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木之
-
2 # 河南省名人匯
學習書法不管什麼階段,最關鍵的是“持之以恆”。
書法練習尤其是初學是一件有點“苦悶”的事情,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重複做相同的事,一定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在我們現在這個五光十色絢爛多彩的時代,我們傳統書法只是白紙黑字。
很多人喜歡書法是因為書聖王羲之,因為《蘭亭序》。
可是自己動起手來感覺就不一樣了,初學書法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
學習書法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練習書法不是一個能夠速成的事情。
做一件事心態非常的重要,學習書法尤其如此。要做好心理準備和心理建設。
書法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恆,花費大量時間的事情。
很多歷史留名的大書法家,都有刻苦練習書法的例子。刻苦程度超過我們很多學習書法的想象。
王羲之洗墨池的故事,現在已經有這個真實存在的景點。
故事是這麼說的:王羲之七歲開始練書法,家門口有一個水池,他每次練完書法都會在此洗毛筆。過了二十年,天天如此,他把門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後人們便把那水池成為“墨池”了。“墨池”的典故了。
對此南朝劉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臨川內史荀伯子的《臨川記》和宋朝文學大家曾鞏的《墨池記》均有記述。
雖然不是每個人家裡都能有一個大池塘,雖然這個故事很多奇奇怪怪的點,很多人記錄和相信這件事情,說明大家都相信學習書法一定要刻苦,經過大量的練習。王羲之也是因為這樣才能成為書聖的。
做什麼事情,心態當然重要,心態影響方方面面。
沒有這個正確的心理預期,把書法想得很容易,挫敗感很多。
很多初學書法的人沒有堅持下來的最根本的原因,並沒有意識到書法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事情。
書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加油。
-
3 # 荊蒲山房
筆比紙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筆彈性好,聚鋒,手感就好。當然好筆不一定多貴,我買的10元一支的也不難用,也買過百十塊一支的也不見得多好用,別買禮品筆。練習的話就用5元一刀的毛邊紙就可以了。
-
4 # 唏噓的奶茶佬
這兩個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
學習書法,和其他學習畫畫,音樂,下棋等等一樣,會經過學習初期的興奮,然後是天天練習同樣的東西的無聊,在之後就是突然發現新的東西,又可以提起興趣來學習,再之後有可能會覺得提不起勁,週而復始。
這時候,並不是筆和紙的問題,令人學或者不學了!更重要的是心!
只有能沉下心來,去學習,慢慢摸索,才能慢慢體會書法的樂趣和奧妙。
在初期,很可能學習一星期或者一個月,發現自身字型並沒有太大的提高,人就會有懷疑,到底能不能學成,是不是浪費時間等等。
這時候,如果能心定下來,不浮躁,仔細觀察自身寫字的轉變,還有繼續持之以恆地練習書法,這樣才能進去書法的門道。
之後,入了門道,書法水平上去了,會發現書法的提高是螺旋式提高的,並不是一蹴而就。在這個螺旋式中,心能沉下來是關鍵!
最後面,書法有一定水平了,也是心沉下來,多寫,然後自然而然,會有屬於自身的書法出來了!
把書法當做樂趣,沉下心來,才能擁抱書法的世界!
-
5 # 王木樣書法
“筆、墨、紙”是書法的外功。如果我們把筆比喻做槍,那麼墨就是子彈,紙就是靶子,我們只要拿起槍,子彈能很準確地打到十環,這就是功夫。如果打不到呢?這不要緊,應該堅持不懈,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要達到得心應手,我們就要對“筆、墨、紙”的效能瞭如指掌,熟記於心,才有可能寫出有力度的線條。
首先說用筆
古人說用筆要“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就是說要充分發揮毛筆的功能。用筆儘量要全面,就如吃食物,不可以偏食,這樣營養才全面。如何才能“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裡要有一個條件,就是毛筆一定要拿直,不可偏鋒。
其次說用墨
墨分濃、淡、幹、溼,用墨的原則要自然,且不可做作。原則是從多到少,自然過度。就如人吃飯一樣,吃飯——消化——再吃飯——再消化的過程,墨也是多——少——再多——再少的過程,這樣自然就形成了墨色的變化。不可養成吃零食的習慣,更不可飢一頓、包一頓,這樣對身體不好。書法的創作也是同理,用墨是極其重要的。
再說用紙
古人說“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這是對書法線條的力度而言,不可誤解為墨透紙背就是力度,在宣紙上墨是很容易透到背面的,隨便滴上一滴墨就會透到紙的背面,但你能說它“力透紙背”了嗎?。比如同站樁,感覺兩個腿的力往下沉,腳在地上,而腳的的力已經傳入地下,如腳下生了根,穩而有力。毛筆也一樣,筆在紙上,而力已經穿透紙背“入木三分”了。
-
6 # 陳老師愛畫畫
對於很多初學的朋友來說,筆法和結構是最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但是筆法和結構又不能分裂開來談。那麼在初學的過程中,筆法重要還是結構重要,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曾經說過,,,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意思就是說,從古至今筆法是不變的。結構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二者應以側重於用筆。另外,字形結構受筆畫的影響,筆畫的形態是由筆法完成,所以筆法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字型結構的變化。
我們對照著爨龍顏碑和雁塔聖教序碑中的道字來看筆法結構對字的審美的影響。
左為《爨龍顏碑》右為《雁塔聖教序》
爨龍顏碑中的道字,筆畫厚重,稜角明顯,顯得整個字拙樸剛強。
雁塔聖教序碑中的道字,筆畫舒展勁挺,圓融精緻,顯得整個字輕盈柔和。
兩者的筆法不同導致了筆畫的不同,筆畫的不同影響了整個字的結構的不同,進而所呈現的字型美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這可以看出,筆法在學習書法中的重要性。近代書法家沈伊默先生曾經說,一般寫字的人,總喜歡從漢字的結構而不是從漢字的筆畫下功夫。一般人們所要求的,只是筆畫乾淨,結構勻稱整齊。但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看,研究筆畫必須研究筆法。只研究結構,書法是不能入門的。
沈尹默書法
我們去看現在的書法教學,很多老師教授的方向是楷書為主,使用帶有米字格或者田字格的紙去練習。其實這種教學方式,只是從漢字的結構上做練習,而忽略了對漢字筆畫的錘鍊。所寫出來的字只有一種低階的漢字結構美,如果想讓學生寫出字的神采,我認為,應該是先掌握筆法的運用技巧,特別是可以練習篆書或者是隸書,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毛筆。毛筆能夠控制好了就能隨心所欲的寫出自己想寫出的筆畫了,也就能寫出自己想要的漢字結構了。
所以在書法初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筆法的練習,其次才是結構的練習。
-
7 # 心墨書法
沒有什麼是不重要的,看情況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東西是不值錢的,例如陽光和空氣,花草樹木,很少有人會說路邊的這一顆小草是我們家的。但是霧霾來了,工廠濃煙來了,這一些不起眼的東西成了最昂貴的。應用到書法上我覺得也是這個原理,筆和紙誰最重要,其實兩者都重要,但為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因為作者用心了,作者思考了。我覺得思考才是學書法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東西作者拿到了,值得肯定與鼓勵,日後我相信他會有很大進步。我下面就談談以思考為前提下的,筆和紙吧,兩者相輔相成:
一,有一支好的筆你才能發現它重要,差筆寫什麼都不行
現在市面上的筆種類繁多,價格都一支比一支昂貴,初學者容易高價買了很多自己用不上的毛筆,最好的方法是跟著自己的老師買,老實說好,你自己也試用一下,覺得很好用,就趕快買。最好多買幾支,多用幾年。因為同樣的一款筆,等下一批生產的時候,製作方法一樣,但是材料進貨品質稍微有一點點差別,毛筆就沒有上一批好用了,你會後悔當初沒多買幾支
筆分狼毫,兼毫和羊毫,但照這名字買,一點用都沒有,只能自己不斷探索和跟老師學習。差的筆筆毫彈性和筆鋒都會很差,要想知道筆的重要性,你要擁有一支好筆,你就明白了,好筆只要你功夫在,選對紙,寫什麼字都比差筆要好。
二,有好紙,紙才重要,差紙寫什麼都不行
先不說宣紙分生宣,熟宣紙和半生宣,好的宣紙 ,無論吸墨性,還是墨在紙上的表現能力都要比質量差的宣紙要好很多
三,筆和紙相配,和寫的字型相配,才能體現其重要性
1.寫小字行書不宜用生宣,太暈,二王行書都宜用近熟宣的宣紙,但也要有一定的吸墨性,用彈性好的狼毫筆。
2.像中楷作品,書寫速度適中,適宜用彈性適中的兼毫筆,和吸墨能力適中的半生熟宣紙
3,寫大字,像顏真卿大字,追求筆墨濃重,粗狂大氣一類的字,可以用生宣紙試試
-
8 # 華夏炎黃0文武雙全
我覺得都同等重要,筆決定了開始,紙決定了過程,筆和紙決定了結果,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還有一個特殊因素,就是誰握筆誰把字寫在紙上,拋開這個因素,不管是誰,沒有好的筆或者沒有好的紙,只能寫出一般的字,從古至今,一直都在追求筆和紙的材質和檔次的高低,狼毫豬毫等等,熟宣生宣等等,更甚至是墨水的選擇,究其原因,我們都是想要用比較更加好的筆墨紙硯,達到我們更加好的書法境界。
-
9 # 蘋果炒土豆
“筆、墨、紙”是書法的外功。如果我們把筆比喻做槍,那麼墨就是子彈,紙就是靶子,我們只要拿起槍,子彈能很準確地打到十環,這就是功夫。如果打不到呢?這不要緊,應該堅持不懈,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成功只是早晚的事。要達到得心應手,我們就要對“筆、墨、紙”的效能瞭如指掌,熟記於心,才有可能寫出有力度的線條。首先說用筆古人說用筆要“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就是說要充分發揮毛筆的功能。用筆儘量要全面,就如吃食物,不可以偏食,這樣營養才全面。如何才能“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裡要有一個條件,就是毛筆一定要拿直,不可偏鋒。其次說用墨墨分濃、淡、幹、溼,用墨的原則要自然,且不可做作。原則是從多到少,自然過度。就如人吃飯一樣,吃飯——消化——再吃飯——再消化的過程,墨也是多——少——再多——再少的過程,這樣自然就形成了墨色的變化。不可養成吃零食的習慣,更不可飢一頓、包一頓,這樣對身體不好。書法的創作也是同理,用墨是極其重要的。再說用紙
古人說“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這是對書法線條的力度而言,不可誤解為墨透紙背就是力度,在宣紙上墨是很容易透到背面的,隨便滴上一滴墨就會透到紙的背面,但你能說它“力透紙背”了嗎?。比如同站樁,感覺兩個腿的力往下沉,腳在地上,而腳的的力已經傳入地下,如腳下生了根,穩而有力。毛筆也一樣,筆在紙上,而力已經穿透紙背“入木三分”了。
-
10 # 真然書道
道法術器
書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絕不僅僅只是寫好字那麼簡單!要問筆和紙哪個重要,從宏觀的角度上看,紙筆和墨硯同屬“器”的層次,即器具,工具,這是最末等的追求。
總有人看見別人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是他們所用的筆好、紙好、墨好,當然,如果是兩方水平相當,紙筆墨的優劣不同,寫出來的效果是會有明顯差異的,如果自己本身的工夫就不紮實,再好的紙筆墨硯給你用也只是暴殄天物。
真正有能力的書法者可以利用各種工具來書寫,比如筷子、牙刷、掃帚等等,還有網上一些所謂的“大師”用的奇葩書寫工具,這裡我們不提倡去學習他們,但藉此能說明一個道理:寫書法不要太在意筆墨紙硯的優劣與否,只要毛筆不禿,墨能入紙,滿足基本書寫要求即可。追求工具質量終究是外求,對書法進步沒有太大幫助,想要進步還是要向內求,努力臨帖,提升自己的書寫水平,這才是正途!
-
11 # 鈺涵茶行
筆和紙同樣重要!
首先說用筆
古人說用筆要“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就是說要充分發揮毛筆的功能。用筆儘量要全面,就如吃食物,不可以偏食,這樣營養才全面。如何才能“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裡要有一個條件,就是毛筆一定要拿直,不可偏鋒。
再說用紙
古人說“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這是對書法線條的力度而言,不可誤解為墨透紙背就是力度,在宣紙上墨是很容易透到背面的,隨便滴上一滴墨就會透到紙的背面,但你能說它“力透紙背”了嗎?。比如同站樁,感覺兩個腿的力往下沉,腳在地上,而腳的的力已經傳入地下,如腳下生了根,穩而有力。毛筆也一樣,筆在紙上,而力已經穿透紙背“入木三分”了。
所以我認為筆和紙同樣重要
-
12 # 士兵右眼看世界
問題:學書法,筆重要還是紙重要呢?
首先,把這個問題梳理一下:
1、筆與紙,只是文字書寫的必要工具,都是一種完成一幅書法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2、書法技法是完成一副書法作品(精品、珍品、上品、絕品)的關鍵所在。
3、不要將問題的質量停留在“以形式探討形式”的淺層次上面而最終忽略了對“書法技法”這一核心、靈魂的研究。因此,可以看得出來:就形式探討形式,不應該是問題提出者的本來之意。
如若問題提出者堅持自己的文字書寫練習原則,那麼,筆者的回答也很簡單,七個字:筆和紙都不重要。
有鑑於此,我們是否可以把這個問題進行一次原樣“翻版”:
事物:形式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只有這樣,這個問題不論對於提問者,還是對於回答者才更具專業性、知識性而更加具有意義。
只有這樣,回答起來才會更加邏輯化、條理化、具體化、形象化而對學習書法者就關於“紙筆”這一書寫工具做為形式與“書法技法”的關係方面更加容易認識和理解,從而儘快、盡好地掌握書法這門藝術,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去,充分體現書法的藝術張力、價值張力、生命張力!
一、“紙筆與書法技法”比較“輕武器與射擊方法”。
以“一九五六年式衝鋒槍”射擊方法為例,說明“形式”與“方法”的關係。
A、武器,做為作戰工具,只是一種作戰形式。戰士要運用武器,精確、有效地殺傷敵人。
B、射擊方法:
1、據槍方法(略)。
2、瞄準方法(略)。
3、擊發方法(略)。
比如:
將一隻衝鋒槍、5發子彈交給一位從未經過射擊訓練的新兵,讓他完成“射擊一練習”的射擊,即:在100米的距離上,臥姿有依託,對“胸環靶”進行射擊。
結果,可想而知:五發子彈,全部脫靶,成績為零。
而將這支槍交給一位老兵,即使這隻槍的瞄準具(表尺板、準星)存在問題,老兵也會在射擊過程之中,自行調整瞄準點,發發命中10環(靶心)。
近年,我軍代表隊不斷參加國際軍事競賽,在射擊專案上,所用武器都是賽會指定的外國“破槍”,我軍神槍手從來未因槍破而讓成績墊底,在後邊“打狼”。正是憑著過硬的射擊技術,用破槍打出了“冠軍”的好成績,令外軍刮目相看,歎為觀止!
所以,國際軍事射擊競賽,比的不是武器的精良與否,而是槍手過硬的射擊技術。
筆紙與書法技法的關係較之槍與射擊方法的關係,同理。我個人的體會是:只要你掌握了相關字型的書寫方法,用鐵剪子、刀片做成的“鐵片筆”、“木板筆”一樣可以寫出漂亮的好字來。反之,你給一位不懂書法技法的人以上好的毛筆、宣紙、墨汁,他也只能把漢字寫成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小蝌蚪。
二、“筆紙與書法技法”比較“樹枝與《獨孤九劍劍法》”。
很多人都讀過金庸先生的武俠系列小說,令狐沖學會、掌握了風清揚老前輩傳授給他的《獨孤九劍劍法》,隨便折斷一根樹枝,都能為劍傷人。這就如同筆者上述所說的以鐵片、木板為筆是一個道理。
三、“筆紙與書法技法”比較王羲之的“清水為墨、大地為紙”。
王羲之,被歷代書法界譽為“書聖”,王羲之幼時練字,以天地為學堂、以清水為墨汁、以大地為紙張,不知寫幹了多少大缸清水,終於把自己寫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書聖!
對於一個書法初學者來說,不要一開始就追求筆的高貴、紙的豪華而忽視了書法技法的練習與專研。
先練硬筆,後練軟筆,諳熟書理,融會貫通!
四、“筆紙與書法技法”比較畫家的“以指代筆”作畫。
中國自唐代起,有畫家開闢了一種新畫法:以指代筆作畫。
現代“手指畫家”所畫力作,價格過億。以指代筆作畫的代表畫家有潘天壽、張伏山、王和平……
綜上所述,透過諸多的“形式與方法”之於書法的反覆比較,得出結論:學好書法,筆紙不重要,技法很重要。
有一點需要說明:學習書法,說“筆紙不重要”,只是相對而言。對於一個神槍手而言,你給他一把好槍,他會如虎添翼;對於一位書法老手而言,你給他一隻好筆、一張好紙,他的字會錦上添花。
(回答於2020·2·28 鼠年二月初六)
-
13 # 藏名山
個人觀點:
不管是書法學習還是其他藝術門類的學習,工具與人的關係問題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主次的過程。
在初學階段,我認為人更重要,因為你的悟性、天賦、努力決定了你是不是適合從事這個行業,決定了你能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踏入專業的門檻;
到了中期階段,即你也入門了,也有了一定的專業認知、技術能力與知識儲備,這時候工具優劣的影響就顯現了,好的工具會幫助你更上一個臺階,這也就是所謂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而到了後期(如果你能堅持到後期[捂臉]),這時候你已經對專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所謂的技法爛熟於胸,如果又碰巧出了點小虛名,這時候就成了任何工具資源都可為你所用的階段,甚至是工具會因為你的利用而更上一個臺階。這也就是慈禧的尿壺也能賣大價錢的道理~[奸笑][奸笑][奸笑]
-
14 # 橘子閱讀分享
學書法,紙和筆都是工具,重要的是堅持去寫。先找到適合自己的碑帖臨摹,初期儘量少從描紅起步,有條件的話,找個專業老師領入門,沒條件可以到網上搜相關教學影片,從筆畫開始。一般學書法按篆隸楷行草的順序循序漸進的學。
-
15 # 晚一一成
學習書法還是心最重要,筆重要、但筆法更重要,墨重要、但墨韻更重要,紙重要、但章法更重要。這些都好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
16 # 清風戲墨
都重要。
“筆、墨、紙”是書法的外功。如果我們把筆比喻做槍,那麼墨就是子彈,紙就是靶子,我們只要拿起槍,子彈能很準確地打到十環,這就是功夫。如果打不到呢?這不要緊,應該堅持不懈,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成功只是早晚的事。要達到得心應手,我們就要對“筆、墨、紙”的效能瞭如指掌,熟記於心,才有可能寫出有力度的線條。
首先說用筆。
古人說用筆要“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就是說要充分發揮毛筆的功能。用筆儘量要全面,就如吃食物,不可以偏食,這樣營養才全面。如何才能“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裡要有一個條件,就是毛筆一定要拿直,不可偏鋒。
其次說用墨。
墨分濃、淡、幹、溼,用墨的原則要自然,且不可做作。原則是從多到少,自然過度。就如人吃飯一樣,吃飯——消化——再吃飯——再消化的過程,墨也是多——少——再多——再少的過程,這樣自然就形成了墨色的變化。不可養成吃零食的習慣,更不可飢一頓、包一頓,這樣對身體不好。書法的創作也是同理,用墨是極其重要的。
再說用紙。
古人說“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這是對書法線條的力度而言,不可誤解為墨透紙背就是力度,在宣紙上墨是很容易透到背面的,隨便滴上一滴墨就會透到紙的背面,但你能說它“力透紙背”了嗎?。比如同站樁,感覺兩個腿的力往下沉,腳在地上,而腳的的力已經傳入地下,如腳下生了根,穩而有力。毛筆也一樣,筆在紙上,而力已經穿透紙背“入木三分”了。
-
17 # 青溪書法
我認為筆紙二個都重要。相對來說,筆比紙更重要些。為什麼這麼說呢?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趁手的武器,你就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力量。三國呂布,沒有赤兔馬和方天畫戟,夢斷白門樓。關羽得到赤兔馬,方能杯酒宰華雄。
學書法,筆肯定比紙更重要的。
歷史上有位牛叉大師歐陽詢,據說寫字就可以不擇筆。人家是大師,當然有這個能力,但一支好筆肯定更能如虎添翼吧。至少我相信老歐同志寫九成宮肯定選擇了好筆,用脫筆、爛筆書寫說不定就被李世民砍了腦袋了。何況脫筆也寫不好這麼嚴謹的九成宮吧。
傳說中王羲之用的鼠須筆就是最好的印證。而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古代書法家練字需要擇紙而學。
對於初學者,一支好筆可以讓自己寫出更漂亮的字。對於信心的培養更有利。特別是臨帖過程,差的筆根本寫不出法帖的味道。哪怕是歐體裡面的豎勾,極差的筆能寫成這個味道?我是不信的。
筆是寫字的工具,紙只是寫字的載體。有了筆沒有紙,我還可以在地上寫字,就像抹灰哥,哪裡都可以練手。要是沒有筆,還能寫字?
所有我認為,學書法還是要講究筆的。紙肯定沒有筆重要。
-
18 # 蜃海樓
學書法,筆跟紙都不是最重要的。
硬要在其中比較,那應該是筆較為重要。
書法根本在於書寫能力的形成,所書作品符合法度,表達的情感飽滿氣韻生動。
熟練精確的掌握各種書體的書寫規律,寫出獨具面目的創造作品,才是重要的。
中國書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文字藝術,獨具魅力。
筆墨紙硯缺一不可,好筆好墨好紙好硯,為好作品增光添彩而已。
但是,書聖王羲之時代,並沒有什麼好的宣紙好的湖筆之類。蘭亭序依然是書法史上的千古奇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同樣鐘王,楷書四家之時,也沒有什麼所謂的現代意義上的名筆名紙。
說到底,書法造詣高低,在於學習練習,在於學識修養,在於文化藝術的體悟實踐。筆墨紙硯不過是工具而已。
古語有云,大家不擇紙筆。
然而,上述有言,筆較紙尤為重要。
說的是,書法習練有成,點按使轉全賴一筆。
至於紙張,承載而已,可以直書白壁,可以揮灑絹帛縞素,可以木石銅鐵。
並無非紙不可一說,更無一定需要什麼玉版雲山之類。
-
19 # 衞正2020
我個人觀點,筆要重要一些,因為質量太差的筆有些筆畫根本就寫不出來,會影響練習效果,最起碼也得差不多,而練習的話只要是普通的毛邊紙就可以了;當然創作的話就另說了!
-
20 # 翡翠名家藝術鑑賞
學書法,態度比紙和筆重要!
學習書法的過程就像上樓梯一樣,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上。要按照各階段學習的目標和學習要求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學習。每一個階段只學習一方面的內容,基本掌握之後,再進行下一階段內容的學習。在學習基本筆畫時,雖然練習中也有單字,但注意力首先要放在基本筆畫的寫法上。也可以只練習基本筆畫。飯要一口一口吃,字也要一筆一筆練。練好了一種筆畫,再練另一種。掌握了基本筆畫,再進入結構原理的學習。這樣,你就會看到自己前進的足跡。 學習書法除了態度,還要用心,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就是要把學習和使用結合起來。寫好了一個字,就要運用到日常書寫中去,這樣才能鞏固學習的成果。如果學習和應用脫節,就容易出現進步較慢或停滯不前的局面。 以上的四條書法學習守則可以概括為四個字,這就是“恆”、“精”、“序”、“用”。當然,學習書法本身還有其他種種問題,但多是需要透過學習來掌握的具體方法。這些方法雖然也很重要,但如果沒有“恆”、“精”、“序”、“用”,再好的方法也學不會。在“恆”、“精”、 “序”、“用”中,“恆”是最重要的,是人毅力的表現。因此學習書法的過程就是修養身心的過程,只有把學習書法與人自身的修煉結合起來的人,才能學好書法。
回覆列表
筆重要,紙也重要,遠比不得毅力與天賦重要!毅力佔七分,它能決定你書法造詣的下限,天賦佔三分,它決定的的書法造書法造詣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