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z520you

    別人對待自己好與不好,都只是別人的態度,有些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我們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也是我們的態度所以…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態度…做好自己就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敬到自己的孝就好……領不領情那是別人的………

  • 2 # 蘭雪忘憂草

    能怎麼做,還不是繼續養著呀,總不能讓老人流淚街頭吧!她愛咋滴就咋滴吧!和一個偏心的老人講理是沒道理可講的,只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 3 # 1999幸福久久

    第一,如果同住一起的話,那就搬出去住,以後少點來往,過節過年時候回家就行了,他對我們不好,我們卻不能不孝順,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養大,該出的錢一定要出,老了病痛,有時間就伺候,沒有時間就給錢,做兒女的也只有這樣。

  • 4 # 鄉村生活yy

    孝順父母,卻不受待見。不管是誰,都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出身,我們能做的就是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作為孩子,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已是不易,兄弟姐妹可能多,父母做不到端平一碗水,但是我們也應該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父母,他們即使不待見我,我也會做我該做的,良心這東西,有就是一輩子,沒有的人,怎麼也學不來的。

    懂的感恩,學會知足,做人沒有那麼複雜,簡單就好。

  • 5 # 荷200375986

    這樣的父母太少了!

    人在做,天在看,不去計較誰對你好與不好。父母不待見你,你孝順他們,老天會還你!

    以後你的生活一定會順順利利,兒孫鴻運!晚年享不盡的福!好人好報!

  • 6 # 老朱142402945

    自己的父母待見也好,不待見也好我們自己的生活總要過下去。兄弟姐妹多一碗水很難放平,所以我認為自己要大度一些,不要因為這些家中小事天天去計較生氣。有時間我去多掙點錢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點才是正道。做人別管別人怎麼樣先找找自己的毛病才行,怪天憂人只能自己傷害自己而以。

  • 7 # 橫店海波

    你這樣說好像是撿來的孩子似的,這種情況我見過,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也許是因為某些原因,讓父母對你有所偏見。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他們好不好,他們看的出來,其他的兄弟姐妹對他們好,你就加倍對他們好,再說了對待父母付出的感情是不一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得到肯定。父母也會因為當年對你不好而感到內疚。

  • 8 # 醉後的溫柔1

    有句話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你盡到你那份孝心,你還管其他兄弟姐妹幹什麼?養老按月給,每個月多少,給了就完事了。按同吃同住也行,你這邊住6個月,到期又到別的兄弟姐妹那裡住6個月。父母有自己的房子,看望,太老了,要人服侍也一樣,劃分好責任就好,要狠心,到期了,其他兄弟姐妹不換人,你一心軟,以後都是你做了。

  • 9 # 蕾蕾283831526

    做好你自己。父母的人格不健全,考慮問題做事不周全,一碗水端不平,給子女造成了委屈。要求不了父母全心對你,也只能學會放下,只要自己良心上能對得起父母就行了。

  • 10 # 夏雨800123

    我們姐妹五個,我媽媽對我最不好,至少是在和我姐妹們相比的情況下這樣。可是我對我媽媽比我的姐妹們還要用心。可能就是也是為了證明我自己吧,看你對我不好,我還對你比姐姐妹妹對待你都好。每次回家去都是洗衣服、洗腳剪指甲都是我幹得,最髒最累的活都我幹。可是媽媽還是會罵我的,誰叫媽媽是我的親媽呢,我可能也是遺傳了我媽媽的刀子嘴豆腐心,每次回家去都和媽媽頂嘴吵架,別的姐姐妹妹順著媽媽的意思

  • 11 # 君154177930

    誰心裡都會有杆枰,自已、父母丶局外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和評判。

    往往是有這樣的現象,為父母做事多的不討好,而那些做事少卻會耍嘴皮子,或者使小架兒的人受待見。

    有的兒子對父母吃喝拉撒全包,整日守在家裡照顧,可得不到父母認可。而有的兒子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每次回來提些禮物,在父母跟前問寒問暖,雖沒出什麼力,父母卻很滿足。還有的不出實力,沒事老到父母跟前說說父母愛聽的話,耍嘴皮子,甚至是還伸手要父母的,可父母出了東西卻也很開心。

    這樣就出現了矛盾,好象老人不識好歹,出力的不討好,父母特偏心了。

    其實這反映了一個現實,贍養父母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心理上的陪伴也同樣重要。

    經常與父母在一起照顧父母者,整日忙於生計,滿足了父母的物質生活,卻往往忽視了他們的心理需求。而別的看似不太孝順的孩子,到父母跟前說說話,陪伴一陣子正好填補了父母的精神空缺。滿足了父母想見面的心理需求,而常陪伴的孩子在父母眼裡已有平常了,麻目了,不太新奇了的感覺。

    誰為父母付出的多,誰自己心裡沒虧欠,局外人看的清楚。雖然父母沒有感受到,但別人的眼光是雪亮的。

    人在做,天在看,不論父母的態度怎樣,作為兒女該怎樣還怎樣,憑良心做事,上對得起天,下對待起地,對得起父母,也討得起自己的良心,無論父母領情與否,都於心無愧為上。

  • 12 # 既簡單

    所謂父母不慈,子女不教,在父母身邊的孩子,與外公外婆與爺爺和奶奶身邊的孩子是不一樣得,在身邊怎麼折騰,打架等等,打罵父母,父母也是疼那個在身邊得,那個不在身邊的縱然在做得好,父母也忽略他的好,挑他得毛病,這就是區別,別說什麼父母老了盡孝道,是個人都有心,一次兩次不待見無所謂,但時候久了,作賤人,也心涼,但話又說回來,一個家本來就不是個講道理的地方,真正講明白也就散了,身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一家子總有些鎖事,所以縱然不好不待見你,只能少去,去了也和客人一樣,多提點東西,當串門,至於孝順談不上,問心無愧,就好,人生總不那麼,都讓你如意,不待見就少去,畢竟誰也不是聖人,做到無喜無悲,看到父母偏心對另一個孩子好,對自己各種不順眼,心也會痛也會難受,人心都是肉長得,改變不了也是無奈,做不到孝順他,那就也別恨他,就當還兒時的養育之恩吧!

  • 13 # 老蔣閒言

    謝謝邀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否則,就沒有一種米養百種人的說法了。有少部分的父母確實存在著這種現象,最不待見的孩子,倒是最孝順的孩子。由於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所以父母稍微給一點回應,就會身體力行的感恩戴德。反之,就會與父母水火不容到連陌路人都不如。

    就你樓主所說,有兄弟姐妹,你就是再孝敬父母,但是父母總不待見你,你對父母該怎麼做,這就要看這個不受待見的人的性格成才能給出回答的。

    如果這個不受待見的子女,是個性格孤僻又有點倔強的子女,總是想方設法的迎合父母,孝順父母,卻不得不到父母的任何迴應,本來就是孤僻還帶點倔強的性格就會驅使他在受到重創之下,用沉默來抗拒父母,哪怕今生今世再也不見父母,也會一條道走到黑的堅持下去。

    如果這個最不受父母待見的子女,是一個在性格上懦弱,本性善良又憨厚的人,無論父母怎麼不待見,都會很本本分分的盡心盡職來孝敬父母。得不到父母的迴應,最多常年愁眉不展,或者是暗自流淚,默默的承受。但這種善良的人內心是強大的,只能說明父母太無德了。

    有一種既有孝心又性格暴躁的人,就算是最不受父母待見,父母對這個子女就存有犯忌,不敢明顯的對他太不公平。由於性格造就,孝敬起父母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敢愛敢恨,父母只要有不對,敢於直接和父母頂撞,父母還不得不哪怕心口不一也得應承著。這就是典型的做好不落好,其實是真忠孝的子女。

    總之,做父母的對子女就應該一視同仁,才能德高望重的受到子女們的愛戴。做子女的必須都懷有一顆報恩的心,不分能力大小,只要盡心盡力了,才算是全忠全孝的子女。

  • 14 # 老李274430123

    這種情況有,但很少,雖你覺得對父母已經夠孝順的了,但有可能因性格所施,說話方式,交流方式父母不喜歡,有可能其他兄弟姐妹更是順,你是孝。孝順,不只有孝,也要順,人老了就像小孩,得哄。不只有物質滿足了就是孝順,精神滿足才是兩全其美。充分了解為什麼自己已經孝順了還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及時改變自己。但也有很多父母親偏向老小,或者偏向過的差的兄弟姐妹,應予以理解,天下可憐父母心,等自己做了父母后就有所體會。

  • 15 # Jie137626516

    父母不待見的兒女,往往都孝順,我從小長的醜,又不願說話,在家裡不待見,但我不挑攵母,十個指頭還不一般長呢,長大後我也是盡全力孝順攵母,攵母也比較滿意我!

  • 16 # 公務員樹洞

    蟹腰。

    雖說五個手指有長短,父母可能對子女有所偏心,區別對待。但是,像題主所說的這種型別的父母,我以為,還是比較少見的。如果不幸遇到了,也是很無語很傷神的事。如果是我,會這樣子去做。

    1.對他們不抱太多的期待和期望。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孝順你,那是本著做兒女的本分和感恩,並不指望你感激我,也不奢望你待見我成什麼樣。以這樣的心態去做一些事情,可以心理上會好過一些。

    2.該盡的基本孝道,責任和義務還是要堅守的。如,逢年過節去探視一下,生病了送醫和照顧,等等。

    3.指望我對父母有多關懷貼心,是不可能的。我都做出了姿態,你不領情,估計,父母對我可能有哪方面的過節或誤會,沒有真正釋懷。能解釋的解釋,能和解的和解,對方聽不進去,那是他的事。我做好我該做的,問心無愧就行了。

    以上。供參考。

  • 17 # 貽生

    我家兄弟姐妹性格不一般,手指頭伸出還不一樣齊,父母一般喜老大,愛老三,老二夾在縫中間,不管父母對自己如何偏,孝順父母理當然,中華美德記心間,我做到的就是給老媽洗腳,梳頭,做飯,做兒女的孝心已到,心中坦然。

  • 18 # 威子

    這種情況太少了,如果你做的足夠好,父母腦子也很清晰,不可能出現這種背道而馳的現象。也許你從經濟上付出了,但不會好好的和父母說話,老人肯定心裡不痛快。作為兒女對父母盡孝出現了令自己匪夷所思的疑惑,最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便是父母偏心,人老了會執拗也不好改變了,儘量遷就著點兒,慢慢的父母會對你改變態度的。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付出了不要強求其它兄弟姐妹也與自己一樣公平付出,不要計較、不要炫耀、不要怕吃虧,更不要抱怨,整天把自己對家的貢獻掛在嘴邊,像救世主似的,甭說父母不喜歡,也影響與其它兄弟姐妹的關係和大家庭的和諧。

  • 19 # 幽蘭笑一笑

    我覺得父母生孩子多的情況下,對孩子的愛是真的,但十個指頭伸出來都不一齊呢,肯定有的近有的遠。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我們作為子女的沒有選擇,也沒有辦法!

    但孝順父母是孩子的事。你可以對父母好得不得了,也可以不好!這是你自己的事情!

    但我覺得,自己有孩子後,覺得把孩子養大成人這個過程,就很不容易。父母情感上對自己不好,對其他兄弟姐妹好,那是他們的事。但父母已經把自己養大成人,作為子女就應該感恩!

    對於父母的孝順問題,我覺得這樣:不用和其他兄弟姐妹比,視自己的情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管以前父母對自己好不好。作為子女,都應該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好!有十分力,不要使九分!等父母走後,我們不後悔!覺得自己做得挺好,對得起父母就好!

  • 20 # 漢飛飛

    一樣孝順,父母不是我能選擇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需然他們不待見,在他們活到最後時間,也不要拋棄他們,把你心中誤解通通都說出來,老人將死語言也善,得到臨終的祝福!高興事事如意!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在天堂也會保佑我們,因為我們問心無愧!謝你邀請,誤解解開了,都是一家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癜腎多吃什麼蔬菜水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