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人走天下
-
2 # 彤心結1
有的孩子特別愛哭,而且很敏感,容易激動,一點點的小事也會大哭,這是為什麼?
這種情況很讓人頭痛,尤其是發生在男孩身上,研究表明,12歲之前,不管男孩女孩,哭的方式大同小異,12歲以後,則女孩容易哭,這與青春期激素有關。人們常常認為男孩哭太難看。 對嬰兒來說,哭是社交方法之一,因為他們語言表達還不很清楚,常以哭表達挫折感和情緒。隨著孩子詞彙量的增加,哭的次數會漸漸減少,有些孩子常常哭,其實是父母的緣故,他們對孩子的身體損害或情感變化常有過度反應,如孩子有時擦破點皮,父母就心疼地說,:“呀,可憐的寶貝,怎麼又傷了?”父母這種態度,會使小孩感到過度委屈。還有一種是敏感的孩子。敏感與攻擊性、害羞、愛交際一樣,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徵。通常敏感的孩子與害羞的孩子一樣,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對適應轉變所需要時間都較長,對聲、光、觸控等刺激也很敏感。 有些刺激大多數孩子能適應,覺得無所謂,而敏感的孩子卻感覺嚴重。如輕微地刺一下膝關節的面板,他就會敏感地大哭,如果從敏感的孩子手中搶走一個玩具,他不是立即設法搶回來,而是倒地大哭起來。儘管敏感的孩子容易哭,但他並不是不幸福的孩子。高度敏感的小孩,不僅容易哭而且易笑,這種孩子對他人或對動物的感情可能更敏感,而且富有觀察力。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給予關心,幫助他成長。 哭並不一定是壞事,孩子大哭後可以感覺輕鬆一些,哭可以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現愛哭者比不愛哭者的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較恰當的做法
(1)對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培養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強化他哭,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採取中性態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給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兇。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
(4)教會孩子善於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麼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5)因這種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鬱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鬆,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向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6)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於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後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7)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此起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裡。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8)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籤,否則以後就難以摘此標籤。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動不動就對人說這個小孩“哭得像狼一樣”。
-
3 # YoKID育兒寶典
孩子愛哭總是讓家長很煩躁,打不得罵不得,好好勸也不聽,真的是很苦惱。那麼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哭呢?
第一,孩子本身的氣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心理學上的氣質是指與生俱來的態度取向和性格偏好。而情緒本質負向是指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脾氣等來表達。這是孩子天生的個性傾向,如果家長不瞭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親子間發生不愉快。
第二,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當孩子發現面對全世界,自己充滿害怕、無助、沮喪的時候,礙於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很完善,便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孩子最希望獲得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撫慰。但很多母親見不得孩子難過,聽到孩子哭就心煩意亂,給孩子冠上了“懦弱,膽怯”的帽子,甚至耐不住性子,粗暴地大聲質問,或動手打一頓。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悲傷和無助,經常否認孩子的情緒,那麼孩子就可能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不得不抑制自己的真情實感,而用另一種自我表現來迎合媽媽,做媽媽期待的小孩。但這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要和接納而發展出來的“虛假形象”,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他長大後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追求,對於別人的評價感到焦慮,無法接納真正的自己。
第三,哭可以幫助孩子表達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是勇敢面對挫折的開始,是接受自己是有限的過程。如果父母在焦慮情緒的驅使下抑制孩子,就可能剝奪了孩子從挫折中恢復的寶貴經歷和體驗,讓孩子失去學習管理情緒的機會,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發展及社會適應的發展。所以接納和允許孩子哭,是爸爸媽媽需要修習的一門課程。
-
4 # 金水木館
孩子哭鬧這是一種發洩感情的方式,比如渴了,餓了,身上那不舒服,更有渴望大人安撫,希望睡覺。因為孩子尚小,不善於需要表達,只好哭。正確做法是大人仔細詢問並正確做出選擇,慢慢引導孩子,切記不能動粗!如果是孩子夜晚上容易哭鬧,這與孩子缺鈣有關係。適當增加輔食,慢慢會好起來的。
-
5 # 雨媽育兒之路
我家寶貝也是3周半,也算是比較喜歡哭的孩子,不過現在好多了,以下是我的個人經驗。
一瞭解孩子哭的原因。孩子哭有的時候是因為慾望沒有得到滿足,而有些則是別的原因。
例如你所說的東西擺放位置不對就哭,這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孩子對這方面就很執拗,這種情況不要和她講道理,也不要打。你要表示理解“應該這樣放嘛?哦,原來小猴和小狗是好朋友呀,所以它倆要坐一起嗎?”
二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自尊心。
記得一次吃飯,我就說:去洗手!不然不許吃。然後立馬憋嘴哭了。我突然意識到我的態度出了問題,然後和女兒說:寶貝,是不是剛才媽媽態度不好?女兒委屈的點點頭,然後我接著說到:那媽媽以後不這樣說了,咱們可以去洗手了麼?女兒點點頭,抽噎著和我一起去洗手了。
換位思考,如果整天有人對我們意氣指使的說話,我們估計也會煩,大人煩會憋在心底,可是孩子則會直接用哭表達。
三學會道歉,尊重孩子
有的時候真的是父母誤會孩子了,那我們應該及時道歉,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尊重孩子是瞭解,發現孩子的起點,是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保證。
總之,愛哭是孩子的情緒表現,是一種良好的行為。哭,證明孩子需求得不到滿足,那我們就去了解孩子為什麼哭。
-
6 # 媽媽大事記
看看孩子是屬於哪種問題,試試以下方法。
1、解決問題題主每次安撫好孩子之後,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像東西擺放秩序不是她熟悉的,她自己可以動手重新擺放。當孩子的注意力,在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上,就不會哭了。
2、性格問題孩子可能就是這樣愛哭的性格, 抵制不住壓力、不爽,容易產生難過、傷心的情緒。
像同樣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都受到家人的百般呵護,但有的孩子就是愛哭,有的孩子就是愛笑,這是天性,父母幾乎沒辦法改變什麼。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學習、經歷的多了,他會成長,會根據成長環境和經歷發生變化。而題主家的3歲孩子,正是學習、瞭解世界的時候,可塑性很強。這個時候,父母們一定要頂住壓力,保持心態,耐心地教導自家寶寶。請一定要記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不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愛哭、彆扭的人,那麼首先,父母們要時刻保持好心態,以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跟孩子說話。讓孩子能夠了解到,發生了令她不開心的事情後,原來還有其他的樂觀的看待方式。
其次偶爾以玩耍的方式給孩子提一些小要求,比如:摔倒了要忍住不哭,那樣就獎勵她什麼小禮物。
最後,也是最難辦到的,當孩子依舊哭鬧不止,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不要理她!只要孩子沒有什麼過激行為,就那樣晾著她,讓她知道,哭一點用都沒有!
總之,孩子哭鬧,不要打罵,要讓她意識到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最好學會自己解決。
-
7 # 愛心輔導媽媽
是性格使然,也是家長縱容的結果,性格懦弱的孩子就愛哭,粘人的孩子也愛哭,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比如:
(1)孩子走路摔跤了,只要沒摔怎麼樣,家長就不要扶他,要他自己站起來。
(2)孩子有什麼需求,家長沒滿足孩子,這時有的孩子就開始哭,一哭家長就趕緊滿足孩子,這樣的孩子肯定愛哭,因為哭能解決問題。對策是:越哭越不能滿足他們,下次孩子一定就不會哭了。
總之,愛哭的孩子除了性格以外,大多數是家長慣的。
-
8 # 一家人三座城
首先,孩子經常喜歡哭是有原因的。
我覺得孩子愛哭其實肯定是有原因的。作為孩子家長就應該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哭,是膽小\,還是因為還害怕,或者是因為環境的變化。這些都有可能是孩子經常愛哭的原因,所以首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哭,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哭,才能解決掉孩子為什麼經常喜歡哭。
其次,找到原因,對症解決
找到了孩子喜歡哭的原因後就要對症下藥,去解決孩子為什麼喜歡哭。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給孩子足夠的愛,讓那個孩子少哭,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哭的問題了。
第三,孩子哭泣的時候多安撫,少責備
孩子喜歡哭,真的會讓我們大人在某些時候抓狂,特別是怎麼哄都哄不住的時候,這個時候真的要告訴自己家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暴怒,不要責備,這樣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減少哭泣,慢慢甚至不再動不動就哭,不再那麼容易哭泣i。
不管孩子為什麼喜歡哭,我覺得作為家長都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愛,甚至什麼都不說,也不知道怎麼說的時候,怎麼做的時候,就只需要給孩子一個神器的擁抱,一個安慰的吻,就可以讓孩子平靜下拉,不再哭泣。
-
9 # 棗陽市農村生活
有的小孩經常愛哭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如果一個小孩不經常哭那還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了,哭,是緩解壓力和恐懼的一種表現,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憂,如果孩子過了三歲還經常哭,那麼家長則需要分析孩子經常哭的原因了。有的小孩經常愛哭的原因
有的小孩經常愛哭,大部分是因為在家裡比較嬌慣,凡事都順意,而一旦孩子失去家人的庇佑,進入社會不可能事事如意,於是當得不到心目中所想,孩子就會透過哭來發洩不滿,這就是典型的社交障礙,造成的原因都在於家長。
有的小孩經常愛哭的解決辦法家長找出小孩經常愛哭的原因後,針對小孩愛哭的原因做出正確引導和做法:首先家長在某些事情上給予孩子延遲滿足;其次家長可以透過親子閱讀相關情緒繪本;最後在生活中透過各種事情給予孩子引導和鍛鍊,改變孩子愛哭的性格。
家長除了延遲滿足孩子之外,還要經常帶孩子外出聚會、遊玩、旅遊,增長孩子的見識,當孩子每次哭的時候,家長也要延遲安慰或者任其哭完了事,但是需要一次比一次延長,不要一下子不管不顧孩子的感受,對待孩子的壞習慣需要有耐心和愛心,更要有方法。 -
10 # 真心育兒寶媽
孩子哭,一般都有原因。作為家長,照顧孩子是一件既勞力又費心的工作。所以遇到孩子哭,一定分析原因,是撒尿了,還是大人抱法不對弄痛孩子了,還是孩子餓了,還是孩子想引起大人的注意而撒嬌。總之,孩子不會無怨無故地哭鬧。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孩子受哭,用老人們的話說,他有腦子會撒嬌,這是好事。所以家長如遇上這種孩子,應該正確對待,不要“一棒子打死",要因材施教,正確引導,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天性,不要扼殺了孩子的優點。
總之,面對孩子,不要一味地指責及批評,而要用心跟他交流,平時花一定時間來給予陪伴,讓他獲得有安全感及親密感。讓他知道,父母對他的愛是無私的,有什麼需要,父母都會站在他身邊支援他,鼓勵他。這樣,孩子會成長中感到快樂!
-
11 # 一盞心燈Moni
感謝邀請。小孩子愛哭有分情況,對於不會說話不懂得表達小孩,他只能用哭來表達對外界,訴說他的不滿情緒,有可能他餓了有可能他拿了有可能他哪裡不舒服了有可能他想睡覺了通通都會用哭來表示。因為總是會說話會掉的小孩他愛哭的話也許是想要引起你更多的關注,或者他是想表達,用語言表達不出來,他所想要的,所以只能用哭來表示。如果大人沒有留意到或者不明白,他得不到滿足的話他就會繼續哭。沒有無緣無故的哭。所以,如果想要讓他停止哭,就要仔細觀察找找原因。長時間的哭對小孩子的身體是不好的。
-
12 # 天天爸爸
有些孩子愛哭,可能覺得是哭的方法可以滿足自己的要求。比如去了商場,想要某個玩具,一哭父母沒招,心一軟,就給買了。
那孩子哭怎麼辦呢?
當小孩子在哭的時候,拿出手機,開啟攝像功能,把小孩子的哭鬧過程給錄一段下來。
然後馬上把拍攝的錄影放給小孩子看,這樣小孩子馬上就不哭了,來搶你手機,下面的你就自己搞定了,試試吧。
平時有空的時候也可以偶爾拿這段錄影出來放給他看,一段時間後小孩子愛哭的習慣就沒了,慢慢變得更堅強了。
-
13 # 芯鋅巷茸
也許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吧,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表達不出他想表達的東西,只能透過哭這種方式來引起您的注意。所以作為家長的您千萬不能因為心煩意亂,而忽視他。這個時候您因為去檢查檢檢視看他是餓了,是衣服穿少了,是肚子痛了,還是說頭暈了等等。作為家長,照顧小孩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細心哦,當然如果以上幾種都不是的話,那他可能是無聊了,這個時候就哄哄他,陪他玩玩哇都可以的!
-
14 # 文子167172311
本人的孩子是一個五歲的男寶 這小子雖然有點調皮 但是很喜歡哭 他哭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哭 是那種不能受一丁點委屈的 我老媽老說一個男孩子這麼喜歡哭是良心太好太仁慈 以後長大“沒用”幹不成什麼大事 。
畢竟我老媽快60了 也許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吧
-
15 # 狼麟之雪
聲音大會嚇到孩子,對於有些孩子們覺得聲音大會感到恐懼害怕就像世界末日來臨了。
去微博找蘭海schwabing或者下載蘭海說成長-家庭早教育兒幫手!
-
16 # 左養右學育兒
小孩愛哭,這完全是正常的。他們的哭有的是表明痛苦、不適,有的卻僅僅一種辦法,想要什麼,說不清楚,就哭。當孩子的言語才能增強了,哭就會少得多。
有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哭得多,有幾個原因:
1、天然生成的性情,比較靈敏,很小的事他看得很大。比方膝蓋上摔了一個小口兒,他會聲淚俱下,並且沒完沒了;
2、爸爸媽媽下意識地鼓舞哭。比方孩子膝蓋上摔了一個小口兒,爸爸媽媽親就老是去“關懷”他,一瞬間就來問一問、摸一摸,表明過多的憂慮;又比方孩子為什麼事不滿意而哭,爸爸媽媽就想盡辦法讓他不哭,把他想要的東西全給他。
儘管孩子常哭,但他並不是不快活。靈敏的孩子哭得自在,笑得自在,盡情宣洩,哭過了會好過些。研究人員信任,眼淚能夠協助人削減由大腦在壓抑時所發生的有害的化學物質。也有一些研究人員以為愛哭的人在心情上、身體上不比不愛哭的人差。
所以不要看見孩子一哭就嚴重、就想辦法阻止。
為了適當削減孩子的哭,能夠試用以下辦法:
1、對孩子的靈敏要注重。靈敏的孩子,對痛苦、對“重大事件”(如心愛的娃娃胳膊掉了、搭好的積木樓房被其他兒童推倒了等等)的感觸比其他孩子兇猛。因而,嘲笑這種靈敏或否定其合法性,甚至批判這種靈敏是過錯的。一定要用瞭解和憐惜來反應,幫他從困境中走出來。可是,切不要做過頭,不然會做過頭,也欠好。承受力是訓練出來的。
2、培育孩子的自尊心,低的自尊心會使他靈敏的程度增高,哭得更多。所以促進孩子的自我點評,並不時表彰好行為很有效果。你不應該對他要求太多,或許做他才能達不到的事。
3、不要滋長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獎勵,也不要賞罰,要以中性心情去對待。不過,在孩子心情過火激動時,能夠和他玩一些消遣性的遊戲,分散注意力,或許給予一點親熱的安慰。可是,不要給太過火的憐惜,不然會給孩子哭的“動力”。
4、協助(或引導)孩子把嚎哭變成言語。教他在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時,把自己的主意說出來,家長能夠更好地瞭解他的主意和要求,更有針對性地替他處理。
5、不要把自己的消極心情表現出來,不然他也會仿照,大人流眼淚,他馬上也會哭,如你真有動情的事,應防止在他面前表露,不讓他仿照。
6、不要批判孩子想學習、想做一些事的希望和盡力。甚至在成果並不太抱負時,也不要批判,而要鼓舞和協助。比方:他想畫畫,在紙上用五顏六色筆畫花朵和青草,這很好,但他畫著畫著就到牆上去畫了。這時,你的任務是表彰他的畫畫才能,教育他不要往牆上畫。這樣,他會願意改正,以做得更好來取得更多的表彰。這時,假如你只批判他在牆上畫的事,他會感到勉強、會哭。
7、對孩子的哭不要極嚴厲地制止,也不要過份地憐惜。往往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皺一皺眉、搖一搖頭,表明你的心情即可。
8、對5歲的孩子要立規則,通知他什麼能夠做,什麼不能夠做。可是,規則要簡單履行,比方不要在大人午睡時大聲叫囂;玩具玩過今後要拾掇好;小朋友跌倒要去扶起來,找大人看看是否要送醫院醫治等。在立規則時,要淺顯地講點道理,他懂了,會履行得好些。比方玩具玩往後要拾掇好,是為了下次玩時好簡單地找到;大人午睡時不要大聲叫囂是給大人留下安靜的環境,使他們睡得更香等。當兒童一兩個月都沒有不履行規則的行為,哭得比以前少我了,則要大力表彰。
-
17 # 伊默的心
我認為小孩子哭很正常,但並不是愛 哭。哭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訴說,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表達,排除身體不舒服!就說小孩子的情緒是很敏感的,我是倆孩子的寶媽,有時候真的覺得小孩子似乎能看懂一切。
就比如,我和我孩子爸,平常大聲嘻嘻哈哈的說笑,我兒子看著我倆也嘻嘻哈哈的傻笑,有時候覺得可逗了!我倆如果是吵架,他好像也能從我們的表情中看出來,站到那小心翼翼的盯著我倆,覺得好委屈,有時候,開玩笑說,打你爸屁股,我兒子就呃呃呃的扭著不願意!其實只要瞭解自己的孩子,多關心一下他的情緒就好。
人之初,性本善。小孩最初的心靈都是美好的,純真的,善良的。對世界會充滿好奇。而情緒是每個人自帶的從身體 大腦 內心的反射條件。
人與人多溝通,多理解,多寬容,這便是美好!
-
18 # 胡周愛生活
如果不是身體上的原因,那孩子就是屬於敏感型氣質。
這種型別的孩子天生比較敏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他,他也需要父母更多的愛。比如,他可能是對聲音敏感,家裡聲音大時他就會感到不舒服,哭,那麼家裡要保持安靜。
多觀察多記錄,寶寶哭的時間和原因,找到他的敏感源,避開它們,給寶寶創造一個他感覺舒服的環境,同時多抱抱他,多用語言和動作傳遞父母對他的愛。他感到安全了,舒服了,滿足了,慢慢就好起來了。
-
19 # 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一般對於3個月甚至6個月之前的寶寶,也就是還不會翻身的寶寶,小寶寶哭並不是要鬧著讓大人抱,而是他自己不能翻身,他一個姿勢躺著太難受了,他又不會說話,所以他只能用哭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難受。他希望有人來抱抱他,幫他翻個身。以前聽很多老人講過“孩子哭了,不能抱,如果抱了,她動不動就哭來讓你抱,這樣就把孩子慣壞了”,如果很多媽媽聽了老人的話,不去抱他,不管他,以為哭哭就好了,他肯定會一直哭,停不下來, 以後稍有不舒服就會哭。
其實,這樣時間長了會傷害到孩子的脾,將來對孩子的脾氣會有影響。
所以寶寶哭時要及時的迴應,如果寶寶在翻身後,仍然哭,那就要看他是不是有其他的需求,比如 餓了?困了?拉粑粑了?等等。
總之,寶寶哭了,一定第一時間去迴應,並及時解決寶寶的需求,他才會不容易哭。
如果再大點的寶寶,也就是剛開始學話時的寶寶,總是愛哭的話,這個時候的寶寶還不會表達,所以用哭來表達,當然很多寶寶也會用打,用踢來表達情緒。這個時候,媽媽就需要引導孩子表達,比如,媽媽可以說“告訴媽媽是不是玩具找不到了?寶寶哭是不是難過了?”這樣慢慢的,孩子就學會了表達,哭的時候也就少了。
不要覺得寶寶總愛哭,一哭媽媽就心煩,不管不問,這樣他會無所適從,哭的會更厲害,會更愛哭。
媽媽在對待寶寶每一個問題上,都希望有足夠的耐心和觀察力,這樣才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因為對於寶寶來講,媽媽就是全世界。只有每個需求都及時滿足,寶寶才能感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隨著他慢慢長大,他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
20 # 有啦寶貝育兒
寶寶愛哭真的很讓家長頭痛,寶寶太小又不會說話,不舒服只能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感受,讓人難以招架又無奈。
對新手爸媽來說,解讀孩子的哭聲確實是比較棘手的。
許多爸爸媽媽都擔心不行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去緩解寶寶的哭鬧,一來二去反而會加重自己沮喪的情緒。
這個時候應該合理的分析寶寶哭鬧原因,從根源找到問題,解決問題。
下面可以參考寶寶哭的方式,分辨寶寶是為什麼哭泣~
如果願意花時間,在每次寶寶哭的時候去了解、排查寶寶哭的原因,可以幫助各位爸爸媽媽深入瞭解寶寶哭的特點和需求。
飢餓時哭平坦而有節奏,邊哭邊覓食
可以把手指放在寶寶嘴邊,輕輕戳一下。寶寶要是餓的話,會張開嘴巴,有明顯的覓食反應。寶寶要是一直醒著,比睡覺的時候容易餓,要是不到3個小時,也要給她餵奶。
如果寶寶經常性的,1~2個小時就要哭鬧著吃奶,那麼可能就是一次餵奶量不夠。如果是人工餵養就增加每次奶粉的量。如果是母乳不夠,就另外給寶寶吃奶粉,採用混合餵養。
另外,人工餵養的寶寶,不到餵奶時間哭鬧,不一定是餓,也可能是渴了。所以還要注意每兩次餵奶中間,要給寶寶喝溫開水,一次30~50ml。
身體不舒服時哭如臥位不適、衣服過多、蚊蟲叮咬等,此時寶寶特別煩躁,四肢扭動、眉頭緊皺。
調整寶寶睡姿,把寶寶的衣服解開,看看有沒有發疹子?有沒有被蚊子咬的包?擦止癢清涼油或者肥皂水,緩解寶寶不舒適感。如果是臉上發的溼疹,摸摸寶寶的脖子後面,是不是有汗,寶寶自身散熱能力差,會感到熱到不舒服而哭泣,這時只要減少穿蓋即可解決。
受到驚嚇或打擊時哭哭聲高而尖,回聲長而短,做媽媽的要迅速找到原因加以處理。
寶寶喜歡安靜的環境,家裡來往的人過多,聲音過吵,都會讓寶寶煩躁不安。寶寶的房間不能讓太多人進入,說話的聲音不要太響。特別是寶寶睡著時,一點聲響都會驚動她。
疼痛時哭鬧哭聲忽緩忽急,一陣一陣哭鬧不安,可能是腸絞痛、脹氣、腹痛等。
觀察寶寶臉色,身體狀態是否眉頭緊皺,下肢蜷曲,額部出汗,面色發白,這時候及時測體溫,請儘快就醫,請兒科醫生診斷治療。
煩躁不安或孤獨時哭哭聲斷斷續續,時不時會睜大眼睛四處張望
孩子依賴母親,在嬰兒哭鬧時,及時擁抱他、撫慰他、滿足他的需求,透過擁抱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如果寶寶躺著哭了,把她抱起來就不哭了,那就是想要人抱了。
有些寶寶想睡覺時也會哭鬧,這時候把寶寶抱起來輕微搖晃,輕輕拍拍她,哄她入睡。
排洩未及時處理突然哇哇大哭
尿布裹著排洩物沒有及時的清理可能讓他感到不適而啼哭。有時寶寶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來用這種反應告訴家長自己不舒服了,當孩子有這樣表現的時候,只要及時清洗了他們的屁股並保持乾淨,他們就不會再哭了。
缺乏維生素d和鈣夜間突然驚醒、啼哭不止,這是因為體內鈣水平下降,導致孩子夜裡神經興奮性增高。
其實,對於大多數母乳或奶粉充足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不是缺鈣,而是很可能是缺乏了能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當補充維生素D以後,夜裡哭鬧的症狀好多都能緩解。
寶寶的哭鬧並不是無理取鬧,只是給寶媽們發出的一個訊號,這個訊號表示其身體或者心理上有所不適,寶媽們細心觀察,一定能找到癥結所在。
回覆列表
小孩子愛哭愛鬧,本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天性。
受到驚嚇,恐懼,小孩子會哭
想要的東西沒法得到,也會哭。因為他不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大人也沒有理解。
肚子餓了,冷了熱了,他不會表達,只有哭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孩子被強制做不喜歡的事,孩子抓泥土正高興呢,你覺得不衛生,把他拉開了,他能沒有情緒嗎?能不哭嗎?
記得一位育兒專家說過,哭也是孩子和外界表達的一種有效方式。都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