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心悅O
-
2 # 葉子78666388
中國本來重男輕女,像我家三套房二部車都給我哥,我只有一個哥哥,在我父母心裡家產傳兒不傳女,女兒畢竟是別人家的,我媽也說了為啥生我就是可以伺候爸媽,叫兒媳婦不好說出囗,我們這裡父母財產女兒別想了,生病伺候女兒逃不了的,畢竟把女兒生下來有義務養父母可畢竟是別人家的就沒財產了
-
3 # Juantang
我覺得給兒子買房子是正確的,我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畢竟自己老了還是要跟兒子一起過,不可能和女兒一起嫁出去吧!給兒子買了房子以後就和兒子一起過。我就是結婚了也和媽媽爸爸住在一起,現在一家五口人,其樂融融。媳婦和婆婆也會拌嘴,但是一兩天又和好了。生活就是油鹽醬醋,哪有不拌嘴的。
-
4 # 70130994
在農村沒什麼家財的基本都是給兒子,現在又鬧什麼土地確權。如果女兒嫁了戶口遷移也就和土地沒關係了。富裕的少部分也會給女兒一些家財。或者更少部分的人平分或女兒多兒子少。大部分一般不會給女兒留。我在拆遷後的城中村。大部分都會給女兒一套房子,男孩一般3套以上。基本沒有平均分的,如果女兒多的一般給60平米剩下的自己掏錢買。我朋友,我家對門,我本家叔叔,女兒兩個三個的都是給了60平。不給女兒的就是分的少的。
-
5 # 長樂59711722
很正常,特別是老頭基本都這樣,財產給兒子,有病有事找女兒,其實還是每家一個孩子好,孩子多分配不公照樣沒人搭理你,一個孩子什麼都給他,在他心裡父母的事他也責無旁貸,如果說孩子大了老人孤獨,其實一個孩子和一群孩子的家長也差不多。說女朋友散了房子不買了,那是兒子的手段而已。將來娶進門的兒媳真的會感恩他們?會比女兒對他們好?
-
6 # 申LIAN偉
現在就是這個現象,男女平等在法律上是這麼說,在封建思想死筋的老人不著這樣認為;老人有老人的難處,不要為難,兒女只要相安無事就皆大歡喜,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多一份寬容,多一分理解就行,除非你在乎這些,哈哈哈哈你就有事幹了,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莫強求………
-
7 # 文竹78286371
我老公有個弟弟,家裡有個大事小情花錢的話都找到我們,包括老人生老病死也都是我們花的錢。可老人沒有給我們留下一分錢,就連喪葬費也被他弟弟拿走了。想開點又能怎樣?錢是身外之物,你還能花一輩子呀!現在我兒子也考上事業單位,我想這都是積德得來的,老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誰都有老的哪天!
-
8 # 小乖乖0823
我有個姐姐,有個弟弟,姐姐結婚媽媽給了嫁妝,姐姐結婚後過自己的日子,對父母不管不問,我結婚媽媽給了嫁妝,婚後拿去一半給媽媽還弟弟結婚借的債了,弟弟結婚媽媽把所有的錢都花了,還欠了錢,現在弟弟離婚了,帶個孩子和我媽一起住在我家,不上班,不不幹活,什麼開銷都得我,日子一點盼頭都沒有,不管吧像沒有親情,管吧壓力大,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
9 # 天子803
我也是一個姐姐,父親確實偏心我,可是姐姐啥都不掙,我內心講,我從來也不想父親偏心,多一點少一點沒啥,那是我姐,即使她有一天過不下去了,我家就是她的家,自己的同胞骨肉比家產重要,一生之中也就這麼一個姐姐,還有比這重要的嗎?兒子的態度很多時候決定父母的態度,父母的財產父母說了算,我父親給了我較多,那是父輩思想固執改變不了,但是我可以給與姐姐補償,大家都高興,內心講即使多給姐姐我也樂意,我想我姐姐認為她是姐姐,我認為我是男人,所以我們倆沒有在金錢上有矛盾,而且高興,和兄弟姐妹真誠溝通,別斤斤計較,量力而行,和諧為貴!
-
10 # 北京豬豬
算了,父母的愛給誰給誰,好歹沒讓你出錢養父母養弟弟,趕上我婆婆的父母弟弟,你怎麼辦,我婆婆嫁給我公公那天開始工資婆婆爸爸每月堵在工廠門口要一分不留下,我婆婆還覺得應該,最後把我公公的工資也貼補孃家,自己婆婆不管,也就罷了,還試圖拿自己兒子逼著老公奶奶交出當家權,把公公爹媽的錢全貼補孃家,老公奶奶直接把公公婆婆轟出去單過,婆婆就此就覺得老公多餘,九歲不到就開始試圖扔掉自己的兒子,地震希望兒子死在餘震,老兩跑去給孃家搭地震棚,讓兒子自己從西苑坐車回家,最奇葩的是婆婆兩個弟弟三個弟弟都在家,老公這輩子最恨他舅舅,自己餓著肚子,自己做棋手沒錢買白球鞋,自己家一輩子在還債,都是婆婆無底線貼補孃家弟弟造成的,,現在你父母最起碼不讓你像我婆婆。知足吧……
-
11 # 51016698
還是有姐姐好啊!從小就感覺父母疼我姐比我多,因為我姐也比我懂事(其實一樣疼)。我姐讀完高中就去打工了,我上學的費用衣服啥的都是姐姐供的。姐弟倆關係也很好,06年姐姐出嫁時也才上大學沒有錢,忘了是獎學金還是怎麼攢的兩千塊錢了,給我姐做壓腰錢了。兒女的關係如何父母起很大作用,從小就要一樣對待。現在我工作了穩定了,姐姐姐夫做生意也不容易,我就做白日夢,那天買彩票中個幾百萬,給外甥在身邊買套房子,
-
12 # 小綠燈小綠燈
我跟我小弟差11歲,我媽在我小弟八歲的時候買了房子,現在每月還房貸,有的時候還上了,生活費沒有了,我爸媽是農村的,我一直給她們交話費,生活費,我從來不去攀比,我也已經結婚了,結婚爸媽沒給一分錢,我沒覺得怎麼樣啊,什麼偏向什麼的,可能從小教育問題吧,我覺得父母夠辛苦了,當女兒的能替父母分擔一點點,我覺得我榮幸和驕傲,看到那些跟父母搶財產的,真是寒心啊!真不知道怎麼想的!還有跟兄弟或姐妹搶財產的,你們就沒有感情嗎?
-
13 # MMs79272850
老公家在農村、家境一般,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因為我家在城市裡、老公未來也要在這邊發展,所以結婚時決定在城市裡買房、老公家拿了首付、交錢之後、公公曾打電話和我說老公的姐姐抱怨他們向著兒子,把家裡的錢都買房子了、沒給她留,我聽了之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家裡就我自己一個,似乎體會不到這種感覺。但我能感覺到公公婆婆也心疼女兒,什麼錢也不讓她往家裡花、花多少也要多給回去。因為我也是女兒、雖然體會不了她的心情,但是我也理解,所以經常給她買化妝品,買衣服,她有了孩子之後,更是玩具衣服錢次次都不少,給婆婆公公買東西也是挑最好的,後來老公買車差一點錢,婆婆瞞著她姐給的。我們也不直不敢吱聲。因為我家只有我一個、家裡的幾套房子什麼的自然給我、所以我和老公說以後他家所以的東西都不要,都給他姐,我看太多因為房子錢反目的,也最煩這個。所以自動放棄了。婆家人都說我識大體,懂事。哎~嘆口氣吧
-
14 # 史詩圖文
這個社會都怎麼了?男孩是家的根本,不管家裡有哥哥還是又弟弟女孩必須幫助維護家庭和諧,不要說父母偏袒家裡的男孩。如果一味的談父母的財產家還是家嗎?那是買賣.........中國的父母培養女兒給兒子撐門裡戶應該是中國人風俗及文化,女孩嫁出去不管什麼時候你的哥哥或者弟弟的家都是你的家,家不和諧家不穩定嫁出的女兒談何幸福.........我想我們做女兒的一定不要為了所謂的財產長出一顆吃了果子忘了
-
15 # 買小面的90後
朋友說過這麼一句話,關於重男輕女的,但是也很真實,我有個姑娘拉扯20多年嫁人了,沒有兒子,我只能留養老錢,等我老了連個說話氣我的人可能都沒有,只有老伴在身邊,孤苦伶仃的,可是我有兒子那,我也有奔頭,我也和他們一樣抱著孫子去玩,就是我兒子再不管我,我寧願整天氣我,我身邊還有個氣我的,就是我死還有人給我披麻戴孝!
-
16 # 666寶媽666
我女兒十二時我生的兒子,不過我早都想好最好的房子給女兒,先來後到。我媽說女兒要孃家護著,兒子長大了要自己努力掙錢,太有道理了。我給兒子準備的房子也不錯!不過我想等以後只會越來越好!我們也有可能到時幫兒子換個大房子,反正兩個都不能虧,最不能虧我女兒!我閨女懂事,我懷孕對我一直特別好,現在對弟弟也特別好!反正也是為了女兒才生了二胎,我愛寶貝女兒!
-
17 # 下雨61834770
這個問題要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兒女都是父母生養應同等對待…可現實中的卻很無奈!因為風俗習慣左右你…高房價左右你…傳統觀念重男輕女左右你!老人有100來萬積蓄還是不錯的!若沒有就賣女兒要彩禮給兒子結婚的大有人在!總的來說在農村兒子的幸福是建立在女兒痛苦之上的…太不公平!
-
18 # 青青fit76
和我家一樣,家裡重男輕女很嚴重,乘我小,媽媽騙我說房產證上寫太多人的名字不太好,就只寫了她和弟弟的名字,後來她快不行的時候,覺得她走了爸爸沒依靠,就把爸爸的名字也加上去了,但是這個房子最終大多數是弟弟的,唉,做父母的智商和情商能不能不要那麼低,既然生了2個了能不能公平一點,封建思想害死人,對這個家已經完全失望了
-
19 # 紅背心平平
兒子女兒都是父母的寶,從小兒子女兒都是一碗水端平,吃穿學費都在公平對待,兒子女兒誰唸書到博士也得供著,長大了都要根據能力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從兒女結婚生子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孫子要繼承爺爺的姓氏,兒媳百年後要埋在夫家墳地,所以房子和祖傳的寶貝要留給兒子,也有做上門女婿的,但外孫子得跟外公姓並叫爺爺,百年後女婿要歸丈人家墳。當然,兒子繼承了房產,肩膀上就得有一點點分量,主動承擔起為老人養老送終的責任。誰家情況都不一樣,有家財萬貫的,分給女兒幾套房子也可以呀。
-
20 # 血盆大口的卡公主
我會給兒子買房子,因為這是對即將嫁給兒子的另一位女性的尊重。我也會把自己的房子給女兒,這是對女兒的支援,同時我還會要求女兒的物件有房子,看清楚,是有房子,我不要,我也不會允許我女兒去索要,這是家,我不允許租房子,說實話,我知道租房子的年輕人都有一天會有房子,但是我不希望女兒太辛苦,你說我坐享其成也好,怎麼樣也好,我女兒就是要找有房子的,但是還是強調一點,不要你的房,不需要寫什麼名字!你娶了她就要給她一個安逸的家。就像曾經我尊重我的兒媳婦兒一樣,給兒子重金買房。說心裡話,處理兒子的問題,就是錢,很簡單,處理女兒的問題是心,操一輩子的心,生怕她吃虧!!都愛,但女兒更需要疼愛。
回覆列表
我也有一個比我小十幾歲的弟弟,將近40生的,老年的子,父母重男輕女,生活中各種的不公平,一點一滴的在心中積攢著。結婚時父母明確表示兩件事,一、結完婚就個自是一家沒事少回來,讓鄰居看見會笑話,會以為夫妻不和。二、家裡的東西都是十幾歲弟弟的,但是老了女兒要多付贍養父母的義務,因為弟弟還小,沒有能力。剛結婚時因為這些話真的很傷心,不是為他們的東西,而是為他們對自己兩個孩子的態度,前兩年真的很少回去,時間長了才慢慢釋然。安父母的想法,十年以後的生活,我要贍養雙方四位70歲的老人,養著自己十來歲正要用錢的孩子,還要操心20來歲的弟弟(因為父母年齡都很大了),想想前景無望啊!我心疼父母,所以對他們好,那是我的弟弟以後我又不能不管,那我的日子呢!誰來心疼心疼我,婆婆嗎?也只能說 唉!切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