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沉的經遠
-
2 # 鐵馬冰河wu
前言
司馬昭發兵滅蜀時,蜀漢軍師將軍、羽林中郎將諸葛瞻率軍在綿竹阻抗偷渡陰平後冒險深入的鄧艾孤軍,最終卻被兵微將寡的鄧艾一舉擊潰,幾乎全軍盡沒,瞻與其長子諸葛尚皆戰死。鄧艾則長驅直入成都,逼降劉禪,滅了蜀漢。這些都是史有明載的事實。題幹唯一與史實不符的是彼時諸葛瞻沒有七萬雄兵,他率領的是蜀漢御林軍,也就是負責保衛成都的禁軍,最多隻有兩、三萬人。
諸葛瞻少年得志諸葛瞻,字思遠。他是蜀漢開國丞相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十七歲時娶了蜀漢皇帝(應為後主劉禪之女)的公主為妻,官拜騎都尉。因祖蔭庇佑,次年即為羽林中郎將,之後屢獲升遷,先後為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
名氣高過才幹諸葛亮生諸葛瞻時已年近五十(47),可謂老來得子。但諸葛亮對諸葛瞻卻從不溺愛。
諸葛亮對諸葛瞻的成長、生活、學習要求異常嚴格。他曾在戎馬倥傯之餘,寫下著名的《誡子書》,他在信中告誡諸葛瞻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諸葛瞻雖無乃父那般超拔流俗的稟賦與才華,但成長也很快,他擅長書法繪畫,博聞強識,為官清正,對蜀漢忠心耿耿。蜀國人追思諸葛亮,愛屋及烏,對才思敏捷的諸葛瞻也另眼相看,什麼善政、功勞、好事都記在他的功勞簿上。《三國志》記載: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 。
和登高望遠、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比,諸葛瞻只是德勝於才,其聲望、美譽有拔高之嫌 。
曹魏伐蜀在軍事才能上,諸葛瞻更是遠不如乃父諸葛亮。公元263年4月,曹魏的實際掌權者司馬昭令諸軍大舉伐蜀,命徵西將軍鄧艾率三萬人出狄道攻沓中,以牽制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人自祁山攻陰平附近的橋頭,以切斷姜維的退路 ;大將軍鍾會則統十萬魏軍主力分別出斜谷、子午谷攻擊漢中。
鄧艾一部進展迅速,很快進至沓中,分三路猛攻姜維。姜維聽說漢中已被鍾會大軍攻破,無心戀戰,率軍撤退。此時諸葛緒已陳兵橋頭,姜維只得迂迴北道,企圖攻打諸葛緒側後,諸葛緒膽怯,率部主動後撤三十里,姜維乘勢奪回橋頭。緊接著姜維率軍南撤,同正北上的廖化、張翼、董闕援軍會合,共同扼守劍閣雄關。
鄧艾偷渡陰平十月,鄧艾軍進至陰平,挑選精銳,準備和諸葛緒聯手自江油關直撲成都,諸葛緒認為這點兵不足成事,拒不同意,引軍去同鍾會大軍會合,鍾會密告司馬昭,說諸葛緒畏縮不前,貽誤戰機,將其檻送回京,其軍全為鍾會兼併。
鍾會督軍猛攻劍閣,姜維據險堅守,魏軍屢攻不克,死傷頗重,加上山路艱險,糧食供應困難,十餘萬大軍困在一道逼仄的山谷間施展不開,於是想退兵。
鄧艾建議留主力在此掣肘、牽制姜維,自己率奇兵另闢蹊徑,翻越陰平險道, 出陰平後經江油,直搗涪城 ,然後襲破綿竹,直取成都。鍾會同意了鄧艾的冒險計劃。鄧艾挑選敏捷精悍的將士,率軍跋涉七百里無人險地,鑿山開路,遇水架橋,艱難行進。史載,七百里陰平山高谷深,基本無路可走,艱險異常,鄧艾裹著毛氈,推轉而下,眾將士攀援附藤,翻過一道道山崖,緩慢向前推進。
諸葛瞻父子戰死綿竹,羽林軍全軍盡沒,蜀漢滅亡魏軍出陰平道後突然出現在江油關下,蜀將馬邈慌了神,又不知敵軍虛實,遂開關投降。鄧艾兵不血刃取江油後,立刻向涪城進發,很快逼近涪城,蜀漢軍師將軍、尚書僕射諸葛瞻率數萬御林軍據守該城,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 建議諸葛瞻派兵迅速搶佔周邊各處險要,以阻止鄧艾軍進入平原地區,諸葛瞻當斷不斷,患得患失,猶豫不決。鄧艾軍迅速擊潰了諸葛瞻部前鋒,諸葛瞻被迫退守綿竹,鄧艾則乘勝進擊,途中他寫信給諸葛瞻,欲誘降他,信說:
“若降者,必表為琅琊王” 。
意思是你如果投降,我必保舉你做琅琊王。
諸葛瞻大怒,將鄧艾使者斬殺,於是雙方展開激烈對決,魏軍孤軍深入, 沒有退路,人人舍死向前,銳不可擋,蜀軍大敗,諸葛瞻、黃崇、張遵(張飛孫)皆戰死,御林軍大部覆滅,少數逃散,諸葛瞻子諸葛尚策馬衝陣,英勇赴死。
鄧艾破綿竹後,前方便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 他繼續率軍向成都方向推進。魏軍如神兵天降,突然來臨,蜀漢朝野一片混亂,百姓紛紛出城逃亡,不可禁止。劉禪根據譙周建議,開城出降,還敕令姜維就地向鍾會投降。至此,立國四十二年的蜀漢名實俱亡。
東晉史家幹寶評價諸葛瞻曰:
“瞻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而能外不負國,內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泰始起居注》載:
“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
諸葛瞻智、勇都不如乃父諸葛亮,但忠心與志向卻和諸葛亮一樣。 他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率軍抵抗鄧艾,拒不接受鄧艾高官厚祿之誘降,最後戰死沙場,也算不負蜀漢了。諸葛瞻、諸葛尚不愧是諸葛亮子孫,堪稱三代英傑、一門忠烈。
【插圖源自網路】
,,
-
3 # 石頭說歷史
諸葛瞻敗於鄧艾是真的,但雙方的兵力對比沒有題目所說的這麼誇張。如果諸葛瞻手上真有七萬兵力的話,孤軍深入的鄧艾肯定會命喪綿竹關。那麼雙方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鄧艾方面263年秋,曹魏起兵18萬兵分三路大舉進攻蜀漢。其中鄧艾為左路軍,率領涼州兵士3萬人進攻屯兵沓中的姜維所部。諸葛緒為中路軍,率雍州兵士3萬人進攻陰平橋頭,阻斷姜維退路。鍾會為右路軍,率主力12萬進攻漢中。
姜維擔心被包抄,不敢戀戰,很快從沓中撤退,並虛晃前來堵截的諸葛緒一槍,繞過陰平橋頭,和從成都率軍前來救援的廖化、張翼等人匯合退守劍閣關。可見,鄧艾和姜維並沒有發生激戰,其三萬軍隊並未損失多少。
與此同時,鍾會攻佔漢中大部分地區,直逼劍閣而來,但拿據守劍閣的姜維沒有絲毫辦法。十多萬人每日軍糧消耗巨大,鍾會有了退兵之意。
這時,鄧艾決定劍走偏鋒。他認為既然一時打不下劍閣關,那麼繞開不就行了?況且姜維頂著鍾會十多萬人,就算得知後方被偷襲,也不敢分兵來救。如果姜維分兵來救,鍾會就有了可乘之機。於是鄧艾率軍從陰平山路小道向劍閣關以南進軍,繞過劍閣關直逼蜀漢的心臟地帶。
至於鄧艾率領多少人偷渡陰平,史書上並未記載。但從他所帶將領來看,再根據行軍途中鑿路開山、架橋修路、魚貫而行,並有糧草不繼的記載來看,鄧艾應該是帶了主力的前來的。至少超過了半數,也就是一萬五千人左右。
同時,鍾會為監視鄧艾,派部將田章率軍和鄧艾一同前往。田章所部大概在3000-5000人,因為他在江油關擊破了守將馬邈設定的“三校”伏兵。按兩漢軍制,一校的兵力為1000人,據此推斷田章所部在3000-5000是比較合理的。
所以鄧艾偷渡陰平的兵力為18000-20000,考慮到陰平山道地勢險要,會有一定程度的損耗,特別是鄧艾面對絕路,曾下令讓軍士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鄧艾參與綿竹之戰的兵力大概為15000人左右。
諸葛瞻方面諸葛瞻是諸葛亮的獨子,當時的軍職是代理都護、衛將軍。
代理都護名義上可以指揮全軍。但諸葛瞻是調不動據守劍閣關的大將軍姜維的,實際上只是一個虛職。除姜維之外,蜀漢其他軍隊分佈在東線和南線,防備東吳和南中地區,這些軍隊短時間內也不可能調動。諸葛瞻唯一能調動的就是留在成都的守備部隊,其主力已經由廖化、張翼率領,和姜維一同守備劍閣關了,留在成都的不會很多,估計大概不到一萬人。
除此之外,還有禁軍。因為諸葛瞻還是蜀漢衛將軍,是禁軍的最高長官。所以諸葛瞻是可以調動蜀漢禁軍的。但是禁軍只是負責守備皇宮的,人數肯定不多,大概5000人。所以諸葛瞻可以調動的兵力最多隻有15000人左右。
不過據史書記載,劉禪得知曹魏大軍壓境後,立即進行大赦。可想而知,劉禪這樣做是為了讓這些囚徒上戰場。但成都城內的囚徒數量應該不會太多,最多千數人左右,可能諸葛瞻會帶上一部分囚徒。
所以諸葛瞻的軍隊由成都守備軍、禁衛軍和一部分囚徒組成,兵力15000人左右,和鄧艾相差無幾。
諸葛瞻為何失敗?雖然兵力基本和鄧艾相差無幾,但諸葛瞻畢竟是主場作戰,而且是以逸待勞,據守綿竹,勝算是很大的。不過事實卻是諸葛瞻完敗於鄧艾,自己和兒子諸葛尚戰死,腦袋還被鄧艾砍下做成了“京觀塔”。這是為何呢?
這隻能從諸葛瞻身上找原因了。
諸葛瞻雖然官職很高,但他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缺少實戰經驗。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年僅8歲。此後,諸葛瞻一直被劉禪重點照顧,成年後娶公主,仕途更是平步青雲,35歲就做到了代理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
不過諸葛瞻一直在中央任職,綿竹之戰前沒有任何帶兵作戰的經歷。而鄧艾呢,則是拼殺沙場多年的老將了,從淮南到西北,對抗東吳、平定淮南叛亂、應對姜維,打過不少硬仗,對於戰局的把握遠勝於後輩諸葛瞻。
這從諸葛瞻在涪縣的猶豫不決就可以看出。諸葛瞻從成都進軍涪縣後,黃崇多次建議諸葛瞻火速強佔險要,不要把還在山區的鄧艾放入平原。但諸葛瞻猶豫不決,最終讓鄧艾抓住機會進入平原,錯失良機。
之後,諸葛瞻撤退至綿竹關抵禦鄧艾。其實只要諸葛瞻堅守不出,鄧艾便毫無辦法。但諸葛瞻卻輕易被鄧艾激怒,率軍與鄧艾野戰。起初以逸待勞的諸葛瞻佔據優勢,但鄧艾很快穩住陣腳,最終擊敗諸葛瞻。
-
4 # 深夜聊齋
公元263年,魏國發動了結束三國鼎立局面的滅蜀之戰。司馬昭派遣18萬大軍,兵分三路取蜀。
在丟失漢中後,蜀將姜維立刻退守劍閣,與魏軍相持。而為破解僵局,魏將鄧艾率精兵萬人偷渡陰平,奇蹟般的出現在了成都平原。
在戰爭的最後階段,諸葛亮長子諸葛瞻領兵數萬與鄧艾在綿竹關決戰。結果他和兒子諸葛尚全部戰死,用自己的生命為蜀漢政權劃上了殘缺的句號。隨後,劉禪率眾投降,蜀漢滅亡。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不可能對兵法一竅不通,而且他擁有著數倍於魏軍的兵力,而且是佔據險要、以逸待勞,為何最後卻落得兵敗身死的結局呢?下面,我們簡要分析一二。
一、戰前形勢公元263年,魏發動的滅蜀之戰,幾乎是一場一邊倒的戰爭。原因有二:
1、從國力上講,蜀漢與曹魏已經差了不止一個等級。
從國土面積上講,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佔據著東漢十三州中的青、徐、兗、豫等九州,而蜀漢僅有益州一州之地。
曹魏所有的九州,同時也是當時人口最為稠密之地。據統計,曹魏當時的總人口大約在450萬人左右,而蜀漢僅有人口90餘萬。
與土地、人口相關性很強的因素還有經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經濟,何談戰爭?
蜀漢經濟結構單一,農業勉強自給自足,能帶來“外匯”收入的僅有蜀錦而已。在蜀漢末期,由於連年征戰,朝政黑暗,朝廷已經拿不出足夠的金錢來支撐前線的戰爭。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曹操強大,不可與之爭鋒,如若爭鋒,也要等到天下有變。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蜀與魏之間的國力差距越拉越大,蜀戰爭魏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從人才上講,蜀漢面臨著兵微將寡的尷尬局面。
在蜀漢後期,由於受制於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蜀軍的數量基本維持在10餘萬,除去需要鎮守各地的兵力,真正能夠拿出來的機動力量僅僅數萬人而已,對付魏軍根本是捉襟見肘。
而且,在蜀漢後期,益州本土人士中鮮有優秀人才。原來劉備帶來的荊襄人才幾乎全部凋零,雖然偶然有幾個不錯的降將投誠過來,那也是杯水車薪。因此,我們也通常用“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來形容這一時期蜀漢的人才困局。
二、戰爭經過公元263年8月,18萬魏軍兵分三路伐蜀。其中東路軍由鍾會率領,直取漢中;西路軍由鄧艾率領,攻擊沓中;中路軍由諸葛緒率領,斷姜維歸路。
面對大兵壓境,姜維果斷後撤,退回劍閣。憑藉著劍閣天險,他組織了嚴密的防守,魏軍多次攻打,皆不能克,與蜀軍進入到了相持階段。而由於蜀道艱險,魏軍糧草供應困難,眾將已經有了退兵之議。
關鍵時刻,鄧艾站了出來,主動提出了“偷渡陰平”的計劃。他率領一支萬餘人的精兵,透過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艱難的繞過了劍閣,出其不意的出現在了江油城下。結果,江油太守馬邈投降,鄧艾順利進入成都平原。
魏軍近在眼前,成都城內人心惶惶。劉禪匆忙做出以下決策:一是由諸葛亮長子諸葛瞻率軍抵禦鄧艾,二是召各地部隊救援成都,三是向吳國求援。
劉禪這三招,不可謂不高明,如果實施得當,蜀漢完全能夠吃掉鄧艾,轉危為安。得到命令後,蜀漢在巴東的部隊立即開向成都,盟友吳國也調兵遣將,向成都增援,其老將丁奉還主動出擊魏國壽春,以緩解蜀漢的軍事壓力。
但是,錯誤竟然首先出在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身上。
首先,諸葛家族在蜀漢威望極高,諸葛瞻出馬,也確實能起到振奮士氣、凝聚人心的作用。但是,諸葛瞻長期在成都朝廷中樞,完全不具備領兵打仗的實戰經驗。而他的對手鄧艾,卻是屢次擊敗姜維的沙場宿將,有勇有謀。
再者,雖然諸葛瞻帶領數萬之眾,在數量上要比鄧艾多得多。但是,鄧艾統領的是魏軍精銳之中的精銳,而諸葛瞻帶來的是成都的城防軍加上一些臨時招募來計程車兵,魏蜀雙方在真實戰鬥力上相差太大。
在冷兵器時代,一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精兵,完全可以擊敗數倍於己的烏合之眾。雖然蜀軍戰鬥力差,這也是劉禪能夠拿出來的最後一支能戰鬥的力量。
諸葛瞻的前鋒部隊最初在涪城與鄧艾遭遇,結果剛一接戰,就被鄧艾打得大敗虧輸。
諸葛瞻本來想速戰速決,所以並沒有採納部下堅守不戰的建議,但眼前的現實,讓他開始正視雙方在戰鬥力上的差距。
於是,諸葛瞻放棄涪城,退回到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綿竹關。
諸葛瞻退守綿竹關,這是明智之舉。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鄧艾因為孤軍深入,後勤補給是個大問題。而蜀軍如果能夠堅守不出,等待各地勤王部隊到來,然後合兵一處,必能圍殲鄧艾。
而老奸巨猾的鄧艾,鄧然不會坐視這種結果發生,他使出了“激將法”,勸降諸葛瞻說:“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
諸葛家族祖籍山東琅琊,因此鄧艾以“琅邪王”的高官厚祿,誘騙諸葛瞻投降。
當然,他知道諸葛瞻是不會投降的,只會被激怒。結果,諸葛瞻怒斬鄧艾使者,主動出關與魏軍決戰。
綿竹關之戰進行得十分慘烈與悲壯,儘管魏軍戰鬥力佔優,但因為兵力懸殊,他們一開始幾乎被蜀軍吃掉。關鍵時刻,鄧艾擺出破釜沉舟的姿態,假意要斬掉自己怯戰的親兒子鄧忠,結果魏軍士氣大振,全力反擊並將蜀軍擊破。激戰中,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等主要蜀漢將領全部戰死。
綿竹關一戰,蜀軍雖然戰敗,但仍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此時成都尚有守軍,各地勤王軍正在趕往成都的路上,姜維還在死守劍閣牽制鍾會的魏軍主力。
但是,綿竹關之戰卻是讓蜀漢軍心崩潰的一戰。正因為諸葛瞻在蜀漢享有較高的影響力,他們父子的戰死,更加重了成都百姓的恐慌心理。
因此,在成都的劉禪君臣,也失去了繼續抵抗的鬥志。
所以,諸葛瞻其實是決定蜀漢滅亡的關鍵人物,他與其父親當年最得力的助手馬謖一樣,都敗在“紙上談兵”這4個字上。
-
5 # 堯光
從多種歷史記載對照來看,事情是肯定發生過的。
至於諸葛瞻手裡到底有沒有七萬雄兵,這個不一定。
無論他手裡有幾萬士兵,五千到一萬人應該會有的。
那麼為什麼養精蓄銳的上萬的,會被一些千里奔襲,從深山大溝裡鑽出來的二千疲憊之師打敗?
我想這才是提問者最想知道的原因:
我的看法與大多數人不一樣,兵家勝敗,特別是一家到另一家國土上去打仗的時候。所有的兵書都認為做客的一方,是侵略者,居劣勢。守方是主人,佔優勢。
這只是想當然。
其實從近代的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裡可以看出來,守方的人心向背才是最關鍵的。
蜀漢一直就是一個先軍政權,無論史書或者後人怎麼的粉飾,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三國演義裡面有一段吳主孫權問自己的使者,到了蜀國有什麼看法。
使者說道:”民皆有菜色。“這五個字,道盡了一切。
如果能夠稍微瞭解一下先軍政權下的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那麼就知道為什麼二千疲憊之師能夠打敗上萬精銳之師了。
戰爭從來不是主將兩個人的戰鬥,而是聚集了國家象徵,國家實力,普通百姓,作戰士兵一體的較量。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瞻和他的兒子,手下的大將盡都戰死,還會失敗的原因了。
我只提一個假如,假如他手下計程車兵能夠戰死五千,甚至是戰死三千士兵,那麼歷史就會不同。
抗美援朝的時候,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對武器裝備比自己先進了好幾代的聯合國軍隊,最終能夠取得勝利,除了主帥的指揮外,更大的原因在於,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敢於戰鬥,敢於犧牲。
一個人的敢於犧牲,對於戰爭的影響不一定巨大。
但是所有人都敢於犧牲,對於戰爭的影響一定是決定性的。
-
6 # 降龍十巴掌掌門人
我們先說一下蜀漢的國內問題,分為益州派和荊州派,雖然劉鄢和劉章父子是外來官員,但是他們重用益州本土官員所以在劉章的時候益州人民過的還是很不錯的,就是相當於益州人治理益州人民。劉備打進去後荊州派一下子把益州這塊蛋糕吃了一大半,只剩下殘羹剩飯,益州本土士族當然不可能願意,所以多次阻撓諸葛亮北伐。再說益州百姓過的太苦了,蜀漢的稅收是三個國家最重的,苛捐雜稅多達幾十種。劉備的荊州派把益州人民搜刮的太厲害了,竟然鑄造五百文一個的五銖錢。雖然劉備死後被諸葛亮廢止了但是後果非常嚴重,蜀漢國內經濟一片凋零。再來說一下諸葛瞻七萬軍隊輸給鄧艾二千兵力的事情,看三國志記載鄧艾一路進軍看到的是餓殍遍野甚至和蜀漢軍隊打仗發現蜀漢軍隊也是面有菜色,連軍隊都吃不飽哪來的戰鬥力。相反鄧艾的軍隊得到補給後戰鬥力直線上升,本來就是虎狼之師,而蜀漢精銳都被姜維帶出去了只剩下老弱殘兵來守衛成都。一幫連走路都喘氣的部隊怎麼可能打的過兵強馬壯的鄧艾軍隊。益州百姓過的太苦了,為什麼在劉章之時益州人口有將近二百萬而僅僅過了幾十年人口減少差不多一半,哪怕冒著殺頭的罪名也要跑到別的地方去,人口流失率太高了,留著也會餓死不如跑到別的地方說不定能活下去,跑不了的只會苟延殘喘的活著,誰還想打仗啊,一個天府之國被劉備和諸葛亮折騰的啥樣,怪不得益州百姓厭戰情緒這麼高。
-
7 # 讀春秋思無忌
諸葛瞻7萬對鄧艾2千,開什麼世紀玩笑?鄧艾的兵力應略高於諸葛瞻。
雙方投入的兵力公元264年,魏國對蜀國發動了滅國之戰。
一、魏國投入的兵力
總指揮:司馬昭西線:鄧艾率領3萬多人,由狄道進攻姜維所在的沓中;中線:諸葛緒率3萬多人,由祁山道進攻武都,佔領橋頭,負責切斷姜維退路;東線:鍾會率領10萬多主力,分別從子午道、駱穀道、褒斜道等棧道進攻漢中,然後揮師南下,直取成都。鄧艾決定走陰平時,鍾會又派麾下田章跟隨。因此,鄧艾入江油前,兵力大概4萬。後來,田章收復江油太守馬邈,有得3千人。如此,鄧艾能投入綿竹之戰的兵力總計4萬多人。
二、蜀國投入的兵力
據司馬昭估計, 蜀軍共計9萬,其中守衛成都以及其他邊境的4萬多,鎮守北線的不會超過5萬。
等到劉禪向鄧艾請降時,戶口簿登記在冊的兵士10.2萬人。鎮守永安的羅憲大概有2千人,鎮守南方的建寧太守霍弋有好幾千人,鎮守江油的馬邈有3千人,另外還有其他各地如江州等郡縣。
前線告急時,劉禪已經分別派廖化率兵支援姜維,派張翼、董厥等人去支援漢中的陽安關,這麼滴也得2萬吧。
綜合上述資料考量,姜維退守的劍閣處最多有將士5萬(不考慮已經戰死的),還有1萬士兵在漢中的漢、樂二城苦苦掙扎。所以,諸葛瞻這邊投入的兵力大約3萬人左右。
因此,從綿竹之戰的雙方兵力來看,鄧艾略具優勢。
紙上談兵的諸葛瞻VS實力戰將鄧艾鄧艾佔領江油之後,諸葛瞻率軍抵禦鄧艾。這時,黃權之子黃崇勸說諸葛瞻因趁著魏軍疲敝之際,迅速佔領要隘之地,將魏軍阻截在山地之中。
然而,諸葛瞻卻猶豫不決,以至於錯失時機,鄧艾因此得以順利進入蜀中平原地區。
其實,當時的形勢並沒有那麼糟糕。
鄧艾孤軍深入,糧食供給顯然有問題。其背後是姜維,前面是諸葛瞻,遠處是成都和其他郡縣,另外,劉禪已經向東吳求救,吳將丁奉等人已經在前往蜀地的路上。假使,諸葛瞻能堅壁不戰,同時向姜維求援,等東吳和蜀國其他郡縣的援兵一到,恐怕被包餃子的是鄧艾吧。
因此,對於鄧艾來說,速戰速決是最好的策略。而諸葛瞻此時應該選擇固守城池,堅壁不戰。不過,鄧艾僅僅寫了一份信給他,便使得他傾巢出動,在城外列陣迎敵。可見諸葛瞻不過是紙上談兵,徒有虛名。
一邊是沒有實戰經驗的京都御林軍,一邊是成日與姜維精銳部隊作戰的關中軍,在失去了有利地形的庇護後,雙方勝負幾乎沒有懸念。
一盤散沙的蜀國也許,我們從諸葛瞻的戰前宣言中可窺一二。臨戰前,諸葛瞻曾悲憤地說道:“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
其實,按照上文的分析,諸葛瞻本來有辦法渡過難關,但他卻選擇了下下策——出城迎敵。
其根本原因在於當時的蜀國早已是一盤散沙:姜維駐外,諸葛瞻守內,太監黃皓把持朝政,而三方互生嫌隙。
姜維得知魏國大舉進軍的訊息,請求朝廷派兵增援,然而如此重要的訊息竟被黃皓壓下,貽誤戰機。而諸葛瞻據守的涪縣離姜維所在的劍閣不過100公里,他卻寧願戰死,也不願向姜維求援。
鄧艾本擔心自己將腹背受敵,誰知道蜀國的內訌卻幫了他一個大忙,使得他可以輕鬆各個擊破。
結語:鄧艾為何能完勝諸葛瞻?一半是實力,一半是內訌。
憑藉著父親諸葛亮的光環,未有作戰經驗的諸葛瞻對付鄧艾,就好比紙上談兵的趙括PK白起。諸葛瞻如果能堅壁不戰,與姜維聯手,或坐等東吳援軍到來,他都有機會打敗孤軍深入的鄧艾。然而,鄧艾僅僅一招激將法,諸葛瞻便選擇了死戰。
回想起諸葛亮每次出征都能全身而退,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差距啊。
-
8 # 邢臺大懶牛
如果現實真是這樣,諸葛贍有七萬雄師,蜀國早就滅了。
因為蜀國總人口不過百萬,加上連年征戰,其精銳部隊沒有多少,從司馬昭決定滅蜀,只派十六萬大軍就可以看出端倪。
七萬雄師都在諸葛膽手裡,魏軍主力早就滅了姜維打進來了,就不用鄧艾偷渡陰平了。
蜀國易守難攻,如果派的人沒有對方多肯定是拿不下來的,而據史料記載,蜀國當時總兵力也不過十萬與眾,而當時的精銳應該都在前線。
猶豫前期劉嬋沒有聽信姜維建議,進行防範,所以一開始的魏軍是勢如破竹,打到剪閣才被姜維穩住。而這時,劉嬋有讓廖化等人帶著後備部隊前去支援了,另外其他方向也要防守,所以,諸葛贍可用的部隊非常有限,而且戰力不足。
從另一個方面,屬下建議諸葛膽據險死守,以及鄧艾寫信卻諸葛膽投降,封琅琊王來看,當時鄧艾的兵力或者實力是遠大於諸葛膽,而且是雙方都知道的事實。
鄧艾手裡有三萬精兵,就是路上損失點,加上蜀國的降兵,另外會鍾知道鄧艾偷渡成功後,有派一路軍馬從小道趕了過來,雖然沒說多少人,但是這裡是突破口,估計人也不少。
所以,就綜合實力而言,鄧艾的實力是大於諸葛膽的,而且他們是孤軍深入,沒有退路,而諸葛膽沒有選擇死守,而是進行野戰,對方沒有退路,而且都是精兵,不得不說,這也是諸葛膽的失誤。
其實就真實實力而言,諸葛膽沒有什麼作戰經驗,主要是他父親的光環籠罩著,諸葛亮47才有他,北伐什麼的他也沒參與,很多都是紙上談兵,其真實實力和得到諸葛亮一小部分真傳的姜維沒法比,而鄧艾和姜維交手的記錄是兩次戰勝姜維的,所以就軍事能力而言,諸葛膽也不如鄧艾。
-
9 # 大國布衣
諸葛瞻哪來的七萬雄兵,而鄧艾也不止兩千殘兵,歷史上鄧艾確實偷渡陰平小道,越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地區,鑿山開路,奇襲江油,在綿竹大破諸葛瞻,最終進逼成都,迫使劉禪投降。
公元262年,執掌魏國大權的大將軍司馬昭決定發動滅蜀之戰,他認為蜀漢連年北伐,早已“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執掌耳”,先取西川,三年後再從西蜀順流而下,水陸並進吞滅東吳,實現天下統一是司馬昭的終極目標。儘管魏國群臣皆反對,都認為伐蜀時機未到,但司馬昭仍與司錄校尉鍾會謀劃伐蜀。
263年,經過一年準備的魏國盡起十八萬大軍,分三路南下伐吳,其中東路軍率主力十多萬人,西路軍的鄧艾和中路軍的諸葛緒都各只帶了三萬多人。
魏軍最初進展較為順利,連破漢中數城,姜維與廖化、張翼、董厥等蜀漢將領見魏軍來勢洶洶,正面硬抗恐吃不消,於是決意退守劍閣。劍閣,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這裡地勢險要,道小谷深,易守難攻。姜維充分利用劍閣的有利地形,將鍾會十幾萬大軍擋在劍閣之外,如此天險,孤軍深入的魏軍卻久攻不克,一時大軍士氣開始低落,鍾會便有了退兵的想法。
(劇照:偷渡陰平的鄧艾)
劍閣久攻不克,雙方就此僵持下去顯然對魏軍不利。關鍵時候,鄧艾卻另闢蹊蹺,獻策從陰平繞小道攻涪,涪城是通往成都的最後一座城,涪城危殆,可迫使姜維率軍回援,這樣劍閣勢孤易破。若姜維不率軍回援,則魏軍拿下涪城,便能直指成都,可以說這確實是一個奇計。
鄧艾親自率領三萬多精兵從陰平小道翻越至江油,沿途經過長達300多公里的無人區,一路鑿山開路,造作橋閣,陰平小道掩藏於茫茫大山中,不為外人所知,而鄧艾硬是從這條人跡罕至的小道,身先士卒親自開路,魏軍“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攀登小道,鑿山開路,越過700餘里無人煙的險域,“糧運將匱,頻於危殆”,在克服了這些難以想象的困難之後,魏軍終於通過了陰平險道,順利到達江油。而因偷渡陰平小道而落崖喪命士卒亦達數千人。
(劇照:守衛綿竹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
魏軍猶如天兵將領令毫無防備的江油守將馬邈大為吃驚,最後不戰而降。這說明當時魏軍存者不可能只有區區兩千殘兵,鄧艾出發時是三萬多人,而安全穿越陰平小道抵達江油城下的魏軍人數至少也在兩萬以上,要不然馬邈也不可能被嚇到不戰而降。
江油失守的訊息傳至成都後,後主劉禪急忙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前往抗擊鄧艾,當時蜀漢兵多在劍閣牽制魏國大軍,成都的兵本來就不多。如今鄧艾走陰平小道如天兵降臨,成都危在旦夕,諸葛瞻被寄予厚望可以擋住鄧艾。根據推斷,當時蜀漢全國約有兵力十二萬左右,其中超過一半軍隊守在劍閣,成都的軍隊尚有五萬,因此後主不可能配給諸葛瞻太多的軍隊,諸葛瞻至多有三萬軍隊,以三萬之眾對付兩萬疲勞之師卻不能勝,可見諸葛瞻的行軍打仗能力水平遠不如他的父親。
蜀軍到達涪縣後,諸葛瞻未能聽黃權之言迅速搶佔險要地勢固守,指使魏軍很快被透過涪縣進入開闊的平原,諸葛瞻退守成都的門戶綿竹,鄧艾派使者送書信誘降諸葛瞻,許諾:“諾降者必表為琅琊王”,遭諸葛瞻言詞拒絕,並斬首來使。
(劉禪以白布披肩出城投降,蜀漢滅亡)
綿竹之戰是漢魏的最後一戰,諸葛瞻在綿竹擺好陣勢等待鄧艾,鄧艾派出其子鄧忠和將軍師纂作為前鋒攻打諸葛瞻,但都被蜀軍打退,鄧艾怒不可遏,大喊:“生死存亡,在此一舉,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親自率領魏軍再一次出戰,這一次竟然很快便擊潰了無心念戰的蜀軍,諸葛瞻與其子諸葛尚全部戰死。
鄧艾以兩萬疲憊之師迎戰嚴陣以待的蜀軍,蜀軍何以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潰不成軍。原因主要有兩點,鄧艾的魏軍孤軍深入,在後無援軍的情況下,只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因此作戰非常勇猛。而蜀軍方面,由於諸葛瞻用兵無方,錯失抵擋鄧艾的良機,加上蜀軍軍心渙散,戰鬥力大打折扣,才會這一次的大敗。綿竹一破,成都朝不保夕,後主劉禪無奈之下舉城投降,蜀漢因此宣告滅亡。
-
10 # 京華新媒體
諸葛瞻敗於鄧艾確實是三國曆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
但是,如果真如題主所說,諸葛瞻有七萬雄兵,對陣鄧艾的兩千殘兵的話,那會把鄧艾打的哭爹喊娘,抱頭鼠竄的。
實際情況並不是題主所說的那樣!哪怕三國演義裡也不是!
先說三國演義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和諸葛緒分三路伐蜀。
當鍾會、諸葛緒與姜維等蜀漢大軍僵持於劍閣之時,西路軍總指揮鄧艾決定冒個險玩玩:從陰平小路出發,翻越數百里的崇山峻嶺,出漢中德陽亭,直取江油,奇襲成都。
於是,鄧艾令鄧忠引五千精兵在前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親選三萬精卒,各帶乾糧繩索向前進發。行進七百里,來到摩天嶺。翻過摩天嶺,就是一馬平川。鄧艾手下只剩兩千人馬,其他人馬已沿路分批紮營留守。鄧艾不畏艱險,身先士卒,取氈布裹住身體,從摩天嶺滾了下去,其他士卒皆效仿一起度過了摩天嶺!
鄧艾、鄧忠並兩千人,及開山壯士(五千人),皆度了摩天嶺。——《三國演義》
這裡面有兩個重要資訊,第一,鄧艾和兒子鄧忠率領的兩千精卒過了摩天嶺。第二,開山壯士五千人也過了摩天嶺。
也就是說,鄧艾、鄧忠父子總共有七千精卒度過了摩天嶺,已經不是題主所說的兩千殘兵!
鄧艾步行,引二千餘人,星夜倍道來搶江油城。——《三國演義》
鄧艾打的就是閃電戰,所以從七千人中選了兩千多精兵銳卒奇襲江油城!江油城的守將馬邈猝不及防,鄧艾部隊一擁進城!馬邈投降!
艾準其降。遂收江油軍馬於部下調遣,即用馬邈為嚮導官。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取齊,徑來攻涪城。艾自驅兵至涪城。城內官吏軍民疑從天降,盡皆投降。——《三國演義》
這裡說的更明白。鄧艾突襲江油城和涪城,都兵不血刃。兩個城裡的兵卒至少有萬人,留下幾千人守城,其餘都編入了鄧艾大軍。鄧艾還把剩餘的28000名將士,從陰平小路接了過來,這時候鄧艾的總兵力已經超過四萬!
後主劉禪只得派諸葛瞻領七萬人馬到綿竹與鄧艾交戰。諸葛瞻父子等人哪裡是鄧艾的對手,再加上兵力相差不大,均戰死沙場,以身殉國。鄧艾兵鋒直搗成都,劉禪只能投降。
諸葛瞻輸給鄧艾沒有疑義,具體原因我想有以下幾點:
1、諸葛瞻的軍事才能跟鄧艾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差的太遠。
鄧艾久經沙場,與蜀中大將姜維交戰過多次,勝多負少。姜維那可是諸葛亮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盡得諸葛真傳,他都打不過鄧艾,更何況沒有怎麼打過仗的諸葛瞻?諸葛亮其實也不看好這個孩子的才能,說他過早聰明外露,恐怕會跟諸葛恪一樣,難成大才。所以,諸葛亮臨終前還專門寫了一本《誡子書》留給諸葛瞻。
2、黃權的兒子黃崇建議諸葛瞻提前佔領綿竹附近的險要,不讓鄧艾軍隊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如果諸葛瞻佔領了綿竹城外的險要位置,可以跟在劍閣的姜維一樣,居險而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結果諸葛瞻猶豫不決,讓鄧艾搶先佔了綿竹城周邊的險要位置,包圍了綿竹。
3、諸葛瞻中了鄧艾的激將法,擅自領大軍出城與鄧艾決戰,被鄧艾左右夾攻,諸葛瞻父子、黃崇等盡皆戰死!
如果諸葛瞻據城堅守,等待其他援軍到來合圍鄧艾,估計還是有翻盤的希望。特別是姜維的部隊,抽調一部分人馬回援,還是有機會的。怎奈諸葛瞻經不起鄧艾的挑釁刺激,非要出城與鄧艾決戰,中了鄧艾的計策,全軍覆滅。
鄧艾是要速戰速決,不能打持久戰的。諸葛瞻連激將法都識不破,也難怪諸葛亮擔心他。(又一個馬謖的翻版)
4、鄧艾的部隊戰鬥力強大,士氣旺盛。諸葛瞻的部隊戰鬥力弱小,士氣低落。
鄧艾的兵馬久經沙場,又經歷過摩天嶺的生死,所以將士計程車氣非常旺盛,江油、涪城都不戰而降,鄧艾的將士苦盡甘來。信心爆棚!再加上鄧艾的妙計頻出,諸葛瞻怎能是他的對手?
諸葛瞻率領的成都兵馬,都是禁衛軍和臨時拼湊的部隊,估計都沒怎麼打過仗,戰鬥力肯定差的一塌糊塗。再加上諸葛瞻瞻前顧後,錯失良機,他也是沒有經歷過沙場的歷練,正兒八經的打過什麼打仗,哪裡打的過鄧艾?
所以,即使諸葛瞻有七萬兵馬,對陣鄧艾的四萬多,頂多也就是數量上佔點優勢,其他方面都是劣勢!更何況劉禪身邊還有黃皓這樣的奸臣擾亂朝綱,君臣不和也是敗亡之道。
再說實際情況史料上沒有詳細記載諸葛瞻具體帶了多少人馬與鄧艾決戰。但是透過剛才《三國演義》裡的推算,鄧艾的兵馬應該不低於四萬,而且都是精銳部隊。諸葛瞻帶了幾萬人馬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應該到不了七萬那麼多。
當時的主戰場在劍閣。姜維、張翼和董厥等大將率領的蜀中精銳正在與鍾會大軍對峙鏖戰,成都哪裡還有更多的兵馬讓諸葛瞻統領?
所以,諸葛瞻統領的部隊跟鄧艾的部隊在數量上應該差不多。
鄧艾驍勇善戰,文武雙全,諸葛瞻沒打過仗,兵法戰策也都是書本知識,他敗給鄧艾,也是雖敗猶榮。畢竟戰死沙場,對得起其父諸葛亮的一片忠心!
諸葛瞻的忠心值得後人敬仰。諸葛亮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此話非虛。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歷代君王和老百姓推崇、敬仰諸葛亮的原因之一吧!
-
11 # 信陵侃史
諸葛瞻的確敗於鄧艾之手,畢竟兩個人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一個是依靠父蔭,而另一個則是依靠軍功;一個是無實戰經驗,而另一個則是身經百戰。但說諸葛瞻率領的是7萬雄兵,而鄧艾率領的只是2千殘兵,這個真實性明顯不高。
諸葛瞻的手下真有7萬雄兵?這個地方有兩個疑問,即諸葛瞻的兵員真是7萬嗎?另諸葛瞻率領的真是雄兵麼?一個是兵員數量,一個是兵員素質。
對於諸葛瞻到底率多少軍隊對抗鄧艾,史料上並沒有做明確記載,但我們從《蜀記》的一段史料可以窺探一二,據《蜀記》記載,蜀漢滅亡時還剩10萬2千餘兵員,算上抗魏損耗的,絕對不可能超過12萬,而據《晉書》記載,蜀漢的兵力只有9萬,綜合二者的資料,我們勉強估計個11萬左右吧。
考慮到漢中、永安、南中都需要兵力把守,當時留守成都的兵力最多估計只有三萬,所以,當鄧艾自陰平小道進入蜀地之時,劉禪把御林軍和囚徒都派給了諸葛瞻,即便是加上這些人,估計也不會有七萬。
而把守成都的御林軍啊,或者其他常備兵啊,都久不歷戰事,還有一些臨時拼湊的囚徒,戰鬥力就更差了,所以也稱不上雄兵。
鄧艾只有2千殘兵?其實,這個想想也不可能,首先肯定不是殘兵,鄧艾所率領的都是身經百戰之士,戰鬥素質比較高,據《資治通鑑》記載,鄧艾還特意挑選了擅長山地戰的羌族士兵,可見,鄧艾對於這次滅蜀之戰,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所以,兵員素質這塊兒,魏軍的戰鬥力絕對是遠勝於諸葛瞻所率的部隊。
而據《三國志》載,鄧艾當時率領的是3萬大軍,但偷渡陰平的時候,不可能全帶走,毋庸置疑的是,那五千羌族士兵肯定會帶上,然後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保守估計1萬5還是有的,畢竟是進入蜀地腹地作戰,人員太少的話,有被圍殲的風險,所以說,鄧艾率領的要不是兩千殘兵。
綜上可知,諸葛瞻敗於鄧艾之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二人一人手握七萬雄兵,一人只有兩千殘兵,卻著實不可信。
-
12 # 歷來現實
諸葛瞻以逸待勞,佔據天時地利,為何敵不過鄧艾長途跋涉計程車兵?
三國之中,蜀國可以說是最為弱小的國家了。相比起佔據天下十分之七的曹魏,有著三代士族基礎和地利的孫吳,蜀國雖然說第一代的人才很多,但是在夷陵之戰之後,蜀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以至於在最後,在曹將鄧艾和鍾會的進攻之下,姜維獨木難支,最後蜀國也走向了結束。
然而在這場滅亡蜀國的戰爭之中,最令人驚奇的就是綿竹之戰了。這場戰爭中,諸葛瞻帶著蜀國最後的有生力量,卻沒能戰勝已經非常疲倦的鄧艾殘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可以說這在歷史上,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在《三國演義》之中,羅貫中將這場戰爭的結果,都歸結在鄧艾抓住了機會,而諸葛瞻太愚笨原因。但是回到正史之中,這場戰爭或許並不是演義中寫的那樣。蜀國七萬雄兵以逸待勞,面對鄧艾兩千殘軍,最後戰敗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鄧艾二萬精銳對戰蜀國的兩萬弱軍。
據《三國志》的記載:“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可見在滅亡蜀國的時候,鄧艾的手下起碼就有著三萬人,這還不算其他間接指揮計程車兵。而在姜維和鍾會相戰之後,“維遂東引,還守劍閣。鍾會攻維未能克。”姜維見到自己兵少,於是就佔據劍閣,開始打起了守城戰。也正是因為雙方都僵持不下,才發生了後來的綿竹之戰。
在見到雙方對峙之後,鄧艾為了擊敗蜀國,於是特地上書給鍾會。在《三國志》之中記載:“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裡,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可見在鄧艾的戰略之中,他早就已經決定好了要從小路突襲,然後趁機裡應外合攻破內閣。然而要帶多少人從小路走,卻成為了一個問題。
從上文來看,魏軍出來的時候有十萬人以上,然而此時已經和姜維戰鬥過了,必然不會是完好無損。其次,姜維據守劍閣險地,鍾會要想配合鄧艾的計劃,那必然要留下相當一部分精銳用來突破劍閣。所以鄧艾要想深入腹地,帶的人數不可能太多。那麼就一定很少麼?這也是不一定的。在《鄧艾傳》之中有記載,鄧艾帶著精銳們從山上滾下來,最後招降了培城的將領,又和鍾會的部下田章一起在城中會師。可見在這個時候,鄧艾的軍隊補給充分,也沒有遇到有力的反抗,人數絕不可能和演義中記載的一樣,最後只剩下了兩千多人。
《三國演義》中描述道:“艾選兵三萬,各帶乾糧繩索進。約行百餘里,選下三千兵,就彼紮寨;又行百餘里,又選三千兵下寨。凡二十餘日,行七百餘里,皆是無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數寨,只剩下二千人馬。”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鄧艾帶著這麼多的兵,但是沿途走了數百里的無人之地,每個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人馬駐紮。仔細想一想,這可能麼?鄧艾的戰略是帶兵裡應外合,引蛇出洞擊敗姜維。為什麼要在一個七百多里的無人深山裡,留下兩萬多人?哪怕是要維護補給線,那也可以透過減少士兵數,多帶乾糧來完成。演義中的描述從根本上和鄧艾的戰略是不符合的。
可見在最後綿竹對戰諸葛瞻的時候,他絕對不止是兩千人,也絕不是沒吃飽飯的疲憊之師。而在《三國志後主傳》中:“禪命尚書郎李虎呈送上蜀漢民簿,一共是戶籍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帶甲十萬二千。”這個時候的蜀國,兵力就只有十萬人,姜維帶著至少一半的人把守劍閣,而這一半都是蜀國的精銳。此後投降的蜀軍,抵禦東吳和把守其他城市的蜀軍,起碼也要有著二到三萬之上,這些能夠馬上呼叫的部隊,又有多少是精銳呢?
在綿竹之戰的時候,鄧艾的手下並沒有那麼少,而諸葛瞻計程車兵,恐怕也沒有演義中記載的那麼多。並且在戰術上,姜維面對鄧艾的時候都要吃虧,又何況是擔任文職、並沒有積極北伐的諸葛瞻呢?
結語:
演義畢竟是演義,如果真想了解三國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恐怕還得去借鑑《三國志》,在歷史的歲月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實乃天下大勢。蜀漢在劉備的努力拼搏之下創立,但直到諸葛亮歷次北伐。依舊沒有達到蜀漢匡扶漢室的夢想,最終敗在了鍾會的偷襲之下。鍾會是否以兩千士兵前去偷襲,我們無從得知。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蜀漢以失敗而告終,最終走向了滅亡。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鄧艾傳》《三國志後主傳》
-
13 # 平安讀歷史
在三國演義後期,記載魏國名將鄧艾率領少數軍隊走山間小路,最後突破了蜀國的防線,殺入到了蜀國的核心地帶成都平原,讓後主劉禪大為震驚。劉禪派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前往陽擊,並且給他配備了7萬大軍。鄧艾的軍隊很少,只有2000人而已。
可是諸葛瞻根本就不會打仗,最後被鄧艾打得落花流水,自己也戰死沙場,劉禪無奈只好投降。從這個故事裡看,諸葛瞻實在是太無能了,本身擁有絕對優勢兵力卻被打成這個樣子,實在是有負他父親的威名。但是真實的情況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諸葛瞻也並不擁有什麼所謂的絕對優勢兵力。
當時司馬昭派三路大軍伐蜀,總兵力18萬人。其中鍾會率的是主力軍團12萬人,而鄧艾所率的軍隊也有3萬人。魏國既然是進攻的一方,兵力肯定遠遠多於蜀國,蜀國有國小民少,所以兵力一直不是很多,因為蜀國總共才90萬人,按照軍民比的計算,蜀國總的兵力絕對不可能超過10萬人。
而這10萬大軍還需要各路佈防,首先漢中作為前線主力都住在這裡,當時由姜維指揮,至少應該有5萬人左右。此外防備東方的東吳也需要部分的兵力,南方的孟獲雖然名義上隸屬於蜀漢,但是並不是蜀漢自己的嫡系力量,蜀漢在南部地區肯定也駐紮一定的兵力。再加上各地的守軍,所以成都平原附近駐紮的兵力最多也就兩三萬人而已,根本不可能湊齊演義中所說的7萬人。
而且鍾會開始進攻蜀國之後,姜維率領軍隊在劍閣苦苦支撐。劉禪雖然和姜維關係緊張,但是也知道。一旦被魏國軍隊突破漢中,那麼蜀漢江山立馬完蛋,所以還是派了大將張翼率領2萬精兵前往漢中,援助姜維一起抵禦魏國軍隊。所以當時的成都平原,事實上沒有多少軍隊,而且都是一些老弱病殘,並沒有多少戰鬥力,因為真正的精銳軍隊都已經開上前線了。
為什麼劉禪不在成都地帶留守大量兵力,這是因為蜀國的地形所致,常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所以蜀國的實力最弱,但是依靠天險固守,也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所以給了劉禪以及諸大臣信心,他們認為只要劍閣不失,魏國軍隊就不可能打進來。所以他們將主要的精銳兵力都派到了劍閣,成都平原根本就沒有什麼軍隊。
等到鄧艾透過小路殺到成都平原的時候,劉禪大驚失色,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兵力可以防守了。鄧愛開始探路的時候,可能只帶了2000人馬,但是探路成功之後,肯定讓他後續的軍隊繼續跟進,雖然不是全部3萬人,但2萬人肯定是有的。當時劉禪手中也就幾千殘兵而已,面對2萬魏軍根本就不是對手,也許他臨時招募了一些軍隊給了諸葛瞻,但那些人完全是烏合之眾,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也就是充充數字而已。
-
14 # 當代曹植
諸葛瞻哪來的七萬雄兵,而鄧艾也不止兩千殘兵,歷史上鄧艾確實偷渡陰平小道,越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地區,鑿山開路,奇襲江油,在綿竹大破諸葛瞻,最終進逼成都,迫使劉禪投降。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了滅蜀之戰,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人率領10餘萬軍隊進攻蜀國。
魏軍攻關不克,孤軍深入,糧草不濟,鍾會有意退兵。在此關鍵時刻,鄧艾提出了偷襲陰平,奇襲成都的計策。劉禪聽說鄧艾偷渡陰平要來襲擊成都,於是趕忙拉出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出來應戰。
鄧艾偷渡陰平時帶了三萬大軍出發。為了穩妥起見,鄧艾每走百餘里,就留下三千兵安營下寨,作為後應。就這麼一路走了過來,等到江油城下時,鄧艾身邊只有兩千多人。
由於江油城守將馬邈疏於防範,見魏軍突然到來於是投降。鄧艾一邊收編了江油軍馬,一邊下令沿路下營的各軍到江油匯合。隨後又兵進涪城,收降了涪城守軍。此後諸葛瞻才奉命率兵七萬前來迎戰魏軍。
因此此時鄧艾手下的部隊是三萬魏軍加江油、涪城的降軍,並非只有兩千多人。
因此,真實的兵力對比應該是:諸葛瞻的兩萬vs鄧艾三萬人。
諸葛瞻的軍隊由御林軍以及囚徒拼湊而成。可是御林軍名字是好聽,但是個紙老虎,曾經在平定蠻人叛亂時吃過敗仗。而鄧艾的魏兵是百戰之兵,戰鬥力強悍。
另外,鄧艾的軍事能力遠在姜維之上諸葛瞻之上。故鄧艾打敗諸葛瞻,乃是在情理之中。
-
15 # 歷史龍元閣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就“七萬雄兵”與“兩千殘兵”的比較而論,是不切實際的。《三國演義》裡應該是誇大了的,畢竟當時蜀國可以說是氣數已盡,說“七萬雄兵”應該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然後透過《三國志》和其他史料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諸葛瞻和鄧艾兩方的兵力應該是差不多的,大概也就是兩萬和三萬的區別,蜀國軍隊應該是比較多的一方。
然後我們便論人。咱們先從諸葛瞻說起。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葛瞻是誰,但若說起諸葛亮,那便就是現在,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的了。諸葛亮不僅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也是忠臣和智者的代表。
諸葛瞻便是諸葛亮的兒子,他既有著父親諸葛亮和母親黃氏的優秀基因,又深受父母的薰陶。如此,本就天資聰穎的他,再加上後天的教育,自然會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物。
但是同諸葛亮的奇才,諸葛瞻卻不能相提並論。不過民間卻是把他當成同諸葛亮一般的奇人物,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諸葛亮的逝世,蜀漢人民便把對孔明的懷念轉移到了他的長子諸葛瞻身上,對他抱有極大的期待,比如國家頒佈了什麼好的政令,便把功勞都放在諸葛瞻身上。但諸葛瞻雖然天資聰穎,他在政治軍事方面的才能卻還是比不上諸葛亮的。如此這般,只不過是受父餘蔭,名過其實罷了。
想必此時大家心裡雖仍有疑問,卻也隱隱有所猜測吧,且聽下面分析。
魏國的徵西將軍鄧艾,前來攻打蜀國。而蜀國派出的將領大概有諸葛亮的子孫,諸葛瞻和諸葛尚,張飛的孫子張遵,黃權的兒子黃崇,李恢的侄子李球。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父輩都是鼎鼎有名的蜀國大將,雖然他們都可以說是優秀之輩,但是同上面所說的諸葛瞻一般,他們多生活在父輩的餘蔭之下,缺乏臨陣經驗。此為其一。
其二便是兵法之道尚且不足。
諸葛亮在三國是個名號極響的人物,所以一開始諸葛瞻便祭出了父親諸葛亮的木刻遺像,一下子便先敗了魏軍計程車氣,然後把魏軍追殺了二十多里。但只有一時作用罷了。所謂薑還是老的辣,鄧艾深諳兵法之道,見手下將士敗回,軍中士氣低下,便放下狠話,正之以軍法!如此,軍中士氣有所迴轉。
但是這樣也不是辦法,所以此時便是監軍丘本出場的時候了。鄧艾聽從了丘本的建議,寫信誘降。若是那諸葛瞻願降,那便最好,但是丘本心裡卻不相信諸葛瞻會投降。在諸葛亮教導下的諸葛瞻,深受儒家忠孝思想的影響,更何況他們此時並未陷入絕境,投降是不可能的。
但正因為如此,諸葛瞻肯定會中他的另外一計。而丘本所料不錯,諸葛瞻在看了使者送來的書信後,勃然大怒,立刻殺了使者,回其一首級。
這樣一來,那便犯了大忌,自古以來便有不斬來使一說,諸葛瞻卻把使者斬了。
所以丘本立刻就知道諸葛瞻已經中計。然後他阻止了憤怒的想要立刻出去和諸葛瞻打一場的鄧艾,並提出建議。鄧艾也聽從了他的建議,預先佈置了兩路伏兵,然後再以自身為餌,誘諸葛瞻進陷阱。
憤怒中的諸葛瞻理智不在,不聽勸告,誓要斬了鄧艾,然後在鄧艾的引兵誘惑下,立刻便上當了,領軍出城追擊。誰知這只是一個計謀,中了敵人的埋伏,諸葛瞻帶領的軍隊大敗而回,退回到綿竹,又遭遇魏兵的圍城。
在當時的情況下,守尚可自保,合兵而戰卻是死路一條。
戰場上的勝敗是很影響軍中士氣的,所以第二次交戰,魏勝蜀敗,讓魏國軍隊士氣大漲,蜀軍士氣萎靡。而在被困又無救援的情況下,諸葛瞻父子皆出城禦敵而戰死。
諸葛瞻父子的死亡對兩軍計程車氣影響是極大的。魏軍因殺了蜀軍領帥而士氣高漲,而蜀則是因為失去了領軍人物而士氣萎靡。如此,戰局便已經明朗了。綿竹之戰,蜀國敗了。
說到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一是魏蜀兩國的兵力對比其實並沒有書中描述的那麼懸殊。
二是兩方將領的對比,其中臨陣經驗便差了許多。如諸葛瞻與鄧艾的對比,也許諸葛瞻天資聰穎,但是卻非將才,論兵法之道,面對沙場老將的鄧艾他還是略遜一籌。
比如對戰機的把握,面對險要地形,第一便要佔據,作為軍中之帥,要保證軍隊計程車氣等,諸葛瞻皆不如鄧艾。
三是對諫言的態度,鄧艾基本上是聽取的,諸葛瞻也差在這裡,面對黃崇等人的勸告,聽卻不納。
如此,諸葛瞻“七萬雄兵”最終敗於鄧艾的“兩千殘兵”。
-
16 # 初心如舊
諸葛瞻七萬雄兵,為何會敗於鄧艾兩千殘兵?
按照《三國志.鍾會傳》記載:【 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魏主曹煥景元四年(263)司馬昭大舉伐蜀,以鍾會率十餘萬大軍,自駱谷、斜谷取漢中,鄧艾、諸葛緒各帶三萬兵馬,一路往甘松、沓中羈絆姜維,一路從武街、橋頭截斷姜維後路。
鍾會年齡小、軍職低、卻位居鄧艾之上,統領各路伐蜀大軍,還嘲笑鄧艾兵出陰平建議,這說明,鍾會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道,缺乏真正瞭解。特別是取得漢中後,更對鄧艾不屑一顧。因為鄧艾自陰平險道,突入江油,諸葛緒一路,沒能截斷姜維後路,反被姜維搶先一步,拒住劍閣,鍾會大軍雖然眾多,但在這裡被死死卡住,一步都不能再進。但是,鄧艾這一路,因為選取當年夏侯霸投蜀的陰平道,出乎預料,姜維雖然是將才,但也忽略這個要隘,撤掉了那裡原來的兩部兵,致使鄧艾捨命滾下摩天嶺,而駐紮最近的江油守將馬邈,昏聵無能,被鄧艾用二千兵,根本沒攻城,直接就連混帶衝鋒,呼隆隆一下子就佔領。
但是鄧艾佔領江油後,就沒有、也不敢再冒險,而是派人把原每隔約百里,扎一大營,留下三千兵,全部撤除營地,士兵也都接應到江油,與隨帶的兩千兵匯合。同時,馬邈還獻給鄧艾一副地圖,詳細介紹了江油到成都,路徑、民情、關隘、軍隊駐防等情況。
所以,鄧艾攻擊成都的兵力,並非兩千,也不是三萬,考慮到江油的降兵,至少在三萬二三。對於環境,也不是全陌生的。需要說明的是,鄧艾這些兵,經過七百里陰平道跋涉,生死相依,渡過危機,深入蜀國腹地,家人親友,皆在魏國,投蜀不可能,勝能立功,榮華富貴;敗則死無葬身之地,這一點,鄧艾、士兵都清楚。因此,從戰鬥力角度,絕非殘兵,而是猛虎,打起仗來,那是不要命的。
再看諸葛瞻的所謂七萬兵,《三國演義》中,在兩個地方,提到了成都守城兵力 : 一是司馬昭出兵前,預估成都守城兵力七八萬;二是劉禪派給諸葛瞻七萬兵。這個實際是有疑問的,蜀亡國時,全國只有軍隊十萬兩千,不說其他,光姜維帶到沓中屯田的,就有約五萬,再加上駐防各地,成都最多有三萬兵,劉禪不會把三萬全給諸葛瞻,諸葛瞻最多帶兩萬,所謂七萬,那是當時慣用的誇大、壯聲勢手法,用以恐嚇敵軍,並非真實兵力。
另外,黃皓弄權,軍隊缺乏訓練,諸葛瞻沒有帶兵能力,對手又是一群亡命之徒,鄧艾更是名將,武藝高強,多謀善斷,打野戰,諸葛瞻根本不是對手。如果諸葛瞻堅守綿竹,鄧艾是翻山越嶺而來,由於是輕裝疾進,不可能攜帶重型攻城裝備。綿竹是成都衛星城,城防有一定基礎,諸葛瞻如果一面堅守,一面分別向成都、劍閣姜維求救,鄧艾就會陷入三方夾擊,四面楚歌,可惜諸葛瞻既無能,又固執,只知道以死明志,完全應驗父親當年“難成大器”的預言。(942)
-
17 # 數字貨幣智慧量化
因為事實並不是如此,諸葛瞻哪裡擁有七萬雄兵,鄧艾也不可能只有兩千殘兵,而事實上,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才是烏合之眾,而鄧艾帶的兵全都是曹魏的精銳。
在蜀漢經歷的最後一場戰役中,司馬昭派遣鍾會和鄧艾兩人攻打蜀漢,姜維率兵在外和鍾會大戰,而鄧艾並沒與按照既定路線,而是透過小路奇襲成都。
鄧艾從魏國出發,根本就沒有經歷過什麼大戰,那怎麼可能會變成兩千殘兵呢?而透過三國的記載中,可以得出鄧艾當時是帶了三萬雄兵,而且是常年征戰的曹魏軍隊,那麼軍隊的戰鬥力自然非常強。
而蜀國呢?蜀國本來就是窮途末路,哪裡還會有七萬雄兵呢?當時蜀漢的軍隊只有十萬人左右,這還是算上了所有戍守邊疆的軍隊,那麼除了放哨的,就全部給姜維帶出去了,成都城內幾乎沒有軍隊,劉禪再昏庸,擁有著七萬雄兵,也不至於見到對方兩千人的軍隊就想要投降吧?
看得出來七萬雄兵和兩千殘兵的資料都是錯的,鄧艾帶著的是精銳部隊,而成都內本身沒有軍隊,諸葛瞻為了抵抗,只能臨時從成都各個地方召集壯丁、保安、放哨兵等來臨時組建一個小型的軍隊,那麼諸葛瞻的軍隊配置真的是非常差,這樣的軍隊才稱得上是殘兵。
雖然是殘兵,其實還是抵抗了鄧艾很久,畢竟這些士兵心中都憋著一口氣,畢竟身後就是自己家園,但是最後還是被鄧艾打敗。
-
18 # 歷史時燒錄
諸葛瞻敗給鄧艾是事實,但是說七萬雄兵敗給兩千殘兵,那就是太誇張了。
公元263年,曹魏總經理司馬昭打算兼併蜀漢集團,於是發動了滅蜀之戰,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人率領10餘萬軍隊進攻蜀國。由於劉禪沒有聽從姜維的建議,做好防備工作,致使魏國三路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蜀軍慘敗。這時劉禪才連忙令廖化增援姜維,另派張翼及董厥到陽安關口防守鍾會之軍。蜀軍在姜維的佈防之下,終於穩住了陣腳,將魏軍阻擋於劍閣關外,雙方僵持不下。
魏軍攻關不克,孤軍深入,糧草不濟,鍾會有意退兵。在此關鍵時刻,鄧艾提出了偷襲陰平,奇襲成都的計策。劉禪聽說鄧艾偷渡陰平要來襲擊成都,於是趕忙拉出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出來應戰。而根據《晉書》記載:“計蜀戰士9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4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
根據《蜀記》及《晉書》所算,當時蜀國總兵力大概在10萬左右,而且大部分都在劍閣阻擊鐘會大軍,在成都周邊不到5萬兵力。這5萬還要被劉禪派出大部分去支援姜維,還有一部分要防守成都周邊的其他城池。真正能夠調給諸葛瞻的兵力十分有限。最後,劉禪只得大赦囚徒,並從中徵集一部分囚徒出戰,連同御林軍也派給了諸葛瞻,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估計最多在3萬左右。
而根據《三國志鍾會傳》說,鄧艾原有兵力3萬多,加上鍾會派給他的5千,總計是35,000。除去戰損以及路上減員,估計鄧艾到達綿竹之時大約有2萬人左右。因此真實的兵力對比應該是:諸葛瞻的3萬vs鄧艾2萬人。
從兩軍的戰鬥力來看,諸葛瞻的軍隊由御林軍以及囚徒拼湊而成。可是御林軍名字是好聽,但是個紙老虎,曾經在平定蠻人叛亂時吃過敗仗。而鄧艾的魏兵是百戰之兵,戰鬥力強悍。
從諸葛瞻和鄧艾的軍事能力來看,諸葛瞻雖為諸葛亮之子,諸葛亮多次北伐時,諸葛瞻還小,沒有隨父出征,因此諸葛瞻沒有實戰經驗,而且他也不聽手下佔據有利地形阻擊鄧艾;據城死守,堅持要跟鄧艾在綿竹城外野戰。諸葛瞻的戰鬥經驗遠不及得到諸葛亮真傳的姜維。但是,姜維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應在姜維之上,起碼不比姜維差。所以,諸葛瞻比起鄧艾來就更是差得遠了。
結論:諸葛瞻對國家忠心耿耿,絕對沒有問題,但其本人缺乏能力和實戰經驗,諸葛瞻應該採取的是據城死守打消耗戰,耗死鄧艾。可惜他採取了野戰,所以他必敗無疑。
-
19 # 帝國烽火
這是假的。歷史上諸葛瞻敗給鄧艾不假,但是人數的差距並麼有這麼大,當時諸葛瞻所率領的軍隊至多3萬人,而鄧艾的軍隊有兩萬人左右,所以鄧艾打敗諸葛瞻雖然是以少勝多,但並非是兩千人打敗7萬人。
公元263年,魏國“徵四方之兵十 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徵西將軍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向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都、陰平橋頭,鎮西將軍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
鍾會所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鄧艾就像鍾會建議偷渡陰平小道。《三國志》記載鄧艾分析局勢認為“從陰平由邪徑徑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行;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已。。軍志有之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已。”
從鄧艾對局勢的分析我們看到,鍾會同意他的意見之後,鄧艾率領軍隊偷渡陰平,後面的戰局基本與他所言,那麼鄧艾到底率領了多少部隊呢?從一開始他帶領的3萬部隊看來,考慮到陰平小道的險要,鄧艾會損失一部分的兵馬。《袁子》中記載,“鄧艾以數萬人之入江油,鍾會以二十萬不得入劍閣”。所以綜合看來鄧艾的部隊最少還剩下2萬左右。
這是魏國對蜀國發動的 滅國之戰,對魏國而言,徵兵四方也只能徵集到18萬的部隊。三國時期人口大衰減,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三國,總人口不到800萬,其中魏國443萬,蜀漢94萬,東吳230萬。從人口總量而言,蜀漢只有魏國的四分之一不到,考慮魏國有軍隊駐紮在其他地方,按照之派遣一半部隊征伐蜀漢,那麼魏國的總兵力也不過40萬,人口軍隊比不過10:1,,這樣的比例放到蜀國,那麼蜀國的總軍隊不過10萬,其中姜維率領8萬大軍在正面與鍾會糾纏,這樣看下來剩下的兵力不過也只有兩萬多。所以說諸葛瞻不可能率領出7萬大軍,他所率領的軍隊數量估計在2/3萬的樣子。
鄧艾所率領的部隊是野戰部隊,經受過戰爭的洗禮,並且經過陰平偷渡之後,成為了沒有退路的軍隊,戰鬥力報表;而諸葛瞻所率領的部隊很有可能是臨時從各地組織起來的君軍隊,沒有經歷過戰鬥,戰鬥力非常差。
諸葛瞻的軍事才能也的確比鄧艾差,諸葛瞻沒有據險而守,而是將鄧艾放入了成都平原,沒有地利的優勢,最後在綿竹被鄧艾打敗,諸葛瞻也以死報國。
總體而言,鄧艾打敗諸葛瞻從軍隊數量上不佔優勢,但是軍隊的素質要高很多,加上雙方統帥在謀略上面的差異,最終導致了諸葛瞻的失敗,蜀漢的最後一道屏障也被攻破,成都的門戶洞開,蜀漢王朝的命運也走向了終點。
-
20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諸葛瞻輸給了鄧艾,是真實發生的。但是諸葛瞻的7萬雄兵輸給了鄧艾的2000殘兵,純屬扯淡。
真實的軍隊實力對比其實歷史上的這一次戰役的確是美化了鄧艾,但是美化鄧艾歸美化鄧艾,諸葛瞻可倒了血黴了。
因為諸葛瞻儘管腦子不聰明,而且行軍作戰的時候一股子勁往前衝,但是諸葛瞻也絕對不會蠢到自己率領七萬雄兵,被對方的兩千殘兵擊潰。
這是什麼概念?這簡直就是兩個人打七十個人。我們之前曾經做過一個數據調查,一個絕頂的高手同時在和十個人打的時候,也有可能落入下風,最終慘死。
為什麼會變得這樣呢?你哪怕他是絕頂高手也不可以嗎?對的,即便他是絕頂高手也會有危險,這就屬於典型的亂拳打死老師傅。
同樣的道理,要指望這2000人去打7萬人並且大獲全勝,根本不可能。即便這2000人打敗了這7萬人,要指望著這2000人讓劉禪投降也是不可能的。
三國演義當中對於資料存在著過大範圍的杜撰性,而在三國志當中關於諸葛瞻和鄧艾計程車兵有著詳細描述,諸葛亮所率領計程車兵大約在3萬左右,而鄧艾率你計程車兵大約在2萬左右。
要命的是,諸葛瞻所率領計程車兵屬於當時的娃娃兵,什麼叫娃娃兵的,典型的沒有行軍作戰,沒有進行過軍事訓練的兵,因為當時的蜀漢已經內外一空了。
而鄧艾率領的那2萬士兵才屬於2萬雄兵。
川蜀地區對諸葛瞻的期望諸葛瞻可以說是蜀漢最悲慘的將軍和最為悲慘的謀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川蜀地區對於諸葛瞻有著殷切的希望。這個期望究竟殷切到什麼地步了呢?簡單來講,因為諸葛瞻的父親是諸葛亮,至於諸葛亮在整個川蜀所擁有的地位,無論是政治方面還是軍事方面,甚至是謀略方面,都絕對是那個年代最頂尖的存在。
我們都在講究老子英雄兒好漢,既然諸葛亮那麼厲害,諸葛瞻也肯定是非常厲害的,既然如此,諸葛瞻為了蜀漢的將來,姑且率領的部隊去守一守吧。
於是川蜀之地的百姓也好,甚至皇帝劉禪都根本沒有問過諸葛瞻的意見,直接把軍隊的大權交給了諸葛瞻,希望他能夠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展現出自己的高超軍事實力和軍事水平。
時間問題
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時間問題。
什麼是時間問題呢?簡單來講,諸葛瞻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厲害,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接收到諸葛亮的智慧傳承。
為什麼說諸葛瞻沒有接收到諸葛亮的智慧傳承呢?因為諸葛瞻是諸葛亮中年之後生的孩子,而諸葛瞻八歲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就已經去世了。
再加上蜀漢在諸葛亮統治的那幾年裡面比較亂套,諸葛亮無時無刻不需要四面八方的來回瞎忙活,一來二去也就缺乏了對自己的兒子的教育問題。
所以理論上來說,諸葛瞻根本沒有學到自己父親教給自己的任何東西,指望著一個八歲的娃娃能夠懂天下的形式,就能夠懂行軍作戰,純屬扯淡。
伴隨著諸葛瞻慢慢長大,蜀漢竟然認為諸葛瞻就是諸葛亮二號,於是把軍權給了諸葛瞻。這對於諸葛瞻來說是極不負責任的,對於川蜀來說更是不負責任的。
此次戰役代表著川蜀的成敗甭管如何,這一次戰役最終是落下了帷幕,而落下帷幕的方式非常奇特,以諸葛瞻全面失敗,鄧艾的全面勝利告一段落。
在此之後,諸葛瞻也好,劉禪也好,或者鄧艾也好,使用的反間計等諸多計謀不用再過多闡述了,因為自此開始蜀漢已經真正意義上經不起任何打擊了。
但是生活再一次給蜀漢上了一課,經受不了生活的打擊蜀漢偏偏要給你打擊一兩下。
而在此次亡國戰役當中,劉禪說出了那一句能夠流傳千古的話:此間樂不思蜀。
回覆列表
首先要說一下,即使演義中也不是七萬對兩千,至於歷史上,很可能鄧艾的兵力佔據優勢。
在《三國演義》中,鄧艾偷渡陰平時帶了三萬大軍出發。為了穩妥起見,鄧艾每走百餘里,就留下三千兵安營下寨,作為後應。就這麼一路走了過來,等到江油城下時,鄧艾身邊只有兩千多人。
由於江油城守將馬邈疏於防範,見魏軍突然到來於是投降。鄧艾一邊收編了江油軍馬,一邊下令沿路下營的各軍到江油匯合。隨後又兵進涪城,收降了涪城守軍。此後諸葛瞻才奉命率兵七萬前來迎戰魏軍。
因此此時鄧艾手下的部隊是三萬魏軍加江油、涪城的降軍,並非只有兩千多人。
而在歷史上,鄧艾是從手下軍隊中精選精兵偷渡陰平。按照段灼的回憶,鄧艾手下軍馬大約兩萬不到。
蜀地阻險,山高谷深,而艾步乘不滿二萬。
除了鄧艾本部人馬外,鍾會得知鄧艾偷渡陰平以後,派將軍田章等人也從劍閣西面小路趕往江油,協助鄧艾抄襲蜀軍後方。田章所部有多少人馬史書上並無記載。不過田章在路上擊敗蜀軍三校才和鄧艾匯合。三校蜀軍至少有兩千之數,這麼算起來,田章等人的兵力也有幾千。
因此鄧艾在偷渡陰平以後,手下的部隊大約在兩萬左右。
史書上同樣沒有說諸葛瞻有多少兵力。不過在魏國進攻漢中時,劉禪抽調右車騎廖化、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率兵去支援姜維,在劍閣迎擊鐘會統帥的魏軍主力。另外魏軍奪取漢中以後,還能從米倉道攻打巴郡,蜀軍也需要分兵把守。這樣留守成都的兵力不會太多。
考慮到姜維統帥的蜀軍主力只有四五萬人,諸葛瞻能拼湊出的部隊顯然最多也只有一兩萬,兵力要少於鄧艾。
而且鄧艾統帥的魏軍久經沙場,戰鬥力強勁。而蜀軍野戰軍大多在姜維手下,諸葛瞻手下部隊的戰鬥力很有限。
所以諸葛瞻無論是兵力還是戰鬥力,都要比魏軍差得多,輸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