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瑞小福
-
2 # 浮生若夢sk
漢朝四百年間,出現過大大小小的叛亂多次,但這些叛亂大都是劉家自己人制造的。看來雖然曹植在幾百年後才做出了七步詩,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卻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七國之亂”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次,帶頭鬧事的也不是外人,而是高祖劉邦的大侄子,也就是漢景帝劉啟的叔叔。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多少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要兵戎相見呢?
漢景帝劉啟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都是排行老四,按理說他是沒有資格當太子的,不過誰讓此人吉人自有天相呢?在他很小時,他前面的三個哥哥先後歸天,自然他就成了名正言順的嫡長子。關於此,《史記·孝景本紀》中有詳細記載:“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景帝即位之後,在各方面都繼承了文帝的遺風,國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只不過,一場大的風波卻在暗流湧動,時刻威脅著他的帝位,這就是吳王劉濞的狼子野心。
劉濞20歲時隨高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以騎兵大破英布的部隊,成就一世英名。想一想,此人的勇猛真是非同凡響,因為當時英布怕的人不多,自信能將他打敗的也只有彭越、韓信。將英布滅了以後,劉邦其實並沒有開心多少,因為他接下來要面對的難題就是,安排誰去守住吳地,因為那裡的地方勢力不好對付。思來想去,還是選中了“年二十,有氣力”的侄兒劉濞。於是,20歲的劉濞輕鬆地當上了吳王。吳地人雖然彪悍,但地卻是好地,在劉濞的悉心經營下,變得國富民強。《史記》中也說,當日的吳國“國用富饒”,即財源充沛;“能使其眾”,即獲得百姓愛戴。可見,劉濞之功,史有共識。至於廣陵,逐漸形成為繁榮富庶的大城,與江淮地帶繼續開鑿運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賈雲集於此,也應歸功於劉濞。這些都說明劉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
然而,時至公元前154年,這一切都成為了浮雲,因為劉濞誓做被後世詬病的亂臣賊子,“七國之亂”一觸即發。當時劉濞的顧問枚乘不僅政治覺悟高,而且處事清醒,他發現劉濞這樣做實在是弊大於利,於是再三勸阻,並寫下了著名的《上書諫吳王》,說:“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悅。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關;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大意是,你要是聽取我的意見,不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可以長久地穩坐吳王的位置。結果,忠言逆耳,劉濞還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大旗反了。說到這裡,還是要解釋一下晁錯這碼子事。本來人家吳王就虎視眈眈,結果晁錯卻不識時務又添了一把火,向漢景帝獻上了《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於景帝三年(前154年),以賣官等各種罪名先後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六個縣。
雖然削藩這把刀暫時沒有砍到劉濞,但是卻給了劉濞聯合諸王造反最好的理由。他在檄文中說,晁錯這老小子是在挑撥您(景帝)和我們各個劉姓王之間的感情,畢竟我們才是一家子,一個外人卻在那兒指手畫腳製造矛盾。他是您的老師您不忍心治他的罪,我來幫您。於是就有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幌子。明眼人肯定看出來了,一個小小的晁錯,犯得著動用天下諸侯的兵馬來殺他嗎?當然不用,劉濞這是在為自己打掩護,籠絡人心。很快,劉濞率領20萬大軍西渡淮水,並與楚軍會合後,組成吳楚聯軍。隨即揮戈西向,殺漢軍數萬人,頗見軍威。
訊息傳到景帝耳朵裡,他立刻派周亞夫率兵迎戰,僅用了三個月就徹底平息了叛亂。在總結劉濞造反的原因時,司馬遷是這樣說的:“逆亂之萌,自其子興。爭技發難,卒亡其本;親越謀宗,竟以夷隕。”意思是說,劉濞謀反,是因為他兒子被殺這件事引起的。當初,為了挾制劉濞,文帝以陪讀為由讓劉濞的嫡長子劉賢留在未央宮做人質。誰知,有一次,時為皇太子的劉啟(即景帝)和劉賢下圍棋,因爭棋路而發生爭執,皇太子抓起棋盤將吳世子砸死
太子因為一盤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長子,而且一點沒有道歉的意思,這使劉濞大為惱火。當漢文帝派人將屍體運回吳國,吳王劉濞憤怒地說:“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又將靈柩運回長安埋葬。從此,劉濞稱疾不朝。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讓人家沒後總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雖然後來劉濞又生了幾個,但這種怨恨真的是很難抹平的。所以說,景帝年輕時的那次失手殺人,與“七國之亂”的發生絕對脫不了干係,而且是釀成慘禍的重要原因。
-
3 # 唯一的知新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
4 # 記錄歷史人生
因為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錯看出了漢景帝因當下同姓諸侯國的勢力過大,進而威脅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惱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議漢景帝開始削弱各諸侯國的實力,從而加強王朝的權力。漢景帝也採納了晁錯的建議,但是這必然會遭到早已權力膨脹了的諸侯的反對,於是有了西漢時期著名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在現今的揚州起兵,以“清君側”為名義,向西進發同西面的楚君會合共同朝著長安奔去。會合後的吳楚兩軍是這次叛亂的主要軍隊,同時的齊王守在臨淄不出,趙王則勾結匈奴意欲共進長安。得知叛亂後的漢景帝開始準備出兵鎮壓一事,此時有人建議誅殺晁錯以應付七國的“清君側”之由。漢景帝批准了,於是倒黴的晁錯被滿門抄斬,晁錯本人也被腰斬在東市。然而這並不能平息七國之亂,因為七位諸侯只是打著“清君側”作為幌子而已,實際上要清的就是皇帝本人。最後漢景帝終於以晁錯為代價,決心掃除七國。吳楚等國的聯合軍隊遭到了處在長安和東邊諸侯國之間的梁國的頑強抵抗,雖然吳楚竭盡全力攻城,卻始終不見成效。就在叛軍攻打梁國的時候,周亞夫率領的漢軍暗地裡阻斷了叛軍的糧草供給。不久吳楚等國的聯軍因為糧草不足,士兵飢餓導致戰力不足。於是被朝廷的軍隊大敗,吳王率殘軍難逃到東越的境內,卻反被越王殺死,獻給漢朝,其他的諸王都像楚王一樣自殺身亡。七國之亂也就此結束,漢王朝的中央集權也極大地增加了。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剛登基不久的景帝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建議,開始對已經實力膨脹的諸侯王進行削弱。然而早已坐擁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的諸侯王們不同意中央的削藩政策,於是有了起兵造反的徵兆。在中央朝廷有了削弱諸侯國的動向之後,早就覬覦皇位的吳王劉濞北上同膠西的劉昂密謀造反,說事後二人平分天下。同一時間,劉濞也派心腹到其他如楚、趙等國通訊,告知起兵造反的事。由於七位諸侯王的利益一致,所以立馬達成了協議。在景帝剝削了吳王的部分封地後,劉濞就誅殺了中央王朝在吳國設立的多為官員,並召集了青壯男丁三十餘萬,正式起兵。當漢景帝得知吳王劉濞帶頭起兵造反訊息後,還聽取了袁盎的建議,誅殺了御史大夫晁錯,試圖以此來安撫打著“誅晁錯,清君側”旗號的劉濞等人。但是晁錯是被誅殺了,吳王等諸侯王們並不罷兵,而是繼續舉兵西進。於是無奈的漢景帝派周亞夫為大將軍,率領十萬軍隊東下征討叛軍。
吳王劉濞的三十萬軍隊同楚王、膠西王等諸侯王的軍隊會合後,立馬增至五十萬,在軍隊數量上遠遠壓倒中央朝廷。但是叛軍在梁國境內遇到了抵抗,吳王劉濞採取了錯誤的戰術,在梁國費時費力攻打城池。這被繞後的周亞夫抓住機會,切斷了叛軍的糧草,並同梁國守軍合力擊敗了叛軍。吳王劉濞逃到東越境內,但是被越王誅殺,並將頭顱獻給了漢朝。其他諸侯王們也都無一例外地自殺身亡。七國之亂就此結束,周亞夫率領軍隊前前後後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叛亂。
西漢景帝初年,同是劉姓的諸侯王因為不滿中央削弱地方勢力的做法,打著“誅晁錯,清君側”旗幟開始了實際上的叛亂行動,史稱七國之亂,或是七王之亂,最後被周亞夫率領的漢軍和劉武據守的梁國軍隊一同消滅了。有說引發七國之亂的就是當年發生在長安宮中的奕棋事件。漢文帝時候,年幼的吳王長子劉賢來到長安,陪同太子劉啟也就是日後的漢景帝玩耍。一日兩小兒在下棋,那劉賢為了贏棋對劉啟態度不恭順,被劉啟拿棋盤砸死了。劉賢的屍體被運回吳王劉濞那裡,但是劉濞說天下都是劉家,就葬在死去的地方,於是又被運回長安。吳王劉濞自此對朝廷懷恨在心,最後借削藩一事,起兵反叛朝廷。
事實上七國之亂遠沒有這麼簡單,這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矛盾日益嚴重激化的後果。早在漢高祖時期,劉邦當年平了淮南王的叛亂後,東南廣大的地方遠離朝廷疏於管制,於是命同行的劉濞為王世代管轄此地。其他的劉姓諸侯王也都如此被封在各地,劉邦寄希望於同姓的子弟幫助皇帝共守天下。在高祖和惠帝時期,因為各地的諸侯同中央的皇帝血緣親近,所以的確起著共守天下的作用。但是到了漢文帝的時候,諸侯王們大多都已經歷經三代了,同中央的那道親情聯絡幾乎沒有了。反而是這些諸侯王,尤其是吳王憑藉封地內豐厚的資源和人口,壯大了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到了漢景帝時期,中央欲對諸侯的勢力進行削弱從而加強中央集權,這必然使早已擁兵自重的諸侯王們無法接受,最後聯合起兵來反抗中央王朝。
西漢景帝時期,以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軍隊發生叛亂。因為七國軍隊早先就有預謀,所以起初由東向西的進軍很順利,直到梁國碰到劉武的抵抗,進軍才被擋下來。但是七國的軍隊足有五十萬,在叛軍連續的攻打下,梁王劉武是接連向駐守在外的周亞夫求援。但是周亞夫沒有急於一時發兵,而是南下截斷了叛軍糧草後,以靜制動,最後以少勝多擊敗了叛軍。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無疑是周亞夫的功勞最大,因為他懂得製造機會,懂得等待正確的時機,所以才會有三月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叛亂。而這個周亞夫早先就不是一般人,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博的兒子。因為兄長周勝犯了殺人罪,朝廷削掉其爵位,轉給周亞夫繼承。
周亞夫自小熟讀兵法,帶兵打仗自有自己的見解。他改變傳承已久的以戰車為主的作戰方式,轉而以短兵、起兵那樣的衝殺戰術,這一變化也為後來武帝時期對匈奴的作戰提供了戰術基礎。周亞夫治軍極為嚴格,在治下的軍隊紀律極為整肅。漢文帝時期,匈奴進犯長安,文帝分派了周亞夫等三位將軍,分別駐紮在長安外圍。在文帝親臨犒勞三軍之際,只有周亞夫的軍紀是嚴整威武的。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漢文帝對周亞夫是讚賞有加,在他臨死之際都對將來的漢景帝叮囑再三,說周亞夫實在危難關頭靠得住的將軍。事實證明了漢文帝的判斷是正確的,周亞夫帶軍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漢景帝三年,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
-
5 # 講故事的孟小寶
漢高祖劉邦將自己的子侄們分封在全國各地為王,給他們很大的軍事和政治權力,想依靠這些諸侯王的勢力來鞏固漢朝的天下,這些王爺們只要不犯大罪,王位就可一代代地傳下去。後來每換一個皇帝上臺,就要封幾個諸侯王,到漢景帝當皇帝時,已經封了28個諸侯王。
這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諸侯王們,各人有各人的領地,在自己這一片領地上,他們就像皇帝一樣地發號施令,沒人有權過問。日子一長,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有的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有的自己開採銅礦鑄錢,有的甚至想當皇帝。
御史大夫晁錯是個很有眼光的人,他覺得,諸侯王的勢力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控制,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對國家不利,便向漢景帝上書,分析諸侯王的功勞與過錯,建議把他們的領地收回一部分,削弱他們的勢力,勢力小了,即使發生動亂,也不會帶來多大損失。漢景帝早就看出諸侯王的勢力太大,想採取措施加以控制,便同意晁錯的建議,委託晁錯具體辦理。
晁錯先從楚王劉戊下手,說他不遵守孝道,在太后去世期間還飲酒作樂,應該殺頭,可從輕發落,削掉部分領地,景帝將楚王的東海郡收回。晁錯又將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分別削去一部分封地。
在準備再削吳王劉濞的封地時,發生了動亂。
吳王劉濞聽說了楚王、趙王、膠西王都被削了封地,心想很快就要輪到自己了,不如借這個機會造反,說不定還能夠擴大自己的地盤。
劉濞做好準備,果然聽說朝廷要來削奪自己的封地,心中大怒,立即要發兵造反,但又怕自己的力量太單薄,便給20多個諸侯王分別發出通知,說奸臣晁錯當權,要對我們劉家的天下不利,我們不如乘機起兵,逼皇上殺死晁錯。
吳王的通知一發出去,已經被削去了封地的趙王、楚王、膠西王早就窩了一肚子的火,立即表示同意,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發兵響應。七個藩王約好了時間,一同舉兵,先向最近的梁王劉武發動進攻,打出了誅滅晁錯的旗號,矛頭直指長安,這就是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
曾做過吳王劉濞丞相的袁盎和晁錯有仇,便透過竇嬰的關係向漢景帝建議:“七國發兵,目的是要殺了晁錯,並收回削地命令,只要皇帝接受這個要求就行了。”漢景帝本來已派周亞夫領兵去平定叛亂了,聽袁盎這麼一說,心想:“既然殺了晁錯就能罷戰,何必捨不得呢?”袁盎還向漢景帝表示,只要殺了晁錯,自己保證能去勸吳王等人收兵。漢景帝便派人秘密地殺了晁錯,然後派袁盎做使者,勸吳王、楚王等收兵。
袁盎帶著皇帝的使節,來到吳王劉濞軍前,對吳王說:“晁錯已被殺死了,皇帝也不再堅持削奪諸侯王的封地了,請你們快退兵吧!”吳王劉濞大笑:“我早就想當皇帝了,不乘這個機會下手,還等什麼?你當我真的只想殺一個晁錯嗎?”他不但不同意退兵,還把袁盎關了起來。漢景帝知道了真情後,一面後悔不該殺了晁錯,一面命令周亞夫趕快出兵。
周亞夫到了滎陽後,會齊各路人馬,在各個要道處佈置了軍馬,擋住吳王和楚王的大軍,不讓他們前進,卻又不和他決戰,雙方對峙起來。過了幾天,周亞夫命令自己的主力大軍向後退出三天的路程,吳王和楚王見周亞夫大軍向後撤退,以為周亞夫害怕了,更加輕敵,連忙通知其他幾個諸侯王奮力前進,自己和楚王率軍緊追在周亞夫的軍隊後面。
周亞夫退夠了以後,又命令士兵駐紮下來,教士兵關緊營門,不和敵人決戰,如果敵人進攻,就用弓箭將他們射回。吳王的軍隊急得不得了,衝了好幾回大營,都被弓箭射住,白白丟了許多人的性命。
在和敵人相持的時候,周亞夫又派出兩支精兵,繞到敵人後面,把吳、楚兩軍的糧草全部搶了過來,能運的運走,運不走的就地燒燬,吳楚大軍幾十萬,一天沒糧就急得嗷嗷叫。不幾天吳楚聯軍便軍糧斷絕,吳王父子兩人悄悄地逃走了,士兵們也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周亞夫乘機發動進攻,楚王兵敗自殺;吳王逃到東越,被東越王誘殺。
吳王、楚王一死,其他各小王侯紛紛投降,不到三個月,“七國之亂”
便被周亞夫平定下去了。
-
6 # 中老年講壇
表面上看是晁錯引起的,其實是漢景帝因當下同姓諸侯國的勢力過大,進而威脅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惱,想透過削藩加強王朝的權力。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諸侯國雖仍然存在,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也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
7 # 探索0解密
漢高祖劉邦在剷除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的過程中,分封劉姓子弟為王,去接替空出來的王位,那就是同姓王。同姓王起初只有九個,後來逐漸增加,傳到漢文帝劉恆的時候,已經增加到二十多個,其中領地最大的有齊、楚、吳、荊、燕、淮南等。這些王國所領有的土地,合起來佔了西漢帝國土地的大半。皇帝直接統轄的地區,僅僅只有十五個郡,並且這十五個郡當中往往還有列侯和公主的領地,真正屬於皇帝能管轄的土地,也就只有十個郡左右。
劉邦生前認為同姓王都是他的兄弟子侄,是靠得住的,可是事實上同姓王勢力大了照樣也會造反,要來奪取皇位。漢景帝時候的七國之亂,就是同姓王想來奪取皇位的一次嚴重叛亂。
早在七國之亂以前,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和六年(公元前174年),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已經發動過叛亂,因為叛亂的範圍比較小,很快被鎮壓下去了,影響不大。比這兩次叛亂更早一些,吳王劉濞也已經在準備叛亂了。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二十歲的時候被封為吳王,掌管東南地區三郡五十三城的封地。他倚仗自己封國內自然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大量採銅鑄錢,煮海水為鹽,蓄積財富。他為了收買民心,宣佈免除封國內的賦稅,並且招降納叛,拚命擴張勢力,準備用武力推翻漢朝的中央政府。
漢文帝立自己的兒子劉啟為太子。不久,吳王劉濞把他的兒子送到長安來,名義上是陪伴太子一塊兒學習、玩耍,實際上是送個兒子到皇宮裡作抵押,迷惑一下漢文帝,表示他並沒有謀反的野心。太子劉啟和劉濞的兒子都很喜歡賭博,兩個年輕人火氣都很旺,賭著賭著就會吵起來,有時候甚至還動手打架。有一次,兩個人又打起來了。太子劉啟順手抄起賭博用的木盤,扔了過去,一下子就把劉濞的兒子給打死了。劉啟派人把死者的遺體送回吳國去安葬。吳王劉濞看到兒子的遺體,先是大哭一場,接著怒氣衝衝地說:“我和當今皇上是同一個爺爺的孫子。我的兒子既然死在長安,就應當在長安的皇陵裡安葬,為什麼要送同來?”他派人把兒子的遺體又送往長安,硬要在皇陵裡安葬,用這種要挾的手段向漢文帝示威,並且從此以後,他就假裝有病,不再到京城裡朝見皇帝,更積極地準備造反了。
古代風景畫鑑賞對於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王國叛亂事件,一些擁護中央集權制度的大臣和官吏,都感到事態嚴重,應當迅速謀求解決的辦法。有個叫做賈誼的大臣,曾經給漢文帝上書,指出當時王國勢力過於強大,猶如一個人犯了腫病,一條腿腫得像腰那麼粗,一個指頭腫得像一條腿,應當趕快醫治才好。賈誼認為醫治的辦法最好是分割諸侯的王國,削弱他們的力量,力量小了,也就不會造反了。太子劉啟的管家晁錯〔晁cháo〕,也跟賈誼有同樣的看法,建議漢文帝削減王國的領地,分散他們的力量。漢文帝明知他們的建議都很好,可是覺得時機還沒有成熟,不能太性急了。他只是在齊王劉側死後,因為沒有兒子繼位,才把領地最大的齊國分成了六個小國,又把曾經發動過叛亂的準南國分成了三個小國。
古代山水畫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在四十六歲那年去世了。太子劉啟做了皇帝,就是漢景帝。漢景帝任命自己的管家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又一次建議削奪王國的領地。他對漢景帝說:“吳王因為兒子被打死,假裝有病不來朝見天子,這種狂妄的行為,按照古代的禮法應當殺頭。現在他不改過自新,反而更加驕橫,應當趁早削奪他的領地。”漢景帝說:“削奪他的領地,他造起反來怎麼辦?”晁錯說:“削奪他的領地,他要造反;不削奪他的領地,他也要造反。削他的地,他早一點反,危害小一些;不削他的地,他晚一點反,準備得更充分了,危害就更大。”漢景帝認為晁錯說得有道理,就開始實行削弱王國的措施。他先從其他幾個王國下手,先把楚國的一個郡、趙國的一個郡和膠西國的六個縣削減下來,劃歸漢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吳王劉濞看到漢景帝已經削了三個王國,下一個就要輪到他了,決定用武力對抗。他聯合了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印〔áng〕、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一起出兵,於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發動叛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就是要求殺掉漢景帝身邊主張削弱王國的晁錯。這當然是一個藉口,實際上是吳王劉濞糾集分裂割據勢力,想要奪取漢景帝的皇位。漢景帝一方面派太尉周亞夫和大將軍竇嬰等分頭率軍應戰,另一方面卻又不願意戰事擴大,真的把晁錯殺了,藉以緩和七國的敵對情緒。漢景帝雖然殺了晁錯,可是吳楚七國仍然沒有停止軍事行動,還是一個勁兒的向西北進軍。
古代風景畫鑑賞被漢景帝派去平亂的太尉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很善於用兵。他接受平亂的任務以後,對漢景帝說:“楚國軍隊很剽悍〔piāo hàn〕,跟他們正面作戰很難取勝,應當斷絕他們的糧道,才能制服他們。”漢景帝批准了周亞夫的作戰計劃,周亞夫領兵出發了。
軍隊來到霸上,有個叫趙涉的人攔住周亞夫的馬車獻計說:“吳王劉濞佔據的地方很富饒,他招兵買馬,想要造反已經很久了,這次您出兵去征討,他一定會在半路上山勢險峻的地方設下埋伏,襲擊您的隊伍,所以您千萬不要從老路行軍;應當走藍田,出武關,直奔洛陽,走這條路雖說遠一些,路上要多花一兩天時間,但是走這條路出於吳王他們的意料,他們一定沒有防備,等到您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一定會大吃一驚,以為您是從天而降的。”周亞夫接受了趙涉的意見,大隊人馬從右路直奔洛陽。
趙涉的建議果然起到了出奇制勝的作用。周亞夫率領的大軍很快截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使得聯軍的糧食供應發生很大困難,士兵由於飢餓,紛紛逃散。周亞夫乘機發動猛烈進攻,把吳楚七國聯軍打得大敗。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帶了幾千人衝出重圍,逃到長江南岸的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他想去聯合東越兵捲土重來,可是周亞夫早已懸賞一千斤金子購買他的腦袋,所以東越人不但不幫助他,反而乘機殺了他,把他的腦袋獻給了周亞夫。至此,歷時約三個月的吳楚七國之亂,終於被平定下去了。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戰勝了地方封建割據勢力。從此,漢朝才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社會才進一步得到安定,經擠和文化的發展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
8 # 孤庸書生
“七國之亂”是在西漢景帝在位時期爆發的一次諸侯國叛亂,由於參與此次叛亂的諸侯國有七個,即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以及膠東王劉雄渠。故稱“七國之亂”。
引起“七國之亂”有諸多因素,我們一一來看。
一、郡國並行制是源頭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在繼承秦制的基礎上,又對國家制度進行調整。劉邦在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時認為秦朝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是其短命的關鍵所在。因此,他在剪除異姓王的同時,又陸續分封了九個劉姓子弟為王,史稱同姓王。同時,劉邦在地方上繼續實行郡縣制,於是西漢初年,郡縣制於諸侯王國並行於世,稱為“郡國並行制”。
不可否認的是,郡國並行制在實行初期,確實起到了維護統治的作用。但是,由於分封的同姓王的權利過大,同時又遠離中央。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國實力越來越強,血緣也越來越遠,逐漸形成割據勢力,威脅到中央的統治。因此,中央對王國進行打壓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治安策》的推波助瀾
文帝繼位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日益膨脹,嚴重威脅中央的統治和集權的發展。中央為加強集權,鞏固統治,開始著手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面對中央集權與地方封國勢力之間的矛盾,賈誼向文帝上《治安策》,指出了當時朝廷面臨的多種社會危機,概括為“可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嘆息者六”,涉及中央與地方諸侯,朝廷與北方異族以及社會各階層的種種矛盾。針對中央與地方諸侯的矛盾,賈誼創造性的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即將王國進行分割,削弱其力量。
賈誼
起初文帝猶豫不決,但是兩個諸侯王的叛亂讓他堅定了打壓諸侯勢力的決心。公元前177年(文帝三年)濟北王劉興趁文帝親征匈奴之機,起兵叛亂,但兵敗自殺,濟北王被除;公元前174年(文帝六年),淮南王劉長謀反,事發後被貶於蜀地,結果死於道中。這兩個諸侯王的叛亂預示著諸侯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逐漸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為此,文帝採納賈誼的意見,開始廣封諸侯,從而達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以加強中央集權。
三、《削藩策》是導火索
景帝即位後,雖然諸侯王經過文帝的打壓,但勢力依然強大。中央與地方諸侯王的矛盾本就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再加上文帝的打壓,使中央與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於是,御史大夫晁錯開始與景帝謀劃削藩。
晁錯
公元前155年(景帝二年),晁錯正式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議利用諸侯王犯錯的時機,削減諸侯王的封地。景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於公元前154年,削楚王劉戊的東海郡和趙王劉遂的常山郡,以及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隨後景帝又與大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此事在朝野引起巨大震動,吳王劉濞擔心其封地被削,便聯合楚王、趙王、膠西王、膠東王、濟南王以及淄川王起兵造反,掀起“七國之亂”。
四、影響:
“七國之亂”雖然很快被周亞夫帶兵鎮壓,但它帶來的影響卻值得我們注意。那麼,此次叛亂究竟產生了那些影響呢?
1、同姓諸侯王的勢力遭到致命打擊,經此一戰,景帝收回了各諸侯的邊郡歸朝廷所有;2、將地方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收歸中央;3、禁止諸侯王過問封國政事,使諸侯王的政治影響力大為削弱;4、削減王國官吏,改稱王國的丞相為相,裁撤御史大夫等官職。總之,“七國之亂”反映出郡國並行制的不足,而“七國之亂”的平定,使諸侯王的權力被削,沉重打擊了地方諸侯等分裂割據勢力,使王國實際上變成了和中央直接統轄的郡一樣的地方政權。這也標誌著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解除,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為漢武帝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條件。
-
9 # 風雨滄桑的歷史
吳王劉濞,雖然說是他帶的頭,但是我覺得即使他不帶頭,還會有人,因為統一和分封必然是對立的,朝廷要進行統一,必然會觸及到諸侯王的利益,那麼諸侯王必然會反。我們看看七國之亂的大致過程:
賈誼上書文帝三年(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發兵反叛。六年(前174年),又發生淮南王劉長謀反事件。
不久,文帝接到一封來自梁國太傅賈誼的上書。他所上書即著名的《治安策》。顧名思義,即為國家長治久安之策。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賈誼以傑出政治家的敏銳目光,透過歌舞昇平的表象,看到國家潛藏的巨大隱患。
賈誼所說“可為痛哭者”指的就是諸侯王問題。賈誼形象地將漢朝比喻為患了“大腫”病的病人,小腿粗得跟腰一樣,指頭如大腿,如果不及時治理,必然危及生存。對此,他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即廣分諸侯王子弟,將諸侯國分割成若干個小國,削弱其國力。文帝雖深以為然,但同時認為堅持清靜無為的國策更為重要,因此沒有采納賈誼的建議。
晁錯上書,建議削藩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晁錯上書,建議削藩。當年,齊王劉則死,無子。文帝藉此機會,於次年重封齊王、淮南王時,將齊一分為六,淮南一分為三,履踐了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策。
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值得一提的是,長沙王吳著也死於這一年,由於無後,封國被廢。漢朝最後一個異姓諸侯國隨之消亡。
景帝即位後重用晁錯,兩年中連升兩級,任御史大夫。晁錯是激進的改革派,提出許多改革措施。景帝三年(前154年),他再次建議削藩,上書洋洋三十章,矛頭直指吳王劉濞。
劉濞的驕橫文帝時,吳王劉濞太子入朝,與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一起飲酒、博戲。吳太子與劉啟爭博道,劉啟一怒之下,拿博局砸死吳太子。劉濞由此怨恨朝廷,稱病不朝。文帝最初想治他的罪,但最終還是隱忍下來,並派人安撫他。然而,文帝的寬大卻被劉濞視為軟弱,其行為更加驕橫。
更令朝廷不安的是吳國強大的國力。吳國東面臨海,可煮海鹽牟利。境內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有銅山,劉濞派人鑄銅錢,號稱“吳錢遍天下”。因有這兩項,吳國富埒天子。劉濞依仗其財力竭力籠絡百姓,不收賦稅,甚至出錢僱人替百姓服朝廷的勞役。這一切不能不令朝廷憂慮。
晁錯強烈建議削藩他認為吳王遲早會反,“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晁錯的話令景帝十分震動。此時,恰巧楚王劉戊進京,晁錯便列舉他的罪狀,建議處死他。景帝便以楚王、趙王、膠西王犯法為名,削減了三國封地。
削藩觸動了諸侯王的根基。劉濞知道下一個輪到的就是自己,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六國,準備起兵反叛。當朝廷削奪吳國封地的詔書一到,劉濞率先在廣陵起兵,打出“誅晁錯”的口號。六國紛紛響應,史稱“七國之亂”。
小結由於秦帝國只存續了十五年,使得它所建立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國家模式帶有濃厚的試驗色彩,這種模式是否能夠延續下來,在漢初仍是一個未知數,而當時異姓諸侯王勢力的強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確定性。如果漢初統治者不能很好地解決統一與分封的關係問題,對於後世的影響顯然不可估量。然而,漢王朝畢竟是繼秦之後的第二個統一帝國,無論是秦帝國治國的經驗和教訓,還是完備的官僚體制和統一的觀念,都被作為豐富的遺產保留下來,對秦漢之際的人們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漢初統治者順應歷史潮流,以其智慧,花費百餘年的時間,終於完美地解決了統一與分封的問題。終兩漢四百餘年,諸侯王問題再也沒有成為困擾中央王朝的心腹之患。
在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分封制儘管還一直存在,但已無足輕重,郡縣制已毋庸置疑地成為主流。它在全國範圍內的普遍推行與不斷完善,為建立“上下相維,輕重相權”的行政體制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與分封制不同,作為中央集權制的重要支柱,郡縣制對維護國家統一、保障社會穩定與促進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正因為如此,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代表著時代發展的潮流,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規律。
-
10 # 易觀歷史
吳楚“七國之亂”是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為首發動的一次同姓王聯合大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吳王劉濞為這次叛亂的主謀。劉濞蓄謀叛亂為時已久。這場變亂導火線是,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錯認為吳王劉濞有罪,趁機欲削他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就乘機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發動了聯合叛亂。劉濞發兵二十萬,號稱五十萬,為主力。同時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用“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景帝因很惶恐,先從袁盎議殺了晁錯,想滿足他們“清君側”要求換取他們退兵,但晁錯已死,叛軍不退,還公開聲言要奪皇位。叛軍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為景帝之弟梁王劉武所阻。至此時,景帝才決心以武力進行鎮壓。他命太尉條侯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王所殺。其餘六王皆畏罪自殺,七國都被廢除。
吳楚七國之亂在三個月內全部平息,統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同時取消了王國自行任命官吏和徵收賦稅的特權,削減了王國的屬官,王國的丞相改稱為相,國相還負有監察王的使命,規定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稅”,即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王國的地位已與漢郡無異。
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在制度上,基本解決了劉邦實行諸侯王制度時所產生的弊病,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併為漢武帝以“推恩策”(見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
11 # 武嫂快樂軒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
12 # 隱者康司馬
是西漢御史大夫晁錯削藩引起的,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西漢時期,諸侯國和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了。很多諸侯國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比如劉濞在自己的地盤上煮海造鹽,還私自鑄造銅錢,儼然一個國中之國。太子的老師晁錯多次向漢文帝上書請求削藩,但是漢文帝都不予理睬。
漢文帝死後,太子即位,是為漢景帝。晁錯被任命為御史大夫,他多次揭發諸侯們的罪過,然後將他們的封地削掉一部分。有的諸侯國被削掉一個郡,有的被削掉幾個縣。封地是諸侯的命根子,一下削掉那麼多,驕橫慣了的諸侯都恨死晁錯了。後來晁錯的父親也來勸晁錯停止削藩,但是他也沒有聽!
後來,吳國、楚國等7個諸侯國以誅殺*奸臣*晁蓋為名造反,史稱*七國之亂*。這些諸侯提出只要把晁錯殺了,他們就會罷兵。漢景帝竟然相信了他們的話,下令把晁錯給殺了。晁錯當時正穿著官服辦公,糊里糊塗地就被拖到刑場處死了。
晁蓋死後,將軍鄧公回朝彙報戰況。漢景帝就問:*把晁錯處死了,諸侯們罷兵老嗎?*鄧公是捶足頓胸地說:*吳王為了造反,暗中都準備十多年了!他們早就想造反,只不過拿晁錯當藉口罷了。*鄧公說:*晁錯當初是對諸侯們過於強大感到憂濾,所以才把諸侯的封地削減下來給朝庭,這是萬世功業啊!這事剛施行他就被殺了,內堵忠臣之口,外替諸侯們報仇了。我認為陛下做錯了*。漢景帝面有愧色地說:*你說對了,我現在覺得很遺憾啊。*
-
13 # 相城歷史小學生
引言:
公元前154年,今年是漢景帝劉啟剛剛即位的第三年,心情不錯的景帝正籌劃著全新的一天,突然,一名內侍飛也似的衝進了景帝的宮殿,景帝正要發作,只聽得內侍高聲疾呼:”陛,陛下,不好了,反了,全反,反了!”景帝吃了一驚,忙問道:“該死的奴才,什麼反了!”內侍一邊大喘著粗氣,一邊回覆道:”諸侯,諸侯王們,吳王,楚王,趙王,膠東,膠西,濟南,淄川,這些王全反了!他們說要清君側,誅晁錯。“漢景帝驚得一屁股坐在了板凳上,嘴裡還小聲的嘀咕著“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看著皇帝這番光景,內侍們也不敢作聲,沉默了半晌,漢景帝突然喊著:“去,去叫袁盎過來,還有,周亞夫在哪裡?快叫周亞夫來見朕!”聽了這話,內侍們慌忙退下,諾大的宮殿只剩下漢景帝一人,忽然,一滴冷汗順著景帝的額頭噗通滑落在地上,漢景帝意識到,漢朝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內部危機,開始了!
“吳楚七國之亂”示意圖
這起惡性的諸侯王造反事件,史書上稱其為“吳楚七國之亂”,叛亂範圍之廣,規模之大,戰爭之殘酷均為漢朝首次,一度動搖了大漢王朝的國本,漢景帝被逼的殺死了晁錯以求平息眾怒,卻發現無濟於事。好在父親漢文帝去世前告知他如遇問題可找周亞夫解決,在周亞夫的指揮下,歷時三個月,七國之亂終於被平息了下去。那麼,這起浩大的叛亂事件,到底是誰引發的呢?
一·報私仇——漢景帝為過去買單七國之亂的主導者是吳王劉濞,在他的鼓動下,其他諸侯王紛紛加入了吳王的陣營。吳王為何非要背叛漢朝呢?實際上還是漢景帝自己惹的禍。
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吳王劉濞帶著他的太子來京城朝賀,吳太子與太子劉啟年齡相仿,兩人便相邀一起下棋玩耍,下到關鍵時刻,雙方起了爭執,此時兩人十多歲的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誰都不肯退讓半步,景帝一怒之下抄起棋盤砸向吳太子的腦袋,致使吳太子當場斃命。吳王劉濞遭此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卻因對方是大漢太子也無可奈何。文帝也知道此事太子做的太過分,便安葬了吳太子想要交給吳王,可吳王劉濞堅決不收,最終只得將吳太子安葬在長安,此事草草收場。
漢景帝失手砸死吳太子加速了造反
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史記.吳王濞列傳》對於文帝和景帝來說,這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死的只是一個諸侯王的太子,可對吳王劉濞而言,自己的繼承人,親生兒子在一次人為的意外中死於非命,他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所以在文帝將吳太子棺木交還吳王時,吳王選擇拒絕接受,因為吳王劉濞要透過這件事告訴中央政府,這件事不會就這麼算了,果然,在景帝即位僅僅三年,劉濞便掀起了一場規模浩大的七國之亂,也可以說這是景帝為自己的年少輕狂買的單,只是代價太大了些。
二·太著急——漢景帝步子邁大了漢文帝去世後,國家的經濟水平因為文帝的輕徭薄賦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可中央集權與地方上的諸侯割據之間的矛盾卻日益尖銳,文帝時更多的是處置功臣派問題,對諸侯王問題並沒有過多的干預,導致各地諸侯王的勢力日益增大,給中央集權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漢景帝在即位第二年接受了晁錯建議,對諸侯王以割地的方式進行削弱,楚王被削去了東海郡,趙王被削去了常山郡,膠西王被削去了六個縣的封地。一時間,諸侯各華人人自危,害怕漢景帝削藩削個沒完,下一個就會輪到自己,在這樣的壓力下,吳王劉濞趁機借漢景帝削藩之東風,將那些害怕的諸侯王曉以利害,拉入自己的陣營,為後來的叛亂積蓄力量。
晁錯的建議使景帝步子邁太大了
三年冬,楚王朝,晁錯因言楚王戊往年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請誅之。詔赦,罰削東海郡。因削吳之豫章郡、會稽郡。及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河間郡。膠西王卬以賣爵有奸,削其六縣。——《史記.吳王濞列傳》當然,漢景帝進行削藩政策本質上並沒有錯,這是專制帝王進行中央集權所必須走的一步,但漢景帝在處理這問題上卻太著急,一來是此時漢景帝剛剛即位,羽翼還沒有豐滿,沒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的前提下就著急對諸侯王下手,缺乏前期準備工作;二來漢景帝在削藩問題上太過於草率,僅以削奪土地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企圖打擊諸侯王,勢必會造成心懷鬼胎的諸侯王們狗急跳牆,從而釀成大範圍的反叛事件。
三·早晚會反——諸侯王並不乾淨當初,漢高祖劉邦在統一天下後,選擇剪除異姓諸侯王,轉而大肆分封劉姓諸侯王,並與眾臣殺白馬盟誓——非劉姓而不王!從此,諸侯王的爵位成為劉姓一家的特權。
但特權之下所滋生的必然是腐敗與貪婪,劉姓諸侯王因為祖上的功勳而擁有了極大的權力,在他們看來,這天下是劉姓人打下來的,他們就應該享有特殊的權力。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諸侯王們開始放縱自我。早在漢文帝時期,淮南王劉長就在封國內擅自使用天子的儀仗,並拒絕接受中央政府對淮南國的官員派遣,由自己任命本國的官員,制定相應的法律,淮南儼然成為國中之國。到漢景帝時期,這一問題更加嚴峻,楚王劉戌在國喪期間姦淫宮女,趙王之子在封國內違法亂紀,膠西王劉昂在封地內賣官鬻爵,這些諸侯王所做的事情是紙包不住火的,一旦政府追查下來,那麼其結局必然不太光彩。
以劉濞為首的諸侯王本身都有違法問題
所以,對於這些作法自斃的諸侯王們來說,造反只是遲早的事,而他們所做的壞事也成為吳王劉濞拉攏他們的籌碼。因此,諸侯王們明知自己早晚會出問題,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玩把大的,反倒成全了吳王劉濞。
四·老爹不重視——漢文帝埋下了隱患地方諸侯王割據問題是漢朝自建立以來的一個頑疾,早在漢文帝剛剛即位時,賈誼在給漢文帝的《治安策》中就提到了削藩問題。賈誼認為,貪婪是人的本性,而在巨大權力面前,人的慾望只會越來越大,所以,這些諸侯王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已經獲得的權力,其結局勢必會走向謀反的道路。因此,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略,但漢文帝並沒有重視,反而因為自己的仁慈,給漢景帝留下了大的隱患。
賈誼給漢文帝的建議並沒有得到重視
1.齊王劉襄問題呂后去世後,陳平,周勃等人發動了剿滅諸呂的行動,在這場行動中,齊王劉襄立下汗馬功勞,但因為功臣派的私心,劉襄最終沒能當上皇帝。而在漢文帝劉恆即位後,也非常忌憚劉襄的實力,於是對劉襄採取了一系列軟打擊,導致劉襄英年早逝。在劉襄去世後,漢文帝將齊國分給了劉襄的子嗣,但這些諸侯王因為父親被文帝逼死紛紛懷恨在心,所以在七國之亂中僅齊地的諸侯王就包括膠東,膠西,濟南,淄川四個王,還不包括造反沒成功的濟北王和齊王。
2.淮南王劉長問題淮南王劉長與漢文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淮南王平日裡非常強勢,甚至發動了造反(當然,淮南王對造反可能有誤解,帶著70個人,40輛車就宣佈造反,結果很快被平息並被擒拿)顧及到兄弟情誼文帝把淮南王流放巴蜀,但淮南王不堪受辱,在路上絕食自盡。可文帝並沒有趁機將淮南國廢除,而是將他分給了劉長的四個兒子,可這同樣也給後世留下了隱患。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輂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長安……孝文八年,上憐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歲,乃封子安為阜陵侯,子勃為安陽侯,子賜為陽周侯,子良為東成侯。——《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七國之亂時,吳王曾遣使邀請淮南王劉安一起造反,劉安一直想報殺父之仇,於是滿口答應,可他的丞相帶領淮南國計程車兵開赴前線後卻調轉槍口攻打叛軍,導致淮南王從造反變成了功臣,但淮南王心中的造反之意卻並沒有消除,終於在漢武帝時期淮南王因為造反最終滅國。
淮南王劉長一支造反困擾了漢朝近百年
3.吳王劉濞問題當初,太子劉啟失手打死了吳王劉濞的太子後,劉濞就曾想過造反,對外宣稱生病不能入朝,文帝也曾心存疑惑,並查出吳王實際上是在裝病,扣押了吳國來京城的使者。在吳國使者入京後找來詢問,被告知劉濞是害怕文帝殺自己,文帝在明知劉濞有謀反之意的情況下選擇赦免了吳國使者,雖然短時間使劉濞沒有造反,卻給了他積蓄力量的機會,最終釀成了規模更大的七國之亂。
五·追本溯源——漢高祖劉邦的錯誤決策實際上,吳王劉濞的造反問題,早在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就已經出現,高祖末年,因為淮南王英布的叛亂導致荊王劉賈被殺,考慮到這裡的重要性,劉邦安排了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做了吳王,當劉邦見到劉濞時,突然對他說:”你小子以後肯定會謀反!“嚇得劉濞連連磕頭,果然,在半個世紀後,劉濞發動了謀反。
劉邦錯誤的決斷是諸侯王造反的問題根源
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謂曰:“若狀有反相。”心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史記.吳王濞列傳》當然,劉邦當時可能純粹是嚇唬劉濞的,諸侯王的叛亂問題也並非是劉濞一個人的,他只是這個問題最大的一個麻煩而已。而這個問題的創造者,就是漢高祖劉邦所推行的”非劉姓而不王“策略。本意上,劉邦是在秦滅亡的問題上進行分析,為了維護漢王朝的統治。但實際上,劉邦卻錯誤的分析了,導致給與諸侯王的權力過大。在封國內,諸侯王擁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底,並且可以擁有大量的軍隊,還可以自己鑄造貨幣。吳王劉濞能夠有底氣造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是當時最富有的人,靠著鑄造錢幣和曬海水製作食鹽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他還利用自己吳王的地位,包庇吳國的罪犯,用來收買人心,到景帝時期吳王已經有了多達二十萬的部隊和堆積如山的財富。而這一切,都是當初劉邦所給諸侯王的特權。
結語:七國之亂實質上是一場籌劃了近半個世紀的陰謀,晁錯削藩是導火索,景帝誤殺加速了這一程序,漢文帝的縱容讓諸侯王氣焰更加囂張,而劉邦錯誤的決定才是他們造反的根本,指望透過血緣紐帶來維繫地方的統治,這本身就是不靠譜的,好在景帝之子漢武帝透過推恩令得以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而七國之亂也給後世之人敲響了警鐘,自此後,再也沒有王朝在封王時給予諸侯王如此大的權力了,這也是七國之亂積極的一方面。
-
14 # 魏平子
“七國之亂”沒有誰引起,他是歷史的必然,本質上是分封制和郡縣制在來回拉扯的階段,在西漢初年的一次集中爆發。
西周初年,周天子採取分封制,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形成了貴族統治階層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居於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他們在各自封國內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餘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裡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長子世襲繼承,其餘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是大小宗關係,也是上下級關係。後來春秋末年,禮崩樂壞,屢屢出現,一方面周天子的可封之地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諸侯做大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到後來甚至連周天子分封的諸侯——晉也被自己的卿大夫——趙魏韓取代,這種分封制在六百多年後已經難以為繼。
面對這種情況,各家紛紛實施變法,大致內容都有取消原有國內分封的特權,按軍功重新分配土地之類的。其中以秦國的變法最為徹底和有效,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廢除了分封制,統一採用郡縣制。
郡縣制,是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類似於現在的行政區劃)。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統一。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專制制度的標誌。結果是遭到先前享受了分封制好處的六國貴族的反撲,其中以楚地的貴族反撲力度最大,“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後,西楚霸王項羽重新祭出了分封制,其中包括把劉邦分封至漢中,為漢王。
再後來楚漢相爭,項羽烏江自刎,劉邦採用了一種折衷的方法,即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舉,如楚王韓信,韓王信,項羽那裡叛逃來的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等。
再後來劉邦又覺得異姓王信不過,把這幾個異姓王一一剪滅,規定“非劉氏而王者 天下共擊之”。只有自己的子孫可以當王。
再後來到了漢景帝的時候,漢景帝身邊的大臣晁錯覺得諸侯王尾大不掉,影響中央管理,力薦削藩,引起諸侯王反撲,是為七國之亂。
再後來的時候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基本算完成了分封制到郡縣制的最終轉變。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這項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後來根據這項政令,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歷史的程序就像河水一樣,有時候往東,有時候往西,有時候往南,有時候往北,但最終都要匯入大海。“七國之亂”是這一程序中激起的一朵浪花,沒有晁錯,會有李錯王錯,沒有漢景帝,會有漢襄帝漢簡帝
回覆列表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諸侯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錯開始與漢景帝謀劃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陳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西漢前期形勢圖
等到楚王來朝,晁錯藉機說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
漢景帝下詔赦免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兩年前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隨之景帝又與群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事宜。
漢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吳王劉濞擔心削地沒完沒了,就想進行謀反,遂親往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劉昂同意謀反,並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不久,漢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劉濞徵募了封國內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餘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