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吳生6

    一、選擇高抗稻瘟病的品種;二、浸種時用強氯精消毒;三、健身栽培,適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不施過頭肥;四、夠苗後進行露、曬田,降低田間溼度,在分櫱盛期、抽穗期、齊穗期分別噴藥防治。

  • 2 # 祝你健康平安快樂

    在生產實踐中,防治水稻稻瘟病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合理密植。通常情況下,水稻種植的整個生育期環境溫度都適宜稻瘟病的發生,而稻瘟病發生的另一個環境條件是溼度,所以水稻種植在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的情況下要合理密植,保證田間空氣流通,降低田間溼度(相對溼度低於85%)可減少稻瘟病的發生。水稻田間種植密度可選擇5×5寸、5×6寸、6×6寸株行距。

    第二,選擇抗病品種種植。水稻不同品種對稻瘟病的抗性不同,用於生產中的水稻品種應該選擇高抗稻瘟病、並適宜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杜絕稻瘟病的發生以達到豐收並降低生產成本。

    第三,種子消毒。在播種前,對可能帶病菌的種子進行消毒可有效的降低把菌種帶去田間而導致病情發展。具體做法是在水稻浸種時往水裡加入適量的殺菌劑浸種24小時到48小時之間,期間最好更換“藥水”1到2次,然後洗盡催芽。注意的是,稻瘟病是真菌性病害,所以浸種加的殺菌劑若用於滅除稻瘟病應該加入如克瘟散等真菌性殺菌劑。

    第四,加強田間管理。做到合理施肥,保證水稻對氮、磷、鉀三大元素的吸收平衡,以增強其對病害的抗性。稻瘟病分為苗瘟,葉瘟,節瘟,葉枕瘟,穗莖瘟,枝梗瘟和穀粒瘟,也就是說稻瘟病可發生在水稻生長的各個生長期,所以在水稻生長階段的每一次噴藥防治病最好都加入預防和根治稻瘟病的殺菌劑,以達到杜絕稻瘟病發生的目的。

    第五,作物間輪作。水稻收割後種植上一造或多造其它作物如蔬菜等,可有效降低甚至根除水稻田間環境帶稻瘟病菌,給下一次水稻種植創造環境條件。

  • 3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三大病害之一,發生嚴重時減產40%以上,甚至絕收。稻瘟病防治要依發生為害規律科學防控。

    為害特點規律:

    水稻一生稻瘟病都可為害,根據生育期及發病部位分為苗瘟,葉瘟,穗頸瘟,穀粒瘟等。其中穗頸瘟對產量影響最大。稻瘟病病斑又可分為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白點型病斑及褐點型病斑。其中慢性型病斑較為常見,急性型病斑則是大發生流行的徵兆,藥劑防治後或氣候不適宜時變為慢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典型症狀具有三部一線,即病斑梭型,最外層是淡黃色暈圈,為中毒部,緊接內圈褐色,為壞死部,病斑中間灰白色,稱崩潰部,病斑兩端中間的葉脈變為褐色長條形,叫壞死線。

    稻瘟病隨種子或病殘體進行傳播為害,氣溫20-30℃,陰雨天氣多,田間溼度90%以上,容易發生;田間密度大,氮肥偏多,磷鉀肥不足,田間積水過深,根系生長不好田塊會加重為害。

    稻瘟病防治要以抗病品種為中心+栽培防病為基礎+藥劑保護一體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優質品種。如徽兩優6號、皖稻153、國稻1號均較好。一般連續種植4-5年品種要更換。山區及抗病不強的兩系雜交稻、粳、糯稻品種要重點防治。

    2、種子處理。播種前用25%咪鮮胺2500-3000倍液常規浸種處理後催芽播種。也可選用二硫氰基甲烷、或浸種靈或強氯精等藥劑。

    3、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實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遲施氮肥,增施矽肥,葉面噴施氨基寡糖素或美州星或甲殼素等葉面肥,淺水勤灌,適時適度曬田,降低田間溼度。

    4、藥劑防治。苗瘟、葉瘟等零星發生時及時噴藥防治1-2次,7天一次;穗頸瘟、穀粒瘟,破口前3-5天噴藥預防,陰雨或霧露天氣多,藥後7-10天補治一次。藥劑可畝用20%三環唑100克,或40%稻瘟靈、富士一號80-100克均較好。也可選用拿敵穩,或稻瘟醯胺或苯甲嘧菌酯,或井岡蠟芽菌或春雷、多抗黴素等生物藥劑。

  • 4 # 雲眾地

    一、稻瘟病發生規律

    稻瘟病根據生育期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枝梗瘟、穀粒瘟。其中以節瘟、葉瘟、穗頸瘟危害最為嚴重。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穀上越冬,次年借風雨傳播。其在適溫高溼,多雨天氣下高發,迅速擴散。

    二、發病原因

    1、品種抗病性差。不同品種,其抗病性差。一般情況下粳稻比秈稻、晚稻比早稻容易感染稻瘟病。

    2、施肥不當,偏施氮肥,造成封行早,苗貪青,抗病性差,易引發稻瘟病。

    3、稻田管理不當。長期灌深水,不重曬田,山區直接引用冷泉水灌田。

    三、如何防治稻瘟病?

    在防止稻瘟病有的農友不注重採用農用措施綜合防治!有的農友防治時期和藥劑選擇不當,造成防治效果不佳。防治稻瘟病應做好以下措施:

    1、選抗病品種。因地制宜選擇2-3個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病品種。選品種應把握四個原則:即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和品質性。

    2、做好稻草處理,消滅菌源。

    3、做好種子消毒。可選擇咪鮮胺浸種或浸種靈浸種。

    4、加強肥水管理。平衡施用氮磷鉀肥,適度曬田。

    5、藥劑防治應遵循“重在預防,早抓葉瘟,狠治穗瘟”的原則。可選擇稻瘟靈、春雷黴素、三環唑、咪鮮胺、吡唑醚菌酯、稻瘟醯胺及其復配製劑。

  • 5 # 農民的小幫手

    水稻稻瘟病可以說是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又相對較難防治的一種病害,它發病面積廣泛,基本在稻區都有發生,對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只不過是輕重之分,一般情況下,會減產20%左右,發病特別嚴重的,又沒有及時得到防治,有可能直接絕收是,所以,稻瘟病一定要得到我們的重視。

    稻瘟病不是在某一個時期會發病,而是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都會發病,在農業生產上,稻瘟病分為幾種發病型別,分別是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穀粒瘟等,其中比較常見且危害嚴重的是瘟、節瘟和穗頸瘟。具體每個型別的介紹,這裡就不多說了吧,說多了,不僅沒說明白,還有可能說迷糊,反正一般情況下,農民朋友所說的稻瘟病,到後期都會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也很容易分辨。

    稻瘟病的發病原因也有多種,下面簡單說幾個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能夠避免:

    1、品種抗病性不同,在同一個種植環境下,有些品種對於稻瘟病的抗病性稍強,發病就會弱一些或者不發病,反之亦然。

    2、播種的時候遇到連陰天或者是連雨天,就會很容易感染稻瘟病,這點大家在播種的時候就要注意下。

    3、在種植水稻過程中,氮肥施用過多,會造成水稻旺長、貪青,稻苗的抗病能力會相應減弱,容易患稻瘟病。

    4、稻田裡的水長時間不排,不放水不排水,或者是在水稻抽穗期的時候,田間又缺水,等於是水分管理不當,造成水稻生長受挫,易感染稻瘟病。

    知道了發病原因,再防治或預防起來就簡單了,有以下5點:

    1、選擇抗病較強的品種,由於區域性太強,一些朋友會說怎麼不介紹具體的品種啊,這個不是不說,而是沒辦法說,所以,大家體諒下。

    2、如果是種植雙季稻的朋友,在第一季收穫後,注意把稻草全部清理出去,因為稻瘟病的病菌,會潛伏在這些稻草中,等到種植第二季的時候,就會很快侵染,特別是那些發病的稻草,一定要進行處理。

    3、種子要進行浸種處理,比如咪鮮胺。

    4、水肥管理要跟上,上面已經提過,不要一直不換水不排水,氮肥使用也不要過多,總之,就是4個字,合理管理(後面的文章會單獨講解這點)。

    5、一旦發現有病株後,及時用藥劑噴霧防治,常用的有稻瘟靈、三唑酮、咪鮮胺等,如果當地對某個藥劑的抗性大,則選用其他藥劑。

    最後問下大家,往年你地裡發生稻瘟病後,都是怎麼防治的?效果怎麼樣?

  • 6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稻瘟病的防病是水稻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每年都會有一些水稻種植戶因為稻瘟病損失慘重,下邊我就黑龍江農墾水稻種植區防治稻瘟病的經驗說下我自己的意見。

    1、稻瘟病的防治以防為重點。千萬不要有發病後再治療的消極想法,治療所需的費用和付出的代價要遠遠的比防治的付出高的多。而且稻瘟病防治的防不單單是防稻瘟病,還有紋枯病、細菌性褐斑病等。這幾種病害發生嚴重也可導致稻瘟病的發生。

    2、水分管理。在水分管理上要採取“淺、溼、幹”間歇灌溉的方式,泡幾天水、曬幾天田的原則。讓根系進一步生長、增加有機物質的積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降低田面空氣含水量以及改善土壤通透性。創造一個不利於稻瘟病病菌繁殖的環境以及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3、肥料施用。在稻瘟病防治方面,要控制氮肥的施入量,防止氮肥施入過量引起植株生長旺盛葉片相互摩擦出現傷口、有機物積累能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以及氮肥後移引起的作物貪青、晚熟;要適當的增加微肥的施用量改善作物的生長情況,尤其是矽肥,可增加葉片角質層的厚度,減少葉片受傷及稻瘟病病菌侵染的機率。

    4、藥劑施用。藥劑防治是個重要的過程。要在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時期及時、有效的用藥。既在水稻9–9.5葉期、破口期及齊穗期及時用藥3次,用藥可選擇拿敵穩、禾技、嘧菌酯等近幾年口碑好的殺菌劑配合葉面肥施用,在防病的同時也能利用葉面肥改善和調節長勢、健身的作用。這3個用藥的關鍵期一定要抓住。

    5、農業環境治理。田埂及田地周邊的雜草也是稻瘟病孢子重要的藏身之所,這是最容易被農民朋友忽視的一個點,所以要把田埂及田地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減少稻瘟病孢子的數量。

  • 7 # 稻麥巴巴

    稻瘟病目前我國各地稻區均有發生,是一種真菌性病,又稱稻熱病、叩頭瘟等,可以藉助氣流及風雨等進行侵染和傳播為害,一般長期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或時晴時雨,或早晚有云霧田間結露條件下,病情發展較快,只要田間條件適宜時,病情可以多次進行再侵染為害,導致大面積流行發生。一般田間偏施氮肥,長勢過旺,或磷鉀肥過多,或田間長期保持深水,或過度曬田及曬田不足時都會容易加重稻瘟病發生為何。

    稻瘟病在水稻出苗至收穫前都可以發生為何,主要以為害水稻葉片、莖稈、穗部為主,其中以穗部發病對產量影響最大。根據稻瘟病在水稻不同發育階段及為害部位,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穀粒瘟等。

    稻瘟病是以氣流傳播的病害,其發生輕重與品種抗病性、氣候條件及水肥管理等密切相關,因此,對於稻瘟病防治宜採用抗病品種為中心,防病栽培措施為基礎,適時噴藥預防的綜合防治技術:

    一、栽培抗病品種。

    避免長期種植單一品種,宜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稻瘟病品種,可以減輕稻瘟病發生為害。

    二、種子藥劑處理。

    播種前可以選用500倍液異稻瘟淨浸種24-48小時,清水沖洗乾淨後催芽播種,或選用使百克等藥劑浸種,可以有效預防稻瘟病。

    三、科學施肥。

    提倡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矽肥,避免偏施遲施氮肥,或磷鉀肥過量使用。

    四、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群體密度過大,淺水勤灌,避免田間長期保持深水,適時適度曬田,避免過度曬田或曬田不足,預防稻瘟病發生。

    五、噴藥預防控制。

    對苗瘟葉瘟田間病葉率達3%時,及時畝用稻瘟靈100克,或30%己唑·嘧菌酯40-50毫升兌水45公斤混勻噴施防治,重病田可以藥後5-7天選用三環唑或稻瘟醯胺在防治一次。

    穗頸瘟等穗部稻瘟病宜在水稻破口前3天噴藥預防一次,感病品種或陰雨天氣多,常年重發區域,齊穗後在噴藥預防一次。

    藥劑可以畝用75%三環唑30-40克兌水45-60公斤噴施,也可以選用苯甲嘧菌酯或三環春雷黴素等藥劑,注意要輪換交替使用。

    具體藥劑及用量宜結合當地實際靈活選用掌握為佳。
  • 8 # 嗯好的好的呢

    發病前可用三環唑類藥劑預防,如三環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環唑等。如果已經發病,就要使用稻瘟靈治療,目前最好的藥劑是富士一號,一畝一瓶。如果是常發生的田塊,可以用富士一號一瓶兩畝進行預防。

  • 9 # 叔凡

    預防為主,重點在破口期及齊穗期。每畝用瘟特靈100-150克噴霧,初期,連 續噴2次即可,嚴重的隔5-7天連續幾次即可。

  • 10 # 小陳聊三農

    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真菌性病害,種子可以攜帶,最主要的是葉瘟和穗頸瘟,葉瘟的典型病斑為牛眼狀,穗頸瘟是水稻穗頸部受到病毒感染,變成鼠灰色或黑褐色死亡,造成癟谷。

    稻瘟病的危害非常大,給農民朋友帶來不小的損失,在種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護,可以從一下幾點入手。

    1、因為該病可以種子攜帶,所以我們在播種前可以用藥物將種子進行處理,用70%抗菌素402液劑2000倍液泡種,48小時後撈出吹芽,然後在播種。

    2、如果出現葉瘟,應即時施農藥防治,可以使用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00克,或30%的稻瘟靈乳油120~150毫升加水50~60千克均勻噴霧,有非常好的效果。

    3、出現穗頸瘟可以使用75%的豐登可溼性粉劑每畝30克,或40%的富士1號每畝100克,加水60~70千克進行噴霧。

  • 11 # 一生好人大司馬

    一個“瘟”字對農民來說真的很可怕,就象豬瘟、雞瘟,弄不好結果很慘重。不過稻瘟相對豬和雞的損失來說,沒有那麼明顯。但農民對這稻瘟病,也從來不敢輕視。

    因為稻瘟病裡面又有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穀粒瘟等等多種。稻穀如果染上這些瘟病,輕點減產,嚴重時可能就沒有什麼收成了,幾個月的辛勞和資金的投入就會付之東流了。

    因稻瘟病是可因空氣流動、雨滴和流水就能感染的,那要如何才能防治呢?

    雖不能完全阻止稻瘟病的發生,但可以儘量控制它的發病面積、發病程度和病後向其它地方擴散漫延。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先是防:

    1.處理或減少菌源,有條件的話銷燬稻草、稻樁、田周圍雜草。

    2.選擇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

    3.上屆的稻樁如果不能處理就留給冰雪低溫自然滅蟲卵和菌。不能把泥土翻過來越冬。

    4.培育壯苗,減少無效分櫱,合理密植,保證田間通風和透光。

    5.合理施肥,少施氮肥。不能過遲追施肥。

    6.灌水要深度合理,乾溼結合,提高抗病能力。

    7.噴施三環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環唑之類的藥物,把瘟扼殺在萌芽之中。

    二、再是治:

    如果防不住,稻瘟病還是發生了,那就用藥治:稻瘟靈、稻瘟醯胺、烯肟菌胺、醚菌酯、多抗素、春雷黴素、富士一號、拿敵穩……等等許多農藥都可以防治稻瘟病。根據當地發病的不同情況,根據當地農藥貨源的情況,最好聽取當地農技人員意見,配藥防治。記住,如果在揚花階段,施藥最好在早上8點前,下午4點後,避開盛花期。

  • 12 # 陳珍

    該病重在預防(重點是稻穗頸瘟),在水稻破口期(約抽穗前3天)用75%三環唑30克/畝防一次,5-7天后再用春雷黴素2-3克+嘧菌酯5-6克、稻瘟靈、或用咪鮮胺+春雷黴素等再加強防一次。這樣一般就能取得較好的防效。如有必要在齊穗期再打一次(抽穗期遇陰雨或品種不抗病的要打)。如果已經發生稻瘟病,初期可用凱潤、加收米打,能有比較好的保產效果!

  • 13 # 農村羅老實

    大家好我是專注三農問題的85後新農民羅老實。以前經營種子的時候經常參加農業局組織的農技培訓,加上多年的制種及中稻種植經驗我對稻瘟病的防治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稻瘟病的防治要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方針。以消滅越冬菌源為前提,選用稻瘟病抗性高的品種,加強管理,配合藥劑治療。

    1.選用抗病良種是稻瘟病防治的中心環節。在稻瘟病高發區,農民購種時一定要看清包裝上的稻瘟病抗病等級。如果是種糧大戶一定要先小面積試種,待抗病性得到驗證後再大面積推廣。另外在試種時應該同時試好幾個品種。在推廣時將優選出的品種搭配種植,防止單一種植否則一旦病害爆發損失慘重。

    2.消滅越冬菌源。由於稻瘟病的初染源是帶病稻草和種子,因此稻田切忌丟放帶病稻草。稻草焚燒本可殺菌但政策不允許。可以做材火燒掉或打碎髮酵飼養牲口。種子在泡種時消毒即可。

    用75%三環銼2000倍液,泡種24小時,清水洗淨後催芽播種。

    3.加強田間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基肥足,追肥巧。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控氮穩磷補鉀為用肥原則。氮磷鉀比例為2:1:1。灌水要以深水反青,淺水分櫱,曬田拔節和後期乾溼壯籽為原則。這樣的肥水管理最能有效的控制稻瘟病的爆發。

  • 14 # 五常大米惠惠

    稻瘟病是我國及世界上水稻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對水稻威脅極大,嚴重影響著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一旦感染稻瘟病嚴重者引起糧食大幅度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水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農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為主食口糧。因此,種植水稻防治稻瘟病成為農民的重大作業。

    那麼,如何防治水稻稻瘟病呢?

    根據惠惠親身種植水稻20餘年的個人經驗認為與題主分享個人觀點如下:

    01引發稻瘟病的原因水稻整個生育期均可能發生稻瘟病,但高發於孕穗期前後,因為孕穗期前後正是天氣多雨空氣溼度比較大的季節,常有多霧掛露日照不足等原因引起。品種抗病性,一般來講越優質的水稻品種約容易感染稻瘟病,這也是自古以來沒有十全十美的原因。02水稻瘟病發病的症狀由種子攜帶真菌所致病變部位發褐色,灰黑色,嚴重時病變部位產生大量黴層引起水稻整株至死,在農村稱之為“苗瘟病”分櫱期開始在水稻葉片上出現小斑點並且逐漸擴大,病斑中間呈灰白色,邊緣呈褐黃,嚴重時病斑成橢圓形大片壞死形狀,俗稱“葉瘟病”。抽穗後稻節上發生褐色小點,擴散嚴重時節不變黑易折斷,俗稱“節瘟病”。出穗後穗脖頸上出發褐色小點,嚴重時形成枯白穗,俗稱“穗頸瘟”。稻穀外表發黑有橢圓形不規則的斑點,嚴重者絕產,俗稱“粒瘟病”。03稻瘟病綜合防治辦法首先我們要從種子著手,選擇沒有受病害的種子,對於受病害的稻田處理好秸稈,消滅真菌病源。另外田埂間的雜草也要清理乾淨,這也是稻瘟病病源之一。田間水肥管理:水肥不但可以使水稻正常生長,也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和感染,提高水稻抗病性。藥劑防治:可用咪鮮胺,親身實驗效果理想,可提前在發病的各個初期使用可達到防治的最佳效果。也可以在灌漿期使用75%的三環唑溼性粉劑30g兌水120斤均勻噴霧/每畝,效果顯著。綜合注意事項合理施肥:在水稻水費管理中氮肥、磷肥、鉀肥的配合使用很關鍵,有機肥、農家肥和化肥摻雜使用,適當的配上矽肥、鋅硒肥料。冷侵田低窪田鉀肥要施足,分櫱肥要早施,具體用量看本田需要程度靈活巧施。使用藥劑用量要一次性給足狠預防為主,效果極佳。品種選擇:選擇具有抗病性強高產有適合本田種植的品種。處理雜草:處理好田間秸稈的殘留,田埂雜草清理乾淨,減少病菌根源。
  • 15 # 農藝天地6971

    稻瘟病如何防治?

    稻瘟病屬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各水稻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一般導致水稻減產10%~30%,嚴重時可導致絕收。主要為害葉片、莖稈、穗部。

    一、稻瘟病症狀 因為害時期、部位不同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

    1、苗瘟:發生於三葉前,由種子帶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捲縮而死,溼度較大時病部產生大量灰黑色黴層。

    2、葉瘟:在整個生育期都能發生。分櫱至拔節期為害較重。由於氣候條件和品種抗病性不同,病斑分為四種類型,即慢性型、急性型、褐點型、白點型。慢性型病斑邊緣褐色帶有淡黃色暈圈,中央灰白色,由暗綠色小斑擴大為梭型斑,葉背面有灰色黴層,病斑較多時連片形成不規則的大斑,發展較慢;急性型病斑呈近圓形或橢圓形,葉片正反面均有褐色黴層;褐點型病斑一般在高抗品種或老葉上產生針尖大小的褐點,葉舌、葉耳、葉枕等部位也可能發病;白點型病斑在嫩葉上產生白色近圓形小斑,一般不產生孢子。

    3、節瘟:水稻抽穗後在稻節上產生褐色小點,後繞節擴充套件,病部變黑,易折斷;

    4、穗頸瘟:穗頸部初見褐色小點,造成枯白穗和秕穀。

    5、穀粒瘟:稻穀產生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斑而變黑。有的穎殼無病症狀,但護穎受害變褐,使種子帶菌。

    二、發病規律

    水稻稻瘟病的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穀穗上越冬,次年借風雨傳播至寄主形成中心病株,其形成的分生孢子可進行再傳染。其在高溫高溼,有雨、霧、露的氣候條件下利於發病。菌絲生長適溫26-28℃,孢子形成的適宜相對溫度在90%以上,生長適溫25-28℃,孢子萌發所需有水存在並存在6-8小時。溫度適宜才能形成附著胞併產生浸入絲,穿透稻株表皮,在細胞間蔓延攝取養分。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或時晴時雨,或早晚有云霧或結露條件下,病情擴充套件迅速。

    三、發病主要原因

    1、稻田施肥不當。水稻生產中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造成葉片過嫩,水稻發稞猛,封行早,稻苗貪青,抗病力減弱,易引發稻瘟病。

    2、品種選擇不當。抗病能力弱。即使同一品種,其不同生育時期發病感染能力也不同。

    3、稻田水分管理不當。稻田長期灌深水不排;漏水田管理不好,孕穗期、抽穗期缺水;直接用地下冷涼水灌田。

    在這三種情況下,水稻根部吸收營養能力降低,葉組織薄弱,病菌容易浸入。

    四、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因地制宜選用2-3個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病品種,注重品種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和品質性,不宜過度追求高產品種。如果自己留種應在無病田中留種,水稻收割後,應把稻草全部收回,不能留在田中,如要使用必須經過10-15天高溫處理(50-60℃),才能施在田裡,發病嚴重的稻草應燒燬,這主要是消除病原菌,減少病原菌侵染。

    2.種子處理。做到浸種選藥正確,徹底浸種消毒,可殺死種子上所帶的病菌。可用25%咪鮮胺乳油1袋(10mL)對水40-50公斤配成藥液,浸種60公斤,視溫度情況浸種5-7天,每天攪動1-2次,一攪到底。

    3.加強水肥管理。水稻田間要看苗追肥,不能偏施氮肥,應增施矽肥。適度排水曬田,促進稻根新生根的萌發,增加根部的吸收能力;能控制肥效,促使正常落黃,使莖葉老健,增強抗病能力。

    4.搞好預測及時藥物防治。遵循“重在預防,早抓葉瘟,狠治穗瘟”的原則。主要按3個步驟進行:第1步早期預防。7月上旬開始,在水稻拔節期,注意觀察天氣情況,如果陰天或下雨天連續2天以上,應馬上施藥預防稻葉瘟。預防用藥有三環唑、咪鮮胺或其復配劑,視天氣情況連續預防2~3次,每5~7天噴施1次,可基本控制稻瘟病的發生,具體用量遵從植保人員的指導或按說明書嚴格使用。第2步及時用藥。在病害發生初期,及時用藥控制病情,以防病菌擴散全田造成流行。選用的藥劑有稻瘟靈、富士一號、三環唑、克瘟散、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等,不可漏噴。第3步看田施藥。如果葉瘟和穗瘟發生已經很嚴重,每穴有30%以上的有效穗受害時,可根據水稻所處生育期採取2種解決方法:一是稻穗未到完熟期,葉片有20%保持綠色,這時要繼續施藥以控制病害擴散,而且必須先用強氧化劑先滅菌,然後用富士一號等進行後期保護。二是稻穗已經達到完全成熟,粒皮黃色,稻粒乾硬,這種情況就不必採取防治措施,因為即使不防治也不會進行再侵染和擴充套件。用藥時一定要在晴天沒有露水時進行,而且要保證打藥後10個小時不下雨。

  • 16 # 村野輝哥

    稻瘟病如何防治?稻瘟病是水稻常見的一種病,也是引起水稻減產最嚴重的病,甚至顆粒無收。稻瘟病分苗瘟,葉瘟,穀粒瘟,節瘟,穗莖瘟。

    苗瘟發生在秧苗田期間,一般在水稻種子浸種催芽的時候就用藥預防,水稻種子浸種的時候用強氯精浸泡一段時間再催芽。

    葉瘟一般在水稻整個生長期都有可能發生,在沒發生前,一般用最經濟適用的三環唑噴霧。發生病情時候,用三環唑搭配春雷黴素加大用藥量噴霧防治。

    節瘟一般在水稻關節部位發病,比如水稻植株莖上關節處和稻穗彎腰關節處,發病後,關節處容易折斷,壞死,造成白穗。可以用三環唑搭配稻瘟靈噴霧預防,已經發生的時候加大用藥量。

    穀粒瘟發生在水稻作物齊穗到彎腰時期,一般發病部位在稻穗尾部,總有那麼幾粒變成白色或者黑色的空殼。可以用春雷黴素,或者稻瘟靈兌水噴霧防治,已經發病的加大用藥量。

    穗莖瘟是導致水稻減產損失最嚴重的稻瘟病,發病後會引起大片白穗,嚴重的會顆粒無收。一般用三環唑,春雷黴素,稻瘟靈噴霧預防,已經發病的稻田用春雷黴素搭配富士一號噴霧,根據發病情況,加大用藥量。

    稻瘟病一般跟一年的天氣和氣溫,溫度,溼度有關,也很山區附近的灌溉水源有關,山區的山泉水水溫過低也有關係。

  • 17 # 查理叔叔

    發病前可用三環唑類藥劑預防,如三環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環唑等。如果已經發病,就要使用稻瘟靈治療,目前最好的藥劑是富士一號,一畝一瓶。如果是常發生的田塊,可以用富士一號一瓶兩畝進行預防。

  • 18 # 壯族人小羅

    發病前可用三環唑類藥劑預防,如三環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環唑等。如果已經發病,就要使用稻瘟靈治療,目前最好的藥劑是富士一號,一畝一瓶。如果是常發生的田塊,可以用富士一號一瓶兩畝進行預防。

  • 19 # 武劉軍

    1.選用抗病品種.

    2.加強肥水管理,後期少施氮肥.

    3.化學藥物防治:苗,葉瘟在初見病斑用藥,一個星期後用第二次;穗瘟在破口期和平穗期各用一次藥.

    備註:附藥劑配方:

    保護性的藥劑有75%三環唑.吡唑醚菌酯

    治療性的有春雷毒素,稻瘟靈一類的.如果在藥劑中加點微量元素會有很好的效果.

  • 20 # 遇見洛邑

    農業措施

    1、選用抗病高產良種 選用抗病高產良種是防治稻瘟病的一項經濟有效的措施。  

    2、加強肥水管理 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稻苗長勢、氣候條件以及水稻各個生育階段的生產指標合理施用肥料,一般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慎施穗肥。灌水應掌握“淺水栽秧,淺水分櫱,夠苗曬田,足水孕穗,淺水揚花,溼潤壯籽,黃熟落幹”原則,切忌怕乾旱而長期灌深水。 

    4、適期噴藥防治根據病害情況的調查和預測,及時確定藥劑防治的物件田、時間和次數。藥劑防治稻瘟病要“狠抓兩頭,巧治中間”,即狠抓穗瘟和苗葉瘟,巧治葉瘟。

    2/2

    藥劑防治

    預防:在稻瘟病常發期,將奧-力-克(稻瘟康) 按300倍液稀釋進行噴霧,重點噴藥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發病前期:將 稻瘟康 按300倍液稀釋,並新增適量滲透劑如有機矽等,進行噴霧,重點噴藥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3天用藥2次。發病中後期:按奧力克稻瘟康75ml+大蒜油15ml,兌水30斤稀釋噴霧,3天一次,連用2到3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強大的清朝怎麼突然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