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夕陽雨晴
-
2 # 鯤子的翅膀
我的理解或者比較簡單,電影最想表達的是:世間萬物眾生,唯愛與美不可辜負。少年白龍和阿部寬是比最懂得珍惜和愛慕楊玉環的人,尤其是白龍,為了貴妃還做出了連李隆基都做不到的事。而楊玉環對兩個少年說,我從小沒見過父母,所以更懂得感恩。她又對李白說,大唐因為有李白才變得偉大。她是認識愛和美對於人生和社稷的意義的人。她就是愛與美的化身。然而,大唐的危難卻將她當作了犧牲品。
-
3 # 陳大舍
《妖貓傳》改編自日本怪談小說家夢枕貘的作品《沙門鬼宴●大唐鬼宴》,講述了日本高僧空海大師中唐時期的一系列傳奇。為此夢枕貘構思近二十年,並十五次到長安考察。
弘法大師遍照金剛五筆和尚沙門空海
情節大致如下:
唐順宗年間,日本沙門(僧侶)空海和儒生橘逸勢隨遣唐使船來到大唐,此時大唐已經盛世不再,安史之亂的重創、暮氣沉沉的朝廷、飛揚跋扈的藩鎮……但大唐不愧是大唐,即便如此,這個帝國仍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帝國和最繁華的樂土,猶如萊蒙托夫詩中所言:“猶如一尊偶像,雖然倒了,依然是神”。從平城京到拜佔廷,全世界都向往著長安和洛陽。本打算從大唐“盜取”密宗真諦的回日本的空海,卻與長安城的貓妖案中結緣,由此探知了五十年前楊貴妃生死之謎以及大唐的興亡氣數也結交了白樂天等一干好友。最終大家同心協力不僅消弭了糾纏著大唐的怨念,還直接激發了白樂天的才情,創作出千古絕唱《長恨歌》。故事的結構乍一看幾乎是夢枕貘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成功的作品《陰陽師》的翻版:超然物外卻不失悲憫的主人公(安倍晴明或空海);雖生長紅塵卻不泯赤子之心的陪襯(源博雅或橘逸勢);被無數人的慾望而喚醒的無數妖魔鬼怪;還有那些在歷史上被人記住或忘卻的人們……
白樂天
故事中沙門空海雖是出家之人,但卻不是個恪守戒律的“俗漢”——在見邂逅佳人時他也會像風流才子那樣與之共赴巫山;在遇到庸官俗吏時則手腕老辣;對於帝王即不會有著“沙門不拜王者”那種宗教狂熱份子的矯情,也沒有紫衣僧的諂媚。不僅佛法精進,六經諸子也爛熟於心。而空海之所以有如此的八面玲瓏,正是因為其心中的信仰比誰都要堅定。
唐玄宗明皇帝李三郎
在空海的法眼之中:婆娑世界屬於鴻蒙宇宙,而宇宙就是佛;佛法作為天地間的至理法則來說,眾生並無區別,但對每一種東西而言,卻各有自己的尺度,修行佛法就是為了將佛法讓人心和宇宙融於彼此。這一種觀念幾乎和後世陸九淵王陽明兩位儒宗的“心學”有著共鳴。
佛家以有生皆苦復以大地山河為夢幻泡影,故而一般僧人都會勸善男信女們遇事豁達或遺忘,但空海卻指出:“悲哀、憎恨、痛苦這些情緒或可以依靠佛法消解,但在統轄這個宇宙的法則面前,所有一切都是無能為力的,佛法也不例外。釋尊會老、會死,佛也逃不開如此命運,同樣,就算知道悲哀是空的道理,悲哀也是無法消解的,然而清楚明白了這個道理,人才可以面對悲哀,視悲哀為同類,而接受悲哀。”這段話就使空海有了儒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覺悟和“知行合一”的生存原則,以至於在本書中的空海不僅僅是一位高僧,也是一位儒家良師益友。
楊貴妃●高力士
對於大唐日本人有著不亞於華人的熱情,正是《沙門空海》給我們講出了另一個關於唐明皇、楊貴妃、安史之亂、馬嵬坡的大唐往事,這個段被塵封的往事包羅了肆無忌憚的權力、墮落腐化的英雄、瘋狂絕望的愛情、後會無期的輝煌以及寒風蕭蕭,曲終人散的哀愁,而整個故事其實正是高僧空海掬沙而繪的一幀壇城曼陀羅,興亡萬世,剎那芳華。
唐憲宗御賜沙門空海之黃金念珠(高野山藏)
-
4 # 兜遍天下
想表達的不就是人性嘛....只是這個故事正好有各種各樣的不同階級的人 看待事情不同的面 各種不同的利益和慾望 加上唐朝這個中國最繁華的時期的格局 老實說 真的是很好看!高水準電影 我很喜歡
-
5 # 輕舞夏日綠葉光影
昨晚剛看完《妖貓傳》,自己覺得電影要表達的是,人世間感情雖然有很多套路,但是真情還是存在的,也許這世間要尋覓的,就是真情。
-
6 #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看了其他答主的分析,感覺問題出在陳導的表達上面了!很有深度的原著,導演沒有用電影表達到位,還是說這個主題有些禁忌?導演不敢太清楚地表達出來?
妖貓傳的主題可能是:盛世為幻象,愛情是虛妄,色即是空!
大唐盛世在小說裡最高潮的“極樂盛宴”最精彩的壓軸舞蹈處,噶然中止!盛唐從那一刻起不復存在,人們才知道,盛唐之聖不過是徒有虛表,禁不起一個草寇安祿山的折騰。
迷戀楊貴妃的N個男人,
李白只因寫了幾句不那麼露骨的情詩,雖然成為千古絕句,但是自己的人生卻走下巔峰。
安祿山,迷戀楊貴妃,毀了自己,毀了盛唐。
日本人麻驢,迷戀楊貴妃,YY自己被楊貴妃迷戀,結果被滅口,再也回不到倭奴故鄉。
黑貓鳥人,就因為楊貴妃幾句同情的話,以為這就是姐弟戀,一輩子活在痛苦中,殺人無數罪孽滔天!最終變成了畜生!
也許有人以為白居易還不錯,其實呢?他一輩子沒見過楊貴妃的容貌(看見死屍了?但是也沒看清楚吧),連畫像也只能畫畫背影!何其悲慘!還好自己最終解脫了,寫出了好詩,為祖國古典文學做出了貢獻……
唯一得到楊貴妃的男人,唐明皇,為了一個女人失去了江山和名譽,最終還有親自下令殺死這個女人,而電影裡更甚!他還是陰謀殺死了自己的女人!以欺騙保全自己!楊貴妃的愛情虛妄,在他身上終結!
所以說,這部作品的本意,不是什麼愛情之類的,而是佛教哲學上的“色即是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甚至每一個小故事都是表達的這個主題,你得到的虛妄浮華往往轉頭空!
只可惜陳老的電影,大家只看到了浮誇的場景,這是電影美術功底的體現,但是故事講的幼稚了,沒有傳達出盛世背後的淒涼無奈,卻把觀眾引導到愛情什麼的裡面去了!這是編劇的問題,也是製片人不懂電影的體現,好好的題材有些糟踐了!
還好《妖貓傳》現在6.9分的評分和每兩天一個億的票房,還是算雙豐收了,可喜可賀!也期待唐城5A風景區專案貴賓如潮日進斗金!
-
7 # 南斯拉夫的月光
看了妖貓傳,我確定霸王別姬不是陳凱歌拍的,就好像一個作家,胸中有千言萬語,卻表達不出來一樣,影片的構思可以看的出來他的渴望與雄心,可惜陳導講故事的能力實在有些平庸,從無極、道士下山就能看的出來,也許當年是老爺子愛子心切,把自己的心血與榮譽都給了他吧。
影片可以給4分,從服飾、音樂、建築到人們的神態,高度還原了我對大唐的幻想,包括唐明皇、安祿山,唯獨遺憾的是楊貴妃的演員,演不出那種集3000寵愛於一身,大唐最璀璨的珠寶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讓女人見了無不嫉妒,男人見了充滿渴望,眼神中散發著光芒的美麗與驕傲,也許世上沒有哪個演員能夠演的出來吧。
影片頭重腳輕,前邊著墨過多,後邊又倉促結尾,略顯平淡。最後說一句,直稱皇帝名諱的,要掉腦袋的,電影總體不錯,有讓人二刷的衝動。
-
8 # 我是料總
陳凱歌導演的大作《妖貓傳》上映了,整個製作非常華麗↓
原作夢枕貘,代表作就是你們念念不忘的《陰陽師》,安倍晴明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能擁有今天的聲望跟夢枕貘的妙筆生花分不開。
黃軒,今年真是黃軒年,前有《海上牧雲記》後有《芳華》。
染谷將太,日本90後人氣演員,代表作是漫畫改編的《寄生獸》。腦袋圓圓的~
劉昊然&歐豪,新生代裡面最順眼的兩個人了。
一眾配角也都不差:張雨綺、張天愛、劉佩琪、阿部寬、張魯一。。。
畫面極盡燦爛,力求呈現一個幻想中的大唐盛世,於是奇人異士,妙法如蓮花盛放。
更有少年一躍而起,化作白鶴當空起舞。
然而,美則美矣,全無靈魂。一個原本該奇瑰機妙的故事,活生生地被講成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家長裡短。
事情是這樣的,日本法師空海東渡而來,為唐朝皇帝祛除邪症,還沒施法皇帝就死了。。。然後空海和白居易就在長安城裡查訪作祟的妖貓,引出一段跟楊貴妃有關的舊事。楊貴妃人人愛,看這個顏值真是不知所起。。。get不到玉環的美。
有人說,陳凱歌導演一次次用自己的作品證明了,《霸王別姬》不是他拍的。《妖貓傳》雖然有著許多中國電影曾經不敢挑戰的地方,但問題在於,雖然這故事發生在大唐,本質上還是個日式小說,用華人的視角詮釋,就非常奇怪了。就像一個清秀可人的小家碧玉,強行鳳冠霞帔母儀天下。。。
日式小說,故事的“格”往往很小,即便是宏大的時代劇,也總是從很小的視角切入,去觀察整個世界。比如《源氏物語》,長篇鉅著,但所見所思全在方寸宮闈之間。
村上春樹的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全文都在講一個人回憶他的少年時期,產生了疑問,尋找答案的過程,大部分的故事都在內心。
一部很有日本味道的動畫《混沌武士》,亦是從三個看起來很普通的主人公一路的旅程中,窺見日本鎖國被打破之後的種種變革。他們現在看來,就挺“喪”的。
而這裡面的韻味,也是剋制甚至有些冷漠的,像是在秋日裡有個女子彈奏三味線的聲音。
而這一切,陳凱歌似乎不懂——他上來便是一味地濃墨重彩、極盡奢麗,氣象萬千地好像唐代的新聞聯播,哪有那種輕羅小扇的自在意趣。這廝是李白↓
中國作品的“格”很大,我們欣賞大視角下的世界和王朝,喜歡從十丈軟紅落到其中的一顆芥子。這兩種風格本都沒錯。
最近讀了今年諾獎得主石黑一雄的小說《遠山淡影》,才是真正日式小說的味道,在二戰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女子有些絮叨地回溯她過去的日子,波瀾不驚地提到了許多令人心驚的過往,但一個巨大的懸念一直如跗骨之蛆,在正文還剩一頁時仍沒有揭曉。
-
9 # 眾生法妙
是“執念”,以及對“執念”的破解。
其實《妖貓傳》跟江歌案有點像:貴妃是冤死的,是被愛人、被愛人所代表的“帝王心術”所辜負。而故事講的,就是為貴妃不平的人的滔天恨意,要如何平復。
——華人,也包括日本人,對大唐盛世的追慕,是一種“執念”。
——故事裡的男人們(包括皇帝、阿倍仲麻呂、“妖貓”丹龍)對貴妃的愛慕,不論是肉體上的“面板之淫”,還是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同樣是一種“執念”。
在女人的表相之下,貴妃也同時是這個盛世在它華貴頂峰的象徵。
對於國族和對於女性的想象,紅顏禍水和家國盛衰,總是一體的。
藉助詩歌來傳情達意的李白,對於文字所塑造的世界,也充滿了執念,就像荷馬不去正面寫美人海倫的美,只說,她出現在城樓上,敵我雙方計程車兵都認為,為這個女人打一場漫長的戰役是值得的。同樣,唐詩有所謂“象外之味”:最好的東西一定在語言之外,在活生生的表象之外。它從未得到,卻已經失去。所以在電影裡,李白也說那句詩不是寫給貴妃的。他含淚在高力士的背上寫下了那首詩,他追求的是永遠達不到的美。
——白居易呢?他除了繼承了前輩李白對於文字的執念之外,還有兩種執念:一是對“純潔永恆”的愛情的執念,一是對“真相”的執念。
——空海的“執念”,和他在日本圓寂的師父,和丹龍、則是修行人追求的目標:那就是“無痛苦的秘密”,就是在大唐達到鼎盛的密宗佛教,對人間痛苦的解脫之法。
原著作者夢枕貘,日本著名的魔幻小說大師,其全部作品都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世界是由心構成的”。在本作中,正是愛和恨的執念,導致了妖貓復仇作遂,牽引了不同人的執念,如同水中波紋,相互衍射。
他用來傳達這個思想的,是來自佛教和神道教的核心觀念:“名即咒”。
無論是《陰陽師》裡的安倍晴明,還是《妖貓傳》原著裡的空海和尚,都很喜歡唸叨這句話。這搞得他們身邊的“正常人”覺得莫名其妙。
什麼叫“名即咒”?
比如電影中惠果大師丹龍扮成一個道術師,在街頭表演了種瓜得瓜的魔術,其實成片的瓜裡,真瓜只有一個。只是大家都被先入為主的觀念迷惑了:人只看到他們想看到的事物。
只有空海沒有被欺騙。但是當丹龍說:你沒中術,所以這隻瓜就送給你時。來不及防備的空海卻中了這句話的“術”:他相信丹龍給他的是一個“瓜”,其實並不是。
一道肉菜,是“美食”,還是“屍體”?——當然都是。但是當你認同一個的時候,它的另一個意義並不會同時浮現。
——這就是咒,這就是“執念”所生成的世界。
電影要告訴你的是:執念,就是看不清真相,執念,會導致一切的爭鬥和痛苦。
那麼如何放下執念?
就是承認萬物生滅的規律,面對它,放下它,原諒它,包容它。
“盛筵不再”,正因為它已經失去了,所以回憶和想象,是要多完美燦爛,就有多輝煌絢麗。於是電影以極盡華麗之能事的特效,來渲染“極樂之宴”。
但樂之後就是痛苦。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二元對立的。愛極生恨,樂極生悲,有生就有死。
電影裡密宗的“無痛苦的秘密”,並不是佛道的神通,而是讓心超越二元性。
佛教裡的“極樂”這個“極”字,並不是“非常”的意思,而是超越了“苦和樂”的二元對立。
可是要想超越對立,首先要承認對立!
白龍不能接受貴妃已死的事實,也不能原諒帝王的欺騙。他緊抓著貴妃死前的痛苦不放,他的怨念寄生在貓的身上。當他看到自己曾經的人類身體時,悲傷地說:我不是那個身體已經很久了。
而空海給他的一句話,讓他終於放下了:貴妃也想告訴你,她不是她那具身體,也已經很久了。
白龍終於面對了事實,釋然而逝。
——於是,所有還活著的人的執念都得到了解脫。
比如白居易。
他知道了帝王的愛情是假的,本來覺得《長恨歌》再寫不下去了。但最後,他卻決定“一字不改”,並對空海說,我的詩裡也有“無上密法”。為什麼?
因為丹龍曾說:幻術裡面,也有真實。 無數個假瓜裡,也有個真瓜。“帝王心術”雖然骯髒,那一點真情也在;況且,這裡還有白龍、有阿倍仲麻呂他們對貴妃的真愛。
假作真時真亦假。歷史是“心”的傳遞。故事是假的,名稱是假的,卻還有一點情是真的,這就夠了。
-
10 # 蒙歌先生
《妖貓傳》向我們傳達了生活的真諦雲想衣裳花容,春風拂檻露華。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幻術的誘惑
《妖貓傳》裡面的每個人都面臨著幻術,李隆基的幻術:裡面有一句臺詞,說的是玄宗是最大的幻術師。其實李隆基的幻術體現在他的內心,他是一個天賦異稟的演員,身為一國之君,他胸懷萬丈,恩允八方來朝,開明的治國態度,對於阿布公然對貴妃示好,他不但不怒,反而藉此機會好好地向貴妃表達的自己的非你莫屬的愛意。但是在面對馬嵬驛兵變的生死關頭,他合力唐朝第一幻術師演了一出大戲,讓貴妃帶著滿足的愛意死去。因此,李隆基的幻術就是幻化出他對於貴妃的愛。
真善美的空海和白居易以及白鶴少年都是心中無上密的追求者。
無上密的真諦而空海,其實並不是空海,而是頂替他的師父來到大唐為皇上驅邪,但是他也不是來驅邪,而是想要飢借驅邪之名來拜師學得“無上密”。因此,空海也是為了最終的目的使用了幻術。風流倜儻才高八斗的白居易,他憧憬著貴妃和玄宗的愛情故事,在無數個夜晚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構思著這個,美好的愛情故事,洋洋灑灑寫下長恨歌,到頭來發現真相併不如他所憧憬和了解的。
藉助幻術,表達人性的醜陋面。貓妖的幻術則是透過附身來行兇,麗香由於嫉妒,中了貓妖的幻術,欲喂陳雲樵毒酒,春琴因為命運多舛,中了貓妖的幻術,被貓妖用於屋脊上行走,表達冤屈。雲樵因為心生怨恨,中了貓妖幻術,欲勒死春琴。
這些雖然是貓妖的行為,但是的的確確是當事人自己的情感表達。因此形式上是幻術,但是感情都是其中的真相,藉此表達了人性的醜陋的一面。
《妖貓傳》裡 的愛情最後是痴情者白龍,一生中先是遭遇被生父賣給師父卻一直矇在鼓裡,在馬嵬驛遭遇欺騙,以為自己心愛的貴妃真的能活下來,一直到結束自己快要死亡才承認,說“我已經不在那個身體裡很久了。”空海說:“楊玉環不在那個身體裡也很久了。”這時頓時頓悟,其實貴妃那具不朽的軀體早已不是貴妃。他對於貴妃的冤屈的執念也終於放下,情感也因此得到寬慰。這整個都在告訴我們,世界上的真相是被眾多的幻術矇蔽著的。我們這樣追求自己的無上密的時候,不僅要接受這樣一個不完美的社會,更是要主動擁抱謊言,才能找到真正心中的無上密,也就是快樂的真諦。
圓滿的結局來自於對於生活的熱愛結局是美好的,白居易洋洋灑灑的《長恨歌》中的愛情故事是存在的,那就是白龍和貴妃,這就是白居易的無上密;白龍意識到貴妃不在那個軀體,要和貴妃永遠在一起,首先要放下仇恨,他也找到自己的無上密;而丹龍成功的獲得了白龍的原諒,這也是他找到的無上密;一個完美的結局讓我們更加有勇氣去接受人間的各種幻術,去擁抱人間的不完美,只有這樣才能到達自己的無上密。 -
11 # 使用者68232235903
昨天看了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會說人話的妖貓,精妙絕倫的幻術,更不是美輪美奐的極樂之宴,而是電影中幾個主要人物所暗含的情感真相。
楊玉環
學會接受愛情中的蝨子
楊玉環從一出場就是美的,笑如春風,羅衫輕舞,她每走一步,都有人熱烈追逐著她的身影。
她並沒有因為巨大的光環矇蔽了雙眼,恃寵而驕。她知道愛情裡本來就有真切的情意和滿是蝨子的華麗謊言。
危難關頭,阿布曾試圖帶楊玉環離開,她明白自己離開唐玄宗就會被殺,勸說阿布離開,自己留下來陪著唐玄宗。
在唐玄宗一邊告訴楊玉環:“真想把自己的頭顱砍下去裝在盤子裡,只是這樣違背了天長地久的誓言。”一邊又讓楊玉環喝了種蠱的毒酒,哄騙她進行屍解大法來換取自己生存砝碼的時候,楊玉環其實是知道,不然不會在喝下毒酒後,流下眼淚。
但在轉身離去的那刻,她還是把刺有自己乳名的香囊當作最後的信物送給了玄宗。
可見,楊玉環面對愛情的態度是:接受愛情中蝨子的存在,珍惜愛情中的美好部分。
無疑,她在愛情裡活的是最通透的。愛情本來就是由真相和美好的謊言交織而成的。唐玄宗為她,注酒七千斤,做霓裳羽衣曲,親自寫詩的愛意是真的,後來不願揹負膽小無能的罵名,製造騙局也是真的。
比起那些幻想瑪麗蘇浪漫愛情的矯情少女和不再相愛時把對方說成一無是處的撕逼情侶,我更喜歡楊玉環對愛情的處理方式:熱烈擁抱愛情中的美好部分,同樣接受愛情中蝨子的存在部分。既然用力愛過,何必再去計較。
唐玄宗
摻雜利慾望成分的愛情,終是海市蜃樓一場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人註定得不到愛情,我想就是唐玄宗這類人。他們習慣付出一分感情,誇大成九分認真。自私多疑的性格,讓他們面對愛情無法全身心付出,更無法信任對方。
倘若楊玉環出現在他費盡心機謀權躲位之時,倘若楊玉環不是出現在他權力最穩固,大唐最鼎盛的時期,他便不會只對她一人示愛。
倘若楊玉環不再是楊貴妃,倘若楊玉環沒有舉國上下承認的美貌,他就不會對她如此痴迷。
他要的是睥睨天下的成就感,無所不能的象徵。楊玉環不過是他坐擁江山時的一件戰利品,所以需要時一擲千金,不需要時就成了厄運災禍的替死鬼。
我很討厭馬嵬驛病變時他的一舉一動,因為人性偽善、懦弱的一面被展現的太真實。
儀式再美,戲演的再真,也掩蓋不了那杯含蠱的毒酒裡所散發出來的無情、殘忍本質。
愛情對他來說,終歸是海市蜃樓夢一場。當他把楊玉環送的錦囊一層一層放進七層寶涵時,除了愧疚和絕望,剩下的都是滿目瘡痍和陰冷絕望的情緒。
他明白,盛世浮華是假,人性本質和感情才是真的。
白龍
正視愛情真相,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白龍對楊玉環的愛純粹而又真實。他不同意師傅讓楊玉環假死,被打斷了一條腿。
找到楊玉環屍體時,為了屍身不被蠱毒蟲所侵蝕,白龍依舊肯為了她犧牲,捨不得殺貴妃的貓,寧願承受蠱蟲吞食肉身的痛苦,最終變成貓妖。
他不肯承認楊玉環死亡的真相。年年月月的盼,日日夜夜的等。
為了報復陳玄禮的後人陳雲樵,不惜施幻術引得陳雲樵親手像牲畜一樣勒死無辜的春琴;看著陳玄禮將下了蠱毒的酒賜予胡姬玉蓮後,無辜胡姬玉蓮險些暴斃身亡;宮內織白綾的老嬤嬤並未直接造成楊玉環的死亡,卻依舊被白龍殘忍地殺害;報復皇室三代,仍要繼續。
感情最忌諱的就是深陷其中,自欺欺人。白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既是固執的深情,也是入魔的執念。報復一生,殺盡所有人又能怎麼樣呢,楊玉環醒不過來,殘存的希望被一點一滴耗盡,最鍾含恨而死,毀了自己一生。
END
搜尋公號“shilianyanjiu”,私聊我,解決更多情感問題
-
12 # 念與慕卿
白龍為愛化身妖貓,載著滿身仇怨而來,揭開了盛世大唐幕後的衰落,也帶來了情感掩映下的重重真相。整部電影看完,腦中只想到兩個詞:真假與不執。
整部電影都在說幻術,何為幻術?就是真假。就像瓜翁的幻術,以一隻真瓜幻化出滿架的假瓜;妖貓的復仇,以楊玉環之死的真相同時利用陳雲樵他們內心的真實情緒重演出整個復仇過程;黃鶴的尸解大法;玄宗的愛情。這些都是霧裡看花真真假假,都是幻術。
瓜翁又說:幻術裡也有真實。何為幻術中的真實?電影中講述了三個境界,正所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白居易是懵懂的,他以單純的熱情去對待他的詩他的生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所以在瓜翁表演的時候,他一眼看到了瓜;去陳府喝茶時,看到的是蛛網。正是看山是山的境界。
空海參悟佛法,卻未尋到無上密,他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看待事物,一味地質疑所見的事件是否真實。所以他看到了幻術,也看到瓜變成了魚;去陳府時,他也能識破蛛網茶是假的。正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那達到看山還是山的境界的是誰?楊玉環。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愛情是什麼樣的,所以她猜到了馬嵬坡自己的結局,但是她沒有逃離,而是接受了這個結果。這裡的楊玉環有一種看透了世事之後返璞歸真的豁達胸懷。
那當如何達到看山還是山的境界,也就是空海所尋的無上密?電影告訴我們一句話,放下執念。
先說說修得了無上密的楊玉環。唐玄宗用愛情為楊玉環編織了一場幻術。在大唐的盛世,貴妃是國家的符號,玄宗需要極樂之宴,需要大國威懾,所以他們琴瑟和鳴,他愛她。可是當盛世轉衰的時候,大唐的這個符號便可有可無了,尤其是當愛與權相抗衡的時候,愛情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被放棄的那一個。所以,玄宗一邊對貴妃承諾,一邊為自己的體面佈置下陷阱。從始至終楊玉環都知道自己是必死無疑的,但是她依舊接受了黃鶴的幻術,因為她從來沒有執著於玄宗的愛情。
楊玉環看得很清楚,這份愛裡,情是真的,懦弱和自私也是真的,可是懦弱與自私交織的愛情便是辨不清真假的幻術。所以她從來不奢求帝王一心一意的愛情,她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盛世的象徵,所有人對她的感情都有炫耀的成分:李隆基心中的自得,阿部心中的佔有,安祿山心中的挑釁。也許楊玉環心中一直嚮往著純粹的愛情,可是最後她還是接受了那份帝王之愛。贈青絲便是楊玉環對唐玄宗的理解和原諒。
而白居易放下對真相的探索,明白詩是假的,情卻是真的;空海放下對幻術與佛法的執念,反而悟出了無上密;白龍放下對貴妃的執念,最終得升極樂;丹龍也因放下勸白龍解脫的執念,解除了痛苦。他們在不斷追求真相的過程中反省,逐漸放下對世事的執著。他們明白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與虛妄,同時也以一種包容的心態面對這些真真假假。
整部妖貓傳講的不是大唐,不是愛情,只是以大唐和愛情為引,告訴我們不執的故事。而我們大可不必去糾結片中的佈景和史實,不然便也是著了相,中了陳凱歌的幻術。正所謂: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合該如此。
-
13 # 麻辣小電影
《妖貓傳》傳達的東西很多,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下面我談談我對《妖貓傳》的看法!
一、無上密空海從倭國不遠萬里跨海越洋來到大唐尋找無上密,一開始去青龍寺完全被拒,而經歷了一系列妖貓事件後,卻得到了認可尋到了無上密,那麼尋找無上密就是從開始到結局的一個主線,問題來了,什麼是無上密?答案先放一放最後揭曉,我們先看看各個人物都是什麼樣的表現!
二、人物設定空海:職業和尚,目的:研究大乘佛法,來大唐尋找無上密。卻捲入黑貓案。最後得到無上密!
白居易:職業詩人、官宦,目的:超越李白寫出絕唱《長恨歌》。然而由於知道了楊玉環的死因,幾近崩潰,差點把《長恨歌》付之一炬。最後看到白龍對楊玉環的愛從而釋然!空海誇他:已經超越了李白!
楊玉環:職業貴妃,目的:感受愛,得到愛,渴望真正愛情的降臨。但是卻死於非命!也因此得到了白龍的柏拉圖式的愛!
唐玄宗:職業皇帝,目的:愛江山也愛美人。最後選擇江山!成功殺了美人保住皇位!
白龍:職業幻術師,目的:保護心愛之人。就算死就算變成貓,也要守護楊玉環,更要復仇!復仇成功,得到解脫!
丹龍:職業幻術師、和尚,目的:贖罪!結果成功!
阿部仲麻呂:職業倭國商人,目的:表白楊玉環。最後見證了白龍的愛,才發現自己對楊玉環更多的是仰慕而不是愛!
三、揭秘無上密從上面人物設定可以看出,人們的目的,經過是不同的,所有人物最後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都得到了解脫,他們都有共同點,也就是佛法裡的“九九歸一”,可以確定都得到了“無上密”,無上密跟所有人都有關係,那麼什麼事物才跟所有人都有關係呢?答案很簡單,無上密就是------對人生的態度,用佛法解釋就是:心中有佛佛自生, 心中無佛妄修佛. 拈花一笑路可通, 佛指人心笑蹉跎。
為什麼劇中特意安排空海在暴風雨的大海中與一名無名母親的對話,因為這就是無上密的真諦!
我個人感覺,《妖貓傳》表達的東西很多,但其中一條應該就是“無上密”了!
你得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14 # 星光邦
《妖貓傳》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這幾年來陳凱歌導演最優秀的作品了。自從《無極》以來,《搜尋》《道士下山》《趙氏孤兒》等等這幾部,都沒有這部《妖貓傳》拍的這麼好!其實陳凱歌的審美,真的特別適合這種帶點玄幻色彩的歷史探秘大片。這種題材能把陳凱歌在影視美學上的造詣,發揮到極致。
其實這部電影裡,陳凱歌導演想表達的,不是楊玉環的死亡真相,而是大唐的死亡真相。就像很多人看過之後問,為什麼要用一個謊言騙貴妃死,為什麼不直接毒死她。因為沒有人想要承擔殺死貴妃的罪名,因為貴妃是盛唐的象徵啊!影片中處處都能看出這樣的寓意。
首先是透過白樂天的嘴,白樂天不止一次表達過他對盛唐的嚮往,他說,我多想回到玄宗的時代,去看一場極樂之宴。這場宴會,簡直是盛唐的縮影,而這場宴會的主人,其實並不是玄宗,而是楊貴妃。貴妃說,在這場宴會上不分貴賤,不分地位。於是才有了李白讓高力士脫靴,才有了能和貴妃說話的白鶴少年。才能在開宴之前,貴妃坐在好好的闕樓的鞦韆上,讓慕名而來的人們,仰視她傾國傾城的容顏。因為在那時,貴妃是皇帝用來最好的能夠代表他的江山之強盛的代言物。然而,安祿山造反,皇帝倉皇出逃,這樣的時候,貴妃又成了皇帝工作失敗的藉口,這就是皇家的愛情,必要時永遠的犧牲品。
-
15 # 腕上時間
極樂之樂,源自於《妖貓傳》唐玄宗給阿部寬的四個字。何謂極樂?何為極樂之樂?阿部寬給出的解釋是九五至尊,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權利。而片中的解釋卻是這樣,極樂之後,必是毀滅。且看盛唐之下,一片奢迷,無上繁華,萬國朝賀,極盡所能,只為極樂。樂,何為樂?至高無上的權利,富可敵國的財富,傾國傾城的女子,數不盡的奇珍異寶,謂之其樂?何不其然,繁華盛世,歌舞昇平,眩暈了世間萬物。白樂天對楊貴妃的痴迷,對自己所作的詩之執迷。空海對於‘無上密’的執著追尋。白龍對楊貴妃之死的憤怒和悲切。阿部寬對楊貴妃的迷戀不捨。丹龍對白龍的矢志不渝的跟隨。唐玄宗對楊貴妃的肆意寵愛。楊貴妃對命運的安排已經屈服。盛世之下,滿眼都是廢墟,不過是迷亂了雙眼。浮華背後,盡是淒涼遍地。所謂的極樂之樂,和所謂的無上密,和藕斷絲連,牽腸掛肚的,絲絲縷縷,皆是虛妄和執念。觀感全片,復看三次,每次都是不一樣的視角,每次理解的都不盡相同。然而,只看到了一切皆是楊貴妃的那句話,不都是也有也無嗎?
回覆列表
我是一枚程式猿,在編程式碼的業餘,愛好文藝,嘗試著寫詩歌或者散文,寫生活的感悟,困苦。說來好巧,今天下午剛好看了《妖貓傳》,所以嘗試來回答樓主的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
“你到底有什麼秘密想要告訴我們?”從表面來看,《妖貓傳》始終在圍繞這個秘密展開,看到結尾,這個秘密就是:楊貴妃死亡的秘密。但這就是真相麼?一部電影就這麼膚淺?
影片看到結尾,除了獲得這個“秘密”,我還收穫了種種繁雜的情緒,卻又無話可說。怎麼說呢,有佳人逝去的失落,有帝王無情的憤怒,有歲月糾葛的紛擾,有唯美畫卷的交織,有歷史文化的融合。
看到最後,秘密是什麼?真的重要嗎?白居易對於藝術的執著追求,對於刻畫人物盡善盡美,為了心中的感覺,對於《長恨歌》的用詞一改再改,始終在用心去描繪,用心血在寫詩,這種務實而執著的魅力,值得我們敬仰。初次之外,李白的灑脫和才情,“雲想衣裳花想容”,自己讀是一回事,置身於大唐盛世的夢幻之中,又是另一回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那一個夢幻的大唐盛世,夢幻帝國,在幻境中真實,在真實中夢幻。
真可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至於和誰?是否是唐明皇,或許只能呈現在歷史的煙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