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豬abcdefg

    學校是教書育人,研究學問的場所,社會的繁華往往容易勾出人性的弱點。學校遠離市區正是由於這些考慮,才把學校建在郊區。心無旁騖,往往能靜心研究。

  • 2 # Moonlight筆記

    因為市區的地價貴啊!還有就是一般學校的規劃都會選擇遠離市中心,首先是環境一個特別大的因素,還有遠離喧鬧的確更社會學習,最後一個就是土地價格和區域了。

  • 3 # W小E

    首先關於歐美的學校以至於其他大學,它的建築面積是比較大的,所以他不會集中在市中心,地段緊張的地方,而更偏向於地段稍松的郊區,還有學校素以教書育人為主要求的周圍環境也是應該有點選擇性的,相對於市中心的熱鬧喧譁,而郊區就顯得格外的冷清一點,其次,市中心消費較高,而郊區消費相當於較少一點。更好地限制了學生的高消費,畢竟是學生,主要以學習為主。

  • 4 # 高校輔導員斌哥

    你好,首先你的感覺出現了偏差!歐美很多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在城市中心,只是後來隨著學校擴大人數增多,這些大學才開始在郊區修建新校區,比如:巴黎的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大學,於1970年前就在城外新修校區,形成了郊區大學圈,為1980年時25.3%的入學率做好準備。

    之所以選在郊區,因為城裡土地太貴了。對中國的大學來說,同樣如此。大學選址要考慮自然環境、服務保障、土地成本等五大要素。如果說五要素共佔100%,土地成本就獨佔60%。在高校經費靠政府的中國,土地成本卻不是全部由官方提供,還需要要學校自籌很大一部分。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的搬遷工程約需要11.6億元,但中央和北京市只給了7.6億。因此,選擇地價更便宜的郊區幾乎不需要理由。另外,郊區辦學也可以帶動郊區的經濟、教育等發展。

    大學的郊區化發展中外沒有太大差異,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不建議動不動就拿中國與歐美相比,這個比較也沒有太大意義。中國目前很多大學也在郊區新修校區,而且郊區校區逐漸成為主校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背水之戰是因為陳餘“太菜”,韓信運氣好才取勝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