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航廷12138
-
2 # 湯豆之主
話好說,事難做。一個國家的興亡,主要取決於政治是否清明,經濟是否發達,人民是否安居樂業,官吏是否勤政廉潔(這一條最重要,不然前面都是空談),歷來一個朝代的末日就是遍地貪官汙吏,兩極分化嚴重,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朱元璋反貪歷害吧,剝皮填草示眾,洪武年間政治清明,而崇禎年間國窮官富,朝廷剿匪集資沒官願捐,李自成,劉宗敏,牛金星為首的一拷官而得財無數,可見一斑。
-
3 # 豫北老崔
我們都知道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可在這麼長久的文明之中一直伴隨著王朝更替的現象,從夏商周到元明清每間隔幾百年就要進行一次王朝更替。王朝更替之初新的王朝總會對歷代王朝修史讀史,對於前朝消亡的原因進行總結並引以為戒,可是為什麼新的王朝還是依然避免不了朝代更替呢?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當王朝更替初期,新的統治者必定是把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開國之君深刻知道國之安定在於民,前朝消亡主要原因還是失去天下民心,新的統治者往往都會以民為重。其實施的一些政令和教導後世之君都是以民為本行大義之道,也會對百官嚴加約束,防止他們貪腐和壓迫民眾。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之君生活在富貴的皇室之家,長時間的奢華生活讓這些後世之君漸漸的忘記初衷,自然也就走向了貪圖享樂之路。王朝初期對百官的約束自然也就蕩然無存,有些官員依靠阿諛奉承謀得高位,其他官員自然也就緊跟其後,阿諛奉承需要資本,這些資本恰恰是從民眾手中掠奪而來,從而導致一個新王朝重新走向失去民心之路。
其次,一個新王朝建立除了開國之君英明神武外,自然離不開文臣武將的輔助,這些文臣與武將可以說為開國建立了不世功勳,開國之君為了獎賞其功勞必定會進行一些列封賞,封賞之中對於一個王朝有潛在威脅的莫過於榮華富貴世代罔替。
這些開國功臣富貴的生活肯定需要民眾提供,畢竟一個王朝的稅賦有一部分贍養著這些功臣,加上他們世代罔替,古人都講究多子多福,這些功臣繁衍後代呈現一個幾何倍增的速度,自然功臣之後多不勝數。一個功臣尚且如此,一個王朝的建立開國功臣不在少數,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繁衍人數達到了一個龐大的數字,久而久之民眾因為無力提供他們富貴生活導致民怨加重。
另外,一個新的王朝雖然透過總結前朝消亡的原因而引以為戒,可是開國之君首先要考慮家天下,然後才是天下人的天下,也就是說開國之君首先要維護自己的權利。維護自己的權利自然需要文武大臣共同維持,久而久之新的王朝仍然與之前王朝一樣形成兩個圈子,皇室圈子和文臣武將圈子,這兩個圈子會形成一個更大的圈子,民眾不但融入不了這個圈子還要提供這個圈子的生存資源。當這個圈子慢慢變的數量龐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們掠奪民眾資源的時候,也是民眾不堪重負的時候,新的王朝只會重蹈覆轍。
最後就是貧富差距導致,古代王朝不管如何輪迴更替他們的資源是有限度的,人五指有長有短自然能力也有所不同。新的王朝開始之初並沒有凸顯出來差距,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慢慢的也就拉開了距離,如此之下就形成貧富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此時的王朝統治者基本上採取仰富扼貧的策略來彰顯王朝的繁榮昌盛,階級矛盾也就隨之產生,當矛盾達到一個不可調和的地步,王朝更替也是自然。
透過以上我們不難看出歷代王朝修史讀史,對前朝總是引以為戒,還是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主要還是在於失去民心,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造成的。只能說任何繁榮昌盛的王朝都要以民為重,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也。
-
4 # 遊史無終
導語:
從漢代開始,古代的封建王朝就有了為前朝修史的慣例。從司馬遷的《史記》、到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明史》《清史稿》,都是按照這一套體系下來的稱為為二十四史!
中國古代剛建立的封建王朝為前一代王朝修史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包括三個方面,其一為:以史為鑑,明知得失。其二為:確立新的王朝替代舊的王朝的合理性合法性。其三為:為前朝的重大歷史事件做出評價,供後人參考。這是在這三種目的的綜合作用下,中國封建王朝修史長達2000多年!
雖然修史的目的是以史為鑑,但是這種目的好像並沒達到,新的王朝剛剛為舊王朝修完史,結果不久便又被新的王朝推翻了。週而復始迴圈往替。
01古代的封建王朝誰也無法跨過300年的歷史週期律。我們的歷史有一個特殊的規律即無論這個朝代如何強大,它的存在時間都超不過300年。300年就是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存在上限。像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樣的大分裂時期不包含在內,就連秦漢隋唐明清這樣的打一統朝代,也很難打破300年的記錄,空口無憑下面我就來列舉一下古代封建王朝存在時間: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陽,享國15年。漢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漢),享國465年。(東漢和西漢分開算都不超過300年)晉朝:265年-420年,享國116年。隋朝:581年-618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37年。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享國274年。宋朝:960年-1279年,享國319年。明朝:1368年-1644年應天(今江蘇南京) 京師(今北京市),享國276年。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師(今遼寧瀋陽)(今北京市),享國276年。以上只是簡單列舉了古代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與一些大分裂時代的國家咋沒有列舉,它們的存在時間也不長多的一百多年,少的幾年十幾年。
“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史記·高祖本紀論》“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左傳.莊公十一年》透過上邊引用的《史記》和《左傳》的內容可以看出,不僅今人看出了300年曆史迴圈的週期律,就連早在距今數千年的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就有一些就是先見之明的史學家看出來這一規律。雖然知道了這一規律但是古代的人們並沒有想出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有可能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02封建制度的侷限性是導致中國古代王朝迴圈罔替的主要原因!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頻繁的更替,這看似存在著一定的偶然,但是這偶然背後隱藏著必然。這個逼人就來自於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侷限性使得古代的封建王朝沒有一個能夠長時間存在。以封建制度為主線,再往深了剖析,就可以發現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而這些侷限性是一個王朝很難以解決的,只有透過新的王朝來取代舊的王朝才能夠得到暫時的緩解。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剖析一下,古代封建王朝頻繁更替的內部原因:
(1)政治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得權力過分集中於皇帝。
古代的封建王朝都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他們在政治上實行的都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一制度在秦漢時期產生之初,顯示出一定的先進性和勃勃生機。遙遙領先於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從秦漢時期產生一直髮展到唐朝,達到它的鼎盛,從唐朝往後就逐漸走下坡路。至明清時期則完全成為皇帝一人的天下,成為皇帝獨掌大權的工具。
這一制度使得整個國家的權力集中到中央,而中央的權利有集中到皇帝手中。因此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頒佈的召令就是法律,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一套制度體系在國家相安無事的狀況下,尚且可以良好的執行。但是一旦發生大的戰爭和動盪,難免皇帝的決策會發生失誤,有可能就會因此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比如明思宗朱由檢,他在位時期權力慾望很強,集中所有權利於一身,但是面對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農民起義流民問題,又拿不出很好的對策,而且決策上也有失誤。因此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2)經濟上:封建小農經濟和土地兼併為王朝的滅亡埋下了經濟根源。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使民無知無慾,無事而取天下――《老子》從春秋戰國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末。中國古代封建經濟的型別基本沒有改變。具體來說就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是其最根本的特點。而且這種經濟形勢有很大的封閉性和獨立性。只要有田地每個人都可以生活,不需要其他的商品貿易,也不需要在與外界有其他的經濟聯絡。“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的這句話是對這種封建經濟最形象的描述。
封建經濟的這種分散性,使得人們都是以家為單位,對外界的聯絡少之又少。他們所需要的糧食都是自己耕種來的,所需要的布也是自己織出來的。這種分散性使得一般的百姓對於各種政權的變更非常不敏感,只要你能夠給我土地,誰來當皇帝,建立什麼樣的王朝,對一般百姓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他們不願想也不會想這件事情。
這種經濟模式在和平時期,可以正常的維持下去。但是如果一旦出現大的自然災害,比如旱災、澇災、蝗災,就會讓一般的農民難以生活。他們就會像收成好的地區遷移,從而形成流民。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而且如果一旦在這些流民當中,有那麼一兩個想要聚眾鬧事對抗朝廷的,只要他們奮起一呼,就會有很多人響應。反正餓死也是死,起來反抗這些封建政權也是死,所以這些流民沒有什麼懼怕的。從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到明朝的李自成張獻忠起義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3)軍事上:奪得天下之後軍隊迅速腐化!
中國古代那些封建王朝的軍隊,在奪得政權之前個個驍勇善戰,無人能敵。但是在奪得政權之後的不長時間裡,就會安於享樂迅速腐敗掉。這些士兵一般也都會認為,打下天下有他們的功勞,現在天下穩定了他們也該享受了。在這方面清朝的八旗軍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清朝的八旗軍在入關之前戰鬥力相當的強悍。然而入關不到十幾年的時間,這些八旗兵有的連馬都不會騎了,更不要說去打仗了。
前期培養出來的軍隊腐敗掉之後,到了封建王朝中期,一般會在培養一批軍隊,來取代腐敗掉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在培養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那麼一兩個軍事將領,他們透過在訓練軍隊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兵權,而且擁有很高的威望。並且這些叫你透過自己的軍隊來逐漸挖空皇帝的權利,進而成為新的君主!這種例子在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層出不窮。比如曹操曹丕就是透過掌握軍隊從而架空了漢朝皇帝,後期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又是透過掌握軍隊架空了曹魏的皇帝。
(4)邊患――讓中原王朝不得安寧!
說到邊患問題絕對是古代中原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原王朝的邊患問題從西周就開始產生了,只不過在唐朝之前,中央王朝大多數以是以武力國,在對待北方民族的態度上也比較強硬,比如漢武帝曾多次攻打匈奴,徹底解決了匈奴的邊患問題。唐太宗時期也多次對突厥和吐谷渾用兵,基本上將突厥和吐谷渾勢力裡一往打盡。
但是從宋朝開始,邊患問題成為影響中原王朝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宋朝時遼朝金朝元朝這些政治勢力,對於宋朝政權的穩定和發展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然而與此同時宋朝也是以文立國,在對待這些辺患問題上也處在被動的地位。基本上是輸了打打了再輸,沒有什麼大的勝利。期間北宋還被金人滅了國!明朝的明朝也是非常的嚴重,主要的勢力有蒙古軍隊,以及女真的軍隊。最後明朝就是被女真人弄得滅了國!
結語:宋朝和清朝是還有希望打破這個歷史週期律的。其實宋朝在各方面都是非常先進的,比如在制度方面宋朝有祖宗之法,主張分權,主張重文輕武。而且在各方面的制度設計上也體現了相互制約的因素。但是不幸的是因為邊患問題太嚴重,宋朝亡就亡在邊患問題上。前有契丹中間還有金,後邊又有蒙古人。邊患問題始終伴隨著宋朝。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些邊患問題,宋朝在撐他個一二百年,打破300年的歷史週期率是完全有可能的。
清朝也是完全有能力打破300年曆史週期律的,而且清朝的皇帝都是一些職業的皇帝班子,在清朝的皇帝當中沒有一個是昏君也沒有一個是暴君。他們都懂得中庸之道,懂得治國之法。但是不幸的是清朝亡就亡在處在封建社會的末期,各方面矛盾都已經激化了。而且還有外國列強的侵入,民族矛盾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將清朝放在,秦朝或者是隋朝的位置上,估計它再存在個幾百年也是沒問題的。
總之面對300年的歷史週期律,我們應該以史為鑑,在歷史中讀懂其中的規律,看透其中的本質,才能夠更好地把握這些規律,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
參考資料:
《史記》
《左傳》
《老子》
-
5 # 丁強888
我總結了很多前人死去的原因,我能避免最終的死亡嗎?顯然是不能的。那麼,同樣的道理。有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一樣也不能避免王朝之間的興亡更替。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一直都有借鑑前朝的傳統比如秦行郡縣,二世而亡漢朝立國就實行郡國並行制。引發七國之亂。曹魏鑑於漢朝宗室之亂過度限制宗室權力。導致世家大族司馬氏輕易篡權。然後司馬炎為加強宗室權力,限制大族爭位又分封,從而引起八王之亂。劉宋鑑於東晉皇權不振,不斷加強皇室力量。結果皇室內部殺得血流成河。
魏晉南北朝中主要是世家大族對皇位產生威脅。所以要培植儲君的實力。但儲君勢大又反過來威脅皇權。所以楊堅和李淵等等雄主明明看到前世太子和皇帝的爭鬥,也還是不得不培養儲君實力。然後在儲君勢大後再培植親王制衡。
唐末五代藩鎮勢大,兵強馬壯者唯天子。宋朝以文制武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的冗兵冗費,戰鬥力不強的問題又出現了。
所以每個王朝有每個王朝的弊病和命數。不是說看到了上一個朝代的問題。避免上一個朝代的問題之後就不會出現新的問題的。
就好像在古代一個感冒就可以要了人命,醫學的發展解決了感冒的問題之後新的病種不斷被發現。人總歸還是免不了一死
王朝興亡有其週期律1940年代黃炎培提出了著名的黃炎培之問:王朝歷史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王朝也和人一樣有他自然的規律和內在生命力:王朝初興,一般是經過經年的戰亂,人口較少,土地較廣,前朝土地兼併生產資料集中的情況也大為改善。新王朝經過一定的休養生息。一般就能達到人口大增,經濟大發展。視為盛世。
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人口漸漸達到土地能供養的極限。階級開始固化,社會矛盾開始加劇,這時候王朝慢慢開始走下坡路。最終積累到兩三百年。社會矛盾終不可調和。
王朝也像人一樣到了自然壽命。這可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要解決這一週期律,一靠生產力發展突破原有迴圈的極限,二靠民主政治突破王朝週期律。這可是當年潤之同志回答黃炎培老先生的答案。
-
6 # 凌煙閣論史
因為有很多底層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人口增長比土地開發速度快的問題,王朝解決不了。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馬爾薩斯陷阱來代替。
它的基本邏輯是:王朝的人口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而土地等生存資料卻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到某一極限後,生活水平下降,社會開始動亂。過多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
在農業時代,單位土地面積上所能養活的人口有個極限。這是王朝無法解決的,在農業時代都無解。
當人口突破這個極限,人的生活水平開始下降,社會就陷入動盪。
氣候變冷導致土地減產,王朝解決不了。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收地球氣候的影響。當氣候變冷時,農業就會減產、欠收,直接導致饑荒,這也不是王朝自身所能解決的。
外部力量來侵襲,王朝解決不了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王朝發展得挺好,但是擋不住有外部力量眼紅,要來侵擾你。比如漢時的匈奴、唐時的突厥等,草原力量在中國古代始終對中原王朝虎視眈眈。當他們日子艱難時,就開始襲擾中原。
這種情況在中原王朝強大時,不成為問題。但是一旦遇上中原王朝的衰敗期,比如宋末、明末,那麼就會導致王朝更替。
社會上土地兼併日趨嚴重,王朝解決不了。
每個王朝的初期,人少地多,基本上人人有田種。但是時移世易,很快就會發生土地兼併。最終形成了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田連阡陌的局面。90%左右的人是佃農、僱工,這些人沒有風險抵抗能力,一遇到天災之類的,就無法生活,最終就發動起義。
古代王朝土地兼併的問題,對於王朝自身來說,基本無解。因為皇帝所依靠的統治力量就是官僚和大地主階級。皇帝沒有動力和意願去革大地主的命。
但是,皇帝不收拾大地主,那農民就來收拾皇帝,最終改朝換代。
皇帝如果能下決心進行自我革命,重新進行一次土地革命,把土地進行一次重新分配,那很大程度上能為王朝續命。但是,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這麼做過。
即使做了,那麼最終還是要面對馬爾薩斯陷阱,王朝還是要被顛覆。
統治者腐敗墮落導致失去民心,王朝解決不了
王朝統治者一般只有前兩代、頂多三代人能瞭解真正的社會是什麼樣,到第四第五代開始,基本就生在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完全與社會脫節。統治者只能透過身邊的人間接瞭解社會。
當他連間接瞭解都不願意做的時候,那就開始迅速腐敗墮落了。皇帝一帶頭,那麼大小官員立刻上行下效。整個社會逐漸墮入貪腐橫行、民不聊生的地步。
皇帝如果特別奢侈,比如隋煬帝的巡遊、宋徽宗的花石綱、明成祖的下西洋、乾隆的下江南,那麼統治集團的巨大奢侈浪費就開始了,各級官吏藉機盤剝百姓也就更加嚴重了。這都激化了矛盾,加速失去民心。
按時間上計算,一般在第五代統治者身上開始出問題。西漢在第五任漢武帝身上、西晉在第四代(第五任)統治者晉惠帝身上、唐朝在第五代唐玄宗身上、宋代在第六代宋神宗身上、明朝在第六任明英宗身上,都發生了大問題。這個從治到初步混亂的週期大約在100-150年,隨後,王朝依靠慣性前進一段時間,進入王朝末期。
人性的弱點在底層發揮作用,誰也阻擋不了這個趨勢,尤其是古代專制王朝的情況下。最終只能任由民心失盡,改朝換代。
結束語:除了王朝無法左右的客觀因素以外,在土地兼併、統治者腐敗這方面,王朝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是,在專制王朝的統治下,皇帝是不受制約的。如果皇帝帶頭這麼幹了,你還能有什麼辦法呢?只能眼睜睜看著王朝衰敗覆滅。
即使能遏制人性中貪圖享樂的因素,那也只能為王朝續命,而不能永存。因為底層的人口與土地的矛盾遲早要爆發。
假如古代帝王明白了這一點,他是不是會更加肆無忌憚了?因為反正無解啊。
(完)
-
7 # 遊逛歷史村
隨便翻翻二十五史,我們看到每個朝代都是前期興盛,後期衰落,原因何在?再英明的皇帝,再先進的制度,也只能保證一時一代的興旺。這個規律看似神秘,其實有跡可循。一個家庭如此,一個王朝同樣如此。所謂富不過三代,這是有深刻原因的。一個賢明的君主建立了一個王朝。他建立王朝的起點,一定是從前任王朝的教訓開始總結經驗,避免重蹈覆轍。也就是說把舊的矛盾化解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舊的矛盾消失了,又出現了新的矛盾。但是這種新的矛盾對於原來的君主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事物,他依據過去的經驗,沒有辦法解決掉。於是就可能引出社會動亂,出現了農民起義,結果這個王朝就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的君主,採用了新的方法來解決這個矛盾,然後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王朝的征程。出現王朝興衰更替的原因不僅僅在於人的賢能與否,還在於整個大環境,在於人和人、人和環境之間那種互動運動的關係。
我們先從秦朝說起。一代雄主秦始皇吸取了戰國時期豪傑並起和流派眾多,導致老百姓思想混亂,不利於統治的弊端。採取了焚書坑儒和統一文字等政策。初期是有效的。但是,顧著這頭,卻沒有顧住那頭。儒生和豪傑算是給壓制住了,可是沒想到陳勝卻起於隴畝之中。揭杆為旗,斬木為兵,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把秦國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繼之而來的是漢朝。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既富裕又強大的朝代。漢高祖劉邦善於總結前朝的教訓,作為自己的立國之基。他認為秦朝的滅亡是因為沒有贏氏子孫的扶持。於是他廣立劉氏子孫為王,用以輔冀劉氏政權。但沒有想到卻被吳王劉濞之亂弄得驚慌失措。
好不容易平息了“自己人”的叛亂,又出現了王莽搞超前改革,引起了農民起義。
唐朝滅亡于軍事格局勢力的無法控制,於是繼任者宋太祖吸取了這個教訓,就採取了強幹弱枝的政策。從此以後南宋和北宋再也沒有出現過能夠威脅中央的軍事割據勢力。可是虛弱的邊防力量,卻難以阻擋住外族的入侵。於是,孱弱的南宋在蒙古的鐵蹄下走向滅亡。
歷史規律就是這樣,興則衰之,衰則興之。歷史上的朝代,就像行業和一個家庭的興衰成敗一樣。你勵精圖治,你苦心經營,你精打細算。但是我們只能預防得了那些明面上的禍害,那些潛藏的無形的無從發覺的危害正在一點點壯大,就像身上的癌細泡,等你發覺了,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
8 # 南朝居士
如果這樣說,每一屆的高考生,都把前面十幾屆高考考題做過了,錯題集也做了不少,怎麼都考不上清北呢?
顯然,不是這簡單的問題,每一個大一統王朝,他們的帝王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都沒有太大過錯,也都對前朝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並且規避了風險,
但是,哪有那麼簡單問題呢?不是知道錯了就能解決的,有些問題,是積重難返,當時一點事都沒有,時間長了,積累多了就成了問題。
就像你不吃早餐,可能沒問題,長期不吃早餐,可能也沒什麼問題,五十歲以後,胃病估計就來了,這是長積月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還有的問題是你明知道癥結在哪裡,但是就是解決不了,
舉幾個最簡單問題。
比如財政問題,戶部缺錢了怎麼辦?
比如人口問題,古代王朝土地承載的極限就是5000萬人左右,如果人口一個億了,多餘人口怎麼辦?
比如土地兼併問題,土地都在地主、豪紳、士大夫手裡,老百姓沒有土地怎麼辦?
這是三個最典型的問題,也是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怎麼解決呢?
你知道亡國原因,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地主、士大夫知道,但他們不關心啊,王朝更迭了,他們依然是地主,能兼併土地,就兼併土地,不可能有錢不賺吧?
你能讓他們不去兼併土地?你能讓士大夫官僚不貪汙?你能讓老百姓不生孩子?
即使你都能,還有其他很多問題,根本就解決不了。
就像你現在,你也知道哪些習慣不好,知道早睡早起,知道不能吃油膩、燒烤的東西,知道不能玩手機,懂的道理太多了,你能做到的有幾項?
-
9 # 經典守望者
事實上,各王朝還是做到了引以為戒,不過矛盾是不斷變化的,也是不斷累積的。可以說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不同的原因和矛盾,所以,即使是引以為戒也難以避免王朝更替。
系統來說,秦代亡於暴政,漢代就開始與民休息,但是在過程中卻出現了外戚干政,漢代最終就是亡於外戚。有鑑於此,曹魏、西晉都在抑制外戚勢力,西晉依靠宗室的力量來抑制外戚,可是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隋代終結了分裂之後,文帝有感六朝浮豔之風,厲行節儉。但是,隋煬帝好大喜功,大興土木荒淫無度,最終也是亡國於此。唐代深感六朝和隋代文臣亂國。於是開始信任武將,授予武將重權,最後釀成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於是宋代就開始防範武將,最終導致強幹弱枝,亡於外患。元代打下了最遼闊的疆域,周邊諸國全部臣服,可以說外患的問題不存在了。但是,內部的民生搞得不好,社會等級森嚴,矛盾複雜就開始慢慢走向亡國了。明代皇帝面對元代的問題,大力發展民生經濟,社會財富的積累前所未有。但是,出現了嚴重的黨派紛爭和宦官干政,這使得中央的力量不斷削弱,文臣誤國,閹宦禍國,最後底層的百姓依舊受壓迫。清朝入關之後,就在不斷地加強中央的權力和影響,但是外國勢力入侵,導致了清王朝的崩潰。
可以說,每一代君王都是吸取了前代滅亡的經驗,爭取不重蹈覆轍。不過他們防的了東,防不了西。終究會出現一些他們前所未料到的問題湧現。比如清朝,可以說在鴉片戰爭之前,國家內部還基本平穩。可是外部勢力幾次衝擊,原有的體系就被完全破壞。最終導致了國家滅亡。
-
10 # 歷史百川
縱覽中國歷史,朝代更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秦朝暴政,漢朝取代了秦朝。唐朝藩鎮割據,經歷五代十國,宋朝建立。即使軍事實力強大的明朝,也阻擋不了清軍入關。
每朝每代,都會有史官修史,將前朝的種種記載下來,供當朝及後世借鑑學習。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然而,這種做法還是阻擋不了朝代的衰敗與滅亡。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還是統治者的原因。
每朝每代,剛剛建立的時候是最為艱難的時期。初生的王朝往往是剛剛經歷戰亂,民生凋零,勢力盤錯,百業待興,百姓需要休養生息,統治者需要鞏固皇權,國家需要恢復經濟。所以,剛剛起步的王朝統治者總是殫精竭慮,事必親躬。
當國家度過了初期最為艱難的處境,國家富裕起來以後,大多數統治者會選擇對外擴張,一來可以擴大國家的土地(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土地就代表著財富),二來征服鄰國可以換來數不盡的朝貢,三來國內的發展需要外圍環境的穩定。隨後就是我們所說的XX盛世,XX之治。
但是何朝何代都很難連續出現明君,賢君,聖君。因為帝王的接班人出生於富貴之家,享盡天下的財富,極易養成嬌淫奢侈的惡習。並且皇權的繼承人背後往往有多股勢力摻和,權臣、皇親國戚都在其中。真正的明君往往都會夭折,而傀儡般的小皇帝會成為各方勢力的最愛,最終的結局則是大權旁落。
若是大半能始終掌握在統治者的手中,無論經歷過幾代,即使有貪汙腐敗,也能夠在某代中出現中興之治。然而,若是軍權,財權,政權的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在統治者手中,統治者就會失去對國家的掌控,逐漸成為傀儡皇帝,朝代的替換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
11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現代人喜歡說中國古代是人治。
根據個人修習歷史,我認為古代國家治理是——人治下的法制化的法治(禮法=禮俗+法制),這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根本!
人治下的法制化=天子(三皇五帝,夏君,周天子)立法/秦以降(皇帝+皇室貴戚)立法+官僚階層執法/+仕紳輔助禮法治理。
這個法治的缺點是立法的少數人制度,以及皇帝以及皇室主要靠禮法約束。
從而出現立國者立禮儀法度,並身先力行,然二代三代驕奢淫逸,阻法度之威,以責督於下,...。
以下可以看看,秦繆公與由余的對話,挺有意思。
-
1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假如單憑依靠修史讀史,就能挽救王朝滅亡的話,那麼那些王朝也就不會盛極而衰,並最終無可奈何地退出歷史舞臺了。
以史為鑑知得失,是後代王朝之所以為前朝修史之目的。是企圖透過記載前朝的治亂興衰,以及其統治者的功過是非和所謂“德行”的多寡,來為本朝統治者提供可供鏡鑑的經驗教訓。希望藉此警示本朝君臣,以避免本朝重蹈前朝因失政而衰亡的覆轍。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那些古代王朝國祚最長的也不過兩三百年(不計夏、商、周),從無哪個王朝因為修史、讀史,便可保其江山萬古長存!這是為什麼呢?原因還是在於影響一個王朝壽命長短的因素,固然有君主是否賢明?大臣是否忠正?朝廷是否運轉有序?各級官吏是否忠於職守?臣民百姓是否能夠獲得王朝的恩庇?這些都是影響王朝的統治能否持久的內因。倘若王朝統治者能夠很好的處理這些內部因素,則其國祚自然會相對久遠。然而仍有很大機率無法擺脫一代興起、二代守成、三代四代中衰,而後或有中興之主當政,可能會做出部分改良,從而可以延遲王朝的衰頹趨勢。
但是歷史的慣性是無法擺脫的,由於封建王朝統治的侷限性,勢必會造成弊政愈積愈多,導致越往後來越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由於統治階級內部利益獲得者的反對,使得王朝想透過變法的方式以自救,也因受到干擾和破壞而無法成功!乃至於到了最後縱想斷腕自救,也已經是囿於形勢的制約而無法實現了——北宋的范仲淹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即是封建王朝無法自救的例子,北宋王朝也因此而無法擺脫積弊,最後終因爆發靖康之變而滅亡!
北宋王朝的滅亡是因內有弊政、外有強敵的局面所致。而後來的明、清兩朝也大致與之相當。再往前看秦朝亡於暴政,晉朝亡於內亂,唐朝亡於朝臣黨爭、宦官亂政和藩鎮割據……因此各個王朝的敗亡原因是不盡相同的,而導致封建王朝敗亡的趨勢卻是相同的。故而即便是後世王朝皇帝通讀過前朝歷史,也只能做到調整人的因素,而終究還是無法扭轉導致封建王朝走向敗亡的勢的因素——而這個勢,則是封建統治制度的固有頑疾造成的,終究是無法擺脫的!
-
13 # 水月觀
對於朝代的更替,大家並不陌生,漢代秦,唐代隋,明代元……,我們常說朝代的更替屬於歷史的必然,那這個必然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是不是說我懂得了朝代更替的規律,我也按照這個規律去治國安民了,就能避免朝代的更替了呢?下面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以史為鑑,只是選擇變多了我們讀歷史的意義在於哪裡?有人說,可以明得失,可以知興衰。要我說,就是多了很多種選擇而已。歷史告訴我們的,並不是像數理問題那樣有唯一正解,如1+1=2。歷史告訴我們的是:你有很多種選擇,而且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中,你選擇哪條路並不能保證一定按照歷史上的同樣事情進展,只是告訴你有這種結果的可能性。
這咋說呢?舉個例子,關於女人的,有紅顏禍水一說:周朝的褒姒,烽火戲諸侯;商朝的妲己,酒池肉林;唐朝的楊貴妃,六宮粉黛無顏色;清朝的慈禧,禍國殃民。但同時又有巾幗英雄一說:花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樊梨花平定變亂,居功甚偉;穆桂英征戰沙場,屢建戰功。當然還有很多其它選擇,如柳下惠坐懷不亂;高歡禽獸不如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那麼如果你在古代當上了皇帝,你對於女人,對於後宮,該採取何種態度呢?相信你不會走極端,那後宮就要充實充實嘛,一不小心,耽於美色,或誤中圈套,你可能也就有了紅顏禍水的感嘆了。
二、人性善變,說變就變可以說現在的人類和5000年前的人類在本性方面並沒有多大區別,比如貪財好色、趨利避害、弱肉強食,只是說現在的法律制度相對完善了一些,對人類的惡的本性有所抑制,引導了人類向善的方向進化了。
可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是什麼呢?君權第一位,為了君權,父殺子、臣弒君、兄害弟,這樣的事情歷朝歷代層出不窮,為啥呢?那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太大了,大到什麼程度?伴君如伴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正因為皇帝的權力沒有任何限制,所以才引起了所有人的窺視,無論誰有機會,都會想“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君臣、父子、兄弟,看似關係親密無間,在權力面前,往往刀兵相見。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在上位的皇帝老大正因為以史為鑑,一方面要駕馭這些文臣武將治國安邦,一方面又得防著這些文臣武將不要謀權篡位。如立太子問題,朝廷的各個派系誰家不想立自己人為太子,立長?立賢?立貴?如藩王問題,讓自己的兒子當藩王,又防止他做大?立異姓王那更擔心。可邊關總得有人守,士兵總得有人帶吧?但將軍一旦位高權重、功高震主,誰又能保證他不起異心呢?
這就給皇帝出了個大難題,假使這是位明君,通曉歷史,懂得治國安邦的道理,可總不能凡事都他一人做吧,要招人,要用人,要管人,要防人,而人又善變,說變就變,無論哪一個環節出錯了,都有可能身死湮滅,萬劫不復。
三、雖然提前知道了,但無法避免事情的發生這一點,啥意思呢?就叫作: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盡人事、聽天命。要知道,朝代的更替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是你皇帝賢明、臣子敬業就一定能保證子孫萬代、千秋大業的。你最多能保證你這一代不出錯或少出錯,但也不能保證不被政變、不被推翻。
漢獻帝沒有雄心壯志?他不想名正言順、一言九鼎?他不知道做傀儡的滋味不好受?只是漢朝到了他這裡,已經氣勢衰微、根基全無了,縱然他知道曹操狼子野心,他也知道自己以卵擊石的結果,那又能怎樣?毛用沒有撒。
說到這,就多說兩句,那些算命打卦的,一來他預測的不一定正確,如果不正確,你聽他的就瞎了;二來即使他預測的很準,你也相信了,那又能怎樣?你只是提前知道了結果,卻絲毫不能阻止結果的發生。就像漢獻帝明白姓曹的早晚會宰了自己一樣,早知道早焦慮罷了。
就像好多人說的: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同樣的,讀過了很多歷史,依然無法避免歷史的重演。一是你歷史沒讀全,讀全的話,你才發現,你無論做何選擇,在歷史上都有對應,也可以叫作重演;二是知道了不等於做得到,曉得了玩水很危險,但每年依然有很多人溺水身亡;三是你知道了,自己也能做到,但你依然不能改變故事的結局,因為你能把握的只是你自己一個人,上司領導、家庭單位、社會形勢,哪一條你能夠左右得了呢?
-
14 # 漩渦鳴人yy
人是有一種劣根性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即便是孔老夫子也難以避免去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弱點。
封建王朝,是有自己的缺點的,也正是因為這個缺點,所以封建王朝接下來才會被替換掉,替換成現在的資本主義世界或者是社會主義。
封建王朝的缺點是什麼?就是財富的集中!由於生產力跟不上,所以很多地方會出現貧富不均的現象,為了能夠刺激生產力,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總是希望自己手底下的人能夠生產出更多的東西,交更多的稅,這樣的話自己才能夠吃飽,為了能夠刺激生產,為了能夠使手底下的人多交稅,所以他讓手底下的人聚領更多的財富,哪怕是去掠奪其他人的財富!財富的最終形式就是土地,畢竟封建王朝時期就是農耕文明的時代,土地對於一個農民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對於一個國家來講也是重要的,土地可以生產糧食,而買賣土地等於買賣未來的糧食。
地主的崛起和資本的集中導致接下來土地買賣就中握有更多資本或有更多財富,握有更多社會地位的人可以透過這些東西獲得更多的土地,而那些缺乏資本或者缺少土地的農民則會在這些人的壓榨和兼併土地的行動之中土地越來越少,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土地而越來越多人土地越來越多時間長了,整個社會貧富差距增大,使得在溫飽線以下的人越來越多,反正橫豎都是死,最後大家都反叛了!這種事情體現的最高形式就是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雖然最後的獲利者可能與這些農民起義軍無關,但是正是這些農民起義軍撕開了這些封建王朝最後一道口子,使得這個封建王朝的崩塌成為了一種可能性!
有人就會說了,為什麼這些人一開始的時候不選擇直接把田地給平分了?
講一個故事吧,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王安石的青苗法其實也是為了抑制這種土地兼併而推行出來的一種心法,玩時發現其實土地兼併最嚴重的時期就是,在來年進行插秧的那一段時期,那個時候經過一年的輪迴,糧食已經開始不夠車,而此時老百姓需要留種子來播種,這個時候青黃不接的老百姓有的時候會因為資金不足而把土地給賤賣出去。
所以王安石就選擇以政府貸款的形式,給這些即將播種的農民發放種子,這樣的話國家發給他們的貸款收穫的利息會非常低,這是一種公平的方式,讓這些老百姓能夠獲得一個相對平衡的市場,但是出問題就出在這些懶漢身上。
這些懶漢,他們以為自己從政府那裡平白無故得到一批糧食,然後直接把糧食也就是用來播種的種子全給吃光了,等到第二年政府向他們收這些貸款的時候,他們卻交不出這些還款,從而這些人認為是政府故意坑他們的!
所以說第二條理由,人的劣根性測試永遠無法避免的,有的人勤勞,有的人偷懶,有的人鑽制度的漏洞,有的人隨著制度一起努力奮鬥,即便是有人出來主持公道,也無法分清楚誰是真正的好人,誰是真正的壞人。
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隨波逐流了。
-
15 # 音樂小妖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相當的複雜,不論是橫掃六國的秦始皇,還是開通大運河的隋煬帝,他們都想著讓自己的江山萬古長青,可實際上卻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就好像我們經常說的話,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沒法執行下去。
就比如我們都知道吃一些油膩的東西,會讓自己的身體長胖,更可能會影響健康,但是炸雞不香嗎?薯條不脆嗎?漢堡包不好吃嗎?
這其實就是一個妥協的過程,在歷代的王朝當中,總有一些看起來很搞笑,並且在一步步的傷害著整個王朝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卻又因為種種的原因,就這麼一直繼續下去。
就拿明朝來說吧,藩王的制度大明天子不明白其中的危害嗎?他們很清楚這些問題,卻又坐視不理。
不是他們不想處理這樣的問題,而是下不去手,畢竟這些藩王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自己的兄弟,屬於血濃於水的那種。
當年掙太子之位的時候,自己的弟弟出了很大的力,你能在他當藩王的時候,直接斷了人家的後路嗎?
就算大明當中的某些天子心比較狠,但這件事就好像身體上面的毒瘤一樣,明知道這是威害,可是在清除的時候,卻又會牽連一大批無辜的血肉。
真要到了這個時候,哪些無辜的血肉就開始造反了,憑什麼我們沒有錯,卻被不公平對待呢?
建文帝不就是想把藩王的事情給解決掉嗎?可結果呢,直接連自己的大明天子之位都沒有保住。
所以說很多事情表明上看起來很好解決,但是一不小心會傷筋動骨不說,更有可能會因為身體太虛,從而被別人趁虛而入。
很多人都說王朝最後的滅亡都跟土地兼併有關,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哪就是天下間的土地都是固定的,不會多也不會少,在王朝最初的時候,天下間的人口數量處於短缺的情況之下,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分到足以養活自己的田地。
可是隨著社會的穩定,人口的數量開始瘋狂的增漲了起來。
千萬不要小看人口的增漲速度,古代人可是相當的能生,一男一女兩口子,只要沒有外因干涉的情況下,到自己年老的時候,有十七八個子女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要說古代了,就拿我們老一輩人來說,兄弟姐妹十來個的也不少。
也就是說在王朝最初的時候,因為戰亂等原因,所以人口直線下降,也許整個朝代只有兩三千萬的人口。
可是經過幾代人之後,兩三千萬人口會增漲到一個什麼樣的數量呢?一個億?還是兩個億呢?
到了這個時候,土地依然還是這麼點,可是不夠分了呀,大家都說地主把土地給兼併了,可是我們也要知道地主家的人口也在增漲呀。
簡單來說就是人口多了,但是可分配的土地少了,也就是狼多肉少,不夠分了。
然後矛盾就產生了,我們古代的中國其實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糧食這種東西的儲存量卻並不多,畢竟人口一直在增加。
其實這樣也可以維持一個很微妙的平衡,雖說糧食不夠吃,但是也餓不死人,可是天災人禍出現了。
直接打破了這樣一個微妙的平衡,於是吃不上飯的人就出現了,一開始可能只是一小部分。
當這些人吃不上飯的時候,只能想辦法,總不可能原地等死吧。
於是當這一小部分人四處流竄的時候,同時也會把別的地方的微妙平衡給打破。
畢竟大家的糧食只有這麼一點,當外來人把本地的糧食吃光的時候,更多的流民就產生了。
可以說這就像一個巨大的惡迴圈,而這些吃不上飯的百姓就像癌細胞一樣開始四處擴散,然後將更多的還能稍微堅持一下的百姓,就這樣拉上了戰車。
於是整個王朝就也到了最後的一刻,說白了就是王朝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所有的辦法都是節流,從來沒有想過開源。
唯一想到過開源的宋朝,但是卻因為外部因素,把自己的朝代給搞沒了。
所以說歷代的王朝一直都在想辦法,可是所有的辦法都是以節流為主,都屬於治標不治本,到了最後依舊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
16 # 老蟲
這就像網路流行的那句話,“看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道理,結果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說道理誰都知道,但真要是付諸於實踐層面,估計沒人能做到。所以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能想到和能做到是兩碼事。
朝代的更替不僅僅是朝廷一方的原因,他是種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秦始皇推行郡縣制,20年就被六國後裔推翻。漢朝建立後繼續推行秦朝制度,“漢承秦制”嘛,結果兩漢一共延續400多年,這找誰說理去?
歷朝歷代都修史,每個皇帝在當太子的時候,也都被逼著學過史,就是為了讓他們記住前朝是怎麼滅亡的,好吸收教訓。但是歷朝歷代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面對新的問題,歷史上沒有借鑑,只好一步步試錯。有的試對了,就是王朝中興,有的試錯了,可能直接都導致滅亡。
開國皇帝由於深知創業的艱辛,所以大多都採取休養生息的策略。此時百姓剛經歷動盪年月,都想過太平日子。開國皇帝們要做的主要是整頓吏治,恢復生產,平定民意,讓一個國家步入平穩的狀態。所以在開國之初,人們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還不錯。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皇族人數越來越龐大,特權階級數量也越來越多。但古代的生產力有限,土地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特權階級為了維持奢侈的生活,之前的分配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就把魔爪伸向了百姓。只有與民爭利,才能讓他們獲得大量利益。
但百姓的利益也是有限,把百姓的利益佔用太多,百姓就無法生存。百姓為了活著,只好鋌而走險。最先忍受不住的一小部分人,就做了強盜。但隨著活不下去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巨大的能量風暴就在民間形成。這時只要有人振臂一揮,扯旗造反,立刻就有無數人的相應,這就使人民的力量。
所以,皇帝讀史懂史並不能改變封建社會的本質,所以他走不出朝廷更替的怪圈。只要分配製度不改變,換再多的朝代,也只是在原地打轉。
-
17 # 臣光曰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跳出歷史看歷史。
首先,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個思考維度:
人性,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底層邏輯。任何社會活動,只要有人參與,都將受到這個底層邏輯的支配。不管是古代的朝代更替、政權鬥爭,還是現在的經濟活動、國際交往,都可以用這個邏輯來分析和理解。
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他的本質是“經濟人”,天性是“自利性”進而追求“短期利益”。
而國家是具有明顯自主性的實體,是具有相對獨立目標和利益的社會行動者。即國傢俱有其獨立的目標與利益,而執政集團也擁有其特定目標與自身利益。換言之,國家作為一個公共主體,他必須扮演好“政治人”的角色,維護公眾的集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這恰恰是與作為個體的人性截然相反,甚至是對立的。
1945年,黃炎培以國民政府參政員的身份到訪延安,與毛澤東進行了著名的“窯洞對”。黃炎培說:
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
這就是著名的歷史週期律。
對應中國數千年朝代更替史,我們用人性的自利以及逐利的角度來解釋的話,就是:
執政集團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最終無法擺脫理性經濟人的自利性路徑依賴,逐步導致共容利益狹隘化直到完全喪失,從而徹底喪失合法性,為另一個更具有共容利益的代表集團所取代。
因此,如何平衡好政治人與經濟人,公利性與自利性,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這三對貫穿根本的矛盾,是決定執政者持續執政與王朝是否更替的核心命題、關鍵問題。只要這三對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歷代王朝修多少史、讀所少史,如何對前朝引以為戒,都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毛澤東在回答黃炎培的問題時說
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事後,黃炎培專門記錄了這次談話,並寫道:
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於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週期律,怕是有效的。
-
18 # 金甲戰象
歷代修史,只看到前朝覆滅的表象而沒有透徹到王朝滅亡的實質。
以往總結歷史,往往究其表象,比如把夏的滅亡歸罪於妹喜,把商的滅亡歸罪於紂王與妲己,把周的滅亡歸罪於褒姒,至於秦的滅亡是因為暴政,惰的滅亡是楊廣的荒淫無度,甚至連諸葛亮也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後來者往往把王朝的傾覆推給那些"作死"的人。
果真是如此嗎?
讓我們來看看歷代王朝興衰的普遍過程。
所有的王朝,無論是農民起義建立的還是作大的臣子繤權登基,都有一幫宗族內外的食利階層,他們或來自功臣集團或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官僚。在帝國初期他們有擁立之功,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和王朝的開創者休慼與共並且忠心耿耿,在王朝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的後代家族也得以壯大。而隨著這些家族的鼎盛,大量的土地被兼併農民流離失所,導致反抗起義的烽火遍地,國家也由盛轉衰,最後無不是被內外強勢軍閥乘勢推翻再次改朝換代。
土地兼併的最終結果是遍地烽火的農民起義
而另有一些王朝察覺到這一危機,試圖進行體制內外的改革,抑制土地兼併或重新分配土地,打擊食利階層的發展延緩王朝的危機。這些社會深層次變革觸動了原利益集團,必然地遭到最猛烈反彈,所以,從商紂壓制貴族神棍到王安石變法,乃至到清末的改革,所有王朝內的變革都以失敗告終,反而加速其最終的崩潰。
觸動利益集團的改革加速了王朝傾覆
所以,歷代王朝傾覆的主要原因是食利益集團的無限制膨脹,而並非某個個體特殊的行為,崇禎皇帝登位之後一直殫精竭慮,結局不也是一樣嗎。然而這樣的原因會堂而皇之地寫進史書嗎?
王朝修史會寫前朝覆滅是因為利益集團的膨脹嗎?
-
19 # 聞魯生
若要思考中國曆朝歷代的週而復始、原地打轉,須要從歐洲十四世紀文藝復興以來的、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等相關文獻中尋找答案。
公允地說,西方近五百年的歷史,適是一部圍剿專制、特權、世襲,呼喚公平、自由、文明的璀璨歲月。
-
20 # 理工男讀歷史
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就是從來沒有人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就是所謂的歷史週期律。王朝初開,往往都是精彩絕倫的人物,周邊打擊一圈穩定局勢,此人一死對外擴張也基本停止;
之後由於和平穩定,人口增長、農工業發展,往往能在百年左右進入盛世;
隨之官僚體系開始整體腐敗行政效能下降,權貴階層膨脹,官僚體系與利益集團勾結,國家經濟被壟斷,並開始侵吞普通百姓利益,王朝在第二個百年進入帝國黃昏階段。這時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或者是外族入侵,王朝即使當時存續,但都會把損失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國家元氣進一步喪失;
之後王朝能夠存續多久,純粹就是看運氣了,但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等到新的王朝建立,原來的利益集團被清洗一遍,一切又重新開始輪迴。
以上種種問題,都不是能透過讀史書解決的,即使明白了也做不到根子就在要保證最底層的百姓吃飽穿暖,只要做到這點,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王朝都能萬年永存。
問題是皇帝做不到。
當資本與官僚行政體系結合成利益集團,利益集團就有了自己的意識和生命力,就如癌症一般開始吞噬一切。無數人圍繞利益集團,靠壟斷、吸血來生活,再有識之士也只能維持局面,而無法冒著失去自己一切的風險來消滅這些利益集團,尤其是自己可能是透過利益集團才擁有了足夠高的政治地位。
皇帝如何?當皇帝是被幾個利益集團支援才能坐穩位置,能把刀子揮向這些集團麼?最多不過是利用集團之間的矛盾進行制衡,或者扶持新的利益集團取代舊的利益集團。這些皇帝,哪怕退而求其次整治吏治,都能延緩國家滅亡,雖然將在史書上被稱為暴君苛政。
包括現在資訊社會,全球現有的195個國家仍然有貧窮落後的,並不是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缺乏治理國家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這些領導人被某些利益集團所控制,甚至本身就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這種情況下,如何能保證民生會被這些領導人放在第一位?
所以我個人非常欽佩現86,自己的刀真的在削自己的把兒。
總之,古人就是今人,現代人能看明白的事情,古代人同樣能看明白。但看明白不代表能做到,於是很多有識之士都是懷著一腔熱血看著自己熱愛的國家滅亡。
慶幸吧,我們現在剛剛進入盛世。
回覆列表
其實大部分王朝都會以前朝為戒,但是大部分有些矯枉過正,用力過猛。比如說漢繼承秦,建立郡國並行制;宋前面是五代十國,就防備武將造反,把精銳部隊放在中央,地方部隊都是雜牌軍。每個王朝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壽命,不是避免前朝的錯誤就能讓一個封建王朝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