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百禾學習

    堅持預習,找到疑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預習時間,預習的目的只是為了理清知識體系和聽課的條理。

    2、預習過程

    把書本內容詳細看一遍,插圖、插圖下面的標題或解說、每頁底部的註腳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預習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地方。有遇到疑難題時,力求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疑難,對於無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鉛筆畫上記號,提醒自己在上課時注意聽考試在這一點上的講解。預習時的思考是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預習不思考就等於沒預習。

    3、預習結果,怎樣才算預習好了呢?

    那就是預習之後,對知識的體系和知識本身有一個大體的瞭解,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畫出,以便上課時更加註意。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

    閱讀課文後將要點簡明扼要地用自己的話寫出來,預習的心得體會及未解決的問題也要記下來。還可用彩筆在書上勾畫、圈點、批註。建議儘量在書本而被筆記本上進行標註,這樣在上課時,只要看著書本,就能很好的跟上老師的授課進度。

  • 2 # 睿狼特訓

    (一)設計實效的預習導學

    由於我校實行講學稿的教學模式才只有一年半的時間,所以它還不是很成熟,特別是預習導學的設計,這些內容的設計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預習效果,剛開始,預習導學部分就是把概念讓學生填空,沒有設計探究問題,讓學生直接利用結論做練習題,這樣設計的後果是學生把預習導學看成一份練習題做出來,大部分學生預習的效果都不好,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所以我認為設計實效的預習導學是非常重要的。

    在學生預習時,不僅要記住學習的內容,更要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讓學生知道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能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知識,比如我在設計全等三角形的SAS判定時,注意到了這一點。這一節的重點是學會用SAS來證明三角形全等,同時也要讓學生理解為什麼SAS可以證明三角形全等,我的預習導學是這樣設計的:

    1.請你畫出△ABC,使得AB=2cm,BC=4cm,∠B=60°,並把它剪下來,和同桌所畫的三角形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2.請你畫出△ABC,使得AB=2cm,BC=4cm,∠A=60°,並把它剪下來,和同桌所畫的三角形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3.由以上兩個問題,你能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嗎?

    4.在△ABC和△DEF中,已知:AC=DF,BC=EF,∠A=∠D,問△ABC和△DEF一定全等嗎?請說明理由。

    我設計第2和第4個問題就是要讓學生真正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兩邊夾角的道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不會讓學生去機械的記住全等的判定方法,而是透過畫一畫真正理解SAS的來源,如果預習導學只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學生可能不會真正理解SAS,肯定會給以後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不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提出預習要求

    明確要求,使預習有章可循。針對預習內容,教師必須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而且預習要求必須合理,正確,有可操作性。如果預習要求是以題目的形式呈現的,則必須注意題目的針對性、集中性和發現性。在學生正式預習之前,必須給全班同學明確本節課的預習要求。預習要求包括本節課的時間分配、預習的重點、預習的難點,對預習中的任務應該掌握到什麼程度為標準等等。分配任務,在學生把應該學習的知識預習完之後,把每一個知識點分配給各個小組。

    (三)重視預習檢查

    預習檢查,主要是對預習作業的檢查。對於預習作業,我們老師往往有這樣的想法,反正課堂上還會教,一些預習作業有時間看看,沒時間就不看了。這樣的做法會帶來許多不利,每位學生其實都有惰性,如果老師一次兩次三次地不看不批,學生預習成績得不到老師的認可,他們就會失去預習的熱情,反正老師不看的,反正隨便做做就行;反正課堂上老師還會講的,我亂做一些沒關係。這樣的話,提高預習的實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話。老師必須在課前認真批改學生的預習作業,及時瞭解學生預習的情況和預習作業中體現出來的問題。若課務是在上午第一節,也要對部分學生進行抽查,課後再對所有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批改。

    (四)體現預習成果

    學生預習的效果如何,預習的成果怎樣,關鍵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搭建平臺,透過小組內展示,小組間展示,全班展示等,讓學生的思考所得得到充分展示,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才能主動投入到預習作業之中,提高預習質量。還有,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領到任務後,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後,各小組展現提升,其他組的同學分享了成果,或者在某小組展現時受到啟發,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透過各組對不同任務的完成及展現提升,課堂容量加大,教學進度加快。學生們理解、掌握、體會、感悟、提升。

    總之,要想讓學生達到有效預習,教師就要讓學生感受到預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到非預習不可的需求,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預習後成功與快樂,我想,這也是我所追求的。

  • 3 # 啤酒味的辣條蝦

    該如何指導做適當的預習呢?我在這方面做了些實踐和研究,現大略小結如下,與大家交流。

    一、告訴學生預習的意義,形成良好的預習意識

    經過前兩學年的學習,學生彼此之間在學習上已經拉開了或大或小的差距。 個體的差異已經影響到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如何才能縮小這種差異?因此,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縮小這種差異。

    與學生的個性差異相對應,學生的課前預習也是個極具個性的行為。理解接受能力強的可能只花較少的時間,理解接受能力弱的則可以花更多的時間來仔細琢磨,以彌補課上時間的不足。如果預習真正充分地開展起來了,學生們就會有一個大致相當的再學習基礎,那麼他們在課堂上就必然會收穫比未預習好若干倍的效果。

    二、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達到較高的預習效率

    1.將書“看一看”。

    完全可以嘗試著進行獨立的課外閱讀了。“看一看”也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預先知道將要學習的內容,做到有個大致的學習方向,上課不至於盲目,並可減少上課進入學習角色的準備時間。 看什麼是個任務問題,怎麼看就是個能力問題了。我們要培養學生的看書能力。看看將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與以前的知識有沒有聯絡,有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這些新東西自己能理解嗎,帶著這樣的問題去閱讀,效果應該是很明顯的。

    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6頁“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乘法”這節課。這裡的乘法18×3與以前學習的123×3„„雖然都是乘法,但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要提醒學生注意到這種不同。這種不同馬上會引起學生認知上的衝突,進而激發學生深入學習下去的興趣。

    當然這裡的“看一看”,可以是隻看一遍,比如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是看很多遍,特別是基礎比較弱、能力不太強的學生,完全可以藉助自己課前的刻苦努力來取得同樣理想的成績。

    2.將書“做一做”。

    新課本不再是將知識直接地呈現給學生,而是留了很多的白,這些空白是很應該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去做的。比如,在預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時,由於本單元內容實踐性很強,因此預習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而應該重實踐。這裡的“做”應該有一種“做數學”的含義,而不能僅僅是“做作業”。

    把課本預先做一遍,還可以來檢查自己“看一看”的效果。進行了這樣的充分預習之後再進課堂,每個人的學習就會有極強的針對性。即便有時老師沒有預設到的問題,自己也完全可以透過提問的方式得以解決,從而使自己的課堂學習效率更高。

    3.將書“說一說”。

    在完成了“看一看”、“做一做”的要求之後,學生將會分化成兩大陣營:一是有問題的陣營,一是能解決問題的陣營(當然這兩個陣營是動態包容的)。此時老師就應該真正像新課程所要求的那樣,做個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這裡所謂的“說一說”實際上已將課前預習和課上學習緊密地聯絡到一起了。 這裡要提一下的是,數學的表達離不開數學的語言。小學數學的語言還是比較接近日常用語的。但數學語言比日常語言更精確、更簡練。這一點要提醒學生在“說一說”時注意些。

    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其中的“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些詞就賦予了更深的數學意義在裡面。

    再比如,在分析實際問題時,日常的用語經過提煉就變成比較精

    練的數學語言了。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3頁的例題。圖上的資訊收集整理如下:

    (1)一條褲子28元

    (2)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問題是: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書上進而又用了畫線段圖這樣獨特的數學語言來分析了這種數量關係:

    這樣表達相當的直觀和精煉。這種獨特的數學語言也應該讓學生慢慢的理解和掌握。

    三、落實學生的預習計劃,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首先,課前明確預習的任務。預習的內容既可以是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也應包括與所要學習內容相關的舊知識。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某些重要的聯絡。課前預習的要求也就是將書“看一看”,“做一做”,課上再來“說一說”。

    然後在課前幾分鐘或是課上前幾分鐘檢查預習情況。看一看課本有沒有“看一看”,“做一做”的痕跡。透過課上“說一說”的實際反映來及時地鼓勵那些真正認真預習的學生,從而觸動所有的人更加認真地預習。

    再加之課後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對預習情況不太理想的學生進行個別的指導,端正其預習思想,鞏固其預習方法,督促其預習行為。這樣堅持下去,當全體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時,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就必將大大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西方在造園藝術上有何不同?請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