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好品玫瑰

    羊肚菌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近些年來羊肚菌作為一種重要的出口食用菌,遠銷歐美,市場前景廣闊。

    羊肚菌又叫羊蘑、羊肚菜,由於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形狀與羊肚相似,所以被稱為羊肚菌。目前中國已發現的羊肚菌有20多種,其中常見的有梯稜羊肚菌、尖頂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脈羊肚菌等,每一種羊肚菌都可以食用,是珍貴的食藥兩用真菌。

    野生羊肚菌在中國的分佈很廣,西南、西北、華北、東北等地除了氣溫過高,氣候乾燥的地區以外,其它地區都能生長。羊肚菌的生長與氣候和環境有關,溫度和溼度是羊肚菌生長的兩個重要條件。由於羊肚菌屬於低溫高溼型真菌,所以在中國低溫潮溼的西南地區最適宜羊肚菌的生長,具體來說四川省和雲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高產地區,每年的產量約佔全中國產量的50%。

    羊肚菌子實體通常在春天萌發,由於各地的氣候環境不一樣,萌發的時間也存在差異,萌發時間一盤在三到六月,一般氣溫較高的地區萌發的早,氣溫低的地區萌發的相對晚一些,部分高寒地區者會延遲到七月。子實體出土後7—10就能發育成熟,這時就可進行採收。

    由於羊肚菌營養豐富,市面價格較高,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所以人工栽培羊肚菌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氣性好,並且易於保溼。為避免羊肚菌受澇害而造成損失,要採用畦作的方式進行栽培。先用鬆土機把耕地進行翻鬆,翻鬆深度在20釐米以上,翻鬆後畫線確定畦面寬度和畦溝寬度,然後用挖溝機挖畦溝。一般畦面寬100釐米,畦溝寬30釐米,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溝作為排水溝可起到防澇的作用。一個畦面挖兩道種植溝,種植溝與種植溝之間的距離是50釐米,溝深6—10釐米,溝寬20釐米左右。

    挖好溝下一步就是往種植溝內鋪培養料,培養料要求鋪的均勻,鋪好的培養料厚度為2—3釐米。培養料是羊肚菌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培養料製作方法是用楊樹、櫟樹、果樹等樹的木屑用水澆溼後在進行高溫滅菌製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有助於羊肚菌菌絲、菌核以及子實體的生長。

    菌種需要在相關單位購買,由於購買回來的菌種是瓶裝的,而我們需要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所以在撒播菌種之前用竹片把菌種鉤出來放在塑膠盆裡攪拌均勻,以便播撒菌種。

    優質菌種的標準是,菌種瓶的瓶壁有少量的黃色異核菌核,菌絲分佈均勻,菌絲為淡黃色。

    羊肚菌播種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菌絲在3攝氏度到25攝氏度內均能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至18攝氏度,低於3攝氏度或者高於25攝氏度菌絲生長停止或者死亡。菌種的播種量為每畝200千克,播種時要均勻準確地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播完菌種後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為3—5釐米,覆土結束後即可澆水。菌絲要求在溼潤的環境中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70%。

    羊肚菌菌絲的生長要避光保溼,而子實體的生長要弱光保溼,光線過強或者溼度不夠都不利於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所以必須搭建人工遮陽棚,遮陽棚分為平棚和拱棚。

    平棚的建造:

    平棚的棚頂平整,棚內面積大,搭建平棚需要用鑽孔機鑽孔,每隔3—5米鑽一個孔,孔深0.5米,鑽完孔後插上長為2.5米的竹竿,竹竿露出地面2米左右,插好竹竿要求整齊,儘量撗縱都在一條直線上。

    為了固定住竹竿,使平棚更穩固,還要用錘子把竹竿底部的土夯實,每個竹竿的頂端都有相互垂直的小孔,用託膜線把撗縱的竹竿連線成一個整體,這樣撗縱相聯的棚架就形成了,接下來就是鋪遮陽網了,使用遮光率為75%的遮陽網。鋪遮陽網必須充分展開,操作時一定要把遮陽網拉展、拉直,用塑膠紮帶把遮陽網固定在託膜線上。拉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力度,用力過大容易拉壞遮陽網。

    羊肚菌的生長除了對光線有要求以外,土壤的溼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羊肚菌喜歡溼潤的土壤環境,菌絲體在土壤相對含水量為50%—70%的土壤環境下均能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超過70%菌絲停止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50%菌絲體生長放緩,最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60%—65%。

    為了控制土壤溼度,還要架設好噴灌設施,噴灌設施密度要大一些,噴灌時使用的噴頭霧化效果要好,不產生強水流,澆水時不沖刷土壤。

    有了遮陽網和噴灌設施的平棚,還不能完全適應羊肚菌的生長,當春天羊肚菌子實體出土後,平棚內光的強度對羊肚菌來說依然較高,不適宜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為了給羊肚菌子實體出土後降低光照,還需要在建好的平棚內撒一些小麥種,小麥比羊肚菌子實體萌發的早,而且植株比較高,能起到給羊肚菌進一步遮陰的作用。小麥播撒密度不能太大,以免影響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按每畝2千克播撒麥種就可以了。這裡的小麥只起到給羊肚菌遮陰的作用,並不收穫。

    平棚的優點是成本低,空氣流動性好,便於田間操作,缺點是隻適應面積大,而且平坦的地塊,遮光效果不夠。

    拱棚的建造:

    拱棚又稱矮棚,搭建拱棚需要門型鋼管,製作方法是將一根長3米,直徑8毫米的鋼管,彎成頂部長1米,兩側各1米的門型,每隔2米插一個門型鋼管作為拱棚的骨架。鋼管需插入土層0.3米左右,確保拱架牢固。用託膜線把每個門型鋼管連線起來,然後就可以鋪遮陽網了,遮陽網和平棚使用的遮陽網一樣,遮光率為75%。鋪設好的遮陽網也要安裝澆水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安裝噴灌設施,噴灌安裝在拱棚外,噴灌設施的噴水量要大,水噴到遮陽拱棚上在滴霧到田壟內。沒有噴灌條件的地區,必須有充足的水源,能用水管給羊肚菌苗床澆水。

    整個拱棚搭建好後,苗床上是不用撒小麥種的。當春季氣溫升高,光照增強時,可以在拱棚上鋪設稻草,給羊肚菌子實體進一步遮陰降溫。

    拱棚的優點是建造方便,可根據地形地勢建造在不規則、不平整的地塊,缺點是建造成本較高,田間管理沒有平棚方便。

    建好棚,播完種,羊肚菌菌種就要過冬了,這個時期的管理主要是觀察棚內土壤的溼度,如不下雨的情況下,要每週澆水一次,整個冬季當溫度在3攝氏度以上時,羊肚菌菌種的菌絲就會在土中慢慢的發育。

    當第二年二月後,隨著氣溫的回升,羊肚菌菌種的菌絲髮育變快,出菇期一般在三月份,到三月後菌絲長出羊肚菌的子實體,進入到到出菇期管理。

    出菇期指的是子實體萌發生長到子實體採收的整個過程,羊肚菌出菇期有以下注意事項:

    1、首先是溫度控制,由於春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促進子實體的生長,不僅如此,早春的氣溫適宜,降水量多,更是為羊肚菌的子實體萌發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羊肚菌子實體在10攝氏度至18攝氏度內均能生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2攝氏度至15攝氏度,溫度低於10攝氏度或者高於18攝氏度時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放緩。在平棚內生長的羊肚菌子實體由於空氣流通好,出土較快。

    2、在光照方面,光線對子實體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子實體的發育階段,光線起到重要作用,子實體生長髮育期間,適度的散射光是生產優質羊肚菌必不可少的條件,羊肝菌子實體有向光性,往往是朝光線方向彎曲生長。

    散射光的強弱對子實體的色澤也有一定影響,光線比較強顏色就比較深,光線弱則顏色淺,出菇期將光照控制在三分陽七分陰最為適宜。

    而冬季播種的小麥長勢要大大快於羊肚菌子實體,隨著氣溫的升高就可以給羊肚菌子實體遮陰降溫了。

    3、出菇階段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70%,這樣羊肚菌才能順利生長。除了土壤溼度外,菇棚內也要保持溼潤的環境,空氣相對溼度在85%—90%時對出菇最有利。在管理上注意控制兩個極限溼度,一是空氣相對溼度不低於70%,空氣溼度低的話由於羊肚菌子實體中間是空的,而且重量輕,皮薄,容易發生乾裂,造成子實體停止生長,為此,要保持溼潤環境,每天用噴灌噴霧一到二次,噴水時要讓水霧散發滴落到地面。二是空氣相對溼度不超過90%,空氣相對溼度過大會造成子實體缺氧,總之噴水的要求是少量多次。

    而拱棚種植的羊肚菌,由於拱棚內空氣流通性不好,不利於散熱,春季升溫速度較快,溫度低於15攝氏度時,有噴灌的地塊用噴灌澆水,沒有噴灌的地塊有水管澆水,澆水要少量多次,溫度達到15攝氏度以上時就要在拱棚上面鋪一層厚約2—3釐米的稻草。稻草要鋪勻,能完全遮住太陽的直射光,給棚內的羊肚菌子實體遮陰,然後給覆蓋好的稻草澆水。拱棚內的空間小,保溼效果好,可很好促進羊肚菌子實體的成長。拱棚種植羊肚菌還要注意通風,羊肚菌是好氧真菌,足夠的氧氣是保證羊肚菌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條件,同時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高於0.3%,所以出菇期期間要在早晨,傍晚或陰天時適當開啟一部分遮陰網,給拱棚內的羊肚菌子實體通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4、無論平棚還是拱棚,田間管理主要是光照和溼度的控制,苗床是不能鋤草、鬆土的,羊肚菌可以和雜草共生,所以日常可以不做鋤草工作,原因是第一鋤草難度較大,容易傷害到土裡的菌絲,影響其生長。第二因為雜草可以為子實體的生長起到遮陰的作用,鬆土和鋤草一樣可能會破壞羊肚菌的菌絲,影響出菇。

    當羊肚菌子實體的菌蓋表面充分伸展,顯現出羊肚狀凹坑的時候就可以採收了,不過羊肚菌子實體有的單生,有的同生,而且整個生長過程有不規則的延續性,所以要隨長隨採,保證新鮮,在採收的同時,由於有許多子實體萌發或出土生長,要小心不要碰傷正在生長的子實體。

    採收時用小竹片插入土裡,然後輕輕往上撬,等到羊肚菌鬆動即可採收。

    一般畝產鮮羊肚菌200千克左右,採收完的鮮羊肚菌子實體經過切根,去掉基部上的土和雜質就可以上市了,整個採收期可持續一個月左右。未銷售出去的羊肚菌要及時晾乾,否則就會發黴變質,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晾曬羊肚菌只需二到三天,曬乾後羊肚菌經密封儲存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一般情況下,1000克鮮羊肚菌可晾曬乾品羊肚菌100克左右。

  • 2 # 夢入洪荒DG

    首先,羊肚菌最好的價格基本在年前,比如今年,年前300多一斤,過完年基本就是80左右。所以要結合當地溫度,水分,關照來確定時間。

    一般溫度在5到20左右最適合,太低太高都不行,水資源也要方便一點。簡單說說流程。

    1,直接購買原種,有條件的自己擴繁母種,一般擴繁時間需要兩週左右。

    2,母種擴繁栽培種,一般需要20天左右。

    4,搭大鵬,整熵 ,消毒,架噴灌。

    5,撒種,栽培。

    6,噴灑定根水,必須儘量澆透。

    7,開始漲菌絲,慢慢形成菌霜。

    8,兩週以內放營養包。

    9,注意觀察,下種40—50天左右要開始催菇,或注意菌絲開始轉色落去。

    10,結合土質,澆催菇水。儘量要澆透,那樣才出的整齊。

    11,澆水以後5~10天大量出姑。

    12,通氣和溼度的管理,這是難點。

    13,20天以後,成熟採摘,刀割,不要有泥土。

    14,儘量賣鮮的。

    15,泡沫箱,冰袋,冷藏運輸。

    16,又澆催菇水,準備第二茬出菌。

  • 3 # 以文溫暖三農

    羊肚菌別名羊肚菜、狼肚菜、蜂蘑、陽雀菌、羊雀菌、包穀菌等,因其形態似羊肚而得名。在分類上屬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真菌。一、羊肚菌的生長條件。

    ◆營養

    羊肚菌菌絲體在多種培養基上都能生長。能利用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澱粉、麥芽糖等作為碳源。可利用硝酸鉀、硝酸銨、尿素、天冬氨酸等作為氮源。

    木材、松針、麥芽、蘋果及殼鬥科植物的提取液,對羊肚菌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人工栽培時注意調配好培養基中的有關營養成分,即可滿足生長要求。

    ◆溫度

    菌絲在3℃~28℃均能生長,最適18℃~22℃,低於3℃停止生長,高於28℃停止生長或死亡。子實體在10℃~22℃範圍內均能生長,最適15℃~18℃。

    低於15℃或高於18℃,不利於子實體正常發育。但一定的晝夜溫差10℃~15℃可促進子實體形成。

    ◆溼度

    羊肚菌適宜在土質溼潤的環境中生長。菌絲生長階段對土壤含水量要求不嚴,含水量在30%~70%均能生長,但以60%~65%為最適宜。

    含水量超過70%,菌絲生長停止;低於55%時,菌絲生長纖弱。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適宜的空氣溼度為75%~95%,但以80%~90%為最宜。

    ◆光照

    營養生長階段不需光照,菌絲在暗處或微光條件下,生長很快,光線過強抑制菌絲生長。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需要一定光照。

    羊肚菌子實體有較強的趨光性,其子實體往往朝著光線方向彎曲生長。如覆蓋物過厚或樹林過密、過陰及全天太陽直射的地方,都不適宜子實體生長。最適宜“花花Sunny”照射。

    ◆ 空氣

    羊肚菌菌絲生長階段,對空氣無明顯反應,在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階段,對空氣十分敏感,若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3%。

    子實體生長無力,它與綠色植物共生時生長十分健壯。因此,人工栽培時,除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外,若能與蔬菜、花卉等植物兼作套種有利高產。

    ◆PH酸鹼度

    適宜羊肚菌生長的pH與大多數食用菌基本相同。培養基或土壤的pH為7.0~7.5之間。若pH降至3.0以下或高於9.0以上,菌絲則停止生長或死亡,羊肚菌不適於酸性環境,若pH為5時,則不易產生子實體。

    二、常規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羊肚菌野生時,多於春末夏初發生在林中潮溼地上及河邊沼澤地上。是春季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菌絲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8℃~22℃,子實體形成和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18℃。因此,各地應根據本地氣溫條件確定栽培季節。

    一般黃河以南地區,可在3月上中旬播種,5月中下旬出菇。長江以南地區可適當提前20天左右播種;黃河以北及西南地區,可推遲30天左右(即在4月中下旬)播種。

    ◆栽培料配方

    羊肚菌栽培料主要採用固體培養基,這裡收集部分配方,供栽培者選用。

    ①櫟樹木屑70%,麥麩25%,白糖1%,石膏1%,細土3%,含水量65%, pH6.5(朱鬥錫,2008)。 ②玉米芯40%,雜木屑20%,豆殼15%,麥麩20%,磷肥1%,石膏1%,白糖1%,草木灰2%,含水量60%, pH6~7(李樹林、陳文強,2008)。 ③玉米芯35%,棉子殼15%,雜木屑20%,麥麩10%,北芪渣(中藥材)或楊樹根土20%,含水量65%, pH 6~7(李素玲,2000)。 ④農作物秸稈、玉米稈或豆秸75%,米糠10%,麥麩10%,蔗糖1%,石膏1%,過磷酸鈣1%,土壤2%,含水量65%, pH 6.5~7.5(蘭進等,2001)。 ⑤雜木屑40%,棉子殼35%,麥麩20%,磷肥1%,腐殖土3%,石膏%,含水量65%, pH自然(丁湖廣,2004)。 ⑥棉子殼75%,麥麩20%,石灰1%,石膏1%,腐殖土3%,含水量65%, pH自然(宋麗光,2004)。

    ◆配料與裝袋

    任選以上配方一種,按常規配製。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式是以熟料袋為主,因此多采用塑膠袋(也可採用罐頭瓶等容器裝料,作為長菇載體)。採用裝袋機裝袋(每臺每小時裝1500~2000袋)。

    裝袋量因基質不同差異較大,木屑為原料的因材質硬軟有別,棉子殼為原料的,子殼附著棉纖維多少有別;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粉等較為疏鬆。

    ◆滅菌要求

    培養料裝袋後進入滅菌工序。高壓蒸汽滅菌,鍋內壓強0. 152兆帕,滅菌時間視培養料性質,分別控制在1.5~2.5小時。

    大規模栽培採用常壓滅菌,按灶體大小和容量,一般6000~8000袋/灶的,其滅菌時間以點火上100℃後,保持20~24小時,中間不摻冷水,不降溫,達標後卸袋冷卻。

    ◆接種培養

    料袋滅菌後,冷卻至30℃以下,按常規接種。接種後,搬進室內養菌,在適溫條件下培養30~40天,菌絲長滿袋;若氣溫偏低需50天長滿袋,經後熟培養20~25天,再轉入菇棚出菇。養菌管理主要控制好以下五點。

    ①恆定適溫

    培養室內溫度調控至15℃~18℃,最適合菌絲生長。在適合的培養基和恆定溫度範圍內,菌絲日平均生長1~1.6毫米。

    秋末冬初氣溫偏低,如果培養室溫度低於10℃,應人工增溫,可採用空調或電熱等設施提升溫度,防止低溫阻礙菌絲正常生長。

    ②保持乾淨

    培養室保持清潔衛生,要求乾燥、不潮溼,空氣相對溼度70%以下,若溼度偏大,可在地面撒石灰粉除溼。

    菌袋培育期間,門窗應掛窗紗或草簾遮光,但要注意通風,不能因避光把培養室堵得密不透風,造成空氣不對流。

    ④通風換氣

    經常開窗通風更新空氣,如果通風不良,室內二氧化碳沉積過多,會傷害菌絲體的正常呼吸;同時,也給雜菌發生提供條件。尤其是在秋季高溫時,如果不及時通風,會使室內菌溫上升,對菌絲生長髮育不利。

    ⑤翻堆檢查

    菌袋在室內培養期間要翻堆4~5次,第一次在接種後6~7天,以後每隔7~10天翻堆一次。翻堆時做到上下、裡外、側向等相互對調。

    翻袋時認真檢查雜菌,在菌袋料面和接種口上,常見有花斑、絲條、點粒、塊狀等物;其顏色有紅、綠、黃、黑不同,這些都屬於雜菌汙染。也有的菌種不萌發,出現枯萎、死菌等,透過檢查分類處理。

    ◆出菇管理

    將養好白菌袋脫袋後於菇房地下或床架上出菇,也可在室外利用林蔭地作畦排袋出菇。①菇房排袋出菇。

    先將菇房或床架進行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10毫升加高錳酸鉀1克進行密閉燻蒸。將菌袋脫袋後排於菇房地上或床架上。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膠薄膜,上鋪3釐米厚的腐

    殖土,拍平後將菌袋逐個排於其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7釐米×33釐米的菌袋40個。

    排完後噴輕水1次,覆土3~5釐米,表面再蓋2釐米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溼潤。30天后可長出羊肚菌子實體。

    ②陽畦排袋出菇。

    選擇“三分陽、七分陰”排水便利的林地作畦,畦寬100釐米,深15~20釐米,長度不限。整好畦後輕澆1次水,並用10%的石灰水澆灑畦床內,以殺滅害蟲和雜菌。排袋方法及覆土等同室內排袋要求。只是底層不必鋪薄膜,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Sunny直射。

    ◆病蟲害防治

    羊肚菌在菌絲生長與子實體生長階段都會發生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清潔衛生。播種前對菇房或場地進行滅菌殺蟲處理。後期發生蟲害,在子實體未發生前可噴除蟲菊或10%的石灰水,以利殺滅害蟲與雜菌。

    ◆採收

    羊肚菌從子實體出現到成熟一般需10~15天,當子實體顏色由灰色變為金黃褐色菌、帽網眼充分張開,由硬變軟時,表示已經成熟,即可採收,如不及時採收,很快就會被蟲蛀蝕,最後留下菇體軀殼。羊肚菌的成熟時間參差不齊,必須分批採收。

    採收時用手捏住菌柄,左右輕輕搖動連根拔起,注意不要損傷周圍幼小羊肚菌。採大留小,可持續採收1個多月。

    三、羊肚菌的種植前景。

    該屬全世界已知的約有28種,中國已知的18種。中國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山西、江蘇、雲南、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也有分佈。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產量最多的是雲南和四川,每年收購幹品100多噸,佔全國總產量的50%,其次是陝西和甘肅。質量最優的是山西呂梁地區和甘肅的迭部縣,其產品肉厚、柄短,氣味香濃,深受外商歡迎。

    羊肚菌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佔幹物質的24.5%,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氨基酸總量的46.8%。羊肚菌性平,味甘,有健胃補脾、益腎補腦、理氣化痰之功,並有抗腫瘤的功效。

    羊肚菌貨源緊缺,價格堅挺,國內收購價幹品每千克在500~600元以上;國際市場每千克達200美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值得大力發展生產。

    總結

    羊肚菌的價格較好些,有一定的種植前景,掌握以上常規的種植方法,科學的進行種植,能種植出質量好產量高的羊肚菌。

  • 4 # 四川張五

    羊肚菌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近些年來羊肚菌作為一種重要的出口食用菌,遠銷歐美,市場前景廣闊。

    羊肚菌又叫羊蘑、羊肚菜,由於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形狀與羊肚相似,所以被稱為羊肚菌。目前中國已發現的羊肚菌有20多種,其中常見的有梯稜羊肚菌、尖頂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脈羊肚菌等,每一種羊肚菌都可以食用,是珍貴的食藥兩用真菌。

    野生羊肚菌在中國的分佈很廣,西南、西北、華北、東北等地除了氣溫過高,氣候乾燥的地區以外,其它地區都能生長。羊肚菌的生長與氣候和環境有關,溫度和溼度是羊肚菌生長的兩個重要條件。由於羊肚菌屬於低溫高溼型真菌,所以在中國低溫潮溼的西南地區最適宜羊肚菌的生長,具體來說四川省和雲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高產地區,每年的產量約佔全中國產量的50%。

    羊肚菌子實體通常在春天萌發,由於各地的氣候環境不一樣,萌發的時間也存在差異,萌發時間一盤在三到六月,一般氣溫較高的地區萌發的早,氣溫低的地區萌發的相對晚一些,部分高寒地區者會延遲到七月。子實體出土後7—10就能發育成熟,這時就可進行採收。

    由於羊肚菌營養豐富,市面價格較高,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所以人工栽培羊肚菌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氣性好,並且易於保溼。為避免羊肚菌受澇害而造成損失,要採用畦作的方式進行栽培。先用鬆土機把耕地進行翻鬆,翻鬆深度在20釐米以上,翻鬆後畫線確定畦面寬度和畦溝寬度,然後用挖溝機挖畦溝。一般畦面寬100釐米,畦溝寬30釐米,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溝作為排水溝可起到防澇的作用。一個畦面挖兩道種植溝,種植溝與種植溝之間的距離是50釐米,溝深6—10釐米,溝寬20釐米左右。

    挖好溝下一步就是往種植溝內鋪培養料,培養料要求鋪的均勻,鋪好的培養料厚度為2—3釐米。培養料是羊肚菌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培養料製作方法是用楊樹、櫟樹、果樹等樹的木屑用水澆溼後在進行高溫滅菌製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有助於羊肚菌菌絲、菌核以及子實體的生長。

    菌種需要在相關單位購買,由於購買回來的菌種是瓶裝的,而我們需要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所以在撒播菌種之前用竹片把菌種鉤出來放在塑膠盆裡攪拌均勻,以便播撒菌種。

    優質菌種的標準是,菌種瓶的瓶壁有少量的黃色異核菌核,菌絲分佈均勻,菌絲為淡黃色。

    羊肚菌播種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菌絲在3攝氏度到25攝氏度內均能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至18攝氏度,低於3攝氏度或者高於25攝氏度菌絲生長停止或者死亡。菌種的播種量為每畝200千克,播種時要均勻準確地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播完菌種後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為3—5釐米,覆土結束後即可澆水。菌絲要求在溼潤的環境中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70%。

    羊肚菌菌絲的生長要避光保溼,而子實體的生長要弱光保溼,光線過強或者溼度不夠都不利於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所以必須搭建人工遮陽棚,遮陽棚分為平棚和拱棚。

    平棚的建造:

    平棚的棚頂平整,棚內面積大,搭建平棚需要用鑽孔機鑽孔,每隔3—5米鑽一個孔,孔深0.5米,鑽完孔後插上長為2.5米的竹竿,竹竿露出地面2米左右,插好竹竿要求整齊,儘量撗縱都在一條直線上。

    為了固定住竹竿,使平棚更穩固,還要用錘子把竹竿底部的土夯實,每個竹竿的頂端都有相互垂直的小孔,用託膜線把撗縱的竹竿連線成一個整體,這樣撗縱相聯的棚架就形成了,接下來就是鋪遮陽網了,使用遮光率為75%的遮陽網。鋪遮陽網必須充分展開,操作時一定要把遮陽網拉展、拉直,用塑膠紮帶把遮陽網固定在託膜線上。拉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力度,用力過大容易拉壞遮陽網。

    羊肚菌的生長除了對光線有要求以外,土壤的溼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羊肚菌喜歡溼潤的土壤環境,菌絲體在土壤相對含水量為50%—70%的土壤環境下均能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超過70%菌絲停止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50%菌絲體生長放緩,最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60%—65%。

    為了控制土壤溼度,還要架設好噴灌設施,噴灌設施密度要大一些,噴灌時使用的噴頭霧化效果要好,不產生強水流,澆水時不沖刷土壤。

    有了遮陽網和噴灌設施的平棚,還不能完全適應羊肚菌的生長,當春天羊肚菌子實體出土後,平棚內光的強度對羊肚菌來說依然較高,不適宜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為了給羊肚菌子實體出土後降低光照,還需要在建好的平棚內撒一些小麥種,小麥比羊肚菌子實體萌發的早,而且植株比較高,能起到給羊肚菌進一步遮陰的作用。小麥播撒密度不能太大,以免影響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按每畝2千克播撒麥種就可以了。這裡的小麥只起到給羊肚菌遮陰的作用,並不收穫。

    平棚的優點是成本低,空氣流動性好,便於田間操作,缺點是隻適應面積大,而且平坦的地塊,遮光效果不夠。

    拱棚的建造:

    拱棚又稱矮棚,搭建拱棚需要門型鋼管,製作方法是將一根長3米,直徑8毫米的鋼管,彎成頂部長1米,兩側各1米的門型,每隔2米插一個門型鋼管作為拱棚的骨架。鋼管需插入土層0.3米左右,確保拱架牢固。用託膜線把每個門型鋼管連線起來,然後就可以鋪遮陽網了,遮陽網和平棚使用的遮陽網一樣,遮光率為75%。鋪設好的遮陽網也要安裝澆水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安裝噴灌設施,噴灌安裝在拱棚外,噴灌設施的噴水量要大,水噴到遮陽拱棚上在滴霧到田壟內。沒有噴灌條件的地區,必須有充足的水源,能用水管給羊肚菌苗床澆水。

    整個拱棚搭建好後,苗床上是不用撒小麥種的。當春季氣溫升高,光照增強時,可以在拱棚上鋪設稻草,給羊肚菌子實體進一步遮陰降溫。

    拱棚的優點是建造方便,可根據地形地勢建造在不規則、不平整的地塊,缺點是建造成本較高,田間管理沒有平棚方便。

    建好棚,播完種,羊肚菌菌種就要過冬了,這個時期的管理主要是觀察棚內土壤的溼度,如不下雨的情況下,要每週澆水一次,整個冬季當溫度在3攝氏度以上時,羊肚菌菌種的菌絲就會在土中慢慢的發育。

    當第二年二月後,隨著氣溫的回升,羊肚菌菌種的菌絲髮育變快,出菇期一般在三月份,到三月後菌絲長出羊肚菌的子實體,進入到到出菇期管理。

    出菇期指的是子實體萌發生長到子實體採收的整個過程,羊肚菌出菇期有以下注意事項:

    1、首先是溫度控制,由於春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促進子實體的生長,不僅如此,早春的氣溫適宜,降水量多,更是為羊肚菌的子實體萌發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羊肚菌子實體在10攝氏度至18攝氏度內均能生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2攝氏度至15攝氏度,溫度低於10攝氏度或者高於18攝氏度時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放緩。在平棚內生長的羊肚菌子實體由於空氣流通好,出土較快

    2、在光照方面,光線對子實體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子實體的發育階段,光線起到重要作用,子實體生長髮育期間,適度的散射光是生產優質羊肚菌必不可少的條件,羊肝菌子實體有向光性,往往是朝光線方向彎曲生長。

    散射光的強弱對子實體的色澤也有一定影響,光線比較強顏色就比較深,光線弱則顏色淺,出菇期將光照控制在三分陽七分陰最為適宜。

    而冬季播種的小麥長勢要大大快於羊肚菌子實體,隨著氣溫的升高就可以給羊肚菌子實體遮陰降溫了。

    3、出菇階段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70%,這樣羊肚菌才能順利生長。除了土壤溼度外,菇棚內也要保持溼潤的環境,空氣相對溼度在85%—90%時對出菇最有利。在管理上注意控制兩個極限溼度,一是空氣相對溼度不低於70%,空氣溼度低的話由於羊肚菌子實體中間是空的,而且重量輕,皮薄,容易發生乾裂,造成子實體停止生長,為此,要保持溼潤環境,每天用噴灌噴霧一到二次,噴水時要讓水霧散發滴落到地面。二是空氣相對溼度不超過90%,空氣相對溼度過大會造成子實體缺氧,總之噴水的要求是少量多次。

    而拱棚種植的羊肚菌,由於拱棚內空氣流通性不好,不利於散熱,春季升溫速度較快,溫度低於15攝氏度時,有噴灌的地塊用噴灌澆水,沒有噴灌的地塊有水管澆水,澆水要少量多次,溫度達到15攝氏度以上時就要在拱棚上面鋪一層厚約2—3釐米的稻草。稻草要鋪勻,能完全遮住太陽的直射光,給棚內的羊肚菌子實體遮陰,然後給覆蓋好的稻草澆水。拱棚內的空間小,保溼效果好,可很好促進羊肚菌子實體的成長。拱棚種植羊肚菌還要注意通風,羊肚菌是好氧真菌,足夠的氧氣是保證羊肚菌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條件,同時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高於0.3%,所以出菇期期間要在早晨,傍晚或陰天時適當開啟一部分遮陰網,給拱棚內的羊肚菌子實體通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4、無論平棚還是拱棚,田間管理主要是光照和溼度的控制,苗床是不能鋤草、鬆土的,羊肚菌可以和雜草共生,所以日常可以不做鋤草工作,原因是第一鋤草難度較大,容易傷害到土裡的菌絲,影響其生長。第二因為雜草可以為子實體的生長起到遮陰的作用,鬆土和鋤草一樣可能會破壞羊肚菌的菌絲,影響出菇。

    當羊肚菌子實體的菌蓋表面充分伸展,顯現出羊肚狀凹坑的時候就可以採收了,不過羊肚菌子實體有的單生,有的同生,而且整個生長過程有不規則的延續性,所以要隨長隨採,保證新鮮,在採收的同時,由於有許多子實體萌發或出土生長,要小心不要碰傷正在生長的子實體。

    採收時用小竹片插入土裡,然後輕輕往上撬,等到羊肚菌鬆動即可採收。

    一般畝產鮮羊肚菌200千克左右,採收完的鮮羊肚菌子實體經過切根,去掉基部上的土和雜質就可以上市了,整個採收期可持續一個月左右。未銷售出去的羊肚菌要及時晾乾,否則就會發黴變質,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晾曬羊肚菌只需二到三天,曬乾後羊肚菌經密封儲存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 5 # 基層關注

    1、 選地

    土壤選擇在羊肚菌種植過程中至關重要,羊肚菌屬於腐生性菌類,土壤有機質的含量直接關係到羊肚菌種植產量的好壞。對不同的土壤型別,羊肚菌種植在品種選擇,營養袋配方和用量上可以靈活調整!羊肚菌整體適合有機質含量高,含砂性高的土壤型別,如果土質過差的需要增加營養袋的數量來提高產量。

    2、 耕地

    農業,尤其是傳統農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在選好種植基地後,已具備地利,那麼天時就是我們農業上所說的農時,羊肚菌種植下種溫度在 20 攝氏度以下,四川平原地區每年 11 月 10 號開始符合下種的溫度,那麼要求我們每年在 11 月 10 日前,搭棚完畢;那麼山東一般是10月溫度開始符合下種時間,為了以後各種植基地能充分完成前期搭棚準備工作,各地可根據情況完成耕地工作。根據往年經驗種植經驗,每個種植基地種植面積不得超過 150 畝!否則會影響工作的高效性,風險大!

    從羊肚菌種植開始第一步就是要耕地!首先是土壤的一個酸鹼度要調到最適合羊肚菌生長的環境,PH值要求在6.5-7.9之間,可以情況用生石灰或石膏來調節。要求微耕機耕地至少兩遍,耕深15cm~20cm。在耕第二遍之前先噴灑益富源植物營養液,每畝5-10公斤,然後翻耕。如何來判斷土地耕作到位了,深度以手扶式微耕機或耕田大型拖拉機耕作能達到最深的程度,耕地土塊基本沒有超過拳頭大小的土塊,在耕第二遍的時候,一般都能達到耕地的效果!

    3、 開箱開溝:

    羊肚菌屬於好氧性真菌,開箱開溝的工作一定要做,其好處有:

    (1)、增加土地表面積重而提高產量;

    (2)、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羊肚菌菌絲的生長;

    (3)、利於排水以防春季降雨量過多對羊肚菌種植產生致命的影響!我們開箱的要求為箱面70cm~80cm寬,溝深20~30cm,溝寬20~30cm!

    4、搭棚

    羊肚菌的產量與氣溫的關係,要求搭棚較高比較好,考慮到操作的方便性,我們要求搭棚高度為 2m,四周鐵絲拉線繃直,立柱需要高 2.5 米, 埋地下 0.4—0.5 米, 每 4 米一根立柱,棚高 1.8—2 米,遮陽網4針,要求搭建好的遮陽棚內部人員操作便捷,堅固,可在較大風力作用下保持穩固。

    5、下種

    羊肚菌的產量和質量和下種時間有很大關係,下種時間過早,有菌絲老化的,感染雜菌,以及在土壤時間生長過長等風險;下種時間過晚會造成菌絲髮育不成熟,產量低,菌肉過薄等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嚴格控制下種時間,以四川境內平原地區為例:在 11 月 15 日~11 月 20 日開始下種比較合適,最後一批菌種下種時間不超過 12 月 1 日,特 殊情況不超過 12 月 5 日。氣溫在 20 度以下時播種。播種前2天左右觀察土壤是否過於乾燥,過幹可適當澆水然後播種。

    我們下種用量標準為每畝200袋菌袋;視菌種長勢情況靈活調整。菌種開袋揉碎後撒到箱面,覆土即可,要求覆土不超過3cm,用釘耙直接來回勾動箱面土壤即可,有個別種子露天不影響。開袋後的菌種要儘快的播種覆土,不要一次開的太多,以免造成汙染和脫水。

    6、營養袋的擺放

    營養袋對羊肚菌的種植十分重要,營養袋的好壞以及營養袋的質量直接影響出菇的量。營養袋要求下種三天後,開始製作營養袋,下種7天箱面開始變白,此時開始擺放營養袋。

    我們營養袋擺放的標準是每畝1800—2000袋,不得減少營養袋的用量,個別品種和土質需要增加營養袋的用量。擺放營養袋時需要在營養袋上劃兩道口,劃口朝下,以最大的劃口而小麥不掉出為標準,兩條劃口儘量都緊接地面。 若為標準箱面,每箱擺兩排營養袋,間隔 0.5 米,若箱面較大可增加營養袋的排數,以麻將5筒形狀擺放,營養袋的擺放原則為儘量分散錯落。

    7、搭建小拱棚

    下營養袋後,為了防止雨水過多和凍害,需要搭建小拱棚,用白色普通薄膜(不可用防霧薄膜) 。薄膜兩端不封死。可交叉拱條,讓薄膜不落在地面上,四周通風。 基地管理與採收首先是水分的管理,土壤水分管理保持前期的溼度情況即可,但空氣溼度最好達到80---90%的溼度,這時氣溫較前期已經有了很大的升高,噴水一定要注意細節的掌控,一般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後噴水,噴水一定要噴向空中,不可直接噴到菇體上,溫度高於18度時不宜噴水,噴水時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態寶,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羊肚菌的種植主要灌水最重要的有兩次,第一次是下種的時候,一定把水給足,第二次在出菇後,出後灌水前,每畝先噴灑5-10公斤的菌菇生態寶,然後灌水。出菇期間澆水不宜過多,儘量少澆水。只要土壤表面沒幹白就可以不用澆水。其次是蟲害的管理,出菇期間主要的蟲害是蛞蝓,蛞蝓數量的增加對羊肚菌的破壞是致命的,所以蛞蝓建議人工的去捕捉。規模較大選擇用藥。

    羊肚菌的採收原則為菌冒褶皺完全或者將要完全 開啟為準,頭批菇菌冒大概 5cm~7cm 即可採收。意思是每次採收只要菌冒5cm 以上都需要採收,切不可貪大。羊肚菌在成熟後菌肉變薄,個頭變大,但是重量不會增加,切不可貪大。

  • 6 # 小張視野

    羊肚菌對於種植環境內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建議使用肥沃疏鬆的偏鹼性黑土栽植。生長環境內的溫度在20℃為好,溼度在70%左右。避免翻耕翻土影響羊肚菌生長,並且隨長隨採,及時收成。

    一、土質要求

    羊肚菌對於土質的要求非常高,必須要種植在中性或者偏微鹼性的土質環境中,建議選擇肥沃疏鬆的黑土。在土壤使用前確保透氣排水性俱佳,不可殘留病菌或蟲卵。

    二、生長環境

    羊肚菌的生長旺季是春秋兩季,對於溫度和溼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溫度穩定在20℃左右最好,澆水灌溉要保證溼度在70%上下。避免強光照射,弱光下滋潤就能夠發育很棒了。

    三、不要除草

    這裡說的不要除草,主要是指不用人工手段去鬆土除草。羊肚菌可以和雜草共生,翻土不當,羊肚菌會喪失和土壤的適應性傷害到土裡的菌絲,影響其生長。雜草也是很好的遮陰道具,避免強光照射到羊肚菌上。

    四、及時採摘

    作為菌落實體生長的植物,有的單生有的同生,整個生長過程有不規則的延續性,所以要隨長隨採,及時採收。一來保證新鮮,二來避免羊肚菌正在生長的子實體被未及時收成的菌落影響。 五、種植栽培技術 1、熟料脫袋栽培

      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膠袋裝料,每袋約5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後再延長培養5-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1)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膠薄膜,然後鋪3cm厚的 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膠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 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溼潤,空氣溼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 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膠薄膜,但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Sunny直射。

      2、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溼、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溼,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約4-5cm,每平方米用菌種(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cm,壓平後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 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溼。蓋完後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

    六、羊肚菌的主要價值

      1、營養價值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 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 蘇氨酸和 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藥效。羊肚菌的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羊肚菌含 粗蛋白20%、 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 穀氨酸含量高達1.76 %。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並有“素中之葷”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製造的,但在人體營養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 必需氨基酸”。 2、藥品價值

      功效作用方面,羊肚菌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益腸胃,是治療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的良好中藥,有獨特的保健作用。

  • 7 # 阿兵帶你看農村

    1、 選地

    土壤選擇在羊肚菌種植過程中至關重要,羊肚菌屬於腐生性菌類,土壤有機質的含量直接關係到羊肚菌種植產量的好壞。對不同的土壤型別,羊肚菌種植在品種選擇,營養袋配方和用量上可以靈活調整!羊肚菌整體適合有機質含量高,含砂性高的土壤型別,如果土質過差的需要增加營養袋的數量來提高產量。

    2、 耕地

    農業,尤其是傳統農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在選好種植基地後,已具備地利,那麼天時就是我們農業上所說的農時,羊肚菌種植下種溫度在 20 攝氏度以下,四川平原地區每年 11 月 10 號開始符合下種的溫度,那麼要求我們每年在 11 月 10 日前,搭棚完畢;那麼山東一般是10月溫度開始符合下種時間,為了以後各種植基地能充分完成前期搭棚準備工作,各地可根據情況完成耕地工作。根據往年經驗種植經驗,每個種植基地種植面積不得超過 150 畝!否則會影響工作的高效性,風險大!

    從羊肚菌種植開始第一步就是要耕地!首先是土壤的一個酸鹼度要調到最適合羊肚菌生長的環境,PH值要求在6.5-7.9之間,可以情況用生石灰或石膏來調節。要求微耕機耕地至少兩遍,耕深15cm~20cm。在耕第二遍之前先噴灑益富源植物營養液,每畝5-10公斤,然後翻耕。如何來判斷土地耕作到位了,深度以手扶式微耕機或耕田大型拖拉機耕作能達到最深的程度,耕地土塊基本沒有超過拳頭大小的土塊,在耕第二遍的時候,一般都能達到耕地的效果!

    3、 開箱開溝:

    羊肚菌屬於好氧性真菌,開箱開溝的工作一定要做,其好處有:

    (1)、增加土地表面積重而提高產量;

    (2)、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羊肚菌菌絲的生長;

    (3)、利於排水以防春季降雨量過多對羊肚菌種植產生致命的影響!我們開箱的要求為箱面70cm~80cm寬,溝深20~30cm,溝寬20~30cm!

    4、搭棚

    羊肚菌的產量與氣溫的關係,要求搭棚較高比較好,考慮到操作的方便性,我們要求搭棚高度為 2m,四周鐵絲拉線繃直,立柱需要高 2.5 米, 埋地下 0.4—0.5 米, 每 4 米一根立柱,棚高 1.8—2 米,遮陽網4針,要求搭建好的遮陽棚內部人員操作便捷,堅固,可在較大風力作用下保持穩固。

    5、下種

    羊肚菌的產量和質量和下種時間有很大關係,下種時間過早,有菌絲老化的,感染雜菌,以及在土壤時間生長過長等風險;下種時間過晚會造成菌絲髮育不成熟,產量低,菌肉過薄等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嚴格控制下種時間,以四川境內平原地區為例:在 11 月 15 日~11 月 20 日開始下種比較合適,最後一批菌種下種時間不超過 12 月 1 日,特 殊情況不超過 12 月 5 日。氣溫在 20 度以下時播種。播種前2天左右觀察土壤是否過於乾燥,過幹可適當澆水然後播種。

    我們下種用量標準為每畝200袋菌袋;視菌種長勢情況靈活調整。菌種開袋揉碎後撒到箱面,覆土即可,要求覆土不超過3cm,用釘耙直接來回勾動箱面土壤即可,有個別種子露天不影響。開袋後的菌種要儘快的播種覆土,不要一次開的太多,以免造成汙染和脫水。

    6、營養袋的擺放

    營養袋對羊肚菌的種植十分重要,營養袋的好壞以及營養袋的質量直接影響出菇的量。營養袋要求下種三天後,開始製作營養袋,下種7天箱面開始變白,此時開始擺放營養袋。

    我們營養袋擺放的標準是每畝1800—2000袋,不得減少營養袋的用量,個別品種和土質需要增加營養袋的用量。擺放營養袋時需要在營養袋上劃兩道口,劃口朝下,以最大的劃口而小麥不掉出為標準,兩條劃口儘量都緊接地面。 若為標準箱面,每箱擺兩排營養袋,間隔 0.5 米,若箱面較大可增加營養袋的排數,以麻將5筒形狀擺放,營養袋的擺放原則為儘量分散錯落。

    7、搭建小拱棚

    下營養袋後,為了防止雨水過多和凍害,需要搭建小拱棚,用白色普通薄膜(不可用防霧薄膜) 。薄膜兩端不封死。可交叉拱條,讓薄膜不落在地面上,四周通風。 基地管理與採收首先是水分的管理,土壤水分管理保持前期的溼度情況即可,但空氣溼度最好達到80---90%的溼度,這時氣溫較前期已經有了很大的升高,噴水一定要注意細節的掌控,一般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後噴水,噴水一定要噴向空中,不可直接噴到菇體上,溫度高於18度時不宜噴水,噴水時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態寶,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羊肚菌的種植主要灌水最重要的有兩次,第一次是下種的時候,一定把水給足,第二次在出菇後,出後灌水前,每畝先噴灑5-10公斤的菌菇生態寶,然後灌水。出菇期間澆水不宜過多,儘量少澆水。只要土壤表面沒幹白就可以不用澆水。其次是蟲害的管理,出菇期間主要的蟲害是蛞蝓,蛞蝓數量的增加對羊肚菌的破壞是致命的,所以蛞蝓建議人工的去捕捉。規模較大選擇用藥。

    羊肚菌的採收原則為菌冒褶皺完全或者將要完全 開啟為準,頭批菇菌冒大概 5cm~7cm 即可採收。意思是每次採收只要菌冒5cm 以上都需要採收,切不可貪大。羊肚菌在成熟後菌肉變薄,個頭變大,但是重量不會增加,切不可貪大。

  • 8 # 農人麗芳

    怎樣種植羊肚菌?種植的核心在於:投其所好!事實上,不僅是羊肚菌,食用菌也是同樣的道理,

    投其所好,即滿足真菌生長喜歡的各種營養、環境因素!如果你對待它不薄,它自然會很好回報你!

    影響羊肚菌生長的環境條件主要有溫度、溼度、光照、空氣、酸鹼度。

    以現在大火的羊肚菌為例,分析羊肚菌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以幫助您在經營中投其所好,追求高產。

    溫度:對羊肚菌子實體和菌絲溫度的要求

    羊肚菌屬中低溫真菌,通常發生在春季2~5月的雨後,9~11月雨後也有少數地區發生。羊肚菌在生長期需要較低的溫度,一般也需要較大的溫差刺激,促進羊肚菌菌絲向出菇的分化,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

    羊肚菌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2℃-25℃,生長速度很快,一天可達1-2cm,菌絲較薄且較弱,一般在18℃-22℃培養,菌絲生長較快,為羊肚菌協調生長的最佳溫度。

    在培養初期,羊肚菌原種和栽培種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0℃-22℃,培養初期菌絲生長速度快於原種和栽培種。在培養後期,當溫度控制在18℃-20℃時,菌絲體生長速度較慢,但菌絲體較強,菌絲體數量較多。

    當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4℃-18℃,溫度大於8℃超過3天時,菌絲很容易分化為羊肚菌原生質體,日平均溫度低於15℃時,子實體的生長速度較慢,直到20-25天才能採收,平均日溫在15℃以上,子實體的生長速度較快,可在10~15天內採收。

    羊肚菌原生質體出現後,必須防止春寒及其他低溫天氣引致原生質體及幼菇的死亡。但是在北方溫室大棚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北方冷棚、北方露天和南方露天栽培的羊肚菌需要做好防寒準備,一般可以新增到小拱棚中,既能保暖,又能防止連續降雨溼度過大。

    然而,在出菇後期,應注意遮蔭降溫,直接Sunny和高溫會導致原生質體的形成、子實體頂端生長點的燃燒、子實體的變形,影響產量和產量階段。

  • 9 # 戴木子的日常生活

    第一,如果你想要種植羊肚菌,必須瞭解羊肚菌的生態條件。首先是土壤,羊肚菌生長的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在中性或者微鹼性的土壤中,土壤為黑土,等。然後就是空氣因素,一般在落葉中,有足夠的的空氣,其次對溫度和溼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容易生長,要求溫差較大,溫度為20度左右,溼度為70%左右。然後就是光照了,弱光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在瞭解羊肚菌的生態情況之後,就能很好的種植了。第二,在瞭解生長條件之後,就要了解羊肚菌的種植需要什麼配料了,在你身邊的資源,有什麼就用什麼,有木屑,麩皮,磷肥,石膏,腐殖土等,玉米芯,草木灰,等,按比例搭配,為75%,20%,1%,1%,4%左右,料水比為1:1.4 。第三,然後瞭解栽培方法,在料拌好,裝在塑膠裡,首先,室外脫袋栽培,選擇在光照不強地方,在寬,深20-25cm,長度不限,在整好之後,可以少澆點水,然後再用石灰水殺害蟲。,第四,室外生料栽培,在半陰半陽的地方,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相同的坑,在坑底先澆水,在上面任鋪一配料,把菌鋪在上面,約為4-5cm,然後在在上面,鋪第二層,在用同樣的方法播種,然後再用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在加以保溫,保溼,,適當撒上點水。

  • 10 # 郭果姐i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的名貴食用菌,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很高,收到了許多人的青睞,目前可人工栽培技術種植,當然,羊肚菌對種植的環境也是十分嚴格的!

    溫度:羊肚菌適宜溫度18−22度之間,15−18度之間生長速度最快,羊肚菌是低溫型菌種,在初長期,地下菌絲體在1−2度低溫就開始生長,出菇時間一般在3−4個月,如果溫度超過28度,那麼生長會變緩慢或者停止生長!

    光線:羊肚菌菌絲的生長不需要光照,菌絲在黑暗中或在弱光下生長很快,光對羊肚果實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弱散光刺激有利於羊肚果實的生長髮育,然而,強直射光對它的生長髮育不利!

    空氣:在栽培時,充足的氧氣對於羊肚菌的生長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栽培環境的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0·3%,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緩慢,變形甚者腐爛!

    土壤:羊肚菌適合種植在沙壤土、棕壤和深棕壤河床砂質土壤中,適用於羊肚菌生長的pH值略高於普通真菌。中性或弱鹼性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pH需要在6.4至7.8的範圍內!

    病蟲防治:羊肚菌的生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病蟲害的困擾,主要用於預防,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種植前,場地應進行滅菌和殺蟲。如果害蟲發生在後期,可以在子實體生長前噴灑蘑菇生態寶或10%石灰水!

  • 11 # 慄老舍

    羊肚菌種植技術不復雜,但每個環節非常重要,一步錯,滿盤皆輸,最好專門學習學習。以下只是初步步驟:

    一、選種植地點及方式。先確定用溫室,林下還是平地,播種及管理技術路線不同,必須有水源。溫室可穩產;林地可遮陰;平地直播也行。

    二、深耕消毒並做畦。土地撒石灰消毒,做壟高30釐米,寬150釐米畦,壟可抗風保溼保溫。

    三、澆水施肥。土地乾燥可於播種前1-2日澆透水保墒。 播種前施肥,有機肥或三元素化肥。你沒有看錯,種羊肚菌要施肥。根據種植方式不同備料,如薄膜,網架,噴水帶等等。

    四、菌種種植。選擇有技術實力的單位的菌種,並要求指導播種。要注意播種時間及氣溫。菌種掰碎一釐米大小,開溝種植,覆土十公分左右,鎮壓。不同種植模式,後面管理不同。15日左右隔著一米左右放營養袋。

    五、出菇管理。注意溫度最好在8到20℃之間,注意幼小菇怕風怕凍怕熱,保持適當溫溼度。菌蓋網格張開後,及時採摘銷售。

  • 12 # 尋找故鄉物產

    我叔目前種了六十畝,年底出菇,種植這個羊肚菌需要專家指導,每個地方的氣候條件與土壤肥沃不一樣,要因地制宜實施科學種植,等出菇再和大家分享成功的經驗

  • 13 # 時鞝佳人

    羊肚菌又稱美味羊肚菌,別名羊肚菜、羊肚蘑、羊肚子、陽雀菌、蜂窩蘑等。是世界公 認的一種珍稀食、藥用菌,在歐洲被公認為是僅次於塊菌的美味食用菌,但至今還未能進行 大量商品化人工栽培,屬尚為馴化中的食、藥用菌。?

    羊肚菌不僅香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及氨基酸,特別富含有機鍺,具有 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的功能;主治腎虧損、陽萎不舉、性慾冷淡,對頭暈失眠、腸胃炎症、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飲食不振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同時也可防癌、抗癌、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在醫學上有重要的價值。由於它功能齊全,食效顯著,在國際市場十分緊銷,目前國內收購價一直穩定在每公斤400一500元,國際價格更加昂貴。由於野生資源十分有限,因此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及開發利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目前尚處於試驗研究階段,有些因素尚需進一步探討,故希望有識 之士先少量種植,與我們深討。試栽四年,三年都成功。我們總結出栽培技術是:?

    一、生態條件:

    (一)溫、溼度:羊肚菌屬低溫高溼型真菌,每年春季3—5月雨後多發生,秋季8—9月也偶有發生,但數量很少。羊肚菌生長期長,除需較低氣溫外,還要較大溫差,這可刺激菌絲體分化。其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首核形成溫度為16—21℃;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 —16℃,溼度為65%—85%左右。為此,栽培時間儘量放在11月一12月。

    ?

    (二)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於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強烈的直射光則有不良的影響 。?

    (三)土壤:土壤PH要求在6.5—7.5左右,中性或微鹼性有利於羊肚菌生長。羊肚菌常生長在石灰岩或白堊土壤中。在腐殖土,黑、黃色壤土、沙質混合土均能生長。

    ?

    (四)空氣:在暗處及過厚的落葉層中,羊肚菌很少發生,即或發生質量也較差。足夠的氧 氣對羊肚菌的正常生長髮育是必不可少的。

    ?

    二、栽培技術:

    (一)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②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以上三種培養料,可任選一種。料水比為1∶1.3,含水量保持在60%。?

    (二)栽培方法?

    1、熟料脫袋栽培: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膠袋裝料,每袋約500—6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2—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後再延長培養5—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1)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膠薄膜,然後鋪3cm厚的 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膠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溼潤,空氣溼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膠薄膜,但 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Sunny直射。?

    2、室外生料栽培: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溼、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溼,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 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約4—5cm,每平方米用菌種(12×28cm)2袋,掰成核桃 大小菌塊,均勻撒 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cm,壓平後 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溼 。蓋完後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

    (三)栽後管理?

    因羊肚菌是一類喜溼的菌類,在它整個生長期保持溼度是很重要的。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 是早春,雨水較多,溼度較大,加之溫度合適,則菌絲體生長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實體生 長良好。如果在生長期,尤其早春遇乾旱,適時澆水保溼是必要的。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 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如低於4℃的寒冷或超出16℃的溫度,都會影響子實體的形成及發育,故在這時候要創造菌核形成及子實體生長髮育的良好條件,是十分必要的。總之,在早春 對羊肚菌保持一定溫及適宜的溼度是獲得栽培成功的關鍵。?

    (四)採摘及保藏?

  • 14 # 財迷心竅er

    1.羊肚菌生長的土壤PH值在6.5-7.5左右。

    2.羊肚菌對溫度和溼度也有較高的要求,每年春季和秋季最容易生長,要求溫差大,溫度為20度左右,溼度為70%左右。

    弱光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配製羊肚菌種植的配料,裝在塑膠裡。首先室外脫袋栽培,選擇在光照不強的地方,在寬、深20-25cm,長度不限,在整好之後可以少澆點水,再用石灰水殺害蟲。在半陰半陽的地方、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在坑底先澆水,在上面鋪一層配料,把菌鋪在上面,約為4-5cm,再鋪第二層,用同樣的方法播種,再用腐殖土鋪蓋,厚度為3-5cm,加以保溼。在菇房消毒後,每一層床面上鋪一塊塑膠薄膜,再鋪3cm厚腐殖土,逐個排列,大概排40個,排完噴水、加土,保持土壤溫度和空氣溼度即可。

  • 15 # 淘花緣記

    羊肚菌,最開始好多人都說這是懶人種的東西,下種後,不需要太忙活,但是我想說,種植是個技術活。

    製作菌種就不說了,自己可以學習製作菌種的技術,自己做菌種,但是大部分都是買菌種,找一家技術比較好,出菇比較好的菌種,先買菌種,我們這邊一般11月份就要下種。

    在下菌種之前,土地我覺得還是必須治理一下,不然害怕雜菌感染,還有蟲害,那後面處理起來就惱火,翻地,暴曬,水淹,生石灰,可以翻兩三次,然後搭遮陽棚,把地起壟,然後撒菌種,薄薄地一層土,覆蓋完菌種即可,就像種小麥那樣,然後根據溼度在溝裡浸水,等一個月左右就會出白霜,然後放營養袋,放完還是要根據天氣開調整土壤溼度,注意浸水。

    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形成。 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8℃,將影響子實體發育。當最低氣溫穩定在3℃以上時,開始催菇管理。 催菇時,澆一次透水,可溝內澆大水浸潤至畦面,但畦面不能有積水,然後控制溫度在5℃~20℃之間,以5℃~15℃最為適宜。溫度25℃時,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羊肚菌種植還是需要技術過硬,不然還是很吃虧!不出菇,死菇的現象還是很多,所以謹慎!

  • 16 # 莫塔塔33

    羊肚菌對於種植環境內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建議使用肥沃疏鬆的偏鹼性黑土栽植。生長環境內的溫度在20℃為好,溼度在70%左右。避免翻耕翻土影響羊肚菌生長,並且隨長隨採,及時收成。

    1、土質要求

    羊肚菌對於土質的要求非常高,必須要種植在中性或者偏微鹼性的土質環境中,建議選擇肥沃疏鬆的黑土。在土壤使用前確保透氣排水性俱佳,不可殘留病菌或蟲卵。

    2、生長環境

    羊肚菌的生長旺季是春秋兩季,對於溫度和溼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溫度穩定在20℃左右最好,澆水灌溉要保證溼度在70%上下。避免強光照射,弱光下滋潤就能夠發育很棒了。

    3、不要除草

    這裡說的不要除草,主要是指不用人工手段去鬆土除草。羊肚菌可以和雜草共生,翻土不當,羊肚菌會喪失和土壤的適應性傷害到土裡的菌絲,影響其生長。雜草也是很好的遮陰道具,避免強光照射到羊肚菌上。

    4、及時採摘

    作為菌落實體生長的植物,有的單生有的同生,整個生長過程有不規則的延續性,所以要隨長隨採,及時採收。一來保證新鮮,二來避免羊肚菌正在生長的子實體被未及時收成的菌落影響。

  • 17 # 小刀刃土雞愛好者

    、羊肚菌種植方法

    目前,羊肚菌應用最廣泛的種植方法是利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這種種植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進行良好的淹水保溼,雨水可以沿地膜向溝內流動,即使降雨天氣持續很長時間,也不會破壞邊界上的菌絲。此外,它還能有效地避免強光的影響,同時也有利於土壤的保溫,這對羊肚菌的生長非常有利。

    二、羊肚菌種植要點

    1.種植條件。羊肚菌種植較少的主要原因是種植條件惡劣。首先,它對土壤有很高的要求,必須在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中種植,土壤pH值約為6.5-7.5。此外,在種植期間,要保持足夠的外來氣體,所以通風要求也要做好,另外,在溫溼度條件下,其生長高峰期是春秋,適宜生長溫度在20度左右,溼度在70%左右。最後,羊肚菌的發育不需要任何光,強光可能影響菌絲的正常生產,因此也有必要為其提供弱光環境。

    2.栽培配方:木屑75%,麵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質3%,益福源蘑菇生態珍品1%。

    3.熟料脫袋培養,調整配方後,按1/1.3的比例與水混合,再用專用塑膠袋發酵20天左右,每袋500克左右。裝料後高溫滅菌,接種菌絲,通常採用兩端接種的方法,然後在22度-25度的培養室中培養1個月,裝滿袋後可培養菌絲。

    4.培育子實體。一般來說,在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併為羊肚菌提供適宜的溫室栽培環境的前提下,可在一個月左右培育出果實。

    以上是關於羊肚菌種植方法和要點的介紹。希望對大家都有幫助。

  • 18 # 有點意思的事兒

    "羊肚菌具體怎麼種植?"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民間有句俗語,叫"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這句俗語說的就是羊肚菌,具有強身健體,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是宴席上的珍品。其價格確實很貴,新鮮的野生羊肚菌價格在60~80元/斤,乾的羊肚菌通貨在800~1000元/斤,一級貨能夠達到2000元/斤的高價。

    那麼,如此昂貴的菌種,如何種植呢?

    羊肚菌的種植方式

    羊肚菌種植包括室內脫裝栽培,室外脫袋栽培以及室外生料栽培三個種植方式。這裡主要介紹室外脫裝栽培。而在介紹之前,還需要弄清楚羊肚菌的栽培配料。

    羊肚菌栽培料配方。配方挺多的,由於我家種植玉米有足夠的玉米芯,所以介紹以玉米芯為主的配方:粉碎的玉米芯40%,木屑和麩皮各20%,豆殼15%,草木灰2%,磷肥、石膏和糖1%。這些配料收集好之後需要加入水,料與水的比例為:1:1.3。配料完成之後,需要拿到室外栽培,具體操作為:選擇一塊林地,不要Sunny充足的,而是廕庇佔主要的。接著做畦,畦寬一米,深20~25cm,整好之後輕輕噴一次水,然後在噴10%石灰水消毒。最後,將做好的菌棒排在畦裡,一平方放40個,放好之後,在噴水一次,覆土3~5cm,再覆蓋2cm厚的闊葉落葉。到此結束。

    羊肚菌的管理

    栽培之後的羊肚菌,要控制好溫度、溼度,並且預防病蟲害。

    溫度,在整個生長期,必須要保持在4~16℃,不偏高,也不偏低。溼度,土壤保溼溼潤這是必須了。另外,空氣也不能夠乾燥,必須保持在85%以上。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除了以上做畦噴施石灰水之外。還需要在子實體長出來之前,再噴施一次10%動物石灰水。
  • 19 # 愛花草的農人

    一.栽培原理

    羊肚菌的生活習性,羊肚菌適合低溫高溼環境,菌絲生長溫度二十一到二十四度,子實體生長溫度四到十六度,空氣溼度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此外,不喜強光,喜歡疏鬆透氣植料弱鹼性環境。要想種植羊肚菌,可以模擬羊肚菌的生活環境。

    二.栽培方法

    栽培羊肚菌,可以室內栽培,也可室外栽培。

    1.配製培養菌絲材料

    羊肚菌植料可以用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也可以用以棉籽殼為主的配料,具體配法是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強調一下,無論哪種配法,都應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營造羊肚菌所愛的弱鹼性環境。

    2.培養菌絲

    植料和水比例為一比一點三,拌好料後堆積發酵一月左右,用乙烯塑膠袋裝料,每袋裝料一斤左右,然後高溫滅菌8小時,即可接入菌種。羊肚菌採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於室溫培養30天,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後5~6天,即可栽培。

    3.室內栽培或室外栽培

    室內可以選好菌床,上面放置塑膠布,然後堆腐殖土三四釐米,把菌棒擺勻並且噴水,上面覆蓋土三四釐米 ,為了保溼,土壤表面可蓋碎稻草,或者碎樹葉二釐米左右。

    培養過程可以保持溼度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五,溫度四度到十六度,一般一月左右,即可出來子實體。

    室外大同小異,唯一強調的是要遮陽,營造三陽七蔭的環境。自然條件下,可選林地作畦,畦寬一米,深二十釐米左右釐米,長可隨意,整好畦,輕澆水,水滲後撒一層石灰粉。脫袋、排菌棒。注意畦內溫溼度變化,防止Sunny直射。

    只要溫溼度合理,羊肚菌都會茁壯生長。願你利用身邊環境,養好羊肚菌,早日發家!

  • 20 # 百峰巍巍

    羊肚菌的種植包括菌種分離,原種,栽培種,播種,立袋,出菇,等六個環節。

    菌種分離

    羊肚菌的菌種分離,最好採用當地野生的羊肚菌作為母種,要選擇正處於壯年時期的羊肚菌品種,將野生優良新鮮的羊肚菌採摘後,放在玻璃瓶中,儘量減少摩擦和碰撞,趁新鮮時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分離。羊肚菌的菌種分離包括,一,培養基的製作,二,菌種分離,三,識別菌絲。

    母種

    羊肚菌的母種製作首先要製作培養基,其次是接種。接種首先要在無菌箱裡進行滅菌,然後接種。接種後放在12_15℃培養。7-10天試管壁陸續出現許多白色斑點,這些白色斑點慢慢變黃,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這些現象就是菌核的特徵。十天後可放入冰箱3到5度的條件下儲存,儲存時間最長不超過四個月。

    原種

    原種的製作配方:小麥粒75%,櫟木屑6%,服務8%,土10%,石膏1%,含水量在65%。麥粒煮熟後加麥麩,石膏,混合均勻再裝瓶滅菌接種。

    栽培種

    栽培種的配方是:櫟木屑70%,麥麩20%,土10%,含水量,65%。拌均勻後裝瓶,滅菌。用原種在無菌室裡面對栽培中進行接種。放在十到15℃的環境中,培養15-20天,菌絲長滿瓶底後,就可以直接用於栽培。

    播種

    播種前兩個月對土地進行殺蟲。土地結冰一個月以前進行播種。播種一個月以後進行立袋。

    後期管理

    後期管理包括出菇以前的管理和出菇後的管理。出菇前的管理包括對Sunny、溼度、溫度的控制。出菇後的管理也包括對Sunny,溫度,溼度的控制。但出菇後的管理,最重要的是,防治病蟲害。出菇後的管理非常非常重要,首家掉以輕心,前面的努力都會白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繪畫基礎學服裝設計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