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大力樂園

    據專家介紹:新生兒黃疸主要有以下幾種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持續時間也較久,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下,不需治療。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是一種特殊型別的病理性黃疸。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洩,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面板和鞏膜的黃染。孩子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出現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且逐漸加重。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感染性黃疸:因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診斷: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若母親堅持產前保健、檢查,孩子出現感染性黃疸的很少,感染性黃疸需送醫院治療。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診斷:其黃疸特點是出生後1-2周或3-4周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需到醫院治療。

  • 2 # 妞媽的時光機

    不能打,最好等黃疸退了再去打,避免打了疫苗之後產生各種併發症。

    打疫苗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注意事項還是很多的,作為爸爸媽媽還是要重視。

  • 3 # 光光說育兒

    黃疸消退了再打預防針。疫苗接種要求是身體完全健康的狀態才能接種。不然容易出現疫苗接種後反應如發熱皮疹蕁麻疹等。疫苗接種是可以拖延一段時間的。很多寶寶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按時接種的,以後都可以補種上的。

  • 4 # 流雲追月

    黃疸對於寶Bora說也是一種疾病,生病的寶寶身體比較弱,注射疫苗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應,還是等黃疸好了再打吧!寶寶黃疸嚴重的話可以服藥或照藍光,平時也可以多曬曬太陽,能好的快些!

  • 5 # 計劃免疫王醫生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表現之一,絕大多數新生兒黃疸的預後良好。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為肝臟膽紅素負荷大和肝臟清除膽紅素能力差,因此,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出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稱之為“生理性黃疸”。

    一、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血清總膽紅素峰值足月兒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結合膽紅素不超過1.5mg/dl。

    二、病理性黃疸

    除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外,

    1、出生24小時以內出現的黃疸;

    2、每天血清總膽紅素上升幅度>5mg/dl,或每小時>0.5mg/dl;

    3、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

    4、血清結合膽紅素>2mg/dl;

    具備其中任何一項者即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

    三、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是一種特殊型別的病理性黃疸,因為餵養母乳而出現,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尚不十分明瞭,其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過後黃疸繼續加重。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在第1周後期,至2周左右達到高峰(20-25mg/dl),然後逐漸下降,若繼續餵養,黃疸可歷時3-12周消退,而中止餵養,血清總膽紅素可在24-72小時明顯下降,恢復母乳餵養後,血清總膽紅素雖可略有回升,但幅度<2.5mg/dl。

    四、疫苗接種指導意見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兒童,除黃疸外,全身健康情況良好,不伴有其他臨床症狀,大小便顏色正常,不需要治療,預後良好。可以按照免疫程式接種各種疫苗。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疾病的表現,應及時就診,明確原因,積極治療。病理性黃疸應暫緩疫苗接種,待痊癒後再補種。

    3、母乳性黃疸(僅供參考)

    (1)目前國家疾控中心對黃疸兒童如何接種疫苗暫時沒有統一的規定。根據兒童保健專家的經驗,如果兒童生長髮育基本正常,精神狀態好,吃、睡、玩正常,經皮測膽紅素在 7或8以下,社群的接種門診可以考慮正常接種各種疫苗。

    (2)依託三甲醫院建立的疫苗接種門診,擁有專業的兒科醫生,可以根據兒科醫生的建議,開展疫苗接種工作。

  • 6 # sqcdc

    黃疸是新生兒期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指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身體輕度黃染,鞏膜發黃,但手心、腳底不黃。血膽紅素<12mg/L,在出生4-6天達高峰,足月兒多在出生後7-10天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消退。生理性黃疸兒童,除黃疸外,全身健康狀況良好,不伴有其他臨床症狀,大小便顏色正常,不需要治療,預後良好,可以接種各種疫苗。

    病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程度深,進展快,血膽紅素>12mg/L,黃疸持續時間長(超過2周)或消退後又出現。病理性黃疸是疾病的表現,要及時治療,不能接種疫苗。

  • 7 # 子午兔

    這是本專業的常見問題,新生兒黃疸絕對不可以接種疫苗。

    不論是寶寶剛出生就接種乙肝卡介苗,還是滿月後接種第二針乙肝,都要在沒有黃疸的情況下接種。如果在這兩次疫苗的時間有黃疸,就說明是病理性黃疸,要查明原因積極治療,千萬不能耽誤了,如果黃疸持續升高,不排除得核黃疸的情況,會讓孩子腦癱的。

    正常的生理性黃疸,大多在寶寶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足月兒一般在7~10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2~4周消退。此外,黃疸一般都是輕度的,孩子也沒有其他不適症狀。除面頰部面板和鞏膜可見輕度黃染外,無其他異常臨床症狀、體徵。黃疸出現較早(出生24小時內)或者消退太晚,都屬於病理性黃疸。

    由此可見,寶寶打出生的和滿月的這兩種疫苗的時間,都不應該出現黃疸。

    另外一點,新生兒的肝功能不成熟,引起黃疸的物質“膽紅素”,需要透過肝臟排洩出去,而打的疫苗也需要透過肝臟排洩,一旦打了疫苗,在黃疸沒消除的情況下,就會加重孩子肝臟的負擔,使黃疸時間延長。

    黃疸對寶寶的主要危害就是影響大腦發育,甚至的會引起腦癱,所以一定要重視。

  • 8 # 金金子美食

    能不能打要看黃疸的具體值。黃疸值超過多少就不能打疫苗,各地的規定都不太一樣。甚至同一個地方不同的接種點規定也不一樣。

    我家二寶滿月時黃疸值九點多,去衛生院打疫苗時,醫生說黃疸值超過8就不能打。而我們當地另外一個衛生院規定是黃疸值不超過12就可以打。

    為了寶寶的健康,父母還是謹慎為好,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以免接種後產生不良反應。

    寶寶滿月後,黃疸還沒有褪,如果孩子吃奶、大便正常,則多是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持續的時間較長,最長可達到2到3個月。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停2到3天的母乳,如果黃疸值明顯降低,就說明是母乳性黃疸。另外可以讓孩子多曬曬太陽,多吃多拉,都有助於黃疸的消退。

  • 9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病理性黃疸應暫緩疫苗接種,待確診病因,治療痊癒後再走補種程式。不過大多數孩子是生理性或者母乳性黃疸。

    其實生理性或者母乳性黃疸是不影響疫苗接種的,之所以很多社群醫院要求黃疸降到一定值才可以接種,是因為過於謹慎,害怕黃疸導致一些疾病,正好又接種了疫苗,家長可能以為是疫苗的問題,說不清楚,不好區分責任。作為基層,每天要接種很多孩子,這個規定更多的是規避風險,可以理解。不同地方要求不一樣,要求黃疸值低於5、6、7的都有。

    那怎麼辦?

    孩子出生後要打的乙肝疫苗,這一針可以延遲,但不建議延遲超過1個月。大部分生理性黃疸一個月內就好了,但是有些孩子是母乳性黃疸,持續時間可以到3個月,為了孩子能按時接種疫苗,母親不得不暫停母乳3-5天,喂配方奶,等黃疸降下來再去接種疫苗,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可以理解。或者透過和社群醫生溝通,說明是母乳性黃疸,爭取醫生理解,允許打疫苗。

  • 10 # 使用者6182168116

    對於中國的孩子,有啥病,都不能耽誤打疫苗,因為不打,不讓上幼兒園,不讓上學,大學更不行!如果有病,等好了以後可以補打。但是,現在假疫苗挺亂,看好再打吧。希望進口的都是真的!

  • 11 # 兒科醫生說

    大部分地區寶寶有黃疸是不給打疫苗(總歸是為了安全)的。我們這邊一般是經皮膽紅素測定低於6mg/dl(這個資料不知道從何而來,我猜測可能是因為新生兒血中膽紅素超過5~7mg/dl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便取了箇中間值),才給寶寶打疫苗。每次寶Bora測黃疸,當測得數值是7/8/9等數值的時候,看見寶媽失望的眼神,就知道寶寶疫苗又要推遲。為了寶寶安全我也是能理解,但我認為應該綜合判斷寶寶情況,決定能不能接種疫苗,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況且黃疸又不是接種疫苗的絕對禁忌症。

    能不能接種疫苗首先我們應該分清黃疸的分類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對於大多數新生兒,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能是一種良性的過度現象,因為非結合膽紅素具有很強大的抗氧化能力。

    生理性黃疸是可以接種疫苗(我想如果寶寶測的數值高於當地最高值,也不會給打疫苗的),病理性黃疸延遲接種(關鍵是找到黃疸的原因,引起黃疸的疾病可能是疫苗接種的禁忌症,而不是皮膚髮黃)。

    希望可以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有30萬現金如何穩健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