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農鳴

    農民朋友在種植時,往往認為多施肥就能獲得高產,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在一定範圍內,多施肥有利於提高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一旦超過了某個臨界點,不但不能增收,反而會減產。尤其是對於氮肥和磷肥,當前都普遍存在超標的問題。那麼黃瓜在種植過程中發生肥害該怎麼辦?又該如何防止肥害的發生。

    一、什麼是黃瓜肥害?

    黃瓜肥害是指黃瓜過量施肥或施肥方式錯誤引起黃瓜生長受阻的現象。目前在黃瓜栽培過程中常見的肥害有三種:一是施肥部位及方式不當;二是施用速效氮、磷肥過多,由於這些肥料都是各種無機鹽,導致土壤中鹽分濃度過高;三是施用沒有充分腐熟的秸稈肥、糞肥或肥料與土壤沒有混合均勻。

    以上三種都會導致黃瓜的營養失衡。當肥料中的有害物質超過黃瓜的忍受能力,就會使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或者酸化,進而引起黃瓜植株枝葉黃萎倒伏、病蟲害加重或或者燒苗、萎蔫等多種危害,輕者造成黃瓜產量減產,嚴重的還會引起絕產,讓菜農朋友損失慘重。

    二、黃瓜肥害形成的原因

    1、施肥不當

    ①、施肥部位不當

    黃瓜根系吸收能力最強的部位是在根系外圍的白根和根毛區,如果將速效性的化肥直接施於主根根部位,由於土壤中鹽濃度過高而出現燒根現象;在施用氮肥時,如果不用土覆蓋氮肥,有可能會導致在高溫時會產生氨氣灼燒枝葉。

    ②、沒按照黃瓜各生長期的需肥特性施肥

    黃瓜生育週期分為發芽期、幼苗期、開花期和結果期4個時期,每個時期,對於肥料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發芽期:相對而言,這一時期需求的養分較少,一般只要施足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底肥即可滿足幼苗期的生長,因此,在幼苗期,幾乎是不需要額外施肥的。不僅如此,還需要控水蹲苗,從而達到促進花芽分化和根系正常發育的作用。

    開花期:這一階段黃瓜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要追一些遲效磷肥,再配合葉面噴施一些腐殖酸葉面肥。

    果期:結果期是黃瓜生長過程中的需肥旺期。對於養分的需求比較大,一般第二穗果採摘結束後,就要適量追施速效肥,並配合噴施鉀、鈣鐵、鋅硼等葉面肥。

    2、速效肥料施用過量

    氮肥施用過量:如果施用過量的氮肥,最終會導致氮肥轉化成生長素,刺激了植株葉的快速生長。營養育苗土加入過量的氮素會造成秧苗燒葉,葉緣枯邊,植株表現組織柔軟、葉片肥大、貪青徒長、濃綠,頂端葉片捲曲、花芽分化和生長紊亂。容易形成落花落果。在結果期如果氮肥施入過多,會造成植株氨氣中毒,表現為葉脈間或葉緣出現水浸狀的斑紋,並且斑紋逐漸變為褐色幹邊的燒葉症狀。一次性施肥過量,會造成大面積疑似炭疽病的葉片乾枯現象。

    磷肥施用過量:黃瓜對磷的吸收量只有10%~20%,利用率較氮、鉀肥低得多;同時,在土壤中磷元素不易隨水移動和散失。過量施用磷肥,就會在土壤中逐漸累積,形成難溶性磷酸鹽,並與鋅、鎂、鐵等元素結合,形成根系不易吸收的難溶性物質,造成失綠缺素症狀(黃瓜葉片大小正常,但呈褪綠、硬化、早衰現象,重症葉片有褐色苦斑出現,觀察葉斑沒有黴層,集中表現為缺鋅、鎂、鐵等綜合元素的失綠症),極難辨別,從而使病態診斷上出現差錯。

    葉面肥施用過量:有些不法廠商在葉面肥中加入激素類物質,以起到刺激速效生長的作用。菜農朋友噴施伎倆劑量一大就會產生葉面肥害,造成葉片僵化、變脆、變形,反而造成了抑制植株的正常生長。

    3、施用未經腐熟的農家肥

    當施用未經腐熟的農家肥,未經腐熟的秸稈肥、糞肥會在土壤中進一步發酵,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從而出現燒苗發黃現象。而且有機肥發酵過程會消耗土壤中的速效氮,進而使植株黃瘦細弱,也就是菜農朋友常說的“肥燒”。同時“肥燒”也表現在施入土壤中的圈肥、餅肥、化肥量過大時,並且如果沒有與土很好的混合,當黃瓜根生伸到肥料集中處時則會造成燒根。被肥燒根的植株對應的地上部分常有葉緣乾枯或葉片凋萎的現象,在過量施用雞糞的溫室種植常常也會出現植株生長緩慢、葉片濃綠、皺縮等現象。

    三、黃瓜肥害的防治辦法

    在追施速效肥料時要開溝或穴施為主,要與黃瓜植株的主莖有一定的距離,並做到用土層覆蓋肥料。施肥應避開中午時間於傍晚進行,為了防止肥料揮發等,要及時澆水和通風處理。對於棚室種植,提倡使用滴灌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據黃瓜各個生長時期的需肥特性和土壤特性配方施肥。嚴格控制肥料的用量,特別是對於氮肥的施用一定要合理,做到科學施肥,多使用有機肥料;秸稈還田,加強土壤的通透性,避免硝態氮的產生及中毒現象,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並與土壤混合均勻。

    如果肥害已經發生,要根據實際受害情況盡力補救,建議澆一次大水,透過澆水來稀釋土壤中的化肥濃度,以此來緩解黃瓜的肥害,同時可以噴施減肥害的藥劑,如碧護,蕓薹素內酯等,也可隨水衝施生物菌肥進行調根,可以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對肥害造成的養分消耗,尤其是中微量元素,如鋅、鎂、鐵等,要及時進行補充,避免土壤養分失衡。

    以上就是當黃瓜發生肥害後如何補救及如何避免黃瓜肥害的發生,總之,要想避免肥害的發生,要根據黃瓜植株生長的各個階段的需肥特性,做到科學施肥、合理施肥。

  • 2 # 品鮮萊農產品

    一、症狀施肥過量,造成輕度肥害時,黃瓜葉片濃綠、變厚、皺縮。再嚴重一點,則在葉片的大葉脈之間出現不規則條斑,黃綠色或淡黃色,組織不壞死。更嚴重時,葉片邊緣受到隨“吐水”析出的鹽分為害,出現不規則黃化斑,並會造成部分葉肉組織壞死。肥害較輕時對產量影響較小,但卻是施肥過量的一個訊號。對肥害症狀要正確識別,不要因誤診為其他病害而採取錯誤行動。

    二、病因肥害主要是由於在溫室內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硝態氮肥造成的。

    三、防治方法

    ①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對溫室栽培的黃瓜來講,有機肥對黃瓜的增產作用很明顯,並能提高土壤對化學肥料的緩衝能力,且不會造成土壤鹽漬化。

    ②澆水發現症狀後,透過及時澆水、提高溫度等措施來促進生長,一般7~15天后肥害會自行解除。

  • 3 # 頗得財富茨基

    肥害,可能有大棚種黃瓜的都或輕或重遇到過,遇肥害馬上放風、澆水減少棚內銨氣(一般黃瓜不施氮肥),稀釋肥效含量……

  • 4 # 一路長淡

    大棚種植的黃瓜,發生肥害。大棚一般是培養優值蔬菜或者早熟蔬菜,因有人生怕菜缺肥長不好,使用肥料過量。我們本地稱,菜長贏了,在大棚裡有一個優於的條件,就是溫度適應,溼度比露地好,可作物最喜歡的就是這兩種。太長贏了是不會結瓜的,黃瓜葉和南瓜葉一樣,不透氣,光照差。向這種情況開啟大棚兩頭降低溫度,透氣,降溼度,乾燥點後去掉一部分葉片,透氣增加光照可以挽回一些損失。前些年我們這種田的,在露地種黃瓜就長贏了,完全沒結瓜,看見他把黃瓜葉子用剪刀剪了一半去了。後期才看見結了兩茬黃瓜,我還說的笑話的,說他太下法了,田裡菜都肥滾了。

  • 5 # 醉美雪巖

    不合理施肥是造成黃瓜肥害的關鍵因素,施肥過多、時間不當、方法不合理都會造成黃瓜肥害,特別是密閉的棚內種植,肥害一旦發生會顯得更加嚴重。

    【黃瓜肥害症狀】:黃瓜植株出現脫水、燒苗、燒根、僵苗、葉片畸形等現象,植株萎蔫似開水燙過一樣,肥害輕時影響生長,嚴重時黃瓜植株漸漸萎蔫枯死。一、黃瓜肥害常見原因

    1、施肥用量過多

    【氮肥過多】使土壤濃度過高,植株莖葉呈現缺鈣症狀,葉邊變黃,。根部顏色變褐,根尖出現齊鈍。或者植株急速凋萎青枯。中期發生肥害易出現細腰瓜。 【磷肥過多】育苗比較多見,有時也會發生在定植後結瓜前,新生葉尖端或大部葉突然黃化,且無腐爛乾枯現象,磷肥過多還易造成瓜皮發硬。

    2、施肥時間不當

    施肥時間一般種植戶都能很好把握,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追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此時追肥容易造成植株肥害。特別是大棚種植,在追施化學肥時,一定要避開高溫時間段,黃瓜追肥應該在早晨8~10點左右進行最易。

    3、施肥方法不合理

    【底肥腐熟不充分】在追肥以後,沒有腐熟的有機肥或農家肥在土壤中會繼續發酵,此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容易引起黃瓜燒根。【底肥土壤混合不均】使用有機肥或者農家肥不與土壤均勻混合或覆土,會是黃瓜根系直接生長到底肥內部,容易引起燒根現象。【葉面肥濃度過高】葉面肥的使用最關鍵就是把握好濃度,濃度過高會直接造成葉面肥害,特別是溫度較高是肥害加劇。【根外追肥太近】根在追肥,特別是化肥的使用具有易揮發,要把握好距離,太遠肥效不佳,如果太近肥料容易直接與根莖接觸,直接造成傷害。二、黃瓜肥害急救措施

    1、及時澆大水

    不管是什麼情況引起的肥害,發現的第一時間就是要交大水一次,通透水分的流動來稀釋沉澱肥料,使土壤濃度降低,溼度加大,從而緩和肥害。

    2、噴藥劑緩和肥害

    1、根據土壤情況科學合理施肥,施肥還要結合黃瓜需肥規律和肥料特點來進行。特別是不能一次追施過多氮肥,葉面肥追施應該採用多次輕量,避免濃度過高 。

    2、增加有機肥、生物菌肥的使用,不僅能夠增加有機質,加強土壤活力,提高土壤墒情,還具有固氮、溶磷、解鉀等作用,從而改善土壤環境,減少病蟲害,最終提高黃瓜抗逆效能力。

    3、施肥要注意細節,底肥要與土壤充分混合,追肥要與植株保持有效距離,一般保持100cm左右最佳,乾旱時,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防灼根現象。

  • 6 # 昆鳥三農

    蔬菜大棚是一種具有出色保溫效能的框架覆膜結構,它的出現可以使人們吃到反季節蔬菜,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棚室黃瓜在栽培過程中,常常由於施肥過量、施肥方法不當、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等原因,造成肥料浪費、土壤環境惡化、蔬菜損傷,使黃瓜產量降低、品質變劣,菜農遭受巨大損失。

    現特將大棚種植黃瓜肥害的發生情況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種子或幼苗受害

    1、症狀:表現為直播的黃瓜種子長時間不出苗、腐爛。育苗移栽的黃瓜,小苗定植後遲遲不生長,似缺水狀,根系不生長,顏色呈褐色。

    正常生長的黃瓜幼苗在施用速效化肥後,葉片出現失綠變白,葉緣似焦枯狀褪綠。有的黃瓜幼苗在施肥後生長停滯,似受旱狀。

    2、發生原因

    (1)種子不出苗或腐爛

    主要是由於施用的種肥過量或用了不適合做種肥的化肥品種,如碳酸氫銨、尿素等。

    (2)定植的小苗遲遲不長。

    主要是由於定植穴內肥料太多,造成根際土壤溶液度太大,出現高滲透壓,影響根系的正常吸水,出現燒根。也可能是在整地時施用了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定植後有機肥進行分解腐熟,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熱量使根系灼傷。

    (3) 幼苗施肥後受害

    葉片受害可能是在施用化肥時,將肥料撒在葉面,溼度大時化肥在葉面溶化後濃度較高灼傷了葉片。幼苗生長停滯主要是施肥量大,造成根系接觸的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使幼苗吸水受阻。

    3、防治方法

    (1)選用適宜做種肥的化肥品種,如磷酸二銨、矽谷-有機矽水溶長效緩釋肥。適量施用種肥,不可施用過多;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定植前施入化肥後使土和肥料充分混合,以防區域性肥料過多;

    (3) 給幼苗追肥時一次施用量不可太多,一般每畝追施化肥8~10千克。施用時最好深施覆土或隨水追施,不可撒施,肥料不可撒到葉片上。

    (4)發現葉面上有肥料時,及時用清水沖洗葉片。

    葉片受害

    1.氨氣危害

    (1)症狀

    受害葉片先從葉緣開始,先出現水浸狀,逐漸變褐,最後乾枯。生命活動旺盛的中上部葉片受害重。發生氨氣積累的棚室一般有強烈的味道,人一進入就可聞到尿臊味。早晨用pH試紙測棚室內膜上的水滴,結果大於8,呈鹼性。

    (2) 發生原因

    在棚室地面撒施了能夠直接產生氨氣的肥料,如氨水、碳酸氨銨等;或者撒施了經過轉化能夠釋放出氨氣的肥料,如尿素、餅肥等;或者撒施了未經過充分發酵的生雞糞、生兔糞等,這些肥料施入後,由於棚室溫度較高,發生腐解產生氨氣,使蔬菜受害

    (3) 防治方法

    一是合理選用追肥品種,不在棚室內施用能直接產生氨氣或經轉化後產生氨氣的肥料,如碳酸氫銨、尿素等。應選用複合衝施肥、矽谷-有機矽水溶長效緩釋肥等品種。

    二是不施未經充分發酵腐熟的人、畜、禽糞尿。

    四是用1%的米醋進行葉面噴霧,以中和接觸到葉面的氨氣,減輕危害。

    2.亞硝酸氣為害

    (1)危害症狀

    亞硝酸氣又叫二氧化氮。當棚室內空氣中二氧化氮氣體濃度達到2毫克/千克後,就能使黃瓜葉片受到傷害。二氧化氮氣體從葉氣孔侵入植物組織,使葉綠體遭受破壞,受害葉片呈白色斑點。

    受害輕時先從葉緣開始,呈黃白色;受害重時連葉脈也會變白,中上部葉片受害重。當棚室內二氧化氮積累較多時,清晨用pH試紙測棚室內膜上的水滴,結果小於6,呈酸性。

    (2) 發生原因

    二氧化氮氣體危害只在老棚室發生。原因是老棚室連年過量施用氮素化肥,剩餘的化肥積累下來,導致土壤中有大量氮素存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在強酸性條件下揮發出亞硝酸氣。

    (3) 防治方法

    一是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緩衝能力。

    二是測土配方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

    三是發現棚室二氧化氮積累時立即澆水,遏制其揮發。

    四是有亞硝酸氣積累時,及時對葉面噴施0. 4%~0. 5%的石灰水溶液。

    3.二氧化硫危害

    (1)危害症狀

    二氧化硫透過葉片氣孔進到葉肉組織,當二氧化硫與水結合後生成亞硫酸或硫酸根,對細胞產生毒害。黃瓜、番茄、芹菜等蔬菜受害時,受害葉片葉緣及葉脈間失綠變白,形成黃白色斑點,漂白部分隨接觸二氧化硫的時間推移逐漸擴充套件到葉脈,隨後乾枯。

    (2) 發生原因

    棚室內施入大量未充分腐熟的生雞糞、生兔糞等肥料,棚室內溫度較高,在腐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硫化氫, 硫化氫在空氣中進一步氧化後生成二氧化硫。或者冬季寒冷時棚室用煤做燃料加溫,煙道密閉不嚴漏氣。

    (3) 預防及補救

    一是不施未充分腐熟的人、畜、禽糞尿。

    二是用煙道加溫時,保持管道密閉,不漏氣。

    三是發生二氧化硫為害或預測可能發生時,用0.3%~0.5%的石灰水溶液噴灑葉面,減輕為害。

    植株黃化

    1. 症狀

    黃瓜在生長過程中常會表現出葉片發黃、色淡,下部葉片脫落,植株逐漸黃化。

    2. 發生原因

    土壤中施入大量未經充分腐熟的作物秸稈、樹葉等有機肥料,在棚室內高溫作用下,進行腐化分解。在發酵分解過程中,一方面產生大量熱量燒傷根系;另一方面微生物從土壤中消耗大量的速效氮,造成土壤中氮素缺乏,黃瓜植株出現缺氮黃化現象,嚴重時會出現植株全株黃化。

    3. 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發現缺氮黃化後及時澆水,補施氮肥。

    植株生長停滯

    1. 症狀施入化肥一段時間後,黃瓜生長變緩或基本停滯,葉片常在中午菱蔫,不發新根,根系變褐色。

    2.發生原因:追肥量過大,造成根際士壤溶液濃度升高,導致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困難。

    3.防治方法

    一是少量多次追肥, 每次每畝追肥8~10千克。

    二是追肥後發現黃瓜生長停滯應立即澆水,使士壤肥料溶液濃度降低。

    大棚種植黃瓜發生的肥害會導致黃瓜從種苗到植株整個生長髮育和結果的整個過程,在每個階段發生的最主要的肥害和其症狀、發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我都寫的很清楚了,可以對照解決。在寫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請批評指正。

  • 7 # 百幫農業

    黃瓜發生肥害,要做到放風,讓有害氣體流出。澆清水,把化肥用水下壓稀釋。噴葉面肥,用葉面肥增加葉面的抗藥性……

  • 8 # 陽江小黎哥

    黃瓜肥害防治措施

    醉美雪巖種植經驗總結認為,不管是病蟲害還是肥害,一旦發生問題,多少都會帶來損失。因此,預防應該放在首位,避免問題的發生才是關鍵。

    根據土壤情況科學合理施肥,施肥還要結合黃瓜需肥規律和肥料特點來進行。特別是不能一次追施過多氮肥,葉面肥追施應該採用多次輕量,避免濃度過高 。

    增加有機肥、生物菌肥的使用,不僅能夠增加有機質,加強土壤活力,提高土壤墒情,還具有固氮、溶磷、解鉀等作用,從而改善土壤環境,減少病蟲害,最終提高黃瓜抗逆效能力。

    施肥要注意細節,底肥要與土壤充分混合,追肥要與植株保持有效距離,一般保持100cm左右最佳,乾旱時,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防灼根現象。

  • 9 # 逸風三農

    有的大棚黃瓜種植戶,為了追求黃瓜的高產,就盲目的、過多的給黃瓜施肥。大家都知道“莊稼一隻花,全靠肥當家”的道理,肥料對於黃瓜絕對是好東西。但是過多的給黃瓜施用,唯一的後果就是給黃瓜造成肥害,導致黃瓜減產。那麼,大棚種植黃瓜,發生了肥害該如何防治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黃瓜的肥害有兩大型別:農家肥肥害和化學肥料肥害。

    農家肥肥害施農家肥造成肥害的原因 給黃瓜施用農家肥造成肥害是因為,農家肥事先沒有經過充分腐熟就施入了黃瓜地,而未腐熟的農家肥在溼潤的土壤中,會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腐爛產生高溫,導致黃瓜燒根燒苗,農家肥在分解腐爛的過程中還產生氨氣,由於大棚是密閉的環境,不利於氨氣的揮發,當氨氣積累的一定的濃度時,就會傷害黃瓜的葉片,產生農家肥肥害。農家肥肥害的症狀 黃瓜發生農家肥肥害後,會首先造成黃瓜根系受害,根系受害溝會導致黃瓜地上部分,葉片發黃,生長緩慢,嚴重的會導致黃瓜整棵植株萎蔫死亡。另外,因為農家肥未完全腐熟,農家肥中的蟲卵、細菌、病毒等進入土壤直接侵害黃瓜,造成黃瓜發生各種病害。氨害會造成黃瓜葉片變黃變褐,最後導致葉片乾枯。防治農家肥肥害的方法 首先農家肥必須充分腐熟後才能給黃瓜施用。黃瓜發生農家肥肥害後,應立即給黃瓜灌水,透過灌水來降低農家肥在土壤中腐熟而產生的高溫,從而減輕對黃瓜根系的傷害。在灌水的同時,隨水衝施微生物菌劑。因為微生物菌劑能快速分解農家肥,降低傷害,還能促進黃瓜快速增發新根,有利於黃瓜快速緩過來。菌劑中的有益菌還能殺死農家肥中的部分有害菌,蟲卵等,降低這些有害病菌蟲卵等對黃瓜的傷害。另外還要加強通風,降低大棚內的氨氣濃度,使濃度在安全範圍之內。農家肥腐熟成度的鑑別方法 用塑膠袋將農家肥裝入其中密封。如果24小時後塑膠袋不鼓脹,說明農家肥已經完全腐熟,如果塑膠袋鼓脹了,說明農家肥還沒完全腐熟,需要進一步腐熟後再施用。化學肥料肥害

    化學肥料肥害主要是氮肥和磷肥施用過量造成的。

    1.氮肥肥害

    氮肥肥害的發生原因 由於大棚環境相對密封,在高溫乾旱的環境下,一次施入氮肥過多,由於氮肥中含氨,氨從氮肥中揮發出來,當濃度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黃瓜就會氨氣中毒,產生氮肥肥害。另外,施用氮肥如果離黃瓜根系過近,也會燒壞黃瓜的根系,造成黃瓜燒根。氮肥肥害的症狀 氮。肥揮發出的氨氣,會從黃瓜葉片氣孔侵入葉片細胞,破壞葉綠素,使受害葉緣發生水澤狀斑塊,葉緣變黃變褐,最後乾枯。當氨氣濃度再次升高後,氨還會分解葉片的葉綠素,然後葉脈間就會出現,點點塊塊的黑褐色傷斑,受害部分與正常部位的界現分明,嚴重時葉片會萎蔫下垂。防治氮肥肥料的方法 儘量少施或不施氮肥,含氨氮肥應以作底肥為主,追肥為次,追肥時的濃度要降到最低。需要施氮肥時,要做到“少量多次”的原則。最好是隨水衝施。施完氮肥,儘量做到多通風,降低大棚內的氨氣濃度。肥害發生後,應澆大水降低土壤中氮肥濃度。黃瓜植株發生矮化時,噴施硫酸鋅700~1000倍液來緩解和調整植株。同時給黃瓜遮陽降溫,進行葉面噴水,不要通風,以免造成黃瓜脫水萎蔫。

    2.磷肥肥害

    磷肥肥害的原因 磷肥一次施用過多,會使土壤板結,破壞土壤團粒結構,使黃瓜呼吸作用增強而使植株快速老化。磷肥過多還會抑制黃瓜對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黃瓜缺素症狀。磷肥肥害的症狀 新發的黃瓜葉片尖端或大部分葉片會發黃,但是不會腐爛乾枯。磷肥肥害的防治方法 嚴格按規定量施磷肥。以每千克土壤中含磷24~60毫克為標準。發生磷害後,增施微生物菌劑解除磷害。想辦法增加土壤透氣性。

    總之,大棚黃瓜肥害的防治要做到:農家肥充分腐熟後再施;化學肥料要按規定的量施和正確的方法施。做到這兩點,就不用擔心會發生肥害的問題了。

  • 10 # 鄉遇小名

    施肥是黃瓜生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管理環節,合理施肥,不僅可以促進黃瓜植株的茁壯成長,產量提高。同時,也可以改善我們土壤的生態環境,使土地更加肥沃優良。

    但是,在黃瓜的生長髮育過程中,有些種植戶由於對施肥種類和用量的把控不嚴格,導致黃瓜植株發生肥害的情況時有發生。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們在大棚種植黃瓜時,發生了肥害要怎麼來防治呢?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大棚種植黃瓜時,發生了肥害後都有哪些症狀?

    黃瓜發生肥害症狀表現

    發生輕度肥害時,黃瓜葉片顏色變為濃綠色,整個葉片出現皺縮、變厚。中等肥害時,葉脈上會出現雜亂無章的條紋,葉片微微發黃,植株長勢衰弱。肥害嚴重時,葉片邊緣會出現不規則的黃化斑塊,部分葉片組織腐爛壞死,對黃瓜的生長髮育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絕收。

    較輕的肥害對黃瓜的產量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卻是黃瓜對於施肥過量釋放的一個危險訊號。

    黃瓜發生肥害的具體原因

    【1】育苗期:在育苗時期,配置營養土時,將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農家肥混入土中,或者過多使用化肥,都會對幼苗造成肥害。從而造成黃瓜幼苗根系發育慢,新根少、植株長勢衰弱,葉片邊緣發黃乾枯等。

    【2】定植期:在定植之前對土壤使用基肥,如未充分腐熟的雞糞等。雞糞會散發大量氨氣,同時,由於溫室大棚通氣效能差,氨氣無法排放,導致瓜苗根系燒根,心葉腐爛。

    【3】盛果期:通常黃瓜在盛果期時,溫度較高,但此時又需要追肥。追肥時如果大棚內溫度控制不好,就可能造成氨氣中毒。具體症狀為葉脈之間出現水浸狀的條形斑點,細胞逐漸失水,黃瓜葉片出現燒葉症狀。

    【4】追肥期:在種植黃瓜時人們往往對葉面肥的用量控制不是特別嚴格。但有些葉面肥中含有激素類物質,用量過多時就會出現葉面肥害。出現的症狀有葉片變硬、莖幹矮化,結出畸形果實等症狀。

    黃瓜肥害的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有機肥在揮發過程中會形成有機膠體,在化肥施入後,有機膠體會吸收大量的陽離子。這樣,土壤中的溶液濃度減少,黃瓜植株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吸收,大大降低了肥害的發生機率。為黃瓜施用化肥時,必須根據土壤肥力和種植長勢來合理施肥。嚴格按照搭配比例,用量合理。一般情況下,一畝地施用碳酸銨為30千克左右,硫酸銨15千克,尿素8千克。追肥時要與黃瓜植株保持距離,通常在10釐米左右,施肥後覆土。天氣乾旱時,施肥後及時進行灌水,防止出現植株燒根。施肥時儘量採取分層、全層的施肥技巧,使土壤與肥料充分融合,肥效均勻分佈。同時,施肥後適當澆水,使肥料顆粒溶解、均勻。

    要點總結:施肥是黃瓜生長中一項必要的管理措施,要求相對嚴格。因此,我們在施肥時要掌握好科學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避免引發不必要肥害現象,導致黃瓜發育不良、產量降低。

  • 11 # 老農民說事

    黃瓜的原產地在印度,後在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被帶回我國。因黃瓜的口感鮮美,營養價值豐富,所以當時很多貴族都非常喜歡吃黃瓜,慢慢的黃瓜傳到民間,整體的種植面積和規模逐步開始了增長。進入到現代社會以後科技的進步促使黃瓜的外形和口感相比古代社會有了十分大改變,更加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截止到2018年,我國的黃瓜種植面積達到了1900萬畝,年產量超過6000萬噸,栽培面積達到了世界的60%以上。雖然具有相當大的種植規模和消費群體,但黃瓜的畝產一直非常低,僅能達到西方國家的20%。

    我國的黃瓜平均畝產較低的原因有很多,品種選擇不合適、田間管理工作不到位、水肥管理不科學等都有可能是產質低的原因。肥害導致黃瓜的產量和質量變低或許是很多人第一次聽到,肥害指的是因過量施肥、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過於集中施肥導致的黃瓜生長緩慢,甚至出現黃瓜枯萎死亡現象。在大棚種植黃瓜過程中發生病蟲害的機率相對較小,整個生長週期內都能得到嚴密的監控,但肥害的影響會相對提高。

    黃瓜肥害的表現

    大棚種植黃瓜在生長過程中的肥害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黃瓜生長的土壤中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這種氣體會讓黃瓜的葉片受到汙染;二是黃瓜的根系發育不良,吸收水肥的能力下降,難以將土壤中的營養物質運輸到黃瓜其它部位;三是黃瓜出現爛根、黃葉,葉子上會有呈現出白色的斑點出現,尾部的情況會更加嚴重;四是黃瓜呈現出萎靡、根系灼燒等現象。黃瓜的肥害主要體現在以上四個方面,不同田塊的實際情況有所區別症狀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解決。

    黃瓜肥害出現的原因

    1.肥燒。肥燒指的是大量施用未經腐熟的農家肥或者餅肥,這些肥料進入土壤後會進一步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髮酵。農家肥在土壤中發酵的過程就會產生反應放熱,發熱會導致黃瓜的植株出現植株黃弱或者根系發黃腐爛的問題出現。

    2.氮肥施用過量。氮肥對黃瓜的生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施用量過多會導致黃瓜的營養攝入會過量,這就會導致黃瓜葉片褪綠變黃。除此以外,氮肥還會導致土壤中氮元素大幅度增加,土壤有可能因此出現板結等問題。

    3.磷肥施用量過多。磷肥施用量過多會導致黃瓜在結瓜前出現葉片發黃問題,但不會出現葉片乾枯現象。只要能夠及時給黃瓜澆水,就能夠減小磷肥施用量過多導致的不良現象的出現。

    黃瓜肥害的防治

    1.追肥與植株保持必要的距離。種植戶在施肥過程中有時候會將肥料施用在距植株根部非常近的地方,沒有保持有效的肥料施用距離。一般來說,在給黃瓜施肥的過程中肥料要距黃瓜植株根系10cm左右,這樣既不會影響到黃瓜對營養物質的攝取,也不會影響到黃瓜根系的生長。

    2.科學施用氮肥和葉面肥。在用氮肥的過程中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對土壤中含有的營養物質進行測定,從而配置氮肥需要施用的量。若是不具備對土壤的測定條件,氮肥施用則需要少量多次,葉面肥的噴施濃度不要太高,這樣就能夠降低肥料施用過多導致的燒面問題的機率。

    3.增施菌肥和有機肥。黃瓜生長中對氮磷鉀的需求可透過施用化肥來解決,菌肥和有機肥的施用則能夠改善土壤的種植環境,促使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增加。除此以外,能夠減小病蟲害的發生機率,提高蔬菜抗逆性,促使黃瓜的產量和質量都有較大幅度提高。

    在種植業中是需要多方面進行控制和把握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產量和質量的降低。大棚種植黃瓜相比露天種植黃瓜需要注意的事項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大棚種植黃瓜對品種的要求會更加嚴格,優質的品種自然就會優質的品種;二是大棚種植黃瓜要注意對溫度的控制,不然棚中溫度過高可能會影響到黃瓜品質;三是大棚種植黃瓜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高投入也就意味著高回報。未來消費者對高品質、無公害、無汙染的大棚黃瓜需求量會持續增加,種植戶可考慮改變種植策略。

  • 12 # 寧寧說的話

    在大棚裡面種植的黃瓜,是比較容易發生肥害的,主要是因為在蔬菜大棚裡面連茬種植的比較多,即使不是連茬重茬種植,那麼在其他農作物蔬菜和黃瓜這些蔬菜種植的時候連續和密集的施肥還是比較容易會導致肥害發生的,因此大家要注意到。

    1、從蔬菜大棚土壤來看,鹽鹼化似乎是比較容易出現的,這個和後面的追肥有很大的關係,在我們村子,有很多的菜農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黃瓜都是重茬進行種植的,所以說想要避免肥害的發生,那麼建議儘量不要選擇去進行重茬種植黃瓜。

    2、由於黃瓜在蔬菜大棚裡面的種植形式是先育苗後移栽的,所以在移栽之前對於底肥的施放上,在這裡面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徹底腐熟”。在我老家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菜農們當大蒜種植新一茬黃瓜的時候,都會提前至少一個月之前會把所需要的雞糞拉到大棚跟前。

    然後堆積起來,用厚塑膠直接覆蓋掉,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菌腐熟,由於雞糞裡面的細菌是很多的,所以有效的殺菌同時腐熟是完全有必要這樣去做的,也是在最開始可以避免肥害發生的一個契機。

    3、那麼在黃瓜苗的移栽上,我的建議就是在於密度的控制上不要那麼的大,要保證黃瓜在生長過程當中的一個透氣性和通風性,這樣一來在後面對於化肥和高效肥的追施上就會減少肥害的發生,因為透氣通風了,肥料吸收的快一些。

    還有就是在生長過程當中的追肥上,一定不能過量,這個是最基礎的了。並且在追施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家土壤和黃瓜生長的肥料,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盲目跟從去施肥。

    4、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黃瓜發生肥害有的時候看上去長勢還是很不錯的,但就是不結果,這就會給人一種錯覺,這就要求大家對於蔬菜大棚裡面的高溫、高溼得到一個有效的控制,會對於這種現象有所緩解。

    總結

    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黃瓜會很容易發生肥害,從種植方式、施肥觀念上來看都是很容易出現的,因此大家要很是注意了。

  • 13 # 雲朵在鄉村

    現在大棚種植的黃瓜,正好可以趕上春節前這個銷售旺季,可以賣個好價錢,也讓種植戶的辛苦可以得到回報。但是有好多菜農伯伯以為只要多施肥就能獲取優質高產的黃瓜,其實不然,雖然適量的施肥能夠更好的促進黃瓜的生長,但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事情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所以大棚種植黃瓜發生肥害的問題也是時常發生。

    那麼我們就來談一下,黃瓜在種植過程中發生了肥害,應該怎麼辦?以及肥害的防治措施。

    黃瓜肥害及表現

    黃瓜肥害是指黃瓜由於過量的施肥或者由於施肥不正確所導致的黃瓜生長不前、緩慢的一種生理現象。它有輕度、重度兩種表現。當輕度肥害時,主要表現在葉片上。葉子的顏色轉變為墨綠色,出現皺皺紋路,葉片變厚;嚴重時,葉片邊緣會不規則出現斑塊,甚至出現腐爛現象。嚴重的影響了黃瓜的正常生長與發育,如果不加以防治,減產就不可避免了。所以肥害防治勢在必行。

    黃瓜肥害的防治措施

    1.在黃瓜種植的時候,一定根據它的需肥特點及生長特性來施肥。試想一下,當作物養分充足時,你不顧它的感受,再施肥,過剩的肥效能不對黃瓜造成危害嗎?所以,在它需要時施肥是最妥善的安排。

    2.施肥時,一定要和黃瓜棵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肥料直接接觸植株,產生肥害。施肥之後,可以用土覆蓋。一般施肥可以結合澆水進行的。

    3.施肥時,可以選擇多用有機肥,少施化肥。有機肥肥效時間長,釋放平緩,黃瓜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吸收,減少了肥害產生的機率。

    而言之,大棚種植黃瓜肥害時有發生,為了減少甚至避免此類危害的發生,一定要遵循黃瓜的需肥特點,通俗點說,需要的時候才施肥,科學施肥,多施有機肥,大棚黃瓜的產量及質量才能有所提高!

  • 14 # 鄉村螢火蟲

    科學施肥,防止肥害。應當是農民朋友種植任何農作物都應當堅持的原則,大棚種植黃瓜也不能例外。然而,在實際生產中,也時不時地會有個別農民朋友因為好心或者是疏忽大意辦出錯事來,因為施肥不當,使原本正常生長的農作物遭受肥害,讓人懊悔不已。那麼,就題主的問題來說,大棚種植的黃瓜,如果發生了肥害應該怎麼防治呢?

    防治肥害需要辯認出肥害,如何判斷大棚黃瓜發生了肥害呢?

    首先說,大棚黃瓜施肥過量,造成輕度肥害時,黃瓜葉片會表現為濃綠、變厚、皺縮。要是稍微嚴重一點的話,仔細觀察黃瓜葉片時,是可以見到大葉脈之間出現不規則條斑的,條斑顏色為黃綠色或淡黃色,病斑處組織不壞死。肥害更嚴重的時候,黃瓜的葉片邊緣會受到隨葉片本身“吐水”所析出的鹽分的傷害,出現不規則的黃化斑,並且會造成部分葉肉組織壞死。

    棚室種植黃瓜,大量施用氮肥或過量施用磷肥,黃瓜遭受肥害後,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葉片呈暗綠色,肥厚,下垂,結瓜少。大葉脈間的葉肉上出現不規則黃化斑,邊緣小葉脈間的葉肉黃化,部分組織壞死。

    單純性磷肥過剩產生肥害時,黃瓜葉脈間的葉肉上就會出現白色的小斑點,觀察受害葉片,可見葉片上的病健部分分界明顯。

    施用沒有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也會使大棚黃瓜發生氨害和亞硝酸害。

    如果肥害較重,肯定會對黃瓜產量形成影響。既使肥害較輕,對產量影響不大,但也要重視並正確辯識這種肥害的訊號,不能因為疏忽或誤診不採取措施,或者是採取錯誤的防治措施。

    知道細理才好防治,大棚黃瓜為什麼容易發生肥害?

    黃瓜屬於低氮型蔬菜,根據北京市有關單位連續4年科學測定得出的結論,每生產1000公斤黃瓜,僅需要純氮2.734公斤。如果在相對密閉的大棚環境裡過量施用氮肥,一方面多餘的氮素積存在土壤裡,因為肥料濃度過高會使黃瓜苗燒根,使根系吸收養分和水分受阻,從而表現為肥害。另一方面,施用過量的固體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等速效氮肥,會使多餘的氮素直接轉化為氨氣。大量施用沒有充分腐熟的廄肥、雞糞等,這些沒腐熟的肥料也會在分解的過程中產生大量氨氣。當氨氣在棚室中的濃度達到0.1——0.8%時,就會從黃瓜葉片的氣孔、水孔侵入,引起葉片組織損傷。

    過量施用磷肥,黃瓜植株吸收磷素過多,會加快呼吸作用,並因此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使葉片變得肥厚而密集,生殖器官過早發育,莖葉生長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由於水溶性磷酸鹽可與土壤中的鋅、鐵、鎂等營養元素生成溶解度低的化合物,降低上述元素的有效性。因此,施用磷肥過多,有時還會以缺鋅、缺鐵、缺鎂等的失綠症表現出來。

    大棚種植的黃瓜,如何防止肥害發生?

    1、科學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減少速效氮肥的施用量。對溫室大棚黃瓜來講,施用農家肥的增產效果很好,還能提高土壤對化學肥料的緩衝能力,並且不會造成土壤的鹽漬化。有關科學研究得出的結果是,每畝沙土土壤一次施用尿素和硫酸銨的最大限量分別是6——10公斤和12——24公斤;沙壤土是10——18公斤和18——36公斤;壤土是12——24公斤和24——48公斤;黏壤是12——24公斤和24——48公斤。按照科學的原理,依照科學的資料合理施肥,科學搭配氮、磷、鉀肥,自然可以規避肥害。

    2、注重施肥時的相關操作。一方面是不能施用沒有腐熟的有機肥,另一方面就是在使用速效氮肥時一定要適度深施,施用後蓋好土並配合澆水。防止分解揮發,形成氨害。棚室發生肥害後,透過及時澆水、提高棚室溫度等措施促進黃瓜植株生長,一般精心管理7——10天后,肥害可慢慢緩解。對其中的氨害,則需要注意通風換氣。

    3、合理施用磷肥。磷肥肥害發生時,在減少磷肥施入量的同時,注意提高肥效。土壤如為酸性,其中的磷呈不溶性,雖然土壤中有磷的存在也不能被黃瓜植株吸收。因此,需要注意改良土壤,調節酸鹼度,提高肥效,而不能一味地追肥。施用廄肥,磷不會直接與土壤接觸,可減少其中的磷被鐵和鋁所結合,對黃瓜植株根系的健康發育以及增加對磷的吸收非常有益。

    寫在後面

    大棚種植黃瓜,從種到收的每一步都需要熔鑄在科學裡,科學施肥也是其中之一。來不得半點馬虎和粗心大意。當肥害發生時,及時採取科學有力的補救措施,才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 15 # 依農看天下

    首先在大棚黃瓜種植生產過程中濫用肥料對黃瓜植株造成的危害不亞於任何病蟲害對黃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且肥料對黃瓜植株造成嚴重危害多半是因為肥料產品質量不合格或是過量了,大棚黃瓜一旦發生肥害後,輕者可透過一切措施進行緩解,但已經造成的危害和這一季對黃瓜造成影響是無法彌補的,重者則基本無法挽救。因此對於“大棚種植的黃瓜,發生了肥害該怎麼防治?”這個問題,依農認為一句話可以概之,“大棚種植的黃瓜發生了肥害,可防、難治!”從題主問題上看,應該是已經發生了肥害,接下來依農就給題主和大家總結一下肥害發生情況較輕時的止損措施,以及在今後該怎樣預防肥害的發生。

    大棚黃瓜發生肥害後的止損措施

    一、先找輕肥害種類

    談發生肥害的止損措施,我們首先得辨別出肥害發生的種類,以便“對症下藥”。一般情況下大棚黃瓜的肥害種類包括三種,其一是根施肥過量或肥質較差對黃瓜根系造成的危害;其二是由於大棚種植是一個小環境種植,施入具有揮發性的肥料後更易受到揮發性有毒氣體的危害;其三是葉面噴施肥料使用不當或過量造成的危害。

    二、針對性的止損措施

    再談針對性措施之前,我們先說為什麼用“止損”不用“治療”,依農是想再強調一次,治肥害著實是沒有高效完美的措施。因此既然是“止損”那採取措施的時間一定是越早越好,越早損失越少。這裡可能就要談到黃瓜肥害的辨別,那我們就從肥害的特點上開看,大棚黃瓜發生肥害時有如下兩個特點“時間上發生迅速”、“範圍上規模較大”(各別集中施肥除外),一般出現這兩種情況就可以採取止損措施。

    根施、葉施肥害:若是根施礦物元素造成的肥害,最好的措施就是澆大水,透過澆水來稀釋土壤中礦物元素的濃度,注意若是肥害發生在冬季,用於澆灌的水,溫度不能過低,否者溫度過低的水會對已經處於弱勢狀態的黃瓜植株造成更大的危害。若是葉施礦物元素造成的肥害,則要對植株進行噴水處理,注意首次噴水時儘量不要新增其它物質,冬季噴水時要在大棚溫度上升後進行。另外對於這兩種情況,還應在植株恢復長勢前可對植株噴施一些促進細胞分裂、促進光和作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恢復長勢時要施入適量的肥料,前期要注意根害葉施,葉害根施肥。

    揮發性肥害:一般情況下,揮發性的肥害,最多的揮發性氣體就是氨氣,施入未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或是劣質氮肥時易出現這種情況。在揮發性肥害發生時,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障大棚空氣的流通,但是弱若是發生在冬季,還要注意給大棚通風時外界環境的溫度,儘量避免在早晚通風。然後就是快速恢復植株長勢,恢復措施和根施、葉施肥害止損措施基本相同。

    預防肥害發生的措施

    一、保障優質肥料的施用

    保障有機肥的發酵腐熟:一定要切記對於有機肥來說,未發酵腐熟的有機肥用了還不如不用,它可能二次發酵、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可攜帶病源蟲源,因此使用農家肥是一定要進行徹底的發酵腐熟或是使用合格商品有機肥。

    二、控制肥料的用量

    大家要想通一件事,肥料使用過量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它不僅會造成肥害,還會增加咱的投入成本,何苦呢?肥料的過量也分兩種情況,其一是真的用量太大了;其二是看其來量合適,但是施入過於集中了,比如說根施時靠根太近,葉施時稀釋不勻等。因此在施入肥料在控用量的同時要注意避免過度集中的施肥。

    三、採取正確的施肥方式

  • 16 # 大山世界說

    引言:有一句口頭語“那不一定”,用來形容黃瓜肥害,還是特別合適的。

    問:給黃瓜補充肥料一定會好嗎?

    答:那不一定!

    問:肥料這麼好的物質,什麼時候給黃瓜用都好嗎?

    答:那不一定!

    問:花錢買的肥料,一定合格嗎?

    答:那不一定!

    這些問題放到生產實踐中來說,在黃瓜的栽培過程中比較常見的肥害有三種,第一種是苗期肥害,第二種是結果期肥害,第三種是衝施肥與葉面肥肥害。瞭解這三種肥害發生的原因和症狀,有助於提高肥害的防治水平,及時的挽救損失。

    一、幼苗期肥害

    黃瓜的幼苗期是從子葉伸出地面完全展開到1-5片真葉的定植期,這個過程中當第一真葉展開時,苗端已經分化16片葉,當幼苗3片葉子時,已經分化出22片真葉,15葉腋已見花期分化,表明這個時期黃瓜很多器官已經在分化,因此幼苗期發生肥害不僅會影響幼苗的生長,對植株的整個生長髮育期都會造成影響。

    1、發生原因

    目前對於黃瓜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進行栽培,在育苗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配置育苗土。很多種植戶都知道需要在育苗土中加入肥料,但幼苗期的黃瓜根系抵抗能力較弱,當育苗土中施入未腐爛成熟的有機肥如雞糞,或施入過量的化肥時,很容易對幼苗造成燒傷危害。

    2、危害症狀

    根系特徵:受到肥害時,尤其是施入未腐爛成熟的有機肥,會導致幼苗的根系呈褐色,出現不長新根的情況。

    葉片特徵:根系受損的幼苗,不能很好的為地上部位器官輸送營養,會影響到葉片和整個生育過程中植株的生長,這些植株葉片多呈黃化、枯乾或葉片濃綠、向上彎曲的現象。

    3、防治措施

    防治苗期肥害首先要避免施入未腐爛成熟的有機肥,一般有機肥應當充分腐爛一個月以上才可使用,其次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育苗土。①例如在運用穴盤育苗的時候,每立方米的基質可加入複合肥1-1.5kg,或者每立方米加入1.5kg尿素和1.2kg碳酸二氫銨,然後將肥料與基質充分拌勻。②例如在營養缽育苗的過程中,田土與育苗土的比例可以按照1:1的比例混合拌勻,一般不需要加入其它速效化肥。

    二、結果期肥害

    黃瓜自第一個果實坐出,便會開始連續不斷的開花結果直到植株衰老,這個時期黃瓜對於肥料的需要較大,很多種植戶都會在這個時期給黃瓜追肥,但黃瓜的結果期主要集中在5-10月份之間,這個時期溫度普遍偏高,用肥不當就容易發生肥害。

    1、發生原因

    結果期追肥的過程中,比較常用的銨類氮肥有碳酸氫鈉、氯化銨、硫酸銨,其中氯化銨遇到鹼性物質會分解生成氨氣,碳酸氫銨在常溫下能分解生成氨氣。由於黃瓜的結果期溫度較高,如果大棚內溫度管理不適合,此類肥料極為容易發生反應形成氨氣,就會造成黃瓜氨氣中毒的情況,也就是題主所說的肥害,尤其在一次性大量使用化肥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受害嚴重。

    2、危害症狀

    一般黃瓜氨氣中毒後,表現為葉脈間或葉緣部位出先水浸狀斑紋,隨後斑紋變成褐色幹邊呈燒葉症狀,在受害較為嚴重的情況,會出現大面積葉片乾枯的現象,這根黃瓜炭疽病的症狀十分類似,我們在識別的時候還需要加以區分。

    3、預防措施

    ①春黃瓜大棚栽培的過程中,到了結果期可以追施複合肥或者葉面肥如尿素溶液等,到了盛果期結合灌水可以用人糞尿進行追肥。②秋延遲大棚栽培的過程中,到了結果期可以尿素或人腐爛成熟的人糞尿,隨水追施。③在使用碳酸氫銨的過程中,應當少肥勤,每次使用後及時開啟通風口通氣。④在使用碳酸氫鈉與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肥料的過程中,一般需要設定5-7個發生點,避免集中使用和單獨放置碳酸氫銨,也不能過多使用避免產生其它副作用。

    三、衝施肥與葉面肥肥害

    衝施肥與葉面肥使用方法簡單,能夠較快為黃瓜補充急需的營養物質,目前使用的種植戶也比較多,市場上的廠家也比較多,因此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1、發生原因

    一些不合規的廠商,為了提高肥料的效果,在生成肥料的過程中加入了對農作物起到刺激速效作用的激素類物質,如果購買的衝施肥與葉面肥中這些物質的含量較大,就很容易出現肥害,有時還會出現激素類藥害。

    2、危害症狀

    受葉面肥與衝施肥肥害時,植株的生長受到抑制,出現葉片僵化、變脆、扭曲畸形或莖稈變粗等現象。

    3、預防措施

    ①購買時識別標識與包裝:正規廠家生產的化肥其包裝規範、結實、包裝袋的縫口整齊,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肥料的生產日期或批號、登記許可證、商標等標識清晰齊全,如果標識沒有或者不完整,或者標識印刷質量差,不清晰,或者包裝袋封口有明顯拆封封痕跡的購買時應該引起注意。②選擇有營養執照、長期經營且信譽良好的經營單位購買。③購買完畢好,索要發票並儲存好相關購買單據。④發生肥害後及時尋找質量檢測部門檢驗。

    大棚種植的黃瓜如果已經發生了肥害,再進行處理的效果並不會太好,如果是氨氣類肥害應當及時開啟通風口,有助於緩解肥害,其它類肥害建議在栽培的過程中,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才能較好的避免肥害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哪些世界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