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前總統的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曾說過“暗殺從不曾改變過歷史的程序”,但是顯而易見有些暗殺行動確實對歷史程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歷史上這類的暗殺行動都有哪些?
5
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話歷史

    1荊軻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死。

    刺殺失敗後,加速了南韓的滅亡。

    2.專諸劍刺吳王僚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魚腸劍),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

    刺殺成功,助公子光登基稱帝。

    3.要離刺慶忌

    話說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後,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慶忌此人甚是了得,有萬夫莫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招兵買馬,伺機為父報仇。闔閭獲悉此事後茶飯不思,日夜尋思除去這個心頭大患,於是覓得一壯士。此人名喚要離。

    經過策謀,要離決定採用苦肉計。某日要離在王宮與闔閭鬥劍時,故意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同謀舉事。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某晚,夜色迷人,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之機,迎著月光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詫異之極,嘆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這樣刺我!”此時左右衛兵舉刀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此乃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要離回國後,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辭謝不受,說:“我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於金殿。

    刺殺成功,使吳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4.曹沫持劍劫齊桓公

    曹沫,魯華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為將。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衝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凌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武藝劫持齊桓公,毫不費力地要回了魯國丟失的土地。

    5.王著為民刺殺阿合馬

    至元元年(1264年),色目人阿合馬以自己受忽必烈的寵信,被任命為中書平章政事。隨後,憑藉權勢,他為元忽必烈設計了種種欺榨漢人,搜刮民財的方案,例如清理戶口、壟斷專利、濫發鈔票,定期刮取漢人財產等。至元十九年三月,忽必烈與太子真金赴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阿合馬留守大都(今北京)。千戶益者都人王著與僧人高和尚合謀,於 三月十七日晚 集結八十餘人,假扮太子及宿衛,偽稱太子還京做佛事入城。次日夜,誘騙阿合馬到東宮門前殺死。事發後,王著和高和尚被捕斬。忽必烈得報後,先是猜疑漢臣奪權,後也發現阿合馬的罪行,表示「王著殺之誠是也」。並追治阿合馬罪,查處他私奪漢女500名貢其淫樂,人皮兩張,黃金白銀珍奇異寶不可計數,忽必烈大怒,將他戮屍通玄門外,沒收家產,處死和驅除其黨羽。

    刺殺成功,扳倒阿合馬家族勢力。

  • 2 # 笛卡爾笛卡爾笛卡爾

    最大利益階層統治這個世界,不斷的修正世界前進的方向,與力度。不如美國軍工利益集團想要擴大越戰,但總統肯尼迪不同意,不妥協。現實是強行更換總統。

  • 3 # 境北jingbei

    俄國:託洛夫斯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夫婦(薩拉熱窩事件),茜茜公主。

    美國:肯尼迪總統,林肯總統,麥金萊總統,加菲爾德總統,馬丁路德金。

    古羅馬:凱撒,龐貝。

    法國:馬拉。

    日本: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坂本龍馬,犬養毅。

    印度:聖雄甘地。

    英國:約翰列儂。

    南韓:朴正熙(朴槿惠支付,前南韓總統,因政治主張不和)。

    以色列:拉賓。

    阿拉伯國家:本拉登(基地組織頭目,海豹突擊隊擊斃)。

    中國古代:陳勝,吳王僚,義帝,漢質帝,漢平帝,何進,晉惠帝司馬哀,晉懷帝,隋文帝楊堅,唐中宗李顯,唐憲宗,袁盎,董卓,張飛,孫策,費禕,李建成,李元吉,安祿山,李元昊,賈似道。

    中國晚晴民國:吳祿禎,陶成章,宋教仁,恩銘,良弼 ,湯化龍,陳其美,廖仲愷,張作霖,張宗昌,張敬堯,孫傳芳,王亞樵,唐紹儀,李公樸,聞一多,顧順章,楊增新,楊虎城。

  • 4 # 樓市去哪兒

    俄國:託洛夫斯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夫婦(薩拉熱窩事件),茜茜公主。

    美國:肯尼迪總統,林肯總統,麥金萊總統,加菲爾德總統,馬丁路德金。

    古羅馬:凱撒,龐貝。

    法國:馬拉。

    日本: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坂本龍馬,犬養毅。

    印度:聖雄甘地。

    英國:約翰列儂。

    南韓:朴正熙(朴槿惠支付,前南韓總統,因政治主張不和)。

    以色列:拉賓。

    阿拉伯國家:本拉登(基地組織頭目,海豹突擊隊擊斃)。

    中國古代:陳勝,吳王僚,義帝,漢質帝,漢平帝,何進,晉惠帝司馬哀,晉懷帝,隋文帝楊堅,唐中宗李顯,唐憲宗,袁盎,董卓,張飛,孫策,費禕,李建成,李元吉,安祿山,李元昊,賈似道。

    中國晚晴民國:吳祿禎,陶成章,宋教仁,恩銘,良弼 ,湯化龍,陳其美,廖仲愷,張作霖,張宗昌,張敬堯,孫傳芳,王亞樵,唐紹儀,李公樸,聞一多,顧順章,楊增新,楊虎城。

  • 5 # 皇帝的新衣

    專諸行刺吳王僚改變了整個吳國的歷史,當時吳國公子光希望奪得皇位,和大臣密謀殺死當時的吳國國王,請了一個刺客專諸進行行刺。吳王知道自己的處境危險,依靠著武力來公子光處吃飯,身穿兩層盔甲,附近全部用中央軍包圍,吃飯的時候聚精會神,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

    吳王有個喜好,喜好吃魚,刺客專諸特意找到一條很大很鮮味的魚給吳王吃,吳王看到這麼大的魚,非常高興,專諸細心為吳王肢解這條大魚,然後再魚肚裡取出一把天下聞名的寶劍---"魚腸劍”直刺吳王,吳王沒有防備,被當場殺死。刺客專諸也被立即殺害。由於這個暗殺的行動,公子光繼承了吳國的王位。這是一次很成功的暗殺事件!!

  • 6 # 林杏暖春

    國內的,有識之士已經說得很好了,我說說國外的吧。是兩大領袖——列寧和甘地。

    列寧之死

    1918年8月30日,列寧在做完演講後離開位於莫斯科大謝爾普霍夫卡大街上的米海利松工廠,他穿過人群走向自己的汽車,工人和水兵們簇擁著領袖歡呼雀躍。突然,響起一陣槍聲,列寧捂著胸口倒下了!憤怒的工人和水兵們衝上前,將一個女人打倒在地,這個女人就是芬妮·卡普蘭。這是後來人們所熟悉的一幕,卡普蘭也因為謀殺列寧而很快被處決。

    這一天,被歷史學家稱為“俄羅斯歷史上致命的一天”。如果列寧沒有被刺殺,斯大林可能不會那麼快上臺執政,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也不會影響俄羅斯那麼深,以至於導致了後來的蘇聯解體。

    聖雄甘地涅槃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的民族矛盾並未因英國殖民者的撤出而消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有愈演愈烈之勢。聖雄甘地以“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張換得民族獨立以後,他繼之以“開啟諒解之心,感化對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經”為號召,以圖達到民族團結。但一場以他為目標的暗殺行動正在悄悄進行。

    早在1947年8月,一個名叫納圖拉姆·戈德森的印度教狂熱分子在一場小型集會上叫囂:“甘地的非暴力學說,將手無寸鐵的印度教徒置於敵人的魔爪之中。今天,印度難民正忍飢挨餓,奄奄一息,然而甘地卻維護穆斯林壓迫者。”他所代表的印度教極右民族主義者頑固地反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的政治主張,反對甘地的非暴力學說,主張建立一個印度教徒統治的國家。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信徒們陪同下,參加一次祈禱會,當他步入會場時,早已隱藏在人群中的納圖拉姆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彎腰向甘地問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槍,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連放三槍,殷紅的鮮血染紅了他潔白的纏身土布。甘地捂著傷口,發出最後的聲音:“請寬恕這個可憐的人。”

    聖雄遇刺的噩耗迅速傳遍全國,印度全國頓時沉浸在哀痛與悲傷之中。悲傷不已的總理尼赫魯向全國發表了演講:“我們生命的光明從此消失了,到處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說什麼,更不知道怎麼表達。”在加爾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塗抹全身和麵部,走街串巷,不停地悲嘆:“聖賢業已涅槃,何時才能降臨一位像他那樣的偉人?他是現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也是現代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如果甘地不被暗殺,相信印度會發展得很好。

  • 7 # 了了歷史視角

    古代最原始的“竊聽器”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經出現聽甕最早是一種口小腹大的罐子——古代最原始的“竊聽器”,古代最原始的“竊聽器”,將聽甕埋在地下在甕口蒙上一層薄薄的皮革,每當有偵測需要時,命人側耳伏在上面,就可以“聽”出周邊的動靜。需要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讓專業情報人員坐於甕中,聽辨聲響,這叫“罌聽”。古代最原始的“竊聽器”。太平天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慘劇!太平天國是中國兩千多年來農民革命的最高峰,它的積極影響主要有三點,第一,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時候中國清政府十分腐敗,它的發生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不僅如此它還粉碎了帝國主義意圖將中國迅速殖民化的妄想,這也是太平天國積極影響的第二點。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大災難。僅蘇浙皖贛閩五省死亡多達7000萬,當時使人口由4億銳減到2.4億,經濟受到極慘重打擊。漢朝皇帝流行雙性戀龍陽癖。龍陽君生活在戰國年間,是魏安釐王的男寵。他貌美嫵媚,後宮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龍陽君是中國歷史上較早有記載的男同性戀,龍陽也成為後世男色的代名詞之一。龍陽之癖也成了同性戀的代名詞。對政治有極高的敏感性,也經常代表魏國出使他國,完美地完成任務,同時兼具美人、計謀家、武術家、外交家等多重而複雜的身份。漢高祖、漢惠帝喜歡美女也喜歡俊秀少年郎;漢文帝與鄧通、趙同、北宮伯子的同性之戀。鄧通被文帝視為夢中人。漢武帝后宮佳麗成千上萬的同時也有男寵韓嫣和李延年。乾隆皇帝一生唯一真愛過的女人據資料記載,乾隆帝(愛新覺羅 弘曆)取了四十一個老婆,最愛的卻是他的原配富察氏即孝賢純皇后。在孝賢純皇后死後多年,乾隆帝對她一直念念不忘,多次為孝賢純皇后撰寫輓詩,這也惹的乾隆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非常的不高興,以至於烏拉那拉氏與乾隆反目的結局。沉重打擊中國文明領先地位的七件事第一件: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事件;第二件事:獨尊儒術;第三件事:金元入侵;第四件事:明朝的統治方針。第五件事:明朝的八股文;第六件事:明清的海禁;第七件事:洋務運動和百日維新的失敗。貂蟬的結局之謎貂蟬和呂布一起在亂世中到處飄零,呂布兵敗被殺,貂蟬也被曹操捉住。貂蟬最後結局有多種版本,有的說是被自殺了,有的說是被關羽殺了,有的說是出家。自古紅顏多薄命,貂蟬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結局無限悲傷。清代女子穿衣講究清代女子穿衣有講究:孀婦、姨太太不許穿紅裙---” 古人對於女子的下體有著強烈的神秘感和神聖感,並強調女子以裙子遮掩下體,否則,就會被認為是輕薄和無恥。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他的理論涉及很多方面,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他總結古人的理學思想,將理學發展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其思想被稱為官學。他的思想“存天理,滅人慾”、“三綱五常”等成為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的精神支柱。

  • 8 # 動漫萌宅腐

    成功的政治刺殺有兩個含義。

    透過刺殺具體政治人物目標,成功與否不論,達到其行動策劃人想要的政治目的。就是說,成功的標準有兩個。一:刺殺的具體人物是不是死了。二:他死沒死的結果不重要,這個結果是否達成了政治目的沒有。

    首先排除著名的幾個人:史記刺客列傳裡的聶政,這是個人私仇,沒有政治目的。排除豫讓,理由同上。

    失敗的案例:

    荊軻,目的是要挾持秦王歸還六國淪陷的舊地。和平共處。逗呢?刺殺具體人物沒成功。政治目的不可能達到。二者相沖突,燕丹大傻逼。

    唐憲宗削藩,淄青藩鎮節度使李師道派刺客入京殺害宰相武元衡,企圖恐嚇朝中主戰派,迫使朝廷放棄削藩。結果成功殺害了武宰相,朝中經此打擊反而動盪後經過憲宗整頓,同仇敵愾一舉滅了李師道這個叛賊。刺殺具體人物成功了,政治任務失敗。

    凱撒那個想中止羅馬共和國帝制化,政治目的失敗了。

    這麼說起來,成功的例子,專諸和要離。兩個目的重合,都完成了。

  • 9 # 冷兵器研究所

    歷史上成功的刺殺不少,改變歷史程序的不多,因為次要要能夠改變歷史程序,必須要謀劃一方足夠的跟進措施才行。以南北朝時代為例,爾朱榮被殺並沒有削弱爾朱家族的軍事實力,高橙被殺也沒有擋住高氏家族建立政權的腳步。我們看一下下面的強者和智者是如何完成的:

    —、專諸刺王僚

    在冷兵器時代,刺客完成任務最重要的手段是用盡各種手段最大程度的接近目標。春秋末年的專諸將魚腸劍放在了烤魚的肚子中,躲過了吳王僚衛士的搜查,成功殺死了吳王僚,他也當場被吳王僚的衛士殺死。隨後公子光利用混亂消滅了吳王僚的衛隊,登上了王座。這次刺殺的時機選在吳王僚繼承人慶忌領兵外出之際,所以公子光可以在混亂中登上王位,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闔閭。

    二、北周武帝殺宇文護

    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親自動手刺殺了權臣宇文護。宇文邕利用宇文護為太后讀《酒誥》時,突然用高階板磚——玉珽擊中了宇文護的後腦,讓宇文護跌倒在地。北周武帝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殺宇文護,何泉心慌手顫,連砍幾刀都沒有擊中要害。還是躲在一旁的北周武帝同母弟衛公直跑了出來,幫忙殺死了宇文護。宇文邕不但以九五至尊身份完成了刺殺,還在刺殺後以皇帝身份多次征討北齊,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三、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

    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它創造了幾個歷史之最。一是參與者眾多,李世民使用了70多個“刺客”。二是動手的人賞賜最重,殺死李元吉的尉遲恭不但被封1300戶(親王實封800戶),還得到了李元吉府上的全部財寶。關鍵時刻關閉大門,讓大家痛快殺人的張公謹也得到了700戶封賞。唐朝第一名將李靖一生也總共得到了500戶。這次兵變刺殺開啟了貞觀之治,也開啟了唐朝血腥政治的先河。

  • 10 # 楊東曉的貓科學

    對整個二十世紀的國際影響最大的一次暗殺,我認為是1881年3月1日,薇拉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事件。這次暗殺,熄滅了俄羅斯帝國艱難的改革之焰--在亞歷山大的主導下,自1861年開始的一系列改革,而最終結束了所有改革,以及已經提上日程的君主立憲。並且在37年之後,滅亡了俄帝國,誕生了人類社會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聯的誕生,致使整個世界劃分成兩大陣營,並從1947年起,開始了長達44年的東西方冷戰。

    先簡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他出生於1818年(與另一位深刻地影響了東方的德國哲學家馬克思同年),死於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是一位博學之士(此處不贅述)。他於1855年登基,1881年死在任上,在位26年。

    亞歷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說過:“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他即位第3年,即1857年,就成立了“農民事務總委員會”,開始籌備一項巨大的社會改革。到了第6年,1861年,下詔廢除了農奴制,這是一項歷史性的貢獻。農奴獲得的人身自由包括遷徙、婚姻、改變職業擁有財產、訂立契約等自由;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農民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土地。

    此後,亞歷山大又進行了多項改革,並制定了把俄羅斯君主制改造為君主立憲制的政改計劃。1881年3月1日,君主立憲的法令就擺在亞歷山大二世的案頭,他正準備簽署法令,宣佈改組國家委員會,眼看著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又要往前推進一步。

    但就是這一天,留學回國的貴族姑娘微拉策劃的一項暗殺,也同時啟動了。第二枚炸彈炸斷了亞歷山大的雙腿。他在於當日身亡。

    這一暗殺事件,,徹底封死了俄羅斯改革的步伐。他的繼任者亞歷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都不再進行政改。國內矛盾激增,終於在37年後,爆發了十月革命,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

  • 11 # 愚樂娛吧

    1.列寧之死

    1918年8月30日,列寧在做完演講後離開位於莫斯科大謝爾普霍夫卡大街上的米海利松工廠,他穿過人群走向自己的汽車,工人和水兵們簇擁著領袖歡呼雀躍。突然,響起一陣槍聲,列寧捂著胸口倒下了!憤怒的工人和水兵們衝上前,將一個女人打倒在地,這個女人就是芬妮·卡普蘭。這是後來人們所熟悉的一幕,卡普蘭也因為謀殺列寧而很快被處決。這一天,被歷史學家稱為“俄羅斯歷史上致命的一天”。如果列寧沒有被刺殺,斯大林可能不會那麼快上臺執政,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也不會影響俄羅斯那麼深,以至於導致了後來的蘇聯解體。

    2.聖雄甘地涅槃

    聖雄遇刺的噩耗迅速傳遍全國,印度全國頓時沉浸在哀痛與悲傷之中。悲傷不已的總理尼赫魯向全國發表了演講:“我們生命的光明從此消失了,到處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說什麼,更不知道怎麼表達。”在加爾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塗抹全身和麵部,走街串巷,不停地悲嘆:“聖賢業已涅槃,何時才能降臨一位像他那樣的偉人?他是現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也是現代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如果甘地不被暗殺,相信印度會發展得很好。

    3.讓·饒勒斯

    反對法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先驅領袖人物讓·饒勒斯(Jean Jaurès)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遭到暗殺,兇手拉烏爾·維蘭(Raoul Villain)是一位29歲的法國民族主義狂熱分子,他的姓可夠奇妙的(審校注:“Villain”有歹徒之意)。在他被暗殺之前,饒勒斯曾經幫助兩個 不同的社會主義政黨合併組成法國社會黨。作為法國社會黨的領袖,饒勒斯一直是反軍國主義的中堅力量,領導大家堅決反對實施三年義務兵役制度。除此之外,這位社會黨領導人還組織抗議和罷工,希望迫使政府讓步談判,而不是宣戰。儘管如此,許多法華人仍然因為喪失阿爾薩斯-洛林領土一事而尋找報復的機會——饒勒斯出席國際會議之前必然會遇刺。這位社會黨領導人被暗殺三天之後,法國宣佈參加戰爭,維蘭被無罪釋放。

    4.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賽姆

    推翻卡賽姆將軍的行動與中情局有關,嚴格看來,與其說這是一場暗殺,不如說是一次處決。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賽姆(Abd al-Karim Qasim)是伊拉克一位陸軍准將,1958年透過政變奪取政權,廢除了君主制,並擔任總理。卡賽姆進行的一些改革威脅到了西方國家的利益,包括從英國所 有的伊拉克石油公司沒收99%的伊拉克土地,將農場分配給更多人。實施改革法案的結果是導致伊拉克中產階級迅速擴張,而西方列強卻被激怒。國有化後不久,英國和美國開始秘密行動,在金融和戰術上支援復興黨。卡賽姆在1963年2月8日被複興黨推翻,不久後被殺害。諷刺的是,之後上臺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薩達姆·侯賽因。

  • 12 # 新媒君

    對於這些刺殺改變論,個人觀點是不贊同的,從古到今,中國古代上有四大刺客要離、專諸、聶政、荊軻。我們肯定都學過荊軻刺秦王,荊柯受燕太子丹之託刺殺秦王贏政,功敗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戶曉,也就不多寫了。其友高漸離被後世尊為“樂聖”,高漸離的師傅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娥。後高漸離以灌滿鉛的築刺殺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秦王對燕十分憤恨,增派軍隊趕往趙國舊地,命令王翦的部隊去攻打燕國,十月攻陷燕都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領精銳部隊退守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燕王急了,只好採用代王趙嘉的主意,殺了太子丹,打算獻給秦王。但秦軍仍舊繼續進攻,五年之後終於滅掉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秦國統一天下。後來,荊軻的好友高漸離利用擊築的機會見到秦始皇,他用築投擊秦始皇,想為燕國報仇,結果也沒有擊中,反被殺死。

    專諸刺王僚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此即“魚腸劍”,專諸當場刺殺了吳王僚,但也被其侍衛所殺。

    朱亥刺晉鄙 信陵君率門客去救趙,從魏王的寵姬如姬那裡竊來了虎符,令朱亥到晉鄙那裡奪取兵權,朱亥當場把不聽調遣的晉鄙一鐵錘錘死。於是信陵君順利奪取了兵權。

    聶政刺俠累 聶政為酬知己,隻身前去伏擊。趁君臣聚會東孟,殺俠累,傷哀侯,力戰至死。 聶政自知無法脫困,反劍刺毀顏面削雙目,再切腹自殺。姊姊前來認屍也自殺。

    荊軻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曹操刺董卓 曹操為除國賊董卓,攜七星寶刀入室行刺。恰好董卓正在午睡,曹操拔刀欲刺,不料被董卓從鏡中發現,行刺失敗。曹操藉口獻刀脫身而出,後被通緝捉拿。

  • 13 # 沙雕青年雜談

    歷史上那些暗殺改變了歷史的程序。歷史程序就是由一件件客觀事件組成的。那些暗殺活動也是歷史程序之一。只不過有些暗殺活動像利劍一樣突然斬斷了原來的事件發展程序,發展成為另一個結局。

    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金被刺殺是為全世界所知道的。馬丁•路德•金是一名牧師、社會活動家、民權主義者,美國民權運動領袖,終身為黑人的平等權利而奮鬥,併為民族平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1955年12月5日 ,由於有一位黑人婦女不給白人讓座,被判蹲監獄2年,民權積極分子羅莎·帕克斯拒絕遵從蒙哥馬利公車上的種族隔離政策。此後黑人居民發起汽車抵制運動並選舉金作為他們的首領,汽車抵制運動進行了一年多。此後,金因其領導地位而名聲大噪,美國最高法院宣佈蒙哥馬利的種族隔離政策違反憲法,汽車抵制運動成功。

    在此後,金一直致力於尋求黑人平等權利的運動,於1963年8月28日 ,群眾示威行動在“華盛頓工作與自由遊行”的運動過程中達到高潮,此次示威運動中有超過二十五萬的抗議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在林肯紀念館的臺階上,馬丁·路德·金髮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

    1968年,在支援孟菲斯清潔工人的罷工中,金髮表了演講“我已到達頂峰”這篇最後的演說。1968年4月4日晚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車旅店二層被種族主義分子白人刺客傑姆斯·厄爾·雷(James Earl Ray 1928-1998)用步槍暗殺,終年39歲。最終終止了他的一生。

    相對於歷史大程序來說,馬丁•路德•金的死亡或許並不算什麼。就算是沒有沒有金這個人,黑人運動也會照樣出現發展壯大,但由於他的出現令這一程序加快。同樣,他的死亡也會令參加民族平等的人會感到一絲害怕。也可能造成這一程序的緩慢發展。

  • 14 # 拒馬河畔劉保勳

    應該是肯尼迪吧

    根據現在解封的資料來看,肯尼迪曾想和蘇聯一起突入羅布泊,破壞中國核武器的研究,具體是採用空降的方法,如果這個計劃實施了,東亞地區可能會打一場大仗

    但肯尼迪被刺殺了,所以這計劃也就莫名其妙沒了

    …………………………

  • 15 # 淘戰史

    林肯遇刺事件

    1865 年 4 月 14 日晚在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林肯邀請將軍格蘭特及夫人去福特劇院觀看歌劇《我們美國的表兄弟》。演出十分精彩,劇情慢慢發展到高潮,奴隸主義狂熱者約翰 · 威爾克斯 · 布斯悄悄走進了總統的包廂。他平靜地把槍瞄準了林肯的左耳和背脊之間 …… 共開槍 8 次,林肯被擊中 6 次,其中 5 次擊中要害。由於布斯選擇了戲劇的高潮處開槍,觀眾的大笑和槍聲混雜在一起很難聽清,因此只有很少人聽見槍聲。4 月 15 日清晨 7 點 22 分,雖然醫生全力搶救,但仍是回天乏術,林肯總統命赴黃泉。

    亞歷山大二世遇刺事件

    在世界帝王史上 , 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得了個很不光彩的綽號—— " 遇刺之王 "。從 1866 年到 1880 年,亞歷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劃的未遂刺殺至少有 5 次。1879 年,激進組織民意黨判處亞歷山大二世死刑,組成了刺殺組織訓練專門的刺殺人員。在經過兩次未遂刺殺之後,民意黨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1881 年 3 月 1 日,埋伏冬宮拐角的刺客將炸彈投向經過的沙皇馬車,將沙皇的衛兵炸成重傷。沙皇以為自己又逃過一次刺殺,他從馬車裡出來,想察看傷者的傷情並說幾句安慰的話,這時又一顆炸彈飛了過來,沙皇倒在血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死。

    薩拉熱窩事件

    1914 年 6 月 28 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並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塞爾維亞的一個秘密組織派出了多名殺手,埋伏在薩拉熱窩市內,準備行刺。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夫婦乘坐敞篷汽車進入市區,一個刺客向汽車扔了一個炸彈,但僅僅擦傷了斐迪南。當斐迪南夫婦的汽車行駛到一個拐角處時,另一個秘密組織成員,年僅 19 歲(有的教材寫的是 17 歲)的普林西普(公元 1894 年 7 月 25 日—公元 1918 年 4 月 28 日)立刻衝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結果斐迪南夫婦雙雙斃命,普林西普被捕。這就是著名的 " 薩拉熱窩事件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偶發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聖雄甘地遇刺事件

    甘地是印度國大黨領袖、民族解放運動著名領導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者,享有 " 聖雄 " 稱號。1947 年的加爾各答,在極端分子的挑撥下,信仰不同宗教的教徒之間發生衝突。為了改變這些局面,1948 年 1 月 13 日,甘地開始了絕食行動。印度教極端分子對他十分仇恨。1 月 30 日,甘地在德里作晚禱時,被狂熱的印度教徒納圖拉姆 · 戈德森開槍暗殺,終年 79 歲。

    肯尼迪遇刺事件

    1963 年 11 月 22 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副總統約翰遜陪同下到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12 時 30 分,肯尼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時(美茵街,Main Street),埋伏的槍手向他開了槍,子彈命中頸部和頭部。肯尼迪總統的頭骨被子彈擊碎,倒在他妻子懷裡,場面慘不忍睹。送往醫院後很快不治而亡。

    數小時後,嫌犯李 · 奧斯瓦爾德被警方抓獲,但此人僅兩天後亦被槍殺,使案情趨於複雜化。在肯尼迪被刺殺後短短三年中,18 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從 1963 年到 1993 年,115 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事件中 " 自殺 " 或被殺。整個事件至今依舊撲朔迷離。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爾羅夫遇刺事件

    2016 年 12 月 19 日晚,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 • 卡爾羅夫在安卡拉出席一個名為《土耳其人眼裡的俄羅斯》的展覽活動時遭槍擊身亡。行兇者是土耳其的一名防暴警察。

    現場影片顯示,卡爾羅夫在畫展上講話時,一名男子突然向其連開 8 槍,卡爾羅夫中彈倒地。襲擊者曾用阿拉伯語大喊:" 我們曾發誓殉難而死,這是對敘利亞和阿勒頗的報復!在他們得到安寧之前,你們休想得到安寧。退後!只有死亡能帶我離開這裡!" 大批警察立即趕至現場,並在交火中將襲擊者擊斃,現場還有 3 人受傷。卡爾羅夫立刻被送入當地醫院進行治療,但最終傷重不治。

  • 16 # 青年史學家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刺殺非常著名,但大家卻很難將其連貫起來,因為這三次刺殺直接影響了秦王朝的東方政策,最終也間接的影響了秦王朝的歷史命運。

    首先我們先講這三次刺殺:荊軻刺秦王、高漸離刺秦、張良刺秦王。

    然後我們回顧一下秦王朝的東方政策:秦朝在其歷史發展的早期,能夠很好處理其東方政策,比如蜚廉事商,後來事周整個殉葬的習俗文明化,再最後秦晉之好累世通婚,與楚國長期通婚如羋月等,與齊結盟互尊為帝等。最典型的就《諫逐客書》,任用東方六國之人才。

    但三次刺殺卻直接改變了秦朝的東方政策,荊軻刺秦王,導致秦朝瘋狂進攻燕國,直到殺掉太子丹為止。高漸離刺秦王導致秦王開始不信任東方六國之人,誓不與東方諸侯之人接觸。張良刺秦王,導致始皇帝對東方採取高壓政策,大閱天下。

    秦由此對全國尤其是東方採取高壓統治,首先是統一天下的貨幣、度量衡、文字、法家思想、皇帝制、郡縣制、文武官制等制度,不考慮東方各國的實際情況,沒有循序漸進。與之相應的秦在柔性統治上遜色很多,只有以雍為核心的五帝和山川祭祀,還有巡狩和封禪。不考慮東方六國在稅收、賦役方面長途跋涉的實際,導致了楚東國之項羽、劉邦首先起來反抗秦的統治。項羽坑殺20萬秦卒,自稱西楚霸王,恢復東周末年的東方秩序。而劉邦用秦之地、用秦之地、承秦之制,調整東方政策,變郡縣制為郡國並行制度,變法家思想為儒法並用。所以說整個戰國到西漢的格局是一個去西周化的過程,大致經過秦始皇、劉邦和文景三個階段。而改變秦之東方政策的正式這三次刺殺。

  • 17 # 夜狼文史工作室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了蜀漢政權的不少文臣武將,費禕就是其中之一,諸葛丞相對他的評價是這樣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其後,他生前向後主推薦的蔣琬成為蜀漢的政府首腦,並且一直執政到246年因病去世,蔣琬的繼任者就是深受諸葛亮賞識的費禕,而在軍事方面,諸葛丞相逝世後的這些年則主要由他的門人弟子姜維負責。 歷史有時候是非常奇詭的,這一點在諸葛亮身上也有所體現,體現之一就是他和蔣琬、費禕的關係——諸葛亮非常看重這兩個後備的高階人才,可他們二人實際上都不認可諸葛亮的北伐策略,不知號稱“智絕”的諸葛亮是否心中有數。

    蔣琬開始執政時,蜀國的經濟狀況已經因為戰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便逐步地將主要精力從北伐魏國以攻為守轉到了治理內政發展經濟上。費禕繼任後,蕭規曹隨,也儘量不發起過大的進攻性軍事活動。

    但深受諸葛亮知遇之恩的姜維與蔣琬、費禕不同,他一直在堅持諸葛亮的戰略方針,多次要求蔣琬、費禕下令北伐。蔣琬、費禕既不願打擊姜維滅曹興漢的積極性,同時又擔心連年征戰耗費國力,所以他們對於北伐中原這個軍事行動心情一直很矛盾。

    後來,聰明的費禕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每次姜維要求北伐時,只給他一萬人馬。

    公元250年,姜維第五次出兵北伐中原,這一次魏蜀雙方交戰的主戰場在洮河以西的西平郡。當時和姜維對陣的是魏國名將郭淮,結果兩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了個平手,誰也沒有把誰拿下。

    此次北伐姜維儘管沒有像期望的那樣攻下西平,卻也並非一無所獲,他俘虜了魏國的中郎將郭循,這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物。 郭循,字孝先,是土生土長的西平人,而且他們那個家族是世居西平的豪族大戶。郭循雖然是個“富N代”,但並非只會飆車泡妞的紈絝子弟,而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在魏國西部頗有聲望,《魏氏春秋》對他的評價是“素有業行,著名西州。” 郭循這樣的人正是費禕所需要的。 費禕雖然不認可諸葛亮的北伐政策,但他和諸葛亮一樣希望在作為軍事要衝的隴西地區牢牢地扎住根基,以便將來蜀漢政權強盛時以此為根據地向曹魏發起進攻,因此他一直非常重視拉攏世巨隴西的豪門大戶。 於是,姜維把願意投誠的郭循推薦給了費禕。 有了費禕和姜維的推薦提拔,撥亂反正的郭循很快就做到了左將軍的高位,成了費禕身邊的親信將領,左將軍這個職位當年是由馬超、吳懿、向郎等人擔任的,而他們都是劉備和諸葛亮非常信任的大將,由此可見蜀國,特別是費禕,對郭循殊遇之重。 費禕對魏國降將郭循的破格提拔和過分信任,引起了蜀國將領張嶷的特別關注,張嶷覺得費禕所為雖可顯其寬廣胸襟,雅量高致,卻有博愛氾濫之嫌,身陷險境之危,便藉著古人故事勸他說:“過去岑彭、來歙都是被刺客所害,將軍擔任國家大事,應吸取教訓,稍稍警覺一點。”但自信滿滿,不拘小節的費禕沒有把張嶷的話放在心上,說不定還在暗地裡笑張嶷心胸狹小,心存妒忌呢。 令人遺憾的是,後來事態的發展不幸被張嶷言中了。 在費禕的新政之下,對魏戰爭數量減少,規模縮小,蜀漢的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費丞相對此感到非常滿意,欣喜之餘他決定延熙十六年新年這天在駐紮地漢壽(今四川省廣元市)大排筵宴,舉行歲首大會,凡是身在漢壽的官員,不分官職大小,都可以獲得丞相發出的請帖。 萬眾矚目,百官期待的歲首大會終於如期舉行了。因為後主劉禪遠在成都不能參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費禕自然成了宴會最大的焦點人物,文臣武將紛紛向他敬酒,心情大好的費禕來者不拒頻頻舉杯,不知不覺已是酩酊大醉。 這時,一員武將端著酒杯走到了費禕面前,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武將早已扔掉酒杯,掏出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狠狠地刺進了費禕的胸膛。當在場的官員醒過神來時,費禕早已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刺客也已經自殺身亡了。 這個刺客就是深受費禕信任的魏國降將郭循。 事後,有人反應郭循“欲刺漢主(劉禪),不得親近,每因上壽,且拜且前,為左右所遏,事輒不果。” 後主劉禪對失去這樣一位社稷重臣深感痛心,下旨為費禕舉行國葬,並將其安葬在漢壽城西門外社稷壇南邊,諡贈“城鄉敬侯”,以紀念他為漢室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可能是蜀漢封鎖了丞相費禕被刺身亡的訊息,所以,魏國朝廷知道這一重大政治事件時已是八個月之後。為了表彰郭循“身在漢營心在曹”,不忘故土,忠心報國的革命精神和不屈意志,魏國特地下詔以告天下,卻不知由於什麼原因將“郭循”誤寫成了“郭修”——“已故中郎西平人郭修,品行高尚,百折不回。之前蜀將姜維寇掠西平郡,郭修遭到擄略。去年……郭修於大庭廣眾之下刺殺費禕,其勇超過聶政,其功勝於介子,真可謂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之人。

    追加褒獎和恩寵,是為了表揚忠義之士;賞賜爵祿延及後嗣,是為了獎勸將來之人。特下詔追封郭修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追諡為威侯;令其子襲爵,再加拜為奉車都尉;賜銀千餅,絹千匹,以光榮恩寵存者與亡魂,使其永垂後世。”

    憶江南,歷史學者。原名張恆濤。已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講壇》,《北京青年報》,《齊魯晚報紙》,《揚子晚報》等報刊發表作品十餘萬字,作品收入《歷史開卷有疑》、《歷史的傷口》、《歷史江湖》、《並非“史”無對證》等書。代表作《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1、2、3部暢銷不斷,第四部即將出版。

  • 18 # 張博力

    這次暗殺成功的使大秦開始瓦解!

    張良刺殺秦始皇

    大家都知道,劉邦是取代暴秦的功臣,可劉邦最著名的謀士,張良,在認識劉邦之前便謀劃過一次極其成功的刺殺,針對秦始皇。

    張良,本是南韓的貴族,南韓被滅後,張良一心復仇。

    他先是上門拜見淮陽倉海君。倉海君聞聽張良志向,深有同感,對秦始皇暴政深惡痛絕,立即為張良招募到一個大力士,交由張良。張良試了一下大力士的的身手,果然力大無窮,同時大力士表示萬死不辭。於是,張良秘密鑄成一個大鐵椎,重達一百二十斤,交與力士,以供刺秦使用。

    張良先是埋伏在博浪沙一帶,帶著力士,但可惜的是,人馬埋伏到了秦始皇的副車,刺殺失敗。只得匆匆逃散。

    在《史記·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中記載: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雖然刺殺失敗,但是,這是抗擊暴秦的第一擊啊,使天下都有了反抗的勇氣,自此後,天下人都被喚醒了反抗的決心。

    我們知道,劉邦和項羽曾經都見過秦始皇,並且還提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口號,而在這二位之前,是張良,第一次拉開了抗秦大旗。

    博浪沙一擊,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他並沒有成功行刺始皇。

    但是,也可以說是成功的,張良這博浪沙一擊響徹了天空,日後各諸侯及民眾們紛紛舉起了反秦大旗。

    同時,張良在此次行動中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威望,最終在日後成為了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

    所以說,這次失敗的刺殺,卻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

  • 19 # _AuroraPolaris

    對亞歷山大二世的暗殺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因為亞歷山大二世在位期間曾廢止農奴制,使俄國農奴成為自由民,還開放地方自治,使俄國漸漸走向強大,亞歷山大二世曾希望透過修改法律實現君主立憲制,促進俄國的發展。所以根據他的貢獻來看,他的死確實對俄國後來的走向產生了極重大的影響。

  • 20 # 史客郎

    武昌起義後,以良弼為首的滿洲貴族組織宗社黨,誓與人民為敵,頑抗到底。為掃清革命障礙,同盟會京、津、保支部軍事部長彭家珍即於1912年1月25日暗藏炸彈,炸死良弼,自己亦同時犧牲。當時彭家珍年僅24歲。良弼死後,滿洲貴族見大勢已去,便紛紛出京逃命。半個多月後的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帝下詔宣佈退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也隨之終結,從此中國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大佬安利一下情感刻畫比較細膩的動漫?像四謊,胰臟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