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對爾d陪絆501
-
2 # CMC車主俱樂部
說本田為什麼不把噪音弄好一點之前,先說一下,市面上就沒有一臺完美的車子。賓士寶馬奧迪固然好,但是價格昂貴,後期還有漏油滲油的問題;飛度致炫價格便宜,省油省心,但是被人吐槽沒有質感;美系車高階豪華被人吐槽不夠省油;韓系車價效比高,但是被人吐槽不保值。法系車倒是底盤展示操控性好,但是依然賣不動等等。
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造車理念,有的忙著造發動機,有的忙著造大燈,有的忙著研究沙發,還有的忙著研究消費者,還有的專注打折。每個車企的取向不一樣,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便是百萬千萬的汽車依然有不足,依然不會滿足所有消費者。
本田汽車隔音差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低端車,隔音降噪水平非常遜色。並不是說本田沒有控制噪音的能力,只是做不做的事兒了。要想控制噪音,就需要投入,然而研發費用一定的情況下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投入多了,自然需要在別的地方簡配。實際上所有車企都這樣,就是因為簡配的問題,有太多車企出現問題過。不要小瞧幾十塊錢的節省,對於上百萬輛汽車來說,數額還是相當宏觀的。
本田中高階汽車隔音降噪水平明顯就會好一些,這說明本田完全有降低汽車噪音的能力。對於低端車來說,車企本身利潤就低,就不可能花太多精力時間去搞配置和降噪了。而中高階汽車就不一樣了,消費者對整車品質要求就高,車企必須儘量去做到完美。因為中高階汽車利潤高,所以車企也相對捨得投入,畢竟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
本田的低端車型除了隔音降噪差之外,發動機艙也是各種凌亂,並不捨得配一個發動機蓋板,這同樣是出於成本方面的考慮,畢竟廠家都是以營利為目的,實際上這個問題還是很容易理解的。對於低端車來說,確實是沒法做到各方面的優秀,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做出取捨還是更重要的。畢竟選擇低端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預算不夠充足的。
個人認為三大件的質量穩定可靠,要比豐富的配置和出色的降噪水平更值得注重。這也是為什麼合資的低端車依然有不錯競爭力的原因,畢竟在核心技術方面擁有優勢。
-
3 # 心似大江流
分析問題一定要現在全域性角度去考慮,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發力點,豐田的整體低故障率,本田的三大件的優秀品質,日產的大沙發帶來乘坐舒適性,馬自達的東方小寶馬操控,車企是要保證盈利的,所以每款車的預算成本肯定是固定的,豐田為什麼受歡迎?因為他能在預算一定的情況下,每個方面都兼顧,不求技術多先進,只求技術穩定成熟,走中庸之道,但這也造成一個很明顯的弊端,每個方面都很平庸,中庸之道帶來的是超低故障率,豐田這樣玩,本田,日產不可能跟在後邊也這樣玩,如果跟在後邊,就是平庸,而不是中庸了,在整體把控上,肯定做不到豐田的水準,所以就在打差異化,本田主打車子的骨架三大件,做到極致,其他保證安全耐用即可,這樣既突出了競爭優勢,也把控了成本。從客戶的角度來說,三大件的優秀品質基本決定了車輛後期故障率方面有保證,所以適當的捨棄隔音降噪不是不可接受。
-
4 # 螺絲鋼鐵心
因為本田就是要告訴你,隔音那不是本田需要關心的事,發動機省油有力耐用就是好車,其他的留給沒技術的企業去完善,本田理解的好車和你的理解不是一回事。
-
5 # 汽車實說
本田的車型在隔音控制上確實不怎麼好,有些也可以用差來形容,原因相對比較簡單,主要就是為了控制成本增加利潤,尤其是一些低價位車型更為明顯,其實不光是本田,其他合資品牌多少也存在這個問題。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發出一系列的噪音,比如發動機、車身共振、風噪胎噪等,降噪一般就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是減少或降低聲源的出現,第二是讓儘量少的噪音傳入車內,解決前者比較考驗細節處理,需要進行大量的共振、風阻實驗,後者則需要更充足的用料來進行隔音,比如車門、發動機艙內用更多的隔音材料,或者換靜音性好的輪胎也能降低噪音,當然這些都會增加研發和材料成本,具體要不要做廠家就得好好考慮了。顯然本田在利潤和隔音之間更偏向於前者,當然價格高了例如雅閣、冠道在隔音上就要好很多,主動降噪功能也有所配備,雖然比起同級其他車型沒什麼優勢,但就自身而言做得還是可以的,還有很多合資品牌的低價位車型同樣也是如此,只是本田或者說整個日系車更為精打細算,隔音不好相對也就明顯一些,畢竟低價位車型的主要競爭優勢是在三大件和質量等方面,對於做工、用料以及不太影響競爭力的細節上就有所不足。最後還有一點得說一下,噪音偏大也許會有考慮做隔音的想法,但要把全車隔音做好是一個難度比較大的系統工程,不是簡簡單單加點隔音棉就能明顯改進的,如果技術不過關還很可能沒什麼提升,而且用料也需多注意,材料不合格容易產生異味等問題,所以做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
-
6 # 啟航汽車領域工作室
這麼說吧……由於競爭的原因 日系幾大品牌的b級車 總成本幾乎都一樣 那麼 假如讓你用十萬做一臺車(雅閣低配總成本估計就是這個價左右)你會把有限的錢 用在哪個亮點上 你不可能處處都用好料 所以你就會有取捨 這也是豐田本田日產因為取捨的不同 造成了雅閣凱美瑞天籟車輛性格的不同。總有人問哪臺車更好。其實都是一樣的成本。你說哪臺好?
-
7 # 小強說說車
本田汽車隔音差,名不虛傳。本人有一臺飛度,也算是"受害者"。車速控制在80以內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車速過百以後真的是一種煎熬。每次跑高速,只能把音樂聲音往大里調,試圖掩蓋一下噪音,但往往是音樂被噪音掩蓋了。
本田汽車確實是在噪音控制方面不夠用心,尤其是低端車,很多朋友用"沒有隔音"來形容本田。即便是中級轎車雅閣,隔音控制不夠優秀,比鄰居凱美瑞、天籟遜色一些,與帕薩特、邁騰相比差距更大。很多朋友購買本田汽車後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去做隔音,至於效果如何,至少心理上好受點。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本田汽車隔音差影響銷量了嗎?飛度、思域、雅閣、CRV哪一款不是爆款?一方面消費者吐槽本田汽車噪音大,一方本田用銷量說話。知道本田國內銷量非常不錯,每年一百多萬臺的銷量呢?遠好於日產和豐田。
本田汽車能夠依然大賣,其品質所決定的。本田汽車雖然噪音控制不好,但是在空間、動力、燃油經濟性、保值率等方面又是同級別車型中的佼佼者了。本田擁有非常不錯的群眾基礎,其粉絲忠誠度遠高於其他品牌。買發動機送車,一日本田終生本田,技術宅,黑科技等無不是對本田的完美,這是本田的魅力,榮耀。
對於低端車來說,本身利潤就低,做好了發動機和變速箱,再做好隔音,顯然是會增加造車成本的,汽車價格定高了,那麼在競爭中就沒有優勢了。本田所犧牲的和保留的,符合消費者的抉擇,自然本田依舊可以大賣。相對於質量和燃油經濟性來說,噪音不是重點、焦點。所以選擇本田汽車的朋友也會接受噪音,甚至有人對發動機的吼叫當做音樂去欣賞,算是聊以自慰吧。
本田冠道、URV以及旗下高階豪華品牌謳歌車型,噪音控制就相當不錯了。可以看出,本田是有控制噪音能力的,顯然這對技術宅來說輕而易舉。本田不注重低端車的隔音,無非還是出於成本方面的考慮。而對於高階豪華車來說,噪音是必須要控制的。並且高階豪華品牌汽車本身溢價能力就比較高,花消費者的錢給消費者辦事給自己長臉,顯然這都是車企願意做的。
對於車企來說,利潤至上。不要妄想車企會為人民服務,只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罷了。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衡量一臺汽車的標準也有輕重緩急之分,在預算不足的時候省油省心是王道,所以對噪音也能釋懷。而到了高階豪華品牌汽車,消費者要的是面面俱到,本田自然也會拿出誠意來,也會給您創造安靜的車內氛圍。
最能夠讀懂國人的除了大眾,就是本田。大眾能夠照顧到國人的面子,本田則能照顧到國人的裡子。
-
8 # JMS2011
我現在開的2015款CRV,剛接車就發現比之前高爾夫6的噪音大多了,後來把尾箱的隔音自己動手做了一下,後排噪音明顯小多了。做的過程中看到,揭開後備胎隔板就直接是鐵皮,手敲上去嘣嘣脆,貼了減震板和隔音棉後基本上敲打不出什麼聲音了,其他的地方我也沒再做了,太麻煩了,目前覺得還好吧,音量也不用開太大,講話也不用很大聲。
-
9 # 江山得
不光是本田汽車,是所有日系汽車的隔音都是很差的,你不相信,去把它拆開來看。當然你怕麻煩和損失,那你就看浙江電視臺小強實驗室的節目,那裡面說的非常清楚,他是拆開來看的,不要說本田了,就是日本的最高檔的車,英菲尼迪的隔音也是用服裝廠淘汰的垃圾棉做的。
-
10 # 酒再來三杯
日系車可以說拿捩住了我們國人的命門,知道我能忽略什麼,在意什麼;
只要車子省心,發動機好,動力夠用,配置方面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我們買車時看中的主要是三大件,其他的關注比較少,本田素有買發動機送車殼的說法,可見它的吝嗇。
就拿我的傑德來說吧,裸車都15萬了,裡面幾乎沒有什麼值得吹捧的地方,儀表盤N年不更新,還是數字式,沒有更多的功能提供,再說導航,舒適版連導航都沒有,就送了一個收音機,後期還要自己改裝,備胎不是全尺寸,是腳踏車胎,再說說電子補助系統,除了ESP和上坡補助外其他基本沒有,連方向盤模式都沒有,車漆特別薄,我也沒有剮蹭,已經有了兩處自然掉漆,座椅是手動的,人造革加紡織真的摳,噪音大,每次開車我就把音樂開啟,不然噪音很難受,當初買傑德主要看中的是省心,外觀,實用,最後要吐槽的是本田的特有技術i-VTEC,在傑德這款車上基本沒有用到的時候,4300轉才開啟,一個家用車誰沒事踩到4300轉?還有最大扭力要6000轉,我也是醉了,不過好在我開車不激進,不追求運動,動力平時還是夠的,我想這也是買這款車一致的看法。
用豐田也是,什麼年代了還用90年代的內飾風格,各種補助功能能不給就不給,讓我們車迷朋友是又愛又恨
-
11 # 塞拉5
我覺得開車隔音到了一般的程度就夠了,太隔音了,反而會導致你聽不見周圍的危險,,附近給你按喇叭你都聽不見,再加上很多人開車喜歡開窗戶 ,隔音有什麼區別?
-
12 # 黃氏773
因為只買了比較先進一點點的發動機技術,隔音技術沒有買到就是這個叼樣了……高層已經說了:跑得動就行[淚奔][淚奔][淚奔][淚奔][淚奔][淚奔]
-
13 # 殘月87638221
想要隔音降噪,就得增加車重,油耗就得增加。如果既想要隔音降噪效果好,又要馬力扭矩大,同時又想省油,那是魚和熊掌的關係!
-
14 # 浙江麗水CHR2018款
日本路面平整,每次出行走走停停,很少像我們大國一樣的長途,綜上,噪音不是重要問題,主要是省油就行,本田銷售多國,沒有按照每個國家特點修改設計。本國合資自己也沒有改進,原樣搬進來。個人看法。
-
15 # 非專業車評
其實樓上某位答主的回答是最靠譜的,那就是各大主機廠都有自己的側重點,在有限的預算內,不可能將一輛車全方位進行打造,如果這麼做了,那麼它這個級別的產品將失去競爭力;本田不是不能把隔音做的更好,很多本田車友自費給車子做了個隔音,效果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咱們車友自己都能改善的問題,本田有什麼做不到的,或許日系車企在NVH方面比不上歐系車,但不至於這麼差。。。
預算守恆定律是永遠正確的道理,本田突出了它的發動機效能、運動效能,自然就沒辦法去把隔音提高,因為如果這麼做了就意味著預算追加,成本也隨之提高,而成本終究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所以本田除了強調了它的優勢之外,對自身的短板並不是很在意;本田算計的很清楚,願意選擇本田的、自然就是做好了忍受噪音的客戶;鄙人曾經陪一個朋友去本田的4s店看思域(上一代),朋友試乘後說噪音太大,而銷售打趣說要不要試一試雅閣,噪音同樣不小(只是玩笑);所以本田、本田的銷售從不迴避本田隔音差的問題,因為他們很清楚客戶並不會因為隔音差放棄本田(部分女車主除外),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本田真沒有用心做隔音,因為他們覺得沒必要。。。
本田車系中隔音好的實際上就是這樣,本田車系中沒有隔音太理想的產品,就目前而言冠道的隔音應該是本田車系中最好的;本田也在逐漸摸清國內消費者的口味,所以這款特供車型的隔音,本田打造的很完美,不過相對於它那二十幾萬的起步價格來說,隔音差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除了冠道之外,曾經的思鉑睿隔音也算對付,雖然在高速上開到120km時,噪音也很大,但比雅閣還是強上了一些;所以本田並不是做不好隔音、也不是放棄做隔音,只不過本田只會在一些特定的車型上做好隔音!
本田的情懷談本田自然避不開談它的情懷,要不然也不會產生一日本田、終身本田的說法了,本田與寶馬有很多相似之處,早期都是靠做摩托車起家的企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本田還是運動效能的代表,無論摩托、汽車都是主打發動機效能、主打操控,而它的受眾人群也大都是喜歡激情、運動的朋友,所以這個群體並不在意本田的噪音大,相反當Vtec開啟後的嘶吼,更令他們血脈噴張,有多少人迷戀這種怪異的嘶吼?在網路上隨便可以搜尋到Vtec開啟後的聲音,無不證明曾經的本田車友對於這種嘶吼是無比迷戀的!當然對於非本田粉而言,Vtec開啟後的聲音能把腦瓜子震的生疼,但愛本田的人喜歡這個聲音啊、很迷人對吧?本田當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既然大家都可以忍受這種嘶吼、都迷戀這種撕心裂肺的感覺,那麼為什麼還要加強隔音?隔音做好了,大家聽不到聲音了,那情懷值就降低了,所以本田為了讓大家更容易體會到Vtec開啟後爆炸的感覺,所以自然不會把錢花在隔音上,這叫投其所好嘛,大家都喜歡這種聲音,為什麼還要隔絕呢?鄙人不會上音訊檔案,要不然就讓各位體會一下Vtec開啟後有多震了,能把耳朵震的嗡嗡的,隔音遠比今日的本田還要差,所以這麼多年前,本田的產品逐漸去效能化、變得中庸化,隔音還是有了很大的提高滴(與自己比,別驕傲
-
16 # Denny5
不是本田隔音差, 本田除了冠道基本都不做隔音的, 要是非常在意隔音真別買本田了, 很多人是覺得可以接受的,人和人不一樣
-
17 # 平安金融老中醫
隔音好不好,要看和什麼車比。我現在的本田奧德賽原廠隔音比我原來的別克凱越好太多了。
原來的別克凱越,時速到了120公里,車裡面只能聽到噪音,音樂再大聲已經聽不到,簡直是折磨;本田奧德賽120公里時速下,車內沒有多大噪音,音樂效果良好;我也開過朋友的奧迪A6,奧德賽的車內環境不輸A6多少。
剛剛為了追求更完美,已經裝上五門、底盤隔音,裝上低音炮,上高速簡直是完美體驗。下次到時間換輪胎時,假如有閒錢的話再換上米其林靜音輪胎,肯定又可以再次提升了靜音效果。
花了兩千多做了隔音和裝個低音炮,現在一百萬內的車靠原廠隔音,車內的聲音環境不見得比我車現在的好。
奧德賽還有另外一個缺點,就是避震較硬,可能是預算著要坐7人,所以要夠硬。我是換了相對軟一點的避震後,才感覺到舒適性。
-
18 # 更年期性紊亂
無非就是因為成本,打個比方,一輛車做隔音假如需要500,賣1萬輛就得多花500萬成本,年銷100萬輛就是5個億,而且買本田的人大部分都不覺得自己的車是噪音,這其中就包括我,所以本田每年多花這5個億,不買本田的還是不會買,而不花,依然有人會買,那它何必花這個錢~
-
19 # 壹車熱評
有句老話叫做:又想馬兒跑,又不讓馬兒飽,那麼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想要馬兒跑得快,就得馬兒吃得飽。消費者購車想開起來省油經濟,但又不想付出足夠多的成本,還想這輛車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舒適性以及靜謐性。實屬抱歉,恐怕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哪家車企能做到這一點。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愛信變速箱是全球公認優秀變速箱之一,而豐田作為愛信的大股東,兩者之間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但既然愛信變速箱如此優秀,但為何本田卻就是不用?
如果拋開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因素,以及本田自身也擁有較好的變速箱技術因素不考慮,本田出色的“地球夢”發動機成本,本身就已經佔去了較大的份額,就算競爭對手把願意把愛信變速箱給本田,那本田車型的成本也必將比現在有大幅度的提高,這恐怕才是企業無法接受的。
那麼本田車就沒有隔音優秀的車型嗎?有,肯定是有的,就如文章開頭所講,這就要看消費者願不願意掏腰包了!
冠道這款車目前的官方指導價是22.00-32.98萬,但各地根據各自的優惠力度不同,有的地方可能能拿到最高2萬的優惠。但和那些動不動就三五萬優惠的車型比起來,可以說冠道的優惠幅度還是較為有限的,而冠道目前的月銷量也保持在5-7千左右。
在2019年7月總的SUV排行榜裡,冠道排進了前40位,而在30萬區間的SUV銷量裡,冠道排名也在第6位。在目前本田1.5T發動機問題仍較突出的情況下,售價超20萬的冠道依舊還能保持不錯的銷量,這和它某些方面的優勢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之一就是它的靜音性。
冠道這款車採用了雙層隔音玻璃、ANC主動降噪技術、外部輪圈靜音技術等,一連串的靜音技術會收集噪音的波型特點,然後再透過內建的處理晶片運算出反相的波,最後用高還原度揚聲器來抵消噪音,讓冠道做到“舒適有餘,靜音尤佳”的特點。
不過冠道的靜音水平較本田的其他車型比起來,雖然比較優秀,但和歐系的品牌比起來,例如寶馬、奧迪等還是顯得單薄了許多,但冠道的靜音在本田自家車型裡已經算是出類拔萃的了。
在中國銷售的日本三巨頭裡,每年本田的銷量都是名列前茅,甚至可以說是處於一枝獨秀的地位。首先本田在中國銷售的車型數量是最多的,這些車型已經涵蓋了從低端到中端偏上的所有車型,無論是A0級的兩廂車,還是中大型的SUV,從可以去菜市場的買菜車,到年輕人追崇的運動款,再到中年人要求的穩重性,可以說消費者只要想選擇本田這個品牌,總有一款車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這種價格區間的全面覆蓋,可以說幾乎將90%的購車人群都鎖定在了自己的目標範圍,在這點上本田已經贏了第一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民間關於本田的一些話語,例如“不懂車的開本田”、“一日本田,終身本田”等等。這裡面除了有廠家故意放出來的宣傳口號以外,也反映出了消費者對本田品牌的一種認可,因為本田很懂中國消費者購車的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關於品牌的口碑傳播度。
如果你要問消費者買車首先考慮的因素是什麼?可能超過一半的人都會首先回答兩個:省油和維修。
是的,我們消費者買車,特別是選擇中端車型以下的人群,他們購車時最看重的就是這款車到底省不省油,其次才是這車到底耐不耐開,會不會經常出毛病,再往後才是空間、安全、舒適等等。所以結合消費者的這些購車特點,本田主打的兩個因子就是省油和低維修率,畢竟這兩塊支出是平日消費的重點區域。因此帶有明顯特徵的本田車型,可能這些車雖然不是同級別裡最優秀的,但它們依舊容易就給消費者帶來一種較高性價比的概念,而又在口碑相傳的情況下,具有跟風買車屬性的消費者自然會對本田傾愛有佳。
所以,本田精準的抓住了消費者對於自己品牌的心理需求和認可,而且文章裡也已提到,想要提高靜音所需要的成本投入也是較多的,而這不僅需要成本的投入,多餘出來的配置也會增加車身的重量,這是和本田所給人們帶來的省油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在成本、利潤、市場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下,所謂靜音性可能就只能排在後面了。
-
20 # 鴻漸談車
本田畢竟致力於的是打造中低端產品的合資品牌,你想讓他花大力氣去完善車型的各個方面是不現實的。我們要知道,任何汽車品牌,都完全有能力將隔音效果做得非常好,這取決於他做還是不做。有一個最直觀的證據,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本田的高階品牌謳歌,從入門級轎車車型TLX-L的隔音效果,就比雅閣和英詩派好很多。
首先我們要知道噪音是怎麼來的。一、輪胎在地面滾動時,摩擦產生的噪音,透過懸架結構傳遞到車身,這是汽車噪音最主要的來源。二、汽車在行駛時產生的風燥,這是廠家在設計車型之初就註定的,噪音來自於A柱和後視鏡。三、發動機工作產生的震動,透過車身傳遞到車內。
車內產生這三種噪音源,有三種對應的處理辦法:吸音、隔音、減震,、。本田對於車輛隔音似乎更多的喜歡用減震的處理方式。本田的工程師曾經迴應過,關於本田隔音處理的問題,"本田車型立足從噪音源頭上消除噪音,沒有學習競爭對手利用隔音材料來降低噪音"。這是否是本田為了讓車身更輕,達到更令人驚奇的油耗表現,從而減少了材料使用來控制車重呢?
其實不能否認本田的這種對噪音的處理辦法,畢竟本田車型的噪音最大的來源就是底盤噪音。稍微有點本田車型駕駛經驗的朋友,應該對那個為了凸顯發動機效能的偏硬調教的底盤深有感觸。之前那些老款的雅閣、CRV之流的底盤調教,還算保持了點歐系的小傲嬌,起碼讓人不會有太多不適感。現在的新款車型的底盤糟糕程度,幾乎可以讓人徹底放棄這個品牌(當然不追求舒適效果的人除外)。
除了底盤的偏硬濾震效果太差之外,本田一門心思的紮在發動機的完善上。當日系其他品牌都在追求車型表現綜合化的情況下,它還是固執的追去發動機效能表現,只想著讓客戶體驗發動機動力轟鳴的效果,完全不在乎其他方面會產生的副作用,比如被詬病的隔音。本田高層明白,發動機玩得到極致,消費者也願意買單。這就是為什麼本田會有買發動機送車的外號,這就是為什麼本田的終端銷售人員並不避諱談及本田的隔音差問題,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本田隔音做的不好,買的人還是一大把。
綜上所述,本田並不是不想、不能做隔音。只不過術業有專攻,可能人家想著,我已經給你提供了你想要的好技術,你還想要隔音,你哪來的那麼大臉呢?想要技術好又想要其他的?可以。去買謳歌吧,謳歌哪哪都好。本田的車便宜,能有個好的發發動機就不錯了。本田粉:感謝本田爸爸,我去買飛度、我去買雅閣,隔音我自己做就行。
回覆列表
其實隔音差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個別款式的本田車隔音效果差,如果車價比較便宜,那由於成本限制,隔音方面可能會有所降低,還有一方面是日系車為了降低車重,可能也會減少隔音方面所用的材料。此外還跟車子所在環境有關,車子靜止時跟高速奔跑時給人感覺不一樣,會認為車子隔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