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林如海配得上賈敏嗎?
6
回覆列表
  • 1 # 優優飛揚

    這個問題有三點可以分析。

    第一,門當戶對。

    賈府是當時的望族,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兩府內長子都有世襲的爵位,紅樓開場之時,赫赫揚揚已是風光了百年。

    賈敏的兩位哥哥,即榮國府長子賈赦襲著官,次子賈政原本以科甲出身,皇上體恤先臣,也額外賜了主事之銜,升了員外郎。

    而當時的四大家族各種聯姻,烘襯著賈府也是氣派十足,氣場強大。

    賈敏之母史太夫人就是來自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

    賈敏是榮國公與賈母最小最疼的女兒,千嬌百寵,行動坐臥都是大家閨秀的做派。

    這林如海也不遜色,書中說道: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餘。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古人聯姻是最講究門當戶對的,林家沒有點兒真正的實力,賈母是萬萬不會把最疼的幼女嫁給沒錢沒權的小戶人家的。

    俗話說“三輩子才出一個貴族”“禮出大家”。

    林如海,就是這樣大家族裡的一個貴族樣板。

    賈母平日雖常和家裡眾兒孫玩笑,其實最是看重規矩禮數,最喜歡禮貌周全的孩子。

    有次和甄家幾個女人比起兩個府裡的寶玉,因說道“可見我們這樣人家的孩子,憑他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的,若一味他只管沒裡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可見賈母多麼看重後輩在人前的舉止言談,這事關一個家族的臉面。

    給女兒挑選夫婿,一表人才的林如海站在眾人面前,言談有禮,儒雅貴氣。不驕不躁的大家風範,賈母定是滿意的。

    第二點,高顏值學霸

    林如海是學霸,探花出身,科舉成績排前三。

    狀元榜眼都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搞定,但是探花卻靠先天造化。

    為啥這樣說,自古文筆比不過狀元,探花容貌排名第一。

    完全有理由相信,林如海帥到不像實力派。

    再舉一例,古龍寫《小李飛刀》,李尋歡就是探花。

    不僅在說李尋歡是學霸,還是帥哥。

    林如海智商和顏值都很能打,在黛玉身上也有體現。

    除了長得帥,林如海還是深情種子。

    賈敏過世後,他沒有再結婚的念頭。

    原著裡說,

    “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

    第三點,因為愛情。

    曾經有人說,賈敏和林如海是《紅樓夢》裡唯一一對有愛情的夫妻。

    這話或許可以從妻子死後林如海不再續絃的言談裡探究一二,這對夫妻確實情深。

    我猜他們兩個婚前就是有情的。娃娃親有可能,青梅竹馬也說不定。

    林如海本貫是姑蘇人士。

    第十六回賈璉鳳姐和奶媽趙嬤嬤吃飯喝酒說起省親接駕,原來早年間賈府曾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坊,修理海塘,預備過一次接駕。

    也就是賈府那時候舉家都在姑蘇城,和林家定然關係也不遠,平日裡常走動,賈母情商那麼高的人,那時候為了在姑蘇城落定腳跟,給自己女兒定一個娃娃親也說不定。

    再或者孩子們幼年時兩家大人常有往來,賈敏和林如海做過兩小無猜的玩伴也未可知。

    再然後,大了些,情竇初開,兩人之間有了些情意也說不定,經人一撮合介紹,也就是順水推舟的事了。

    關於賈敏林如海,曹公並沒有多費筆墨,我也就不敢多加猜測了。

    閒聊幾句,給讀者諸君飯後增個笑料而已。

  • 2 # 春秋隨話

    我有個習慣就是先說答案。

    答案就是賈敏嫁給林如海其實是屬於高嫁。

    不得不說賈母的夫君賈代善是很具有政治眼光也很有慈父心腸。

    長子賈赦讀書不行,賈代善就讓他襲爵。襲爵後雖然也沒有什麼大出息了,只要自己不作死,總是會有口飯吃的。

    二兒子好讀書,但是天性詩酒放誕之人去高考,顯然是有風險係數的。於是為二兒子請了一個官。這個官雖然小,但是以後有升遷的可能。退一萬步說二兒子不爭氣,不作不結黨,平平安安做個官到底,也能小日子過得不錯。

    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王夫人是賈政的正妻,邢夫人是賈赦的正妻。王夫人是四大家族的王家,是四大家族內部聯姻。邢夫人門第低,是賈赦的填房。可見賈赦以前的正妻門第應該不錯。

    四大家族在賈赦賈政一代其實聯姻完成,賈母就是四大家族裡史家。賈政娶了四大家族裡的王家女兒,王家的另一個女兒薛姨媽嫁給薛家。於是賈家和薛家是連襟。

    至此四大家族基本聯姻完畢,緊緊抱團,不會再分開。

    把賈敏嫁給林如海,賈代善應該是有一番考量的。

    首先、林如海門第非常高,五世襲侯。雖然到林如海這一代沒有再襲下去,但是妙在林如海自己考了探花。在古代靠祖蔭當官在上層官場其實是會受鄙視的,像林如海這種有家世自己又高考上來的,反而很吃香。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

    第二、林家人丁單薄,沒有什麼很多的人情來往。賈敏嫁過去只要把夫妻關係理好就好了,再有參加參見貴族夫人的沙龍Party。基本上生活還是很輕鬆的。

    參見賈家家大人口多,王熙鳳都累成什麼樣了!

    第三、就算林如海考上科舉後,仕途不順。靠著五世累積下來的財產。賈敏和她的子女也能不愁吃喝的過完一輩子。

    可以說賈代善對女兒賈敏的婚姻考量並不僅僅是政治因素,也考慮了女兒的幸福,畢竟女兒不像兒子,正妻不喜歡還可以納妾。女兒嫁人,幾乎就只能嫁這一個。夫妻不和睦,這輩子幾乎就毀了。

    賈代善的愛女之心,當真是日月可鑑了。

  • 3 # 生命的追問

    林黛玉是絳珠仙草下凡,下凡必投胎一個最合適的人家。賈寶玉是神瑛侍者,比林黛玉早投胎了一、二年。二人的緣分在人間始於賈府。那麼,在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社會里,什麼樣的關係可以最容易男女接觸呢?那就是姑舅親,表兄和表妹可以最直接的接觸,也更易親密。所以,曹雪芹就讓黛玉下凡到了林如海(與賈敏)的家中。再往前推遠一步,為了絳珠仙草最合適的投胎,於是曹雪芹安排了賈敏、林如海這樣一個角色。而除了這個角色,幾乎就沒有特別的意義了。那麼,為什麼姓林呢?這就引出了“木石前緣”這個話題了。林為木,玉為石為土,在五行生剋中,木克土,這就意味著在人間黛玉和寶玉終究是不成的。而寶釵屬金,土生金,寶玉與寶釵是相生關係。雖然黛玉、寶玉都有一個玉字,寶釵、寶玉都走一個寶字,但寶在玉前,所以寶釵和寶玉的婚姻那就優先吧!

  • 4 # 房產經紀人小高

    廢話,不嫁給林如海嫁給你了啊!不知道這個問題有什麼好去回答的。

    賈敏是賈母最寵愛的女兒,對於賈家來說,絕對不可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普通老百姓吧,這點是沒有可以質疑的,要嫁肯定要嫁給一個不尋常的人家吧!

    林如海的家庭在第二回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首先,林如海是巡鹽御史,這在當時的社會當中絕對是肥差,林如海本來就是官宦之家,但是隻封了三世,但是由於皇帝對林家的喜愛,所以又讓林如海襲了一代,不但如此,林如海還憑藉著自己的本事考取了進士,做了探花,這樣的人在當時社會當中應該很少吧!就像我們當今社會里面一樣,一個人家境非常好,並且沒有依靠自己的家境,並且讀書也非常好,是書香門第,也是官宦之家,這樣的人太少了。

    賈家是個非常有眼光的貴族,結婚必然也會講究個門當戶對,所以嫁給林如海太正常了吧!

  • 5 # 平姐悅書

    賈敏,一個在《紅樓夢》中沒有存活過的人,一出場便是以“去世了”的身份出現。關於她活著時的點點滴滴,我們只能透過旁人之口略知一些。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她的婚姻:一個官宦之家的大小姐,為什麼不與四大家族中的青年聯姻,而是嫁與揚州的巡鹽御史林如海?

    在那樣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女孩的婚姻是不能自己做主的。家庭出身高貴的小姐,父母們為其確定的擇偶標準是:必須是門當戶對的、家庭背景必須要好、家族勢力必須要強、家庭條件必須要好。實際上,絕大多數都屬於政治聯姻。

    很顯然,賈敏與林如海的結合不屬於政治聯姻。

    首先,林如海沒有強大的家族勢力可以依靠。雖然祖上曾襲過列侯,但是到了林如海父親這裡就經了五世了。至如海時,根基已盡,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他是走科考這條路,才做到了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的。

    其次,林如海沒有“白玉為堂金作馬”這般的萬貫家財可供使用。他的先祖並沒有像賈敏先祖那樣創下一份厚實的家業。他的家更多的是屬於書香之家。我們看到,無論從哪一方面,林家都與賈家不在一個檔次上。可賈代善與賈母還是把女兒賈敏嫁給了林如海。也許他們更多的是從賈敏的個人幸福上來考慮。要知道,在賈敏未出閣時,賈府正處於鼎盛時期,這個時候,賈府無須靠賈敏的婚姻來提升家族地位,況且前面已有哥哥賈政與王家聯姻了。

    沒了這樣的枷鎖束縛,賈敏的婚姻選擇範圍就會大一些。最後,賈母選擇了書香之族的林如海:

    一來林如海是靠自身努力換來一份體面的工作。這樣的男人有擔當。賈母看重的是林如海這份擔當有為的精神。

    二來林如海會珍惜疼愛賈敏的。賈敏在賈府時是父母“心尖上的人兒”,他們不願意賈敏出嫁後受委屈。林如海受過教育,家裡地位也不能與賈家相比,這樣,他會視賈敏為“寶貝”的。

    三來賈敏的身體也不大好,只有“下嫁”才會獲得身心上的幸福。這一點可以從林黛玉生下來就身體不好推測出來。不然,賈敏也不會英年早逝的。

    再則,賈府給賈敏的嫁妝足夠讓她和林如海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不需要林如海具備厚實的家底,只要他待賈敏好就行了。至於其他,不是最重要的。

    這些,就是賈敏嫁給林如海的理由。

  • 6 # 柚子姑娘vw

    ①林如海家是書香世家。

    書中寫“雖繫世祿之家,卻是書香之族”。書香門第,未必很有錢,但是至少家裡環境會好一些,不會烏煙瘴氣的,而且書香世家之人大抵是知書達理的,賈敏過去至少不會被家暴什麼的。像迎春就很慘,嫁給孫紹祖,在婆家被折磨致死的。我們現在不是說嗎,嫁一個人就是嫁他的整個家庭。林如海家庭關係簡單,家裡支系少,基本上是堂族的,而且書香世家,符合條件。

    ②林如海有才華,人品好。

    走的是科舉道路,還考上了探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己考上公務員當上官的,不拼爹,有能力,有才華。

    從他幫賈雨村推薦說明他是一個講情義、知恩圖報的人。書中是這麼寫的“因向蒙教訓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賈雨村教黛玉其實是很輕鬆的,因為黛玉身體不好,所以“功課不限多寡,故雨村十分省力”。

    但是即使是這樣,林如海還是幫他寫推薦信,讓賈政替他謀官職,並且“即有所費,弟於內家信中寫明,不勞吾兄多慮”。還替賈雨村考慮,連錢也不要他擔心,自己會幫他打理好。還讓他跟著黛玉去賈府的船,這樣省事又省錢。足見林如海是一個心思縝密,很會替人著想的人。不像賈雨村一樣忘恩負義,見利忘義。

    從他為黛玉謀劃將來可見他是一個有遠見而且溫柔善良的人。

    書中寫“汝父已半百,再無續絃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母教養,下無姊妹扶持……”他想到自己年過半百,無精力照顧好他,又怕自己哪天走後,黛玉孤苦無依,便替她早早謀劃,讓她去外祖母家,一來有外祖母疼愛,二來有眾姐妹一起玩耍。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林如海即是如此。

    對比賈赦將自己的女兒迎春推入火坑的冷酷,就足以顯見林如海的善良和溫柔了。還有賈赦一把年紀了還想納鴛鴦為妾,可是林如海卻不再有續絃之意,兩相比較林如海用情比較專一。

  • 7 # 小說紅樓

    賈敏是林黛玉的母親,她雖然從未出現過,但是她一直活在人們的記憶裡,她的存在一直都如神話一般傳奇。

    賈敏是賈家大小姐,賈母三個孩子裡唯一的一個女兒,賈母存在的時代是賈家最為昌盛的時期,可為什麼賈敏沒與四大家族聯姻或者入宮為妃,而是嫁給了林如海呢?

    第一,賈母的私心和關愛,不願女兒入宮為妃

    其實這一切都處於賈母的一片愛女之心。賈母身在四大家族自然知曉其中的衰亡與興盛,她不想女兒再摻合其中,重新選擇一個人家就是最好的選擇。

    入宮對於賈家而言也是錦上添花的好事,可是賈母不願女兒入宮。皇宮顯耀,可是也有不為人知的苦楚。

    一旦元春入宮,所有的一切都要她獨自承受,賈家的欺負和禍福都與她息息相關,這樣生活毫無幸福可言,比起這些可以得到的利益,賈母更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得到幸福!

    第二,林家世代書香,林如海前途似錦,堪為良配

    林家世代書香,而且林如海又是新科探花,林如海前途似鏡,未來一片大好。賈敏嫁給林如海未來的生活可以照樣富貴榮華,安樂自在。

    林如海的人品也一等一的好。雖然文中沒有直接描述林如海的品行,可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林如海和賈政是好友,那麼林如海就如他認可的賈政一般。

    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託.否則不但有汙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

    這樣的家世和人品,林如海堪為良配,賈母為賈敏選擇林如海也是極為用心的。賈母的眼光沒有錯,婚後賈敏和林如海恩愛有佳,賈敏去世後林如海都沒有再娶她人,這份深情非常難得。

    第三,兩人的婚姻也是緣分,命中註定的愛情

    林如海很優秀,可賈敏也是一個美麗聰慧的女子,她的出身、地位和學識也不是其他可以相比的。不知賈敏如何,但從黛玉的身上就可以知道賈敏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子,賈敏的好也可以讓她的有很多選擇,她能夠嫁給林如海也是緣分。

    常說人與人之間能夠相遇都是月下老人來牽紅線,賈敏和林如海就是對方的命中註定,剛剛好那個人就是你!

  • 8 # 葉之秋

    《紅樓夢》中賈敏為什麼會嫁給林如海?

    一句話:

    林如海有其他任何人沒有的優勢。

    好多話:

    賈敏是賈母的寶貝女兒,是榮國公府的嫡小姐,長相品性什麼的,咱們就不多說了,就衝她身上的賈史兩家血脈,在那個時代,就值得相當重視。她要嫁個什麼樣的人呢?要不嫁皇帝,要不嫁王公貴族——嫁平頭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了。

    按說進宮是可以的,但是可以排到什麼位?皇后之位,正常來講,不會是賈門中人,因為賈氏已經太火了,還要加個皇后,皇帝的位置還坐不坐得穩?後宮裡,除了皇后,都不過是小妾,各種鬥法,不要太殘酷。進去能不能給賈府帶來榮耀?能活多久,活得開不開心?都是個問題。賈門已經榮耀之極了,不必賈敏進去爭。

    那就嫁王公貴族,也分了等。

    第一等,當然是其他的四王八公,但他們也都已達到臣子最高級別,再聯姻會成為眼中釘,不合適。

    第二等,四大家族中的其他三家。史王薛,這三家的優勢是什麼呢?和賈家處於同一個利益集團,聯合起來可以形成同氣連枝的情形,大家都是舊式勳貴,觀念一致,不會出現太大的分歧,賈敏如果嫁過去,可以保證過上和從前一樣的生活。但是看賈敏擇婿的時代,和平已經到來,馬上建立功勳的舊式勳貴們,都得進入刀槍入庫的境地,要想真正活得滋潤,必須轉型,否則還和從前一樣抱團,容易成為眼中釘,就算低調再低調,可是如果不由武轉文,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咱們看書裡,其他三家不但沒有適齡男子,也沒有優秀的合乎條件的青年才俊,越漸衰弱。賈母厚愛賈敏,必然不會如此選擇。

    林如海有什麼優勢?

    林家侯爵幾代,皇帝加恩,林如海科舉高中,前程似錦。林如海出身舊式勳貴,可能是文官集團的頭領人物的後代,在官場影響力了得,於賈家助力良多,再看林家不太和其他家族來往,可以猜測,林家是走孤臣一條路線的,這樣的家族,不但不會成為眼中釘系列,而且還極容易得到皇帝的重視,看林如海被點為探花,任蘭臺御史,後任鹽政就能明白(賈政起初被點了個主事),林家的前途相當亮堂。

    林家人口也簡單,沒有什麼後宅陰私的事情,而且文官體系要面子,斷不會有什麼妻妾之爭。賈敏只要正常生育子嗣,就可以繼續從前的榮華富貴,子孫前途遠大,這一點,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賈母也不例外,要選就要選最好的,最合適的。只是她也沒想到,曹雪芹這麼狠心,竟然把林家寫絕了,哎。

  • 9 # 憑欄翠袖

    賈敏為什麼會嫁給林如海,《紅樓夢》原著裡沒有明確說,我們只能從現有的依據來推測。

    首先,林家祖上襲過列侯,這個爵位頂多是史家那種級別,或者更低一些。所以,對比起公爵榮國府,賈敏嫁給林如海在門第上,算不得高嫁。

    而且,林家祖籍在蘇州,而賈敏是賈母最疼愛的孩子,如果沒有見過林如海本人,想必她也不會放心同意這門親事。所以,這門親事應該是在京城定下來的。一種可能是林如海的父親原本就在京城做官,給他們定下的娃娃親。

    另一種可能是賈家和林家原本就是世交親友,林如海從蘇州進京考進士,少年高第,中了探花,賈母見林如海本人又英俊出眾,才答應把賈敏嫁給他。

    兩者之中,後者可能性略大,因為林家本身支庶不盛,人丁不旺,所以人脈上沒有太多優勢。而林家的家底比起賈家畢竟相形見絀。能讓賈家下決心把最金尊玉貴嬌生慣養的小女兒賈敏嫁到林家,唯一的可能是因為林如海本人的條件太出色了。

    這個條件出色,不能僅僅是容貌俊秀文才出眾,更重要的是有功名。以賈家的勢利眼和對賈敏的重視,如果林如海只是個秀才,這親事都不太可能。林如海娶賈敏,至少已經是個舉人,甚至可能已經中了探花。

    有人說,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說明他是幾年前才中的探花。這個說法不大牢靠。林如海出場時是巡鹽御史,清代巡鹽御史,自康熙以後或從內務府直接選任,或者由其他職位上的內務府出身的官員兼任,雖均加監察御史銜,但一般使用原官品級。其職責主要是收繳鹽稅,並監督鹽商的專賣,因為是欽差大臣,雖然品級按照原官,但實際地位與一品大員相差無幾。這個差事絕對是當時的肥差,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擔任。

    東漢以來,“蘭臺”或“蘭臺寺”逐漸成為御史臺(明代改都察院)的代稱,同時“蘭臺”也被作為史官的代稱。唐代時,“蘭臺”還成為秘書省的別稱,並一度存在“蘭臺大夫”的官職。《紅樓夢》中林如海擔任的蘭臺寺大夫,有研究者認為當指都察院御史。清代的都察院初設承政1人,左右參政各2人。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左都御史,參政為左副都御史。三年規定左副都御史滿、漢各2人。五年則定左都御史滿、漢各1人。右都御史,為總督兼銜。右副都御史為巡撫、河道總督、漕運總督兼銜,都不設專員。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員,《清史稿-職官志二》說:“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參維綱紀。”這個職位是言官,權力不小,百官敬畏。

    林如海所任的蘭臺寺大夫,大約在三品到五品之間,而狀元的初授官才是從六品修纂,還得在翰林院幹滿三年才能散館另授職務。如果要林如海在短短三四年間從六七品官升到都察院御史,並且得到皇帝超出一般的信任,得到巡鹽御史這樣的肥缺,理論上不太可能,畢竟《紅樓夢》不是《鹿鼎記》。所以,林如海應該是少年中舉,之後一步步憑藉過人的才華和能力以及非同一般的機遇,又經過多番歷練,才能在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升到這個人人眼紅的位置上來。

    而林如海的能力和學識,通過了賈敏父母的當面考量,他的功名又已經成就,前程似錦,賈家這才放心把女兒給他。

    賈母喜歡的女孩都是模樣極標緻、口齒極伶俐、頭腦極聰明又處世穩妥守禮的姑娘。賈敏應該就是這樣一個姑娘。黛玉的美貌和口才敏捷自然傳承自她的母親。

    榮國公賈源曾追隨太祖皇帝打天下,年輕時也是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多星,在政治上格外老練深謀。賈政兄妹幼時,祖父尚在,那時賈家正如日中天,賈敏除了過著“金尊玉貴”的公爵小姐生活之外,必定也耳濡目染了不少政治機謀和人情世故,這些都積澱下來,在日後輔佐夫君平步青雲的路上起了不少作用。賈雨村說:“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

    賈敏的父母是深謀遠慮的,他們給自己沒有襲爵的幼子選配了王家二小姐,給自己的幼女選配了才幹超群的林如海。後來果然林如海和王夫人的哥哥王子騰成為四大家族衰敗後可以依靠的少有的親戚中的政治精英。

    賈敏嫁給林如海,雖然門第排場不如孃家,但是人口少,關係就簡單,家務事不會過於繁雜。而且這個老公精明能幹,能帶著她風光上任行走天下,揚鞭策馬共享世間繁華,實在是令很多女子羨慕的。倒比圈養在京城大宅裡每天丫鬟婆子妯娌姐妹勾心鬥角要舒心多了。賈敏這一生,除了兒子夭折和自己命短,其他方面應該是了無遺憾的了。

    賈敏與林如海伉儷情深,黛玉“讀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唸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只是在避諱母親的名字。可見賈敏家中地位很高,黛玉自幼被教導著對父母一樣的敬重。賈敏去世後,如海再也沒有續絃的念頭,並且沒過幾年也相隨於地下。

    應該說,賈家把賈敏嫁給林如海,算是在政治和情感上都相當成功的,只可惜這兩口子都短命,不然的話倒真是一對神仙眷屬。封建時代的典範婚姻,莫過於此。

  • 10 # 婉兮歷史

    賈府的爵位是世襲沒錯,但是卻是靠軍功且是傳一輩降一級的世襲,到了寶玉這一代要是不靠科舉起家的話,那麼賈府的未來就是個土財主的府邸,那就是一點發展也沒有了,為了預防這事的發生,賈府早就打算轉型了,所以賈敏就沒有嫁給其她三大家族而是嫁給了書香門第出身的探花林如海,這是賈府尋求出路的試金石。

    賈寶玉不喜歡科舉愁壞了賈政與王夫人,可如果賈珠還活著的話,賈寶玉就算是一輩子當個混世魔王也可以,這個賈珠就是賈府當時的希望,因為賈珠不僅喜歡讀書小小年紀就大有出息,娶妻也是娶的國子監祭酒的女兒李紈,都說李紈不懂詩書但是後來李紈點評寶黛等人詩作如此中肯就知道,李紈也是書香世家出身,不僅姑姑賈敏嫁給了探花林如海,就連賈珠娶的也不是其他三大家族的女子,可見賈府早就另尋出路了。

    只可惜賈敏去世的早,家族的希望賈珠死的更早,只剩下一個不愛讀書的寶玉,這也說明賈府衰敗是有原因的,不是沒有努力過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打算最終都成了一場空,賈府的衰敗勢不可擋,這也是人力不可為的事情啊。

  • 11 # 真相666真意

    合乎情理啊。

    婚姻就要強強聯合。林如海門第高,五世襲侯,家底殷實。賈家也是名門望族,特別是賈敏幼時,賈家既官又貴,人家是門當戶對。

  • 12 # 夏麗影視

    賈家世世代代都是劣等的。儘管他們有世襲頭銜的地位,但他們並不以自己在官場上的地位為榮。就連賈政也不是工業部的一員,一個高階官員的職位。

    再往下看,很少有真正有前途的後代。男主人寶玉不喜歡每天坐在粉堆裡學習。賈蘭太年輕了,更不用說賈環、賈蓉、賈珍等等了。它們沒用。不在家裡製造麻煩是好事。人們期望他們透過成名來贏得一個好官員。

    與此同時,賈家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這本書反覆揭示了賈府的經濟狀況,王

    太太自己也承認,現在的春節遠沒有像賈敏那樣可愛女兒的排場。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消耗著驚人的財力和物力,但實際收入卻很難與之相匹配。...不難猜測最終結果會是什麼。相反,雖然林家的頭銜不如賈府,但他們也是列侯的四代。雖然林如海沒有頭銜,但人民真的很有希望。他們沒有說他們會在考試中去參觀鮮花,但是他們仍然去參觀鹽檢察員。雖然等級不是最高的,但是以前的鹽鐵營和鹽官都很窮,林家的實際收入是可以想象的。

    讓我們再試一次。賈敏是賈母最疼的小女兒。當親愛的女兒撫養她時,她會冤枉她的女兒嫁給一個沒有身份也沒錢的人嗎?林家真正的硬傷是,沒有多少人和丁公繼承家族企業。否則,如果林如海還在,林家的家族企業還在,寶玉看起來還是不想進步。據估計,林如海都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寶玉。

  • 13 # 浮生漫讀

    賈敏嫁林如海,是高嫁還是低嫁?這是歷來被紅樓讀者廣為爭議的話題。

    客觀地來說,賈敏嫁林如海,屬於低嫁。當時,賈府正處於繁盛期,賈敏的父親賈代善,是被朝廷倚重的榮國公,而林如海的父親,只是個已經襲了四代的列侯。從爵位的級別來看,國公屬於最高級別,列侯屬於最低級別,中間還隔著好幾級呢。無論是權勢還是財富,林家都遠遠比不上賈府。

    那麼,以“高娶低嫁”的風俗,賈府為什麼要把“金尊玉貴”的女兒低嫁並遠嫁到林家呢?這是個非常有必要探討的問題,其答案直指全書主旨

    把賈敏遠嫁給林家,是賈府由武轉文所打造的一條人脈

    賈府以武起家,寧榮二公都是建國功臣,為社稷和百姓的安寧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一門同時被封兩國公,可謂功高蓋世,也配享這樣的權勢和富貴。

    然而,隨著國家走向安寧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武將的作用不大了,國家急需發展文化事業,對文官的需求遠遠大於武將,文人的地位也相應升到了最高。

    為了適應形勢變化,賈府要想維持權勢和地位,必須轉型,躋身士族。因此,賈府的第三代都以“文”命名:敬、赦、政,就連女兒都和兒子一樣,擁有了一個體現輩分的名字:“敏”。這說明賈府轉型的意願非常強烈。

    然而,轉型之路,何其難也,透過讀書參加科舉入仕途,比現在考公務員的難度更高。“文”字輩的三個男兒中,只有賈敬是讀書的料,考中了進士,但他無心仕途,出家修道了。賈赦的思想轉不過彎來,看不起科舉,認為只有“寒酸”人家,才需要“`雪窗熒火",一日蟾宮折桂,方得揚眉吐氣”。賈政倒是很希望“以科甲出身”,卻沒能等到參加科舉,就因父親賈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等於是走後門進了官場。

    從後來賈政的表現來看,如果真要他去參加科舉,他未必能考得上。而且,賈政當官幾十年,依然“不慣俗務”,說明他處在一個被照顧的位置上,沒什麼實際的政務要處理,自然也沒能透過自身的能力讓文人士族高看一眼。

    可以看出,“文”字輩幾個男兒,沒能實現成功轉型。

    男兒沒能實現的,女兒實現了!

    賈敏下嫁林如海,是一條十分穩妥的打造士族人脈之路!

    林家雖然在爵位上遠不如賈府,但卻是“書香之族”。尤其是林如海,勤學苦讀,不負書香世家的名望,高中探花。這樣的出身和科舉成績,總能被文人士族眼高看一眼,而且前途不可限量,是一支投資回報率非常高的潛力股。

    賈府透過賈敏與林家聯姻,等於是走了一條捷徑,直接進入了士族圈層。而且,隨著林如海在官場的步步提升,賈府也能得到很多便利。比如,林如海極為推崇賈政,說他“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人抬人,上高臺,能被探花郎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賈政與文人士族的交往就變得非常便利。賈政能與“國子監祭酒”(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李守中結為親家,就很有可能是林如海牽的線。

    如果賈珠不早死,賈府轉型就可能成功了。

    因此,賈敏嫁林如海,看起來是低嫁,實際上是為整個賈氏家族帶來了機會和希望,這正是賈府所迫切需要的

    賈敏和元春探春一樣,也是支撐賈府子弟“安富尊榮”的犧牲品

    因為林如海是個優質男兒,有才有貌還品性高潔,讀者便認為賈敏是嫁得良人,婚姻幸福。其實,從書中透露出來的資訊可知,賈敏未必滿意這樁婚姻。

    資訊一:賈敏早逝,兒子早夭,女兒黛玉先天不足且敏感多疑

    這些資訊都指向一個原因:賈敏不快樂,長期處於抑鬱狀態。作為國公千金,賈敏在孃家過的是“金尊玉貴”的嬌小姐生活,而林家的吃穿用度,還不如賈府的三等僕婦。這種落差,再加上遠嫁的不適應,都可能是造成賈敏抑鬱的原因

    資訊二:林黛玉在《菊花詩》中透露出的隱居思想

    林黛玉聰慧且敏感,最容易感受到母親賈敏的情緒,這種情緒,深深地影響了黛玉的婚姻觀。

    在黛玉奪得魁首的三首《菊花詩》中,黛玉表現出對陶淵明隱居生活的嚮往:“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父親林如海是探花,而且身居巡鹽御史這樣的要職,黛玉卻從示表示過為父親而驕傲。相反,她更向往無官無職的隱居生活。這就是父母的婚姻生活對她的影響

    林如海不是個有情趣的人,而且政務繁忙,估計沒多少時間陪伴遠離家鄉故土孤獨寂寞的妻子,這便讓賈敏產生了“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思想。

    所以,如果要黛玉選擇婚姻伴侶,她寧願選擇無意官場、願意把時間都用來陪伴她的有趣之人,這也正是她被寶玉深深吸引的原因

    這一切都表明,賈敏的婚姻不幸福,她只是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這也正是賈府一貫的風格:犧牲女兒,以保障男兒們“安富尊榮”、不學無術、坐享其成

    和賈敏起著相同作用的,還有“去那不得見人”的深宮苦苦支撐的賈元春,和以遠嫁和親為家族贏得喘息之機的賈探春。

    由此可知,賈府“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的,不止是第四代“玉”字輩,第三代“文”字輩也一樣。

    因此,當我們為紅樓中的薄命女嘆息之時,不要忘了黛玉之母賈敏,也是薄命之人,是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 14 # 博而化易

    賈敏為什麼會嫁給林如海?

    這是黛玉媽媽和爸爸的故事!

    賈府的圈子是四大家族,一般情況下都在圈子內部聯姻。

    賈母最疼愛的就是賈敏,這一點從黛玉身上可以看出來,我們也能從黛玉看出賈敏的影子,絕對的美貌顏值,聰明乖巧,優秀的嘴皮子。

    那麼這麼好的賈敏為何沒有在四大家族裡面找一個物件呢?

    而且賈元春可以入宮選秀,賈敏也是有這個資格的呀。

    這其實都源自賈母深深的愛。

    一入侯門深似海,已入皇宮太平洋。

    所以賈母第一開始就放棄了選秀入宮。

    其他三大家族大多是紈絝子弟,我們知道王熙鳳的哥哥是什麼人品,薛蟠又是怎樣一個人。

    賈母便找到一個書香世家,林如海。

    黛玉的爸爸必定是優秀的,要不然黛玉就不復存在了。

    而且林如海又是新科探花,真材實料的才華,比紈絝子弟強;

    賈母還小小的算計了一下,林家一直單傳,賈敏過去不會被小姑欺負。

    總之在賈母的萬般謀劃下,婚姻十分幸福,但人算不如天算,賈敏死的早,只生了黛玉一個女兒。

    所以賈母深愛著黛玉,想黛玉和寶玉一起過。

  • 15 # 大天使

    女子的婚姻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前往後推到好幾千年女子的婚姻大部分和政治有關聯的,特別是皇族和像賈府四大家族中的女孩子婚姻,幾乎是百分之九十都和政治,利益相聯絡的。賈母和賈府聯姻是強強合作,王熙鳳和賈璉結合也是強強相加,但也有例外,賈蓉和秦可卿就不屬於這種情況。

    有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是賈府後期賈母好像強強結合不是那麼太重要了,因為賈府已經是四大豪門,不再為地位和豪華的生活有什麼擔憂了,其實這也是賈府衰敗的一個主要原因,不思進取,享樂主義成為了賈母的主導思維,可能賈母也是從自己的兒孫們能力較低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個原因就是賈珍的好色看到秦可卿如此一個絕色的美女豈能放過,因為是給自己兒子介紹的所以也不可能娶回來做妾,因為賈母也不把門第看得很重要,所以賈珍也就有了理由將秦可卿娶回來做兒媳婦。而且秦可卿有賈母最看重的相貌難得的好,有國色天香的韻味。

    賈政的妻子王夫人和賈珍的妻子尤氏都還算是和門當戶對相差不是太多。這也賈府前期婚姻大事的合理安排。賈赦的原配沒有過多的描寫應該出生也不很低,賈赦前後應該有三個妻子,原配夫人生的賈璉,第二夫人應該是迎春的媽媽,但身份不高,因為邢夫人曾經說過迎春,

    你娘比探春的媽趙姨娘強十倍,你也應該比探春強十倍,怎麼反倒不如探春,也就是說迎春的媽媽也可能是個妾但比趙姨娘強很多,後來死了才有了邢夫人,而邢夫人是第三位夫人了,除了賈璉的媽媽可能身份比較高後面兩位就不怎麼樣了。所以前期賈府的婚姻還是和利益門當戶對基本是相符合的。這也是絕大部分家族奉行的利益第一為婚嫁的基本原則。

    而黛玉的媽媽賈敏是賈母最喜歡的女孩子,因為就只有一個女兒,那麼賈敏這個女兒如何,可以肯定的說應該是相當的不錯,原因有二,第一大家看賈母培訓出來的幾大紅樓夢的名角丫鬟系列鴛鴦,襲人,晴雯,紫鵑個個都出色。尤其是紫鵑這個二等丫鬟遠比大丫鬟晴雯都還要更有遠見卓識。

    所以賈母自己的女兒當然就是非常不錯的女孩子了,起碼來說琴棋書畫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對吧,女紅不說和晴雯相媲美,達到襲人和寶釵級別還是應該可以的吧,知書達理應該有吧,能被全國高考第三名探花的林如海看上的相貌也應該不錯吧,應該還是非常不錯的,

    因為林如海也是炙手可熱的被許多富豪之家選取的物件,甚至可能還有皇親國戚也不意外。賈敏要勝出必然是相貌非常出眾才可以,看黛玉就是她媽媽的遺傳基因能差到哪裡去。還可能賈敏的美貌和秦可卿不相上下也有可能。

    智商也應該不錯吧,賈母的智商年輕的時候是比王熙鳳都還要能幹的女子,百分之八十遺傳給賈敏是沒有問題的吧,第二個原因就是從黛玉身上可以看到她媽媽的絕大部分影子對吧,詩詞歌賦的才華就算和黛玉相比差一點也在湘雲和寶玉之間的水平上吧,

    王夫人曾經誇賈敏說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姐,現在賈府這些小姐也等於是人家的丫鬟,當然有指財富的因素也有指氣質高貴等等對吧。那麼為什麼賈母就單單選林如海高文華的人,不選皇宮和其他家族的男性做賈府的乘龍快婿。可能出於幾種考慮,

    第一,文職高階官員才是治國安邦的棟樑

    在和平年代要加官進爵,快速進入國家高層和皇室最短距離的靠近,也是人生飛黃騰達的最快捷徑就是金榜題名,而自古以來人生四大最幸運之事就是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人,久旱逢甘霖。一個窮書生高考前一文不值,但金榜題名後娶到皇帝的妹妹,女兒金枝玉葉都不是太難的事情,而且金榜題名後的可以官拜宰相也是很正常的,這就是成千上萬的古裝戲也是現實中存在的實際情況。

    如果國家處於戰爭狀況那麼賈府也不至於衰敗那麼快,賈府就是在打仗中發跡的,如果有這種情況賈府的男人們就會打小就習武練功,也就可以在沙場上報效國家,在沙場上建功立業,也就不會躺在世襲的功勞上盡享榮華富貴,也不會把自己絕大部分旺盛的精力花在床上和女人們纏鬥。

    假如賈寶玉從小就習武就極有可能成為岳飛兒子一樣的角色,也不會只知道天天無事忙混跡在裙釵之間,玩耍在紅粉之中,也不會即使在媽媽睡覺的身邊都要和丫鬟說情意綿綿的話,更不會摟著鴛鴦要吃嘴唇上的新鮮胭脂,

    林妹妹也會跟著他蹲梅花樁,打霍家拳,像少林寺雙臂筆直橫一字型提水桶,身體就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健康的美女。而且寶玉的性格也適合習武,因為他骨子裡就好像依然流著軍人的血液對書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感興趣,寶玉的多動症也特別適合習武,無事忙也就變成了天天忙,忙於武術的套路和門派的研究。

    那麼焦大老爺爺就很可能在寶玉的習武中成為他的教練。因為焦大老爺爺還保持了一種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英雄氣概。看焦大的身板把賈珍和賈蓉拎起來應該和拎小雞那麼容易,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也應該是一種很輕鬆平常的伸伸腿,活動活動胳膊那麼簡單。但這一切都不存在了。國家不打仗了。

    第二,皇宮不是幸福的天堂,

    賈母當然深知宮廷的險惡,而且我們看黛玉的性格很溫和,大概她媽媽的性格也是很平和,與世無爭,可能也和元春的性格差不多,根本就不適合在宮廷血雨腥風中生存,而且賈母肯定還看到一點,皇宮不僅僅是榮耀的天堂也很有可能通向地獄,後宮有時候和戰場沒什麼區別,那麼深知自己女兒品行的賈母也就否定了進宮的選項。

    而且從富裕的角度來看賈府已經是四大豪富可以說生活水平和皇族相比也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還有世襲的顯赫地位,將自己的寶貝女兒放在一個同樣是富裕的家庭,一個前程似錦的而且基本上沒有風險的地方是賈母經過深思熟慮的考慮後最優選項。什麼樣的人傢俱備這樣的條件首先就是林如海這樣的高階學士了。

    那麼為什麼賈政要把自己和賈敏差不多性格的女兒要送進宮廷,這和賈敏結婚時候的情況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有關係,賈敏結婚之時賈府還是榮耀富貴顯赫至極,不需要賈敏進宮來換取更大的榮華富貴,賈府已經是頂級了,而且還可以繼續延續家族的世襲,而且和宮廷靠近風險劇增。伴君如伴虎。

    到賈政送元春進宮情況就變了,賈府的已經顯現了衰敗的跡象雖然還不太明顯,而且賈府哥幾個都是很平庸之輩,讓賈府增值也就只能靠元春進宮了,賈母之所以沒有阻攔也可能有這個原因,再就是賈政是父親,女兒的婚姻大事最終還是要由父母之命來決定。賈政只能選擇一次押寶。

    第三,四大家族不是未來的制高點

    如果和四大家族聯姻也可以無任何風險,也可以延續富貴,但賈母的高瞻遠矚和智商應該最起碼也是和王熙鳳平級的,尤其是遠見卓識王熙鳳應該差得很多,秦可卿都可以預測到賈府的否極泰來,王熙鳳是一點都沒有這方面的感覺,而且賈母不選擇四大家族是有遠見的。

    因為四大家族也都是發展到了最高級別,在和平年代大學識之類的人物才是國家的頂樑柱,才是國家重用之才,而且賈母的選擇林如海是可以說經過反覆的考量才得出的沒什麼其他的方案可以替代的最全最優最安全的方案,最關鍵是前程似錦,林如海是站在國家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上的,

    這點能夠勝出於林如海的就只有狀元和第二名,但狀元和第二名大機率的應該是皇親國戚包攬了的,可能第三都應該是皇親國戚瞄準的目標,因為前三甲是國家的重量級人物,選到林如海也有運氣和緣分的成分。

    賈府的前期的地位應該是高於林如海家的,賈府的兩個最顯赫地位是國公,林如海家是侯,大清爵位主要分為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晉朝的宗王官於京師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沒有爵土。清朝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干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時保留原來的蒙古尊號,有時在親王之上依舊設立汗號世襲罔替。

    異姓功臣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異姓功臣爵位分為九等。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種。從排位來看林如海家是排在賈府的之後相差一個等級,賈府屬於異性功臣爵位,但到了賈府後期就降到了侯,而林如海還考上了探花屬於朝廷的新貴,所以賈府後期就比林如海家要差了。

    所以賈母選擇林如海可以說是多重好處,第一富貴自然不說了,第二還是非常的安全,完全不像進宮有高風險的伴隨,宮廷的高風險不是你願意不願意做什麼,是你必須要有一定的靠山才可以生存,也就是說你必須選邊站隊,選錯就是滅亡,你滅亡不說是要禍及家族。

    第三林如海是朝廷的新貴是朝廷的未來,前景一片光明。而且林如海是一個真正的幹才和廉潔奉公的人,他的職位必須是皇帝的心腹才可以擔任的,而且不能連任,一年一換,但林如海就是連任了好幾屆,你說皇帝有多喜歡他,可以說賈母沒有看錯人。

    但人算不如天算,林如海家在官場春風得意,但家事卻糟糕透頂,賈母的寶貝女兒居然會早亡,林如海家居然沒有男丁,生了一個都很快就告別了這個世界真的來去匆匆,這就忍了吧,唯一的女兒黛玉居然又弱不禁風,這還是就再忍了,可居然到頭來一家之主林如海也死了,

  • 16 # 淡看雲起看紅樓

    林如海當然配得上賈敏。他們的婚姻是完美的結合。

    賈敏為什麼嫁給林如海?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賈家和林家門當戶對。

    《紅樓夢》故事所處的時代,豪門貴族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

    賈府是當時的望族,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其富貴權勢首屈一指。賈家的姻親都不是尋常人家。

    老太太是四大家族之史侯家的女兒,賈政娶的是四大家族之王家的嫡出小姐,而賈璉娶的是王夫人的侄女王熙鳳,而薛姨媽是王夫人的妹妹。

    賈敏和林如海聯姻也是門當戶對。

    文中寫林家:

    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林家亦是世襲侯爵,雖然五世之後科第出身,但貴族根基已深,且是書香門第,堪配賈府。

    二,林如海和賈敏才貌般配。

    林如海非常優秀,書中說道: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餘。

    當年的林如海科舉高中探花,前途似錦,後來果然一路高升,說明他的能力強。

    林如海為人也脫俗清高。林如海對賈雨村評賈政說:

    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託。否則不但有汙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

    從他讚賞賈政的角度表明了林如海對自己修養的要求。

    賈敏是賈府金尊玉貴的千金小姐,以賈府的詩禮之家,賈母的睿智,培養出的女兒品質不會差。

    能養出林黛玉仙女一樣容貌的女兒,林如海和賈敏的顏值也一定遠遠高於常人。

    才貌俱佳的一對璧人,林如海和賈敏堪為良配。

    三,母親疼愛,為女兒擇佳偶良配。

    林黛玉初到榮國府,賈母摟著黛玉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

    這裡沒有寫“最疼”,而是用了一個“獨”,“獨疼”,說明賈母把疼愛之心都用在了女兒身上。

    王夫人對王熙鳳提起賈敏時說:

    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封建社會的婚姻憑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黛玉就苦惱自己父母雙亡,無人為自己做主。賈母如此疼愛賈敏,對女兒的婚姻會重而酌之。

    賈母為賈敏選擇林如海是極為用心的。林家的家世,賈敏可以繼續過尊貴安樂的生活。林如海的人品,夫妻可以琴瑟和諧。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賈母給女兒挑選夫婿,一定會各方面都周全的。

    門當戶對,才貌相當,林如海和賈敏是般配的。

  • 17 # 魏永臣550

    賈敏為什麼要嫁給林如海?其道理仍是真借假或真“嫁”給假的延續。“敏”,即“靈敏”,也即與真靈魂有關,由此可知“賈敏”是真的代化。而林如海表達的則是無邊無際的荒蠻,“林如海”就是樹林子很大無邊無際的意思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因此,這林如海就是養鳥及猿猴等野獸出沒的好去處,這也就是賈雨村來林家為師教黛玉的原因(假、假相投。),也就是賈敏死的原因。“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從第二回題目就可看出“賈敏”是真的代化,“仙”就是高高在上的真。“逝”是“亡”,藏起來之意。“揚州城”並非是說賈敏死在實際地名揚州城,而是指真意是發展發揚擴張州城的意思,其意就類似於擴大城市化。再看文中賈敏“亡”的原因。“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辭館別圖。”“堪”與“不堪”相對,“不堪”是不好之意,那麼“堪堪”形容的就是非常好,非常真的含義;由此可知,“堪堪”句形容的紅樓夢真意文牘是“一載”或“載一”的文字 ;“光陰”是言真意全是在隱藏之中,“陰”就是不顯示,隱藏著看不見,“光陰”並不是時間的含義。“女學生”表面指黛玉,實則指學“女”的學生,古道文化就是“女”或“女子”;“女學生之母”就應當指教學生的教師,由於世人犯“一疾”之症而終止了“教一”或“一載”。“女學生侍湯奉藥,”此句應該是承上句告訴讀者(女學生)應當按照商湯文化觀點,同時還必須“奉藥”治療自己受儒學文化感染形成的熱毒症。“守喪盡哀”指的就是守著假或儒學文化的意思,“喪盡哀”就是形容的儒學文化本質。“遂又將辭館別圖”,是告訴讀者(女學生)必須拋卻紅樓夢表面人情故事文字,而“又將辭”,即把紅樓文字往“館別圖”的方向考慮。“圖”是畫是虛是假,“別圖”就是離別假;“館”,即“食官”,即養育人生的基本所在,或人類衣食住行驛館之意。即告訴讀者考慮人類生活的物質需求。

  • 18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中賈敏是榮國府的嫡出小姐,父親是榮國公賈代善,母親是保齡侯的女兒賈母。賈敏出身顯赫,又深受母親的寵愛。那麼賈敏為什麼嫁給林如海呢?

    第一,林如海是列侯之後,同樣出身名門

    林如海的祖先是列侯,林家屬於鐘鳴鼎食人家。林家幾代為官,深受皇帝器重。林如海的父親本來不能襲爵了,可是皇恩浩蕩,皇帝下旨讓林如海的父親再襲一代爵位。林如海是家族中的第五代,是名門之後,出身顯赫。

    賈敏嫁給林如海的時候,父親已經過世

    賈敏嫁給林如海的時候,榮國公賈代善應該已經死亡。因為張道士說,連賈赦和賈政都記不清父親的長相,可見,賈代善死的時候,賈赦和賈政年紀都不大。賈敏是妹妹,她的年紀應該更小,一定沒有結婚。

    賈敏與林如海結婚的時候,賈府雖然依舊強大,但是,哥哥賈赦的爵位是閒職,賈政是五品官。賈府沒有當年的實權。林如海的父親應該有職位,有實權。兩家結親,雖然賈敏虧點,沒有嫁入高門,只嫁進了地位差不多的林家。但是兩家屬於門當戶對之家。

    林如海少年成名,高中探花

    《紅樓夢》裡寫,林如海是前科探花。潤楊認為,這個前科,不是上一屆探花,應該是太上皇那一代的探花。林如海應該是少年成名,高中探花。賈母相中了林如海這位才貌雙全的少年郎,擇為東床快婿。

    林家的爵位沒有賈府高,林如海又不優秀,賈母不會選擇林如海為女婿。只有林如海有探花的功名,賈母才會將心愛的女兒賈敏嫁給林如海。

    林如海符合賈府的擇婿標準

    從賈政反對迎春的親事來看,賈府擇婿的標準是書香門第。林家是書香門第,書中原文是:“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林如海家都是讀書人,嫁進書香門第的女人一般不會受氣。事實證明,林如海對妻子賈敏情深義重。即使沒有兒子,也只是娶了幾房姬妾,沒有賈赦那麼多姬妾。

    林如海家人口少,賈敏不會受委屈,而且能繼承全部家產

    賈母心疼女兒,不願意將賈敏嫁給兄弟姊妹多的家庭。林如海是獨子,沒有兄弟姊妹。賈敏嫁進來後,沒有兄弟妯娌的勾心鬥角,她的生活就會變得輕鬆,不用像王熙鳳那樣處處討好弟弟妹妹。

    正由於林家人口少,賈敏一進門就能當家。她不用像王夫人那樣,時時刻刻怕妯娌奪權,時刻有危機感。連睡覺都要睜一隻眼。

    林家四代積攢的財產都歸林如海和賈敏繼承。

    如果賈敏嫁給兄弟姊妹多的人家,將來分家的時候,有可能被迫搬出原來的宅子,而且財富一平均後,就會嚴重縮水。賈敏嫁給林如海後,林家的所有財產都不會縮水。所有的財產都歸賈敏一人支配。

    賈敏嫁給林如海嫁給了幸福,如果進宮是嫁給的虛名

    賈母不願讓女兒委屈自己嫁進皇宮去面對無法預知的未來,她不要虛名,她要讓賈敏獲得真正的幸福。於是賈母把女兒嫁給了林如海。

    結婚後,賈敏和林如海伉儷情深,兩人一同教導女兒林黛玉。賈敏死後,林如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他誰都不娶,為賈敏守節。賈敏嫁給林如海享受到了,許多女人沒有的幸福。

  • 19 # 不做惆悵客

    我對他這句話的理解是,林如海曾經續過一次妻室,續的就是賈敏。

    古代婚姻,向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父母在為子女選擇婚姻時,更多的是考慮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兒媳須得性格好,女婿須得上進等等。

    那麼身為四大家族後代的賈敏,她的父母在給她選夫婿的時候,也一定是著眼於許多現實意義的條件。

    且看林如海的條件是什麼樣的。

    首先,按照我上面的猜測,林如海是一個喪妻之人,且膝下無子。這就是表示,任誰嫁給林如海,都不會有太多壓力,反而他曾經喪妻的經歷,還讓他更容易被看做一個知道疼人兒的人。

    第二,看林如海的出身。他祖上三代封襲列侯,其父受恩又襲了一代。到了林如海這裡,就改從科第出身了。林如海的祖上雖然沒有賈家顯赫,到底是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且他自己爭氣,又是實打實地科舉出道。這種出身和條件,是比賈敏的親兄弟賈赦、賈政好的不只一點。

    第三,看他的素質。且不說林如海是完全依靠自己走上的仕途,單說他被皇帝信任,屢次右遷,擔任重要的官職,這就比賈家後代強上百倍。連賈敏的表兄賈敬,雖然也是科舉出道,也都遠遠比不上他。

    如果賈家是在相看未來兒媳,那麼只需要看其基本素質是否符合禮教要求,只看她長相是否能夠拿得出手即可。但是相看未來的女婿,那麼他未來的潛力,以及他能給賈家帶來的實力,才是更被看中的。

    賈家在嫁出賈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賈敏出嫁的時候,估計是冷子興演說寧榮二府的七八年之前。那時候賈氏家族的狀況是,賈敬考過了科舉,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在政事上有些消極怠工(還沒完全出家);賈赦被定為承襲榮國公的人選,可是他總不正經;賈政被皇帝內定,看著其父的面子,給了一個官職。

    所以賈敏的這些親、表兄弟,都沒有真正讓賈家得到本質的轉型。

    那麼賈家需要從武轉文,自己人不行了,就需要拉攏一股新力量。這時候正好賈敏待嫁,就選擇了當地的林如海,以期盼能夠注入生機。

    或許當時賈家把賈敏嫁給林如海時,還對她的未來做過一番期盼。比如,賈敏如果生下男孩兒,以林家的底蘊,這個男孩兒勢必會長成一個可以透過科舉之路走入仕途、挑起家族大梁的人。那麼同氣連枝,賈家也會因此收穫實惠。

    所以說,賈母雖然口頭稱賈敏是她最疼愛的幾個孩子之一,也依然把賈敏嫁給了林如海當繼室

    這或許並不是賈母的授意,而更可能是她的丈夫、賈敏的父親的意思。賈敏的父親想必是個能夠思慮周全的人,知道大兒子賈赦雖然得以封襲,但是不足以挑起家族重任;二兒子雖然好讀書,但是資質平庸、遇事逃避,也不足委以重任。所以才選擇一個有前途的女婿,給家族增增實力。

    只是可惜,林家沒有開枝散葉的運氣,賈敏的兒子才三歲就死了。恐怕賈敏之死,也是因為極其看重這個兒子的緣故。

  • 20 # 玲妹妹的視界

    其一:賈敏嫁給林如海,一定賈敏父母經過深思熟慮的,作為榮國公的嫡女,嫁皇公貴胄嫁狀元郎乃至入宮選秀當皇妃,都不在話下,但她卻嫁給了探花郎林如海,而且還是遠嫁蘇州,遠離父母身邊,甚疼愛女兒的賈母肯定是不能接受小棉襖的遠離,那麼後來林如海能娶到賈敏,肯定是有哪些點打動了賈敏父母,讓他們綜合考慮下選擇了將女兒嫁給林如海~

    其二:林如海和賈敏能誕下“世外仙姝”的林黛玉,想來兩人的樣貌才識絕佳,在當時的京城圈裡肯定名聲大噪,兩人見面絕非難事,兩個同樣優秀,勢均力敵的年輕人,定當暗自屬意彼此,而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也會旁敲側擊的同父母表達自己對對方的好感,那麼兩家聯姻,賈敏嫁給林如海,也是必然的事~

    餘生很貴,一起吟詩作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膚髮暗,化妝時怎麼提亮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