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禪師了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是因為這首詩直白明瞭,好懂易記;二是因為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觸動人心最隱秘、最柔軟、最根本的角落,,易生通感,;三是意像鮮明,觸發聯想,空間大開;四是意境雋永,常讀常新,永不過時。起碼從個人角度,還沒有其他的詩能夠達到如此境界。

  • 2 # 八校尉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3 # 濟源高魁

    我是農民,我光想到是: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深刻理解這首詩的人,是和農民有深厚感情的人,是農民,是農民的孩子。

    ,,

  • 4 # 桑天永

    《琵琶行》。

    我認象最深的詩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在白居易的這首詩中幾乎每句詩句都是千古名句。詩的一開始兩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描述了秋楓紅豔,白色的荻花紛紛擾擾的深秋景色。由景入情,襯托了主人夜晚送客的悲涼景象。

    接下來:“主人下馬客在船,舉杯欲飲無管絃。”寫主人下馬同客人悻悻然來到客船之上,設宴為客人踐行。然而,當舉杯欲飲之時,感到沒有管絃之聲的寂寞冷清。詩人巧妙順理成章地引出了下文。“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主客酒醉無聊,正欲悻悻不歡而散。這一層是作者鋪墊為琵琶女的出現渲染氣分。

    這時,“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琵琶的聲音,引得主客留連忘返,主人忘歸,客人忘走的極大興趣。

    千古名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羞羞答答,還抱著琵琶,半遮面容終於盼出來了。

    琵琶女的彈奏技巧究竟如何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才女。外行聽熱鬧,內行聽門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透過三兩聲調絃,雖然沒成曲調,便知道了是內行,行家。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從壓抑思慮的弦律中便可瞭解到,琵琶女人生的不得志。這裡從側面也描述了彈者的演奏技藝之高。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琵琶女專心致至,閒熟的連續彈奏,象訴說著心中很多很多事情。

    就這樣“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各種演奏技巧,攏弦、捻弦、挑弦、復奏……出神入化,先彈奏曲牌為《霓裳》,後來又彈奏了曲牌為《六么》的曲子。

    《大弦操操如急雨,小弦竊竊如私語。操操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琵琶女演奏得十分精采,閒熟。有時大弦象操操的急雨,小絃聲低,尤如竊竊私語。大弦小弦交錯彈奏,彷彿許多大大小小的玉珠從天上落到盤子一樣。“肩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優美的琵琶聲有時象流利的鶯語來自花下,有時象幽咽的泉水緩緩地從沙灘流下,有時象下灘泉水又冷又澀,絲絃凝住不動。絃音斷絕無聲,驟然作了停歇。“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也是一個千古名句。意思是別有一番幽暗的愁恨因此發生,這時雖然無聲,卻勝過有聲。“銀瓶炸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嗚。”絃聲彈至高潮,猶如銀瓶陡然炸破,水漿四處迸射,彷彿鐵騎突然出現,刀槍齊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彈到曲終,收回了撥子,從當中劃了過來,四根弦發出一個聲音,象撕開綢緞發出來的聲音。

    這時,東西兩船上靜靜悄悄無人說話,只見江心的秋月,潔白無瑕。絃聲把在座聽眾帶入了曲中,雖然曲已彈完,人們還沉浸在曲中靜靜待聽。

    ……

  • 5 # 賀蘭燕語

    意境絕健 情思悱惻:《涼州詞》

    王之渙(公元688~742年)是盛唐時著名的邊塞詩人。和高適、王昌齡是知己,同時,他們也創立了邊塞詩派。

    王之渙的詩歌,散亡很多,到宋代時就已基本上所存無幾。這對詩人是遺憾的,他的詩僅有六首絕句存於《全唐詩》中。但詩人又是幸福的,他這六首絕句堪稱中國詩史六首絕品,充滿盛唐韻味,體現那個時代的氣質與精神,篇篇經典。《涼州詞》是絕品之一。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人開篇即地理的視角:"黃河遠上”一下表現出來山川的雄偉壯闊的景象,中華國土的廣闊一語中的。詩的主題是抒發徵人之“怨”。但詩人不是用“直抒胸臆”的寫法,而是以景起興,由景及情,融情於景。詩的開始從高、遠處落筆,寫黃河東去,直逝天際,白雲觸地,水天相接的遠景,表現了邊地的空闊蒼茫。接著,由遠及近,寫萬仞高山,摩天礙日,孤城一片,倚山扼險的近景,表現了玉門關的雄偉險要。

    詩人在寫景時,選擇了“黃河”、“白雲”、“高山”、“孤城”四物,以“黃河”與“白雲”相互輝映,“萬仞高山”與“一片孤城”相互依託,氣象壯觀優美,富有詩情畫意,這就形象鮮明地寫出了邊塞的雄闊蒼茫,險要荒涼的環境,奠定了全詩慷慨悲壯的基調。

    徵人的思鄉之情和邊塞生活的艱苦則在下半詩中的“春風”、“不度”、“羌笛”、“何須怨"、"楊柳”中完美體現出來。構思巧妙,託物抒情,以樂景寫哀,以衰景寫樂,視覺反差效果強烈,透出萬古寂寞的氣氛,使人讀詩時會不自覺的轉化進去,接受其贏造的審美氛圍之中。和詩人一起對戍邊人的產生真摯同情和敬重的心理。

    《涼州詞》詩味醇厚,歷久彌香,自出世以來,始終為歷代傳誦不息,視為“終唐之世無出其右者”的千古絕唱。

  • 6 # 千里煙雲

    古詩以唐朝為最盛,唐代的五字型和七字型是主要的兩種形式。唐詩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了高峰,在合個時期,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詩人,其中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名氣最大,其作品在後世廣泛留傳。在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李白的《靜夜思》了,這首詩是我的啟蒙詩,生平第一次讀到的就是這首表達思鄉之情的名篇,詩歌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字句,簡簡單單的以望見頭頂的明月來寄託自己濃濃的思鄉情懷。簡潔明瞭,卻意境深沉。這首詩算是李白思鄉之作的名篇了。

  • 7 # 一夕談

    此情此景只想吟誦: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是清代高鼎的《村居》,這是一首特別充滿趣味的詩,描繪的是一副特別生動的景象,孩童們在放學歸來後,急忙拿出了自己的風箏,趁著東風放了起來。

    受疫情的影響,孩子們今年到現在還沒有開學,一個個都在家裡待了兩個多月,現在天氣好了起來,一個個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空曠的草地上放起了風箏,捉起了蝴蝶,即使個個帶著口罩,也絲毫不影響快樂的心情。

    春暖花開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我們的歲月靜好

    是你的負重前行

    幸得有你

    山河無恙

    感恩有你

    看到春天百花盛開的模樣,看到一切都漸漸地恢復起原來的面貌,這是多麼開心的事情。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切都會過去,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期待著早日復工復學。

  • 8 # 教授的快樂生活

    我想到的是《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是小學時學的,記憶尤其深刻。這首詩寫得非常生動,畫面感非常的強,有動有靜,讓人過目不忘。

  • 9 # 阿梅m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春來春去,迴歸往日正常的生活。

  • 10 # 吾空問答曰出東方

    回答;“木蘭詩”原文如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忔。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原為市鞍馬(很多情感成份買來賣去)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苻,南市買轡頭,北市買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古月騎鳴啾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死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此刻回家的心情)。爺孃聞姊,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姊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應為歸,心情)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首詩是我時時刻刻所想所思所得,最後一句深有感處;朝露青苔伴春風,天地忽暗出落日。百花無情空自悲,一腔熱血照家園。

  • 11 # 阿青8423

    馬上朗誦的古詩,當然要選“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因為這首詩最有教育意義,尤其是後代,教育他們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 12 # 知行合理

    靜夜思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 13 # 光之海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 14 # 豫師堂

    我首先想到的是「天淨沙·秋思」

    小時候在農村讀書,每天黃昏放學回家,都是沿著江旁邊的路往回走。回家的距離大概2000米左右。

    途中會經過4個座小橋,旁邊都是那種泥瓦房。那時候的河水還很清澈。夏天還一邊玩水一邊走。橋的旁邊都會有那種老樹。

    更為關鍵的是小時候我爺爺養了馬。我們附近那幾個村子都有馬。儘管在我們家鄉那邊是不常見的,但是在我們那個村裡確實常見的。

    所以當上了初中的時候,接觸了這一首元曲,就再也不能忘記,感覺特別符合那個意境。

  • 15 # 宣墨軒

    當看到這個題目的一瞬間,王之渙的一首詩馬上浮現在腦際。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每當想起這首詩,心胸總有一種莫名的激盪,一幅雄渾的畫卷浮現在眼前。詩人登高望遠,奔騰不息的母親河匯入大海。這是一首借景言志的詩作,詩人透過登高

    遠望奔騰不息,一瀉千里的黃河匯入東海的情景,發出了想要看得遠就要站得高的慨嘆。表達了詩人寬廣、遠大的抱負和志向。

    全詩僅二十個字,意思明瞭如白話:太陽倚傍著連綿的群山沉沉下落,黃河奔騰著湧入大海。要想放眼眺望千里之外,就要再登上一層高樓。詩人意在寫景,重在言志。我們的母親河千曲百折,奔騰不息,就像徵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曲折歷史,歷盡艱辛,滾滾向前。巍然屹立於世界之巔。我們放眼望去,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東方巨國,令世人仰觀。

  • 16 # breeze752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首詩,有著杜甫的沉鬱頓挫之風。以景物來表達詩人的故土之思,身世之悲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最後一句其實挺喜歡的,明明寫的是人平常的動作,但你可以感受到裡面濃濃的情誼。

  • 17 # 小神算阿門

    秋月

    提到秋月,就想到皎潔。想著古時的天空是清澈的,沒有霧霾的妨礙,那份清澈裡透著純粹和詩意。

    但當春花秋月成了現在我們常用的成語是,我能想到的除了一輪皓月當空的美麗畫面,要說詩詞的話,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李煜的這首經典之作。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可能是太過經典和熟悉了吧。

    秋月之美之憂,在古人的觀念裡,那是寄託情感的載體,動不動就要“麻煩”明月陪酒陪聊捎去思念等等,忙著呢。

    說到這兒,我忽然想到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只是不知道當時陪伴李白度過失意時光的明月是秋天的月亮嗎?只是一種意境而已,何用這樣追究呢!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亮的善解人意,不都是因為人的詩情畫意而產生的嗎?

    夏風

    夏天的風不似春風撩人,“濛濛亂撲行人面”。然而,盛夏涼風習習時,解暑除悶,自然愉悅身心。

    風來,雨隨之而來嗎?

  • 18 # 網際網路模式

    遊子吟是唐朝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6句30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透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風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一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這針線。未將遠行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他忙著縫的接嚴嚴實實,怕兒子回來的晚衣服破損,誰能說像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親分離的痛苦時刻。此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情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絡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透過母親為遊子趕織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的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做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做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向區區的小草母愛如春天的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與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 19 # 星星悅讀會

    哈哈,最近剛好在教小朋友背誦杜甫的一首非常應景的《絕句》,所以第一反應當然是這首詩了。全詩如下: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首詩非常應景,正是現在春暖花開、一片欣欣向榮的真實寫照。春光明媚,春風溫柔,空氣裡都是花草的香味。田野裡的泥巴也在春水的灌溉下浸潤,燕子南飛開始築巢,江邊溫暖的沙灘上有鴛鴦成雙成對棲息。

    在春天裡讀關於春天的詩,對詩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加上詩句本身朗朗上口,教給孩子是再好不過了。

  • 20 # 唐朝寅公子

    讚美與歌頌愛情是古典詩詞中一個永恆的創作題材,也是陌上流光最璀璨,最傷情的花朵,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離思》,是我常想起的一首詩。

    《離思》

    唐代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詩人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的一首悼亡詩。那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已為千古光陰裡多少平凡的愛情作了注角。

    它的字面意思是說,曾經看到過洶湧澎湃的滄海之水,別處的水就都不值一提,曾經領略過如夢似幻的巫山雲雨,別處的雲也就難以入眼。這兩句詩隱喻了元稹對妻子的如同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般深廣而美好感情。

    “曾經滄海難為水”出自《孟子·盡心篇》中“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句,元稹用滄海之水的深廣隱喻他們的情深似海。

    而“除卻巫山不是雲”,則活用了宋玉《高唐賦》中所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在這裡,元稹是以巫山神女來襯托妻子的美貌,妻的早逝,讓詩人傷心傷懷,本想靜好共白頭,那料紅顏已早夭,展現了妻子在詩人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地位。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蘊即堅貞不渝的感情。堅貞不渝是長情、是相守、是白首時相牽的手,是時光靜好裡的柴米馨香,這種感情是所有人在愛情中都期望的。

    詩的後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即面對五彩繽紛的花叢,我也是匆匆而過,懶得回頭去看。一方面因為清心寡慾,一方面因為心裡只有你。詩人以花喻人,表達什麼詩人對待愛情的專一。再結合詩的前兩句,元稹無疑是通篇都在巧比曲喻以“水”、“雲”、“花”等意象,來表達對妻子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懷念。

    綜觀元稹的這首情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所表現出來的堅貞不渝,在無情的歲月曾打動了多少人心,無關元稹的生活真實,這是一首值得一讀的情詩經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生水蒸米飯可能會引起癌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