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鴨梨山大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此戰過後,三國鼎立的局勢正式形成。而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也直接導致蜀國一蹶不振,最終淪為三國之中最弱的國家。而東吳雖然取勝,但也是元氣大損,後期已經無力再圖中原。

    可值得一提的是,實力本就最為強大的曹魏集團,卻在這場戰爭中,一直保持著觀望態度。這也讓人很不理解,在不少人看來,曹丕本可以趁著這次機會重創甚至是滅掉其中一國。而唇亡齒寒之下,另外一國也必然難逃滅亡一途。但是曹丕在夷陵之戰前後,卻始終保持著觀望態度,其中用意倒也是令人費解。

    首先來看夷陵之戰開始前曹魏集團的態度。據《三國志•劉曄傳》記載,在關羽兵敗被殺之後,曹丕就曾召叢集臣,向他們詢問蜀國的動向。對此,不少大臣紛紛表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就在大多數都覺得蜀國不會出兵之時,劉曄卻發表了不同見解:“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可以看到,謀士劉曄已經準確預測到了蜀國將與吳國展開一場殊死搏鬥。那麼曹丕確實有足夠的時間,來對這場戰爭,進行最大的利益謀劃。

    果不其然,劉備在一年之後親率蜀中精銳進行伐吳。對此,劉曄又為曹丕想出了一個絕佳計謀。《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曰:“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在蜀國攻打吳國之時,劉曄提出了聯蜀滅吳之的計策,並斷言道:“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結合當時局勢來看,曹丕如果採納劉曄之謀,則有很大的機會一舉蕩平江東。但是曹丕卻放棄了這個絕佳之計。他提出了另外一種計策,那就是聯吳攻蜀:“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此,劉曄的回答則是:“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但是從曹丕後來的舉動來看,他在卻選擇了觀望態度,這又是為什麼呢?結合當時局勢來看,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在內:

    首先,曹丕需要穩住魏國內部的動盪。其實劉備伐吳之前,曹丕也才剛剛篡位。正因此舉,曹氏家族的領導地位此時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彈。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曹操在位時期,便出現過數次漢臣反叛曹氏的例子。曹丕繼位之後,他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穩定住朝局。

    除此之外,曹丕繼位之初,北方還發生了數起叛亂事件。據《三國志•文帝紀》記載:“(黃初二年)五月,鄭甘復叛,遣曹仁討斬之。”後裴松之注引《魏書》曰:“(黃初二年)十一月辛未,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

    另外,在曹魏集團中擅長治理邊境的郭淮、牽招、張既等人的傳記中,均有過不下於五次的叛亂事蹟。且從相關記載來看,曹丕派遣大將平叛的規模還不小。劉曄的計策確實高明,但他只是站在軍事角度考慮。而曹丕作為一國之君,他更多還要考慮到充足的政治條件。

    其次,孫權屢次示好,也讓曹丕放鬆了警惕之心。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自魏文帝踐阼,權使命稱藩,及遣于禁等還。”孫權自然之道魏國的態度將決定吳國的命運,為此他不惜折腰,派遣頗有口才的趙諮面見曹丕,最終得到了曹丕的支援。不難推測,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是叛逆。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孫權表示支援曹丕,也證實了其正統地位的合法性。如此一來,曹丕自然欣然接受。據《三國志•劉曄傳》記載:當劉曄勸說他聯蜀攻吳之時,曹丕卻回答道:“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

    當然,曹丕也並非是很好忽悠的。他之所以在戰前不出兵,也是打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而曹丕的謀算,自然也是坐收漁翁之利了。值得玩味的是,孫權在擊敗了劉備之後,對曹丕則是換了一副嘴臉。對此,曹丕最終決定,對孫權出手:“備軍敗退,吳禮敬轉廢,帝欲興眾伐之……五年,幸廣陵泗口,命荊、揚州諸軍並進。”

    但此時的局勢,卻早已經發生變化。因為劉備在戰敗之後,也逐漸清醒下來。他甚至不惜以身犯險,親自鎮守在益州的東大門——永安一帶。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其實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曹丕已經錯失了第二次機會。因為孫權和劉備都是當時梟雄,他們對時局的把握,也是一清二楚。

    曹丕選擇在此時貿然出兵,是一個不太明智的決定。因為曹魏集團的表態,最終讓劉備和孫權同時感受到了威脅。不久之後,孫權與劉備達成了停戰協議,並再次組成了同盟。可以看到,曹丕雖然頗有心計,但他卻沒有其父曹操那樣的有魄力。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曹丕總想著利益最大化,不願承擔一死風險,這才讓他丟失了這個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

  • 2 # 對你好丶會上癮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此戰過後,三國鼎立的局勢正式形成。而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也直接導致蜀國一蹶不振,最終淪為三國之中最弱的國家。而東吳雖然取勝,但也是元氣大損,後期已經無力再圖中原。​可值得一提的是,實力本就最為強大的曹魏集團,卻在這場戰爭中,一直保持著觀望態度。這也讓人很不理解,在不少人看來,曹丕本可以趁著這次機會重創甚至是滅掉其中一國。而唇亡齒寒之下,另外一國也必然難逃滅亡一途。但是曹丕在夷陵之戰前後,卻始終保持著觀望態度,其中用意倒也是令人費解。​首先來看夷陵之戰開始前曹魏集團的態度。據《三國志•劉曄傳》記載,在關羽兵敗被殺之後,曹丕就曾召叢集臣,向他們詢問蜀國的動向。對此,不少大臣紛紛表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就在大多數都覺得蜀國不會出兵之時,劉曄卻發表了不同見解:“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可以看到,謀士劉曄已經準確預測到了蜀國將與吳國展開一場殊死搏鬥。那麼曹丕確實有足夠的時間,來對這場戰爭,進行最大的利益謀劃。果不其然,劉備在一年之後親率蜀中精銳進行伐吳。對此,劉曄又為曹丕想出了一個絕佳計謀。《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曰:“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在蜀國攻打吳國之時,劉曄提出了聯蜀滅吳之的計策,並斷言道:“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結合當時局勢來看,曹丕如果採納劉曄之謀,則有很大的機會一舉蕩平江東。但是曹丕卻放棄了這個絕佳之計。他提出了另外一種計策,那就是聯吳攻蜀:“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此,劉曄的回答則是:“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但是從曹丕後來的舉動來看,他在卻選擇了觀望態度,這又是為什麼呢?結合當時局勢來看,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在內:​首先,曹丕需要穩住魏國內部的動盪。其實劉備伐吳之前,曹丕也才剛剛篡位。正因此舉,曹氏家族的領導地位此時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彈。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曹操在位時期,便出現過數次漢臣反叛曹氏的例子。曹丕繼位之後,他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穩定住朝局。​除此之外,曹丕繼位之初,北方還發生了數起叛亂事件。據《三國志•文帝紀》記載:“(黃初二年)五月,鄭甘復叛,遣曹仁討斬之。”後裴松之注引《魏書》曰:“(黃初二年)十一月辛未,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另外,在曹魏集團中擅長治理邊境的郭淮、牽招、張既等人的傳記中,均有過不下於五次的叛亂事蹟。且從相關記載來看,曹丕派遣大將平叛的規模還不小。劉曄的計策確實高明,但他只是站在軍事角度考慮。而曹丕作為一國之君,他更多還要考慮到充足的政治條件。​其次,孫權屢次示好,也讓曹丕放鬆了警惕之心。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自魏文帝踐阼,權使命稱藩,及遣于禁等還。”孫權自然之道魏國的態度將決定吳國的命運,為此他不惜折腰,派遣頗有口才的趙諮面見曹丕,最終得到了曹丕的支援。不難推測,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是叛逆。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孫權表示支援曹丕,也證實了其正統地位的合法性。如此一來,曹丕自然欣然接受。據《三國志•劉曄傳》記載:當劉曄勸說他聯蜀攻吳之時,曹丕卻回答道:“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當然,曹丕也並非是很好忽悠的。他之所以在戰前不出兵,也是打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而曹丕的謀算,自然也是坐收漁翁之利了。值得玩味的是,孫權在擊敗了劉備之後,對曹丕則是換了一副嘴臉。對此,曹丕最終決定,對孫權出手:“備軍敗退,吳禮敬轉廢,帝欲興眾伐之……五年,幸廣陵泗口,命荊、揚州諸軍並進。”​但此時的局勢,卻早已經發生變化。因為劉備在戰敗之後,也逐漸清醒下來。他甚至不惜以身犯險,親自鎮守在益州的東大門——永安一帶。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其實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曹丕已經錯失了第二次機會。因為孫權和劉備都是當時梟雄,他們對時局的把握,也是一清二楚。​曹丕選擇在此時貿然出兵,是一個不太明智的決定。因為曹魏集團的表態,最終讓劉備和孫權同時感受到了威脅。不久之後,孫權與劉備達成了停戰協議,並再次組成了同盟。可以看到,曹丕雖然頗有心計,但他卻沒有其父曹操那樣的有魄力。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曹丕總想著利益最大化,不願承擔一死風險,這才讓他丟失了這個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

  • 3 # 糖糖的五千年

    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三國一個名人說起,他就是王朗.

    初,建安末,孫權始遣使稱籓,而與劉備交兵。詔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朗議曰:“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今權之師未動,則助吳之軍無為先徵。且雨水方盛,非行軍動眾之時。”帝納其計。

    當初在建安末年,孫權開始派遣使者前來自稱藩國,而與劉備交戰。魏文帝曹丕下詔,想群臣諮詢是否應該出兵與吳國一起打敗蜀國。王朗表示:“天子的軍隊比華山和泰山還要穩重,展示天子的威風是必不可少的。假如孫權決定親自與蜀國交戰,雙方的謀略和戰力都非常接近,戰事難以迅速解決。一旦我們決定出動大軍以壯大孫權的力量,就要選擇持重老成的將領,在關鍵地方抵禦蜀國,並選擇有利時機採取行動,一舉取得決定性勝利。不過,目前孫權的軍隊尚未出動,我們派出的援軍也就沒有必要先行出發。況且目前雨水連綿不斷,也不是行軍打仗的時候。”魏文帝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

    成語“智均力敵”就是這麼來的,意為雙方的謀略和戰力都非常接近。這也是王朗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這個成語故事發生在夷陵之戰爆發前夕。當時,劉備在蜀中調集數萬大軍,準備發動東征以奪回荊州,對於是否要派兵增援東吳,曹丕向群臣徵求意見。作為曹魏帝國的司空,王朗自然也參與了這場討論。他認為蜀漢與東吳實力相當,戰事勢必曠日持久。而後來爆發的夷陵之戰也的確如此,總共歷時一年多時間,雙方互有攻守,戰事一度陷入膠著。這說明王朗的預判還是非常正確的。

    不過,王朗不同意曹丕出兵的關鍵卻誤導了曹丕,因為孫權除了提防劉備,更為擔心的是曹丕,唯恐他趁著自己與劉備交戰之際偷襲自己。一旦曹軍進入江東,隨時都有趁機發難的可能,東吳將被迫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而王朗的建議恰恰幫了孫權的大忙,孫權得以集中力量對付劉備。

    因此,即便在戰事最為困難的時刻,孫權也沒有開頭向曹魏求援。而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其結果是錯失了滅亡或削弱東吳帝國的最佳時機。

    夷陵之戰後,三國疆域正式定型,東吳實力得到增強,而此時曹丕才發現自己的巨大失誤,出兵進攻東吳,結果是無功而返。由此可見王朗的這個建議不但誤導了曹丕,還幫了孫權的一個大忙。

  • 4 # 修瓷匠

    先分析一下當時曹丕可以選擇的目標

    1.曹魏只能進攻吳.

    為什麼呢?因為它想要進攻蜀的話,基本上不可能.諸葛亮在那防著呢,而且是盛年的諸葛亮....更兼馬超、趙雲等還在,可以說攻擊蜀是沒什麼希望的,曹丕也不至於這麼愚蠢去進攻蜀,所以只能進攻吳

    2.但是曹魏又不能幫助蜀去攻擊吳

    因為假如幫助了蜀,那麼蜀坐大,並不是曹魏想要看到的

    3.所以曹魏只能等到吳破蜀後再進攻吳

    但是人家陸遜防者呢,打敗劉備後,也沒有追太遠.所以曹魏想攻吳的計劃也落空了

    在整個夷陵之戰中,曹魏沒有可以加入的辦法

    除非是蜀勝利,曹魏可能會幫助吳來抵擋蜀,為了利益

    曹丕的想法是漁人得利,可是其餘兩國都留了一手.根本沒有空子鑽,只能看著三國鼎立

    還有夷陵之戰可沒有打破孫劉聯合抗曹。

    還有夷陵之戰和日後蜀、吳滅亡順序也沒什麼關係

    先蜀漢是必須的,不然再來次赤壁誰受得了?

    日後晉滅吳也是一拖再拖的,就是擔心再次發生赤壁事件

    夷陵之戰雖然一定程度上對兩家聯合有影響,但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兩家最後還是和以前沒什麼區別

    所以,戰後的曹丕其實啥也做不了,只能觀望。

  • 5 # 歷史怪誕說

    殊不知,小曹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啊~~~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

    此戰之後,三國鼎立的局勢正式形成。

    而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也直接導致蜀國一蹶不振,最終淪為三國之中最弱的國家。

    而東吳雖然取勝,但也是元氣大損,後期已經無力再圖中原。

    可值得一提的是,實力本就最為強大的曹魏集團,卻在這場戰爭中,一直保持著觀望態度。

    這也讓人很不理解,在不少人看來,曹丕本可以趁著這次機會重創甚至是滅掉其中一國。而唇亡齒寒之下,另外一國也必然難逃滅亡一途。

    但是曹丕在夷陵之戰前後,卻始終保持著觀望態度,其中用意令人費解。

    說到這,咱們不妨先來看夷陵之戰開戰前,曹魏集團的態度。

    據《三國志 劉曄傳》記載,在關羽兵敗被殺之後,曹丕就曾召叢集臣,向他們詢問蜀國的動向。

    對此,不少大臣紛紛表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就在大多數都覺得蜀國不會出兵之時,劉曄卻發表了不同見解:“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謀士劉曄已經準確預測到了,蜀國將與吳國展開一場殊死搏鬥。

    那麼曹丕確實有足夠的時間,來對這場戰爭,進行最大的利益謀劃。

    果不其然,劉備在一年之後親率蜀中精銳進行伐吳。

    對此,劉曄又為曹丕想出了一個絕佳計謀。

    《三國志 劉曄傳》注引《傅子》曰:“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在蜀國攻打吳國之時,劉曄提出了聯蜀滅吳之的計策,並斷言道:“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結合當時局勢來看,曹丕如果採納劉曄之謀,則有很大的機會一舉蕩平江東。

    但是曹丕卻放棄了這個絕佳之計。

    他提出了另外一種計策,那就是聯吳攻蜀:“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對此,劉曄的回答則是:“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但是從曹丕後來的舉動來看,他在卻選擇了觀望態度,這又是為什麼呢?

    結合當時局勢來看,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魏國內部動盪

    其實,在劉備伐吳之前,曹丕也才剛剛篡位。

    正因此舉,曹氏家族的領導地位此時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彈。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曹操在位時期,便出現過數次漢臣反叛曹氏的例子。

    曹丕繼位之後,他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穩定住朝局。

    除此之外,曹丕繼位之初,北方還發生了數起叛亂事件。

    據《三國志 文帝紀》記載:“(黃初二年)五月,鄭甘復叛,遣曹仁討斬之。”

    裴松之注引《魏書》曰:“(黃初二年)十一月辛未,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

    除此之外,在曹魏集團中擅長治理邊境的郭淮、牽招、張既等人的傳記中,均有過不下於五次的叛亂事蹟。

    且從相關記載來看,曹丕派遣大將平叛的規模還不小。

    劉曄的計策確實高明,但他只是站在軍事角度考慮。

    而曹丕作為一國之君,他更多還要考慮到充足的政治條件。

    孫權屢次示好

    孫權的俯首稱臣,也讓曹丕放鬆了警惕之心。

    據《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自魏文帝踐阼,權使命稱藩,及遣于禁等還。”

    孫權自然知道魏國的態度將決定吳國的命運,為此他不惜折腰,派遣頗有口才的趙諮面見曹丕,最終得到了曹丕的支援。

    不難推測,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是叛逆。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孫權表示支援曹丕,也證實了其正統地位的合法性。

    如此一來,曹丕自然欣然接受。

    據《三國志 劉曄傳》記載:當劉曄勸說他聯蜀攻吳之時,曹丕卻回答道:“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

    當然,曹丕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他之所以在戰前不出兵,也是打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而曹丕的謀算,自然也是坐收漁翁之利了。

    值得玩味的是,孫權在擊敗了劉備之後,對曹丕則是換了一副嘴臉。

    對此,曹丕最終決定,對孫權出手:“備軍敗退,吳禮敬轉廢,帝欲興眾伐之……五年,幸廣陵泗口,命荊、揚州諸軍並進。”

    但此時的局勢,卻早已經發生變化。

    因為劉備在戰敗之後,也逐漸清醒下來。

    他甚至不惜以身犯險,親自鎮守在益州的東大門——永安一帶。

    據《三國志 陸遜傳》記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其實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曹丕已經錯失了第二次機會。

    因為孫權和劉備都是當時梟雄,他們對時局的把握,也是一清二楚。

    曹丕選擇在此時貿然出兵,是一個不太明智的決定。

    因為曹魏集團的表態,最終讓劉備和孫權同時感受到了威脅。

    不久之後,孫權與劉備達成了停戰協議,並再次組成了同盟。

    可以看到,曹丕雖然頗有心計,但他卻沒有其父曹操那樣的有魄力。

    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曹丕總想著利益最大化,不願承擔一死風險,這才讓他丟失了這個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

  • 6 # 明離子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做了父親曹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他繼承了父親統一河山的遺志,鞏固內政,改善民生,恢復社會秩序,魏國國力蒸蒸日上。

    但曹丕始終未能忘記自己的使命:完成曹操未完成之遺志,統一天下,所以他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

    公元221年,孫權突襲荊州,關羽被殺,荊襄之地歸吳國,怕劉備報復,孫權向曹丕俯首稱臣,曹丕也樂的如此,封孫權為吳王。

    但實際上曹丕卻沒有給孫權任何實質性好處,劉備出兵伐吳,寫了篇《報吳王孫權書》了事,文章大意就是“小孫你好好幹,把老劉乾死”,其他沒有了任何幫助,曹丕就是要坐山觀虎鬥。

    結果劉備七百里紮營,孫權趁機將其擊潰,蜀國暫時一蹶不振,但吳國卻因為過於順利,並未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這多少讓曹丕很失望,但是沒關係,蜀國暫時殘了,也就暫時沒威脅了,曹丕於是以孫權不交出長子孫登做人質為由,開始南征吳國。

    曹丕從許昌出軍,一路南下,大破吳軍,孫權臨江據守,戰線幾乎崩潰,但就在勝利在望時,曹丕舊疾復發,加上江陵久攻不下,而孫權又遣史求和,曹丕也就就勢退兵了。

    然而後來的發展說明,他還是中了孫權的緩兵之計,也從此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公元223年, 曹仁、曹彰、賈詡等肱骨之臣相繼去世,此後雖然再次伐吳,卻早已大勢已去。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不久去世,年僅40歲,曹氏漸漸走入衰落,諷刺的是,曹劉孫三家拼的狗腦子快出來了,最後卻被司馬氏統一了天下。

  • 7 # 小程看歷史

    確實這一個好時機,在我看來此時的曹丕如果要出兵的話也只能和劉備一起夾擊東吳,此時的東吳絕對會面臨滅頂之災。

    但是他如果出兵漢中伐蜀的話那就沒有勝算了,雖然此時的劉備已經率領主力在伐吳,但是他的大後方任然還是有重兵在把守,依靠漢中天然的地理優勢,在加上諸葛亮,趙雲還有馬超等人在此看著,所以劉備伐吳也就沒有後顧之憂。所以說曹丕想出兵那也只有揮師伐吳了,此時的曹丕想要伐吳的話可以從東邊南下,偷渡長江直取建鄴城,因為此時的東吳主力都被劉備所牽制在了夷陵前線,只要曹丕率十萬大軍絕對能滅掉孫權,從戰術上來講是絕對可行的。但是仔細的分析如果此時曹丕伐吳,對劉備來講是有利的,但是對於他自己來講實際上沒有好處,更別說一統天下了,它如果幫助劉備滅了東吳,那麼三國鼎立就不存在了,就只剩下他和劉備兩分天下了。那麼接下來他們兩家就會集中全部力量相互對抗,也就形成了南北對抗。

    雖然說他此時少了一個敵人,但是他面臨劉備這一個敵人也很難將他消滅,如果到那時漢中方面趁勢出擊的話,曹丕也將面臨著腹背受敵,所以說曹丕此時只能坐山觀虎鬥等待時機。然而作為孫權此時正和劉備交戰正酣,他最怕的就是曹丕此時出兵攻取他的後方,但曹丕也知道他最大的敵人是蜀漢,所以他只有先把蜀漢消滅了,然後再來消滅東吳就簡單了,這樣他就不會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所以說現在統一天下還為時尚早,曹丕此時按兵不動,既不伐蜀也不援吳是非常明智的。

  • 8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公元221年,劉備名為關羽報仇,實為奪回荊州,舉兵伐吳,孫權求和不成,避免兩線作戰,一面向曹丕稱臣納貢,一面任命陸遜統領東吳將士抵擋劉備,戰役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在夷陵大敗劉備,史稱“夷陵之戰”,。值此蜀漢和東吳大戰之際,曹丕為何始終觀望,錯失良機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曹丕剛篡漢自立,魏國內部政權不穩,無暇顧及。曹丕剛篡漢不久,邊境發生叛亂,需要派兵去平叛,公元221年五月,派曹仁討平鄭甘,派郭淮去鎮壓少數民族叛亂,安撫羌族胡人,使關中穩定。可見,魏國內部不穩,曹丕的首要任務是平叛來穩定剛得到的曹氏基業,而這個時間東吳和蜀漢還在時不時打上一兩場戰役。

    二、魏蜀吳三國的微妙關係決定了曹丕的態度只能觀望。當時曹丕篡漢自立,建國號魏,同年劉備在成都即位漢昭烈帝,延續漢室正統,號“蜀漢”,也稱“季漢”,兩者互相不認可,是為仇敵,不可化解。魏國不可能幫蜀國去伐吳,同時也不可能幫吳國去伐蜀國,蜀國漢中有魏延把守,魏國沒辦法突破漢中。就算曹丕肯幫東吳,東吳孫權也肯定拒絕,如蜀國亡了,東吳亡之不遠咦,唇亡齒寒的道理東吳和蜀漢都懂。東吳孫權也確實向曹丕進貢了不少金銀財寶,並向曹丕稱臣,承認曹丕政權的合法性,曹丕也很受用,並敕封東吳孫權為吳王以結交。當劉曄出謀劃策獻計伐吳或伐蜀時,曹丕不以為然。

    三、曹丕心目中的最理想結果就是坐山觀虎鬥,等兩者兩敗俱傷之際,再出兵不遲。可是等夷陵之戰結束,是劉備被火燒連營大敗而逃,而東吳基本上未傷根本,而且等到曹丕出兵伐吳時,東吳已經和蜀漢修好了,又結成同盟了,並且陸遜班師回去了,曹丕後來出兵伐吳未佔到任何便宜,相反還損兵折將。

    綜上,如果曹丕在夷陵之戰陷入膠著之時,迅速出兵東吳,還是很有希望滅掉東吳的,佔領東吳後,蜀漢也就不能長遠了,可是歷史的走向從不以個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而夷陵之戰則徹底的形成三國正式鼎立的局面。

  • 9 # 大夢哆啦A夢

    夷陵之戰來說,蜀漢和東吳打得可謂不可開交。就蜀漢來說,漢昭烈帝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以此為關羽報仇,並希望奪回荊州。與此相對應的是,東吳也是精銳將士出戰,比如陸遜等人。眾所周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蜀漢和東吳之間的激烈較量,獲利的無疑是虎視眈眈的曹魏。更為關鍵的是,在蜀漢和東吳的主力集中在夷陵之戰時,曹魏不管發兵攻打哪一方,都有望獲得較大的戰果甚至消滅蜀吳中的一方

    首先,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了蜀漢。數個月後,劉備正式興兵伐吳。面對這一良機,魏文帝曹丕就問手下的大臣,應該如何應對。對此,司空王朗主張:坐山觀虎鬥,待雙方兩敗俱傷再坐收漁翁之利。不過,侍中劉曄則建議:聯蜀滅吳。但是,對於魏文帝曹丕來說,一開始的想法是聯合東吳消滅蜀漢,後來又變成了坐山觀虎鬥。對此,就魏文帝曹丕來說,為什麼改變了“聯合東吳消滅蜀漢”的想法呢在我們看來這是因為蜀漢距離曹魏相對較遠

    自漢中之戰後,曹魏和蜀漢並沒有展開大規模的交戰。不過,關羽北伐襄樊,導致曹魏將重兵集中到荊州地區。並且,曹魏的都城是洛陽,也即其腹地和蜀漢距離較遠,加上當時諸葛亮還沒有北伐。所以,曹魏如果要進攻蜀漢,必須要長距離的調集兵力。但是,曹丕真的這樣做的話,劉備肯定會得到風聲的。在此基礎上,出於蜀漢安危的考慮,劉備很可能會暫停對東吳的征討,以此全力在漢中防禦曹魏可能的進攻。而這,無疑是曹丕放棄進攻蜀漢的重要原因。

    而東吳的話,曹丕當時被孫權忽悠住了,孫權為了避免兩面作戰,向曹丕稱臣。而曹丕認為在劉備的壓力下,孫權必定會進一步向自己靠攏,如果劉備贏了,說不準東吳直接就向曹魏投懷送抱。所以曹丕沒有趁孫劉大戰時用兵,最大的動機應該就是想觀望,然後坐收漁利。在劉備用兵之初,孫權攝於劉備軍威,已經向曹丕請降,而且曹丕已經封孫權為吳王。

    所以在夷陵之戰中,曹丕要是打東吳,那就等於幫了劉備的忙順便打自己的臉,要是打漢中嘛,又是幫了孫權得罪劉備,劉備此時兵鋒正盛,不好招惹。因此,曹丕需要觀望、觀察。此時的曹魏雖然天下三分有其二,領有中原九州,帶甲精兵四十萬,但是實際上由於魏國常年面對吳國、蜀國二線戰場,同時西域和遼東公孫康還時不時找點麻煩,所以曹魏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同時吃掉蜀漢,孫權兩家的。但是如果這兩家自己的力量消耗殆盡,這就有機會了。實際上夷陵之戰中劉備十萬大軍,東吳8萬大軍都不是自己的全部“家當”,蜀漢至少留守八萬兵馬在益州,孫權也有十萬大軍駐守揚州,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戰進行中時選擇兩不相幫。

    只可惜曹丕沒有料到劉備在夷陵之戰敗的這麼慘,一潰千里,而東吳卻沒有較大的損失。在整個過程中,孫權自始至終都在忽悠曹丕,假意稱臣,卻不遣送質子,等到曹丕發覺不對勁,孫權已打贏夷陵之戰,並且做好了應對魏國南下的準備。曹丕在這件事上其實是想耍權謀的,劉備勝,則東吳主動投向曹魏。東吳勝,曹魏則坐收漁翁之利。這從劉備戰敗後,曹丕就立刻調動大軍攻打蜀漢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曹丕不是不想動手,他只是在觀望而已

  • 10 # 夢語獨斷

    夷陵之戰時,劉曄提議曹丕與劉備一起夾擊孫權,但沒有被曹丕採納,等夷陵之戰後再進攻孫權已經錯過了機會,此時的孫權攜大敗劉備之威,一舉擊敗曹丕,聲望大增,隨後便稱帝。至於曹丕為何會錯過如此機會,我覺得是有以下幾點:

    1.在朝堂議論是否出兵時,王朗曾說天子的軍隊坐曜天威,不能隨便出動。王朗作為當時的名士及朝廷重臣在曹魏擁有極大的號召力,這說明當時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贊成曹丕出兵的。曹丕為了稱帝,採取九品中正制,向豪門士族妥協,當時的豪門士族擁有巨大的權利,豪門士族不同意,曹丕只能打消這個想法;

    2.孫權和劉備為了防備曹丕的偷襲在各自的邊境線上都預留了很強的力量。孫權方,一方面忽悠曹丕同意了孫權對他的稱臣,另一方面在荊州和淮南一線留下足夠的軍事力量防範曹丕的襲擊;而劉備方面也是同樣的操作。一方面約書曹丕共取孫權,一方面派諸葛亮總管成都,魏延的漢中兵團更是絲毫未動,駐守漢中各要道以防備曹丕,漢中天險只需少數兵力即可防住曹魏,而征伐孫權的軍隊還留有黃權這一支水軍防備曹丕。

    綜上所述,以當時的環境來看,統一天下的時機其實並不成熟。而且曹丕坐山觀虎鬥讓劉備孫權拼的你死我活再出擊的方略並沒有錯,只不過劉備敗的太慘,孫權贏的太輕鬆,在孫權方士氣無敵的時候去捅刀,也是昏了頭。

  • 1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孫劉交兵,曹丕高度重視這個機遇,曾認真考慮過趁機做點什麼。可惜,他還是被大自己5歲的孫權哥哥耍了。

    回顧歷史,也許我們可以思考:如何避免一個糟糕的決策。

    221年,初登大位的曹丕,難以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

    早先,孫權遣使稱臣,“歸順大魏”,隨後,他又收到了劉備的信(劉備曾遣使以弔唁曹操為名試圖緩和關係,在得知曹丕稱帝,不便通使後,改為由上庸送信曹丕,但因劉備不承認曹丕篡位,被曹丕回信拒絕)。

    大家的意見分為三種:

    1、聯蜀伐吳。

    以劉曄為代表。

    他認為,孫權無故請降,不必過於當真。他的企圖,無非是擔心我們趁機討伐,同時,也是給自己壯膽,鼓舞士氣,嚇唬劉備。

    三足鼎立的局勢,是兩弱對一強。兩弱現在互相爭鬥,正是天賜良機,不可錯過!

    因此,應該趁機伐吳。劉備在西面地區進攻,我們進攻東面。不出一個月,吳就會滅亡!

    到時,即便劉備和我們一樣,各得半個吳地。我們也有絕對優勢擊敗他們。何況:劉備攻取的是西部邊緣地帶,我們攻取的是吳的東部核心地帶!

    2、聯吳伐蜀。

    以曹丕本人為代表。

    他認為,孫權已經請降,現在再去打人家,傷了天下歸順者之心,萬萬不可!

    現在,應該趁著吳蜀交兵,我們襲擊蜀國後方!

    劉曄認為:吳蜀的本質關係是唇齒相依。現在出現爭鬥,是因為劉備已經憤怒!

    因此,如果我們進攻蜀,吳可能會同意與蜀停戰。但我們攻吳,盛怒下的劉備很可能會繼續攻吳!

    何況,吳近蜀遠。我們渡江攻吳,準備時間短,東吳就算想要防禦我們,也來不及和劉備媾和!

    曹丕還是放不下天子的面子,堅持不想“傷天下降者之心”。因此,否決了劉曄的意見,下詔徵求意見:到底要不要聯吳伐蜀?

    3、按兵不動,坐待吳蜀兩弊

    以王朗為代表。

    他認為,天子的軍隊,就應該像泰山一樣巍然不動!讓孫權和劉備去打就可以了!等到雙方打得差不多了,孫權請求時,我們再見機行事,一舉破敵。

    另外,現在正式河水高漲的時候,用兵不利!

    實際上,王朗的意見,基本和曹丕類似,就是聯吳伐蜀,只是不主張立刻出兵。

    大約由於初登大位,曹丕對群臣的態度,尤其王朗等漢朝老臣的態度都是比較謹慎的。因此,曹丕見無人支援他聯吳伐蜀,因此暫時採納了王朗等人的意見,先坐觀形勢。

    被孫權戲耍,坐失良機。

    坐山觀虎鬥,是好主意,但前提是:老虎是可控的。

    因此,在坐山觀虎鬥期間,曹丕採取了一些列計劃,試圖控制孫權。

    第一招:貶低你的地位,出你的洋相。

    沒有人願意跟著一個窩囊的領導。

    曹丕正式派人冊封孫權,使者威儀囂張,孫權屈尊接受。

    群臣見之,無不屈辱無比,痛哭流涕。

    孫權安慰說:以前劉邦也接受過項羽的冊封,這有什麼?

    曹丕又不斷派人來索取各種珍寶、特產,口氣彷彿君對臣。

    孫權被迫就煩。同時,安慰群臣:他要的東西,不過是些石頭。我以輕換重,有什麼不可以呢?

    第二招:遣子為質。

    曹丕要求孫權把兒子孫登送到洛陽來。

    孫權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兒子可不能說送就送呀!沒關係,孫權玩起了老賴本色。

    孫權一會說要以諸侯之禮搞儀式,一會說怕犬子不懂事,還要調教一下!

    曹丕派出催促的使者浩周也是個能忽悠的人:“陛下不相信你會送太子為人質,我以全家性命擔保您一定會送!現在您一定要送呀,不然我全家性命···”

    孫權淚流滿面,指天發誓:“您放心,我一定把太子送來。請您先回,我立刻安排!”

    在孫權面前演戲?孫權教你演技!

    隨後,孫權寫信:“之前我一直沒送,是因為我兒子還太小,做父親的不忍心。現在,我覺得可以了,這樣,以十二月為期,我一定送來!而且,太子的老師張昭也來!對了,我這裡不只有兒子,還有女兒,不知道我有沒有榮幸成為皇親國戚?”

    在糊弄完曹丕的政治攻勢後,孫權轉守為攻:“劉備不斷派遣人來打,請陛下拉我一把,派兵出秭歸,去打下劉備!”

    堂堂曹丕原本就為沒有聯吳攻蜀遺憾,只得擺架子:“我知道了。當初漢光武帝能平定隴右和四川,都得益於馮異、岑彭,希望你以馮、岑為榜樣!”

    後記

    在孫權耐心地工作下,他在結好魏國的情況下,穩定住了人心。

    在孫權老賴地拖延下,他終於迎來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夷陵之戰後,孫權的態度轉為強硬!

    曹丕大怒,發起三路攻吳,一敗塗地!

    值得一提的是:夷陵之戰,東吳只投入了大約五萬軍隊。孫權本人也從公安遷到鄂州,照顧荊州和揚州兩個戰場,不可說是對魏國的趁機進攻沒有準備。

    但是,後來在抗擊曹丕三路攻吳中表現出色的孫桓、朱然、潘璋等人,當時都在夷陵戰場作戰。可見,當時的夷陵戰場很可能雲集了東吳的主要精銳。

    因此,曹丕如果選擇夷陵戰役期間發兵進攻,比後來發起的三路攻吳要有利得多!

    曹丕的失誤,在於決策效率低下

    曹丕這次失誤,錯失了幾十年一見的良機!

    曹丕因為不想傷天下歸者之心,是很不合時宜的。

    曹操當年不殺劉備,不願“殺一人而傷天下歸者之心”,是在群雄割據的情況下。曹操需要在天下諸侯中樹立形象,以集中力量對付主要對手:袁紹。

    正因為這種形象的樹立,使天下人認識到曹操是幹大事的人,使張繡等人在關鍵時刻選擇支援曹操。

    可是,曹丕時,天下已經是明顯的三足鼎立局面。彼此的勢力範圍、人心傾向都已經明朗,不容易因為外交、“道德”因素而有大的變化。彼此的成敗,完全取決於各方的力量對比。

    曹丕卻因為怕失去歸這之心而無所作為,坐失良機,是非常迂腐的!

    所謂坐觀成敗,待其兩弊,也是非常迂腐的。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確實是理想的局面。但前提是,黃雀能洞見局勢的發展。可當時吳蜀交兵,局勢並不容易預測。與其坐待一個更理想的局面,何不趁著有利時機,迅速進攻呢?何況,據說曹丕曾嘲笑劉備連營數百里不能禦敵,他知道孫權已經穩定了戰局,王朗等人所說的“待其兩弊”的局面已經難以形成,卻依然只是在外交上和孫權搞來搞去,坐失良機!

    我們常常糾結過去人的金玉良言,可是,古人的金玉良言,是在其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說出的,如果不能深度讀史,結合實務,僅僅只是盲目斷章取義,就不免陷於迂腐了。

    讀史明智,祝君把握機遇,一路順利!

  • 12 # 小鴻哥

    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是蜀吳交戰時間。決戰時間公元222年閏六月,地點在夷陵(猇亭)。公元220年曹丕就詢問眾臣劉備會不會伐吳。大家都說不會的,因為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也已經死了。只有劉曄講會的1劉備的策略勢必耀武揚威顯示自己力量有餘。2劉備跟關羽義為君臣,恩若父子。關羽死了不報仇說不過去。我加上兩條3荊州必須要奪回來。4魏強吳弱,能攻的只有東吳。(趙雲講要先伐魏,只要伐魏成功東吳就不成問題。跟東吳開戰不得卒解。這個我不認同難道伐魏就能卒解嗎。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派馮習、吳班率四萬先頭部隊攻打巫、秭歸。三國志: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荊州武陵郡五谿蠻夷這時起兵響應。八月孫權遣使歸降魏國。曹丕召開朝會商議。當時以劉曄為代表的大臣認為東吳並不是真心投降,只因劉備來勢洶洶。當時劉曄就建議:跟蜀漢一起伐吳,蜀漢攻荊州我們攻楊州。劉備肯定會非常高興的伐吳,這樣東吳很快就亡了。我們得到楊州,劉備得到荊州。東吳一亡,蜀漢也不能久存。曹丕不接受建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就是說東吳來稱臣投降我,我卻去打東吳。這樣以後還有誰敢(願意)稱臣投降於我?曹丕又講不如我們接受東吳降,聯合東吳伐蜀,我們進攻蜀漢後方。劉曄反對講:如果劉備知道我們伐蜀,劉備肯定會退軍回防蜀地。暫時忍怒不攻吳。何況蜀遠吳近,魏吳是很近的。(公元215年蜀漢東吳爭荊州,大戰即發。但因曹操徵漢中,雙方議和)曹丕接受了東吳的稱臣。

    這時曹丕無論是打蜀漢還是打東吳都是有利的,曹丕沒有行動是因為有人有不同的意見。據三國志王郎諫言:假使孫權親自與劉備相持,曠日持久地搏戰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當,戰爭不能很快結束,應當發兵來成就那形勢,然後應該選拔謹慎的將領,面對著敵人的要害,考察時機而後行動,選擇地方而後進行,一舉成功可以沒有多餘的事。現在孫權的軍隊還沒有行動,那麼助吳之軍就不能先徵。況且現在雨水正盛,不是行軍動眾之時。王郎的建議歸結起來1在蜀漢東吳打的難捨難分時再出手2現在蜀漢東吳還沒有打的難捨難分3現在天氣不適合大軍出征。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曹魏稱臣。十一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所以這時侯蜀漢東吳並沒有打的難捨難分。

    公元221年十二月吳班陳式率水軍已經推進到夷陵。公元222年二月劉備率諸軍從秭歸推進到夷陵(猇亭)駐營。孫權任陸遜為大都督率軍五萬跟劉備在夷陵(猇亭)對峙,步騭率軍一萬駐益陽防備五谿蠻夷。公元222年二月—閏六月這段時間是蜀漢東吳對峙的時候。曹丕這時去打東吳或者蜀漢也是非常有利的。蜀吳主力盡在此地。也可以集中兵力以向夷陵,打著為東吳助戰的名義。也可以集結大軍打著援助東吳的名義進軍夷陵。

    曹丕沒有動一是因為雙方在對峙,二此時在穩定內部。首先來說建安末東西皆有戰事,軍民疲憊不堪。洛陽周圍諸縣、南陽諸縣皆因苦於徭役,吏民起事叛亂。公元219年涼州諸郡皆反,曹操因討關羽撫而不討。公元220年曹操去世,臧霸和青州兵認為天下將亂。曹丕召臧霸回朝奪兵權。公元221年十一月胡人叛亂攻打河西。據三國志的記錄叛軍規模在數萬人以上。據魏略的記錄光斬殺就五萬人。公元222年曹丕開始巡視各地。這一年曹丕下詔群臣有事不許奏太后,後族也不能當輔政之任。如有違背,天下共誅之。曹丕這樣做雖然是鑑於前朝,但可以肯定的是卡太后及家族在干涉朝政。冀州又發生了蝗災,冀州原來是曹操大本營。

    公元222年閏六月曹丕得知劉備連營七百里,其駐營的地方犯了兵忌。認為東吳很快就勝利了。七天後收到孫權打敗劉備上書。但蜀漢跟東吳的戰爭還沒有結速。劉備一路向西退軍,陸遜一路追擊六七百里。雙方在馬鞍山、秭歸發生激戰。八月劉備退回白帝城,黃權率江北軍一萬人北上降魏。東吳諸將請求攻入白帝城。曹丕有兩個選擇,一繼位坐觀成敗,二派人攻蜀漢。即使曹丕不動,孫權也會認為他不懷好意。攻漢中的話,孫權也許會更放心攻入蜀地。但曹丕兩個都沒選,反而在蜀漢大敗東吳大勝之時伐東吳。陸遜認為現在曹丕名義上集結人馬來幫我們,實際上是來打我們的。九月魏國集結二十萬以上大軍伐吳。據三志:公元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因為曹休一路二十餘軍(于禁七軍都三萬多,這裡二十餘軍不下十萬)、曹仁步騎數萬(一般講數萬,都是三萬以上)、夏侯尚率前部三萬人修浮橋,曹真、張郃、徐晃的部隊數目不詳。東吳集結了八萬人以上防魏。九月出師,說明曹丕在得知劉備兵敗夷陵後就開始集結人馬。

    魏國太尉賈詡、秘書郎孫資、扶風太守傅幹、大鴻臚董昭、侍中辛毗等人認為要統一天下應該休養生息。雖然吳蜀是小國,依靠重險之固,三江之阻。我們軍隊雖多雖強,但根本不能發揮戰力。曹丕當時對辛毗講難道把問題留給子孫後代?這時東吳大勝,很多人認曹丕應該趁蜀元氣大傷伐蜀才是。但卻偏偏伐吳,我認為原因。

    東吳讓曹丕丟了面子: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魏國上表稱臣。當時以劉曄為代表的大臣認為東吳並不是真心投降,只因劉備來勢洶洶。公元222年六月孫權打敗劉備後,對待魏國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樣的尊敬了。據三國志:權外禮愈卑。 曹丕準備封孫權兒子孫登為官,其實就是想把孫登召到洛陽為人質。據三國志:帝欲封權子登,權以登年幼,上書辭封......魏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 曹丕對孫權講:登身朝到,夕召兵還。此言之誠,有如大江 。就是說你兒子孫登到了洛陽,我馬上就召回伐吳大軍。當初劉曄等人反對接受東吳投降,也說明了東吳並非真心投降。這讓曹丕很沒面子。再者聽了王朗的建議以待時機,卻沒能抓住時機。孫權一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一邊派呂範拒曹休、諸葛瑾等救南郡、朱桓拒曹仁。而同時又跟蜀漢求和。據江表傳:權雲: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公元223年派馮熙使蜀漢吊劉備喪,回來後能使魏。曹丕問馮熙東吳要跟我們修好應該派兵往蜀漢,聽說你們修好肯定有變故。馮熙回:我去使蜀漢只是為了解情況。曹丕又問:聽說你們去年受災,損失很大。你怎麼看?馮熙回:吳王是賢主。我們東吳帶甲百萬,糧食堆成山。金城湯池,強富之國。曹丕聽了非常不高興。

    吳雖勝,損失也不小:

    夷陵之戰打了一年,此戰東吳雖然獲勝,但損失亦不小。除了軍隊的損失,攻戰一年耗費錢糧也是巨大的。攻戰一年東吳軍隊已經疲憊不堪。曹丕是非常想建功立業的。當時有大臣講應休養生息,這樣中國益強。吳蜀衰弱,那時伐之事倍功半。曹丕反問難道要交給子孫去解決嗎?此時攻打東吳有三利:1交戰一年東吳將士已是疲憊之師,錢糧耗費大。雖然東吳勝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2魏國軍隊已經休養數年,錢糧充足3東吳還沒有徹底消化荊州。而且此時荊州諸郡動亂。(據三國志:備(劉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東吳雖然公元219年奪得荊州,但公元220年又有習珍等人起事。公元221年、公元222年武陵、零陵、桂陽等郡豪強響應劉備。東吳雖吞下荊州,但還沒消化荊州。東吳從蜀漢手中奪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人口不下六十萬。因為公元242年孫權統計人口是兩百四十萬,公元280年東吳投降時交戶口是兩百三十萬。據晉書地理志蜀漢所據荊州有六十萬人口,應是直接採用東吳的資料。人口意味著源源不斷的錢糧、兵源。

    蜀漢遠東吳近:

    魏國如果伐蜀漢的話就要從洛陽調集軍隊前往雍涼,而雍涼也根本供應不了大軍的糧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線道路艱難,秦川八百里。此時蜀漢雖然戰敗。但憑藉漢中甚為天獄的地理,可以自保。公元263年魏國集結十八萬人伐蜀,兩個月就面臨斷糧了。這時魏國已經在雍涼、淮南屯田多年。已經休養生息了六年。要不是阿斗投降,勝負未可知。魏國伐吳卻根本不用擔心糧草問題。後來魏國曾多次想伐蜀,群臣都反對理由:1南鄭甚為天獄2道路艱難,糧草消耗大。 我覺得應加上一條雍涼境內的蠻夷尚未平,多次叛魏。洛陽距離漢中兩千里路,所經道路艱難。魏國在荊、楊、徐、淮防線集結了十五萬人,既可防守又可進攻。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魏明帝想發兵伐蜀詢問孫資。孫資反對講: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及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

    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徵張魯,特意準備了很多糧草。又奪了武都氏人糧草。七月到陽平關,強攻不下來。糧草將盡,不得已退軍。退軍途中誤入張衛營才趁機進攻。三國志:既至漢中,山峻難登,軍食頗乏。魏名臣奏載:地險守易,雖有精兵虎將,勢不能施。張魯跑到巴中去,曹操也準備退軍。世語:魯走巴中。軍糧盡,太祖將還。還是部下勸不能還,曹操才攻下漢中。十一月張魯來投降,但漢中是不足以供養大軍的。十二月曹操就還回了。當時有人勸曹操打蜀地。漢中都如此難打,何況蜀地。加上劉備諸葛亮張飛馬超等人遠非張魯張衛第人能比的。加上又有內憂,曹操回去後就殺死了琅琊王。公元218年劉備攻打漢中。曹操七月準備支援漢中,九月到漢中。一直到公元219年三月才進軍漢中,是曹操不想救援漢中嗎?曹操是在準備糧草。但是因為運糧要徵百姓徭役,公元218年南陽郡、三川郡、弘農郡皆有百姓造反。三國志:建安二十三年,陸渾長張固被書調丁夫,當給漢中。百姓惡憚遠役,並懷擾擾。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曹瞞傳曰:是時南陽間苦繇役,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公元230曹真司馬懿伐蜀,華歆上書反對:且千里運糧,非用兵之利;越險深入,無獨克之功。公元244年曹爽十萬人伐蜀。三國志:是時,關中及氐、羌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民夷號泣道路。

  • 13 # 希望星晨58298869

    看三國演義,為古人擔憂!不少人為曹魏惋惜,以為夷陵之戰,曹丕本可趁魚蚌相爭,先滅掉吳、蜀其中一國,形成唇亡齒寒的態勢後,再對另一國形成臣大威脅,最後,一鼓作氣進行剿滅,從而統一全國;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曹丕在夷陵之戰前後,都始終保持著緘默的觀望態度,並沒大動干戈!做法似乎令人費解,其實有跡可尋!關羽兵敗後,精明的曹丕及時召叢集臣,詢問蜀國的動向,大臣們分析,蜀漢是撮爾小國,關羽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現在兵敗被殺,對蜀國有震懾作用,再加上兵源、資源有限,近期不可能出兵東吳復仇的!

    劉曄卻力排眾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眼光獨到:他準確地預測到關羽一死,蜀、吳兩國不共戴天,已是魚死網破的態勢,兩國必有一場殊死搏鬥!所以,曹丕應該有足夠的時間來應付這場戰爭,從容不迫地進行謀劃,使曹魏利益最大化。

    而劉備不出劉曄所料,不聽諸葛亮、趙雲的勸諫,一年後,傾蜀中精銳伐吳,劉曄不失時機,主動獻策,

    “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

    他建議,在蜀伐吳時,聯蜀漢滅東吳,他判斷,劉備已憤怒到極點,如果知道我們也進軍東吳,一定會與我們一起瓜分東吳的土地。

    曹丕如果採納此計,則有可能一舉蕩平江東,但曹丕苦心孤詣,另有計策,他提出聯吳攻蜀:

    “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此,劉曄的回答則是:“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而現實是,曹丕沒輕舉妄動,這是為什麼呢?

    1.劉備伐吳前,曹丕剛篡位成功,政局不穩,人心沒收,曹操在位時,就出現過漢臣叛曹的例子,曹丕上位之後,自然是先要穩住陣腳,以建立曹魏中央的威信,另:曹魏北方還發生了叛亂事件。曹真、曹仁等正率領眾將士平叛在外;劉曄滅吳計策固然巧妙,但他只是謀士,而曹丕是政治家,是一國之君,要權衡政治利益,所以,設身處地後,他的按兵不動是有道理的。

    2.曹丕上位後, 孫權突然變成了會事的小媳婦,開始示弱:

    “自魏文帝踐阼,權使命稱藩,及遣于禁等還。”《三國志吳主傳》

    又是俯首稱臣,又是送還俘虜的,這減輕了曹丕的敵對心理,曹丕稱帝,孫權還用具體行動表示了支援,這一切讓初登大寶的曹丕很受用,產生了一定的麻痺心理,最終決策是“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 14 # 天道酬勤28296

    如果曹丕南下,說不定東吳和劉備馬上再次聯手抗魏,兩家實力尚存,曹丕很難戰勝他們。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了。曹魏基本上穩操勝券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沒料到曹家出了兩代短命的帝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小說裡最可憐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