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子書童
-
2 # 假裝學霸的何老師
哈哈,這個跟我家小孩很像。
我小孩在平時月考小測的時候,成績總是班級前10
當期中考或期末考的時候,就考到十幾名去了。
有次閒談,我問他:“你怎麼一到大考的時候就發揮不正常呢?”
娃兒回答:“平時考試,我感覺我都會挺有把握的,就很正常的考,但一到大考其實也不是我不會,而是我覺得班級同學都好認真,無形中再考試的時候有了點壓力。導致好些題目,本來是要做對的,由於緊張粗心導致了審題出錯,造成了名詞下降。”
後來瞭解是這種情況以後,我就發現問題了“孩子的承壓能力不夠”。
於是,有一段時間我就經常帶他出門,帶他出去跟陌生的小朋友玩,讓他獨自一個人去做一些事情,然後帶他去運動運動養成好習慣。
運動多了,對自己的肌肉有了一些掌控之力,整個人也就變得比較自信起來,後來的成績都穩穩的在前10,很少出現較大的波動。
你這種情況給我孩子的現象差不多,都是考前綜合症。
記得我孩子去年快中考的時候也是如此,每次模似考試下來,只要分數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目的,他就會感覺自己怎麼越複習越差的感覺。有時還擔心自己中考的時候不能按時間完成答題,中午會不會錯過考試入場時間等等。我知道孩子肯定是把目標訂的太高,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於是我建議他不要再去刷高難度的試卷,每天必須抽出時間來休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多運動,多給父母或同學聊天。相信自己初中三年成績都很好,中考一般不會差。
初三每天都書山題海,大考小考接連不斷,有許多同學開始疲倦和動搖。這個時候就是考驗學生心裡素質和成績摸底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堅持。相信自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