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首先這種情況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主要集中在先秦時期,而這種戰爭方式被叫做“致師”,就是挑戰的意思,當然大部分軍隊統帥不會去完成這樣的任務,而是由手下的勇士去做。在《周禮.夏官.環人》中記載:“環人掌致師”,鄭玄註解說:“致師者,提升士氣的一種方式,古人進行將戰,會讓手下的勇士去跟敵人對決”。具體做法是,在戰鬥前敵我雙方都派出勇士,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隊人馬。在陣前進行決鬥,哪一方贏了就會讓己方士氣大振,成為最後勝利的一個必要條件。

    在《逸周書.克殷解》中記載:“陳於牧野。帝辛從,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牧野之戰中,紂王派一隊人馬上陣跟武王對決,而武王這邊則派出白髮蒼蒼的尚父姜尚帶著百人小隊(伯夫,百人小隊)挑戰。這可真是老當益壯啊。

    那麼這種貴族式打鬥在先秦之後還存在嗎?當然有,但是已經很少見了,我們熟悉的門神尉遲恭,就玩了一回“致師”。據《新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令敬德執矟,略其壘,大呼致師。”唐軍主帥讓尉遲恭手持武器,經過敵方真相,大聲叫著要單挑。可見《隋唐演義》中說尉遲敬德經常跟人單挑也不全是吹牛的寫法。

    隋唐之後,到了宋朝,也有“致師”的存在。據《宋史·卷一·本紀第一·太祖一》: 三年春,從徵淮南,首敗萬眾於渦口,斬兵馬都監何延錫等。南唐節度皇甫暉、姚鳳眾號十五萬,塞清流關,擊走之。追至城下,暉曰:"人各為其主,願成列以決勝負。"太祖笑而許之。暉整陣出,太祖擁馬項直入,手刃暉中腦,並姚鳳禽之。宋太祖趙匡胤在打淮南的時候,將南唐節度使皇甫暉、姚鳳率領的15萬軍隊打的狼狽逃竄,結果在追擊的過程,皇甫暉眼見情勢危急,耍了個心眼,對趙匡胤說:“我們雙方列成一隊人馬,一決勝負”。趙匡胤笑著答應了,沒想到,列隊出擊中,趙匡胤一馬當先,一刀秒斬了皇甫暉,還活擒了姚鳳。可見趙匡胤是歷代皇帝中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以一挑二,殺一人活捉一人,非常的厲害。所以《三國演義》當中,陣前將帥單挑,也不是完全瞎編的,是有一些傳統的。

  • 2 # 思悟心蕾

    古代單挑就如同擂臺賽,統治者失道,上場的多是三親六故師友弟子之類,只有這些人還有利益糾纏在其中。而得道一方,上場的均是各路豪傑英雄好漢。兵卒的拼殺敵損一千自損未必就沒有一千。失道一方很不情願發動決戰,那樣只會加速自己的滅亡。得道一方更不願意決戰,傷亡會讓自己的領導地位不穩定。如若單挑都不敢甚至無人前去,那麼士氣一落千丈,這樣的陣仗一擊即潰。

  • 3 # 四方有貴人

    這是古代戰爭的特色,只有這樣才真正顯示出將帥的英勇。呂布大戰各路英雄,關公決戰各路敵首,馬超,趙子龍單挑敵將等等舉不勝數。

  • 4 # 建戈說教育

    古代的時候並沒有兩軍交接,將軍們在中間單挑的情況,那是文學加工的產物。

    關於古代打仗的場景,現在的電影電視劇都經常出現。兩軍對壘,敵我兵馬一字排開,催戰鼓敲響,這時候兩軍大將會自行出列,在千軍萬馬之前先單挑一下,然後才會正式開戰。其實這種場景只是現代的藝術加工,古代打仗是根本不會出現單挑這種情況的。

    古代打仗的繁文縟節其實很多,戰爭最多、最動亂的春秋戰國時期,兩國之間即使要開戰,也必須先派出使臣,進行文字上的交涉。這些使臣如果能力足夠,兩國君主可以達成一致共識,那麼就不需要再勞民傷財的打仗了。

    如果還是不行,必須要開戰,也會約好時間地點,兵馬到位直接開打,並沒有單挑的習慣。這是因為陣前單挑風險太大,把兩國戰爭變成兩人之間的勝負,失敗的一方必定十分影響自己軍隊計程車氣,可能就直接導致這場戰役的失敗,沒有哪個軍隊的將軍能承擔這種責任。

    而到了相對平穩的唐宋時期,天下統一,皇帝出兵一般是為了平定叛亂,跟反賊是沒有談判可言的,都是直接出兵征討,於是使臣這一步是直接省略了。而且為了戰爭的最大利益化,奇襲也是常見的,既然決定偷襲,自然更不會有單挑這一說了。

    在古代,將軍是一支軍隊的核心,負責軍隊的所有部署。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行兵在外,將軍是最高級別的統帥了,這時候山高皇帝遠,皇帝的聖旨也不管用。

    所以將軍的性命安危,對於整支軍隊來說至關重要。古代能當的起一軍大將的一般都身份不凡,比如說清朝康熙帝的十四子,就常年領兵在外,還被康熙帝親封為“大將軍王”。這種身份的將軍如果被敵軍擒獲,不僅會導致軍隊群龍無首,他自己還會變成敵軍的一個強有力的人質。

    所以在正式戰爭中,一般軍隊的最高統帥是不會輕易上戰場的,而是派出自己的副手來打先鋒,本人就留守在軍營大後方的主帳之中。

    即便不上戰場,大將軍也會派出不少的斥候隨時回稟戰場局勢,以便最及時的做出戰事判斷。只有等到戰爭局勢明朗了,或者到了必須殊死一搏的時候,大將軍才會出馬,親自上陣殺敵。

    古代兩軍交戰的規則:

    1、歷史上敵我兩軍交戰時主將先鋒先行對決,單挑獨鬥一決高下,一是為了鼓舞全軍士氣,提高全軍氣勢,讓全軍對勝利有個良好的心理作用和樂觀心態。

    二是為了破敵士氣,打擊對方戰士的心裡,讓敵人軍心不穩,心理防線先行潰敗,打敗對方指揮系統,核心人物減少,讓其陣腳大亂,甚至有時能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2、歷史上兩軍交戰的時候醫生是不分國界與敵我的,只要是醫生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任何環境下遇到任何受傷者時都會默默的遵守醫德,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敵我,因為在醫生眼裡,病人沒有身份,沒有敵我,沒有勝敗,只有救死扶傷的責任。

    因此在歷史上任何戰爭中相互敵我雙方計程車兵也都是不能傷害殺害醫生的,否則連自己人都會看不起。

    3、歷史上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古代的資訊不是很發達,很多時候交戰雙方的資訊和情況都是互不瞭解的。

    兩軍首領為了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戰略戰術目的,會相互派出信使打探試探對方的情況和心思,從而達到想要知己知彼目標。一是為了整體全盤考慮決策需要,二是為了資訊互通更有利於把握戰況和控制戰局。

  • 5 # 久住青山Lee

    不會,《三國演義》是為了突出某些人物,是小說劇情需要,為了刻畫光鮮亮麗的人物形象或者襯托對方的狼狽,調動讀者的積極性,引人入勝。

    真正的沙場一般都是弓箭手放箭,騎兵對沖,步兵血肉相博。注重戰陣的排布和靈活調動,注意臨場應變和計謀算計。

    如果像小說裡那樣,主將單挑、士兵觀戰,對於弱勢的一方士氣打擊太大,指揮者也不是傻子,也不會有“殺人盈野復盈城”的殘酷事實了。

    戰爭的勝負取決於主帥的指揮,更取決於士卒的一往無前,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將帥不逞匹夫之勇!甚至有的將帥都未必會武功,南朝梁·陳慶之原來是梁武帝的棋奴,“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典故就是說的他。這人指揮打仗像神仙,區區幾千人從淮南一直打進洛陽,屢屢以少勝多,甚至十幾萬人都攔不住。主帥用心,將士用命,才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當然戰爭一旦開始,戰將騎馬對殺是正常的,但不是單挑是混戰。“儘量殺傷敵人”是每一個希望勝利的戰爭參與者的目標!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愛好和平,但也要備戰,不能再任人宰割,不能再讓近代百年屈辱史重演!

  • 6 # 史不言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提到三國以及三國之前的電視或者是小說時,印象中都是以戰爭為主,而且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無論是步兵騎兵,都在一處寬敞的野外之地列陣,在雙方列好陣勢後,一方會出現一位大將,騎馬提槍對著對方陣營大吼。往往雙方的將領要騎馬執刀先打上他幾百個回合。而且往往是單挑之中贏了的那一方軍隊一定會打敗輸了的那一方軍隊,從不例外。這有點像美國的西部牛仔對決,但是西部牛仔畢竟是單槍匹馬,而兩軍對陣是上萬乃至幾十萬的軍隊對決,兩軍陣前,將領們真的會單挑嗎?

    據史書記載,這種行為確實存在過,不過大部分的單挑是在前秦之前,那時候帶兵打仗的將領們都是貴族出身。他們之間有一種獨特的貴族文化,類似於英國的紳士風度。先秦時期基本是以車戰為主要作戰方式的戰爭,就是以戰車為中心,以步卒為配合進行的。戰車通常是一車四馬,戰車上的三個人,中間的人負責駕駛,主將拿著長戈在左邊,而副將拿著長戈或者其他的輔助武器在右邊。作戰的主體是車上的甲士,車戰又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這樣的車戰,自然就變成了雙方甲士之間的單挑。

    前秦之後,這樣的風氣逐漸沒落。原因是因為北方匈奴的進攻。匈奴不僅擅長騎兵,更加可怕的是他們的弓箭,人還未到,剪就射過來了。這樣的打法一開始就把中原的那些貴族們打的暈頭轉向。匈奴才不會和你講什麼紳士風度,貴族禮儀之類的禮節,人家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殺光,燒光,強光的三光政策,上來就一群人招呼你。再後來,明清之時,由於武器的進步,單挑徹底消失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將軍是一支軍隊的核心,負責軍隊的所有部署。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行兵在外,將軍是最高級別的統帥了,這時候山高皇帝遠,皇帝的聖旨也不管用。所以將軍的性命安危,對於整支軍隊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在正式戰爭中,一般軍隊的最高統帥是不會輕易上戰場的,而是派出自己的副手來打先鋒,本人就留守在軍營大後方的主帳之中。 即便不上戰場,大將軍也會派出不少的斥候隨時回稟戰場局勢,以便最及時的做出戰事判斷。所以也不可能是雙方將領出來單挑,多是兩軍交戰時主將先鋒先行對決,單挑獨鬥一決高下,一是為了鼓舞全軍士氣,提高全軍氣勢,讓全軍對勝利有個良好的心理作用和樂觀心態,二是為了破敵士氣,打擊對方戰士的心裡,讓敵人軍心不穩。

    所以,在古代,只有先秦的車戰類似於單挑的作戰形式,除此之外根本不可能會有武將之間單挑的存在。倘若掌握一支軍隊的武將出陣到最前沿叫陣和人單挑,在冷兵器時代,就會被弓箭射成篩子或者被一群人上來亂刀剁成肉泥。而在熱兵器時代更為直接,一炮送他見閻王。

  • 7 # Little_arrow

    看電視劇導致的誤區,那是不可能的,如若真是這樣那就兩個人直接約架就好了,何必勞師動眾的培養多重兵種,行軍佈陣呢。

  • 8 # 百勝軍節度使

    遠古時代不論,東漢末年的戰爭顯然不是《三國演義》裡寫的那樣。但《三國演義》經常寫大將先單挑的橋段,沒有任何問題。

    像三國演義這樣的作品,在成書之前是民間藝人以唱戲、說書等形式講給老百姓聽的。這些目標受眾或許能理解幾十幾百人的村戰,但萬人級別的戰爭對他們來說完全是未知領域。待其成書之後,知識分子也會讀,但他們對戰爭的理解也就比老百姓多點有限。

    慮及此,《三國演義》完全沒有必要復現一個真實的戰爭場景,他需要做的是把戰爭轉化為一個能被受眾理解的形式。考慮到將領的確對戰爭的結果有重要影響,而且將領通常是作品裡著重塑造的角色,那麼小說裡化“軍隊/戰爭”為“武將/單挑”就是一舉兩得的操作。書裡寫的單挑屢屢獲勝的強者,對應到歷史上可能是他真的有高超的個人武勇,也可能是他指揮部隊作戰的能力強,戰績好。

    像是書裡關二爺的著名經驗包文丑,在《三國志》裡的記載是部隊潰散的時候死於亂軍之中。而《三國演義》在講這一段的時候添加了關羽,也提到了部隊“大亂”,他與關羽交手時因為心怯而被斬殺。這就是在大致復原歷史的基礎之上,合理添加了一些單挑要素。

    所以讀書不能讀死書,得體會精神。古典戰爭裡沒有單挑不等於相關小說裡寫的單挑沒有意義。

  • 9 # 徐國華

    在很多古代歷史古裝影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場景。雙方在交戰之前,陣地人馬一字排開,領將縱馬而出,大聲高喊:"我某某在此,前來挑戰,誰敢來決一死戰"!等此類之話。然後對方陣營衝會跑出一員戰將開始與其單挑。那麼這種場景在過去的歷史上是真的嗎?

    這種單挑場面在《三國演義》中是經常有的,如關羽的成名之作,就是在十八路諸侯征伐董卓的時候,董卓部下的華雄率軍來戰,作為諸侯的孫堅被人擊敗,隨後十八路諸侯各自派出大將,如潘風,俞涉等,都沒有在華雄手下堅持三個回合。

    於是十八路諸侯目瞪口呆,相顧失色,而他們計程車兵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毫無鬥志,軍心動盪,這是,還是一個小弓馬手的關羽挺身而出,直接跑過去手起刀落一招把華雄砍翻在地,於是討伐董卓聯軍瞬間士氣大振,而關羽的勇猛之名也就名揚四海。

    另外《說岳全傳》,《隋唐演義》等歷史演義小說中,也有很多這種古代作戰場景,是由雙方將領先在陣前進行單挑的記載,如岳飛便是在陣前擊敗了楊再興的"回馬槍",而讓楊再興輸得口服心服,參入到自己的軍中,羅成更是在陣前單挑竇建德的女兒竇線娘,從而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從這些記載和演義中可以看出,當時在打仗時候先由主將鬥一陣的風氣,壯壯士兵計程車氣和鬥志。不過對方也可以拒絕和不可以理踩,清朝的考據學者王士禛在個人的著作《池北偶談》中,將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專門的稱呼為:"鬥將"。

    古代打仗的時侯,首先鬥將,隨後再鬥軍的現象確實存在的,不過在秦漢時期這種現象反而比較少了,因為動不動就是數十萬人的大戰,將領個人的武力在大戰中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到是在三國與十六國南北朝時候的亂世中,鬥將的風氣盛行一時,這主要是由於小規模仍突發戰門一大普遍,所以將領的武力就顯得更加重要。

  • 10 # 無神者老文

    小時候看過隋唐演義 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常對裡面的戰爭場面感到奇怪,不可思議。一般是在一處平坦寬闊的地方兩軍對陣,雙方各派一員將領單挑,其他人觀戰 吶喊助威……我的媽呀,這哪是打仗啊,這分明是小孩過家家啊。打仗豈同兒戲,這完全不合軍事常理,有悖孫子兵法。所以這些情節描寫只能博讀者一樂,千萬不可當真!

  • 11 # BJJY丶布傑剪影

    有單挑,很少 1 史書只會記載戰役勝敗,很少寫戰場細節,你是無法從《三國志》裡邊找到“一回而斬之”“三英戰呂布”這樣的內容的,而各種通俗小說演義則不然,如果像史書裡邊那麼寫,估計就沒人看了,在三國志中關張馬黃趙總共一章,小說作者和說書人為了吸引觀眾,會對史料內容進行加工,所以問題中古代打仗大多采取將領單挑式的說法其實是不合適的 2 古時打仗確實有單挑一說,可能是從春秋時期的“致師”演化來的, 引用一段描述: 為什麼杜預及其後的許多注家,都把挑戰與致師看作是一回事呢?那是由於挑戰一詞的內涵,從戰國以後發生了變化,其詞義已不再廣含表示欲戰意圖的各種形式,而縮小為指獨身赴敵陣前作武裝挑釁這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則與戰國前的致師形式比較接近。《史記·項羽本紀》載楚漢兩軍對峙於廣武:“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項羽要求與劉邦“挑戰決雌雄”,意為兩人一對一地交鋒,頗有點中世紀歐洲貴族社會中的“決鬥”味道。此時的挑戰含義,就是指雙方各派一名勇士對面交手。這種鬥將式挑戰,漢以後的史籍乃至筆記、小說中常常言及,如《隋書·史萬歲傳》栽:史萬歲戍敦煌時,“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過,令殺之?但當各遣一壯土決勝負耳。’突厥許諾,因遣一騎挑戰。……萬歲馳斬其首而還。”嚴格地說,這種挑戰不論就其形式還是就其意義,都有別於致師。致師以車乘為行動單位,挑戰則是獨騎而出;致師是一種主動的突襲,其中心環節是闖壘,不存在對方應不應的問題,而挑戰則是先“挑”後“戰”,如對方不應,則挑戰行動至多不過是一場陣前的叫罵而已。從實戰角度說,致師是以少對眾的搏殺,挑戰是一對一的交鋒。總之,挑戰已不具備致師那種先聲奪人的銳利氣勢,而更多地帶有陣前比武的性質,從而也就失去了致師所特有的那種略含浪漫主義氣息的冒險色彩。 3 關於古代打仗,先秦,特別是春秋,打仗可是要身份的,可不是誰想打就能打,再加上那會人少,一個國家也就那幾個城池,甚至有些國家就只有個都城,打個仗幾千人已經算是大仗了,出現致師單挑不足為奇,到後來,隨著戰車,弓弩,騎兵,乃至後來的火槍大炮在戰爭中的大規模使用,戰爭整個追求的是排兵佈陣以及各種兵種的配合,各種環境因素的利用,主將神馬的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關係戰局勝敗,所謂“中軍”防守嚴密,就可以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陣前單挑不是沒有,只是極其少見,一人身系千萬人的生死,怎麼能不慎重呢,即使是對陣佔優,像朱棣常遇春年這樣帶隊衝鋒的猛男也是很少見的。4 綜上:古代戰爭很少採用單挑形式,有單挑的,但是很少見,產生這樣的錯覺是由小說評書的描寫造成的。古代竟然發生了這麼多次的戰爭,為啥找到單挑記錄的也就幾十個?要知道整整一部三國演義,裡面的單挑場景就有幾百個,這之間難道不互相矛盾嗎?小編告訴你,這一點都不矛盾,因為三國演義只是小說而已,小說追求的是給讀者一些快感,能讓讀者從中找到一些閱讀的樂趣,所以作者就必須創造一些精彩的情節來打動讀者,如果在小說中戰爭場景按史書來寫的話,那麼這場戰役也就不過寥寥數語,根本就體現不出一場戰爭的激烈性。所以武將單挑是必須的,並不是他們想單挑,而是作者想讓這些武將單挑。古代雖然出現單挑記錄的時候非常少,可並不是沒有,這也是由於一些歷史條件造成的。在五代時期,眾多的小國實力相當,但是彼此之間都有戰爭,各個諸侯們都曉得對方的實力,如果雙方硬拼的話,都沒有絕對把握獲得勝利,這才要雙方默契的選擇了武將單挑的行為,武將單挑不僅可以代表諸侯的榮譽,更是能夠避免雙方兵力受挫,到時候再紛亂的戰爭霸中難以立足。相反在國家統一時,由於國家軍事人才的高度集中化,在於其他敵人作戰時基本上不會採取武將單挑的策略,因為兵力的絕對優勢根本沒有必要再讓武將冒險,有絕對優勢的一方士氣必然旺盛,此時的這一方是絕對不會給對方鼓舞士氣的機會,所以必須避免單挑這種萬不得已的做法。在古代,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好的將領可以抵百萬雄師,朝廷從全國費盡心力招募來的兵士,目的就是為了打仗,而不是打醬油。大將一般擔當的任務都是負責指揮和調動,將軍所在的營帳稱為中軍帳,是整個軍隊的指揮中樞,各方面的軍隊都要無條件的保證中軍帳的安全,只要主將不死,己方的大旗依然不倒,這樣即使是兵敗也是有序的撤退而不是潰退。這就相當於一個人體,將軍屬於大腦,兵士屬於四肢,在打架的時候都是用四肢打架,從沒看見人有幾個互相用頭撞的。所以雙方的大將一般不會採取單挑的策略,反而都是互相惦記著對方的中軍,因為一旦拿下中軍寶帳,就意味著對方的核心水晶被摧毀,這樣一來,敵方的組織會馬上陷入混亂,士兵沒有了將軍的指揮,只能無頭蒼蠅般亂撞,即使人數再多也只有被人家砍的份兒。從這裡我們就知道,無論是看三國還是水滸,大將單挑都是少數,雙方將領比拼的更多的還是智慧和作戰經驗,如果單純的靠武力值來決定雙方的勝負,項羽,呂布這樣的出名武將早就成了天下共主了,又會搞司馬懿什麼事呢?

  • 12 # 始終先生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又有誰會敢冒風險,讓己方主將出去單挑呢?

    翻越《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雙方列好陣後,各自派出一員大將,相互叫陣吶喊,鼓舞士氣,然後,隨著兩軍戰鼓的節奏,兩名大將策馬相迎,交戰在一起,隨著一方將領的倒下,另一員將領手一揮,己方大軍掩殺,另一方則迅速潰敗。

    其實大家仔細想一下,就覺得這樣的情節是十分不合理的。試想一下,兩軍交戰,且不論前後準備軍糧、動員軍民,行軍助營,且說雙方打仗,輸了不僅是人員上有損失,更是在地盤、城池上有極大的損失。怎麼可能僅憑兩員將領的勝負來決定呢?那是不是也太兒戲了。

    兩軍打仗,將領確實十分重要,但他的重要性,不是能不能以一殺百或以一當十,重要的是他的戰略思想,戰術佈局。在戰場上,將領就相當於頭腦,士兵相當於四肢。打起仗來,揮出去的,有殺傷力的,肯定是拳頭,而該打哪裡,怎麼揮出拳頭最有力,當然是頭腦決定的。

    所以我們也能發現,在《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中,也有許多我們理解為文臣的人曾做過三軍統帥、大都督之類的職務。這些人可能武藝並不好,或者用筆比用刀要厲害,但他們能做主帥,就是因為他們在軍事上的頭腦是十分厲害的。

    像《三國演義》裡的,動不動就來一個“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馬超許褚大戰三百回合”等等,除了有極少數可以透過正史考究外,更多的是杜撰出來的,為了增加該書的閱讀樂趣,打動讀者罷了。

  • 13 # o寒江孤影

    真實的古代戰爭是非常保護將領的,其實從各種版本的古代小說裡可以看得出來,在軍隊裡,將領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比較有本事的將領,比如白起、李牧、王翦、蒙恬、霍去病等等。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和謀士一起分析斥侯得來的各類情報,透過這些情報和一些客觀的資訊比如地形什麼的,調配己方的將士作戰,不可能先衝出去和對方的將軍單挑的。作為一名將軍,他更重要的工作是運籌帷幄,而不是在戰場上體現他個人的武功。如果像三國演義裡那樣,一個將軍出來就被對方砍了,就很有可能一相當一批士兵無人可帶了。將軍的武功有時會在一些其他的地方顯現,但肯定不是在兩軍相峙時先出去單挑。

  • 14 # 影視是個圈

    事實上,歷史上的名將,除了像朱棣那種極少數的將領會帶頭衝鋒以外,多數都是坐守中軍的。

    萬一主將被打死或踩死,那損失可就太大了。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主將都需要帶頭衝鋒的話,那還要小兵幹什麼。

    主將玩得是腦子,他只需要保證戰略和戰術是正確的就可以了。小兵負責衝鋒陷陣,忠實的執行主將的命令。如此則可百戰不殆。

    在《三國演義》中,如果主將不單挑的話,我們怎麼知道誰更牛叉呢?也就不會有“三英戰呂布”和“斬顏良誅文丑”這樣的好戲了。

  • 15 # 身份證原名叫潘雲忠

    不是有句俗話叫:兵對兵將對將,妮姑對上老和尚嗎?

    真正的武將,是指勇武過人,力大無窮之人,並不是領兵元帥。雙方派出武將單挑,是極有可能的。但應該是雙方約定的正大光明之戰,若用計謀的戰爭,那十面埋伏戰,突擊戰,肯定是亂砍亂殺。哪裡能等你派了將軍來才開始攻擊?那計謀還有何用?那還叫什麼偷襲?

  • 16 # 高露1

    首先題主要明確《三國演義》給誰看的。

    之前聽過《隋唐演義》《說岳》,那時候家裡老人拿著收音機,裡面單田芳,劉蘭芳“哐啷啷,轟隆隆”說著戰爭,記得有次聽到岳飛的時候說了一個故事:說因為金人南侵,一家幾十口人在大路上碰到了金兀朮的幾十萬大軍,這時候這家人的家主–一個七十多的老大爺怒了,佔著路,非要跟金兀朮叫板,結果一方几十個人一方几十萬人堵在路口罵街。罵街過癮之後老頭要和金兀朮單挑,老頭神功附體打贏了,最後十幾個人把幾十萬人打跑了。

    這些演義在我童年的時候滿足了我,讓我自以為能打敗街頭那個高個子小孩。

    兵勝孫武說“兵者,詭道也。”他這話告訴我們,打仗“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群人形成一堵人牆往前擠。而且短兵相接不是上策,動腦子是第一位的。

  • 17 # 莊蘇谷

    古代打仗是有單挑的,單挑界的鼻祖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不是關羽張飛,更不是許褚典韋,而是三千多年前的姜子牙姜太公。

    話說周武王聯合各路諸侯伐商,聯軍4.5萬人來到牧野,紂王以七十萬奴隸大軍(一說十七萬)相拒。

    由於敵我勢力過於懸殊,周武王便讓姜子牙帶著少量勇士衝到對方陣前挑戰。商紂的奴隸大軍被姜子牙的勇氣震懾,不但無人敢應戰,反而陣腳大亂。

    周武王乘勢發動總攻,擊敗了商紂大軍。

    《逸周書·克殷》: 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 孔晁注:“挑戰也。”

    春秋時期,戰爭仍是“貴族”模式,陣前致師的行為不少。戰國之後,步兵興起成為軍隊的主要力量,將領單挑慢慢也就少了,但並未完全絕跡。

    到了楚漢相爭時,出身貴族的項羽仍然想用陣前單挑來解決問題。

    項羽某次在陣前對劉邦說:“天下好幾年不安定就是因為我們兩個人,我願意和漢王決鬥,不要再讓天下百姓受苦了!”

    劉邦笑著拒絕道:“我寧願鬥智不鬥力!”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三國時期,也有單挑行為,最有名的當然是呂布呂奉先。

    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為其報仇,兵犯長安。

    呂布兵少,卻也不願意困守長安,開啟城門對郭汜說:“讓士兵們都退後,我們兩個來決一死戰!”

    郭汜大概對自己的武力也很自信,居然答應了和呂布單挑。結果兩馬相交,呂布一矛將郭汜刺下馬來。郭汜的部下拼死將他就回。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這確是當時的人的傳言,並非後世羅貫中的虛構。而羅貫中在演義裡把呂布寫出天下第一勇將,當然也不是憑空想象。

    《英雄記》: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 1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由於受到影視劇和小說作品的大量影響,總有人覺得古代打仗就像電視上和小說上寫的那樣,比如三國演義中,兩方先列好陣勢,然後是兩邊各派出將領單挑,等到將領決出勝負後,贏的一方士卒開始衝鋒,單挑失敗的一方就大敗而歸,這樣的記載在三國演義中非常多,其實真實歷史上的戰爭完全不是這樣。

    中國歷史上真實的戰爭,除了春秋早期時代打仗像君子打架一樣,其他時代的戰爭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春秋早期的戰爭是兩方先約好時間、地點,然後到了之後雙方擺好陣勢,再開始打仗,一方敗了之後,另一方只能追擊30裡,然後就不追了,戰爭就結束了,沒有任何陰謀詭計,也沒有極少單挑,春秋早期的戰爭就像約架,而且是君子約架。

    打仗列陣

    到了後期就不一樣,禮樂崩壞,戰爭開始進入殘酷階段,於是各種計謀開始使出來了,比如圍魏救趙,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於是齊國就直接攻打魏國都城,魏軍就開始回救,結果在半路上被齊國軍隊伏擊,齊國利用偷襲大敗魏國,這樣,趙國之圍就解了。

    到了戰國中後期,開始了殘酷的滅國戰爭,比如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各彙集了45萬以上的軍隊,合計近百萬人,秦國利用反間計讓趙國換下廉頗換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然後秦國秘密換上自己的戰神白起,白起主動向趙軍示弱引誘趙括主動進攻,趙括進攻之後,白起迅速切斷趙軍前鋒部隊的歸路,把趙軍分割包圍,然後秦王發動河內郡15歲以上男子全部參戰,把40萬趙軍包圍,之後趙軍彈盡糧絕,部主帥趙括戰死,40萬趙軍投降,全部被白起坑殺,一戰僅一方就損失40萬人,還不算秦國的損失,這可是相當殘酷的戰爭。

    殘酷的戰爭

    再說秦末時期的鉅鹿之戰,項羽以破釜成舟激起士卒視死如歸的戰鬥士氣,然後攻擊秦軍運糧通道,死死地切斷了秦軍的糧道,導致鉅鹿城外20萬王離的長城軍團斷糧陷入混亂,多支反秦武將隨後攻擊王離軍,導致王離全軍覆沒,一戰把秦國主力打殘,隨後章邯也率領20萬秦軍投降,被項羽坑殺,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單挑的情況。

    還有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如此,全部是運用計謀取勝,從來就不跟你硬拼,也不跟你單挑,比如韓信打魏國,用了聲東擊西之計,在另一處渡口利用瓦罐和木盆渡過黃河,輕易擊敗了魏豹,韓信攻打趙國也是,用背水一戰迷惑敵軍,然後安排2000輕騎拔旗易幟趁機佔領了趙軍大營,再前後攻擊趙軍,趙軍全軍覆沒,韓信打齊國也是如此,原本劉邦派出的謀士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投降的,但韓信聽從蒯通的建議,不顧酈食其的死活,也不管漢與齊達到的協議,偷偷派出軍隊攻打齊國,齊國毫無防備,大敗,韓信打仗用的都是計謀,而且是隻要能贏,什麼計謀都能用。

    兩軍交戰

    到了三國時期,也同樣是計謀大行其道的時期,比如官渡之戰,袁紹11萬大軍對戰曹操的3萬軍隊,但曹操明顯實力弱,但在白馬之戰中曹操利用聲東擊西之計迷惑袁紹,然後突襲白馬攻打顏良,關羽作為曹操的前鋒,一馬當先衝入顏良的帥旗下斬了他,大敗袁軍,隨後的延津之戰也是如此,曹操只帶了五六百騎兵和輜重遇到了文丑和劉備率領的五六千騎兵,曹操故意下馬,把輜重物資暴露給袁軍,引誘袁軍爭搶戰利品,然後曹操下令突然上馬攻打袁軍,袁軍五六人居然被曹操五六百人打得大敗,大將文丑還在亂軍中被殺,可不是關羽殺的啊。之後官渡之戰就陷入了消耗戰,兩軍築起營寨,開始對峙,曹操險些抵擋不住,最後還是在許攸的建議之下,偷襲袁紹的糧倉烏巢,一把燒了,才最終贏得勝利的,根本沒有單挑情節。

    戰爭

    再就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完全就是一場遭遇戰,曹操率領大軍沿長江順流而下攻打劉備,孫劉5萬聯軍沿長江逆流而上尋找曹操決戰,雙方在赤壁相遇,都沒有想到,曹操沒有想到劉備與孫權聯合了,還組建了聯軍,孫權和劉備沒有想到曹操來得這麼快,於是雙方在赤壁打了一仗,曹操戰敗退到江北烏林駐紮,孫劉聯軍在江南的赤壁駐紮,之後周瑜採納了黃蓋的詐降計+火攻計,利用黃蓋假裝投降,靠近曹營時點燃船隻衝向曹營,曹營一片大火,曹操就這麼大敗而歸。

    攻城戰

    最後是夷陵之戰,劉備率領蜀漢主力沿著長江一路順江而下,東吳起初是節節敗退,一直退到夷陵,東吳依靠地形開始阻擋蜀軍前進了,吳軍並不出戰,以消耗來阻擋蜀軍,等到盛夏時節時,由於天氣炎熱,劉備命令水陸大軍進入樹林紮營,被陸遜發現破綻,陸遜用水軍繞到劉備軍身後形成包圍,然後在正面利用火攻大敗蜀軍,蜀軍幾乎全軍覆沒,僅僅劉備狼狽逃回,陸遜就是利用劉備的致命錯誤而一舉擊敗了劉備,用的就是謀略。

    當然了,三國正史中,有一次唯一的單挑,發生在公元192年董卓被殺之後,李傕、郭汜等人在賈詡的建議下收集西涼軍攻打呂布和王允佔據的長安城,由於蜀兵背叛呂布私開城門,呂布兵敗,逃出長安北門,正好遇到郭汜,雙方約定單挑一場,最終是呂布刺中了郭汜一矛,贏了,然後呂布丟棄長安城逃走了,雖然呂布單挑贏了,可是戰爭輸了,呂布還是敗了。

    戰爭

    從這麼多戰爭來看,真實的打仗根本沒有所謂的將領單挑,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怎麼能打贏怎麼來,各種手段、謀略,只要有益於自己一方就會使用,同時根本沒有任何套路可講,只要能打贏什麼方法都會用,而且還各不相同,戰爭最大的特點就沒有任何套路,很難在歷史上找到兩場完全相同的戰爭,因為決定戰爭最終勝負的因素太多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氣、謀略、兵力等等。

  • 19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兩軍對壘時期,雙方武將先行單挑這種做法在古代稱之為鬥將。鬥將對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鼓舞士氣,另一方面是為了震懾敵膽。當然了,前提是鬥將勝利了。如果鬥將失敗的話,那麼對己方士氣會有著致命的打擊。正所謂“將是士兵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小說《三國演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鬥將勝利後,贏的一方會趁勢掩殺過去,就是為了藉助鬥將勝利來鼓舞士氣。就拿小說中關羽陣斬顏良文丑這段來看。每每在關羽鬥將斬殺地方大將之後,曹軍都會趁機衝殺過去,就是為了一鼓作氣擊敗敵軍。趁敵軍折將後士氣低落所實施的行動。

    《三國志·呂蒙傳》中記載,甘寧桀驁不馴,孫權對他非常不滿,呂蒙勸諫孫權說道“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孫權認為有理,聽從了呂蒙之諫,繼續重用甘寧。在這裡鬥將雖然代指甘寧勇猛。但歷史上甘寧也確實經常在兩軍陣前鬥將。再比如樊城一戰中,關羽與龐德陣前相鬥,龐德最終雖然被關羽所殺,但鬥將過程中,龐德一箭射中關羽面額,這也是真實發生過的事。而這一點也確實折損了關羽美髯公的大名。

    再有,《三國志》註解中引《英雄記》記載,董卓死後李傕郭汜二人在賈詡的建議下引軍攻打長安。在此期間,呂布就表示要和郭汜鬥將。呂布對郭汜說“且退兵,你我決一勝負。”於是二人對戰,呂布以矛刺中郭汜。要不是郭汜親兵救援及時,恐怕郭汜就會被呂布所殺。而在後來曹魏和東吳的戰爭中也有關於鬥將的記載。如魏將張遼率領五百死士攻破孫權大營一戰。此役中,張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連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從這段史實記載來看,張遼不僅有過鬥將經歷,而且其武力值還相當之高,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有如探囊取物。看來張遼也是有這個能力的。其武力並不遜色於關羽等人。

    鬥將這種方式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春秋》記載,魯僖公元年,魯國公子友帥軍在酈擊敗了莒國軍隊。《左傳》裡提到,當時公子友對莒挐說:“我們兩人之間有仇隙,士卒何罪?”於是屏退左右而相互搏殺,單挑中莒挐被擊敗而活捉。可見,鬥將之事,春秋時就已經有了。但正史中,自春秋以降,以至秦漢,正史中關於鬥將的記述很少。直到三國時期鬥將記載才開始多了起來。而到了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戰陣鬥將更是發展到了一個巔峰。之後歷朝歷代雖然也同樣有鬥將到事例,但遠遠比不上十六國南北朝時期。至於鬥將的消失應該是在熱武器普及之後的事了。畢竟鬥將這種體現個人勇武的方式,只能存在於冷兵器時期。熱武器時期,崇尚的是團隊作戰,一人的作用顯然太小太小了。

  • 20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資訊秒傳,人們掌握的知識量、認知性,已遠不是古時候之人可比的。很多事物發展的邏輯性,也越來越為現代人看懂、看破。

    上世紀80年代初一部電影《少林寺》上映後,萬人空巷。多少懵懂少年看完後,離家出走,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夢想拜師學藝,成為一代武林豪傑。而那時真實的少林寺是什麼樣的呢?用破敗蕭條這四個字來形容不為過。六七十年代,在國家當時“破四舊”的風潮下,讀君可以想象或百度下那時的少林寺的原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總是含有些虛幻的東東的,而現實永遠是現實。一部電影作品,能把人們的情緒調動的更向往美好的理想,尋名師、練絕藝,為國圖強,除暴安良。誠然,這也是富有正能量的。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正義永遠打敗邪惡,主人公深懷各種武功絕技,蕩平江湖。

    但時至今天,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試問還有幾人把江湖武林的演義小說,當做現實中的真實存在。看多了武俠小說,看多了武俠影視,心情愉悅之間,怕都是明白了,那只是成年人的童話。再看看現實中圍欄下的拳擊、散打比賽,街頭鬥毆的各類影片,真實映象中,哪有什麼萬佛朝宗的掌法、九陰白骨爪的狠戾。有的只是現今網眾常議的:這不王八拳嗎?

    王八拳,通練者自是有快與狠的章法,少練者自是一通亂舞,反正是以求最快最簡捷的擊倒對方。這,真的是現實中最本來的對毆。影視劇中眼花繚亂、你來我往的精彩對打,都是事先有編排的啊。

    由此延伸到古代武將對沖,讀君你品再細品,生死之鬥,有那麼多花裡胡哨嗎?!武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大戰一百回合到三百回合挑燈夜戰,現在社會里的你,還象文化率普及低的古人那樣,深信嗎?!尤其雙方不是用拳,用的還都是碰著即血的沙場利刃。你覺得真打起來,雙方能超過十分鐘嗎?五分鐘都夠嗆。因為這是生死之博。

    武俠小說,世人也多知道是編篡,不足為信。可是演義評話的古人惡戰單挑,現代人還是信奉多多。蓋是因為武俠小說盛於清末民初,基盤很淺。評話演義的,尤其圍繞歷史事件展開的兩軍鬥將,因為N百年前,就在街巷田頭口口流傳,慣性思維加崇尚英雄,入了今人頭腦太多。

    世人多有崇尚英雄情節,崇尚豪氣干雲、以一當百的勇猛之士。古代茶肆說書藝人也是深深抓住聽眾的這一心理,誇張加料去表現書中豪傑或戰將的神武,代代相傳,豪傑更豪,戰將更猛,有的以一當十的人物都演義到以一當百、當千,因為人們願聽。尤其說書人講到兩國交鋒,往往會用鬥將來表現雙方的勝負,實則是歷史風雲的簡化版,說書人真要仔細表現對戰雙方導致勝負的各種因素,繁雜不說,還怕聽眾聽著無趣,哪有用鬥將來的簡單,還不脫離故事的大脈絡。

    兩軍交戰,真有雙方將領先行單挑嗎?歷史戰爭長河中,肯定有過。不然也不會衍生出演義評話的文藝作品。但放到上下幾千年來的冷兵器對沖的戰場上,單挑這種形式,真的是寥若晨星。更多的是雙方的對沖混戰,此時誰悍勇,誰無擋,才有顯現。其中神勇之士的氣勢、兵器、盔甲都起著關鍵性的因素。就算你在家苦練了數年的體能,對上大小陣仗殺出來的猛人,怕也佔不到便宜。實踐經驗永遠是最實際的經驗,這很相通於現今網上議的火熱的武術家多多敗於擂臺散打運動員。散打競技之人,每天練得是活靶子、真對手,開館立派的武術家,卻鑽研招式的流暢與變化多些。

    其實《三國演義》中,寫到鬥將,用現代的思維認知,很多處已明顯表現處它只是文學作品,不可篤信為實。這一章節中,為了突出甲神勇,可以三回合擊敗乙。到了另一章節,輪到表現丙,曾經輸過乙的丙,又可以擊敗甲。但烘托了人物,提高了可讀性,作為小說來說,是無錯的。

    歷史上雙方將領單挑,然後展開廝殺,真的不多。拼得大多是戰術、陣法。史書記載方面也有少見的幾條。比較突出的是隋朝時期的猛將史萬歲,他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過不朽的功績。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任命泰州總管竇榮定為帥,與突厥作戰。在高越原{今甘肅省勒西北}地區幾次戰鬥後,雙方約定各選一位勇士決鬥,定個勝負。隋方派出史萬歲。史萬歲縱馬向前,與突厥派出的勇士單挑,斬下敵勇首級得勝而回。突厥大驚,收兵議和而退。史萬歲一生威名,官至上柱國{中央軍事高階統帥},後來唐宋皇家為古代64名將設廟享奠,柱國太平公史萬歲位列其中。有興趣的讀君可以百度下,或查閱《隋書-列傳第十七》、《資治通鑑-卷175》。

    附王八拳釋義:

    王八拳是四肢生物,包括人類天生會的一種本能打鬥方式,男女都會,老少皆宜。特點:大開大合,方便易學,氣勢威猛,一旦對方被納入我方進攻節奏,會極其被動,高手也不例外。缺點:漏洞多,“王八拳” 如果不能將之控制,易被對方秒倒。對付高手時候上手就可能被秒倒。

    出拳動作:“掄”:配合前進步法衝鋒,雙手輪流從頭直下掄砸,形成 “撲打” 的效果,將其砸倒。即,踏左腳出右拳,踏右腳出左拳。

    氣勢威猛者,想像自己是一匹衝鋒的烈馬,一個組合就可將對方踏倒在地。

    攻擊模式:掄拳,目標要準確,砸向對方臉頰,頸部兩側。引起對方雙手拼命格擋,即控制戰鬥的主動。

    威懾效果:神識衝擊,暴怒!瞪眼!狂吼!等威猛氣勢,震懾其心神。

    戰略要求:無畏,心懷挨數拳還一拳的尅倒對方的心理,即便對方連續反擊勇猛不退的氣勢,才能達到亂拳掄倒老師傅的效果。

    戰術要求:高速,大力,準確,動作連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攝影應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