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順哥說事
-
2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清朝蒙古分為內屬蒙古與外藩蒙古,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內屬蒙古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州、縣無異。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世襲札薩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權,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和喀爾喀四部、青海蒙古和伊犁準部等,在中央則由理藩院統管蒙古事務。
清朝自努爾哈赤起兵起,就對蒙古採取不同的征服方式。
1.萬曆三十一年(1593),蒙古科爾沁部參加了葉赫部發起的討伐建州九部之役,科爾沁部明安和喀爾喀部勞薩與努爾哈赤“遣使通好,自是蒙古諸貝勒通使不絕”。此後,科爾沁等先後向努爾哈赤稱臣,與滿洲皇家通婚。科爾沁的女人有不少成為了清朝的皇后或貴妃。如皇太極的孝端文皇后、關雎宮宸妃、永福宮莊妃,順治帝的兩任皇后,都是來自博爾濟吉特氏家族。
統一漠南蒙古的皇太極
2.明末,蒙古分裂為數十個部落,以察哈爾部最強。察哈爾林丹汗繼位後,控制了大漠南北的多個部落,實際上成為蒙古各部的盟主。天命十年(1624),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第二年,後金徵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皇太極繼位後,三次征討察哈爾,令喀喇沁、扎魯特、敖漢、柰曼、翁牛特、巴林、科爾沁等部前來會師。天聰八年(1634),林丹汗病死於大草灘,察哈爾、克什克騰部眾相繼歸降。次年四月,林丹汗之子出降,獻元代傳國璽“制誥之寶”,察哈爾部滅亡。皇太極還娶了林丹汗兩位遺孀(即麟趾宮貴妃和衍慶宮淑妃),將她們排在初嫁他的永福宮莊妃之前,以示禮遇和恩寵。鄂爾多斯部、歸化城土默特一併歸降。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臺吉來盛京朝覲,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皇太極稱帝,置蒙古衙門統管蒙古事務,並派員前往歸附的蒙古各部“查戶口、編牛錄、會外藩、審罪犯、頒法律、禁奸盜”,還制定了蒙古爵位制。
3.察哈爾部被滅亡,漠北、青海蒙古各部震動。漠北喀爾喀車臣汗碩壘及烏珠穆沁、蘇尼特部落首先遣使入貢,隨後多個部落首領歸附清朝。
4.康熙皇帝在位期間,三次對準噶爾用兵,平定叛亂,將青海蒙古各部編為二十九旗,授以札薩克,不久設定西寧辦事大臣管理青海。雍正、乾隆年間繼續征戰,最終滅亡準噶爾汗國,平定天山北路。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由俄羅斯遷徙至伊犁,叩關內附。清廷以其部眾為舊土爾扈特四路;以叛逃復歸的土爾扈特臺吉舍稜所屬部眾為新土爾扈特部。
清軍平定準噶爾
-
3 # 馮雲鐸13526677123
一、政治聯姻緣,滿洲宮廷的皇后妃嬪多出自漠北蒙古。二、透過藏傳佛教進行控制,讓眾多蒙古男人信教,降低蒙古增長率,失去反抗能力。三、嚴格控制生活和戰略必須品賣給他們。四製造蒙漢矛盾,孤立蒙古,只能唯一依靠滿洲人。
-
4 # 運河陶山
清朝蒙古
清朝蒙古又稱清代蒙古,指的是清代一朝時期蒙古的情況,包括清代的蒙古社會和政治體制法律等方面。
清朝蒙古分為內屬蒙古與外藩蒙古,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根據部落、地域分而治之,分設札薩克旗、都統旗、總管旗、喇嘛旗進行統治。
內屬蒙古包括八旗察哈爾、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州、縣無異。
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的世襲札薩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權,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和喀爾喀四部、青海蒙古和伊犁準部等。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為一盟,設正、副盟長,掌管會盟事宜,並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在中央,則由理藩院統管蒙古事務。[1]
中文名
清朝蒙古
外文名
The Qing Dynasty in Mongolia
位置
中國西北部
面積
約400萬平方公里
語言
蒙古語/滿語(書面語)
清朝蒙古囊括了今天蒙古族居住的絕大部分地區。生存於白山黑水的滿族,在民族統一和建立國家的過程中,與蒙古各部發生了複雜關係。滿族與蒙古族有著相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彼此居住和活動的地域犬牙交錯。《聖武記》卷1記載:滿族與“蒙古語言居處不同而衣冠騎射相同之國也”。
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就與附近的蒙古諸部會盟、聯姻。1593年蒙古科爾沁部參加了討伐建州的九部之役,後參加的科爾沁部明安和喀爾喀部勞薩與努爾哈赤“遣使通好,自是蒙古諸貝勒通使不絕”。[2]天命九年(1624年),蒙古科爾沁部首先成為後金的藩屬[3]。“本朝龍興,蒙古科爾沁部率先歸附,及既滅察哈爾,諸部相繼來降。於是正其疆界,悉遵約束。有大征伐,並帥師以從。及定鼎後,錫以爵祿,俾得世及。每歲朝貢以時,奔走率職惟謹,設理藩院以統之[4]。”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內附,蒙古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等由俄羅斯統治外,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版圖,乾隆帝作詩曰:“從今蒙古類,無一不王臣。
清朝疆域(1820年)
外藩蒙古又按其歸附清朝的先後分為內札薩克蒙古與外札薩克蒙古。內札薩克蒙古即內蒙古,於天命至康熙初年陸續歸附清朝,並隨清軍征伐各地,“多從龍功臣[6]”,不但政治地位較高,還保留了一定的兵權。康熙中期以後歸附的各部稱為外札薩克,雖然也享有較高的封爵,但其兵權統歸當地的將軍、都統、駐紮大臣(西套蒙古二旗除外)。外札薩克蒙古中的喀爾喀四部後來成為外蒙古。
征服察哈爾明代末期,蒙古分裂為數十個部落,其中以察哈爾部最強。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繼位後,控制了大漠南北的多個部落,實際上成為蒙古各部的盟主。而與女真人臨近的科爾沁、喀爾喀等部,已時常捲入建州女真與其他各部女真的戰爭。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科爾沁部臺吉明安等人與女真葉赫、烏拉、輝發等部聯合入侵建州,被努爾哈赤擊敗。次年,明安遣使與努爾哈赤通好。萬曆四十年(1612年),努爾哈赤娶明安之女為妃。之後,科爾沁、扎魯特等部多次與努爾哈赤家族聯姻。
統一漠南蒙古的清太宗皇太極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使蒙古各部感到威脅。於是林丹汗與明朝結盟,聯手遏制努爾哈赤的擴張。努爾哈赤則利用各部落、氏族之間的矛盾,採取招撫、利誘、通婚、脅迫等手段,以分化蒙古各部,孤立林丹汗。天命四年(1619年),後金在遼河大敗喀爾喀蒙古軍,俘獲喀爾喀、扎魯特的多位頭領以及明安之子桑噶爾。次年,後金將扎魯特部頭領色本釋放,並讓色本立誓:“若不感恩圖報,殃及臣身。[3]”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攻克明軍駐守的瀋陽,進而攻打遼陽。喀爾喀部乘機偷襲瀋陽,試圖營救被俘的齋桑諾顏,但被後金擊敗。於是喀爾喀部以人質、牲畜贖回齋桑。不久,喀爾喀部臺吉古爾布什、莽古勒等率六百戶投奔後金,努爾哈赤將其女嫁予古爾布什。此後,對林丹汗心懷不滿的一部分喀爾喀、扎魯特臺吉投靠努爾哈赤。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首領奧巴向努爾哈赤稱臣,首先歸附後金。次年,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徵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
天聰元年(1627年),柰曼、敖漢二部歸附後金。次年,喀喇沁部歸附,皇太極發兵徵察哈爾。之後,扎魯特部歸附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四子部落、阿嚕科爾沁部歸附。天聰六年(1632年)翁牛特部歸附。四月,皇太極再徵察哈爾,令喀喇沁、扎魯特、敖漢、柰曼、翁牛特、巴林、科爾沁等部前來會師。但蒙古各部多不願與察哈爾交戰,兵馬“多寡不齊,遲速亦異”,有的“僅以一旅從徵”[3]。五月,後金進軍至歸化城,林丹汗南渡黃河,逃往鄂爾多斯。後金俘獲察哈爾數千人。次年,茂明安部、烏喇特部歸附。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病死於大草灘,察哈爾、克什克騰部眾相繼歸降。次年(1635年)四月,林丹汗之子額哲出降,獻元代傳國璽“制誥之寳”,察哈爾部滅亡。鄂爾多斯部、歸化城土默特一併歸降。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臺吉來盛京朝覲,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置蒙古衙門統管蒙古事務,並派員前往歸附的蒙古各部“查戶口、編牛錄、會外藩、審罪犯、頒法律、禁奸盜”[7]。
大敗林丹汗的多爾袞
經略漠北、青海蒙古
天聰九年(1635年)察哈爾部滅亡,漠北、青海蒙古各部震動。漠北喀爾喀車臣汗碩壘及烏珠穆沁、蘇尼特部落首先遣使入貢。崇德二年(1637年),青海和碩特部首領圖魯拜琥(顧實汗)遣使入貢。三年(1638年),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定土謝圖汗、車臣汗、札薩克圖汗貢物為八匹白馬與一匹白駝。次年,蘇尼特部首領騰機思、阿巴噶部首領多爾濟歸附。
康熙帝
順治九年(1652年),青海顧實汗導達賴喇嘛入覲。順治十二年(1655年),居俄羅斯額濟勒河(伏爾加河)之土爾扈特部首領書庫爾岱青遣使入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準噶爾部噶爾丹入侵漠北,喀爾喀三部大敗,土謝圖汗、車臣汗、札薩克圖汗部舉族南遷,歸附清朝,被安置於漠南邊內。二十九年(1690年),噶爾丹領進兵至赤峰。清軍在烏蘭布通將其擊退。噶爾丹退回漠北後,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拒於科布多。三十年(1691年)五月,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車臣汗烏默克、札薩克圖汗成袞之子策旺札布、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等赴多倫諾爾朝覲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封策旺札布為札薩克圖汗。次年,理藩院將漠北喀爾喀三部編旗,授札薩克璽印。三十五年(1696年),清軍三路出擊噶爾丹,康熙皇帝親率中路軍進至克魯倫河。噶爾丹西退,在昭莫多被西路清軍擊潰。三十六年(1697年),漠北平定,喀爾喀三部遷回故地遊牧。
平定準噶爾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準噶爾汗策妄阿拉布坦派大策零敦多布領兵入西藏,次年攻佔拉薩,殺死和碩特部拉藏汗。五十九年(1720年),清軍將準噶爾軍逐出西藏。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和碩特部親王羅卜藏丹津自號“達賴琿臺吉”,舉兵反清。次年(1724年),清軍平定叛亂,將青海蒙古各部編為二十九旗,授以札薩克,不久設定西寧辦事大臣管理青海。雍正九年(1731年),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偷襲科布多,在和通泊之戰中大敗清軍,並進東至喀爾喀。十年(1732年),噶爾丹策零在光顯寺之戰中被清額駙策淩擊敗,退回準噶爾。
乾隆十年(1745年),噶爾丹策零死,諸子爭立,準噶爾陷入內亂。十八年(1753年),原臣屬於準噶爾的杜爾伯特部 (綽羅斯氏)臺吉車淩、車淩烏巴什、車淩蒙克率部歸附清朝。次年(1754年),清軍收撫阿爾泰烏梁海。同時,輝特部臺吉阿睦爾撒納被準噶爾汗達瓦齊擊敗,率部投奔清朝。乾隆皇帝認為消滅準噶爾時機已到。二十年(1755年),清軍分兩路出征準噶爾,進佔伊犁,俘獲達瓦齊,準噶爾汗國滅亡。不久,定邊左副將軍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伊犁失陷,定北將軍班第自盡。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再度調集大軍平叛,收復伊犁。二十三年(1758年),阿睦爾撒納逃奔俄羅斯,不久染天花病死。次年,清軍剿除了阿睦爾撒納殘部及“瑪哈沁”,天山北路底定。
清軍平定準噶爾
渥巴錫東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由俄羅斯遷徙至伊犁,叩關內附。清廷以其部眾為舊土爾扈特四路;以叛逃復歸的土爾扈特臺吉舍稜所屬部眾為新土爾扈特部。
清代蒙古各部的基本行政單位是旗,滿語稱為“和碩”。旗下根據人口數設若干“佐”,蒙古語稱為蘇木,相當於鄉。佐以下有千戶、百戶、十戶。外藩蒙古以一部或數部落為一盟。
旗盟的設定將原來自由遊牧的部落納入行政體制之中,使朝廷能夠有效管理蒙古各部。各氏族、部落的遊牧範圍被限制在旗界以內,不得越界放牧和遷徙。如遇重災之年,需由朝廷重新劃給牧地。這樣就避免了原先普遍存在的部落之間因爭奪牧地而產生的糾紛和混戰,抑制了動亂的發生。另一方面,朝廷在蒙古多封眾建,使原來的汗、部長(部落首領)成為僅掌管一旗的旗長,不再擁有與朝廷對抗的實力。
乾隆嘉慶年間給扎薩克的傳位蒙古文詔書
設官
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各旗長官為札薩克(扎薩克),即旗長,每旗置一人。札薩克掌管一旗政令,由原部落貴族中產生,可以世襲。札薩克下屬官吏有:
協理臺吉[9],每旗二人或四人,協助札薩克辦理旗務。
管旗章京,每旗一人;副章京每旗二人。
佐領,相當於鄉長。順治十六年(1659年)定每一百五十丁置佐領一人。後增至二百丁或二百五十丁置一人。
參領,每六佐領置一參領。
驍騎校,員額同佐領。
千戶,每千戶置一人。
百長,每百戶置一人。
什長,每十戶置一人
內屬蒙古
內屬蒙古不設盟,各旗直接隸屬於將軍、都統或駐札大臣。各旗長官為總管,綜理一旗事務,由地方官員奏請朝廷補放。有些部落,如阿爾泰烏梁海,部分旗的總管由副都統、散秩大臣兼任。旗長為副都統者,稱“副都統旗”;為散秩大臣者,稱“散秩大臣旗”;為總管者,稱“總管旗”。內屬蒙古的佐領及以下官吏與外藩蒙古相同。
駐紮大臣
在外蒙古、唐努烏梁海和科布多,各旗由駐札大臣管轄。
會盟
外藩蒙古的盟由會盟習俗演變而來。清代內蒙古設六盟;外蒙古設四盟;科布多杜爾伯特設左右翼二盟,新土爾扈特設一盟;新疆舊土爾扈特設四路盟;中路和碩特設一盟;西套蒙古不設盟。各部落每三年一會盟,設盟長、副盟長各一人,於該盟所屬各旗札薩克、閒散王公內簡選。青海厄魯特蒙古各部由西寧辦事大臣主持會盟,不設盟長。盟的主要職能是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調解各旗間的糾紛,“清理刑名,編審丁籍”[10],另外還要檢閱各旗兵馬、武器。
封爵
蒙古札薩克之爵位有札薩克和碩親王、札薩克多羅郡王、札薩克多羅貝勒、札薩克固山貝子、札薩克鎮國公、札薩克輔國公、一至四等札薩克臺吉(或一至四等塔布囊)。有爵位而非札薩克者,稱為閒散王公、閒散臺吉。
賽音諾顏部郡王車木楚克扎布畫像
少數外札薩克可以保留名譽上的汗號,地位在親王之上,分別是:
土謝圖汗:喀爾喀土謝圖汗部
車臣汗:喀爾喀車臣汗部
札薩克圖汗:喀爾喀札薩克圖汗部
杜爾伯特汗:杜爾伯特部(綽羅斯氏)
舊土爾扈特汗(卓裡克圖汗):舊土爾扈特部
法令
清太宗崇德八年(1643年),理藩院將原先對蒙古地區頒佈的零散法規進行整理,編為《蒙古律書》,是清代第一部系統的蒙古法律。順治、康熙年間,針對蒙古地區制定的禮儀、制度趨於完備。康熙六年(1667年),頒行《康熙六年增定蒙古律書》。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大清會典》編成,其中理藩院四卷,修訂了清太宗以來頒行的蒙古律法,共計七十七條。乾隆二十九年(1746年)重修《大清會典》,理藩院部分增為五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式頒行《蒙古律例》十二卷,對蒙古各部的官銜、戶口、差役徭役、朝貢、會盟、邊防、刑名、斷獄、喇嘛事例等做了詳細規定。嘉慶年間,理藩院認為蒙古事務“較先增繁”,原有《蒙古律例》已不敷用,開始編修《理藩院則例》。嘉慶二十年(1815年),《理藩院則例》成書。嘉慶《理藩院則例》在體例上打破理藩院各司職能範圍,改以行政事務劃分篇目,成為後來續修的通例。道光三年(1823年),對《理藩院則例》重新修訂,四年後告竣。光緒十六年(1890年),最後一次修訂《理藩院則例》,增加了“捐輸”一卷,共七十卷,於光緒十八年頒行[11]。
蒙古地區關押犯人的木籠子
朝貢
蒙古各旗札薩克均須定期前往京師(北京)或熱河覲見皇帝,稱為年班。札薩克還須每年向皇帝進獻貢物,貢物主要是牲畜及畜產品。例如外蒙古喀爾喀三汗每年的貢物為八匹白馬與一匹白駱駝,謂之“九白”。作為回報,皇帝將內地出產的綢緞、瓷器與金銀器賞賜給札薩克,價值通常超過貢品,至少與之相當。各部入貢的貢道有: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張家口、獨石口、殺虎口。
盟、部、旗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蒙古各盟、部、旗有:
內屬蒙古
一八旗察哈爾
察哈爾八旗統屬於察哈爾都統。
鑲黃旗察哈爾
正黃旗察哈爾
鑲紅旗察哈爾
正紅旗察哈爾
鑲白旗察哈爾
正白旗察哈爾
鑲藍旗察哈爾
正藍旗察哈爾
二歸化城土默特
歸化城土默特二旗統屬於綏遠城將軍。
歸化城土默特右旗
歸化城土默特左旗
三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五旗隸屬於烏里雅蘇臺將軍。
唐努旗
薩拉吉克旗
託錦旗
庫布蘇庫勒諾爾旗
奇木奇克河旗
四科布多內屬各部
科布多各部統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
札哈沁部 一旗
札哈沁總管旗
科布多額魯特部 一旗
額魯特總管旗
明阿特部 一旗
明阿特旗
阿爾泰烏梁海 七旗(光緒末改屬阿爾泰)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副都統旗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散秩大臣旗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總管旗二
阿爾泰烏梁海右翼散秩大臣旗
阿爾泰烏梁海右翼總管旗二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 二旗
總管旗二
外藩蒙古
一內札薩克蒙古
哲里木盟
科爾沁部 六旗
科爾沁右翼旗(科爾沁右翼中旗)
科爾沁右翼前旗
科爾沁右翼後旗
科爾沁左翼旗(科爾沁左翼中旗)
科爾沁左翼前旗
科爾沁左翼後旗
扎賚特部 一旗
扎賚特旗
杜爾伯特部(博爾濟吉特氏) 一旗
杜爾伯特旗
郭爾羅斯部 二旗
郭爾羅斯前旗
郭爾羅斯後旗
昭烏達盟(統屬於熱河都統)
敖漢部 一旗
敖漢旗
柰曼部 一旗
奈曼旗
巴林部 二旗
巴林右翼旗
巴林左翼旗
扎魯特部 二旗
扎魯特右翼旗
扎魯特左翼旗
翁牛特部 二旗
翁牛特右翼旗
翁牛特左翼旗
阿嚕科爾沁部 一旗
阿嚕科爾沁旗
克什克騰部 一旗
克什克騰旗
喀爾喀左翼部 一旗
喀爾喀左翼旗
卓索圖盟(統屬於熱河都統)
喀喇沁部 三旗
喀喇沁右翼旗
喀喇沁左翼旗
喀喇沁中旗
土默特部 二旗
土默特右翼旗
土默特左翼旗(附唐古特喀爾喀旗)
錫林郭勒盟
烏珠穆沁部 二旗
烏珠穆沁右翼旗
烏珠穆沁左翼旗
阿巴哈納爾部 二旗
阿巴哈納爾右翼旗
阿巴哈納爾左翼旗
浩齊特部 二旗
浩齊特右翼旗
浩齊特左翼旗
阿巴噶部 二旗
阿巴噶右翼旗
阿巴噶左翼旗
蘇尼特部 二旗
蘇尼特右翼旗
蘇尼特左翼旗
烏蘭察布盟
四子部落 一旗
四子部落旗
茂明安部 一旗
茂明安旗
烏喇特部 三旗
烏喇特前旗
烏喇特中旗
烏喇特後旗
喀爾喀右翼部 一旗
喀爾喀右翼旗
伊克昭盟
鄂爾多斯部 七旗
鄂爾多斯左翼中旗
鄂爾多斯左翼前旗
鄂爾多斯左翼後旗
鄂爾多斯右翼中旗
鄂爾多斯右翼前旗
鄂爾多斯右翼後旗
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共有十二帝,國祚267年。
-
5 # 老同文化
1626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在後金貴族的支援下繼承了父親的汗位。皇太極吸取了金朝的教訓,極力解決蒙古問題,避免重蹈金朝的覆轍,對蒙古諸部採取“懾之以兵,懷之以德”的政策。首先爭取與察哈爾林丹汗不和的科爾沁、喀喇沁等部的歸附。為了籠絡蒙古封建上層分子,皇太極用聯姻、賞賜、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襲職例、崇奉喇嘛教、與西藏僧俗頭領建立聯絡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援和效忠。1635年林丹汗之子額哲奉母獻傳國璽歸降。鄂爾多斯部也為後金所並。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統一於後金。
1688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乘機向喀爾喀(漠北蒙古)大舉進攻,土謝圖汗等猝不及防,拒戰失利。沙俄趁喀爾喀戰敗,向其上層人物威逼利誘,要他們投降俄國以尋求保護。經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倡議,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舉旗投清。1691年,康熙親至多倫諾爾(漢名七星潭,在上都河與額爾屯河之間),舉行會盟儀式,漠南蒙古49旗王公、漠北蒙古各部之王齊集,康熙宣佈喀爾喀蒙古實行旗制,漠北蒙古正式隸屬於清朝。
1745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病逝,準噶爾內部為爭奪汗權內訌,其領袖和牧民絡繹不絕地歸附清朝,輝特部臺吉阿睦爾撒納和準噶爾部強臣達瓦齊聯手在內訌中崛起,後與其爭權失敗,歸附清朝。達瓦奇昏庸無能、不得人心。1755年清朝出兵進佔伊犁,達瓦齊逃往南疆烏什,為烏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獲送交清軍。當時北疆厄魯特蒙古(漠西蒙古)有四大部族,擊敗準噶爾後,清朝採取“眾建而分其力”的政策,封阿睦爾撒納等人分別為四部汗。1770年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率部東歸,至此蒙古諸部悉數歸附清朝,清朝統治者為鞏固中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
6 # 回憶還是要忘記
1634年夏,林丹汗不幸因病去世。林丹汗福金蘇泰與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率領察哈爾和鄂爾多斯部眾自大草灘返回鄂爾多斯。喀爾喀卻圖臺吉率部進入青海。
1603年,蒙古布延薛禪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長孫林丹汗繼位。林丹汗即位後,在巴林部境內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爾圖察漢浩特作為整個蒙古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強了傳統的左右翼三萬戶的地方行政體制,命永謝布部卻熱斯塔布囊為特命大臣,率領一支軍隊駐防趙城(今呼和浩特一帶),管理右翼三萬戶的蒙古各部,任命烏齊葉特(內喀爾喀)鄂托克錫爾呼納克洪臺吉為管理左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察哈爾八鄂托克雖屬左翼三萬戶,但直屬林丹汗。林丹汗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鞏固汗權,以察哈爾部為基礎,直接控制了內喀爾喀巴林、札魯特、巴嶽特、烏齊葉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時也遙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林丹汗執政前期,漠北喀爾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倫汗、阿魯科爾沁的車根汗、科爾沁奧巴洪臺吉、鄂爾多斯土巴濟農等,定期前往察漢浩特,朝見林丹汗,並與大汗共同商討政務大事,參加大汗舉行的宴會、圍獵等活動。蒙古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按照圖們札薩克圖汗大法約束諸鄂托克,並定期向林丹汗朝貢獻物(《大黃冊》,1957年列寧格勒版)。林丹汗利用藏傳佛教,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林丹汗登基那年,四世達賴雲丹嘉措所遣邁達裡呼圖克圖札阿囊昆噶寧波(大慈諾門汗)經鄂爾多斯抵達呼和浩特,作為蒙古地區黃教的坐床喇嘛。不久,林丹汗將邁達裡諾門汗、卓尼綽爾濟迎請至察漢浩特,不但自己信奉黃教,而且讓他們在察哈爾地區活動,宣揚該教。1618年,當林丹汗26歲時,西藏紅教方面派遣沙爾巴呼圖克圖到達蒙古地區,尋找自己的支持者,林丹汗為紅教喇嘛沙爾巴呼圖克圖的法術所折服,在察漢浩特隆重地迎接了他。林丹汗封他為國師,並接受深奧密乘之灌頂。沙爾巴呼圖克圖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從五臺山取來元世祖時紅教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鑄嘛哈噶喇金佛。林丹汗修建金頂白廟,將金佛供於其中。林丹汗為了弘揚佛教,召集昆噶敖德斯爾、班第達顧實、阿南達顧實為首的33名大翻譯家,在1628-1629年期間翻譯了108卷《甘珠爾經》 (前人已翻譯過其中一部分),並用金字抄寫在藍紙上。林丹汗把祖傳下來的傳國金印和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爾經》視為三大法寶。林丹大汗以沙爾巴呼圖克圖為國師,改奉紅教後,極大地影響了他從前的形象和聲譽。信奉黃教的漠北喀爾喀和右翼三萬戶的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與林丹汗逐漸有所疏遠。影響較大的邁達裡諾門汗,也與林丹汗發生了分歧,久居漠北喀爾喀,已不再同情和支援林丹汗。儘管林丹汗改奉紅教後,其統治地位大受影響,但蒙古各部基本上仍聽從於他的統一號令。而正當此時,女真人已從東北地區崛起。其建州部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於1616年在赫圖阿拉即汗位,國號曰“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早已引起蒙古和明朝的注意。更何況,後金勢力和影響已波及到蒙古邊緣各部。科爾沁、內喀爾喀五部及喀喇沁等,不斷遣人至察漢浩特,希望林丹汗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以遏制後金勢力。1608年,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率領5000人進犯烏拉部。烏拉部為女真人的一支,與科爾沁相鄰。烏拉部派人向科爾沁部求援。經林丹汗同意,科爾沁部翁阿岱巴圖爾諾延及其子奧巴率領科爾沁部大軍到達烏拉境,與烏拉部聯軍共同打退了褚英的軍隊。不久,葉赫部(在昌圖和開原之間所居)首領錦太什受到努爾哈赤的威脅,又向林丹汗告急求援。林丹汗遂命翁阿岱巴圖爾及其子奧巴領科爾沁部兵,往援葉赫部,殺死了努爾哈赤的部將布揚古(《皇清開國方略》卷12)。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邊疆。顯示了自己的勢力,科爾沁部的明安諾延的3個兒子還曾率領部眾深入後金境內,大掠其牲畜。但是,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在遼東地區的地位尚未鞏固,他不敢與蒙古和明朝同時對立。因此,對蒙古人的挑戰,儘量採取忍讓遷就的態度,甚至以通婚(努爾哈赤娶科爾沁明安臺吉女為妃)為手段,爭取與科爾沁、內喀爾喀諸臺吉保持和睦友好關係。1619年六月,當努爾哈赤攻打明朝撫順、開原.鐵嶺、遼陽之際,林丹汗也趁機親率察哈爾和內喀爾喀五部,攻佔了明朝的廣寧城。當時,明朝為了不讓努爾哈赤與林丹汗聯合,使明朝東、北兩面受敵,不斷派人到察漢浩特,竭力討好林丹汗,希望他與明朝保持友好關係。林丹汗也考慮到,與明朝保持友好,進行貿易,有利可圖;同時利用明朝可以遏制和削弱後金勢力。因此,努爾哈赤攻打遼東地區的初期,明朝北境基本上安然無事。為了表示謝意,明朝每年向林丹汗贈送白銀千兩。1619年夏,後金取得了遼東地區以薩爾滸之戰為中心的總體戰役的勝利,士氣大振。七月,努爾哈赤準備乘勝攻打鐵嶺。駐守鐵嶺的明軍勢單力薄,難以抵擋後金精稅。於是明朝派人至察漢浩特,向林丹汗求援。林丹汗命內喀爾喀五部弘吉剌特鄂托克齊賽諾延、札魯特鄂托克巴克、色本以及科爾沁明安諾延之子桑噶爾寨臺吉等領兵萬餘,往援鐵嶺明軍。林丹汗所遣大軍乘夜色到達鐵嶺城下。此時,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已攻克了鐵嶺。他得知蒙古援軍1萬餘人兵臨城下,便指揮諸貝勒出城交戰。齊賽諾延率領的蒙古軍隊,經不起數量上優勢、鬥志旺盛的後金軍隊的猛攻,紛紛敗下陣來,奔遼河奪路而逃。後金軍隊緊緊追殺,活捉了齊賽諾延、巴克、色本、桑噶爾寨等臺吉。1619年十月,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書到努爾哈赤住地,自稱“四十萬蒙古之主”,藐視稱“水濱三萬人之王”(《皇清開國方略》卷7)的努爾哈赤,要求努爾哈赤無條件釋放所獲內喀爾喀臺吉和科爾沁臺吉,並警告努爾哈赤不得進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廣寧城。努爾哈赤釋放了除內喀爾喀弘吉剌特的齊賽諾延以外的所有臺吉,並寫了一封指責林丹汗的措詞強硬的信,通知內喀爾喀五部以牲畜一萬贖回齊賽諾延。林丹汗拒絕努爾哈赤的要求,但仍準備設法營救齊賽諾延。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和諸貝勒率領大軍,圍攻瀋陽,打敗明軍7萬守城部隊,佔領了瀋陽城。努爾哈赤留下部分兵力駐守瀋陽,指揮其餘大部分兵力,準備乘勝攻取遼陽城。林丹汗得知後金佔領瀋陽並留下少數部隊守護的情報後,令管理蒙古左翼三萬戶的大臣,烏齊葉特鄂托克的錫爾呼納克杜稜洪臺吉率領內喀爾喀卓哩克圖諾延、達爾漢巴圖爾、巴哈達爾漢等2000騎兵前往瀋陽營救被禁的齊賽諾延。錫爾呼納克杜稜洪臺吉所率輕騎到達瀋陽城下,與守城部隊展開激戰。但蒙古軍隊擔心努爾哈赤的援兵前來增援,便撤回蒙古本土。1621年八月,內喀爾喀五部送萬頭牲畜,贖回了弘吉剌特鄂托克齊賽諾延。1603年1612年,後金國主努爾哈赤遣人至蒙古科爾沁部,娶明安臺吉女為妃。1614年四月,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娶科爾沁札魯特臺吉鍾嫩女為妻。同月,札魯特內齊汗,將其妹嫁與努爾哈赤五子莽古爾泰。接著,努爾哈赤第四子皇太極娶科爾沁部莽古思臺吉女為妃。同年十二月,札魯特部額爾濟格臺吉女嫁給努爾哈赤第十子德格雷。1615年努爾哈赤又納科爾沁孔果爾臺吉女為妃。1617年內喀爾喀巴嶽特鄂托克達爾漢巴圖爾諾延之子恩格德爾娶女真舒爾哈齊四女為妻。經如此頻繁的聯姻,減少了來自蒙古方面的壓力,使努爾哈赤集中精力去對付明朝。1618年四月起,努爾哈赤指揮後金大軍,先後攻克了明朝的遼東要鎮撫順、開原、鐵嶺,並取得了薩爾滸大捷,殲滅了明朝在遼東地區的有生力量。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攻取瀋陽後,乘勝攻克了遼陽城,四月遷都遼陽。1622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大軍西渡遼河,攻下了明朝的軍事重鎮廣寧(也稱北鎮)。1625年遷國都於瀋陽。此時,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完全掃除了明朝在遼東地區的勢力。鞏固了在遼東的統治後,他將注意力逐漸轉向了蒙古察哈爾部。首先對察哈爾的外圍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採取了離間、拉攏、威脅等手段,以孤立和削弱林丹汗的勢力。1619年七月的鐵嶺戰役後,努爾哈赤頻繁遣人至內喀爾喀,要求諸臺吉與後金盟誓修好,共同對付明朝。努爾哈赤與內喀爾喀建立同盟的目的是為了離間內喀爾喀與林丹汗的關係。十一月,在內興安嶺的色特爾黑地方,內喀爾喀五部部分臺吉與努爾哈赤所遣使臣額剋星額、綽庫爾、雅希禪、庫爾禪等刑白馬烏牛,設酒盟誓,表示彼此修好,與明朝為敵(《皇清開國方略》卷6)。1621年十一月,內喀爾喀五部的古爾布什、奔古勒二臺吉率領所屬六百戶,至遼陽歸附於後金(《皇清開國方略》卷7)。努爾哈赤設大宴迎接,並將松古圖公主嫁給了古爾布什臺吉。內喀爾喀部分臺吉與後金通婚、盟誓等事,引起了林丹汗的疑心。他嚴厲指責管理左翼三萬戶的大臣錫爾呼納克杜稜洪臺吉管束不得力,甚至懷疑他暗中與努爾哈赤已有聯絡,準備對錫爾呼納克杜稜洪臺吉和其他諸臺吉採取必要的措施。這反而加速了蒙古內部的分化。本來從林丹汗信奉紅教後,尊崇宗喀巴黃教多年的漠北喀爾喀以及漠南影響較大的諸部,已與林丹汗貌合神離,開始自行其是了。1622年二月,管理左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錫爾呼納克杜稜洪臺吉與林丹汗發生分歧,遂率領所屬烏齊葉特部與明安諤勒哲依圖臺吉所屬烏嚕特部共三千多戶,投奔遼陽城,歸順了努爾哈赤。受其影響,1623年正月,內喀爾喀拉巴什希布、索諾木、莽果、達賴臺吉等也各率所屬五百戶投奔了遼陽城。此時,烏珠穆沁部翁袞都喇爾子多爾濟車臣濟農與其叔之子塞稜額爾德尼臺吉也因與林丹汗不和,率部投奔了漠北喀爾喀車臣汗碩壘。蘇尼特部素塞巴圖嚕濟農、浩齊特部策凌伊爾登、阿巴噶部都思噶爾札薩克圖濟農各率所部,也投奔了漠北喀爾喀車臣汗碩壘。針對錫爾呼納克杜稜等臺吉投奔努爾哈赤,林丹汗傳令內喀爾喀和科爾沁部,不得與後金使臣擅自往來,若被發現,定要興師問罪。1623年五月,努爾哈赤又暗遣佑雷和伊沙穆,分別前往札魯特右翼臺吉達雅和色本兩處。奉命監視右翼的札魯特左翼臺吉鍾嫩和巴林左翼臺吉昂安等,中途劫奪了佑雷、伊沙穆所帶衣物。色本懼怕林丹汗問罪,於是率部逃入科爾沁。科爾沁奧巴也惟恐得罪林丹汗而不敢收留。色本臺吉走投無路,只好投奔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得知內喀爾喀的很多臺吉懷有歸順之心,但被林丹汗所阻不敢輕舉妄動。於是決定以武力相助欲附之臺吉。經多次往來,努爾哈赤已爭取了科爾沁奧巴為首的諸臺吉。1624年二月,努爾哈赤遣巴克什、希福、庫爾禪至科爾沁,在伊克唐噶哩坡(今科左中旗花土古拉蘇木一帶)與奧巴為首的諸臺吉刑白馬烏牛盟誓(《皇清開國方略》卷8)。此時,林丹汗叔祖岱青臺吉與林丹汗不和,遂領所屬錫納明安鄂托克及其六子逃入科爾沁境內,受到奧巴洪臺吉的保護。林丹汗命弘吉剌特鄂托克齊賽諾延領兵追回岱青臺吉。齊賽諾延深入科爾沁,斬殺了前來堵截的奧巴屬下六臺吉,取勝而返。1625年十一月,林丹汗親自率領內喀爾喀部分兵力,前往科爾沁奧巴洪臺吉所在地格勒珠爾根城,圍城問罪。努爾哈赤命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率領5000名精銳騎兵,由農安塔前來援助奧巴,迫使林丹汗撤走。內喀爾喀巴嶽特鄂托克達爾漢巴圖爾之子恩格德爾臺吉欲歸後金,因懼林丹汗,不敢前移。努爾哈赤命諸貝勒率兵,移其部眾於遼陽。在此期間,努爾哈赤以札魯特部人奪其使臣財務為藉口,派阿巴泰、德格類等貝勒率領3000人,深入札魯特左翼擊斬了昂安臺吉,盡獲其妻孥人戶畜產而去。面對後金統治者的軍事壓力,林丹汗未能有效地組織各部與後金正面作戰,客觀上為後金提供了蠶食其外圍各部的機會。1626年五月,努爾哈赤親統大軍,分兵八路進攻巴林部,擊斬了該部臺吉囊努克,收其畜產班師。巴林部的部分臺吉率部逃入科爾沁境,歸順了努爾哈赤。同年十月,後金以札魯特臺吉鄂爾齊圖等兵阻前往科爾沁的使臣為藉口,由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率領萬餘兵馬攻打了左翼札魯特諸臺吉,俘虜了巴克為首的14個臺吉及人畜。隨後,後金統治者又以武力迫使察哈爾所屬阿剌克楚特鄂托克小臺吉圖爾濟率屬下百餘戶歸附了後金。1626年八月,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去世,其四子皇太極即位。皇太極登基後,加快了征服蒙古各部的步伐,三徵林丹汗。皇太極以軟硬兼施的手段,拉攏並征服了察哈爾部外圍的內喀爾喀(巴林、札魯特、巴嶽特、烏齊葉特、弘吉剌特)和科爾沁部,使素來強大的察哈爾部的力量大為削弱。於是皇太極將軍事行動的鋒芒直指察哈爾部。奈曼和敖漢為察哈爾八鄂托克成員,影響較大。努爾哈赤及其繼承人皇太極早就透過奈曼鄂托克中有影響力的烏木薩特綽爾濟喇嘛,策動奈曼部長袞楚克巴圖魯臺吉歸順後金。1627年二月,皇太極暗中遣人至奈曼部袞楚克所在地,希望袞楚克說服敖漢部首領索諾木杜稜及克什克騰部首領索諾木諾延歸順後金。四月,奈曼和敖漢部遣人表示,他們曾說服林丹汗與後金講和,但他們的努力遭到林丹汗和克什克騰部長的拒絕。六月,奈曼和敖漢部長派遣烏木薩特綽爾濟喇嘛至都爾弼城(後為清朝養息牧場),通知後金兩蒙古部來降。皇太極領諸貝勒自都爾弼渡遼河,迎接了兩部長。1627年十二月,察哈爾阿喇克楚特部長多爾濟伊勒登、安班和碩齊、扣肯巴圖魯、昂坤杜稜等臺吉,也先後率部依附於皇太極。在此期間,皇太極曾數次遣人策動喀喇沁部歸順後金,但其所遣使臣均被察哈爾所屬多羅特部人截殺。1628年二月,皇太極以使臣被殺為由,親自率領精銳之師征戰察哈爾。皇太極命其弟多爾袞和多鐸貝勒為先鋒,率精兵先進。多爾袞探知多羅特部青巴圖嚕塞稜及其部眾在敖穆倫住牧,於是合兵襲擊了敖穆倫,多羅特部多爾濟哈坦巴圖嚕受傷遁走,臺吉固嚕被殺,其部眾萬餘人被皇太極俘獲(《皇清開國方略》卷11)。皇太極與喀喇沁通使,進兵察哈爾殺掠了多羅特部。於是,林丹汗興師進抵喀喇沁部所在地,以武力裹走了喀喇沁蘇布地塔布囊及其弟萬丹偉徵所屬戶口牧產。喀喇沁拉斯喀布汗與土默特、鄂爾多斯、阿蘇特、永謝布的部分臺吉聯合,攻打了駐守趙城(在呼和浩特城一帶)的林丹汗的一支軍隊。1628年七月,喀喇沁部首領派遣以4名喇嘛為首的使團與皇太極的使臣,刑白馬烏牛盟誓,歸順了皇太極。趁此機會,皇太極決定第二次徵察哈爾林丹汗。1628年九月,皇太極分遣巴克什和希福傳令西北歸順的外藩蒙古各部率領所屬兵馬,到達約定地點,以徵察哈爾林丹汗。敖漢部長索諾木杜稜、奈曼部長袞楚克巴圖魯會於都爾弼城;內喀爾喀諸貝勒所率兵馬會於遼陽城;喀喇沁和科爾沁部會於綽羅郭勒。皇太極統領大軍乘夜攻入察哈爾部的錫爾哈錫伯圖、英湯圖等地,俘獲了很多人畜而還。科爾沁臺吉滿珠習禮及巴敦(孔果爾之子)力戰察哈爾部眾,將所獲物獻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分別賜二人"達爾漢巴圖嚕"和"達爾漢卓哩克圖"號。惟有科爾沁部長奧巴不忍心殺掠林丹汗及其部下,以足疾為由未到達所會之地,與其弟布達齊率部抵達察哈爾邊界,虛張聲勢而還。皇太極遣人問罪,罰駝十峰,馬百匹(《皇清開國方略》卷12)。1630年十一月,阿魯科爾沁部長達賚楚琥爾、四子部落臺吉伊爾扎布墨爾根臺吉、阿魯伊蘇特部臺吉齊桑達爾漢、噶爾瑪伊勒登等各率所部先後歸順了皇太極。皇太極將他們安置在西拉木倫河北岸遊牧。1631年十一月,林丹汗為了用武力奪回阿魯諸部臺吉,遂興師到達阿魯科爾沁達賚楚琥爾牧地,帶走了塞稜阿巴海的部眾。皇太極親率2000名精銳騎兵聞訊趕來,林丹汗早已越過興安嶺而去。1632年三月,皇太極決定第三次遠征察哈爾林丹汗,傳令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速率部來會。四月,科爾沁、札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部長臺吉會於西拉木倫河岸,總兵力約10萬。四月下旬,皇太極率領大軍越過興安嶺,駐守都埒河。當夜,鑲黃旗兩個蒙古人偷馬逃出,將大軍壓境的訊息報告給林丹汗。林丹汗欲率部撤至漠北喀爾喀,但喀爾喀三汗與他不和。於是林丹汗率領所屬10萬之眾,西奔庫赫德爾蘇,經呼和浩特,渡黃河到達鄂爾多斯。皇太極分兵三路窮追林丹汗41天,五月下旬進駐呼和浩特,得知林丹汗已南渡黃河而去。遂停止追擊,經宣府、張家口返回。途中收攏了林丹汗所遺部眾數萬人。後金大軍到達呼和浩特後,林丹汗在成吉思汗陵前舉行莊嚴的儀式,宣稱自己為全蒙古的"林丹巴圖魯汗",遂帶領察哈爾、鄂爾多斯部眾,移動成吉思汗之陵,西渡黃河至大草灘。林丹汗在大草灘永固城一帶擁眾落帳,等待時機,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此時,一向堅決支援林丹汗事業的漠北喀爾喀卻圖臺吉(土謝圖汗部),於1634年初,率所部4萬之眾,直奔大草灘與林丹汗會合。林丹汗和卻圖臺吉透過紅教的關係,與藏巴汗和白利(康區)土司頓月多吉建立了聯絡(金巴道爾吉《水晶鑑》,留金鎖校注)。1634年夏,林丹汗不幸因病去世。林丹汗福金蘇泰與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率領察哈爾和鄂爾多斯部眾自大草灘返回鄂爾多斯。喀爾喀卻圖臺吉率部進入青海。林丹汗病故後,皇太極於1635年二月命多爾袞、嶽託、薩哈廉、豪格領兵1萬,前往鄂爾多斯尋找林丹汗子額哲。三月,多爾袞在西喇珠爾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妻子囊囊,得知額哲所在地。四月二十日,渡過黃河,至托里圖找到了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後來,後金統治者將察哈爾部安置於義州,分設左右翼察哈爾八旗,封林丹汗子額哲為親王,並將皇女馬喀塔格格嫁之,設都統和副都統統治察哈爾左右翼。1636年三月,漠南蒙古十六部49個大小領主齊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發行版)。同年,皇太極在盛京(瀋陽)即位,改國號“清”,改元崇德 -
7 # 大宋藝祖趙匡胤
女真(滿洲人)之所以能夠降伏蒙古族,使中國北方邊境之害變為我中國北部的屏障,只靠打仗不是不可以的。從努爾哈赤時代就與蒙古北元(主要是漠南蒙古)“通婚”。有一明粉對我說“通婚不就是下嫁嘛”。這人的思想狹隘(明粉都是這樣的德行)。滿清王朝的“通婚”與漢唐的公主“下嫁”不一樣,漢朝與唐朝的和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而女真滿洲與蒙古人的通婚可是真正竭誠實實在在的親屬關係的,如天聰汗清太宗崇德皇帝皇太極在盛京(今遼寧瀋陽)稱帝時曾冊封自己的一後四妃,這五個女人有倆個共同特點:都是漠南蒙古人。都姓“博爾濟吉特”氏
-
8 # 聚泉鋪
說句俗氣的話就是打哭了,哄樂了。先是發兵征服漠南蒙古,然後搞滿蒙聯姻,赫赫有名的孝莊太后就來自蒙古科爾沁草原。這樣一步步降伏了蒙古。另外在蒙古推行喇嘛教,一家的長子可以不當喇嘛,其他小兒子都必須入教當喇嘛,不能結婚生子,使蒙古人逐步喪失了戰鬥力個和血性。
-
9 # 扣毛
劃定活動範圍,以前你不是能跑麼,現在盟旗制劃定,不讓你瞎雞巴跑。
上層通婚聯姻,牢牢控制住上層既得利益體,再由他們打擊下層反抗勢力。
赤膊上陣,種族滅絕,對於準噶爾這種軟硬不吃,拒不服從管理的,清軍展開種族滅絕大屠殺,整個衛拉特蒙古部落團滅。
最後還有兩個歷史的程序要考慮,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和西伯利亞被俄國佔據,導致蒙古騎兵的威懾力和大後方都不復存在,於是蒙古的榮光就過去了。
回覆列表
儘管明清政府都曾經擊潰蒙古高原的政權,但只有清朝建立起了有效的統治。因為清朝做出了制度創新,構建出了針對牧區的直接統治體系(盟旗制),將戰術勝利的成果以制度形式鞏固了下來。
===========正文==========明政府在建立之初,曾重創蒙古草原政權,基本過程如下。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七月,明將徐達等率軍攻佔大都(北京),惠宗北奔上都(錫林郭勒盟)。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常遇春、李文忠攻佔上都,惠宗北走應昌(今赤峰附近)。左副將軍李文忠等率東路出居庸關,直克應昌,惠宗之孫及后妃、諸王、官吏等多人被俘,解往京師。時元惠宗已卒,太子僅以數十騎敗走和林(近蒙古杭愛山),在和林即皇帝位,年號宣光,以明年為宣光元年。宣光元年(1371年),明軍十五萬兵分三路,出擊漠北。中路與東路為北元所敗,此後戰局陷入膠著。宣光八年(1378年),北元汗死去,廟號昭宗。其子繼任為元朝皇帝,稱烏薩哈爾汗,年號天元(1379-1388)。天元十年(1388年)三月,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到捕魚兒海(今貝爾湖),奔襲北元汗帳。北元慘敗,烏薩哈爾汗帶著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行至土剌河一帶,為其部將也速迭兒所縊殺。捏怯來、失烈門南下,投降明朝。 經此一役,烏薩哈爾汗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為明軍俘獲。至此,黃金家族對蒙古高原的統治已經暫時告一段落,明朝成功實現了對草原的去中心化。但同時,明朝也陷入了前代中原王朝的相同困境,如何在已經破碎化的草原建立有效統治?
首先,絕對不能放任不管。在內亞語境下,牧區的權力真空不會持續太久,總會自發生成新的權力中心,這在前代已經有所體現。如漢滅匈奴,而鮮卑興;唐亡突厥,則回鶻起。即使能剷除一個遊牧政權,很可能不到十年又會出現新對手。
其次,明又無力針對牧區進行直接統治。直接統治的核心在於控制人口和土地,而在牧區,這已經超出了明政府的能力圈(或者說知識儲備)。在農耕區,只要在交通要道建立城池,編戶齊民,統計耕地,就可建立起基層稅收、團練體系。但在牧區,各部落逐水草而遷徙,即使能被禁錮一時,但人可以逃亡,反正牧場到處都是。
最後,明代試圖採取了一種間接統治的策略。①修長城,戍九邊。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長城的目的有二,一是軍事防禦,二是貿易控制。允許對明稱臣的部族定期互市,並對敵對部族貿易封鎖。這點相當成功,不少部族為了取得貿易權,形式上嚮明朝稱臣,實現了和平共處。②廣封王,眾建以分其勢。極力避免草原出現統一的權力中心,力爭在牧區形成多中心的均勢體系。
明代的這一策略其實成敗參半。明代確實能透過貿易控制,在大多數時間實現了與蒙古(韃靼、瓦剌)的邊境安寧。另一方面,至達延汗(其實就是大元汗的意思)在1506年統一漠南蒙古(韃靼)後,蒙古高原還是重新形成了統一的權力中心。
至明末,達延汗重建的蒙古汗國傳承至林丹汗。林丹汗直轄察哈爾部,又是整個東蒙古(韃靼)的總汗。
後金(清)興起後,其征服蒙古(衛拉特部除外,明又稱瓦剌)的流程如下: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林丹汗與明朝結盟,聯手遏制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後金在遼河大敗喀爾喀蒙古軍,俘獲喀爾喀、扎魯特的多位頭領。 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攻克明軍駐守的瀋陽,進而攻打遼陽。喀爾喀部乘機偷襲瀋陽,但被後金擊敗。不久,喀爾喀部臺吉古爾布什、莽古勒等率六百戶投奔後金,努爾哈赤將其女嫁予古爾布什。此後,對林丹汗心懷不滿的一部分喀爾喀、扎魯特臺吉投靠努爾哈赤。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首領奧巴向努爾哈赤稱臣,首先歸附後金。次年,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徵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天聰元年(1627年),柰曼、敖漢二部歸附後金。次年,喀喇沁部歸附,皇太極發兵徵察哈爾。之後,扎魯特部歸附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四子部落、阿嚕科爾沁部歸附。天聰六年(1632年)翁牛特部歸附。四月,皇太極再徵察哈爾,令喀喇沁、扎魯特、敖漢、柰曼、翁牛特、巴林、科爾沁等部前來會師。但蒙古各部多不願與察哈爾交戰。五月,後金進軍至歸化城,林丹汗南渡黃河,逃往鄂爾多斯。後金俘獲察哈爾數千人。次年,茂明安部、烏喇特部歸附。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病死於大草灘,察哈爾、克什克騰部眾相繼歸降。次年(1635年)四月,林丹汗之子額哲出降,獻元代傳國璽“制誥之寳”,察哈爾部滅亡。鄂爾多斯部、歸化城土默特一併歸降。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臺吉來盛京朝覲,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大清諧音“代青”,蒙語可解“勇士”)。類似於唐帝對草原地區自稱天可汗,清主在漢地稱帝的同時,也同時聲稱繼承了蒙古的汗位,並得到了蒙古諸部的背書承認。但李唐對於草原地區就是簡單冊封部落首領官職,並對部落冠以州名,最後再加以外交制衡,避免出現獨大。其效果甚至不如明代的經濟制衡,突厥、薛延陀、回鶻、黠戛斯、契丹諸部競相崛起,唐在漠北獲得了一次次的戰術勝利,卻總是換來新的草原之主。清代另闢蹊徑,構建出了一套針對牧區的地方行政體系(盟旗制),將遊牧部落齊民編戶,禁錮在各自的小片土地上。實質上,是將前代的眾建分其勢的治理原則,予以制度化。
清廷採取了直接統治的策略,具體如下。①稱蒙古大汗,宣稱直接繼承了蒙古帝國法統;②奉黃教,籠絡蒙古各部的宗教勢力(據現有史料記載,雍正、乾隆兩帝似乎不信教,對薩滿、佛教、基督均視作迷信,但政治上採取實用主義);③對戰略要點建城並駐軍,由各路將軍統轄。④對蒙古基層採取盟旗制,離散部落、齊民編戶。
盟旗制大體如下
清對歸附的蒙古部眾,按盟旗原則重新安置歸附的蒙古諸部,直至全蒙古部眾悉數被納入盟旗體制。其中,旗是清廷設在蒙古地區的基層行政單位,在法理上是清朝皇帝(也就是蒙古大汗)賜給旗主的世襲領地。旗經過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透過任命札薩克(執政官)而形成。盟為旗的會盟組織,合數旗而成。每盟設正副盟長各一人,由清帝派人兼攝。盟長的主要任務是充當三年一次的會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練兵、清查錢穀、審理重大刑名案件、監督屬下各旗等職責,但無發兵權。同時,清代嚴格限制各旗屬民越旗遊牧、耕種、往來、婚嫁。盟旗制下,蒙古諸部的經濟基礎實質上已從遊牧制轉變成畜牧制,實現了人口土地緊密結合,方便清廷統治。至此,蒙古舊地被分割成內屬、外藩共計262旗。其中外藩蒙古各旗主的權柄已形同西南土司,而內屬蒙古甚至已經實現“改土歸流”,由清帝直接派遣旗主。有清一代,牧區再也無法自發形成新的權力中心,或者說,清廷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蒙古高原的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