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辰易經
-
2 # 阿威早知道
你好!
百家爭鳴作為一個特定的歷史文化事件,其形成必然有一定的社會背景,才得以促成這類文化事件的興起。
百家爭鳴形成的社會背景(原因)1.禮崩樂壞的社會大變革。
2.階級方面,士階層的崛起,意味著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性創造的專業文化階層形成,中華民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註定要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
3.激烈的兼併戰爭打破了孤立、靜態的生活格局,文化傳播的規模日盛,多因素的衝突、交織與滲透,提供了文化重組的機會。
4.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從而為道術“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條件。
5.隨著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喪失,世守專職的宮廷文化官員紛紛走向下層或轉移到列國,直接推動私家學者集團興起。
6.經濟方面,井田制崩潰,封建快速經濟發展
7.政治方面,分封制、宗法制崩潰,諸侯展開爭霸兼併戰爭。
8.文化方面,私學興起。
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的過程(原因)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並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於
1.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的需要在不斷豐富和完善
2.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
3.以及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
根本原因: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因而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
3 # 子時之前
首先來說一下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時期 (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 戰國 (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 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據《漢書藝術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爭到最後真正能被人所記住的也不過十家而已。分別是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墨家。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爭,國家林立。誰都想爭奪地盤,統一天下。所以也滋生了這些學派來輔國理政。
“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的影響。
再說儒家的歷史。大約從公元前七世紀起,周朝的封建統治開始沒落,皇族子弟的教師,以及有些皇室成員本人,都散落在民間,以教授經書為生,有的因諳習禮儀而成為人家婚喪嫁娶、祭祀或其他禮儀的司儀。這些人被稱為“儒”。那麼到了春秋時期孔子發展自己的儒家學說,大概在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開始開辦私人學校,慢慢發展“仁、禮”之行。
我們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門下弟子幾千人之多。其實在當時的環境下儒家只是在民間有這一定的思想地位。真正把它推向高潮的時候是到了漢武帝時期。當時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天下,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開始大力弘揚儒學,任用儒家學子來治理天下。再到後來的程朱理學慢慢發展開來。
-
4 # 成語帝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關於百家爭鳴的形成首先要說一下當時的背景,戰國時期士這一階層開始崛起,併成為社會的領導者,戰國曆史是他們大顯身手的舞臺,士集團領導社會這一特色一直延續到後世,華人尊重文化人,並非因文化人會寫詩,而是因為文化人與士高度重合,在華人的內心深處。他們是社會良知和社會的領導力量,考察古代中國的立國精神,至少有如下幾根柢柱,天下為公的立國理念,士族集團的領導,尚武重教的觀念,中國歷史上的治世和亂世,都與這幾個立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
春秋末年禮崩樂壞,王官失守,一方面一部分接受過禮樂教化的貴族,淪為只保留貴族之名而無貴族之實的市民;另一方面私人辦學興起,不少庶民有的接受禮樂教化的機會,由庶民轉化為士,春秋戰國時期,是貴族精神和尚武精神最為濃烈的時代。在當時, 社會上形成了一種養士之風, 最著名的養士貴族就有, 齊國的孟嘗君、 趙國的平原君、 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 而這時計程車也有自己獨立的精神品格, 他們縱談時勢, 以天下為己任。在這個需要人才的時代應運而生,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他們敢於衝破傳統思想, 紛紛著書立說, 針砭時勢, 為思想文化的發展繁榮提供了理論著作。
社會的大變侷促使人們思考過去,思考現在,思考未來,思考自然,國家,社會,人生,思考戰爭,和平,秩序,人性,並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解決方案,因此到了春秋末戰國時期。在戰爭與和平交替的社會局勢中,各種學術流派蓬勃湧現,異彩紛呈,私人講學授徒之風大盛形成了思想的大繁榮,春秋時期,各種學說雛形已現,戰國初期儒墨兩派成為對抗的顯學,到了戰國中期則百家之學並起。
導致各地學術見解不同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各個地區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地域遼闊,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 生產方式也不同, 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知識分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會因為自身的環境, 而學習不同的文化, 這就使得他們學習的東西各有差異, 思想主張也各有不同。 當他們帶上自己的主張去各國遊說的時候, 就會與其他儒士們有所交流, 這就是他們相互學習、 討論和爭議的時候了。 而春秋戰國時形成的學派眾多, 各自的主張見解亦不相同,就形成了諸子百家。
總之,在這樣一個沒有統一的國家制度,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念,沒有統一的思想信念, 沒有統一的理想觀念的社會轉型期, 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是必然的。
第二個問題
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儒家學派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 儒家就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主張與人為善,施仁政,有教無類的儒家; 它的代表人物有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孔子, 還有他的弟子孟子, 後代合稱 “孔孟”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就是對他們思想主張最精煉的概括。還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荀子等。
華人一向主張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家庭觀念和與人為善,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是我們華人有別人西方人的一個重要特徵,華人非常注重團體,重視家人,這與西方人個人主義有著截然相反的理念,這就是儒家教給我們的東西。
孔子要求保持恢復遠古時期那溫情和諧的世俗統治體制,他身後的儒家學派,也一直繼承著這種氣質,在孔子思想中,關於中庸的闡述是主要內容,統治階級內部的東西,它包括典章制度,風俗習慣,人與人間的交往準則等等,當中最主要的是等級制度,為了保持等級的尊嚴,孔子強調必須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仁學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主張把外在的規範內化為個人品德修養,孔子還認為,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適當的標準集中,而善於運用中這一標準的做法就叫做中庸,自孔子之後孟子和荀子,都是著名的儒家代表。到了漢武帝時期,經改造後的儒家學說被採納為意識形態基礎,從而長久地影響了中國歷史。
-
5 # 十二月917
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大概四百年的時間,是人類文明的“奠基時代”,世界各地湧現了很多開天闢地的文化巨人,釋迦摩尼、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在這個奠基時代,中國文化也沒有缺席,而且表現精彩。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韓非子等文化巨人相繼出現,創立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等等眾多的學派,這是中國古代文化思想高度發展的一個時期,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人稱之為“諸子百家”。對於現實的社會政治,老子主張儘量無為而治,聽其自然;孔子主張仁義道德,苦口婆心;墨子主張一腔熱血,行俠江湖;法家強硬的追求有效,追求力量,真正讓秦國強大最後統一中國的,就是法家。
老子、孔子時期所謂“爭鳴”,是後人們把各種學說拼合在一起,其實當時他們很難近距離地爭論。時光到了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歷史上真正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場面。齊國在都城臨淄的西門,當時叫“稷門”,創立了稷下學宮,那裡鋪了寬闊的道路,建了高門大屋,四面八方的學者們彙集在這裡,成為了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人數常常是數百上千,當時諸子百家中幾乎所有的代表人物都來過這裡。
剛才說過,統治者依靠法家思想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秦王朝,在接下來的漢王朝首先選擇的是“老黃思想”,用道家的“無為而治”方針,使民眾得以休養生息,出現了“文景之治”盛世,老子的哲學取得了極高的聲譽。到了漢武帝時,漢王朝遇到了最大的危機,北方匈奴的不斷入侵和搶掠,主張清淨無為的道家思想已不能滿足政治需要,雄心勃勃的漢武帝選擇了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採用了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術完全成為封建漢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遭到貶黜。“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於統治地位的標誌。
-
6 # 廣慷Talk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
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髮展成學派。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概括起來是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
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其二,經濟因素。
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閒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其
三,科技因素。
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
四,文化因素。
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其
五,學術自由因素。
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
7 # 珍愛君
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主流思想的
這個問題裡面,有兩個打的問題,一個就是百家爭鳴的形成;一個就是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歷朝歷代主流思想的。
今天我嘗試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
一說百家爭鳴,很多人就覺得那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一個最高峰,甚至有人認為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和文化最輝煌燦爛的時代,也是群星閃耀的時代。
順帶著,還有一批人就會想當然的認為,民國時候也是一個思想的小高潮,甚至會產生這樣的一種錯覺,認為文化或者思想的蓬勃發展,只產生於亂世。
上面說的對嗎?
我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了解春秋戰國這段歷史時期的產生背景。
為何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呢?
在這裡要提到兩個歷史事件;一個就是王子朝奔楚;一個就是老子出關。這兩個歷史事件,不僅僅影響了春秋戰國的思想文化,也直接影響了春秋戰國的歷史走向,更是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王子朝奔楚,產生的直接社會影響就是,官學失守,道裂為百。什麼意思呢,就是原本是一提的官學,隨著王子朝奔楚之後,流落到了民間,每一家拿了一塊道的碎片,大家都以為拿到了全部,便出現了諸子百家之間互相詰難,諸子並起的“盛況”。
老子出關對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呢?老子,我們現在普遍認為,老子就是一個圖書館管理員,負責整理圖書的。這其實是一個誤解。老子最後一任天師,也就是天子的老師,負責傳道守道。當週王室式微,王子朝奔楚,老子作為最後的守道人,也只能騎青牛出關了。
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主流思想的呢?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認為自從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就一家獨大,佔據了絕對性的優勢。其實不然。
後世其實一直是外儒內法,兩家思想相輔相成,一直延續,一直被傳承。為何儒家名聲這麼大呢?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儒家掌握了筆桿子。歷代文人,莫不學儒家思想,而正是文人們,書寫了歷史。
-
8 # 南宸溪
▐ “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
春秋時期,“養士”之風開始形成。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養士”之風更為盛行,各諸侯國為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加強自己的實力,非常重視“士”的力量,允許“士”著書立說、發表個人意見,這也就為實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百家爭鳴”最典型的場所就是齊國的“稷下學宮”,這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在興盛時期,曾容納了道、儒、法、名、兵、農、陰陽等諸家學說,稷下先生和各派學者互相競爭,取長補短,彙集瞭如孟子、鄒子、尹文子、慎子、申子、荀子等各派學說名流。尤其是荀子,15歲就到了稷下學習,後來成為一代大師,並三次擔任過“祭酒”(學宮之長)。
▐ “稷下學宮”倡導黃老之學,為什麼呢?
田氏政權是從姜氏手上奪來的,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學說來為它的合理性進行辯護,以鞏固其統治地位。田氏的祖先從陳國來的,老子也是陳華人,田氏是黃帝的後裔,姜氏是炎帝的後裔,黃帝打敗了炎帝,“田氏代齊”就有了合理的歷史依據,政權更加的鞏固了。
“稷下學宮”與田氏政權共始終,發展於齊威王時期,興盛於齊宣王時期,亡於秦滅齊時期,大約150年,有力地打開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並對秦漢以後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又是如何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的?
秦在戰國時期重法輕儒,順應了當時形勢的需要,為統一全國提供了前提條件,因為法家思想能夠節約時間統一政令,“不聽話的就打”這招很管用,受到秦各界君王的擁護,到了秦始皇統一全國,他還是利用這套思想,這就違背了當時的形勢,國家已經統一,老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受不了這種嚴苛的暴政,於是揭竿而起,秦滅亡了。
漢初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這種政策也只是權宜之計,長遠來看,並不能使分散的小農經濟與政權凝聚為一體,如果聽之任之,就會出現為富者強取豪奪、兼併農民土地的現象,激化階級矛盾,文帝時期出現的農民起義就是這麼回事。
漢武帝時期想要改變這種現象,這跟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不謀而合,於是這項政策,在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思想都需要轉型的時候首次使用,並在歷代統治者作為正統思想傳承兩千多年,儒家經學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但同時“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腐朽思想,也對我們整個民族產生了極大的傷害。
現在全國上下提倡批判性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
9 # 歷史學習之窗
您所提的兩個問題,不知道您是想知道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成為主流的過程還是原因?我的回答姑且兼顧兩者吧。
“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急劇變化,原有的社會秩序遭受嚴重的挑戰和危機,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至戰國時期,社會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局面為什麼會出現呢?本人認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可以進行很好的解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百家爭鳴的出現是當時社會現實發展的需要。
第一,從當時的政治來看,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地位衰微,諸侯為爭奪土地與人口以及取得在諸侯中的霸主地位而不斷混戰。原有的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都逐漸走向崩潰。這樣,社會秩序亟待重建,這些士人在這種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重建社會秩序的主張和政治見解。
第二,從經濟上來說,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出現與推廣,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隨著開墾的私田越來越多,原有的井田制逐漸的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漸建立起來。這樣,新的地主階級興起。他們也就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張,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新舊不同的階級的代言人紛紛相互相互詰難和辯駁,從而使得百家爭鳴出現。
第三,隨著以上兩方面的變化,文化教育上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教育上由“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教育重心開始下移,逐漸培養了一批有知識文化計程車人階層,這批人的存在,是百家爭鳴出現的人才基礎。
總之,百家爭鳴的出現,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儒家思想是怎樣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並沒有被統治者重視。在一個分裂割據的時期,儒家的仁和仁政並不符合統治者的實際需要,所以,法家思想提倡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和統一形勢的需要,被戰國時期各國所普遍採用。
到秦朝,秦始皇依然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思想,焚書坑儒,實行暴政,導致秦朝速亡。西漢初年,為了使社會經濟政治穩定下來,統治者則採用黃老學說,實行“無為而治”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逐漸恢復和發展。
漢武帝時,國力強大起來,統治者透過一系列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措施、經濟措施,軍事措施,使得全國出現了大一統的局面。大一統局面又呼喚統一的思想出現。董仲舒在這個背景下,將儒學與黃老學說、陰陽五行的學說、法家學說等糅雜在一起,創立了新儒學。
董仲舒的新儒學主要從加強中央集權的角度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春秋大一統”;從加強君權的角度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把君權與神權結合起來;從重建社會秩序的角度提出了“三綱五常”。這些思想適應了漢武帝進一步加強大一統的需要,所以被漢武帝採納,並大規模的運用儒士做官、在中央與地方各級學校大力推廣儒學,使得儒學在整個社會中廣泛蔓延開來。這樣,儒學就在社會上處在了統治地位,成為了幾千年的思想主流。雖然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受到道教和佛教的衝擊,但隨著程朱理學的出現,三教合歸儒,儒學走向思辨化哲學化,其統治地位已完全無可動搖。
縱觀儒學成為學術主流思想的過程,我們可以這樣說,儒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主流思想,主要有這兩方面的因素影響:
第一,儒學本身的包容性,能夠相容不同的思想,並適時的進行調整。
第二,符合統治者加強統治的需要,儒學政治化的發展必然結果。
這裡,不闡開論述,總之,內外因素和合力,才造就了中國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
-
10 # 隱愚者
“百家爭鳴”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需要,而儒家思想的正統,則是為皇權所需要。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相互混戰,看不到和平的方向,對百姓影響尤其嚴重。這個時候,隨著“禮樂崩壞”,一些有知識的人開始活躍,他們開始思考未來,於是出現了各種思想碰撞。
這些思想如道家的“無為而治”,墨家的“兼愛、非攻”,儒家的“民貴君輕”、“仁政”,還有法家的“富國強兵、依法治國”,這一時期也被認為“百家爭鳴”。
至於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得益於漢武帝時期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原因是漢初實行的與民休息政策導致朝廷威信較小,不能有效實施管理,急需建立一種新的思想穩固皇帝統治。
這時董仲舒應運而生,他將孔子時候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進,認為天與人相關,將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思想,改造成了天人感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皇帝代表了天道,任何人都要服從,從此儒家思想成為王朝統治的正統。
如今來看這些思想都是人文精神的體現,直至今天,這些偉大的思想仍然熠熠生輝。
-
11 # 鴻英22
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政治上大動盪、大變革的時期,也是古代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期,它為封建文化奠定了光輝燦爛的基礎,知識分子的思想十分活躍,涉及範圍也很廣,無論哲學、政治、經濟、法律、醫藥、天文、地理、曆法、農學以及文化藝術等等,都在大辯論中得到了發展,形成各種流派,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等等,在長達三百多年的時間裡盛行,這就是所謂"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學術流派的總稱"百家″。
這種局面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的,當時由於鐵器的廣泛使用,新的生產關係的出現一一封建制度取逐漸取代了奴隸制度,新興地主階級成了統治階級,各國諸侯、大夫、公子為了自身利益,需要知識分子為其鼓吹幫助,知識分子也需要地主階級為其撐腰施展才能。加上農業、手工業、運輸、高高業的發展,又給知識分子提供了必須的物質條件,隨後又出現了私學,利家著述,不同階級、階層知識分子競相發表各自見解、主張、遊說諸侯、著書立說等,這即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發展,也促進了語言、文學的發展。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一至延續到秦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時候。
孔子,儒學派的創始人。晚年聚徒講學,著書《論語》,提倡"仁″、"禮”,提倡施行"仁政″,他的一套理論正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從漢代統治階級元帝起,開始尊儒反法,重用儒生,越來越信奉孔孟之道,便把孔子尊為"聖人″而成為維護、鞏固兩年多年的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也成為束縛勞動人民的精神枷鎖。
-
12 # 滄桑短笛
謝謝你的邀請,不過我首先想說的卻是你這個題目。“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是如何成為主流學術思想的”,這句話本身就是個陷阱:回答這個題目,就意味著是承認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能談的僅僅是“如何成為的”。不管題主是有意還是無意,這樣提問都這就比較卑鄙。這一點首先鄙視下。
一、當時的社會
周朝推翻商朝成為共主,井田制得以完善。但是,面對生產力的提高,無論是《周易》的聖賢自我標榜,還是周公的禮制創新失敗,對周朝的執政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政治制度的缺乏、政治體制的缺乏,充斥社會的依然是財富和武力。“春秋無義戰”,“高山為骨深谷為陵”,孔子嘴裡的“道德崩潰”等等,都形象的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政治制度、設立政治制度的政治思想極度缺乏。此其一。
其二,所謂“高山為骨深谷為陵”,實際上就是諸侯國、世大夫階層,這個構成國家最核心的基礎已經動搖。諸侯國的兼併,舊的世大夫家族滅亡、新的世大夫家族的興起,成為常態、成為普遍現象。
其三,最不起眼的諸侯國被滅亡、舊計程車大夫家族滅亡,留下了一群識文斷字卻又家道中落的人群,並逐漸成為一個特有的階層:士子。“周遊列國”也好,“合則留不合則去”計程車子風尚也好,核心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嶄新的階層:士子。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落魄成為平民。
二、從道德經說起
史學家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中提到:“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於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作為歷史上最早的治國思想著作,《道德經》被士子們普遍學習,就一點不奇怪了。一部《道德經》很是晦澀難懂。同樣的文字,被不同人讀出不同的感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正因為這種不同,才有百家的出現。當然,不僅僅只有《道德經》,比如《周易》等,也是客觀存在的。
還有醫學,農學,水利,兵家,縱橫家、等等。社會有多少問題,就有多少研究,自然有多少家。百家,其實是很多家的意思。
三、主流學派
1、所謂主流學派,其實分三類,一類是有實際作用、實際貢獻的,比如法家、墨家、縱橫家、兵家等,都是真動手的。一類是口水滿地,整天吵吵的,比如儒家、詭辯家(堅白離,白馬非馬)等等。第三類是實用家,比如醫家、農家、水利家,是跳出治國思想不同,只關注民生的。而所謂“主流學派”則政治思想家特有的,只有他們需要分主次。主,則意味著被王權採納、伸展自己的治國思想。次,則意味著只是滿大街的喊,王權根本就不理睬它。
2、當時的王權其實沒有後世的那麼牛。周朝分封300多諸侯,打的昏天黑地,不知道多少王權消失在時間裡。誰敢亂來?亂來就是家破人亡。進入戰國時期,只剩下戰國七雄為首的30多個諸侯國,90%的王權都消失了。
3、儒家的克己復禮、仁政治國在當時是什麼?魏國樑惠王對孟子的評判就是典型,“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迂遠”就是假大空的意思,“闊於事情”就是根本不實用的意思。孔子被吐槽為“茫茫如喪家之犬”,孟子被吐槽為“何事紛紛說魏齊”,一點也不意外。
題主陷阱說儒家成為主流思想,實際上,孔子周遊過的僅僅是“衛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其中只有晉、楚是戰國七雄之一。孟子更慘,僅僅跑了齊、魏兩個諸侯國。而孔孟的共同點是都沒去過洛陽、沒拜訪周王室,鐵證了孔孟根本就沒有忠君之說,周遊列國只是為了當官發財。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哪一個給過孔孟、給過儒家臉色了?與春秋戰國時期的五霸、七雄毫無關聯,有可能叫“主流思想”嘛?
四、舉一個例子試試
甭說主流治國思想了。儒家恐怕連思想都談不上。
-
13 # 濤某說古文
我先說闡述百家爭鳴的產生的原因,然後很容易就能搞清楚儒家學術為什麼能成為主流學術。(本文2200左右字數。)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決定了中國幾千年的政治和文化形態。很多人會遺憾,歷史上中國分分合合,為什麼就僅產生一次“百家爭鳴”,不免令人惋惜。今天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在論述之前,我們先弄明白一個問題,百家爭鳴,他們爭的是什麼?先秦諸子有很多學派,並不是所有學派都參與了“爭”,比如兵家就不跟他們“爭”,“爭”的主要主角是儒、墨、道、法,“爭”的內容是如何治理天下!
百家爭鳴產生的直接原因孔子在世的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社會動亂,孔子為拯救天下,創立儒家學派,一來也親自上陣,二來影響自己學生。自孔子死後,在他學生的影響下,其學說影響更為廣大,成了天下的“顯學”!
進入戰國時期,禮樂制度更加崩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加頻繁,所以墨子就站出來了,要拯救天下不是靠“禮樂”,儒家滿口仁義道德,甚是虛偽。禮就是等級,我們不要等級,我們要平等,所以提出“兼愛”。
道家老子的想法更大膽了,平等還不夠,要建立無政府社會,連墨家的“尚同”都不能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樣社會是絕不會亂的;莊子教我們怎麼做人,人要真實,要自由,怎麼樣才能真實和自由呢,反對一切進步,不要讀聖人之書,也不要利用科技進步。
法家繼承了墨家的“尚同”,要絕對的君權,才能上行下效,也繼承了老子的無為,把“法”立好,就能垂拱而治了,最後法家成功了!
因此,百家爭鳴直接原因是孔子放了這把火,是孔子開啟了“子學時代”,直接引發了諸子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的重要原因其實我們讀先秦諸子的書,會很容易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他們脾氣一個比一個差,也一個比一個冷靜。孔子還是溫文爾雅,墨子就開始罵人,孟子簡直是自信心爆棚,對著君王也不客氣,而到韓非,他不多說了,直接刀子見!
為什麼?就是因為社會越來越動亂,戰爭越打越頻繁,也越打越大,一場戰爭便是幾十萬幾十萬的死!秦國只剩一種人了,戰士,當然戰士也是農民,閒時打仗,忙時務農。
因為社會的動亂,所以知識分子(士)必須站出來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也只有他們能救當時的社會,那麼救了嗎?救了,秦國從戰國中期商鞅變法之後就一直採用法家的學術,最後統一六國,李斯為了控制意識形態,最後焚書坑儒。
百家爭鳴的主要原因雖然戰國時期戰爭頻繁,極為殘酷,但是對知識分子是極為寬容的。雖然各國有各國勢力範圍,但是不影響人才的流動,“出國”都是免簽證,只要哪個“國家”好,就可以去哪個“國家”發展,不僅可以當新聞記者,四處曝光,也可以時政評論,政府做的不好,甚至可以指著為政者的鼻子罵,那些君王還都客客氣氣的,即便這幫知識分子什麼本事也沒有,還可以做個食客,包吃包住。
可以這麼說,在中國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戰國時期知識分子(士人)的思想自由,他們的思想沒有任何束縛,更沒有文字獄,這給百家爭鳴提供了僅無絕有環境土壤。
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我們知道,孔子“述而不作”,他繼承的是周公創造的“禮樂制度”,但是“禮樂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的了。
周武王得天下,他管理不過來,就把土地分封出去,按照遠近親疏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比如魯國侯爵,楚國子爵。周武王就是一家之長,這些“爵爺”對周武王就得有禮,“爵爺”彼此也有地位不同,就像弟弟對哥哥一樣,也得有禮。
周王朝就是家天下,只要把家管理好了,天下就治理好了,所以林語堂先生說,在孔子那裡,倫理和政治是合一的。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各諸侯國的經濟情況是不一樣的,比如楚國屬子爵,但是他地盤大,人口多,經濟好,他就專滅侯爵,在秦國統一之前,楚國早就搞掂了南方。
諸侯裡各大夫的經濟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國君有時候就是個擺設,大夫有領地,經濟是獨立的,大夫甚至有對外宣戰權,也有外交權,國君經濟上無法控制大夫,那別人也只有表面上尊重你了。
我們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儒家還搞那一套以“禮”服人,自然就沒人聽了。
所以天下,勢必要重組,怎麼組?大的吞小的,強的吞弱的,要重新一統成一個集權國家,在此過程就需要“思想指導”,因此產生了百家爭鳴。這才是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
那麼我們又要問,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不是重用法家學說嗎,為什麼最後儒家又重新崛起了呢?在戰國末年,儒家雖然還是“顯學”(儒墨為什麼會成為顯學,我在其他回答裡面有說,這裡不復述),但是已經非常微弱了,儒學大師荀子教出來的學生韓非和李斯不是儒生了,雙雙成了法家大師,荀子到秦國,發現秦國已經沒有儒學了!再歷經焚書坑儒,漢初又以道家學術為正宗,儒家原則上應該已經被打壓得差不多了,但是野火燒不盡,吹風吹又生!
現在的人讀《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我們不是跟他們學習治理國家吧,都是希望從裡面吸取一定的道德教育。沒錯,我們都能發現這個問題,古代那麼多聰明人肯定也能發現這個問題,在儒家這裡道德和政治是統一的,治理不用,道德建設還可以利用啊,而且這是現成的學說,前人已經論述得非常清楚明白,拿過來就能用。
儒家也是講塑造社會秩序,剛好和法家互補。法家治理國家是來硬的,儒家塑造秩序是來軟的,軟硬兼施,天下治矣!
儒家後來的崛起也是必然的,諸子百家裡面只有儒家講道德建設;墨家很少講道德,墨家講“利”比較多,喜歡算賬;道家鄙視道德,最好的道德就是沒有道德;法家只講刀子,也不講道德。因統治需要,道德建設需要,儒家必然成為主流。
-
14 # 禪悟淨慧
在中國文化史上”百家爭鳴”是怎麼形成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
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據記載諸子百家並非百家,實則上千家之多。流傳廣泛,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歸納而言只有十家發展成學派。
那麼”百家爭鳴”它包含了那些內容?
上面說了十家學派,這十家學派是百家爭鳴中”諸子百家”,”諸子百家”是指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陰陽家、雜家、兵家、名家、縱橫家,小說家等。後人把小說家以外的九家稱為九派,俗稱十家九派。
毛主席有句詩;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九派指的就是九家九派)。
十家九派中有一個主要學派,即儒家學派,下面要提到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百家爭鳴”起到了什麼作用?”百家爭鳴”是中國文化的第一次文化大集合,是一次空前的文化盛宴。它起到了什麼作用呢?簡單的概括為:由於各派、各個階層,各家思想代表,都為各自的利益關係進行了激烈的政治鬥爭,新興地主階級對沒落的奴隸主階級的鬥爭。從而奠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
”百家爭鳴”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幾次呢?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兩次”百家爭鳴,即清末民初開始的第二次“百家爭鳴”。
從民初辛亥革命開始,到到新中國成立,歷經百年風雨兼程,革命終於成功了,人民終於解放了。
這一時期的”百家爭鳴”持續時間最長,一直到如今現代社會。我們現在處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是大好的時代。
儒家思想為何成為主流思想了呢?
請看:九派中主要的政治思想和主張。
一。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主張,道法自然,提倡”無為而治”。很顯然的是這種主張不是不能實現,而是人們的思想和修養根本達不到要求。
二。墨家: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即世界和平。思想和理想差距甚遠,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三。法家: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主張“以法治國”,併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法制國家君主專制,不是大眾所能接受的。
四。儒家: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崇尚“禮樂”和“仁義”,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
由上述四大家的主張來看,儒家思想最接地氣,最能符合下層人民利益,(指當時的社會情況而言)。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取中庸之道,這個思想在兩千多年以前,可以說是比較先進的,也是那個時代前進的理想主張。所以儒家思想成為了主流思想,其影響直到如今。
-
15 # 守絀田園
是當時時代的產物。所謂當時的大背景沒有一枝獨秀的天王老子,社會甚至於沒有尊鄙貴賤之分。也就是後來所謂的三六九等之說。所以才形成了“百家爭鳴”的風氣。後來統治階級出於專治目的與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漸漸相互滲透,雜交,形成了儒家一枝獨秀的現象,終走向儒教,導致思想“僵死”成為刻板的教條。
-
16 # 老崧
這麼大的問題,手機上區區螢幕提供的視野,實在是無法激起長篇大論的慾望。
研究歷史現象,顯然必須先研究現象之前的成功之處,因為人治下的成功都是理性的釆用了大機率現象指導政策,但是後患全在大機率政策暗藏中,因為道心會讓大機率忽略的部分反彈。
那麼春秋戰國之亂始於哪裡?
看看周朝前期最有效的幾大政策就知道了。
第一大政策是分封制。
一口氣分封三百多諸侯國,是周朝充分發揮各優秀官員的能力的方式,能夠高效高速的進行地盤擴張,實現國力強大。這樣做的底氣就是,曾經所有的決策都是【理治】的方式,都是全員支援的,而長期的【理治】方法的使用讓上下一心,個別不良企圖成不了氣候。
但是,理治方法對中央領導的正確性要求很高,否則就會降低向心力。
但中央領導的正確性,可保一時、一世,難保幾世,這就是傳承人的環境變化問題決定的。
從【仁義禮智和信】角度來看,在使用理治方法的信字文明時期,舉國為生存而戰,理性是最強的。可是進入和字文明時期後,講究生活質量的心態高於捍衛生存機會的心態,各種非理性行為的出現成為必然,讓理治方法失去了基礎,讓上下曾經的同心不再同心,更多的是考慮各自利益而產生各種計謀,這為諸侯們的離心速度開了加速器,也就導致了諸侯之間的兼併。
第二大政策就宗法制。
其中的嫡長子制,嫡是因為聯姻背後的勢力最大,有利於穩定;長子是因為接受父母勢力的教育時間最早,最先形成自己的勢力。因此嫡長子比其他兒子的勢力雄厚些,有助於接位初期的穩定。但是,嫡長子的生活狀態是最好的,很容易感受生活的樂處,從而使樂趣中的感性逐漸超越理性,做出不理性的事情來。而且,嫡長子的天賦不一定是最高的,必然埋下隱禍。
第三大政策是禮制。
所有的關鍵節點都有隆重的儀式感,這是凝聚人心建立秩序的很好的方式。可儀式感過度持久之後,必然導致對人心自由的禁錮。固然國家的團結性增強了,可也失去了部分實效性與靈活性,讓社會的發展滯後,尤其是儀式感最強的地域禁錮性最大,這當然是朝庭了,導致嚮往自由的人口向諸侯國流失。
因此,周朝的國力由中央向地方擴散成為必然。國力的擴散意味著智者的擴散,導致宮學散化為諸侯學,再在諸侯兼併時由官學散化為民學。沒有了統合力作主導的朝庭,必然就沒有了學問上統合的力量存在,只能是各種學問之間自己較量,或者在一起口辯,或者選擇試驗田較量。
百家爭鳴由此而生。
至於儒家,選擇從禮開始統合各種方案,就開始了正確之路。因為禮聚人心成秩序的效果,是國家一統最需要的。而且經過儒家弟子們的努力,刪了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增加了一些其他流派的長處,形成了接近完整的體系,所以儒家逐漸成為思想的主流。
但是中國後來幾次鼎革的原因,也藏在儒家的體系不完整中,因為儒家主要培養管理人員,忽視了底層力量的培養,導致官權膨脹後壓抑了底層力量的發展,導致與科學生產直接相關的道家思想被忽視,從而導致生存體系的科技力量不夠和人民的求勝心不夠,導致了民族的相對軟弱性。
而新挖掘出來的【仁義禮智和信】體系與心理學中許多原理能夠互相推導,避免了許多儒學中的弊端,融入了現代科學思想,具有統合中華傳統文化的潛質,值得重視。
一孔之言,供君品玩。
-
17 # 河東來
創立儒教,就是一種變奴隸性質的“民”為自由民性質的“儒”的系統化工具,其實也就是中國特色的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
如何處理這些“民”的問題,其實從中國黃帝時代就一直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黃帝部族應該是起源於四川巴地,與起源於黃土高原陝西關中的炎帝部族聯合,形成炎黃百姓聯盟,與蚩尤九黎部落爭奪天下,最後,炎黃百姓聯盟勝出,成為奴隸主貴族,他們對於國家的治理理論族群,最初是部落酋長的“巫”,最後“巫”們就發展為道家,黃帝這個部落聯盟首領就是“大巫”的身份,是“巫”的祖師爺,著有著名的《道經》一書(在秦始皇焚書過程中作為儒教第一聖典首當其衝被焚燬),而戰敗的蚩尤九黎部落及其後裔,就成為了奴隸黎民。
以後的夏商周,其實都是炎黃百姓聯盟的一支,地位相當於“武林盟主”,統治地位一直受到東夷部族黎民的叛亂困惑,夏王朝有被東夷黎民代表后羿、寒促奪去天下的“太康失國”,商王朝有徵服東夷時周國趁虛而入進行“武王伐紂”,進而失去“盟主”地位,在這一過程中,被征服的東夷奴隸在關鍵的“牧野之戰”戰場倒戈,是奴隸們無言的抗爭,也導致商王朝的覆滅。
周公旦雖然協助哥哥周武王戰勝了商紂,但也深刻感受到了兩線作戰的矛盾,商王朝因為東夷與西岐兩線作戰而亡國,周王朝也同樣面對殷商與東夷兩線作戰的難題,最後他的方案是與東夷黎民勢力妥協,免除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方法就是“德”,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德”是上古的一種登山活動,達到一定高度的“黎民”,就可以免除被琢瞎一支眼的刑罰(以明確其奴隸身份),把名字載入榮譽板上,成為自由民,由民變人,這種新人,是根據國家治理需要而選拔產生,造字意思就是“儒”,這種系統化廢除“民”的奴隸身份的國家工作工具由於依託宗教產生,就被稱之為“儒教”,選拔產生的新人,就叫“儒”,那些優秀的具備理論功底的“儒”,就被稱之為儒家。
為了更好的鎮壓東夷黎民的反叛,周王朝將政治核心周公旦分封到魯國,將軍事核心姜子牙分封到齊國,源源不斷的將東夷黎民改造好的“儒”輸送到周王朝國家治理需要的方方面面,重點是殷商後裔分封到的諸侯國,包括殷商王室分封地宋國,殷商百姓分封地衛國(首都為殷商首都朝歌),當然,在這個矛盾的第一線,湧現出大量傑出的“諸子百家”理論家,如宋國道家貴族的代表莊子、名家貴族的代表惠子,儒家平民的代表孔子,墨家平民的代表墨子,又如衛國法家貴族的代表衛鞅,雜家平民代表的呂不韋。
如何認識“儒”的身份及地位,在當時的各種政治力量有不同的理解,也涉及自己階層的社會地位、身份,大家為自己的階層爭取利益,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儒教的領導階層道家經典著作對“百家爭鳴”的安排和佈局如下:
《道德經》有云,“(儒家)以正治國,(兵家)以奇用兵,(道家)以無事取天下”,又說,“道生一(道家、後宮),一生二(帝王),二生三(儒家及兵家),三生萬物(諸子百家)。”,還說“道法自然(是一家)”。
大概可以看出“百家爭鳴”的分工。
決策層是道家貴族理論,指明人類族群的發展方向,其中又分為提倡“母神信仰”的道家道派,和提倡“父神信仰”的道家法派(提倡道生一(帝王),一生二(道家、後宮),後來儒家掌握話語權後,將其專門稱之為法家)。
管理層包括儒家平民理論及兵家貴族理論,儒家理論地位相當於“諸子百家”中的“長兄”。
其中文儒平民理論家被稱之為“儒生”,被稱之為“儒家”,而武儒理論家被稱之為“刺客”或“墨俠”,被稱之為“墨家”。
武士兵家是比較純粹的接受道家領導的直接力量,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他們是直接的軍事力量,主要職業是軍人,文士兵家又有個別稱,叫縱橫家,主要職業就是外交人員及參謀,兵家理論地位相當於“諸子百家”中的“二哥”。
執行層則是廣大的諸子百家,他們根據儒家行政或者兵家軍事的需要而貢獻自己階層的力量,使人類族群能夠更好的得到發展。
周王朝以前,是黃帝后裔道家“媽媽”當家,秦王朝,是炎帝后裔法家“爸爸”當家,楚霸王時期,是兵家貴族“二哥”當家,楚漢爭霸項羽失敗後,西漢王朝則在漢武帝時期確立了“長兄”當家的地位,並一直延續到清王朝滅亡。
之所以儒家“長兄”當家,是因為道家“媽媽”,法家“爸爸”,兵家“二弟”均被印證貴族治國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只有“民主”才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回覆列表
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閒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其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由董仲舒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漢武帝頒佈推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於統治地位的標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思是廢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學說。這時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種新思想。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出現的背景原因
①漢武帝時,王國問題繼續威脅著中央政權。漢武帝為鞏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徹底解決王國問題,需要一個符合實際的統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統一來鞏固政治上的統一。
②過去的法家思想已經不完全適應鞏固政權的需要,漢初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也不適應恢復發展後的變化。
自春秋孔子創立儒學以來,戰國時期的孟子、荀子等人豐富和發展了儒家思想,與當時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儼然成為當時思想界的蔚然大宗。孔子倡 “仁”、重“禮”、講“德”;孟子提倡“仁政”,併為封建制度辯護“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他們的思想主張,都適合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他們共同的缺陷是沒有強調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秦朝建立以後,韓非子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主張適應了秦帝國維護統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專用法家思想而焚書坑儒,結果導致儒學在秦朝遭到沉重打擊。西漢初期,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的破壞,社會經濟凋敝,“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當務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環境來恢復封建經濟和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因而漢初奉行黃老無為思想,實行與民休息的寬鬆政策。政治上的寬鬆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漢初期得以有機會逐漸復甦。因此,在漢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經歷了:“春秋時期,應運而生戰國後期,蔚然大宗秦朝時候,遭到打擊西漢初年,逐漸復甦”的四步歷程。
隨著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出現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鼎盛時期。但是,這一時期,仍然存在著許多矛盾。
①南北邊境不寧:主要是北方匈奴的對西漢的威脅,河西走廊、河套地區被控制在匈奴手中,匈奴和西漢之間的戰爭時有發生;其次是南方少數民族尚未完全歸順,如夜郎國妄自尊大等。
②王國威脅中央:漢初劉邦在基本上消滅了異姓國以後,又分封了九個同姓國,雖然在漢景帝時期透過削藩和平叛收回了王國官吏的任免權,實力大大削弱。但是王國畢竟還是存在,諸侯王一般都大量招致賓客遊士,扈從左右,甚至還有輕死重諾的“豪桀之士”,成為政治上的助手和死黨。對中央構成一定的威脅。
③階級矛盾激化。西漢前期,就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土地兼併的嚴重現象,早在漢景帝時期,御史大夫晁錯就已經指出土地兼併造成有些地方民不聊生的現象,“被水旱之災,急徵暴虐,賦斂不時……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國力的上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條件。於是,採取積極進取的政策,加強專制中央集權成為歷史的必然。
另外,漢武帝的個人喜好也是關鍵的。儒家學說能成為統治思想,重要的關鍵也在於統治者的需要和愛好。漢武帝本人好大喜功,認為自己是無上的,對確立自己權威的事情,他肯定是會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