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木覓林淘古今

    嚴格地說,我並沒有讀過樑曉聲的鉅著《人世間》,我是透過小說連播節目收聽了這部小說。但我認為,收聽這種方式絕不亞於紙質閱讀。

    每天中午做飯的時候開啟收音機開始收聽,在真實的人間煙火裡感受作者用文字所構建的宏大的文學世界。

    有時候,感覺作者所描繪的那個世界很遙遠,似乎有些許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東西隱藏其中;有時候又感覺好像離我很近,特別真實,是那種現實主義的觸手可及的真實。

    就是在這種混沌而又矛盾的心理狀態下,我以自己喜歡的收聽方式“閱讀”了《人世間》這部鉅著。

    在小說播講過程中,每到書中涉及到重要的年份,作者梁曉聲先生都以講述人的身份出現,給聽眾講述他自己對那個時代的切身感受。

    緣於此,我也特別地注意了書中對相關年代的描述。由此,我發現作者有意迴避了在我看來較為重要的某個時間點。當然,作者透過自己的文字將其過渡得十分自然,並沒有給人留下任何突兀的感覺。從這個角度看,作者可謂寶刀不老,不愧為大家。

    儘管,我經歷過小說中所描寫的每個年代,但畢竟沒有在作者為讀者所設定的那個地域環境中生活過。不過,我有多位朋友曾在那個地域那個時代工作生活過,他們熟悉那裡的一切。

    現在,朋友大多已經離開了那裡,有幾位還身在異國他鄉。有時,感覺小說中的某些情節就是朋友中的某個人曾經經歷過的。根據我從他們那裡瞭解到的一些情況,理性地說,我認為作者的描寫是真實可信的。而這一點,對於如此的一部鉅著來說,恐怕是最為重要的。

  • 2 # 楊怡

    知青作家史鐵生只是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另一位知青作家朱小平,說的也只是:桑樹坪紀事。而梁曉聲卻說他曾經所在的知青點: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曉聲小說,《人世間》讀完,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就議論:人性有這麼溫暖和美好嗎?

    在梁曉聲的作品裡,他的人間情懷就是這麼溫暖的,溫暖之餘還有憂思和悲憫,他有人民情懷,進行的是民主寫作。他作品裡的“好人文化觀”的確被熱議,但是他的“好人文化觀”有著深厚內涵,正如小說《人世間》有著深刻魅力。

    當年梁曉聲寫《今夜有暴風雪》,是在為返城後生活沒有著落的兵團知青們打抱不平,是出於道義、責任和血性。他要告訴其他人,我們曾經經歷了什麼,收穫了什麼,“我們是可愛的”。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梁曉聲所具備的道義、責任和血性,這樣一種質樸而堅定的文學人格力量,就一直流淌在他往後的創作裡,成為他獲得清晰辨識度的根本依憑。只不過,此時的梁曉聲所要表達的,還多少帶有想被他人所理解、想證明他們自己的那麼一份年輕時所特有的願望和心情。

    作家都是敏感的,梁曉聲老師也是,他把自己大半輩子的生活積累、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做一次階段性的文學總結,寫出了《人世間》,他自己說自己是以平民子弟的視角去看幾十年的社會生活變化,看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家庭的悲歡離合,看不同社會階層的固化與變遷,看時代的迅猛發展對生活的衝擊和裂變,他所在是卑微,或者說他故意令自己卑微,所以他看到的是何等寬廣、何等壯闊的人世間的情形!

    周秉昆是《人世間》裡的一個支撐性的人物。這個主人翁初看並不打眼,愣頭愣腦一根筋,在家最小,自然留在城裡。周秉昆去街道的木材加工廠,當了一名小青工。但《人世間》寫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史和生活群像,並且讀完,回過頭來,我們不能不刮目相看周秉昆。

    這也是梁曉聲這樣的作家,寫出《人世間》這樣的作品的初衷所在,人都活在年代感裡,都在經歷幾十年社會生活的沖刷和磨洗。有人給你困難有人給你溫暖,人世間沒有不許哭、只准笑的道理,有的人從小苦起,有的人還有不少人欺負你,但是你的人生不能屈服,不能不富於情感,人不能是不死的,但人心和人的感情不能死。只有平凡的人存在,中國老百姓的日子才是熱火朝天的,才是有多價值很多堅韌很多情懷的。

  • 3 # 遠方167427784

    《人世間》這個題目太沉重了。

    不知身為名家和語言大學教授的梁曉聲完成得怎麼樣?要找來看看。

    高爾基寫過《在人間》。

    我也想寫一部《人世間》,或《在人間》……

  • 4 # 長了鹿角的兔子

    作為一個生在90年代的人,要去理解一個與新中國同歲,49年生人,寫的七十年代到改革開放的“親身經歷”,是無法感同生受的,那些年代的變遷,其中的苦難,歡笑,價值觀都是一種不同的感受。

    書中雖然是在講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但是,我看到的卻是過於在苦難中掙扎間,吝嗇地摳出一點微光版的“歡笑”的,如老舍式的同情,知青,這個對於我來說,不遠不近的詞,真的太沉重了。

    或許是一部很值得的,瞭解那個時候生活的書,但是時代感差距太大,真的很難有什麼差不多的共鳴。

    不過,對那個年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讀,文筆不錯。

  • 5 # 夜空下的凡

    非常坦誠講,筆者沒有多大興趣細讀一部115萬字的鴻篇鉅製,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梗概。儘管,這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且貫穿五十年始末,對城市底層農民一家三代進行了全面的敘述,就連我這個70後的讀者都興致不高,就別說90後和00後的人了。恐怕,梁曉聲老師的鉅作只能獻給那些同齡人,聊以自慰了。

    不得敬佩梁曉聲老師,這種為了純粹的文學而寫作。他沒有加入什麼商業化的因素,去迎合市場,想方設法成為暢銷書。本著致敬文學的態度,對時代命運和個人命運的內在勾連,在強烈的理想主義中向現實批評者的轉變中逐漸完成,在將近一人高的稿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艱辛與執拗。

    《人世間》,也許受不到廣大讀者的追捧,成不了暢銷的賣點。但是,它的文學價值,作者對文學的崇高敬仰之情,是否對當下,一門兒心思利用文學榨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還原文學一片淨土,讓我們在美好的書籍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希望,《人世間》這樣的作品僅僅是開始,有更多的文學大家比梁曉聲老師更優秀,能把當代社會問題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沒有任何商業雜質卻能吻合當下讀者的文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鬼谷子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