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吃奶不睡怎麼辦?
7
回覆列表
  • 1 # 麥田守護者16

    寶寶睡眠一直是困擾我的問題 我家寶貝出生時姥姥喜歡不夠愛抱著她 後來就養成了壞習慣 抱著睡不抱就哭 天氣越來越冷可總抱也不是個辦法呀 就四處打聽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恰巧有個寶媽分享給了我一本睡眠書 我懷著試試看的想法學習了一下 覺得裡面的知識還真挺豐富的 在我和寶寶的堅持努力下寶寶已經不用抱睡了 漸漸的也能自主入睡 最近發現可以睡整夜覺了 她第一次整夜覺的時候真的把我激動壞了 !

  • 2 #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兩歲大寶寶糾正奶睡經驗談

    我家寶寶快兩歲一個月了,改掉奶睡習慣已經二十天了。跟大多數母乳寶寶一樣,她以前一直都是奶睡的,晚上雖然睡整晚,但是有時候會迷迷糊糊找奶吃。寶寶兩歲生日後,天氣也涼快了,斷奶也準備提上日程了,冬天餵奶好冷的說。有一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給大寶寶斷奶要“不主動,不拒絕”,我覺得挺有道理的,準備先改掉奶睡的習慣,再斷白天,最後斷晚上睡前那頓。夏天時,天太熱,我家寶寶愛喝水,我晚上習慣給她在床上放一奶瓶水,因為奶瓶躺著喝水不會漏,沒放好傾倒了也不會漏水,她晚上口渴會自己滿床找水喝,喝完把奶瓶一扔繼續睡。糾正奶睡的第一天,上床後她跟平時一樣撲到我身上吃奶,我說等下吃完了要把neinei藏起來睡覺啊,她沒吱聲,看她吃得差不多後,我問她吃飽了嗎?她還不會說不,沒有之類的,問她什麼會跟著肯定的回答不會否定,就說吃飽了,我說吃飽了把neinei藏起來睡覺覺了,她有點不情願,我還是把衣服拉下來了,她開始在床上翻滾,說話,唱歌,不停的喝水,一會要我抱,一會睡這邊,一會又要睡那邊,又要我唱搖籃曲,唱著唱著變成了她給我唱搖籃曲了……我就跟她說媽媽睡著了,閉上眼睛裝睡,她一邊玩一邊偷偷看我表情,看我沒睜開眼睛就悄悄拉開我衣服看,剛準備要吃我小聲跟她說噓,neinei睡著了,你可以看一下摸一下,她就摸了下幫我把衣服又拉好了,然後又開始唱歌,不停的唱“媽媽neinei~媽媽neinei~”還不停的拿水喝,咬我的衣服扯著玩。我繼續裝睡,她又想吃,看我沒反應,拉開衣服看了一次又一次,最後終於忍不住吃了,吃了一會兒我又重複之前的步驟,說吃飽了要把neinei藏起來睡覺覺了,最後吃完第三次奶後,困得不行了,開始“嗯哼,吃neinei !吃neinei!”我裝睡沒做聲也沒動,她看我沒反應嗯哼了幾聲後就自己摸了摸說“媽媽neinei好痛啊!媽媽neinei睡著了!”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最後枕著我的手臂,鑽進懷裡,摸著我的衣服睡著了。期間沒有哭鬧也沒有發脾氣,比我想象中表現要好多了,就是要有耐心,等了很久才睡著,在她玩到很困了才上床的,九點多上床,十一點才睡著。第二天九點多上床時也很困了,十點二十睡著了,我說吃飽了neinei要睡覺了,她主動放開了,後來又吃了兩次,都是吃完後自己主動放開把衣服拉好,掀開看了兩次,都忍住了沒吃,摸了摸就把衣服拉好了,然後在床上翻滾,還是時不時拿水喝,唱著自創的歌,歌詞是“睡覺了~呱呱呱~啊嗚啊~”我憋著笑繼續裝睡,最後滾著滾著睡著了~第三天十點二十上床,十點四十不到就睡著了,只吃了一次奶,可能太困了,沒看也沒摸,說媽媽抱著我睡覺覺,就趴在我身上睡著了。現在已經成功改掉奶睡二十天了,晚上一般都是隻吃一次了,偶爾會吃兩次,有時候會掀開衣服看看摸摸,有時候還舔一下,最後都自覺拉下衣服睡覺了,水也沒有剛開始喝的多了,估計剛糾正時,她不停的喝水想彌補吃奶的感覺吧。改掉奶睡後,夜奶也沒有了,以前有時候老公上床動靜大了,吵到她了,就迷迷糊糊找奶吃,現在沒有了,有時候她睡到邊上去了把她挪一下也不會醒,翻個身繼續睡。以前早上都是我還沒醒,她醒了就自己扒開衣服吃奶了,慢慢的變成了她醒了自己玩,等我醒來了她才開始吃。白天的奶也慢慢吃得少了,之前老是動不動就“吃neinei”,現在吃的次數也慢慢少了。我覺得斷奶還是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都斷了,最好先改變哄睡方式,不奶睡了後面就更好斷了,直接進入斷奶+突然不奶睡,有的寶寶可能難以接受,會比較激動。最後就是要有耐心,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這麼大的寶寶已經能好好溝通了,多安撫寶寶,相信寶寶比你想象中更堅強。

  • 3 # 快樂的喵喵呦

    晚上到點了,就和孩子一起上床睡覺,睡前,選個舒緩的歌曲,單曲迴圈放,半小時後,如果寶寶還沒有睡著,就熄燈,床頭燈,小夜燈,WIFI燈,通通熄燈,在黑暗中,媽媽跟著手機,一起唱選的歌,寶寶聽到媽媽聲音,就不害怕。。。。。

    我的寶寶,從滿月開始,就不吃夜奶,每天晚上9點上床睡覺,早上7點醒來,從月子裡就選擇《嘀嗒》,只要她一有睡意,我就放這個歌給她聽,現在8個月了,偶爾會吵覺睡,只要覺得她是想睡覺了,把《嘀嗒》一放,她就安靜了。

  • 4 # 朵媽是大王

    告別奶睡、抱睡的6個妙招,還你一夜好眠!

    1.媽媽提前告知睡覺步驟

    父母可以在固定時間洗澡,洗完後上床喝奶,喝完奶就乖乖自己睡覺。把每個步驟都固定下來,讓他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做到那一步時,他已經有了心理預知,就不會排斥。

    2.營造好的睡眠環境

    在寶寶6月齡前,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們睡著後,父母儘量營造一個舒適的睡覺環境,不要發出尖銳的聲響。剛生下來的寶寶要習慣從母體環境到自己獨自睡,這需要一個過程,過分的聲響會嚇著寶寶,使他們很難入睡,而下次入睡時就會不情願甚至吵鬧。寶寶稍大點,睡覺時就不需要刻意營造安靜的入睡環境了。

    3.喝完奶不讓孩子立馬入睡

    喝完奶後,寶寶的精神還很興奮,就不要強制他們入睡,這時需要醞釀入睡的情緒,如果寶寶還小,媽媽不妨哼哼兒歌,如果是大寶寶,給他們講講故事。最後講的故事選擇和睡覺有關,久而久之大寶寶會不自覺的躺下。媽媽還可以讓寶寶自己關燈,關燈帶來的自信會促使他們不再把燈開啟,黑暗的環境更利於睡覺情緒的醞釀。

    4.保證室內溫暖

    天氣一變化,平時不要奶睡、不要抱睡的寶寶突然就開始鬧騰了,非得要抱著才肯睡,媽媽們是不是會很費解呢?這多半是因為天氣的改變,寶寶不適應了,這是朵媽研究了好久才確定的。媽媽們不妨調高室內溫度,保障寶寶入睡。

    5.毛絨公仔陪睡

    選擇一款寶寶喜歡的陪睡毛絨公仔,這非常有必要。從小陪著他,晚上睡覺,半夜醒來還是哄娃神器。各位媽媽要記得選擇毛絨公仔,一定要柔軟親膚,材質安全。

    6.安撫奶嘴顯身手

    愛奶睡的寶寶,他們找不到奶嘴或者奶頭時,可能會尋找和奶頭一樣口感的東西,譬如自己的大拇指。寶寶一旦養成奶睡的習慣,不要想一下子糾正,可以先用安撫奶嘴替代,雖然這個對朵朵沒有一點用,但有的媽媽反響很不錯。

    END

  • 5 # 蘭葉冰凝

    這個感覺很難,大寶是奶睡,一直到斷母乳。然後睡前還要喝奶粉,直到現在,5歲,每每睡覺前還非要再吃點東西,要不然就是餓,睡不著。即使不餓,也總想吃幾口東西再睡。已經成了很不好地習慣。

    二寶到現在一歲,也還是奶睡,大概是方法不得當的原因。

    如果孩子還小,寶媽要狠狠心,不要奶睡,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 6 # 老徐說事999

    看到這個問題,

    回憶一下改變自家寶寶睡眠習慣的問題,

    滿滿都是淚呀。

    1、給寶寶一些睡前提示,即進行一些儀式:

    比如,為寶寶洗澡,按摩,講故事等。

    讓孩子明白,睡覺時間到了。

    2、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和氛圍。

    睡之前,臥室的燈光不可太亮。

    黃色等一系列暖色調是不錯的選擇。

    床單被罩選一些純棉的,柔軟舒適的。

    床頭可以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物件等,

    臥室溫度要合適。不能太涼。

    3、睡前不要再讓寶寶吃過多的東西。

    睡覺之前的兩個小時,

    最好不要吃太多的零食或者食物。

    如果寶寶餓的話,可以為寶寶準備一杯熱牛奶。

    也不要喝太多的水,

    免得入睡沒多久就要叫他起床尿尿。

    4、睡前不可以讓寶寶玩的太興奮。

    睡前的一個小時裡,可以為寶寶講故事,

    或者放一些輕柔的音樂。

    避免陪寶寶大跳,大蹦,嬉鬧玩耍等

    5、無論寶寶能不能聽懂,

    睡之前就可以在他耳邊輕喃

    告訴他“你愛他,不會離開他”

    輕輕的拍拍寶寶的後背,

    讓孩子知道你在他身邊,

    睡的更有安全感,更安穩。

  • 7 # 團媽科學養娃

    我是一個一歲多寶寶的媽媽。我們家寶寶經歷了奶睡,自主入睡,抱睡反覆。目前終於能夠獨立入睡了。有些經驗我來分享一下。

    我家寶寶從出生就是一枚小睡渣。姥姥的經驗是吃了奶,就睡了。結果娃狂吃,我狂喂,倆人大眼瞪小眼,就是不睡。

    4個月以後,我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每次餵飽娃以後,我就把娃抱離大床。輕輕抱一會,開啟安撫海馬,把她然後放在小床上。剛開始,娃一直哭。我就用噓拍法,一邊在她耳邊發出噓聲,吸引她注意力。哭的太厲害的時候就抱起來安撫一會然後再放下。這樣訓練了一週,娃就不哭了,慢慢可以自主入睡了。

    結果到了8個多月,寶寶學會站以後,就開始在小床上各種不安分。我做了一個後悔好幾個月的決定,抱起來哄睡。結果一抱半年。

    等到寶寶1歲2個月左右,能走的很溜的時候。開始拒絕讓我抱,把她放在小床上,她開始各種翻滾,直到精疲力盡11點才睡著。

    1歲半以後,我覺得再也不能這樣了。我開始二次睡眠訓練。每天睡覺前,執行嚴格的睡眠程式。洗澡,喝奶,刷牙、講繪本。然後讓她躺在小床上,開啟安撫海馬,關燈。

    1歲半的寶寶已經能聽懂大人說的話了。我告訴她,只有睡醒了第二天才可以玩,才可以吃好吃的。睡覺是她自己的事情,媽媽可以在這陪她一會,但是如果她不聽話,媽媽就會離開。我躺在旁邊的大床上看手機,讓她躺在小床上等待入睡。一旦她起身玩,我就立即離開房間。這樣重複幾次後,寶寶就會乖乖的躺在小床上。用腳蹬蹬護欄,抱抱小兔子,自言自語幾句,慢慢睡著了。剛開始自己入睡的時間很長,現在慢慢在縮短。一般十幾分鍾到半個小時就能睡著了。

    所以,我給題主幾個自主入睡的建議

    1,如果孩子月齡比較小,可以透過法伯法來進行睡眠訓練。具體就是,讓孩子哭一會,再安撫,再哭一會,再次安撫,逐漸拉長間隔,縮短安撫的時間,來實現。推薦一本書《實用程式育兒法》,對小月齡孩子的睡眠訓練有詳細的實施方法。

    2、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大,可以和孩子充分溝通,制定睡眠規則。

    3、孩子入睡前,要有固定程式,一步步引導孩子安靜下來。比如洗澡、刷牙、讀繪本,講故事等。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哄睡的APP《晚安馬戲團》。孩子給裡面的小動物關燈以後,小動物會一個個睡著,有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引導孩子關燈入睡,推薦給大家。

    4、一旦孩子實現了自主入睡,在大運動發展起有可能會反覆,但是一定要堅持,不要二次抱哄。因為孩子越大,培養入睡習慣越艱難。

  • 8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對於小於4個月的小寶Bora說,可以採用《實用程式育兒法》中的4S程式法:

    用4個步驟,讓寶寶學會自己入睡。

    佈置環境(setting the stage)

    前一分鐘還在開心地玩耍,後一分鐘就被要求乖乖睡覺,換成誰也做不到。所以,我們首先要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比如把他抱到房間裡,拉上窗簾,安靜地聽音樂或讀繪本,藉助環境和睡前程式來讓寶寶知道,睡覺時間到了。

    裹襁褓(swaddling)

    不足3個月大的嬰兒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臂或者腿。嬰兒不像成年人那樣,在過度勞累的時候會昏昏欲睡,嬰兒只會變得更興奮,手腳抽動,或者在空中揮舞。這時,嬰兒甚至意識不到四肢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在她看來,這些移動的物體是環境的一部分,這會讓她分心,讓她不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裹襁褓是消除環境刺激的另一種方式。襁褓的包裹很像媽媽溫暖的子宮,能給他安全感,還能避免寶寶揮舞手腳造成的刺激和干擾。

    安靜地坐著(sitting)

    要抱著她靜坐約5分鐘,讓她保持身體垂直的姿勢。以這樣的姿勢抱小孩最好,因為她的臉埋進了你的頸部或肩部,從而擋住了任何視覺上的刺激。不要搖晃她,不要走動。當你感覺寶寶放鬆下來了,就把他放進嬰兒床裡。同時溫柔地告訴他,寶寶要睡覺了。

    如果這時寶寶很平靜,你可以離開房間,也可以在床邊陪他一會兒。自主入睡通常會讓寶寶睡得更好哦。

    這一步特別特別難!特別是放下的時候。

    噓-拍法(shush-pat)

    如果你一放下寶寶,他就開始吵鬧,那說明寶寶還不會自己入睡,需要你的幫助。這時,很多媽媽會透過抱睡、奶睡來讓寶寶入睡。雖然這些法子很管用,可一旦寶寶形成依賴,你就會後悔當初的“權益之計”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媽媽們可以採用“噓-拍”法。一邊在寶寶耳邊發出緩慢、清晰的“噓~噓~”聲,一邊有節奏地輕拍寶寶的後背。注意不要對著寶寶的耳朵發聲,那樣很容易傷到他的耳膜。

    感到寶寶放鬆下來後,輕輕地把他放到嬰兒床上,讓他側躺,然後繼續輕拍背部。寶寶平靜後繼續拍7-10分鐘,逐漸放慢節奏,最後停止噓聲。

    如果停止後寶寶開始哼哼,繼續“噓-拍”直到他安靜為止。要是哭鬧得比較厲害,就把他抱起來,放在你的肩上繼續“噓-拍”,平靜後再放回嬰兒床裡。

    4S程式法就是這樣啦,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寶寶的情況自行調整。

    寶寶4個月大後,睡眠開始更像成人,入睡後就進入熟睡模式,小月齡時期“落地醒”的現象會得到明顯改善。小月齡寶寶接不了覺只能抱睡的問題,從4個月起應逐漸戒除。如果寶寶已經超過4個月,並且習慣了抱睡或奶睡,怎樣幫他溫和地戒除呢?

    其實這個沒有固定的套路,每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同,《實用程式育兒法》的抱起放下法,法伯睡眠寶典》推薦哭泣控制法,西爾斯的“無淚法”,《嬰幼兒睡眠聖經》的哭聲免疫法,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下《實用程式育兒法》的抱起放下法:

    首先,當寶寶因睡眠問題而哭鬧時,先試著用語言安慰他,並輕輕的把手放在寶寶的肩膀上,讓寶寶感覺到大人的存在。

    其次,如果他還不停止哭泣,就把他抱起來,等他一停止哭泣就立刻把他放下,一秒鐘都不要遲疑,你是在安慰他,而不是讓他重新入睡,重新入睡需要他自己來完成。

    當然,如果他哭泣時頭往後仰,他的掙扎和扭動可能就是在設法讓自己重新入睡,同樣應該立刻把他放下。但仍然要和他保持身體接觸,將手堅定有力的放在他的肩膀上,這樣他就知道你在身邊,還可以輕聲安撫:“寶寶,現在是睡覺時間,你要乖乖睡覺啦。”

    重複上述的動作,即當寶寶哭的時候抱起來,哭聲一停止立刻放下,最終寶寶會逐漸平和下來。你可以繼續把手放在寶寶的肩膀上,輕聲安慰。不要拍,不要有其它的雜音(除了你的輕聲安慰),暫時也不要離開房間,直至寶寶完全進入深度睡眠。

    需要說明的是,「抱起放下法」並不能避免寶寶哭泣,但確實能防止寶寶產生被拋棄的恐懼感,因為你的手哪怕沒有抱住他,也是一直按在他的身上。

    他哭泣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你正在改變他的睡眠習慣(培養他的睡眠習慣),他覺得受挫。這與“隨他哭”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抱起放下法」尤其適用於4月到12月之間的寶寶!

    你可以將「抱起放下法」當做一個輔助睡眠的工具,可能需要20分鐘,也可能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久。採用這種方法,寶寶最終會把你的聲音和安撫聯絡起來,不再需要抱起,一但他聽到父母平靜的聲音就會有安全感,那麼下次只需要你的聲音就能讓他們安心入睡了。

    當然,「抱起放下法」並不是魔法,一用就靈。可能需要你連續幾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的嘗試,這期間,你需要有耐心,你要明白沒有快捷、輕鬆的解決方法

  • 9 # Funny3號

    我兒子從出生我就不願意抱他,深怕抱了就放不開了,奶喝飽了就立馬放開,不給安撫奶嘴,但是我會放個枕頭靠近他,關燈安靜,他現在十個月,只要困了,給他枕頭他立馬就睡了

  • 10 # 陳陳暱

    二寶三個月前都是奶睡了,後來可能是習慣了生物鐘,一到晚上八點半到九點只要吃飽了,把他放在床上一刻秒睡,中途一般睡到凌晨4點左右醒了吃飽接著睡不哭鬧。

  • 11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很多媽媽爸爸都有個誤解,以為是自己努力把寶寶哄睡的,但正如古印度諺語所云“你可以強迫一個人閉上眼睛但卻無法強迫他入睡”,其實寶寶若是真的就不要睡,哄也罷奶也罷都不是靈丹妙藥,而且還會挖坑埋雷、種下苦果。

    哄睡看起來有效果,實質是靠了背後的兩個作用:1、慢慢消耗寶寶的剩餘精力;2、帶給寶寶安全舒適的感受。在所有哄睡的方法當中表面上最省事的就是奶睡,但是奶睡卻是最“危險”的,且不說干擾寶寶自主入睡的本領、出牙以後可能造成惡性齲齒,即便僅僅這種方式更容易導致孩子依賴夜奶——就讓媽媽們日後痛苦不已,釀成剪不斷的“夜奶的煩惱”。

    寶寶順利入睡只需要三個條件:1、又累又困;2、外在沒有干擾;3、內在沒有恐懼擔心。這三條都有了,即使寶寶偶爾需要小小調(zhe)整(teng)一下,也能夠比較順利地自主入睡。 所以培養寶寶自主入睡也並沒有那麼難,關鍵是媽媽爸爸不曾做錯,要知道——壞習慣基本都是家長不經意中培養出來的。

    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引導呢?

    第一、白天讓寶寶玩夠。寶寶的發展日新月異,精力和能量快速增長,很多時候媽媽爸爸都會小瞧寶寶的遊戲要求;第二,睡前消除和控制干擾。這個不多解釋了大家自己查詢,很多時候過度哄逗也是干擾;第三,讓寶寶安心和感到舒服。這點相對難一些,很多時候寶寶因為各種原因有了消極體驗或者情緒不好,你都應該及時地、充分地、在寶寶睡覺之前幫他(她)清除掉,限於主題具體方法咱們日後再談。

  • 12 # 環境線上阜成路營業部

    大了就好了,我兒子幾個月的時候也這樣,從8個月開始就不用了,白天困了一鬨就睡,晚上玩累了往床上一扔要麼直接睡,要麼就玩一會自己就睡了

  • 13 # 小林子啦啦啦

    說起抱睡奶睡,滿滿都是淚啊。

    我們家二寶是個睡渣,奶睡、抱睡、搖睡、放床醒,折騰的我們全家人精疲力盡。

    為了把睡渣二寶改造成天使寶寶,我特意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學習睡眠知識,並慢慢實踐。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下如何改掉奶睡抱睡的壞習慣。

    首先,全家人要統一戰線,要糾正一個觀念,小寶寶是不需要抱睡奶睡,是可以自主入睡的。

    能自主入睡的小寶寶,才能睡得更香,睡得時間更長。

    如果光光媽媽想改變這個現狀,而老人不配合那是沒有用的,除非是媽媽一手帶。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奶睡抱睡,那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要想糾正奶睡抱睡,養成自主入睡的習慣,需要慢慢改變,循序漸進,可以透過下面步驟慢慢進行。

    1. 制定一整套睡眠程式。

    父母可以在固定時間洗澡,洗完後上床喝奶,喝完奶就乖乖自己睡覺。把每個步驟都固定下來,讓他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做到那一步時,他已經有了心理預知,就不會排斥。

    2.營造好的睡眠環境

    在寶寶6月齡前,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們睡著後,父母儘量營造一個舒適的睡覺環境,不要發出尖銳的聲響。剛生下來的寶寶要習慣從母體環境到自己獨自睡,這需要一個過程,過分的聲響會嚇著寶寶,使他們很難入睡,而下次入睡時就會不情願甚至吵鬧。寶寶稍大點,睡覺時就不需要刻意營造安靜的入睡環境了。

    3.喝完奶不讓孩子立馬入睡

    喝完奶後,寶寶的精神還很興奮,就不要強制他們入睡,這時需要醞釀入睡的情緒,如果寶寶還小,媽媽不妨哼哼兒歌,如果是大寶寶,給他們講講故事。最後講的故事選擇和睡覺有關,久而久之大寶寶會不自覺的躺下。媽媽還可以讓寶寶自己關燈,關燈帶來的自信會促使他們不再把燈開啟,黑暗的環境更利於睡覺情緒的醞釀。

    4.保證室內溫暖

    天氣一變化,平時不要奶睡、不要抱睡的寶寶突然就開始鬧騰了,非得要抱著才肯睡,媽媽們是不是會很費解呢?這多半是因為天氣的改變,寶寶不適應了,這是我研究了好久才確定的。媽媽們不妨調高室內溫度,保障寶寶入睡。

    5.毛絨公仔陪睡

    選擇一款寶寶喜歡的陪睡毛絨公仔,這非常有必要。從小陪著他,晚上睡覺,半夜醒來還是哄娃神器。各位媽媽要記得選擇毛絨公仔,一定要柔軟親膚,材質安全。

    6.安撫奶嘴顯身手

    愛奶睡的寶寶,他們找不到奶嘴或者奶頭時,可能會尋找和奶頭一樣口感的東西,譬如自己的大拇指。寶寶一旦養成奶睡的習慣,不要想一下子糾正,可以先用安撫奶嘴替代,雖然這個對我家沒有一點用,但有的媽媽反響很不錯。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14 # 久隱517

    大多數寶寶都需要你幫他學會如何自己睡著,或者驚醒時的重新入睡。我可是親眼看見過有寶寶能在剛被放進小床裡的時候就合上了眼簾,沉沉入睡。(好吧,我其實就只看見過一個寶寶能這麼做。)

    我女兒剛出生的時候也能嗎?哪能呢,她只會哭。這時候,跟許許多多的父母親一樣,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哄她睡覺,包括哈維·卡普的“五呵護”、給她餵奶、背在背兜裡來回走、放到健身球上彈上彈下……好容易過了第一關,我們還要小心翼翼地一直等到她進入了“安靜睡眠期”,才敢把她放下來,然後躡手躡腳地離開。如果你也是這麼哄孩子睡覺,那麼,請你在寶寶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逐漸減少哄睡時對孩子的關注程度,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入睡。

    研究顯示,如果你能做到下面這些步驟,能有助於寶寶儘早學會自己入睡:

    寶寶從睡夢中驚醒的時候,稍稍等一等再過去安撫;

    在寶寶已經很困了,卻還沒有100%入睡之前,就把寶寶放下來;

    讓寶寶在自己的房間裡睡覺。

    初初一聽,這可真夠嚇唬人的,因為這意味著你明知怎麼能讓孩子多睡會兒,卻不能讓自己再那麼做了。如果是好哄的孩子,寶寶可能不太在意你的改變;如果是不好哄的孩子呢,得,他們自然知道如何狠狠給你點顏色看看。

    比較平和的做法之一,是哄睡的時候你逐漸減少撫慰的時間,早一點點離開,等寶寶哭叫的時候再重新進去哄慰。這麼反覆地進進出出,似乎是在瞎折騰,不過,堅持下去,真的會有效果。因為,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給孩子留點時間,讓他能有機會練習並學會自己安撫自己入睡。

    還有,如果夜間你聽到寶寶哭叫的聲音,也同樣應該稍稍等一等再過去安撫寶寶。先聽聽這哭聲是否越來越強烈再做決定。這也是在給寶寶機會學習自己安撫自己入睡。

    再一條就是把寶寶的嬰兒床挪到另一間屋子裡去,因為,這樣一來,你自然不可能在每次寶寶夜間醒來的時候都被驚醒,並趕緊前去哄慰。其實,寶寶夜間醒來的時候,他並不懂得這麼去想:“嘿,我知道你就在那兒,趕緊過來哄哄我。”就算你不想立即給孩子單獨的房間,而希望寶寶的嬰兒床放在你臥室裡的時間再久一點,那麼,至少前面的另外兩條,你要認認真真照著去做才好。

    為什麼要從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這麼做呢?

    這是因為,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會進入一次成長高峰,到了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則進入了一個平緩期。等到了8個月大,寶寶會再次經歷一個巨大的成長飛躍,也就是對“物體恆存”達到更進一步的理解。(也就是說,不再以為“眼不見為沒”了。不過,有些科學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大飛躍其實到來得更早一些,也就是3~4個月大的時候。)

    換句話來說,小寶寶入睡的時候,能記住你剛才是否在他跟前。而以為“眼不見為沒”的寶寶,等睡了一大覺醒來,發現周圍跟他入睡之前不一樣了,(睡前你明明在他身旁),他會感到惶惶不安。這時他會以哭鬧聲把你叫回來,以還原他入睡之前的樣子。除此之外,安撫奶嘴(睡前含嘴裡,醒來時已經掉了)、安撫計時器(用單調的機械聲安撫寶寶入睡,醒來時已經停掉)等,都能給寶寶帶來這樣的惶恐。

    因此,到了寶寶6個月大前後,寶寶的成長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而你就能借用這一小段時間改一改你哄孩子入睡的習慣,以培養寶寶的自我入睡能力。不過,這個時間段僅僅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時段,因為每個孩子進入成長高峰到平緩的時間略有不同,你家寶寶進入這一平緩期的階段可能並不恰好就在此時。如果再加上寶寶長牙、感冒或者已經進入下一個成長高峰,你都應當相應調整一下時間。

    還有,即使你並不急著想讓自己夜間能多睡點覺,可是請你仍然要去幫助寶寶培養他自己入睡的能力。因為,研究顯示,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寶寶則會逐漸失去這一能力。研究報告這麼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梅麗莎·伯納姆和托馬斯·安德斯主持了一個研究專案,針對80個未滿月的新生兒的睡眠狀況進行錄影,並且後來在這些寶寶分別長到3、6、9、12個月大的時候,均做跟蹤錄影。你也許能預料得到,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和發育的逐漸成熟,大多數寶寶都越來越有能力自己入睡。但是,其中卻有40%的寶寶反而越大越糟糕。這些失去了自我入睡能力的寶寶,幾乎都是那些睡熟之後才被放到床上去的孩子。這些寶寶一直跟父母睡在同一個房間,也沒有一個可以摟著入睡的“小愛愛”。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 帥學 漢 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全部免費,免費,免費。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 15 # 楊楊vlong

    說到嬰兒的睡覺問題上,其實很多剛結婚的新人家長們,都是一頭懵的。最頭疼的就是孩子抱著睡,一放下就醒了,有的還必須吃著奶睡。如何才能自主入睡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讀懂孩子的語言和心理就沒有問題。說白了,還是習慣問題。

    第一:環境問題。一般家庭都是比較安靜的,很少有挨著工地和地鐵或者飛機場的,所以家裡周圍的環境很重要。保持環境舒適,才能讓嬰兒有一個好的睡眠。

    有的還甚至是從胎教就開始,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成長的時候,外界的環境也是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是比較安靜的,那孩子出生就喜歡安靜的;如果是嘈雜的,孩子出生就不怕吵鬧,即便是有人說話,他也能很快睡著。

    第二:體感問題。說到這個詞語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什麼意思呢?說的就是嬰兒喜歡撫摸,喜歡媽媽在一旁身體接觸給的安全感。很多時候家長們並不知道這個,嬰兒一哭就以為是餓了要麼是該換尿布了,再要麼就是困了。

    第三:實際上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本身感覺到外界的強光和大聲吵鬧聲嚇到他了,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及時的給孩子一種安慰,時間久了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大人不抱著睡不著,當媽媽餵奶的時候也會緊緊貼著身體抱著,也會很有安全感的舒服睡著了。

    所以綜上所述:嬰兒要改變抱睡和奶睡的習慣,才能慢慢的自主入睡,那就是媽媽的臉貼到孩子的臉,或者溫柔的撫摸孩子的頭,並不時的輕柔細語說話。從抱著睡到放在大床上媽媽躺在一旁哄著睡,再到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睡,習慣就會成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沒有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