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金1314520
-
2 # 牟伐辰
外耳道面板的耵聹腺分泌一種淡黃色的、有的呈粘稠樣的物質,俗稱耳屎,醫學上叫耵聹。
耵聹暴露在空氣中易乾燥,形成小片物,在吃東西時咀嚼張口,隨著下頜關節運動多數會掉出來。有的人耵聹是粘狀的,俗稱為油耳或糖耳(這種人往往伴有腋臭),常被誤認為 是流膿,其實,這並不是發炎流膿。有時過多的耵聹和外耳道脫落的上皮、灰塵混在一起,可形成大的硬塊,阻塞了外耳道,醫學上叫耵聹栓塞。如外耳道瘢痕狹窄,耳毛過多或有慢性炎症等原因,影響耵聹排出時,發生耵聹栓塞機會就多些。有的母親見嬰兒外耳道有少量的耵聹,常用髮卡等物給孩子挖。我們認為以不挖耵聹為好,以免損傷外耳道面板,引起發炎。成年人有少量的耵聹,也以不動它為好。 耵聹栓塞引起耳部症狀者,特別是乾硬的耳屎,醫生常給病人用5%小蘇打液滴耳,每日3-4次,每次2-3滴,3日後待耵聹軟化,由醫生用特製的鉤子或鉗子取出來,或用溫鹽水沖洗出來。經常掏耳朵對健康是有害的,具體表現在:1、容易損傷外耳道面板。掏耳朵時如果耳屎堅硬或比較多,容易把面板劃傷,細菌便會趁機進入傷口引發感染。或因來回搔刮,把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流水,嚴重者發生外耳道癤腫。2、由於經常刺激外耳道面板,使面板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積嚴重。也就是說,耳屎越掏越多。3、經常掏耳朵刺激鼓膜發生慢性炎症,鼓膜發紅、變厚,外耳道也會流出少量膿液。4、如果掏耳朵不小心,還有刺傷耳膜的危險。一般耳朵內的髒物會隨人的運動自然脫落一些 大概每月掏一次吧 -
3 # 桃都美食
耳屎當然要掏了,它人體的排洩物,就像手指甲、腳趾甲、頭髮一樣時間長了需要打理,我感覺一個星期打理一次是可以的。
經常掏耳朵經常用火柴棒、牙籤、細鐵絲或小手指等在耳朵裡掏來掏去,容易損傷鼓膜,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外耳道約有七~八公份,底部有一層負責聽聲音的鼓膜。掏耳朵時稍向裡一伸,就可能把鼓膜撞傷而影響聽力,如戳破了鼓膜,便會成為聾子。掏耳朵時指甲和挖耳工具碰傷外耳道周圍的面板,還會發生外耳道炎。耳朵裡的少量耳屎,在人們說話、吃東西或跑跳、運動時,會自行掉出來或被震出來。如果耳屎積太多,塞住聽道,影響聽力,癢得難受時,可以用棉花棒把耳屎輕輕帶出來,千萬不要用手指甲、挖耳勺用力去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