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21
回覆列表
  • 1 # 豆子人民藝術家

    當然是真的啦。

    其實不僅趙飛燕,歷史上被記載“能掌上舞”的人還有許多。譬如羊侃的舞姬張淨婉,腰圍一尺六寸,非常纖細,能掌上舞。還有秦淮舞女許翠琳,“肌膚玉雪,眉目如畫”,而且“身弱如不勝衣,能為掌上舞”。這些都是有名有姓的,如果你懷疑一個,那麼這些記載就都要懷疑。可能是低估了別人的才能,也可能是壓根兒想象不出自己沒見過的東西,也不善於根據能看見的東西進行推理。

    那我們替題主推一下。

    趙飛燕這個人呢,和後面兩位其實是一樣的,主要特點就是“瘦”,如果不是瘦,那就很難掌上舞,會把支撐者壓死。中國有個成語,叫“環肥燕瘦”,說的是李隆基的貴妃楊玉環這個人比較胖:

    而漢成帝相中的宮廷舞女趙飛燕,就瘦而不枯:

    好吧,楊玉環那圖是開玩笑,實際上楊玉環體態很優美,她的體重也沒有太過分,歷史學家王雙懷教授曾推測是120來斤。楊玉環也是非常厲害的舞蹈家,可她就不會跳掌上舞,除非在安祿山身上跳。

    事實上,確有記載的是安祿山這個大胖子,體重300多斤。但人家跑起來不費勁,健步如飛,波濤洶湧。他當的那個捉生將,是到敵佔區抓人,抓到以後押送我方訊問。他把人摁倒這項技巧十分了得,多虧他的體重。安祿山即便到了晚年,依然會像風一樣跳舞:“(安祿山)晚年益肥壯,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

    楊玉環不能跳掌上舞,趙飛燕就能。

    趙飛燕有多重呢?

    “雙翹纖瘦,不盈一握”,大約八十斤吧。這和許多玩雜技或者跳芭蕾的演員一樣,通常在上面起舞的都是女性,而且身材瘦小。以下是芭蕾演員合適的體重和身高對照,趙飛燕的身材要比這個還細緻。

    而我們常看見這種在別人身上進行的舞蹈。

    如“膝上舞”:

    “肩上舞”:

    “頭頂舞”:

    當然,掌上舞並不只限於一個人這一種形式,還可以一群人掌上舞:

    為什麼要懷疑中國古代的舞蹈家連“掌上舞”這玩意兒都不會呢?可能是你沒有想明白,認為“掌上舞”是別人平伸著手讓一個人站上面跳舞。

    這太累人了,不過即便如此,也有人能做到(這個重量去問問平舉槓鈴的就知道了),只是無法支撐很長時間。但如果是肘部在腰上支撐著呢?能支援的重量,完全可以輕鬆超過趙飛燕的體重的。

    所以,綜上,根據歷史資料和筆記的記載,以及資料的推算,現代舞蹈的實際場景來看,趙飛燕“能掌上舞”這件事根本不必懷疑。

  • 2 # 那個東西叫愛情

    趙飛燕,原名趙宜主,女,漢族,公元前45年生,屬相鼠,星座約為寶瓶座,江蘇蘇州人。趙飛燕是西漢朝代漢成帝的皇后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后,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趙飛燕從平民百姓的子女,一躍而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傳奇的經歷緣自她超凡脫俗的外貌,技壓群芳的舞姿,高人一籌的能力。然而,趙飛燕得寵失德,淫亂後宮,宗室所怨,殘忍扼殺皇帝子嗣,狼虎之毒,海內同仇,為後世留下“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的不良紀錄。

    您聽說過“環肥燕瘦”的成語嗎?講的就是楊玉環以肥美豐腴著稱於世,而趙飛燕的瘦硬骨感,同樣也是妙不可言。

    趙飛燕姿容秀麗,身材嫋娜,嬌小可愛,走路的姿態尤其撩人,如風拂楊柳,又如燕飛翩躚,有萬種風情,再加上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美倫曼妙的舞姿,就是來到當今社會,也會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

    在《趙飛燕外傳》中,簡約而形象地描繪了趙飛燕的儀表丰姿:趙宜主小時候很聰明悟性高,家裡有祖傳的彭祖養生之書,會氣功,長大後纖便輕細,舉止翩然,人們就稱呼她為“飛燕”。

    在《趙飛燕別傳》中,開篇就寫趙飛燕的體態氣質:趙飛燕腰骨纖細,善走貓步,如果手持花枝,顫顫然,別人沒法學得到。這寥寥數語,趙飛燕國色天香的綽約風姿已躍然紙上。

    趙飛燕的特長就是舞蹈。有關趙飛燕的“掌上舞”的傳說,最早緣於唐代詩人徐凝作的《漢宮曲》:“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回事嗎?

    有一次,漢成帝為趙飛燕舉行舞技表演大會。地點就設在皇宮後面太液池中小島的觀景亭裡。漢成帝以玉環擊節拍,宦官馮無方吹笙伴奏。趙飛燕跳起《歸風送遠曲》。一陣風起,趙飛燕險些跌入池中,多虧馮無方抓住她薄如蟬翼的雲水裙,才有驚無險。而此時的趙飛燕,在馮無方的手掌握腳踝的情況下,還依然陶醉在“飄飄乎,如羽化而登仙”的舞境中。漢成帝看此情景,突發奇想,命宮女手託水晶盤走過來,趙飛燕竟然輕盈地蹦到了這個托盤上邊歌邊舞,絕妙的舞技,技驚四座,真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飛燕能作掌上舞”由此而來。

    趙飛燕的父親趙臨是漢代宮府家奴,日子過得窮困潦倒。趙飛燕生下後,因無力撫養,父親便將她拋棄到荒郊野外。奇蹟的是,三天後趙飛燕仍然活著,她的父母驚訝之餘,就開始哺育她。

    稍大後,趙飛燕同妹妹一起被賣到陽阿公主府中做歌舞伎,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類拔萃。

    那時的漢成帝劉驁,經常在富平侯張放的陪伴下,出宮尋歡作樂。這一天,他們來到陽阿公主府遊樂。陽阿公主就讓趙飛燕酒席宴前伴舞助興。漢成帝見後大為歡喜,馬上召她入宮,封為婕妤妃子。後來,漢成帝索性廢了許皇后,冊立趙飛燕為皇后,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也被封為昭儀妃子,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

    漢成帝死後,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繼位,即漢哀帝,由於趙飛燕曾經幫助過劉欣登上皇位,所以她被尊封為皇太后。可是,漢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衎繼位,趙飛燕就被貶為無官無爵的平民庶人。

  • 3 # 安慶之聲

    我只聽說有“環肥燕瘦”的成語,講的就是楊玉環以肥美豐腴著稱於世,而趙飛燕的瘦硬骨感,同樣也是妙不可言。沒有聽說過趙飛燕在掌上跳舞的故事,如果真的有這回事,那也是野史記載,或者是文藝作品的藝術加工。

    如果說趙飛燕能在掌上跳舞,那只是藝術誇張的手法, 一是形容趙飛燕姿容秀麗,身材嫋娜,嬌小可愛,走路的姿態尤其撩人,如風拂楊柳,又如燕飛翩躚,有萬種風情。二是形容趙飛燕那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美倫曼妙的舞姿,是漢成帝在位時眾人矚目的明星。

    在《趙飛燕外傳》中,簡約而形象地描繪了趙飛燕的儀表丰姿:趙宜主小時候很聰明悟性高,家裡有祖傳的彭祖養生之書,會氣功,長大後纖便輕細,舉止翩然,人們就稱呼她為“飛燕”。

    在《趙飛燕別傳》中,開篇就寫趙飛燕的體態氣質:趙飛燕腰骨纖細,善走貓步,如果手持花枝,顫顫然,別人沒法學得到。這寥寥數語,趙飛燕國色天香的綽約風姿已躍然紙上。

    趙飛燕的特長就是舞蹈,有關趙飛燕的“掌上舞”的傳說,最早緣於唐代詩人徐凝作的《漢宮曲》:“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漢宮曲》只不過是一首元曲,而不是正史記載的歷史資料。所以說趙飛燕能在掌上跳舞,是人們的美好想象,是對“燕瘦環肥”歷史故事加以藝術化而已。

  • 4 # 珍視映畫

    相傳趙飛燕能作掌上舞。資料載,所謂飛燕的掌上舞,只是侍女們託著玉盤,讓她在盤上舞罷了。如今的雜技,體操,比那“掌上舞”難得多。不過,就算趙飛燕真能在皇帝的掌上起舞又如何呢?欣賞者只有皇帝而已。取悅於權貴的藝術,註定缺乏生命力的。

  • 5 # 金秋很努力

    趙飛燕有多重呢?

    “雙翹纖瘦,不盈一握”,大約八十斤吧。這和許多玩雜技或者跳芭蕾的演員一樣,通常在上面起舞的都是女性,而且身材瘦小。以下是芭蕾演員合適的體重和身高對照,趙飛燕的身材要比這個還細緻。

    而我們常看見這種在別人身上進行的舞蹈。

    如“膝上舞”:

    “肩上舞”:

    “頭頂舞”:

    當然,掌上舞並不只限於一個人這一種形式,還可以一群人掌上舞:

    為什麼要懷疑中國古代的舞蹈家連“掌上舞”這玩意兒都不會呢?可能是你沒有想明白,認為“掌上舞”是別人平伸著手讓一個人站上面跳舞。

    這太累人了,不過即便如此,也有人能做到(這個重量去問問平舉槓鈴的就知道了),只是無法支撐很長時間。但如果是肘部在腰上支撐著呢?能支援的重量,完全可以輕鬆超過趙飛燕的體重的。

  • 6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趙飛燕之所以獲得“掌上舞”的美稱,是有淵源的。

    趙飛燕生在江南水鄉姑蘇,從小父母就雙亡,過著流浪生活,後從姑蘇一直流落到京師長安,趙飛燕便依託在同裡的趙翁家中,成為趙翁的義女,過著一種寄人籬下的生活。

    趙翁當時已是花甲之年,膝下卻沒有一兒半女,憑空撿到花兒一樣的女兒,自然喜不自禁,馬上就像親生女兒一樣培養起來,讀書識字,琴棋書畫無所不教。不出幾年,趙飛燕已頗具大家閨秀的風範。

    機遇不期降臨,不久,趙飛燕就被當時的長安第一公主——陽阿公主(漢成帝的姐姐)收為侍女。 趙飛燕歌舞有天生的敏感,很快就超過了那些專門培養的家伎,成了陽阿公主府裡的頭牌。由於趙飛燕原名宜主,窈窕秀美,憑欄臨風,有翩然欲飛之態,被稱為“趙飛燕”。

    都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話一點兒都不假,就在趙飛燕努力時,機遇意外地降臨了。話說從鴻嘉元年(公元前20年)的春天開始,漢成帝迷上了微服出訪這項戶外運動。

    一次,漢成帝去兜風無意中轉到了陽阿公主的府邸來了。陽阿公主便讓府中歌女舞姬輪番上陣,輕歌曼舞,別有一番滋味。等到趙飛燕出場時,歌聲嬌脆,舞姿輕盈,若空谷鶯鳴,似仙子凌波;再看她纖眉如畫,秀髮如雲,尤其是一對流星般的眸子,含情脈脈地回身一瞥,閃爍出無限誘人的風情與醉人的魅力,漢成帝看的如痴如狂,如夢如幻。

    接下來的事很簡單了,漢成帝將趙飛燕帶回了皇宮。

    受寵的趙飛燕很快就被漢成帝封為“婕妤”,爵比列侯。連許皇后也要禮讓她三分。再後來,趙飛燕利用心計取代許皇后為新的皇后。

    而趙飛燕被封為皇后後,移居豪華無比的東宮,漢成帝特地賜給她一把古琴。每當月明風清之夜,趙飛燕撫琴而歌,宮苑一片靜謐,唯有幽美的琴聲在花叢林梢中傳散開來。這Teana之音當真令人蝕魂銷骨。

    一次,漢成帝還著美人趙飛燕登上瀛洲臺,接著泛舟太液池中,兩人對酒當歌,漢成帝以玉管擊節,趙飛燕即興創作一首《歸風送遠曲》,並且邊唱邊舞,難度係數之大可想而知。忽然,狂風大作,趙飛燕身輕如燕衣袂飄飄,眼看就要摔下來了。漢成帝嚇得面如土色,於是急忙叫身邊的侍郎馮無方去營救趙飛燕。馮無方一個箭步衝上前,沒有拉住皇后的手,卻拉住了她的裙角。只聽見“刺啦”的一聲,趙飛燕薄如蟬翼的裙幅已被扯下一大片來。眼看趙飛燕直往碧綠的河水裡下落,馮無方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趙飛燕的雙足。

    趙飛燕橫生變故,並沒有驚慌,眼看已穩住了陣勢,馬上來了個即興表演。臨風狂舞,連唱邊跳,令漢文帝看的如痴如醉

    趙飛燕因為在馮無方握住自己雙足已無落水之憂的情況下,繼續跳舞,後人便稱趙飛燕能在掌上跳舞,掌上舞也因此而聞名於世。

  • 7 # 古法釀製

    掌zhǎng

    (1)形聲。字從尚從手,尚亦聲。“尚”意為“攤開”、“展平”。“尚”與“手”聯合起來表示“手(由捲縮轉向)攤開、展平”。本義:手攤開後露出的部分,手展平後呈現的部分 [palm])

    掌,手中也。從手,尚聲。——東漢·許慎《說文》

    指其掌。——《論語·八佾》

    易於反掌,安於泰山。——枚乘《諫吳王書》

    (2)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極言容易);掌上觀紋(比喻極其容易,毫不費力);

    在中國漢代女子受封建禮教的約束,身體不會做大幅度的運動和伸展,所以漢時的舞蹈不同於今日如芭蕾一樣的大動作的開啟方式。趙飛燕也許在當時已有向如今現代舞的大動作吧。 現在人看古籍記載了趙飛燕掌上舞蹈,這個掌並不是在手掌上跳舞的意思。而是擅長、善於跳舞。古詩詞的意思更需要大家不要按照現在詞字面意思來理解。

  • 8 # 秀兒坐

    當然咯。

    先看一下趙飛燕的資料吧!

    掌上舞簡介:

    中國古代漢朝曾有一位著名舞蹈家趙飛燕能夠掌中翩翩起舞的典故,據說太監兩手併攏前伸,掌心朝上,趙飛燕就站在其手掌之上,在極小的面積上作出各種舞蹈動作,揚袖飄舞,宛若飛燕。漢成帝專為她造了一個水晶盤,叫兩個宮女托住水晶盤,趙飛燕在盤上如蜻蜓點水隨風飄逸翩翩起舞旋轉如飛,就象仙女在萬里長空中迎風而舞一樣優美自如。 趙飛燕可能算是中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宗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豔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大詩人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中國曆代文人學士在吟詩作賦時多提到她的名字,並且創作了不少以趙飛燕為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等文藝作品,唐代詩人徐凝作《漢宮曲》題寫了:“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由此資料可知曉掌上舞是真的。

  • 9 # 吾才是傻瓜

    關於趙飛燕的故事,如敘述可能會長篇一些,儘管如此,既然進來了,就把她講下去吧。趙飛燕原名宜主,父趙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是漢代官奴,日子過得窮困潦倒,飛燕出生後,因無力撫養,將她扔到荒郊野外。晚上做夢總是夢見嬰兒在哭,四天後趙父再次來到扔孩子的地方,沒想到,嬰兒還活著,就把嬰兒抱回來養。十幾年後,這個嬰兒長成了體態婀娜,面如桃花的妙齡少女。陽阿公主見飛燕容貌可人,就讓她在公主府做了歌伎。漢成帝有一次微服出行,來到陽阿公主家。公主召歌伎為成帝助興。飛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迷倒了成帝。於是,成帝便將她帶回了宮中。飛燕秀麗的姿容、輕盈的身材和出眾的舞技,使得她在後宮嬪妃中如鶴立雞群。漢宮中有個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塊陸地,叫濠洲,洲上特建一高榭,高達40尺。一次,飛燕穿著南越進貢的雲水芙紫裙,碧瓊輕綃,在那高榭之上表演歌舞《歸風送遠之曲》,成帝興奮地以玉環擊節拍,馮無方吹笙伴奏。飛燕越舞越輕,有種想要乘風歸去之態,歌舞正酣,忽然起一陣大風,飛燕隨風揚袖旋舞,像要乘風歸去,多虧馮無方抓住她薄如蟬翼的雲水裙。透過這次歌舞,成帝怕大風把飛燕吹跑,特地為她大興土木,花巨資為她築起一座華麗的"七寶避風臺"居住。飛燕身材窈窕,體態輕盈,舉步翩然若飛。傳說她竟能站在掌上起舞。太監兩手併攏前伸,掌心朝上,飛燕就站在其掌上做出各種舞蹈動作,揚袖飄舞,宛若飛燕。成帝還別具匠心地為她特製了一個水晶盤。一次他命宮人用手托盤,讓飛燕在盤上歌舞,她在盤上起伏進退,下腰輕提,旋轉飄飛,就像仙女在萬里長空中迎風而舞一樣優美自如,把外賓們一個個都看得目瞪口呆,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鼓掌喝彩,成帝當然更加開心,由此而更加寵愛飛燕。(趙飛燕雖貴為皇后,又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和國色天香的綽約風姿,卻有著一個非但不美麗而且充滿鬥爭和殘酷的人生。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紅顏禍水。)(囉囉嗦嗦的讓人見笑了。)

  • 10 # 來看世界呀

    經過長時間訓練的人,可以做到短時間內“端起”較重的物體,趙飛燕出名的腰細,估計體重不會太大,如果在80斤左右,應該是有人可以做到的。

    趙飛燕歷史上以瘦出名,有“環肥燕瘦”、“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等描述,說明趙飛燕是真瘦。古人的營養條件不如現在,使得古人整體身高可能也不如現在,也就是體重可能比現代人小一些。現代女性1.6米左右的身高,也就百十來斤,瘦的可以在90斤左右,在一些文藝節目中,經常有的雜技專案,就經常有女性站在男性的肩膀上,或者短時間用手支撐。

    不過這樣也有限制,就是胳膊伸的越長,因為槓桿作用,底下的人就會感覺越累,跳得越高落在手上衝擊力就越大,不會堅持很長時間。趙飛燕掌上起舞即便是真實的,估計也是比較舒緩的舞蹈,不會是蹦的很高的那種。這和現代的一些雜技專案類似,張肩膀頭上蹦,頂多就是換個肩膀,不需要蹦太高。而中國雜技在古代就很出名,街頭賣藝人常玩的。

    趙飛燕掌上起舞,也可能是排一排人,輪流支撐。這只是推測,不是斷言,古代形容趙飛燕還有“雙翹纖瘦,不盈一握”,說明體重真的不高,那做一些在人體上跳舞的高難度動作,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 11 # 使用者101550121599

    完全有可能,中國現在雜技保留項頂上芭蕾舞,女演員全程在男演員的頭、肩、手臂、掌上起舞,不落地。這個有興趣可以百度下,東方絕技。大家看圖。

    趙飛燕作為瘦典型的代表,體重一定不重,而傳說裡,所謂掌上舞,也是由力士託金盤,趙飛燕在盤上起舞。也就是說不是說誰都能做到讓趙飛燕在掌上起舞的,還得是力士的掌上才可以。其實跟這個雜技有異曲同功之處。就是力大健壯者承託,體輕者在其上挪移。當然因為平衡等許多技術問題,趙飛燕也一定不會象跳街舞一樣使勁蹦,否則且不說趙飛燕能否做到平衡和找準落點不會跌落等技術性難題,這個力士的手一定會因衝擊力而斷掉,這是物理、生理上的不可抗勝,別說是趙飛燕,就算換個幾歲小孩來蹦力士的手也照樣要斷掉,就看新聞裡那些徒手接救墜樓小孩的英雄們,哪一個不要進醫院,且全部無一例外都是粉碎性骨折,沒有哪一個能若無其事地接著上班,所以英雄們才值得讚頌。所以掌上舞蹈只能是一些比較舒緩輕柔的舞蹈。

  • 12 # 關河南望

    很多人都聽說過趙飛燕,而很多人對她的瞭解都是從掌上舞開始的。那麼,趙飛燕的掌上舞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趙飛燕真的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嗎?

    趙飛燕,本是平民出身,因為家庭貧苦被送入皇宮當了宮女。趙飛燕從平民百姓的子女,一躍而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得到漢成帝劉驁的寵愛,除了個人的美貌之外,與她傳奇的經歷緣自她超凡脫俗的外貌,技壓群芳的舞姿,高人一籌的能力。

    趙飛燕姿容秀麗,身材嫋娜,嬌小可愛,走路的姿態尤其撩人,如風拂楊柳,又如燕飛翩躚,有萬種風情,再加上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美倫曼妙的舞姿,就是來到當今社會,也會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

    在《趙飛燕外傳》中,簡約而形象地描繪了趙飛燕的儀表丰姿:趙宜主小時候很聰明悟性高,家裡有祖傳的彭祖養生之書,會氣功,長大後纖便輕細,舉止翩然,人們就稱呼她為“飛燕”。

    關於趙飛燕的身高、體重,歷史上沒有記載,推算一下,應該是一米五左右,太低了估計漢成帝就看不上了。趙飛燕最大的特點就是身輕如燕,由此可見她的體型便瘦,如果按身高比例搭配,體重應該不低於五十公斤,如果再瘦就成了病懨懨的林黛玉了,恐怕走路還得人攙扶,哪兒還來的力氣活蹦亂跳。

    有關趙飛燕的“掌上舞”的傳說,最早緣於唐代詩人徐凝作的《漢宮曲》:“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有一次,漢成帝為趙飛燕舉行舞技表演大會。地點就設在皇宮後面太液池中小島的觀景亭裡。漢成帝以玉環擊節拍,宦官馮無方吹笙伴奏。趙飛燕跳起《歸風送遠 曲》。一陣風起,趙飛燕險些跌入池中,多虧馮無方抓住她薄如蟬翼的雲水裙,才有驚無險。

    而此時的趙飛燕,在馮無方的手掌握腳踝的情況下,還依然陶醉在“飄飄乎,如羽化而登仙”的舞境中。漢成帝看此情景,突發奇想,命宮女手託水晶盤走過來,趙飛燕竟然輕盈地蹦到了這個托盤上邊歌邊舞,絕妙的舞技,技驚四座, 真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飛燕能作掌上舞”由此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葉哪裡的比較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