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被動專家

    隋堤煙柳龍舟逝,大業沙崩固不難,雁門馬邑出紫塞,旌旗漫卷地程偏,總持弟子釋迦教,擁騎萬眾下江南,江都殿腳瓊花讖,凌替烝淫是流言,千尋鋼鏈沉江底,躍馬金陵勇將先!寒門子弟開科選,上品貴胄總赧然,十八嬰兒篡神器,蒲山公子謀劃全,一命嗚呼深宮內,誰憶當年萬邦顯,長白山前郎知世,淮南趙北起烽煙,反王紛紛來授首,日鎖五龍銀甲翩,是誰擺下銅旗陣,千乘良駒效子騫,八里二賢劫皇槓,英雄聚義瓦崗山,擂鼓甕金李元霸,不逢存孝千古憾!四平鏖戰有變豹,晉陽宮內綺旎連!周隋已覆乃天命,唐室定鼎在長安!太宗西北射天狼,翦滅群雄社稷安,十八學士天策府,廿四功臣畫凌煙,二徵高麗十三郡,豪傑三箭定天山,百代軍略李世勣,殲敵孔雀河水邊,單鞭奪槊尉遲恭,叔寶金鐧碎敵堅!何用腐儒聲嘵嘵,三江悅虎效龍邊!不滅肅慎千古恨,孽種遺留至今天!東海散人作於一照樓瀚海書齋!

  • 2 # 杯酒釋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隋煬帝在位短短十四年,一方面開鑿運河,開疆拓土,經營西域,重開絲路,奠定了大唐帝國興旺繁榮的基礎。另一方面卻是急於求成,不恤民力,耗盡國力,加深人民痛苦。於是,作為隋煬帝楊廣的表兄,唐帝國開國皇帝李淵給了楊廣一個諡號為“煬”——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

    後人對楊廣的評價“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 3 # 風月同天知事吧

    隋煬帝是一個有功有過的統治者,在許多人眼中,他的過大於功,所以隋煬帝在後世中的口碑較差,甚至有人將他稱為昏君。但是歷史中的隋煬帝是一個有真正有才能的實幹人,然而他卻在做皇帝上沒有大的天賦,把一手好牌打的稀亂。

    為什麼這麼說?三件事可以說明。

    其一,開創科舉制。我們都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朝首創的,當然,建立科舉制度的是隋煬帝的爹隋文帝,但科技制度還來不及完善的時候,隋文帝就已經去世了,所以這個重擔就順其自然就落到了他兒子身上。我們都知道隋朝當時想做官的,只能夠依靠門第,也就是說只有你家族是當官的,你才有機會當官,但如果你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農民,那你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一名官員。所以隋煬帝開創了進士科這個制度就打破了之前了門第才能做官的限制,進士科給了普通民眾一個可以光宗耀祖的渠道。而這個制度可以說是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也讓許多出生平困的。卻有著遠大志向的那些寒門子弟,有了一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其二,重修大運河。修運河是件利國利民的千秋大事,隋煬帝的眼光也很獨到,並且得到了滿朝文武的支援。但是,就當時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力來說,進度過於突飛猛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國庫虧空,民心渙散,以至於遇到叛變和起義都拿不出錢和精力來抵抗,導致了滅國。

    其三,三徵高句麗。商代開始,高勾麗屬於中國的藩屬國。隋朝統一中原後,隋煬帝楊廣讓高句麗向隋朝進行朝貢,可高句麗不僅不朝貢,還經常騷擾隋朝的邊境。因此,引發了隋煬帝對他的征討。前兩次戰爭以隋朝慘敗為結局,第三場高句麗受不了頻繁的戰爭,不得已而請求投降。雖然說這場戰爭最後還是以隋朝勝利為結局,然而這三次的征戰,把隋朝的國力給實實在在的掏空了,甚至將百姓的牛馬、食物徵用,自然引起了百姓不滿,加上三年征戰中許多壯丁都被強徵,導致民間生產力不足,矛盾累積,最後無法挽回。

     

    所以一味地說隋煬帝是一個昏君,說他荒淫無道的話,那肯定是不公平的。畢竟,科舉制度和重修大運河,那可是真正的影響了後世幾千年。但是如果說他是一個明君的話,他所做的無謂的征戰,那的確是給自己的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痛苦。所以評價隋文帝的話還是要有一把秤,知道他的過也知道他的功。不要因為一件事情就把他給定性了,對於一個明明有能力名垂青史的皇帝來說是一件多麼冤枉的事情啊!

  • 4 # 魔鬼資料

    隋煬帝楊廣,客觀評價,是繼秦始皇之後對中國影響最大的皇帝。主要功績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了自三國以來近四百年的戰亂局面,令分裂了近二百年的九州重鑄為一體,更讓中原百姓從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時代中脫離出來。建立了大一統王朝。

    2、最先開鑿了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這條運河弊在當代,功在千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作用。

    3、經營西域,開疆擴土五萬裡,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遼闊疆域。基本奠定了中國地理版圖。

    4、創立了影響中國後世千餘載的科舉制度,為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開創了一條明路。

    5、頒佈了“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熱情接待外國使團,並積極對外派出使者,促進了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並在西域舉辦了萬國博覽會,和現在世博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大隋在楊廣執政時期萬國來朝,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年來的“天朝上國”意識自此而始,之後更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底的驕傲,並進一步演化為如今已然穩固濃郁的民族自豪感。

    7、興建首都大興城。也就是唐代時期的長安城。建成後的大興城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8、修建了大量的糧倉。位於洛陽市城北的含嘉倉糧倉,始建於公元605年,整個糧倉長612米,寬710米,共有圓形倉窖400餘個!該糧倉發掘過程中,竟然還發現了一窖儲存完整的糧食,專家去除了穀子樣的顆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發芽,不得不佩服古人糧倉的保鮮水平。

    二、總體來說隋煬帝的功遠大於過,過主要提現在兩個方面。

    1、首先是營造東都洛陽,隨後又下令開鑿南北大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這些工程調發男丁竟高達200多萬,超出當時國力承受範圍。

    2、在軍事方面,隋煬帝三次御駕親征高句麗,皆是無功而返。最多的兵力竟然高達一百一十三萬人,徵調來運輸軍事物資的民夫更是不計其。連年征戰,使得民不聊生,饑民遍野。

  • 5 # 娓娓道來的阿果

    歷史上有兩位爭議很大的皇帝,就是秦始皇和隋煬帝楊廣。是人就有功與過,再暴虐的帝王也不例外。隋煬帝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的父親是隋文帝楊堅。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隋煬帝:

    【他的出生】:據說楊廣出生當晚本是皓月當空,明月如鏡,他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天空突然雷聲大 作,霎時間傾盆雨住,有奇人降世的異象。他父親隋文帝給他取名楊廣,乳名阿摩。

    【他的相貌】:天庭飽滿,濃眉大眼,眼閃星輝,極受文帝喜愛。

    【他的性格】:脾氣暴躁,極為要強,稍不如意就大打出手;復仇心強,心狠手辣。

    【他的學識】:生性聰明好學,才智過人,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他的膽略】:膽識過人,頗有計謀。

    【他的繼位】:發動仁壽宮變,弒父奪位。

    【他的死亡】:一代帝王駕崩,竟然是蕭後和宮人用幾塊木板做成棺材,偷偷埋在江都宮琉珠堂下。

    能文能武的隋煬帝有哪些功過呢?

    隋煬帝的功與過

    一.隋煬帝的功績:

    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中國幾百年的分裂狀況;結束戰亂,救百姓於水火;

    2.最先開鑿了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是南北融合一體,促進交流,繁榮經濟,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3.開疆拓土:a進擊林邑(今越南北部),開拓疆土5萬里,建立遼闊疆域勝於秦漢與唐宋;

    b.開拓琉球(臺灣),是繼孫吳之後的又一重要舉措,拓邊鞏固國防,加強琉球與大陸 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

    c.征服吐谷渾,設定新四郡,使青海和新疆統一於中國。

    4.倡行進士科舉制度,開創招賢納士的一條明路,影響力久遠;

    5.頒佈了“無鎘夷夏”的開放政策,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

    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萬國來朝增強濃郁的。民族自豪感。

    7.文學貢獻:早在做晉王時,曾招引許多文學之士編纂史籍。繼位以後命人寫成【長州玉鏡】400卷。 還命人變成【區宇圖志】1200卷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地理書。留有邊塞詩【江都宮樂歌】, 成為我國七律詩的開山之作。

    二.隋煬帝的過錯:

    1.是營造東都洛陽,隨後又下令開鑿南北大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這些工程調發男丁高達200多萬,導致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使百姓負擔沉重,怨聲載道。

    2.在軍事方面,隋煬帝3次御駕親征高麗,皆無功而返。最多調遣兵力竟然高達113萬人,徵調來運輸軍事物資的民夫更是不計其數。由於連年征戰,使民不聊生,饑民遍野。

    因為他的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的農民起義,致使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滅亡。大業14年(618年4月11日)。發生江都兵變,最後死於宇文化及之手。一個文采卓絕的人,沉溺驕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隨意為內宮補充美女,夜夜笙歌。特別是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船隊長達200餘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十分嚴重。在進攻高麗時因戰爭失敗冤殺官民,搶奪財產,隨意流徙魚肉百姓。

    據【資治通鑑】記載,隋煬帝經常巡遊,在位14年,在京時間不足一年。隋煬帝自己腐朽,對人民殘酷剝削;施加繁重賦役。每次巡遊,沿途幾百裡的州縣都要貢獻食物,吃不完就埋掉。供獻豐厚的升官進爵,稍不如意便受譴責以至殺身,因此官吏就拼命剝削百姓。更嚴重的是無休止的徭役、兵役,從605-611年間,他不斷徵發勞役掘長塹、筑西苑、建東都、開運河、修長城、伐木造船,開山通道每月役長達200萬人。男丁不夠逼婦女服役,致使餓殍漫道,民不聊生。

    總結:隋煬帝雖有帝王之風采,同時也夾雜著苦難;既生動又不可思議,既輝煌又滿是傷痕血淚。他的“暴君”和“豔主”的罪名,以及他一生的功過是非,都歸功於他的性格,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

  • 6 # 月亮河觀點

    隋煬帝楊廣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開創的一些事業,讓短暫的隋朝在中國歷史可圈可點。修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經營西域,東征高句麗,都是穩固國家政權的重大戰略舉措,需要開闊的視野和無畏的勇氣才能做到。完善科舉制度、興辦學校、整理典籍,是極為英明的舉措。然而,他的這些豐功偉績,都被他的一個致命缺陷瓦解掉了,從而使他成為一個亡國之君。

    這個致命缺陷就是剛愎自用,聽不得人勸。修建東都,開鑿運河,已耗費大量民力。經營西域,三徵高麗,更使民眾生活雪上加霜。他卻我行我素,窮奢極欲,好大喜功,一點批評的意見都聽不得。在一些臣僚忍無可忍好心勸諫時,不是被殺就是被貶。直到後來,身邊已經沒有人再敢或再願去反駁他的意見,只好任由他的“大頭症”肆意發作。

    待到民不聊生,聚義造反時,很快就演變成了雪崩效應,兵變和起義遍地開花,而他卻幾乎找不到一個願意為他效命的忠勇之人。連他的兩姨弟兄李淵也在太原起兵造反,攻入他的老巢長安,從而徹底澆滅了他恢復河山的雄心。更為可悲的是,連他的御用衛士也不忠心於他,最後被他帶到江都的關中嫡系衛士用衣帶被勒死。要不是跟隨他多年還有很高威信的蕭皇后命宮人找木板把他埋葬,他差點就暴屍荒野。一代懷有雄心壯志的帝王,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 7 # 茶馬尋蹤

    給隋煬帝楊廣貫以暴君,說其荒淫無恥等等是唐朝要宣示其合法正統而對隋煬帝的汙衊汙化,就如同漢朝評價秦始皇。李淵、劉邦為隋、秦的臣子,今天推翻了皇上,能說皇上好嗎?肯定咋噁心咋說,關鍵是這種汙名化能成為傳統,並能成為真的事實世代流傳,不能不說正史力量的強大,可變假成真。回過頭來看隋煬帝,我認為其創造,其對中華文明、版圖的貢獻,除了始皇帝外應屬第一人,京航大運河,張掖"G20峰會"等,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現在還在發揮作用。但畢競隋煬帝是歷史人物,並是個封建皇帝,有其自身侷限性與歷史缺陷,他在當政時,用力過猛,犯了一系列錯誤,造成社會矛盾激化,對隋朝造成致命的危害,但不管歷史怎樣演變,都難掩蓋一代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都不能否定其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更應該恢復歷史人物本來的面目。可稱其為秦始皇外貢獻最大、最有爭議與最有能力的一代帝王。

  • 8 # 一朵盛開的青蓮

    隋煬帝在我們的眼中,可謂是一個昏庸殘暴,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的皇帝。如果大家不去仔細的瞭解楊廣這個人的話,定會認為楊廣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但,歷史往往給人一種錯覺,讓人誤以為只有像秦皇漢武那樣的皇帝才稱得上是好皇帝,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美姿儀,少聰慧”。這是史書對年少時的楊廣的評價。楊廣十三歲時就被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幷州總管。二十歲已是平陳時領銜的主帥,當時的楊廣,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朝氣蓬勃。公元604年,隋文帝駕崩,隋煬帝即位。楊廣即位後,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自己的哥哥楊勇自盡,將楊勇處死,還將他的親弟弟楊秀貶為庶民,等等。

    在我們看來,隋煬帝這樣做未免太過冷血無情。當我們反觀歷史上另一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算得上是開創了大唐盛世,歷史功績顯赫。但李世民即位時也曾親手殺了他的哥哥李建成,並且還順手殺了弟弟李元吉,還將弟妹據為己有。由此可見,李世民較之於楊廣,就冷血無情這一點,有過之而無不及。

    楊廣在位期間,開完了他父親未完成的另外四條運河。如今的京杭大運河,有很大一部分是隋煬帝開鑿的。他還發展科舉取士。重儒,興佛,崇道,建東都,築馳道;嚴肅政制,整肅朝綱,保護典籍,興文倡武;平契丹,降突厥,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封貢日本,遠涉臺灣;安定西域,暢通絲路,開疆拓土,萬國來朝,確立帝國體系,號曰“聖人可汗”。就連李世民也感慨道“自古以來不過一兩代。”

    但人無完人,即便那個人貴為天子,也不是完美的。不可否認,隋煬帝在位期間,修運河,開科舉…這些豐功偉績足以讓任何一個皇帝青史留名。但隋煬帝好像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所做的大事百姓能否承受。也許是因為隋煬帝出身貴族,從未體會過民間的辛苦,以至於民間四處起義,他卻不以為然。這最終導致他最後的悲劇。

    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被叛軍逮獲。楊廣本欲飲毒自盡,叛軍不許,遂將其縊弒。時年五十歲。這個野心勃勃的皇帝,一聲風光無限,受萬人跪拜,死後卻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草草了葬。“隋煬不幸為天子,安石可憐作相公。”只希望他,來世不生帝王家。

  • 9 # 唐晨瀟

    隋煬帝雖然在歷史上的評價很差,但是就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的好人,也沒有一無是處的壞人一樣,隋煬帝對我國的歷史發展還是有一定功績的

    1,開鑿大運河

    有些觀點認為開鑿大運河被認為是隋煬帝好大喜功、不體恤民力的暴政,但是大運河將江南河、永濟渠、廣通渠、通濟渠、邗溝連線溝通後,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也有力的加強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後面的大唐盛世也享受了巨大的大運河紅利

    2、創造科舉制度

    科舉制源於隋文帝,創於隋煬帝,它削弱了門閥士族在政治上的壟斷權,滿足了新興中小地主階層的政治需求,適應了大一統帝國的政治需要,並一直延續了1300多年

  • 10 # 努力學習歷史的麻辣燙

    “暢皇帝,諱廣,一名英,小字阿撥,高祖第二子也。母日文獻獨孤皇后。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少年志滿屢有戰功,平定多方戰亂政績突出,仁壽四年七月即位,在位14年,創立科舉制度,開鑿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頒佈《大業律》,攻滅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最終政權被起義推翻,隋場帝身首異處。後世對煬帝有過各式評價,在我看來他功過參半,至少不是一個昏君。“初,上以自立藩王,次不當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煬帝奪位自是想成就一番宏圖霸業,“山陵始就,即事巡遊,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乃盛治宮室,窮極奢靡。”批評了隋煩帝的奢侈殘暴,但也肯定了他想成就秦皇漢武霸業。

    以下我就隋煬帝的主要事蹟發表幾點看法。

    關於營建東都洛陽,“隋大業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我認為這是適應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的重要舉措,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位於西北的政治中心,既面臨著少數民族的侵擾,又無力遙控逐步發展的南方,營建新都是穩固王朝的正確抉擇,而不單純為了遊玩享樂。但這樣龐大的工程僅用十個月就完工,“所司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相望於道”勞民傷財,沒有考慮到百姓的承受能力,急功近利。關於開鑿隋朝大運河,前後用了六年時間,溝通南北,將五大水系連線起來,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加強了對江南的控制,“煬帝即位,番禺夷、狼相聚為亂”“後數歲,黔安首領田羅阻清江作亂,夷陵諸郡民夷多應之”說明了江南問題的嚴重性。運河開通後煬帝多次下江南巡幸,極有可能是宣揚國威,威懾四方,以加強中央集權。但在開鑿中徵役繁重,給百姓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在開通永濟渠時“丁男不供,始役婦人”,此外多項大型工程是同時進行的,工期短,徵役人數高達三百餘萬,佔全國丁男的三分之一,加劇了階級矛盾。關於多次巡幸,拋開遊玩的觀點,客觀來看這也算是一種威懾,“行經大斗拔谷,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雪晦冥,文武飢餒沾溼,夜久不逮前營,士卒凍死者大半”,“宮城迫隘,百官士卒佈散山谷間,結草為營而居之”由此可以看出煬帝所處之地並非全是繁華之所,地形險峻,交通閉塞之地也多有涉足,其行為更多的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安定邊境,是對不安定地區的巡視。關於三徵高句麗,隋煬帝於大業八年、九年、十年間連續發動了三次討伐高句麗的戰爭,最終都失敗了。這種不顧人民生活,不顧天災人禍,窮兵黷武的做法,最終引發了起義,這是煬帝暴政的又一體現。隋煬帝的貢獻值得肯定,是適應大一統王朝發展的需要,是出於對當時政治經濟的考慮,而不是純為了滿足個人私慾。但其殘暴不仁、迫切想要做出政績而不考慮人力, 不愛惜百姓的暴政使他逐步喪失了民心。觀其一生,他是一位傑出的封建帝王,也是一位暴君。

    以上是我對隋煬帝的簡單評價,主要參考資料為《隋書》《舊唐書》《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是我的之前的一項作業,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一下。

  • 11 # LH魔龍

    大家好我是凌寒的魔龍,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隋煬帝楊廣,一個在歷史上爭議很大的人物。有人說他昏庸至極,也有人說他是千古明君。我本人認為隋煬帝他並不是昏君,撐破天只是個暴君。而且他是一個可憐人,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我一一解釋

    第二點:楊廣在登機之時誇下的海口,是隨口說說嗎?並不是。楊廣在位十四年,從大業元年到大業十四年,這期間楊廣做的事情隨便拿出去一件,都夠一個普通皇帝忙活一輩子了。而楊廣,就在短短的十四年中完成了,這裡可以看出楊廣是一個有所作為的遠大君主

    第三點:楊廣在位十四年,他在軍事上,攻打吐谷渾,契丹,突厥,琉球,三徵高句麗,周邊的小國都稱他為“聖人可汗”,為隋的疆域做出來貢獻;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快了辦事效率和加強中央集權,他完善了科舉制,讓沒有背景的農民也有了當官的機會,結束了名門望族的對官員的壟斷;在經濟上,他改革使隋的農作物大大產生,多到了到達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年間都還沒吃完,他修京杭大運河,大大促進了南北的交流往來和經濟發展。

    以上就是楊廣的所有功勞,個人認為在那個年代,能完成這樣的事情真的是個奇蹟,楊廣不愧是曠世明君。

    接下來分析楊廣為何是個可憐人

    隋末天下大亂,從楊玄感造反開始,不斷又農民起義,楊廣盡失民心。而在大業十四年,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宇文化及是誰,楊廣最信任的人。試想一下,假如你在一個眾親叛離的環境下,唯一信任的人也背叛了你,還把你給殺了,你說這個人可不可憐

    楊廣一生都在為了國家努力,十四年中只有兩年在宮殿中度過,其他時間不是東征西討,就是為了國家而去做貢獻,自己努力了一生,卻因為自己太操之過急而激起民變,國家滅亡,自己還被最信任的人所殺,自己的成功也變成了李唐的嫁衣,自己不但國破身亡,還要揹負亡國之君的稱號以及一片罵名千年。

    最後,魔龍認為,楊廣是個明君,說他千古一帝也毫不誇張,只可以他出生在了一個錯誤的時代,若是三室四室,有這足夠的國力讓他發揮,他絕對可以成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樣名垂千古的傳奇!

  • 12 # 李奎歷史

    楊廣生於公元569年。卒於公元618年。繼隋煬帝,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仁壽4年即公元604年7月,楊廣繼皇帝位,在位14年,楊廣即位當年年底,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觀看地形,他決定在此營建東都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開始東都洛陽的工程,第2年的正月東都建成,南巡的隋煬帝,聽說之後,即刻啟程趕往東都洛陽,洛陽從此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園,公元605年4月14日,隋煬帝命尚書召民工百餘萬開通通濟渠,起於洛陽城西股溪澗水,洛水入黃河,再順汴水經商丘折向東南接通蘄水。北至淮陰入淮水。第一段工程,溝通了洛水黃河和淮水,公元608年2月,再次下詔,發河北諸軍百餘萬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深郡穿永濟渠引水,公元611年元月,這段工程告竣全長4000多里的大運河貫通,成為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為了控制全國,並使江南的物資能較方便地運到北方來,隋煬帝修通了5千里的大運河,公元605年到公元609年,楊廣親自率軍開拓疆土,打通絲綢之路,史稱西巡張掖,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27國,君主與使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中原與西方各個方面的聯絡與交往,這是千古明君才有的功績,楊廣即位第1年就照舊在詔書中寫道,軍民建國教學為先,恢復了被楊堅廢除的國子監大學,太學,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四百卷,和《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楊廣建立了科舉制,定十科卷陽光建立了科舉制,定十科舉人,開設進士科,以考試詩賦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產生,隋煬帝時科舉制度,建立重才學而不重門第,消了軍閥大戶是世俗的特權,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為選拔下層優秀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功,建立偉業,三駕遼東,不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運河就是傷民太重,損傷國體,一系列開疆擴土的戰爭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樣的因過分自信與輕敵導致第1次徵高麗失敗並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計程車兵發動兵變,人民也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為大隋王朝的覆滅打下了伏筆,一功固然不能遮百醜,但一罪也不能廢全功,評論隋煬帝,功不折罪,瑕不掩瑜,歸根結底,隋煬帝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可謂千古一帝。

  • 13 # 昨夜星辰6634

    隋煬帝儘管被史書定義為暴君,但也有積極的一面,需要我們客觀、辯證的看待!

    隋煬帝其實也想成為一代明君,只是有些操之過急,忘記了“欲速則不達”這個致命的道理!

    ㈠年少有為是他亮麗的標誌

    楊廣20歲時被拜為大元帥,率兵攻打當時還算富強的南陳,並一舉拿下江南,創造了當年擁兵百萬的符堅都未曾有過的奇蹟,可謂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進去江南時,楊廣計程車兵對百姓秋毫無犯,對南陳的國庫也沒有掠奪,在當時被百姓廣為稱頌,實現了江山的統一!

    ㈡暢通水運是他獨特的標籤

    楊廣在登基後就徵發士兵和伕役修建大運河,企圖促進南北經濟交流、糧食運輸和加強中央控制,無不是出於大局考慮後做出的決斷。事實證明,大運河的修建促進的我國古代水運的暢通與發達,為唐朝乃至後世的富強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㈢開通外貿是他光輝的代表

    楊廣在收復了西北邊疆後,不僅設定了專門管轄的行政區域,還開通了絲綢之路,使中原得以與邊疆各地進行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也著實是個明智之舉!

    ㈣開創科舉是他閃耀的星光

    楊廣廢除國子監、太學等,積極尋求新的人才選拔制度。開創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舉制,為寒門子弟進入官場打開了便捷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實在是造福後世的舉措!

    但是光有美好的初衷是不能得償所願的,就在楊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的時候,危機接踵而至。

    百姓被迫承受強大的苦役,怨聲載道,紛紛進行起義行動,最後楊廣也死於宮廷政變,可憐他還沒來得及採取措施平息這場動亂,還沒來得及解釋開鑿大運河的益處,就匆忙離開的這個他親手打造的繁華世界!

    一個帝王的功過從來就不是平民可以妄議的,他們的形象掌握在史官手中,我們也只是略微闡述一下我們對歷史的看法,敬畏一下那些被歷史遺忘的人物和事蹟!

  • 14 # 東雷文社

    “拒諫勞兵作禍基,窮奢極武向戎夷”。提到暴君,隋煬帝就會被拿出來接受世人的批判。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隋煬帝除了昏庸無能,荒淫無度,就是魚肉百姓,濫行苛政,一個連諡號都如商紂夏桀一般的帝王,他的一生真的毫無作為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歷史功與過。

    對於隋煬帝的功過是非用一句話形容再合適不過了,那就是功在千秋,罪在當代。那麼功在千秋體現在哪,罪在當代又錯在何處。

    修建大運河。隋煬帝即位,開始徵調百姓修建大運河,其功在:後世千秋都能透過這條大運河實現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此前南北交流山高水遠,如今一條運河將兩地相連,和平年代作為經商通道可以盤活全國經濟,縮短國內各地的經濟差距,戰爭年代可用作糧草運輸,軍隊突襲。但也因此苦了老百姓,隋煬帝時期的開鑿方式還是以人工使用鈍器為主,隋煬帝只是大筆一揮,金口一開,百姓們連飯都吃不上也要前來服徭役,自然是民不聊生。

    設立科舉制。有了科舉制,普通百姓也有了翻身的機會,透過科舉考試能夠實現人生逆轉,隋煬帝的這一改革也使得中國歷史上選拔人才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之前的舉孝廉相比起來,科舉制明顯會顯得更加的公平公正,鼓舞了更多人讀書,不過也確實觸動了達官貴族的根本利益。

    隋煬帝苛政已是歷史事實,但是他給後世留下的這兩樣東西,或許是值得稱讚的,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失敗的漢武帝。有遠大志向,卻忽略國情,最終成了君王之中的反面教材。

  • 15 # 雲卜南遠景

    隋煬帝楊廣集千古一帝與荒淫暴君於一身。

    說他是千古一帝,是因為他目光遠大,志存高遠,在生產力水平相對不高的一千多年前,以很短的時間幹成了許多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業。如統兵五十萬南下伐陳,實現了國家統一;即位後詔令免除婦人及奴婢、部曲課役;完善三省六部制,整頓戶籍,定《大業律》,去《開皇律》中十惡條款,減輕刑罰;設進士科,立科舉制度,恢復文帝取消之國子監、太學等,興建學校,整理典籍,成《長州玉鏡》四百卷、《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開長三千里、寬一百步之馳道;發百萬男丁築長城;集一百餘郡民開鑿大運河等等,都足以支撐他成為千古一帝。

    正因為他不顧國力民力,在短時間內上馬如此眾多的大工程,同時下詔三徵高麗,致國庫空虛,軍疲民窮,引發一百三十多次起義,致天下大亂。而他對起義預以血腥鎮壓,概莫能止。他又偏信奸佞,誅殺勳臣,內部矛盾加劇。退守揚州後,他在《幸江都詩》中說:“求歸不得去,真個遭成春。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於是只能在酒色中尋求安慰。《資治通鑑》記載:“宮中為百餘房,各盛供張,…從姬千餘人亦常醉。”行宮中有上百房間,煬帝命人將其裝飾一新,每間各住一名美人。由江都郡丞趙元楷提供酒宴所需物品,然後讓美女各自“做東”一天,自己則率領上千侍姬到此飲酒淫樂,常常是千人同醉。充分顯示了其荒淫暴君的一面,終為部屬縊殺。

    歷史雖是勝利者所寫,但隋煬帝千古一帝的一面與荒淫暴君的一面都記載的比較清楚。

  • 16 # 穿插游擊隊

    2013年3月,在江蘇省揚州市西北的西湖鎮司徒村曹莊,一宗土地開發案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在拆遷過程中,就有人發現地面散落的磚塊並非現代的磚。考古人員進駐後,確實發現了一座墓葬,原本以為並非什麼高等級大墓,發掘完成之後這座墓就將淹沒在鋼筋水泥之下。

    然而,隨著眾多高等級文物的出土,這座墓逐漸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重視。出土文物有天子巡遊所用的玉璋、青銅編鐘編磬、十三環金玉蹀躞帶等。尤其是蹀躞帶,它的環數決定了主人的等級。

    出土的十三環金玉蹀躞帶

    《隋書》曾經記載北周大臣李穆曾經送了一條十三環金帶給楊堅,勸他稱帝,十三環金帶是天子的服飾。

    此外,用於墓室石門上的鎏金銅鋪首也非比尋常,只有西安唐大明宮遺址才有與之大小相似的鋪首。

    種種跡象表明,這座大墓很可能是帝王墓。

    楊廣只剩兩顆牙齒

    隨著發掘的深入,大約1個月之後,墓誌出土,人們才知道這座墓的墓主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隋煬帝楊廣

    史料記載,隋煬帝在江都被權臣宇文化及殺死,現代考古發現與歷史記載吻合。有意思的是,這個房地產的開發商名字為楊勇,正好與楊廣的哥哥楊勇同名。

    隋煬帝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從大興來江都,並且最後又死在江都呢?整件事都要從隋朝開國的權力分配說起。

    1.關隴貴族集團

    陳寅恪先生在《隋唐政治淵源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論述稿》兩部鉅作中,論述了隋唐兩朝的統治圈層特點。

    他說,北周皇室宇文氏、隋皇室楊氏、唐皇室李氏三大家族同出自北魏負責鎮守西北邊境的關隴藩鎮,經過長期經營,形成了政治軍事集團,被稱為“關隴貴族集團”。

    不僅是周隋唐的皇室,這三朝將相文武大臣相當多的部分都出身於西魏北周以來西北關隴地區的豪強。因此,陳先生將其看作是一個集團。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將政治版圖以“集團”、“派系”的概念進行分門別類,是一種研究方法,但它未必是歷史的真實。

    《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一書作者金以林以研究國民黨派系聞名,但研究者大量採訪了臺灣的前國民黨高層後代,他們一致否認“派系政治”的說法,都認為“派系”不存在,鬥爭只是個人政治權衡

    對於隋唐時期的政治,我們也應該持有比較客觀的態度,即認可陳寅恪建構“關隴貴族集團”這個概念來研究的研究方法,但不要認為一定就存在一個“集團”

    隋代皇室楊氏和北周皇室宇文氏、妻族獨孤氏,都來自北魏的西北邊鎮武川鎮。長期艱苦的戎馬生涯,讓這些家族之間,以及與他們手下軍官兵士之間,種下了深厚的情誼,構建了複雜的關係網路。

    與其說是“關隴貴族集團”,不如說是武川鎮幾大家族之間世代維繫的交情

    此外,歷史學家還把並非出自武川鎮軍事家族、但又在北周宇文氏政權為官的其他北方世家大族成員也歸類到“關隴集團”,就更加不符合實際了。

    一個士族出身的人是否選擇為官,取決於他本人的能力、野心和他的人際關係網路,同樣是北方士族,有的選擇西魏北周,有的選擇東魏北齊,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

    雖然楊堅與武川鎮軍事家族之間形成了複雜的關係網路,但楊氏勢力的崛起,並非完全靠武川鎮軍事家族的關係網,更多是靠楊堅之父楊忠個人的政治歷程

    北周武帝在位末期,加強皇權,企圖削弱軍事家族的影響力。獨孤信謀反失敗,楊氏因為與獨孤氏的關係,被周武帝刻意提防。

    然而,周武帝突然去世,楊堅以外戚身份掌權,具備很強的偶然性。此後,楊堅收攏了一些同樣被周武帝提防、打壓的原武川鎮軍事家族成員,再加上其他北方士族,共同完成了代周建隋的政治歷程。

    北周大定元年,楊堅代周建隋。稱帝后的楊堅,並沒有十分器重幫助過他的軍事家族成員們,反而積極培植高熲、王雄、虞慶則、蘇威等親信,佔據朝廷大權。楊堅還大事屠殺北周宇文氏皇族,防止他們東山再起,基本將宇文氏滅絕。

    可以說,宇文氏的慘遭屠戮,削弱了武川鎮軍事家族的關係網路。

    2.楊勇和楊廣

    隋文帝的長子楊勇很早就被冊立為皇太子,參與軍國大事。但是君主和儲君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君主需要儲君來鞏固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協助自己處理國政,進而實現未來政治交接的穩定。

    但君主又深知儲君是離皇位最近的人,也是對君主的權力威脅最大的人。

    楊勇性格直率,楊堅多次對他強調,“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要他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是楊勇卻沒有放在心上。

    影視劇中楊勇的形象

    楊勇的太子妃元氏出自北魏皇族,是楊堅和獨孤皇后專門為他挑選的政治聯姻物件,意在鞏固皇室與北方士族的關係。

    但楊勇輕薄元氏,寵愛側室雲昭訓。太子妃元氏沒有為楊勇產下一兒半女,側室雲昭訓反而生了三個兒子。元氏十分苦悶,不久抑鬱而死。

    在隋唐時代,北方士族的風氣是重嫡輕庶,楊勇不僅輕薄正妻,更沒有產下一個嫡子,讓楊堅和獨孤皇后十分生氣。獨孤皇后甚至誹謗元氏之死是楊勇下毒謀殺。

    與此同時,楊廣也加速了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在家庭事務上,楊廣十分重視他的妻子,後梁皇帝蕭巋之女蕭氏,他給楊堅生的孫子是正妻所生。

    隋統一程序

    開皇九年,隋滅陳,楊廣擔任軍隊總指揮

    但這一年楊廣才19歲,實際統兵的是名將賀若弼和韓擒虎。第二年,前陳境內的地方豪族叛亂,文帝又任20歲的楊廣坐鎮江都,支援江南的隋軍平叛。

    一年前,十九歲的楊廣第一次到建康城,看到江南風物清雅瑰麗,瞬間就被吸引。但由於政治需要,建康城被毀,隋軍將陳朝的部分物資和人員轉到江北的江都,便於看管,於是江都就成為建康的延續。

    一年後,二十歲的楊廣被父皇指派坐鎮江都,再次感受到南方對他的巨大吸引力,與一年前不同的是,此時的楊廣終於可以把江都的一切當成他的私有之物。

    與楊勇的僚屬多系北方士族不同,楊廣利用自己與南方的兩次淵源,大力發展自己在南方的勢力,招募了大量南方士人進入他的江都總管府。

    其中有虞世南、庾自直、諸葛穎、王胄等,從他們的姓氏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南方屬性。

    此外,楊廣利用朝中兩個權臣楊素和高熲的矛盾,延攬楊素為內應。楊素手段果然高超,經營獨孤皇后這條線,成功把楊廣變成取代楊勇的第一選擇。

    3.危險的分裂

    楊勇被廢后,原來楊勇的東宮僚屬,以及支援楊勇的武川鎮軍事家族成員和北方士族遭到大規模的清洗和打壓。

    如高熲和賀若弼就被免官,煬帝即位後於大業三年被殺。這次清洗受牽連者竟然達到二十餘萬家。

    影視劇中的賀若弼形象

    這其中也不乏能征善戰的將領,為後來東征高句麗失敗,以及隋末亂世中朝廷軍事力量的羸弱買下了伏筆。

    與此相對,曾經不受重用的南方和原北齊治下東部地區計程車人被大量提拔進入朝廷中樞,如虞世基、裴蘊。

    當然,南方和山東士人進入權力中樞,既是楊廣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也是隋朝統一之後擴大統治基礎的必然需要,也為後來唐代的穩定打下良好基礎。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大業年間中央權力圈層的矛盾,逐漸體現為南北官僚的矛盾

    透過長期處心積慮的鬥爭而取得皇位的煬帝,對自身的地位和處境並不自信,對失去權力的恐懼又遠甚於其父隋文帝,對臣下的猜忌和提防也更甚一籌。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煬帝大力提拔曾經與他共事過的南方士人,進一步打擊曾經在朝中佔據主導的武川鎮軍事家族和北方士族成員,連曾經幫助他奪取皇位的楊素家族也不例外。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

    楊素有大功於煬帝,煬帝表面上也對他尊榮甚隆,但實際上內心對楊素十分嫌忌。

    楊素生病臥床的時候,煬帝每次叫太醫前往診療,賜給藥物,但太醫回來覆命時,煬帝卻問太醫,楊素的病究竟嚴重不嚴重,是不是不治之症,唯恐楊素不死

    當然,楊素也不是吃素的,煬帝在宮中的私語很快就傳到楊素的耳朵裡,楊素知道煬帝希望他快點死,十分憤懣,對他的弟弟說:“我豈須更活耶?”不久,楊素就病死了(一說是被煬帝毒死)。

    楊素之死,加劇了武川鎮軍事家族和北方士人對煬帝的離心離德。而北方官僚的離心離德又促進煬帝進一步猜忌北方官僚,依靠自己的親信,隋朝統治集團出現了以煬帝為首的新勢力和以武川軍事家族和部分早年仕西魏北周的北方士人組成的舊勢力的分裂。

    同時,二者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每個人其實都是以個人為單位存在,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所謂“集團”、“派系”。

    煬帝提拔的親信,互相之間橫向聯絡十分微弱,所有關係都僅限他們自己與煬帝本人的關係;北方舊官僚們互相之間也並非一黨,沒有互相聯合

    這也就解釋了後來隋末大亂,諸侯烽起,天下亂戰格局的成因。

    4.窮折騰

    煬帝是個野心很大的君主,他希望重塑國家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結構

    為此,他結交西域,修建大運河,東征高句麗。這些舉措雖然有滿足個人私慾、製造繁榮假象、喜好風光排場的成分,但也不能完全否認煬帝的戰略部署。

    在這當中,東征高句麗是最重要的戰略安排,其他舉措都與此相關。

    大業五年,隋煬帝帶著文武百官,從大興出發,浩浩蕩蕩前往張掖。西巡途中,煬帝深入吐谷渾領地,遣兵擊之,大勝。

    煬帝西巡

    同時讓西域諸國看到中原政權天威浩蕩,促進他們對中原的畏懼和臣服,防止西域與北方的突厥聯合,威脅中原安全。這一招的靈感來自漢武帝。

    但隋煬帝比漢武帝更進一步。為誇耀國家富強,每年正月當少數民族和外國首領、商人聚集洛陽時,煬帝都會命人在洛陽街上盛陳百戲散樂,戲場綿亙八里,動用歌伎近數萬。街道也裝修一新,珍貨充積,連賣菜的都要墊以龍鬚席。

    當這些商人從酒店飯館前經過時,都要請他們就坐用餐。並說:“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還將市上樹木纏以絲織品做裝飾。有些胡商說:“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

    大業元年,隋煬帝就命人開鑿通濟渠,連線黃河與淮河。大業四年,開永濟渠,連線黃河與海河。

    大業五年又開江南運河,連線長江與錢塘江。至此修成了洛陽為中心,勾連涿郡和餘杭的大運河。

    隋運河

    隋煬帝修大運河,其主要考慮一是經略南方的需要,二是物資運輸的需要,三是東征高句麗的需要。之前結交西域,削弱突厥,也有騰出手來對付高句麗的目的。

    然而,隋煬帝只知道父皇留下的這片江山穩定富足,哪裡知道農業社會的國家根本經不起大規模的折騰

    在實物經濟為主、金屬貨幣為輔,缺乏現代金融手段的古代,政府財政完全來自農業生產盈餘的積累。

    農業積累緩慢,消耗卻很快,古代農業國家無論社會多麼繁榮富裕,其財政承受力也不可能太大,往往幾代的積累,一代就能耗光。

    而且,煬帝雖然曾經參與過平定南方的戰爭,但那時候他才19、20歲,並不能正確、完整地理解戰爭,只知前線勇武,卻不可能深入瞭解戰爭的後勤組織。這讓煬帝大大低估了發動戰爭所需要的成本。

    在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的過程中,負責督運糧草的楊素之子楊玄感叛亂。他發動叛亂導火索,正是因為沿途的百姓,為朝廷東征高麗供應糧草,不堪重負而引發了民變。

    此時的隋帝國,已經是一觸即潰

    5.下江都

    煬帝意氣用事,為洩私憤,連續三次東征高麗,不撞南牆不回頭。這一舉動加速了隋朝的敗亡。

    大業十二年,此時天下已經群雄並起,各路軍隊在中原逐鹿,隨時可能攻克洛陽。煬帝在洛陽變得十分危險,為確保安全,只能儘快逃離。

    此時,煬帝可以選擇回到關中的大興,組織力量與各路軍隊作戰。但是煬帝久居洛陽,又疏遠關中人士,早已失去了人心,回到大興不會有太多作為。

    江都

    因此,煬帝選擇到他長期經營的大本營——江都。一來可以暫避起義軍鋒芒,二來也能在江淮一帶收拾力量,東山再起。

    即使無法東山再起,平息起義軍,也能在江都割據。煬帝在與太子楊勇爭奪太子之位的時候,就曾與親信張衡、郭衍、宇文述等密謀如果失敗,就割據江淮。

    郭衍曾說,“若所謀事果,自可為皇太子,如其不諧,亦須據淮海,復梁陳之舊。”如今全國危機,煬帝終於有了割據江淮的條件,真是莫大的諷刺。

    當時煬帝身邊還有十多萬軍隊,包括號稱最為精銳的驍果軍。以這支軍隊為基礎,再加上南方各地的隋軍,煬帝應該有力量與北方起義軍抗衡。在中原地區,煬帝還有王世充率領的數萬隋軍,為他保留了回到中原的希望。

    唐高祖李淵(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

    東下江都幾個月之後,李淵就從河東出兵佔領了關中,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

    李淵的廢立在隋煬帝眼裡,當然是不合法的。但是跟隨煬帝到江都的文武官員和軍隊將士心裡就不知道會怎麼想了。他們雖然還有力量,但是天下之勢尚不能明判,萬一李淵最後勝利了,早日歸降李淵對他們才是安全的。

    況且李淵又不是自己稱帝,擁立的也是隋煬帝的孫子,也是名正言順。這段時間的江都,人心惶惶。

    煬帝在這段時間也沒閒著。他發覺手下並不完全忠於自己,本應該抓緊收拾力量,建立威信,整軍備戰,賞善罰惡。

    但煬帝似乎已經失去了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回到江都這個少年時代魂牽夢音之處,就有了富貴還鄉之感。他在江都宮中宴飲遊樂,日夜常醉。

    在江都宮中,煬帝邊照鏡子邊說,“好頭頸,誰當斫之!”此時的煬帝似乎已經看破紅塵,“貴賤苦樂,更迭為之,亦復何傷!”

    6.江都兵變

    由於跟隨煬帝的禁衛軍中,有相當多的關中人士,他們並不像隋煬帝一樣,把江都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煬帝南下江都,對於關中人來說,是標準的逃難,他們終究還是要想辦法回到關中的。為了籠絡關中的兵士,煬帝搜刮江都地區的婦女,強行與關中兵士婚配

    不過這一招似乎收效不大,逃兵依然眾多。煬帝抓回逃兵,全部斬首,此舉非但不能安撫人心,反而更加劇了兵士的恐懼和絕望。

    為此,煬帝又想新招,將一部分驍果軍遠調到會稽,分化他們,並且也增加他們逃回北方的難度。

    隋朝具裝騎兵

    由於一部分軍事力量已經到了江南,江都的防衛力量就薄弱了。揚州地處江北,地勢平坦,無險可守,煬帝的處境並不安全。

    如果能夠向江南遷移,有長江天險和江南丘陵的保護,煬帝的防守會更容易一些。不過,那樣也就決定了煬帝政權再也回不到北方了。

    煬帝下定決心,要遷都丹陽郡,也就是今天江蘇省南京市。南京曾經是南朝時期的都城建康,隋滅陳之後,破壞了南朝的宮殿宗廟,把資料和物資運往江北的揚州,建康被毀之後就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城了。

    如果要在這裡建都,又免不了開展一批浩大工程,首當其衝的又是跟隨煬帝的禁衛軍兵士們

    公元618年年初,煬帝準備遷都的訊息已經傳遍揚州。禁衛軍中扶風人司馬德勘與虎賁郎將元禮、直閣裴虔通商量,組織了數萬兵士,準備脫離煬帝而西歸。

    經過一番聯絡,內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秉、符璽郎牛方裕等人都要一起溜走。參與人一多,事情就不再私密,連蕭皇后都知道這件事了。有人向煬帝報告,煬帝竟然殺了向他報告之人,此時的煬帝已經不想聽到一點對自己不利的訊息。

    影視劇中隋煬帝與宇文化及形象

    此事被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倆得知。他們早有圖謀不軌的野心,便勸阻逃跑的人,對他們說,逃跑不如造反。

    宇文氏兄弟的說辭其實根本站不住腳。司馬德勘等人之所以要聯絡大部隊一起逃跑,正是因為大家一起逃,才不會被煬帝抓住。

    而宇文氏兄弟卻對他們說,逃跑就一定會像之前逃跑的小股部隊一樣,被煬帝抓起來斬首。

    這麼荒謬的話,他們竟然全都聽信,足可見煬帝的部下智商之低,這也是早前大事屠殺前朝功臣的結果。

    大業十四年三月,驍果軍在凌晨發動叛亂,殺進了江都宮。

    煬帝被叛軍抓住之後,先殺了煬帝的兒子趙王楊杲,進而準備殺煬帝。煬帝此時又有了些天子威儀,對叛軍說:“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取鴆酒來!”叛軍不許,按著煬帝坐下。

    煬帝自己解下練巾交給叛軍,由令狐行達親手勒死了隋煬帝

    宇文化及領導叛軍弒殺隋煬帝后,就成了天下群雄共同討伐的物件,不久就兵敗被滅了。

    結語

    隋煬帝死於江都,也葬在江都。最初,蕭皇后讓宮女們把床板拆下來,做成簡易的棺材,裝殮煬帝的屍體。

    據史書記載,煬帝死後,最早停屍於江都宮流珠堂,後被江都太守改葬到江都的吳公臺。

    入唐之後,唐高祖李淵曾經兩次下詔將隋煬帝改葬,為其修建陵墓。貞觀二十一年,蕭皇后去世,與隋煬帝合葬於江都,也就是今天我們發現的揚州市西湖鎮曹莊的隋煬帝陵。

    據學者估算,隋煬帝即位後的八年內,他一共興修了22項大的公共工程,平均每年徵用400萬人次的勞動力,將近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一個農業帝國,絕無如此巨大的財力,去實現隋煬帝的“雄才偉略”。煬帝的窮折騰,所消耗的並非都是中央政府的財政積累,更多是龐大工程和軍事行動所經過地區的百姓財力

    不管是修大運河,還是東征高麗,所需後勤物資都要當地百姓就地供應,此舉嚴重破壞了當地百姓的農業生產,導致青黃不接,最終引發民變。

    可笑的是,東方已經民變四起,而大興城朝廷國庫裡還有大量的財富花不完。隋朝積累的財富,是初唐開國後數十年的基礎,讓唐高祖和唐太宗得以掃平群雄,安撫天下。

    人之貴在一個知字。知己知彼,對自己的處境、天下的形勢、做事的後果,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如果一個統治者不顧一切,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行事,甚至意氣用事,為洩私憤而不顧百姓,其後果必定如隋煬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剖腹產,都說二胎比一胎疼,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