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鳳飛綠洲
-
2 # 魏永臣550
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老死不相往來”不是指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是不與衰老落後的沒有生命力的文化及文化理念往來,“老”就是指的衰落衰落,從中不能產生創新生產技術的文化;“死”就是指的腐朽腐敗過往人情歷史,這些文化是不會產生創新的。“不相”就是不觀察不研究;“往來”就是指的過去的事 。同時,老子接下來又說“雞犬之聲相聞”,也同樣是不相的,因雞犬是非人的,“聲”則是空虛的,是言與這下的空虛非人下流的文化打交道不會帶來益處。(雞犬之聲相聞,或解釋為熱衷於虛聲文化的是雞犬而非人。)
-
3 # 太陽雨47155173
我們是佛道儒融為一體的文化,如果你不把他們的高階思想分別開來,一句話的確會有好多種意思,我們先來識別他們的思想觀念,自己去認為是什麼意思。
老子的觀念是:像老虎獅子一樣不需要文化的生活。
孔子的觀念是:透過主動學習文明,按文明的方式生活。
鬼谷子的觀念:利用人性慾望,控制別人的生活。
孔子認為文明是人類的必須選擇,因為有人類才有道理,沒有人類,道理是不現實的,否定老子的自然生態平衡即道法自然。孟子否定了法家的不擇手段即人性本惡。清華在自強不息後面加上厚德載物也是承認這種觀點,因為壞人也會自強不息,《天道》的有術無道止於術,也是否定人性本惡。如果不否定或壓制人性本惡,我們就和動物沒有區別,而且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儒家的思想是:十五以前的月亮,逐步遞增。所以叫入世學。
佛道的思想是:十六以後的月亮,逐步遞減。所以叫出世學。
法家的思想是:我就是月亮,想給你看圓的就是圓的。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以自己的標準要求自己,同時利用佛道儒思想的漏洞,穿著佛道儒的外衣,想縱就縱,想橫就橫。
儒家思想主要是改造人的思想,要求你是一個正方形最好。
佛道思想是順其自然,你是什麼形狀都行,不管你是人還是物或是鬼只要從此一心向善,就可以成仙成佛。
法家思想是順我者昌逆我者忙,要求你是一個圓形,但是他們不知道圓周率的整數(目前人類還沒有掌握圓周率的整數),只知道介餘3和4之間,所以蒙對那個可以成聖,錯的就成魔了。
西方自由主義思想是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和法家思想差不多。
還有一種是三季人思想,無可厚非,把正確的說成它理解的,因為是三季人情有可原。和三季人思想相近的是垃圾人思想,把自己的不學無術怪在別人身上,對這種人我們只能當清潔工,不能當垃圾桶。
-
4 # 馬振廷1
百里封王,百子百國,蛋丸小國不如現的鎮人多,雞嗚狗吠可聞。不同現在的國,同屬大周朝,接壤處不往來是不可能。不通商嗎?親朋好友能不往來嗎?能不結親嗎?既不可能,老子惜字如金也不可能廢話。轉轉思路,互相侵犯不也是不往來嗎。互不侵犯,互相尊重,門不閉戶,道不拾遺,是描述和平安居樂業的道德和平景象。老子曾有,無繩索,無門閂,無契約,自覺尊守的道德風尚。可見這樣的標準是公民所需求的。也是老子指導思想的貴重之處。
不向個別人說的封閉無能,老子沒那麼笨吧?
-
5 # 天山雪蓮開滿山
我是老子《道德經》的愛好者。對於以上“老死不相往來”,是《道德經》八十回裡的一句話。
這章,被後來人稱為“老子理想中的桃花源式的烏托邦”。
根據對當時春秋戰國時期的環境分析:國家戰爭不斷,社會動盪,民心疾苦,統治者有為多事等等現象,使老子內心難過又無奈。老子渴望和平,反對戰爭。他希望,他的國家與百姓能沒有戰爭,百姓過的很安逸:“ 國家很小,人民不多。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並不使用(和平時期,用不上);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不必為生活奔波外出打工);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佈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
那麼,對於“老死不相往來”,我是這樣看待的。有來就有往,有利就有害。因為,來往,會有摩擦,起生矛盾。小矛盾多必然有大矛盾,甚至導致戰爭。戰爭帶給人們的是戕害,必然多災多難,而受害的一定是百姓。所以,各國過好自己國家的日子,互不干涉。
但,閉關鎖國,也不是什麼好事。新中國成立,造個拖拉機都不容易,當時,我們毀掉了太多的東西來大鍊鋼鐵,原子彈爆炸成功費大勁了。或許這與清政閉關鎖國有些關係。抗戰勝利了,綜合國力得加強,社會經濟得加速發展。因此,對外開放是必然。
對外開放,技術共享,共同發展經濟,互惠互利,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
因為,停止就是落後。你可以不前,可別人在賽跑。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
6 # 曾銘瀾
揭開《道德經》神秘的面秒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面積小的國家一般民眾寡少缺乏有利位置,即使具有完善的軍隊編制武器精良(什伯之器)訓練有素而不能用以爭霸擴張,使勞民傷財負擔重死傷無數而不需遠行流徙(指發配邊疆)。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雖然擁有船和車,無法所有架乘作戰之用途;雖然擁有披堅執銳(甲)計程車兵,無法所有陳列行軍佈陣之壯觀。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支使人民恢復結繩記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用之生產生活,甘味其食品,美麗其容貌服飾,安心其居住生活,樂於其風俗習慣。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之老死不相往來。”
四周鄰國相互遙遙在望,雞鳴犬吠之聲相互隱約可聞,各國民眾之生老病死禮儀風俗互不相處往來。
-
7 # 魯卡爾
那個時代就有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小農思想,目的就是逃避激烈的尖銳的殘酷的階級鬥爭。說老子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但總的思想體系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小國寡民"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
8 # 計冠光海老KK匹茲堡賓州
這句話出於《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我的解釋:
國家小人民少。
令有各種器具不去使用;
令人民看重生死而不遠離;
雖然有船隻車輛不必乘坐;
雖然有軍隊武裝不必用於打仗。
令人民回覆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之中。
等到國家治理好時,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鄰國之間可以看見,雞犬叫聲可以互相聽見,人民從生到死也不需要往來。
我的理解:
先讀一段“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小國寡民”是中國曆來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世外桃源。陶淵明這篇《桃花源記》,正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對於嚮往擠到大城市居住現代人,可能會感到中國曆代知識分子為何如此“矯情”。
根本原因是在農耕文明社會形態,知識分子對統治階層腐朽糜爛不滿的時候,只有退居足可以自給自足的最小生活圈裡。
人類早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社會,或科技文明的社會。在既得利益集團控制下的社會形態,人群需要越來越集中,經濟圈子越來越大,“小國寡民”早已不復存在。因此現代社會的人們為了某些原因而逃避的選擇,是到另一個國去。這跟歷代知識分子追求“世外桃源”是一樣的道理。但逃到另外一個國度果真是“逃避”了嗎?
-
9 # 明貞
老子對紛爭是極端抵制的,無為不爭上善若水等都是解決紛爭矛盾而設的教條。杜絕矛盾最徹底的方式是什麼?當然是永無交集,連交集都沒有即產生矛盾的根基不存在,所以老死不相往來。
物質世界重交易和人際關係,老子的狀態既不可能也沒必要。當人類從物質慾望中解脫出來,也許會實現類似於桃花源的生活。
-
10 # 問道黃老
老死不相往來,準確地說,是老子設想的一種精神生活圖景,這種生活圖景在《周禮》也有記載,且在老子時代這種小國寡民的邦國形式依然存在,相比於大國之間的掠奪戰爭,這種小國寡民的社會形態更符合老子的理想社會要求,就像現在的瑞士,獨立而自由,安逸而質樸。
《左傳·僖·二十一年》記載:“崇明祀,保小真,周禮也”上古建國多而小,後世建國少而大。然國大人眾,雖欲反上古之治,不可得也。故老子欲小其國,而寡其民。
老子時代,仍然有一個華夏族小國須句(現在山東東平縣境內,顓頊後裔封國),不攀援,也不嫉恨大國,夾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得以生存,直到魯僖公二十二年(前637年)滅國。《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婁﹐取須朐。"。
老子接這樣的事例意在說明,在一個人口少的社會里,人與人平等,沒有欺壓剝削;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相安無事,人性本真,民風淳樸,社會祥和;人民生活簡單,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字面上看起,似乎是描寫的原始社會,其實不然。因為老子寫得很清楚:“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這說明,這樣的社會里,既有舟輿,有文字,也有甲兵,只是派不上用場。老子認為,這是“至治之極”。
這樣的社會符合老子的和平社會圖景,這樣的社會知其文明,但能守其素樸,就是說是能之而不為。所以這樣的社會圖景,準確地說,是老子描繪的一種精神境界。
至於“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那樣的社會里,民風淳樸,民豐物阜,自給自足,相安無事,還能有什麼爭端呢?
-
11 # 麥福先咬文嚼字聊人生
《帛書老子註釋與解析》第三十章 小邦寡民
[合校本]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①
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複結繩而用之。②
鄰邦相朢,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④
[解析與心得]
周室衰微,諸侯混戰,民不聊生,小邦寡民是老子開出治世良方。將華夏民族以宗族聚居形式的自然村莊劃分出眾多小邦國(現代社會稱之為花園社群),每個小邦國的人口稀少,安守本分。雖有殺傷力強於人力十倍百倍的機械器物卻棄而不用,天下太平,相安無事;使民眾珍愛生命,把生死看得很重而遠離遷徙,世世代代居以宗族聚居,只有懂得珍愛生命的人才不會輕意去傷害他人。
因沒有戰爭,沒有徭役,民眾遠離遷徙(不必出遠門謀生),有船隻車輛等運輸工具也不必去乘座;因民眾看重生死,珍愛生命,有鎧甲戈矛等戰爭武器,也不必陳列於野介入戰爭;使百姓享受誠實守信,淳厚素樸的民風,不必立協議契約,使民眾恢復到母系氏族社會結繩記事時期守信無欺,事簡民淳的治世之道。
不競相攀比炫耀自尋煩惱,不刻意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聖人為腹不為目。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真,在生活之中尋找美好快樂的源泉。粗茶淡飯而覺得味美可口;穿戴衣服不求華麗,應以保暖蔽體簡潔素樸為美;入鄉隨俗,其樂融融,無貧富貴賤之分;房屋不求豪華,能擋風遮雨就感到安定了。知足者富,欲壑難填,健康、陽光、簡樸,純真的生活是快樂的源泉。
萬邦之國,由眾多小邦國組成,鄰邦就像居家的鄰居一樣相近,彼此相望,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可以聽到鄰邦雞鳴狗叫的聲音。邦國之間的人民自力更生,豐碩有餘,從出生到老死都沒有來往。因為兩個邦國之間不會爭城奪地,沒有戰爭;自給自足無需互通有無,沒有經濟和民事上的來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享寧靜詳和的生活。
-
12 # 河東來
老死不相往來,指的是一國(相當於現在的一縣)與另外一國最理想的狀態是最好不相互往來,其基礎是“小國寡民”,就是說天下(相當於現在中國的概念)要儘可能的劃分為儘量小的“諸侯國”,以使中央可以更好控制,以避免他們過於集中或實力過於強大,這樣中央不多的軍隊就可以達到控制的目標,就不用保持太多的軍事力量來加重“天下”的物資投入。
“天下”節流的另外一個方面是要“寡民”,即減少“民”(奴隸)的數量,這樣用於鎮壓“民”的反叛的軍隊也可以實現減少,從而節省“天下”的開支。
“寡民”的具體方式是“德”。
“德”是一種登山比賽活動,從“民”(奴隸)當中選拔身體素質好,頭腦反應快的“民眾”成為“新華人”(自由民),他們的名字可以載入專門的榮譽板上,得以免除琢瞎一隻眼以明確奴隸身份的刑罰,從而可以“德高望重”。
這句話在國家管理智慧方面,對“小國”思想進行推演形成了漢代主父偃提出的有名的“推恩令”,而對“寡民”思想的推演則是形成了“儒家”,因為“儒”這種新華人(自由民)造字意思就是“根據需要而選拔產生的人”。
所以《道德經》名義上分為《道經》和《德經》,其實質是《道經》和《儒經》,這也是“黃老帝王學術”為什麼被稱之為道家學說為主,儒家學說為輔的根源所在,也是歷史上記載老子是孔子老師的說法具備科學性的原因所在。
-
13 # 葉好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想避免,除非關起門來玩!
這個世間,只要有人的地方,人與人之間有利益的牽扯,需要打交道,那麼勾心鬥角就避免不了。所以,當年武俠大師古龍在他的小說裡面說過非常經典的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們想要避免塵世的紛爭,除非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不再交往,不再去打交道,人們過“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
並且,也只有所有人都過這樣的生活才能夠讓人們徹底的避免紛爭。不然哪怕你放下一切,去出家隱居於山林之中也還是躲避不了紛爭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道士與和尚這類出家人也牽扯進了戰爭之中,當國家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關頭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逃避不了他自身的那份責任。
另外,有些時候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了的,一旦入了江湖有的是人不讓你“金盆洗手”。
所以,作為一個看透了世事人情的人,老子早就講了,除非人類回到懵懵懂懂的遠古時代,大家都不相往來,都去過與世無爭的生活,這個世界才會安靜。不然,在各種各樣的利益牽扯,各種各樣的思想觀念碰觸之中,人人都脫離不了“江湖”。
-
14 # 布魯斯藝術
他說的是小範圍往來,臨村雞犬相聞,並不是村內不往來。你今天的往來都是為了生存,老子要表達的是,不用出門太遠去社交,去求生存,生產生活在小範圍就可以得到滿足。欲不用多足夠即可。寡慾還能生存,大家也不互相攀比更大的成就。這樣每個人都可以過的很知足幸福。道德經被多次修改。已經與老子本意相去甚遠。個人淺見。
-
15 # 大夫覺成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此語出自《老子》。
1.現在,人交際、互動極廣,甚至能和外華人互動、對罵,但都是在網上。
2.居家過日子,鄰居之間,一牆之隔,見了面也不打招呼,偶爾,你要是打個招呼,對方一定警惕地看著你,臉上露出尷尬地淺笑。
3.同事之間,呆在一起的時間,有許多比和自己的家人,呆在一起的時間都長。但也是勾心鬥角,激烈競爭,根本不是朋友。
4.這難道是,“遠交近攻的戰略”?不能呀,人,這是怎麼了?
5.難道是樓高了,小區裡走動的少了,人相互交流的少了,生分了?還是人們的警惕性提高了?
6.難道是有了網路,交流容易了,用不著鄰里相交了?
7.這難道是變相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8.現在的城裡人,少了農村人那種,鄰里之間的融洽,多了冷漠與提防,這難道是城市病?
9.老子那個時代,人們生活自給自足,嚮往那種神仙般的田園生活。現在的人,也向往田園生活,但那只是去旅遊,去玩玩。
10.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勾心鬥角,太難了,太累了,都想回家自由自在地,幹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放鬆一下心情,不想被打擾,也是可以理解的。
11.鄰居不見得是朋友,一個高樓裡住著,但相互都不認識,怎麼來往?想聚了,給朋友打個電話,約個時間,出去坐坐,也是美事。鄰里之間哪有這種默契?
凡此種種,都是出現“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現象的原因。
-
16 # 徐國華
老子《首德經》第八十章有這麼一句話:"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意思是說,和鄰國距離很近,相互間可以望得見,所得到彼此得雞鳴犬叫,但是人們從生到死,一輩子也不相互往來。而"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今天也往往被用來形容相互間有了很深的芥蒂或隔閡,而一輩子再也不原意交往。
老死不相往來,老子這句話有什麼智慧呢,難道老子的智慧就是拒絕人際交往嗎?其實不是,這句話的提出是有其歷史文化背景的。我們可以三方面來解讀。首先,老子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動盪時代,國與國,君與臣,人與人,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呈現出不可調和的矛盾,相互爭鬥,人際關係非常的複雜。老子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在對現實做出深刻反思後,說出的這句話。是相對於當時複雜的人際關係提出的一種內心對淳樸簡單的人際關係構想。
人類的人際關係本來是非常簡單的,比如在原始農業社會,自給自足,人和人之間最多的經濟交換關係。但是人類越發展,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就比如現代社會,儘管各種資訊科技,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空前發展,但是國與國,人與人的關係反而變得更加複雜化。
所以老子描寫了一個心目中理想的社會人際關係,也就是"烏托邦"或者是"世外桃源"。這裡的"老死不相往來"我想老子的意思並不是說相互之間不來往,你不理我我不埋你,而是指沒有經濟,利益這些方面的往來。相互之間沒有利害關係,不爭,不鬥,不戀名利,不貪財物。這種人際關係,其實也是後來很多人都向往的,陶淵明的桃花源又是多少人嚮往的人生。
但老子不是一個空想家,他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以他知道想要改變現實,就要清醒地面對現實,要把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理解透。這也是老子和莊子不同的地方,莊子思想是天馬行空,完全脫離現實,一會莊周夢蝶,一會鯤鵬水擊三千里,一會逍遙遊太虛。老子固然也有道家的飄逸灑脫之風,但是讀他文字,你又常常看到從書中走來一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一個腳踏實地的老子!
所以老子所說的:"老死不相往來",只是他所追求的國與國,民與民不爭的理想境界,但他是個大智者,又明白必須要清醒地面對現實。其實老子《道德經》很多文字都能體現出這種思想,比如老子是反對戰爭的所以他提出了:"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意思是說鎧甲兵器這些東西不都沒用,因為用不著打仗,這是他追求的理想王國。但是他也知道那個年代,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也研究戰爭戰術,他說:"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所以老子所言的"老死不相往來“並不是他對人際關係的漠視,而是在當時社會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種對未來人際關係的嚮往和對當時人際關係的反思。
-
17 # 曉觀李仲一
為什麼老死不相往來?
物質外的東西叫靈魂,實物外索取的就是感情。
人與人交往,就是要真誠說白了就是尊重,每一個人都想要自由其含義之一,就是要尊重每一個個體,包容就是美德就是溫情,本義上就是多容長少容短的胸懷,臭味相投的不叫媾合也必定是狼狽為奸。
個人情緒與社會情緒可意會而難以言傳,可體會而難以言表。有些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很想踹一個人多半是身邊的同事;很想一刀捅死王八蛋卻又成了罪犯。也並不是每一個華人都不厚道的咬牙切齒地要求別人做好人,又像祖宗要求我們做好人以便於管理而到了社會上吃虧一樣,著著實實相當一部分東華人不是個東西!
世界上就只有三種人。
一等人最恨精神背叛,二等人最不願受氣,三等人最不能容忍他人的輕視。天底下的仇恨如果不是來自於忌妒,就一定是多出自於做人品格之間的差距。有品德立行之人肯定很討厭那些下流賤貨,賤貨心裡頭很是不爽,就想要除之而後快,原來看人順眼就是一個人的修為;人活著不僅僅是為利益,人生本來就寂寞也就是清苦的,想要點喜歡的愉悅,還想要點真心的感情,可是心又痛苦得很,喜歡怕痛痛又要喜歡歡,就只有消滅被喜歡的,英雄氣短了紅顏薄命了就是這麼回事了,原來為正義而任性就叫做性格。
幾千年來,失敗是君子,吃虧是本份;老實善良的人死多了,滿大街都是沒有事非道德觀念的野獸,也就是更多的破壞攻擊力了。眼睛順了,安全沒了,要死要活開始痛苦掙扎了,巴不得出現幾老實人還是容不得了,糾結了,腦殘了,變態了,也就完蛋了!
往近了說,為什麼夫妻長的像姊妹?
不是因為愛,就是因為恨。
愛誰像誰,恨誰像誰。
值嗎?
人不以群分,物常以類聚。
近墨者黑,近赤者紅。
不入亂鄉,方享太平。
老死不相往來。
平安就是幸福。
-
18 # 飛飛貓說話
老子的小國家寡民思想,在中國城市的居民小區已經實現,比較符合老子的想法。
大家門對門,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各過各的日子,不比較,不交流,保持思想獨立,個性獨立,互不干涉。
-
19 # 來龍去脈a
每一個家庭都想有一個安穩的生活,但是每一位眾生想得到這個安穩的前提下,必須要把各種風滅掉,就是“樹欲靜而要先滅風”。
每一位家庭都想安穩,這叫做樹欲靜,但是樹想靜外面的風拼命的吹,眾生的風有多少種呢?
風有:嫖風,吹風,飲風,賭風,貪風,懶風,吃風,騙風,假風,惡風,霸風,歧風,賴風,爭風,鬥風……
現在的科技智慧又出現低頭族風,不守交通法則風,搶道風,無牙老虎風等等。
家庭的成員每一位眾生犯了任何一種風,都會攪得家庭不得安寧,眾生降不了這些風,都是自己的心不夠強大,出現了各種災難之後(家破人亡),就來埋怨對方,本來是親家也好,是朋友也罷,是同胞都好,都鬧得不可開交,親人變仇人到死都恨對方也不來往了。多數的家庭與國家會把這些仇恨蔓延到下一代或多代來報仇。出現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結果!
而國與國之間為了地盤而爭鬥,為了利益而打架,也鬧得不可開交之大風。封建時代人類打架馬產子都在郊區,現在國與國之間爭鬥人類吃炮灰了,《道德經》到現在也改變了不少內容。
眾生與眾生(家庭與家庭)之間想禮尚往來,先要滅掉自己那些不良的風氣,即是樹欲靜(家庭與國家安穩)先滅自己的歪風邪氣。把自己的歪風邪氣滅掉了,眾生與眾生(國與國)之間都禮尚往來,那句話"老死也不相往來"就不存在了。
-
20 # 駕馭未來自心
老死不相往來,斷句為“老死不相,往來。”或者是“老死不相而往來”。何為“不相”?就是不相對、不相爭。整句話就是“直至老死也不相互爭鬥,始終和平往來”。一群豬,把老子害了兩千多年。
回覆列表
老子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
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個人貧樂道,都對自個兒的生活挺滿意,吃東西吃得看,衣裙穿得挺美,住的挺踏實,從這些外在風俗和自我內心裡都能得到滿足,這樣的話,我們互相往來什麼呢?
但是國與國之間,人和人之間怎麼能不互相往來呢?沒有交流融合怎麼發展呢?老子的講法是一個理想化的狀態,如不能大同世界,不如各自小同家國。我們翻開歷史,近代人類交流融合的歷程,也是殖民侵略的歷程。直到今天,無論直接的戰火還是貿易大戰都此起彼伏!啟示人們怎麼樣能才夠保持一個最佳的狀態:君子之交如水。人與人,國與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