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字路口的地圖

    一、瞭解概念和特點

    我們在校學習的課程數對教育的目標、教學的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廣義來說是學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過程的綜合,狹義的來說就是學一門專業或課程;

    那麼校外的設計課程是建立在基礎或者快速上手的基礎上,更傾向於實際的應用,並能快速的複合企業等需求而為目標的。

    所以,我們在校學習所有課程都是以完基礎為標準,畢竟教育教學一定要根基堅實,才能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沒有基礎的保障就如同沒有地基的大樓,隨時都有可能坍塌。這裡我是更多的想表達給你,奠定基礎無需認為學校的設計不好或者延後,等你透過學校的奠定基礎,你會在未來衝刺的更加快而猛。

    二、學習是需要互補的

    當你還未開始學習某一領域的課程時候,你會對這一領域充滿的疑惑和探究,所以我們才會去學習,學習的過程不斷地積累知識,最終會出現有一天你發現這個領域和知識太簡單,怎麼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方面。因為此時你只是做了一個動作回望。那未來的路是需要不斷地透過再次學習提升和補充自己。所以校外的設計無疑是讓你再次發力的機會。

    所以我認為你完全沒有必要去對比,而是紮實的學好所有的知識點。這樣等你經過了幾次的鍛鍊以後,你就站在了更高的平臺。

  • 2 # 湛江中公教育

    差別挺大的,學校內的設計你可以都完全依照你自己的想法,也不用考慮版權的問題,你可以自由發揮你的創造力。但是在校外,拿一般的商業設計來舉例子的,第一有設計要遵循甲方的要求以及理念,要滿足甲方的要求;第二版權問題,有很多設計涉及到版權的問題,因為畢竟涉及到商用。

    不過校外的學到的設計知識絕對比校內學到設計的知識要強很多。

  • 3 # 社工小韓學長

    我試著從我的個人角度進行分析分析吧。

    學校教育的滯後性

    無論什麼樣的教育都具有的一個最基本的屬性:“滯後性”。即所有的學科建立都不是在學校內完成原始萌發的,而是市場(社會)上對某種知識或技能有所需求之後,學校才會開始培養相關的人才。並且現在由於資訊爆炸,資訊膨脹,學校教育的滯後性更加明顯。尤其是職業教育方面更加明顯,而設計教育正好就是屬於職業技能教育。

    為什麼學校教育滯後了,還要不斷的增加或更新各種專業呢?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是持續的,是長期的,儘管已經有了明顯的滯後,但是社會就業也是在哎同步增長的,因此學校培養的人才在未來還是有就業的機會。這一點並不矛盾。只是有的技能會被快速淘汰和替換。這也是很多學生常說的一句:“畢業等於失業”。

    學校教育的體系完整度

    學校教育是依照教育教學原理開展的教學活動。因此,在培養人才方面必須注重知識的體系化。尤其是本科教育,在這一點上表現的最為突出。從本學科出發的專業課程到延伸的非專業課程以及選修課和公共課等,不僅體系龐大,也十分的錯綜複雜。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也能給學生拓展視野帶來更好的視窗。這種大而全的培養方式是校外培訓機構無法達到的。

    學校教育的脫節

    學校雖然是分科教育,分專業辦學,但是學校和市場是兩個概念。這一點和學校教育的滯後性有點相似,但更多是脫節。現在很多的高效都會搞校企合作,將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安排到對口的企業去實習,儘早接觸市場和社會,這種培養方式對於一名即將進入社會謀生的設計師而言無疑是很好的,但是很蹊蹺的是,說和做時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很多的規定和計劃在落實階段就會走樣變形,這也會導致很多大學生在實習階段沒有學到真正的社會生存技巧。導致他們的知識和技能與社會有一定的脫節。

    學校教育的實用性

    緊接上一條,由於學校教育有一定的滯後性和脫節問題,因此學校教育的實用性也非常值得懷疑。目前很多高校畢業生,畢業後都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作。這或許就是學校教育不夠實用的最佳代言。

    學校教育的週期性

    不得不說,學校要培養一個人,週期是很漫長的。都是以年計算的。職業技術學校最低兩年,大專三年,本科四年,如果是研究生,那就是最少六年。當然,這裡要排除那些天資聰穎,可以跳級的學生。

    正因為學校教育週期漫長,也就導致了滯後與脫節,進而讓人感覺學校教育不實用的感覺。

    學校教育的權威性

    學校教育在畢業之際,通常有兩個證書要拿,一個是畢業證(學歷證明),另一個就是職業技能證書。這兩個證書都是權威機構頒發,畢業證通常是教育廳頒發,職業技能認定則是由勞動和就業相關部門頒發。

    儘管這些證書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濫發,水分重等問題,但這兩個證書是很有用處的,至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能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因為這是權威的代名詞。

    總結一下:社會辦學機構通常是短平快,少有的小而精。依託學校教育的綜合性、大而全、體系完整度等前提,社會辦學機構更注重快速反應能力,他們培養的學生社會適應性更強,專業技能更出色,並且社會辦學機構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滯後性相對不明顯,因此,很多的職業技能崗位工作者在後期進修過程中大多都會選擇社會教育機構,甚至現在已經有很多的職業技能學生在畢業之前就已經在社會辦學機構繼續學習,以求得更佳的社會生存能力。

    如果題主要問哪一種教育方式好?這裡沒辦法評價,但是社會教育是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有了學校教育的基礎,在社會教育方面也才能夠快速成長。單獨談某一方面都是不正確的。

    學習設計,從我的個人經歷看:

    學校教育的權威不容挑戰,但社會教育的效率也不容挑戰。

    學校教育的基礎性不容置疑,但社會教育的實質提升同樣不容挑戰。

    學校教育的完整體系不容挑戰,但社會教育專、精、能同樣不容挑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學方向角怎麼表示有什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