

  • 2 # 三理悟道

    個人認為,只能說蜀漢少北伐幾次會延長證權的壽命而已。

    1.從歷史上看(當然這是後話了),從四川地區作為根據地而且能拿下全國的,只有李隆基了。當然,李隆基也是逃到蜀地而已,打仗什麼的還是要靠郭子儀他們。四川這塊地方,的確易守難攻,但也難出去啊!地形實在不利於行軍。

    2.蜀地的經濟實力無法和魏、吳相比。蜀地雖然說是“天府之國”,但當時而言,跟北方久經開發之地相比,還是太嫩。

    3.人才盡了。畢竟是偏安一隅,雖然是漢室後裔,也無法像曹魏那樣吸引人才。更何況後來還有阿斗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

    總之,蜀漢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諸葛亮太明白這一點了,才想儘早出擊,博得一線生機,奈何天不遂人願。

  • 3 # 華嚴

    蜀漢興亡自有天意!這和北伐不北伐關係不大!歷史上如果的事兒多了!如果當時呂布歸降曹操,如果當時呂布不殺董卓!如果關於不丟荊州。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站在更高一個層次將!三個人打仗,最後三個人都沒贏被藏在最後的敵人撿了個便宜,好了咱說為什麼亡了,如果當時關羽和東吳和親共同抗操也許會活的長點,因為三國裡曹操實力最強,地理位置也好,經濟也好,曹操屬於北方,士兵身體素質好,可惜自從火燒連營之後蜀漢氣數已盡,就剩個阿斗已經不能力挽狂瀾了~

  • 4 # 劃過天空的拖鞋

    蜀漢的滅亡根本原因在於國力不濟,人才凋零,而非北伐所致。

    蜀漢政權最興盛的時期是劉備奪取漢中,關羽圍困樊城,此時完全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戰略方針進行,是蜀漢氣勢最盛,最有可能削弱曹魏勢力的時機。然而,接下來的兩場戰爭,讓蜀漢政權由盛轉衰,從此難求一勝。

    一、荊州之敗

    荊州的失敗首先導致了蜀漢的戰略規劃全盤打破,也使諸葛亮六次北伐只能一路推進。其二,荊州的失敗使荊州一路兵馬全軍覆沒,更使大將關羽身死,導致國力受損,人才流失。其三,荊州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劉備發動對吳戰爭,導致了張飛被部下謀殺。最後,荊州的失敗斷了蜀國的運勢,在荊州失利前,劉備一路攻佔漢中,關羽一路圍困樊城,蜀漢形勢空前明朗,此時也正是削弱魏國勢力的最好時機,如果孫權同時北伐,那麼魏國形勢岌岌可危,問鼎中原也未嘗不可,但孫權卻奇襲荊州,導致蜀漢就次衰弱,吳蜀發動戰爭,互損國力,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二、夷陵慘敗

    夷陵之敗是蜀漢政權損失最慘的一場戰爭,陸遜火燒聯營八百里,使得劉備孤身逃回白帝城後不久便死亡,將士更是死亡無數。

    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此戰過後,蜀漢多年攢的家底一仗敗光,夷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21年,此戰過後蜀國國力銳減,一直沒有能力對外作戰,直到公元228年才有所緩解,諸葛亮進行了第一次北伐。而此時的蜀漢僅佔益州一州,國力不濟,人才凋零,無論是軍事、經濟、還是人口都遠遠落後於曹魏,諸葛亮六次北伐,多次遷曹魏人口入蜀,也是為了增加蜀漢的國力,無奈實力差距太大。

    從後世來看,如果進行北伐,僥倖成功,那麼蜀漢尚有希望統一亂世,而不進行北伐,任由曹魏壯大,此消彼長之下定然沒有成功的可能。

  • 5 # 盜帥夜留香YE

    一言以蔽之。

    蜀並非亡於北伐,而是亡於伐吳。

    現在網上有很多人在把蜀國滅亡的罪責,歸結到諸葛亮屢次北伐,窮兵黷武,空耗國力上面。實際上這種說法除了某些槓精之外,大多都是站在上帝視角的馬後炮。

    無論真實歷史上諸葛亮的能力與演義記載相差多大,但都不可否認一點,在當時那個時間節點,諸葛亮毫無疑問是當時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他那個位置,做出的北伐決定,肯定是經過一系列深思熟慮之後的最終決定。

    換成我們每一個人,坐到諸葛亮的位置上,誰也不敢說就會比諸葛亮做的更好。

    蜀漢集團五次北伐,雖然沒有讓魏國真正的傷筋動骨,但也極大牽制了魏國的經歷,抑制了魏國的各項發展。從某個角度來說,未必不是延長了蜀國的國祚。

    畢竟東漢十三州,魏國得其九,蜀國僅佔一州之地。若是雙方軍備競賽,互相之間安心發展,只怕不出十年,魏國就能鯨吞天下。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病故之後,蜀國已經存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可見北伐與否,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那麼真正消耗了蜀國國力的是什麼?無疑是江陵之戰、夷陵之戰的慘敗。

    江陵之戰的失敗,關羽大意失荊州,使蜀國痛失戰略要地,損失不可謂不慘重。但這個損失對於整個蜀國的國力而言,其實還是有限的。畢竟失荊州只是損失了荊州精銳,真正的蜀國中堅力量,還都好好的呆在蜀中。

    而真正導致蜀國人才凋零,戰力崩盤的戰役,那就是伐吳之戰。

    夷陵之戰的失敗,直接導致大量蜀國中間人才消亡,死得死,逃得逃,一代雄主劉備也因此抑鬱而終,從此蜀國的國力急轉直下,再也沒有了問鼎天下的希望。

  • 6 # 麥小野

    蜀漢亡於北伐其實是很表面化的觀點。

    三國鼎立局勢形成,其實要到赤壁之戰後。

    劉備佔領荊州,然後,西進巴蜀,趕走同室宗親劉璋,拿下益州。

    自此,劉備完成了《隆中對》中諸葛亮所謂的南取荊楚、西進巴蜀。

    蜀漢真正的有了對抗曹魏和東吳的實力。

    接下來,蜀漢本該一面蓄養實力,一面聯吳抗魏,一寸一寸的不斷壯大,直至問鼎中原,興復漢室。說人話就是奪取天下,登上皇位!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關羽大意失荊州。

    在蜀漢戰略上最重要的蓄水期裡,關羽浪出了水花,丟掉了荊州,蜀漢自斷一臂。

    荊州丟了,關羽也死了。

    又輸地盤又輸人,劉備還是坐不住了。

    輸急了、氣壞了的劉備,調轉槍頭,攻打東吳。

    仗還沒開啟,張飛也被叛姦殺害了,獨臂不成,又斷了一根手指。

    劉備對東吳更是怒不可揭。

    於是三國史上以少勝多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夷陵之戰,在劉備的憤怒復仇下爆發了。

    就像赤壁之戰一把火就把曹操大軍收拾了,劉備一字長蛇陣,在出蜀入楚的曲折小路上,像是待斬的蚯蚓,被陸遜三刀兩劍也給收拾了。

    劉備兵敗,退回永安,自此一病不起,最終託孤白帝城,把攤子玩了個稀爛,扔給諸葛亮,自己先走了。

    如果說蜀漢由盛轉弱的轉折點是關羽失荊州的話,夷陵大敗、劉備病亡就基本宣告蜀漢失去了問鼎中原的門票,何時滅亡,也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而諸葛亮發動的北伐戰爭,也只是在幫蜀漢續命,爭取多活幾天是幾天!

    至於為什麼北伐反而是幫蜀漢續命,牽涉到平息蜀漢內亂和維持蜀漢政權的政治基礎,是一場為政治而打的軍事仗。這是另外一個複雜的話題,這裡先不展開敘述。

    回到問題本身,蜀漢並不是亡於北伐,反而是北伐幫助蜀漢又多續了一段命,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蜀漢又存續了二十多年。

    蜀漢其實亡於夷陵戰敗、劉備病亡。自此,荊州再也沒有機會奪取,蜀漢也因為失去精神偶像政權不穩。

    北伐只是一針強心針,續命罷了!

    歷史讓人不禁感慨,如果劉備在戰略重地不派缺乏政治能力的傲嬌關羽鎮守,如果諸葛亮能夠成功勸阻劉備不要復仇東吳,如果夷陵之戰能避免錯誤成功勝利,三者改其一,結局也許都會有大不同。

    在戰略的關鍵轉折點上,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7 # 大槐樹傳人

    蜀漢,就是一個悲劇。

    首先,劉備的血統,讓他在法理上成為三國領導人裡面最具有正當繼承漢室王座的一位。可謂滿足“人和”條件。自古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劉備,先天性的具有這個優勢。

    其次,蜀漢地理位置特殊。如果固守,應該可以支撐很長的時間沒有問題。在現在的四川省和重慶市分開之前,四川省是人口過億的省份,因此,人口是充足的,如果大力休養生息,兵員和糧食都應該不成問題。而且,在夷陵之戰以前,蜀漢還擁有荊州,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兵出荊襄,從而劍指中原,光復漢室,指日可待。即便固守不出,吳和魏也很難攻打進去。具備地利之勢。

    再次,在蜀漢統治時期,四川雲南一帶並沒有大的災害發生(類似汶川地震這個級別)。可以說,天時條件也是極好的。

    在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蜀漢還會失敗,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有這幾點:

    1.歷史的偶然性因素。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

    那時候,蜀漢其實是三國裡面比較強勢的一方,也是蜀漢輝煌的巔峰。應該說,荊州一戰關羽之死,徹底打亂了蜀漢的戰略佈局。荊州丟失,吳國也不敢要,求和,被劉備斷然拒絕。被逼於夷陵一戰。誰曾想,劉備率領百萬大軍被一場大火燒了個精光,一槍一炮都沒用上。多少年的厲兵秣馬毀於一旦。

    這一戰,不僅損失了劉關張,更是讓蜀漢失去了對荊襄地區控制的實力,被逼無奈退回巴蜀。

    2.歷史的使命。

    蜀漢之所以稱為蜀漢,就是因為劉姓,自以漢室後裔自居。一旦失去這個庇護,人心怕是立馬就散掉了。因此,蜀漢的歷史使命就是光復漢室,而不是像孫吳一樣偏居一隅。在這樣的使命下,北伐其實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舉動。只能說,北伐加快了蜀國滅亡的程序,轉折點還是夷陵之戰。如果能把時間再拉長遠一點,勝負如何,尚未可知。

    3.諸葛亮的私心。

    中華大地的歷史大人物,志向從來都是治國平天下,尤其是從春秋開始。諸葛亮、曹操也是一樣。他們的選項裡面,估計是不會有割據一方稱諸侯的念想的,因為袁紹之流就是那樣做的,卻被他們滅了。他們爭的,是天下一統,建功立業。

    因此,諸葛亮一定不會放棄進軍中原,即使明知不可為,也會竭盡全力去嘗試。說實在的,這一方面有蘇秦張儀的春秋之風,也有玩弄天下於股掌之間的殘酷霸道。但他,仍然這樣做了,並且無怨無悔。

    諸葛亮晚年,看到五虎將陸陸續續老去死去,甚是悲慟,也加速了他要趁著這些人還能打,再努力北伐的決心。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4.人才選拔機制落後。

    蜀漢滅亡,還有一點就是蜀國人才培養和提拔機制比較落後,造成蜀中無大將的局面。

    這是很要命的。我們可以看到,蜀國只有五虎將,卻沒有元帥級別的將領。相比之下,魏國很多,吳國更是從周瑜到魯肅,再到陸遜……人才沒有斷過。可以說,在人才培養方面,蜀國是相當失敗的。即使在後期的戰爭中,我們也僅僅知道一個姜維是不拘一格提拔的,其他人都是各個名將的子子孫孫,形成了事實上的官二代。這也說明,蜀漢不重視人才培養和選拔,更不信任蜀漢本地人。

    這才是蜀漢失敗的根本原因。

  • 8 # 當時花開

    北伐與蜀漢滅亡的關係不大。它滅亡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實力懸殊,而是因為當時人心思定,民心所向。所以蜀漢滅亡時除了幾個忠於蜀漢的官員,都是順風而下。東吳也是一樣,當時也是西晉勢如破竹,也沒怎麼遇到抵抗。這說明連那些門閥大家及普通百姓,都希望安定,不想打架了。所以無論北伐與否,蜀漢最弱,肯定第一個被滅亡的。

  • 9 # 舊友侃歷史

    我認為蜀漢滅亡並非亡於北伐。我的理由有三條如下:

    第一:蜀漢丟荊州是開端,本身蜀漢依靠荊州、益州佔據天下三分的局面。如今,失荊州對於蜀漢來說國土面積大減,進而生產製作減少,已經缺少了三足鼎立的資本。進而,荊州丟失對於蜀漢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重大的的打擊,上至劉備、諸葛,下至平民百姓,使他們信心減弱,內心糟亂,不能專心面對接下來的局面,自亂陣腳。

    第二:劉備死後,其兒子劉嬋荒廢朝政,昏庸無能。政治、軍事能力極差,還不能知人善用,不能接受忠良的提議,致使自己身邊能用能戰之人越來越少,手下也對其喪失資訊,丟失鬥志,無法勇猛作戰。

    第三:劉備在位時太過依賴諸葛亮,而遺忘一些自己身邊的謀士。他應該集思廣益,自己思考,給於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間,而不是過分依賴。作為帝王領袖,應該培養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就這樣,諸葛亮死後,蜀漢也沒撐幾年,隨即滅亡。

    如有欠缺,多多指教

  • 10 # 非專業世界觀

    三國演義是本小說,不足為憑。我個人觀點覺得頻繁北伐當然是蜀漢亡國的其中一個原因,但還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蜀漢政權有很多先天不足,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首先是劉備的班底基本上沒有蜀人,也就是到一幫流浪的軍人到異地創業,軍政結合難以實施,一開始地方上各級官吏不配合的話,徵糧徵兵很難到位。其實按三國志的說法諸葛亮長於內政,軍事上一般,要不是諸葛亮內政水平卓越,蜀漢能不能存在四十多年還是個問題。

    其二,劉備軍中的兵卒大部分是中原來的,或者是荊州來的,長期久居蜀漢,就算將帥不想北伐,士兵們也不會同意,再則蜀漢自稱承襲漢統,和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曹魏就是天然的敵人,在政治外交上沒有多少斡旋的餘地,何況劉備稱帝時號稱要光復漢室,那就必須和最強大的曹魏死磕,不然整個政權的合法性都會生疑。長期征戰且都是無功而返,國勢衰弱也很正常。

    其三,蜀漢統帥的戰略思維有點問題,蜀漢對曹魏,是以弱擊強,這個時候就只能出奇兵,或可一搏。但每次征戰都是務求穩紮穩打,蜀道難,可不僅僅是對外部的敵人難,對蜀漢自己也是難題,糧草補給就是個大難題。司馬懿就是看準了蜀漢的這個軟肋,耗到蜀軍糧盡即可不戰而勝。歷史上巴蜀歸秦後,真正從蜀地出兵取了天下的只有劉邦,也就是韓信的暗渡陳倉。後世很多巴蜀政權,如成家,蜀漢,成漢,譙蜀,前蜀,後蜀,大夏,大西等地方割據政權無一不是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就敗亡。插個題外話,其實曹魏伐蜀並不精彩,精彩的是桓溫伐蜀,大家可以去搜一下。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國力差距問題,三國年間據史學家統計,全國人口約九百萬,蜀漢只有百餘萬人口,曹魏約有四五百萬人口,東吳約兩三百萬,而且當時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區,也就是曹魏的地盤,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基數大,耕地面積廣,就是最大的實力,可以說只要曹魏不犯大錯,不搞大內訌,那蜀漢是早晚必亡的。

  • 11 # 保哥1969

    這個問題其實《三國演義》一開篇就交代清楚了: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漢朝末年,群雄逐鹿,經過多年征戰,最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其中尤以曹魏勢力最大,雄踞中原,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國土,且人才濟濟。反觀蜀吳,只是偏隅一方,地薄人貧。鼎立之後,尤如軍閥割據,百姓冤聲四散,有識之士莫不思統一,而以當時勢力,蜀吳都難以一統天下。曹魏在赤壁大敗之後,痛定思痛,採用荀彧之策,修養生息,與民讓利,整頓吏治,大有統一天下的氣勢,延至司馬父子,國力大增,蜀吳滅亡只在彈指之間。這種情勢,一代賢丞諸葛亮洞弱觀火,奈何受劉備所託,鞠躬盡瘁,忠人之事,北伐實在是無奈之舉,即可以讓曹魏心有所悸,也可讓國內萬眾一心,更能讓東吳以此效法。只是曹魏勢力太過強大,蜀漢國力有限,無法撼動,加之東吳離心離德,最終在曹魏的鐵蹄之下,蜀漢先於東吳被剿滅。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代梟雄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辛苦建立的蜀漢如曇花一現,就此灰飛煙滅。

  • 12 # 送歷史個放大鏡

    我喜歡讀三國演義,喜歡背靠漢朝血統、身邊良將如雲的劉備組建的蜀漢,劉備手下的大將和謀士我隨便信手拈來:趙雲、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嚴顏、魏延、諸葛亮、法正、龐統、徐庶等等,可謂人才濟濟,佔盡了“人和”,隨便拎出一個人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可是蜀漢最終還是失敗了,曾經讓我一度非常的傷心難過,我一直覺得他是可以統一中原回覆漢朝的。但是演義始終是演義,迴歸真實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蜀漢的滅亡是多因素造成。他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性。

    1、蜀漢的衰落始於失荊州和人才的斷層

    熟知歷史的我們都知道,劉備真正資本的起點是從吳蜀聯合在赤壁一帶打敗了南征的曹操的開始,直至拿下了荊州和兩川之後,在地理上,三國鼎立的雛形已經拉開,後面三國國君相繼稱王之後,才正式有了三國鼎立的說法。即使這樣,蜀漢在三國的實力依然不是最強的,他需要的依然是養精蓄銳和繼續聯吳抗曹。但是格局開始瓦解是從關羽大意失荊州開始。關羽的傲慢和無禮使得吳蜀聯盟正式瓦解,孤立無援的荊州最後在吳魏聯盟下被東吳再次拿下,失去荊州的蜀漢猶如失去了一條胳膊。惱羞成怒的劉備不顧及國家的戰略和國力的不平等,舉國之兵遷怒於東吳,在著名的夷陵之戰中,蜀漢軍團不但沒有取得勝利,反而使得蜀國遭受重創。劉備也在這次失誤中積累下了重病,不久後去世。在失荊州和夷陵之戰中,蜀國不但失去了一塊戰略要地,更關鍵是失去了一大批的將領,包括關羽、張飛、黃權、傅肜、張南、馮習、程畿等,劉備前期攻打兩川時期是去了龐統、吳蘭、雷銅,稱帝后黃忠、馬超、法正、劉巴先後病故。夷陵之後,其實蜀漢的人才已經凋零了一大片。加上後面擁有諸葛亮這樣的大統帥執政和統領軍事,眾人皆知他平生謹慎又喜歡事必躬親,造成了很多人無法得到真正的鍛鍊。蜀漢後期廖化當先鋒也就被人詬病了。

    2、蜀國的地理位置和經濟實力

    荊州對於蜀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就像一把劍插在東吳的心窩上,無論兩川之地有任何的動作,東吳都不敢覬覦蜀川,也為蜀漢伐魏防住了來自於東面的威脅。但是失去荊州之後的蜀漢其實生存已經很不容易了,還好兩川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李白曾經有一首很知名的詩講的就是蜀國地理“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吳魏兩國想要攻進蜀漢其實是有很大的難度的,主要是道路不通暢。地理的位置也成為了蜀漢能活這麼長時間的原因之一。但是道路的不通暢也讓出川的軍隊在補給上很不方便,諸葛亮北伐失利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糧草不濟,註定了出川就只能攻打一段時間,一段時間打不下來就只能回去。蜀漢的經濟實力在三國中也並不好,有史學家曾經調查過三國時期的人口,全國人口大概900萬人,魏國佔了一半,東吳兩三百萬人,蜀漢只有可伶是百來萬。在以農耕為主的古代來說,人口基數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國家糧食和兵力源源不斷的保障,所以就算三國之間透過不斷的互相消耗,蜀漢也不佔一點優勢。據史料記載,其實三國著名的夷陵之戰中,劉備所帶的兵馬也不過是八萬人而已。

    3、國君繼承人和隊伍的劣勢

    三國有一句名言很知名:扶不起的阿斗。這個阿斗說的就是蜀漢後主劉禪。我曾經看到一些自媒體在自嗨,說劉禪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就是因為這樣才能使得蜀漢在劉備去世後能再活幾十年。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我覺得他的能力並不是很突出。蜀漢後面之所以能活那麼久,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三國之間斷斷續續的聯合和瓦解,魏強則吳蜀聯盟,蜀強則吳魏聯盟;另一方面是我在前面說到的地理位置,蜀漢易守難攻,只要他們內部不作死,吳魏想攻打蜀國還是心理要有點準備的。蜀國內部其實也不是那麼的統一,我們知道劉備的根基是透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徵集而來,具體來說是分成了:故舊集團(類似於張飛、關羽、趙雲等)、荊州集團(諸葛亮為主)、東洲集團(劉璋劉焉舊部)和益州本地集團。集團之間其實並沒有說那麼和諧,除了故舊集團和荊州集團擁有強大的北伐中原的雄心壯志之外,其他也沒有表現出太強烈的慾望。

    4、北伐

    北伐其實是我最不想講的一個系列,因為它並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在蜀漢的滅亡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些重要的角色。北伐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諸葛亮6次北伐,出師未捷身先死,壯志未酬;一個是姜維的9伐中原。其實這兩個系列的北伐沒有給魏國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反而我覺得是劉備伐吳倒是給蜀漢帶來的重創。但是多次的北伐也給了本來國力就一般的蜀漢拖進了更困難的一層,記住薛兆豐老師的一句話:凡競爭必有成本,凡爭奪必有妥協。蜀漢也在這一次次的競爭中、妥協中失去了戰力和國力。

    總結來說,蜀漢的滅亡是多因素結合的過程,北伐我覺得只是一方面,讀者您覺得呢?

  • 13 # 段子手裡的老油條

    蜀國在三國中作為最縮小的一個國家。首先要得到的是生存。曹魏400多萬人口。東吳200萬。只有蜀國不足百萬。

    而且就當時的生產環境來看。曹魏實現了屯田。端午本來就是魚米之鄉。只有蜀國土地貧瘠。百姓貧窮。所以需要發的。

    諸葛亮一邊實現屯田。但是國力及生產條件有限。唯一的出路只有對外擴充套件。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而且是蜀國號稱是大漢正宗。他的目標就是恢復中原。恢復大漢王朝。他如果不把全國的老百姓的神經拉緊,可能會亡的更快。

    他的思路沒有問題。但是缺乏元帥。和優秀的將軍。西漢有劉邦的雄才偉略。有韓信的安邦定國之策。而諸葛亮只是內政高手。軍事上面並非所長。就已經註定了最終的結果。

  • 14 # 坐今說天闊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蜀漢北伐一定程度上是其政權存在合法性的應有之義(這也是屢敗屢戰的原因)。劉備是皇叔,大漢正統,恢復中原就是天然的政治任務。北伐對內也可以凝聚政治共識,穩固朝野,尤其是對新生的蜀漢政權而言。事實上有時候對外戰爭對內對外都有積極作用。

    蜀漢滅亡的原因是複雜的,就像前面說的,北伐有積極作用,但多次失敗除了物理上國力的消耗,還有精神上的削弱。朝臣意見相左,朝廷可能出現鷹派和鴿派、守成派和建功派的矛盾等等。

    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伐是催化劑,(成功)用的好事半功倍,(失敗)用不好傷及自身。在這裡我不想用物理的方法來計算國力的消耗,也不想大談戰術戰略,縱橫捭闔。諸葛亮等不可謂不盡心盡力,但形勢畢竟比人強。

  • 15 # 叢中笑6603

    不是主要原因。

    諸葛亮六出祁山,興兵伐魏,主要是為了實現劉備興漢室的最終目的,儘管勝的多,敗的少,但國力的損耗還是巨大的,將士的傷亡,糧食的運輸,都要耗費國家的錢財,連年的戰爭後,對蜀國這樣一個小國來講,負擔是很重的,也是不能長久的。

    蜀漢之所以亡,應該講亡在劉後主親小人遠賢臣上,身居王位,不以社稷江山為主,沒有高明的治國才能,弄得諸葛丞相去世後,朝中小人當道,皇帝昏庸,文武將失和,川中各隘口守軍稀少,故造成蜀漢最終被魏所滅矣。

  • 16 # 大唐御史官

    我覺得蜀漢恰恰不是死於北伐,而是因北伐得以生存。

    北伐之路對於諸葛亮來說真的是太長了,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一共進行了五次北伐戰爭,這條路是艱苦卓絕,五次北伐的效果不大,沒有一次可以北定中原的可能,可是諸葛亮還是堅持北伐,因為北伐雖然不能王師北定中原,但可以使蜀漢的政權更加穩固,這也是諸葛亮不惜耗盡國力也要堅持北伐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從來不兵行險招,比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那絕對是險招,可能勝利別的機率不到一成,雖然諸葛亮知道這個計劃有成功的可能,但更大的是不可能成功,因此可以根據諸葛亮的行為推出他是一個謹慎的人。所以他堅持北伐不可能單純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因為自第一次北伐後,諸葛亮越來越覺得北伐成功的希望越來越小,特別是荊州失去,當初打江山的那一批人提不起斧頭的時候。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統一中原而進行。可惜,馬謖失街亭造成千古恨,這時候北伐下去沒有任何意義,諸葛亮只好班師回家。蜀漢的國力沒有嚴重消耗多少,完全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但是第二次北伐的目的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來看看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的時間,第一次是公元228年春,第二次也是公元228年冬,兩次出兵相距不到一年,我們知道古代戰爭每一次都是對國力的大消耗,要提供數十萬人馬的糧草短時間內可沒那麼容易。可是諸葛亮依然響應東吳的號召進行第二次北伐,因為諸葛亮知道如果給曹魏時間休養生息發展國力,曹魏的勢力必然和蜀漢拉開更大的距離,因為無論曹魏的人數和地盤都比蜀漢多得多,如果恢復起來更加強大,那麼蜀漢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且諸葛亮已經不再年輕了。所以曹魏可以不攻打蜀漢,但蜀漢必須攻打曹魏。

    蜀地難,難於上青天。

    蜀漢易守難攻,對於需要發展的劉備來說只好不過,這時諸葛亮的戰略是防守,蜀漢需要時間發展,這也是諸葛亮為什麼要選擇蜀地作為根據地的原因。蜀地雖然易守難攻,同樣蜀地也有侷限性,蜀漢攻打外面也不容易。那麼問題來了,蜀地易守難攻是一個優點,這個優點的價值是建立在曹魏攻打他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人攻打它易守難攻也沒有什麼用處。這時曹魏採取的戰略是防守,相當於把劣勢換優勢了,我不攻打你,你再易守難攻對我也沒有什麼用處,等我發展壯大慢慢消耗死你。所以諸葛亮不得不發起第二次北伐讓雙方都沒有發展的機會,只要曹魏不壯大,蜀漢就有就會贏得戰爭。

    蜀漢內部不是一股勢力,也不是想鐵板一樣團結,蜀漢同樣有“黨爭”。蜀漢有三股勢力,第一股勢力就是劉備為首的荊州集團,第二股勢力是東州集團,最弱小的勢力是蜀地當地的勢力,三股勢力剛開始沒有明顯的矛盾,可是後來慢慢各自為政。諸葛亮沒有解決這些勢力,可能是考慮到當地的名聲等一些問題,如果北伐成功蜀漢這些人會諸葛亮像朱元璋一樣解決手下的問題。

    蜀地弱小最怕的是內鬥,蜀國不能內外受敵,所以諸葛亮再一次發動北伐,讓蜀漢大臣們的槍口一致對外,第三次北伐不像第一次北伐那樣大動旗鼓,而是小打小鬧。

    可以說諸葛亮每次一北伐都有明確的目的,從大局來說每次北伐都是為了統一和生存。

  • 17 # 駙馬君

    二、蜀國的實力決定了不足以稱霸天下

    蜀漢失去荊州後,只擁有益州;而魏國擁有中原腹地,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我們可以看出,蜀漢的國土面積最小,農業總產量也最少,也就是說GDP太差;軍事上國內防禦也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盆地,就沒有迴旋餘地。

    三、人力資源短缺

    蜀漢政權進入益州後,沒有充分發揮當地土著人才的優勢作用,我們熟悉的大將只有劉備原有麾下的舊將領,如張飛、關羽等;以及荊州劉表的降將,如黃忠、魏延等,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劉備和諸葛亮認可的忠誠度。

    蜀漢政權的失敗,並非北伐導致,也不是劉禪的無能,只能講是蜀漢在資源、地理、人才等方面,都很大程度的弱於曹魏,處於劣勢,短期無法彌補。

  • 18 # 上下一百年

    是。蜀相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強求,幾次北伐,耗盡國力,自己也鞠躬盡瘁而死。諸葛亮死於北伐,蜀漢也從諸葛亮死後註定了自身滅亡的命運。

  • 19 # 奮鬥的筱竹

    我覺得不是,蜀漢原本在三國鼎立的時代就是相對最弱的那個,地偏人少,資源匱乏,即使不北伐那也不能長久偏安實施割據,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也談到自己要北伐即使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緣由,“……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意思就是說,現在我們百姓貧困,士兵疲憊,但戰事是不會停的,戰事不停歇,那麼進攻和防守在勞力和費用上實際相等,如果不趁早征討敵人,反而妄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魏長久對峙,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所以即使不北伐,蜀漢被滅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實力實在過於弱小,除非江南、中原有變,蜀漢趁虛而入,否則難逃覆滅

  • 20 # 目淵

    三國時期,魏國佔據中原之地,若是按正常發展,蜀、吳與魏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蜀國以攻為守,就是尋找一種變化的可能。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不北伐等死,北伐找死,但是找死就會有一線希望,就像體育比賽中爭取以弱勝強的可能。倘若能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蜀國的國號不是蜀,而是漢,從道義上來說,北伐對於蜀國內部是一種凝聚力,在這個大前提下,化解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所以即使諸葛亮死後,蜀國內部在一段時間內對北伐還是支援的,直到姜維在段谷戰敗,蜀國才徹底絕了北伐的設想。

    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在蜀漢的基本國策造成的,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這種矛盾一直延續到蜀國滅亡,而姜維沒有能力去解決,最終造成自己北伐的目的造成偏差。諸葛亮的北伐目的是為了轉移矛盾,可以獲取蜀國的全部資源;而姜維的北伐到最後變成了兵權之爭,遭受的反對也越來越大。

    董允去世後,朝中便無人再能制住黃皓,黃皓屢屢勾結將領想奪去姜維的兵權,然後加以謀害;姜維深知其中利害,保住兵權的唯一方法就是領兵出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樣一來,姜維的北伐反而加大了內部人的猜疑,包括諸葛瞻等人都不相信姜維,而姜維在段谷戰敗,鎮西大將軍胡濟沒有按約定在上邽相會;到底是姜維撒謊,還是胡濟故意陷害姜維,至今都是一個謎。

    大將軍姜維戰術上最大的失敗就是公元258年提出新漢中防禦策略,改變了過去禦敵漢中之外的做法,設想放敵軍入陽平關,漢軍退守漢、樂二城,重兵把守重要關口,並置遊軍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節,以拉長敵人補給線並疲憊敵軍,逼敵撤退,在敵軍退還時一起出擊,以全殲來犯之敵。這一戰法放棄了漢中的險要,最後被鍾會、鄧艾利用,造成蜀國的滅亡。

    蜀國不是亡於北伐,而是亡於內部的政治傾軋和戰術上的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要求上空中課堂,但是經常掉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