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車遊俠

    你在誘導國人。不是固執,這是新生事物,需要時間檢驗,這往往需要幾十年,幾代人。說現在無問題為時尚早,很多解釋不了的問題你研究明白了嗎?歐美人在用中國人實驗,成功就用,失敗和他們沒影響。

  • 2 # 無金1

    看市場上的轉基因大豆油的正常銷售,表明中國人在轉基因問題上並不固執。特別是轉基因疫苗的應用,更說明中國人不固執。證明中國人在安全問題,絕大多數中國百姓是相信中國政府的,沒有崔永元說的中國政府缺乏誠信的問題。

  • 3 # 談科論普

    我試著從研究的視角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概述

    轉基因對應的英文詞語是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簡稱GMO),其直譯應為“基因修飾生物”,在國內通常稱之為轉基因。正式因為翻譯的問題,讓轉基因及其轉基因科普被汙名化了。因為單純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轉”具有改變的意思,其結果有好有壞,而“修飾”是為了變更好。

    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的轉基因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第一代產品主要涉及到遺產物質被隨機地插入到目標植物的基因組中,但是第二代產品越來越多地利用更加微妙和精密的技術,包括同源轉基因修飾,基因組編輯,表觀遺傳修飾。因而轉基因這個術語無法準確地描述一系列當前可以讓目標遺傳變化引入到作物中的廣泛技術,比如同源物種的基因轉移、精確到植物基因組的定點修飾,以及不改變基礎遺傳序列的表觀遺傳修飾。

    近年來,“轉基因”多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檔案中。自2007年至今,中央一號檔案已有6次明確提及轉基因。其中2007年提出要“加強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管理”。2008年則強調“啟動研究”。2009年、2010年為“加快研究,加快商業化”。2012年為“繼續研究”。2011年、2013年,中央一號檔案未提及轉基因問題。而2014年中央一號檔案中的表述為“加強以分子育種為重點的基礎研究和生物技術開發”。 2016年4月13日,農業部召開發佈會,迴應轉基因領域幾大焦點問題,這也是農業部門第一次就轉基因問題主動召開專題新聞釋出會。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釋出的調查結果顯示:57%的受訪民眾認為食用轉基因食品不安全,只有37%認為安全。而受訪科學家群體中,88%的科學家認為轉基因食品安全,僅有11%的科學家認為不安全。中國消費者2012年對轉基因的接受度從2003年的61%下降到24%。雖然我們對轉基因科普開展了大量工作,也有眾多學者呼籲加強轉基因科普,但是似乎收效甚微。

    作為一種技術,轉基因是一個高度政治化了的科學研究領域,中國不僅需要轉基因技術,同時也需要轉基因科普。公眾會透過一系列“透鏡”來對科學進行理解,包括文化價值、政治立場等。同時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理論和結論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受眾,從而促進公眾對以轉基因為代表的爭議性議題的科普。

    公眾對轉基因的態度

    傳統上,科普工作一直是以缺失模型為指導的,這種模型隱含了“科學知識是絕對正確的知識”,以及公眾是等待科學知識灌輸的“空瓶子”這樣一種假設,其目標是補償公眾在科學方面的缺失。希望科學普及可以向廣大公眾“兜售科學”以促進他們對科學的支援和科學的合法性。並且主要透過政府或者國家利用整掌握科學知識的人來促進知識的“灌輸”和傳播,並認為:科學技術都是好的, 都是具有無需懷疑的正面價值, 自然科學的方法現在或者將來將能解決人類一切領域的問題。然而,社會科學研究表明公眾對一個議題具有更多的科學知識和資訊並不必然促使他們對具體科學發現的更大的支援,有時候甚至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在科學問題上之所以會出現“知識越多越反動”的情況,部分原因在於公眾的“偷懶”行為,即動機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和證實性偏見(confirmation bias)。當與公眾所持觀點相符合的資訊在權重上超過不符合公眾所持觀點的資訊時,動機性推理就會出現。這也有助於解釋同樣的科學資訊對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同時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此外,公眾會尋求那些與他們的既有想法相一致的人、媒體和資訊,所以當人們遇到新的轉基因資訊時,往往本能地拿它與既定態度做一比較,然後迅速做出決定,自然,多數的決定是迴避或拒絕。從證實性偏見來說,人們會根據專家與其觀點的一致性來評估專家的公信力。

    在對缺失模型進行批評,並借鑑動機性推理和證實性偏見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到知識水平在公眾對某個議題的態度方面只佔到很小的比重,因為風險意識並不是由公眾對潛在危害所具有的知識決定的。而公眾在認知上又是吝嗇的,他們會採用認知捷徑(mental shortcut)來處理資訊,公眾不太可能會利用可獲得的所有資訊來做決策,相反,他們會依賴低資訊理性(low-information rationality),也就是說,人們不依賴所有可獲得的資訊,而是依賴於對資訊的信任進行決策。

    不同的人對科學具有不同的觀點,因而也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公眾,包括科學家,會利用四種“過濾器”(filter)來篩選資訊:即讀寫能力(理解詞語和故事意義的能力),圖形能力(學習圖形的能力),計算能力(理解數字的能力)以及“關聯能力”(ecolacy)(理解複雜關係的能力)。但是讀寫能力+圖形能力+計算能力並不等於“關聯能力”。所以當科學家們透過數字來進行傳播、而記者和普通公眾主要透過文字和影象來進行理解的時候,科學傳播的障礙就會出現。

    決定科學態度的三個層次

    Brossard認為公眾對科學的態度主要受到三個層次的影響:個人特質,資訊氣候,社會政治和文化情境,社會科學研究則側重於影響公眾輿論的資訊氣候(information climate)方面。認知捷徑(mental shortcut)對公眾科學態度的影響要超過科學知識的影響,而資訊氣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著人們採用的認知捷徑。

    框架(framing)理論認為:所有的資訊都是參考依賴(reference-dependent)的,並且是基於人們已有的信念的。框架理論會影響受眾如何想,影響受眾如何處理和儲存資訊,將受眾的注意力引到事實的某些方面,從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那種認為公眾在科學議題方面只會聽從科學家的觀點是缺失模型的一種思維,在新技術的傳播方面,科學家缺乏獨佔權,因為各種團體都在設定其觀點框架。框架幫助公眾決定為什麼某個議題重要以及幫助他們處理高度複雜的資訊。所以公眾會從多種渠道獲取相關的資訊,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不存在沒有框架的資訊。

    一個既定的框架資訊對於不同的受眾具有不同的意義,因為每個受眾都會對資訊進行過濾,受眾對框架資訊作何反應取決於他們對釋放這些資訊的人的看法。而眾多利益相關方會透過多種框架對資訊氣候施加影響,包括大眾媒體,決策者,科學家,科研機構部,農民,產業,活動團體,消費者團體等等。而對這些資訊的闡釋也受到人們的文化,政治立場,對科學的興趣,世界觀,信源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學者格伯納及其同事透過對電視效果的研究提出了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該理論認為大眾傳媒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透過“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等形式傳達給受眾,從而潛移默化地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當大量看電視導致不同社會群體的意見趨同化時,就會發生主流化的後果。當教養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體中非常突出時,就會發生共鳴。絕大多數公眾並不直接與科學家進行接觸,相反他們主要從媒體上獲取相關的資訊,所以公眾對科學家和科學的印象往往來自於大眾媒體的刻畫,比如公眾對奈米技術的看法來自於諸如《終結者3》的電影,他們對科學家的印象來自於《生活大爆炸》的電視節目和《回到未來》這些電影,所以涵化理論也是媒體對公眾科學態度塑造的另外一個方面。

    有關轉基因的辯論不僅僅涉及到技術層面,而且涉及到倫理、法律和社會的層面,而文化和政治經濟情境則是塑造科學傳播環境的一個重要維度。在決定一個議題如何被界定方面,文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關轉基因的文化和社會政治情境就包括監管問題,風險和收益,國際貿易,消費者選擇,自然調控等,所以在公眾做出涉及到科學議題的決策時,科學有時候只起到很小的作用。當科學、政策和政治被結合起來的時候,科學就存在著被極化和被政治化的風險。科學傳播,特別是轉基因科普的問題並不在於公眾科學素養不足,公眾不信任科學,真正的原因在於科學傳播環境受到了汙染,即對科學事實存在分歧,並且這種分歧被動機性推理和證實性偏見放大。楔形議題(wedge issues)會將公眾分為不同的陣營,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專家的參與,轉基因等爭議性話題在現代政治中就變成了一個潛在的楔形議題,而爭議各方在向其他人傳播資訊方面都有著十分有效機制,這進一步讓轉基因科普變得極化。

    科學與公眾對話的構建

    透過上述分析和討論,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待轉基因等一系列爭議性議題方面,公眾會採用認知捷徑來處理複雜的資訊,同時他們還受到動機性推理和證實性偏見的影響。科學傳播的情境牽涉到文化和價值的問題,因為所有的資訊都是被框架化的,不存在沒有框架的資訊,因而在轉基因科普方面,應該從信任的構建,對證實性偏見的抵制等方面進行研究,並讓公眾作為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到科學傳播過程中來。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知識水平難以決定轉基因態度。同時公眾也是多元和複雜的,在2011年開展的公眾對科學態度的調查中,英國科學促進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of Science)就識別出對科學持不同態度的6個群體,自信的參與者(Confident Engagers),存疑的參與者(Distrustful Engagers),晚期採用者(Late Adopters),關注者(The Concerned),漠不關心者(The Indifferent)以及閒散的懷疑主義者(Disengaged Sceptics)。上述6個群體對科學的態度各不相同,因而在開展轉基因科普方面,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群體採用不同的科普策略。

    科學傳播有助於抵制科學議題的極化和爭議,公眾瞭解越多科學,越有助於他們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決策,而公眾參與科學並不意味著說服,但是“與科學知識的多寡相比,對科學權威的尊重更加能引導人們對轉基因的支援,而與科學家的直接接觸則有助於消除陌生,建立科學權威。”特別是在公眾對科學“興趣有餘,信任不足”的情況下,更應該注重建立公眾對科學的“體制性信任”。因而在個人特質層面來說,要透過改善公眾對科學(家)的信任、促進公眾參與科學來實現公眾對科學的理解。

    此外,破解轉基因科普被極化的困境也需要在資訊氣候方面採取措施,讓轉基因科普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如上文所述,公眾獲取科技資訊的渠道主要來自於媒體報道,同時框架理論和涵化理論在促進公眾對科學態度方面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但是媒體上有關轉基因等爭議性議題的報道大多數以負面為主,因而科學傳播者應該主動發起議題,對轉基因科普進行議程設定,主動介入傳播過程,促進有利於轉基因科普的資訊氣候。

  • 4 # Ps69Yukikaze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近年來,常有一些濫用食品新增劑、農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汙染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導致有不少人開始排斥一切“人工”生產的食物,追求“純天然”。他們認為,所有的工業化生產的東西都是不好的,包括轉基因農作物,都是與“自然之理”相違背的。實際上,追求純粹的“純天然食品”,根本無法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而且,用小作坊式的食品加工方式,由於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監管,更容易造成有害物質滋生,例如花生、玉米等如果儲存不善,會被黴菌汙染,產生劇毒的黃麴黴素和伏馬黴素。

    轉基因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技術,理論上說,萬一有人有意或無意在作物中轉入了能表達有毒物質或過敏物質的基因,那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這種潛在的風險是存在的。所以,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發展轉基因技術的時候,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科學家們也都特別強調,需要加強對轉基因技術研究和應用的潛在風險的控制。但風險不是現實的、已經存在的危害或危險,而是指某一特定環境下,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隨後,世界各國都建立起自己的評價體系,對要上市的轉基因產品進行充分的論證和檢驗。雖然各國進行安全評價的模式和程式不盡相同,但總的評價原則和技術方法,都還是按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制定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在1997年提出的用於評價食品、飲料、飼料中的新增劑、汙染物、毒物和致病菌對人體或動物潛在副作用的科學程式,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制定風險性評價標準和管理辦法、開展食品風險性評價以及進行風險性資訊交流的基礎。

    其實,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不瞭解生物農藥的作用機制。人和其他脊椎動物(鳥類、魚類、家畜類)胃液的pH在1.5~2.5之間,屬於強酸性環境,並且含胃蛋白酶。而Bt蛋白只有在鹼性環境中才能被啟用,因此,進入人等脊椎動物的消化道以後,會很快被消化酶分解為氨基酸。所以,人和其他脊椎動物就算吃了抗蟲轉基因作物表達的Bt殺蟲蛋白,也不會中毒。其實,Bt生物農藥早已投入使用,甚至在自然環境中,人們也會接觸到Bt殺蟲蛋白,這些並沒有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在描述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吃起來一樣安全的時候,權威機構會說,它們是“實質等同”的。例如Bt抗蟲轉基因作物,可等同於普通作物、Bt基因DNA和Bt蛋白。其中DNA是一般認為安全的成分,無需單獨檢驗。因此,只需確認Bt蛋白無毒,就可認為Bt抗蟲轉基因作物和普通作物實質等同。

  • 5 # 小城市下水道

    現在看來轉基因的勢力太大,以其一味為反對而反對,我看到是可以這樣折中一下,國家規定,凡事市場上出手的各種食品,強制在醒目位置必須標出是否為新增轉基因食品,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誰愛吃什麼自己選擇,也就是要讓消費者有知情權。

  • 6 # 南徐老人

    首先,“固執”這個詞說明了你的傾向!這樣的說法,意味著別人說什麼人類命運的道理你也未必會聽…

    那就簡單點吧,超市裡有兩種雞蛋賣,一種是普通雞蛋,也就是洋雞蛋,另一種是土雞蛋也叫草雞蛋,價錢不一樣,我只是要求標註清楚草雞蛋和洋雞蛋,免得買錯,怎麼就踩到某些人的尾巴了呢?到底是誰在固執?難道我不喜歡還需要道理嗎?中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我們從來不喜歡冒沒必要的風險。

    我倒要問問了,在我們已經能夠實現基本的糧食自給的情況下,整這短時間內不可預估後果的么蛾子是要幹嘛?每次我看到一幫自詡科學教徒的傻逼打著科學的旗號批評中醫和批評“阻攔”轉基因的所謂“愚昧”的人時,都會感到可悲得近乎可笑!你們一邊說著中醫不科學,因為無法通證療效及有效成份的中醫是愚昧的!一邊又說只區分了簡單片段的基因表述就敢往生命雙螺旋上貼的轉基因無害!你自己打臉自己就不知道疼嗎?在你沒通曉基因組所有意義之前這麼幹,真的沒問題嗎?

    孟山都他孃的老底你不知道?丫用了多少錢擦屁股,結果直到今天還貽害一方你們不是不知道!銀行貸款還知道迴避不良資產呢!我就算不知道你這玩意兒有沒有害,我要求觀望或者實驗個幾十年不行嗎?又沒到亡國滅種的時候,你就這麼上趕著要當試驗品嗎?你嫌死得慢是你的事情,我他媽就算過河撈金子,肯定也要等第一個人過去,確定水不深才會趟過去!誰還嫌命長啊?!!對於個體的延續,為了續命,我會選中醫,因為它用黑箱理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救了我的命!但我沒有生存之虞的時候,我吃飽了撐得?支援我不能預期的東西?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轉基因有沒有害,而在於…我腦子又沒有進水?憑什麼冒這風險?

  • 7 # 舜也

    關鍵是公信力缺失,很少年偽專家們為了某種利益信誓旦旦的高談闊論。到頭來,被事實不斷的證明,胡說八道。更嚴重的問題是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損害了公信力。有些人大罵美國,私底下子女移民美國。讓人無法相信到乾脆不信。

  • 8 # 蛋白質工匠

    世界各地都有反轉人士,但特點有些區別。

    西方反轉人士,較多是因為宗教原因和生態考量去反轉。(當然也好理解,畢竟他們喊美國人要滅絕美國人或者歐洲人的口號沒人信,喊“美國人不吃歐洲人不吃日本人不吃”那就沒啥好反的了)

    而中國反轉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首先是一個陰謀論,美國人招誰惹誰了?他們吃飽了撐的要來害你?進口出口是兩廂情願的事情,談得上什麼陰謀?記得中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的時候,有不少人在叫喚,把中國的資源換成了花花綠綠的美金,中國虧大了;現在買回來,難道不是用花花綠綠的美金換回美國的資源?按理應該舉雙手贊同才是。

    第二個是誤導資訊滿天飛。“美國人不吃,歐洲人不吃,日本人不吃”,雖然中國經濟實力已經上升到全球第二,但國人能夠走出國門去見識一下的,還是一小部分,所以這樣的謠言依然甚囂塵上。但作為反轉的旗幟性人物崔永元,雖然去美國考察之前以為“美國人不吃”,但考察回來後,說法是“美國人糊里糊塗吃了二十年轉基因”,怎麼就沒反轉人士聽崔永元的呢?

    第三個對國產轉基因打壓。假如說轉基因可以選擇性地滅絕人口,難道我們不是更加應該發展中國自己的轉基因,也選擇性地去滅絕美國人?

  • 9 # 垣古匆匆

    自然界溫度溼度等環境影響動植物及微生物的分佈,那轉基因食品是否會影響人體內環境的溫度、溼度、酸鹼度?是否會導致人體血管通行情況等等?這些是基於宏觀狀態下的物理變化影響,但有時它對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卻遠遠超過微觀層面的化學變化影響!所以轉基因食品除了微觀層面化學變化的影響研究外,還必須得到宏觀層面的研究資料才能推廣!

  • 10 # 湧波2

    本來對轉基因食品持中立態度,但非常支援崔永元提出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經過一段時間的參與後,發現一些人士發言有些不負責任,雙方都有。但一些急功近利的挺轉人士的言論讓人非常反感。好像科學的大旗一舉就佔據了制高點,一些謾罵,貶低甚至造謠中傷的輿論鋪天蓋地,這反而讓我懷疑他們的用心,我就是這樣逐漸被他們的言論推向了他們的對立面。我目前仍然主張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不知是否有和我一樣經歷的那些人口中的反轉人士呢?!

  • 11 # slience36896972

    有些人或者說已經不是人的傢伙真是太固執了。轉基因這種事怎麼能夠這麼犟呢?別人不想吃,你非要讓別人吃。吃不吃到底誰說了算?難道自己的手腳,自己的嘴都不能做主?這已經不是固執了,而是陰謀。

  • 12 # 當代的華佗

    不能說是固執、國人是在抗爭、和堅持偽科學的挺轉在抗爭。轉基因技術你不能用在人們一日三餐的食品裡、尤其世界都在爭論、懷疑、且很多國家的科學家已經發現它的危害性了、不安全、這是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就更不能大量進口轉大豆、玉米給老百姓吃了、且更不能推廣它!

  • 13 # 手機使用者6636435027

    令人噁心的定義,這問話就是轉基因僱傭狗的固有思維模式,先給你戴一頂帽子,然後你說是固執,你不說這帽子先固定住再說!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轉基因僱傭狗在中國胡作非為的表演絕對是傷天害理的做為!

  • 14 # 晴月浩新雪

    出於無知罷了。中國雖然經歷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留學潮和大學擴招等重大教育上的舉措,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和不錯的成績,但在科學理性精神上的培養仍非常不夠。轉基因的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深的道理,即便沒有生物工程的基礎,想要探尋究竟的人只要本著求真的心態稍加學習和了解,便能有一些有意義的判斷。很多人比印度文盲強一點點,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原本認字可以讀點書,但他們卻把那點認字的本領揮霍在文娛八卦和網路憤青上,捧著一些不知道幾手的帶有偏見的資訊還一副“誓死捍衛”的樣子,既可憐又可笑。而且現在的教育和考試製度對科學精神的培養很有限。實際上,除了文盲之外,科盲和法盲應該是普及教育的消滅物件,某種意義上說,科盲和法盲對社會的影響不亞於文盲……

  • 15 # 藍天探索08

    我看了一些偷換概念的觀點在上面誤導大眾,特想說點。有人說科學家只有少數反對轉基因的觀點不正確,科學家不會是傻瓜,只是沒直接說出自己反對而已,沒說的不代表支援轉基因。

    中國缺的是安全農產品,轉基因並不是不需施農藥化肥,並不是栽培在沒有農藥化肥重金屬汙染的土地上,轉基因農產品餵養動物都生病,耐除草劑轉基因農作物種過的地,其他植物生長髮育不正常,等等,都說明轉基因並不會帶來安全。

    美國高科技均對中國限制出口,為什麼轉基因不受限?中國辦世博會和奧運會為什麼要向外承諾不使用轉基因農產品?在中國出口的農產品中檢出轉基因為什麼要退貨?

    我的主張就是讓中國挺轉的組成一個轉基因農產品安全性試驗團,在公眾監督下,每天吃二餐真正的轉基因農產品,持續三十年,另選一批反轉的作對比,最後看結果就知道轉基因農產品是否安全。這才具可信度,其他證明轉基因安全的說法少來忽悠。

  • 16 # 大山遠川

    題目就有問題,國外就不煩轉了嗎?被查出轉基因粽子,粽子是稻穀做的,全部被國外海關退回。轉基因並不安全,推廣他的假借科學技術的幌子,實則眼裡唯利是圖而已。轉基因高利潤的前提下,他們有大把資源將之宣傳安全化,科學化。吃什麼補什麼,吃什麼藥治什麼病,吃人工強制變態的的作物,保不準不變態,等等很多問題。

  • 17 # 向日葵161690500

    既然呵斥反對轉基因的人是無知、是別有用心的,那麼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出臺明文規定、標識清楚轉基因與非轉基因,讓老百姓自己自由的選擇和購買。覺得轉基因好、喜歡吃的人,那就吃轉基因;覺得轉基因不好、味道不喜歡、感覺相對也不安全的人,可以不買不吃……與其爭論不休、惡語相向、避重就輕、各種資料理論,也還無法證明其轉基因是否若干年後真的無毒害,無副作用、是否一勞永逸的安全性,那就要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標識清楚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包括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還社會、還轉基因一個清白;還老百姓一個公平、公正,自由選擇的權利……

  • 18 # 時光帶不走初心

    轉基因安全問題真成了月經話題了。

    看著這個問答中的幾個貼。感覺挺轉人士越來越沉不住氣了。扣帽子越來越嫻熟,甚至連心理學都扯出來了。

    趨利避害是生命的本能,無關學識、無關素質、無關心理。

    轉基因如此受人抵制,主要還是盲目的商業化推廣的原因。當年的四環素牙事件已經證明,認為安全的未必安全,但不管最後證明是否安全,後果都由老百姓來承受。安全自然是好的,不安全,老百姓就是小白鼠了。至於所造成的傷害和損失,沒人去負責!正因為如此,挺轉者才如此“猖狂”,反正不用負責,那就大力推廣吧,賺錢是王道啊!

    美國總統肯尼迪幾十年前曾經提出過消費者擁有:尋求安全的權利、選擇的權利、知情的權利、表達意見的權利。

    而似乎在中國有些人眼裡不認可這四種權利,民眾只能選擇吃或者吃或者繼續吃的權利。

    那些挺轉者列舉了各種各樣的資料例子甚至心理學來證明轉基因的安全以及民眾的無知愚昧。

    對轉基因安全有疑問的網友,看到這裡你還會有疑問嗎?

    其實那些挺轉者找錯了物件,老百姓這麼低素質無知又愚昧,真不用你們操那份解放全人類的慈悲心腸。只要你們能說動讓高層領導們先吃,老百姓還有什麼理由反對?

  • 19 # 坎坷人生的淘氣包

    你不固執,請讓你全家公開吃轉基因食品好嗎?

    幹嘛費那麼大的力氣去勸別人吃呢。

    言傳不如身教,不懂嗎?國內從農業部的官員到各路磚家,又加上國家輿論工具,你們累不累啊?

    自己加上全家都吃,就是最有說服力的。

  • 20 # 甲午年34190301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十分固執,請問你為什麼沒事找事,這麼熱衷於鼓吹轉基因農作物呢?

    請問,日本、歐洲這些地小人多的國家卻為什麼沒有提倡轉基因農作物?

    你們打著憂國憂民的幌子,卻幹著禍國殃民的勾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讓孩子快樂重要還是讓孩子吃點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