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雲野鶴87277
-
2 # 筆下點史
寫在最前:古往今來,基本上有名氣的人都是飽受爭議的,更何況是孔子,歷史到現在,也就出現了不到5個“聖人”,在做人以及治學之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憑什麼要受到不知其理的人批判?
沒有誰的思想是永恆合適的,只能說在某一個時間段,適用於治國平天下,但是某些時段並不適合。
孔子的思想為什麼會受到批判:
第一、時代的發展,導致孔子的思想並不適用於現在,會形成衝突。拿最簡單的,孔子有一個主張,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這麼一個較為中肯的思想,這個思想的理解是刑法不上大夫,禮制也不減輕庶民。
那麼我們看看現在的法律定義是什麼,現在的法律定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兩種主張,就在這個時候擦起了火花,作為那個時代的孔子來說,他的主張有錯嗎?當然是沒有的,那麼現在的法律主張有錯嗎,當然也是沒有的。
思想以及主張,都不能說有錯,再來舉一個例子:
人有兩個眼睛,這兩個眼睛,都沒有遮住的時候,就是一個整體,看的比較全面,但是一旦遮住一個,那麼你看的就死片面了。
看待孔子的思想也是一樣的,大多數人是睜著一隻眼睛看,看的只是片面,根本沒有看到深處,隻言片語就開始批鬥。
第二、“袁世凱”假借孔子之思想,復辟給後人帶來了很大的陰影。孔子受到現代人文思想批判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袁世凱”這個人,袁世凱當初假借“尊孔”來進行大肆的宣揚,進而形成輿論。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核心的思想包含在五個字之中,就是:“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君主只是排在了天地的下面,比親人還有師傅的地位都更加的高。
所以,當初的袁世凱藉著孔子的思想,大肆行“復辟之舉”,核心之處就是這一部分的尊君以及服從君主的思想。
這也使得孔子的思想保守排擠,受到很多的批判以及反對,其實孔子的思想,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這種批判是無厘頭的。
孔子的“仁”可謂是世間最大的教義了,就算是“魯迅先生”都讚不絕口,稱其:“孔子一生未得志,卻始終追求仁之一字,可謂是明之不可為而為之,這一點我是佩服的。”
看待孔子的思想以及主張,一定要從兩面性去看,不要一昧的批判,少一點鍵盤俠,多一點大局觀的人,世道總是會清明的。
-
3 # 西域長歌
孔儒思想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是被奉若神明確實是封建社會為了加強統治教化民眾所推崇出來的。包括佛道兩家也曾相繼被推上了神壇,目的還是為了教化順民。想想若是華夏大地處處民風彪悍血性滿滿,那個統治者能安踏於高堂之上?
對孔的批判,魯迅的孔乙己已經刻畫的入木三分了,迂腐頑固,窮酸而不願意勞作,自視清高。瞧不起勞苦大眾,確有懷揣一份悲天憫人的情懷,這就是孔儒思想的怪胎,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叫“嘴子貨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
中國的百年恥辱與封建社會推崇孔儒思想的教化有直接關聯,已經弱不禁風了卻還是滿嘴的仁義道德,那想洋鬼子壓根就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洋槍洋炮開路刀槍對話。說實話信著儒教的中國人很長時間都被打蒙圈了。
批判孔儒也不是全盤否定繼承,也有閃光點,但站在仁義道德的至高點去指點愚化大眾的時代絕不能再出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靠的是不斷學習和超越,而不是空洞的教條和思想道德規範,富國富民強勢實力才能被尊重。落後就會捱打,亙古不變。
任何一種思想被推崇至極的時候,都是一種災難,儒教這條繩索捆縛的不單單是心智更是一個民族該有的血性和鬥志。
-
4 # 天下有雪17
五四批判孔夫子是為了救亡圖存,為了打倒孔家店,徹底消除掉以孔子和儒家理論為主導的家天下社會意識形態,用西方的民主科學來挽救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危機;文革批判孔夫子,則是有很大的政治方面的因素,而因此導致的砸孔廟掘孔墓的瘋狂行為是完全不可取的;當今社會批判孔夫子的那些人,有三類:一類就是極右派,一類是極左派,一類是中間派,極右派主張中國應完全照搬當今的西方文明主流意識形態和國家體制,認為孔夫子和儒家必須徹底打倒,極左派則是認為革命主義要完全勝利也必須徹底清算孔夫子,中間派則主張對孔夫子既要批判也要利用,使之服務與當今的體制。
-
5 # guang天嬌
因為孔子的許多思想與現今的意識形態不相適應,與毛主席的思想相悖。
例如:孔子主張“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而現在或者是毛則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孔丘(前551---前449) 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字仲尼,世尊稱為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曲阜東南)人。
其先世為魯國貴族,但至其少時,已“貧且賤”,他生長於當時文化中心和私學的發祥地魯國,從小受周禮薰陶,年15即立志求學。20歲左右曾在魯國執政大夫季氏門下做過管倉庫和畜牧牛羊的小吏,也曾教於闕里,屬蒙學性質。
約30歲時開始創辦私學,從事講學活動,此後40餘年從未間斷,一生培養了大批人才,號稱弟子三千,通六藝者達70餘人,50歲以後任魯國中都宰,繼升司空,又遷大司寇並設相事。55時不得已去職,離開魯國,率弟子歷遊宋、衛、陳、蔡、齊、楚等國,志欲改良時政,復興周禮,然終不見用。
68歲時重返魯國,專事講學和著述,整理《詩》、《書》、《禮》、《樂》、《周易》,編寫《春秋》。死後葬曲阜城北泗水之濱,弟子以父母之喪禮之,廬墓而居,在墓旁守喪三年,獨子貢守喪六年方離開。褒成宣尼公是孔子最早的諡號。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 年),封孔子後代孔均為褒成侯,以奉其祀。並追諡孔子為褒成宣尼公,是為歷代帝王加封孔子尊號之始。
-
6 # 聞心禪社
人們批判孔子那是他們不瞭解真實的孔子思想!現在人們所接觸到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宋代以後由程朱理學為代表發展而來的,它終及目標為穩定統治服務,因此將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按圍繞這一目標來解讀及發揮,很大程度上己經將孔子思想扭曲和掩蓋了,現代人們批判這些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封建思想時又將它們扣到孔子的頭上,真是悲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長期以來都解釋為孔子要我們學過之後要不斷複習,而實際上學就是學,複習也是學,習其實是實踐,就是要我們學以致用!你看我們熬夜複習時,有幾人樂過,能不罵孔子嗎?但真的是孔子太冤了!對孔子思想我們曲解的地方太多了,導致我們大部分人對孔子都躲得遠遠的!實際上儒家的境遇相對還好一點啦,對道佛2家更是被拋棄到九天之外了。儒道佛是中華文化最堅實的基礎,完全否定它們就是否定我們自己,現在高舉中華民族復興的旗幟,民族的復興一個最重要的專案就是文化自信,可惜現在在這方面我們看到的陽光太少太少了,努力吧!
-
7 # 宙生堂主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以仁政為核心的思想影響中國數千年,是封建統治的正統。孔子,也被歷代奉為聖人。儒家學說和道教,佛教並稱為三大教,對中國文化,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核心。
儒家講究天人合一,勸導人們入世修身,發奮圖強,其三綱五常對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社會秩序起到了積極深刻的作用。他所倡導的仁政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任何學說都有其侷限性和弱點。孔子和儒家學說同樣有其糟粕。三綱五常,克己復禮等滅人慾的主張就應該批判並堅決摒棄。
對待古代文化思想,應該堅持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對待古人,應該尊重其所處的歷史環境和歷史地位。全盤吸收和一棍子打死都是不對的。
新文化運動中和文化大革命中批孔,全面否定儒家學說和孔子是錯誤的。不是科學的態度。
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思想煥發出新的光彩。遍佈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地,這也充分證明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偉大和文化魅力。
-
8 # 道成肉身
孔子就是個人,是我們把他神話了,或者被統治階級利益集團利用了。真實的孔子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只是因為他的思想符合了那個時代的精神主流,才被挖掘流傳。孔子只是被抬出來的塑像,所有他被打倒和抬舉,都是正常現象。
孔子思想在今天應該被重新整理了,他的合理性就應該繼承發揚,不合理的就剔除。不論是孔子,就是《易經》、《道德經》也有被譭譽的時候。評論都是人間的現象,利益才是背後的真相。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活著的,道理在人間永遠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和武器一樣不可缺少。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仁義禮智信”和“貪嗔痴慢疑”,都是人性,沒有優劣,看什麼情況下。在戰亂和利益生存面前,孔子就是迂腐的代表。在和平友好的環境下,孔子就是君子的化身。
-
9 # 紅金01
很多人認為老子就是反對孔子的仁義的,特別是反對“復禮”,可是後人對“禮”的本質認識太少,直到一兩千年後的五四運動,世人才清晰地認識到禮教的危害。對儒家批判最激烈尖銳的,莫過於魯迅了。
禮制本身強調下位者服從上位者,無形中削減了上位者的責任與擔當,上位者想要取得下位者支援,本來必須要有相對稱的能力與名望,但禮教給予了上位者可以不勞而獲的輿論支援。
如下譯文為本人個人版本。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以下譯文為本人個人觀點。
因我認為網上流傳的譯文文理不通,理解失誤,所以,根據個人理解翻譯了一篇。
好的德行,在於修行自身,並不以德衡量要求他人,這是“有德”;不好的德行,不願意失去“品德”這個很好用的“武器”,用之約束他人,但卻疏於約束自己,缺乏自身修行,這是“無德”。
“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規律,沒有以“德”制高處事,“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規律,但有使用“德”制高處事。上仁之人行個人意志,但沒有以仁要求他人。上義之人行個人意志,並且以義要求他人。上禮之人行個人意志,但沒人迴應,於是就揚著胳膊強行要求眾人跟隨(其實對於禮這句,我心中時常閃過這樣的譯文:沒人迴應的垃圾,那就抬手扔了它,嘿嘿)。
所以,政府失“道”才會推動“德”政,政府失“德”才會推動“仁”政,管理者失“仁”才會鼓動“義”氣,管理者缺乏義氣朋友的支援才會要求下屬守禮。“禮”這個東西,是得不到屬下忠信才出現的產物,這是禍亂起始。所以,“先知”披著“道”的虛榮,實際上是愚昧開始。所以大丈夫立身處世要厚重樸實,不涉及輕薄浮躁與虛榮。所以要有所取捨。
當然是取道德而舍仁義禮,老子認為人性本善,他覺得,應該讓人們一起返樸歸真,一起明悟大道。
-
10 # 天涯坐看
任何時代,一種思想理論被肯定或否定,都源於社會或上層的利害關係
迄今為止,孔子無疑是人類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創造的儒家學說不但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被奉為“國學”、“國粹”,還風行全世界,是中華民族的自豪。
但是,歷史上批判他的人也如過江之鯽。
我個人看法,原因不過幾點:
一、每一種理念思想都往往帶有時代烙印,即使絕大多數內容被廣大民眾接受,某些部分還是有不合時宜之嫌譬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等等,這些理念顯然與現在的“天下為公”、“平等博愛”等思想相悖。
二、即使最先進的思想理念,有時也帶有超前性,往往不被時代所容許春秋戰國,社會劇烈動盪,奴隸制度與封建制度在交替之中。
在那個時代,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就顯得超前了,與諸侯統治者的利益格格不入。
到秦始皇時代,還與李斯、韓非的“法”治理念衝突,招致“焚書坑儒”之禍。
一直到漢武帝,天下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才由董仲舒推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二千多年封建統治者自我粉飾的工具。
三、一些思想理念帶有群體性、地域性、時效性,受眾有限孔子出生魯國,一些思想打上鮮明的地方特色,使人不易接受。
如果不是孔子“君子雖死而冠不免”的迂腐教育,打仗生死關頭,還要顧著系帽子,仲由就不會因救孔悝而喪命。
要不是魯國的風俗,宰予提出用“一年之喪”替換“三年之喪”的建議,也不會受到孔子的排斥。
四、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作政治工具孔子的思想理念,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自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因而也被一些人所利用。
比如,風雨如晦的文革動亂,就被“批林批孔批當代大儒”。
五、學習孔子儒家學說應有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孔子畢竟是二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智慧和學說能影響到當代,併成為社會的道德行為準則,絲毫無愧於“聖人”這個稱號,值得中華民族甚至全世界人民萬世景仰!而不是站在當代的高度,對聖人,對儒家學說吹毛求疵。
-
11 # 佛寧黎明靜
自然科學表述要求精準,社會學科表述只是主觀力求精準,離事實總是存在距離,就象“道”文字表述永遠是說明,不能百分之百刻劃“道”。所以,孔子的學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不足為奇了。
-
12 # 使用者113199433044
秦 皇是法家依法治國。孔子 孺家講道理依理服人叫
《克己:服禮》法家依法律治國。打天下者反孔。等開皇帝死了,后皇帝尊孔。
-
13 # 山青水淨風清大自然
據我所知自古就沒有一位皇帝真正做到孔子所說的儒學思想,西漢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朮以來,歷朝歷代帝王列行了以儒術為立國之本,教化臣民,真正做到又有幾何,真是鳳毛鱗角,皇帝就沒有一個做到過,只是借於彪榜而己。
-
14 # 春雨7919
因為孔子思想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侵害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禁錮了人民群眾的思想,且與毛澤東思想背道而馳,孔子思想是典型的封建思想文化,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文化格格不入,因此必須堅決徹底地批判。
-
15 # 夕陽紅遊天下
主要是荘子開了批孔的先例以來,都是空語無事實,然屬書離辭,雖當世宿學不能自免也。近代又把封建的腐朽東西都又強加在孔子頭上。一些人又不看書,人云亦云,故空語無事實地批罵孔子。
-
16 # 李書沛
想批孔子的人,是不孝敬自已父母的不知報恩的沒腦子的、混混。自高自大不學中國史,自已覺得什麼都比別人懂忘了本忘了根,這樣的人雖在上頭,想批孔子,百姓回答沒門。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成不了事光丟人,事實就是這樣,那是前進的車輪。
-
17 # 鄧恩周
一個社會的進步,需要批判精神,批判本身不是全盤否定,否定內含肯定,好的保持下來,不好的拋棄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這是生命的規律,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歷史上一個時代的人,他的智慧屬於一個時代。科學發展,社會變化,帶有批判精神,是人類智慧的表現,是吋代的理性。
-
18 # 淡淡一掬水
孔子思想理論按現代學科理論分類劃分應該屬於人文學理論和社會學理論。劃分到人文學孔子思想偏重於倫理學學科;劃分到社會學孔子思想偏重於統治管理學。倫理學理論離不開價值觀學說,那麼孔子的價值觀是什麼呢?社會學理論離不開社會結構形式的分析與研究,從而尋找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源。孔子認為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孔子認為維持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是道德。那麼人類的道德標準跟社會形態是脫離的相互分離的嗎?一種道德標準是適合於任何社會形態的嗎?
社會學研究離不開阻礙社會進步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因素。當今社會認為發展生產力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孔子認為治理社會“焉用稼”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理論嗎?
從社會結構上講,現代理論認為公平、公正、平等、自由是社會道德的基礎,而孔子認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人類天生有上中下之分,“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能夠破除特權思想腐敗的根源嗎?
孔子思想認為人性善,但又認為天地萬物是早已成為定數,天人合一,人的思想只能是不斷地符合天理,這種思想嚴重地禁錮了人的思想開發,限制了對自然現象的探究、對社會現象的探究,難道不是事實嗎?西方文化大踏步地向科學進軍的時候,中國近代仍在“天地君親師”上原地踏步,無有一例科學發明可陳,難道不是事實嗎?
時至今天向新時代進軍號角吹響的時候,對孔子思想進行反思、審視和批判又有什麼不對?!
-
19 # 蘋果69592
很好回答這個問題:
1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過激行為
2 毛澤東的一首詩,封建論
-
20 # yjmlzhj
社會之所以複雜、豐富多彩,主要是人們的思想、個性、價值觀是百花齊放的。並非所有事物都只有唯一的真理,許多事物是沒有唯一標準的。比如以孔子為主創立的儒家思想,很多人認可,但也有許多人反對。老子的思想也是如此。在思想、價值觀、意識形態上,筆者反對世界大同的追求和要求。這種追求和要求無異於與追求和要求全世界的人都只能長一副面孔和身高一樣滑稽可笑。
個人既欣賞儒家思想、也欣賞老子思想(筆者認為後來的所謂道教起源於老子思想是附會之說,即使通常所說的道家思想與老子原本的思想也相差較遠,所以只用老子思想這說法,以示區別)。筆者覺得,不贊同或批判某種思想或某種思想的一部分都是允許的。反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反對人身攻擊和以消滅他人思想為目的的批判。如果這樣,這種批判無異於邪教。邪教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否定、排斥和消滅別的宗教,只允許信他一個教。
回覆列表
不是孔子被一些人批判,而是五四運動之後遭全國大多數人批判。這是全世界公認的!
中國有一個特例,沒有象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社會替代封建社會社會,封建理念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的改造而消亡。這是毛澤東主席最注重、最痛恨的封建思想的原因。如今復興儒學,說明毛澤東主席當時的注重、痛恨封建思想,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