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根說紅樓
-
2 # 心慌慌是情殤
賈雨村閒遊“智通寺”是在第一次被罷官,在林黛玉家做老師的時候。
智通,是指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通曉的道理,說的是智通寺上的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對聯的意思是,現在身上有足夠過日子的錢,就應該收手,不要等到走到絕路上才想著回頭。
賈雨村初到官場,因為貪汙、恃才辱上等原因被參了一本,罷官,之後開始到各處遊山玩水,表面上一副雲淡風輕,內心卻對官場有著諸多的留戀,這從賈雨村的遊歷的蹤跡就可以看出。
因為盤纏不夠,賈雨村就做起了私人教師,但他收的學生都不簡單啊,先是甄寶玉,雖然從未正面露臉,但甄家就像是賈家的映象,家族地位可想而知,後是林黛玉,那時候的林如海是巡鹽御史,很受皇室的器重,賈雨村是藉助朋友的幫忙,謀了進去。
這明顯已經不是單純的做個教書先生,藉助大家族的勢力,起復做官才是正道。
智通寺和賈雨村後來遇到的冷子興,就像是世間的兩條路,擺在了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賈雨村面前,而他還沒到了悟的時候,於是選擇了後者。
智通寺,與跛足道人類似,都是引人了悟的,但關鍵還要看人,甄士隱、柳湘蓮看破了,但利慾薰心的賈雨村,還沒有了。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詩不僅對賈雨村說的,也是對賈府說的,在秦可卿死後託夢時,曾說過,要趁著家族興旺時,為子孫做好打算,多置一些祭祀用地和房屋,因為這些東西即便是抄家也不會被抄走,即使家族敗落,子孫也有個落腳的地方,但處在繁華之中的王熙鳳,還沒有想到這一層,明知道賈家內囊盡空,還不能從繁華的夢中醒過來,不做長久打算,一遭夢碎,整個賈府子孫失落流散。
-
3 # 古鏡5
餘於紅樓沒啥認識,年輕時好歹翻過,但只是走馬觀花,囫圇吞棗,早已就飯吃了。對這個問題現翻了翻書,寺裡那付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作者似乎是刻意給賈雨村設定的一場戲。既刻畫了賈的品德,又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一個群體。抨擊了現實中的勢力小人。餘淺識不過如此,見笑。但對紅樓,餘從不感興趣,雖然其藝術造意登峰造極,但不屬於偉大的著作。所謂偉大著作,她是能夠起到引領社會的積極作用的。紅樓只不過是舞文弄墨。
-
4 # 紅樓解夢人
我的理解是:一,賈雨村乃一飽學之儒,很有才華,頗得林如海,賈政,甄士隱等人賞識,是林黛玉的啟蒙老師。屬於聰明但缺乏大智慧的人,此對聯顯然是善意勸其“縮手”和“回頭”,可惜他沒悟透。二,此為後文賈雨村升官後貪婪無度,賈府被抄家時落井下石,最終害人終害己埋下伏筆。三,此處情節,尤其是對聯意在警醒世人,見好就收,激流勇退,貪念之下必有惡果。充分體現了曹公“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寫作技巧,令人歎服。
-
5 # 亮月半
智通寺為智通,但賈雨村看了這幅對聯眼前有餘忘縮手,身後無路想回頭時為什麼智沒有通?這就是當局者謎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賈雨村從上任革職,處於落魄時期而看不透其中義理,只為老和尚不知怎麼翻筋斗過來的,落於如此悽慘之地,而未思自身。就是他還沒有達到這種足以使他番然醒悟的悽慘境況,於世上還能生存,還有行路,沒有天絕人處。沒了官職也能生存。生活沒有給他足夠的挫折,使他認識所行之路,即未來之路,重新啟用之路上要對造成身世變化反覆,用了革了用,沒有充分認識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來源於自身的慾望深。
對於未來行路依然不清醒迷於其中。只有執著於事物並受其挫行路不得才會醒。賈寶玉也一樣,只有自身落敗才會懂秦鍾臨死之言。凡迷於利益中為不智,而人又難以認識。
-
6 # 紅學愛好者蕭夢
關於賈雨村遊玩到此的一些關聯,我曾寫文分析過,這個寺院的門口帖一副對聯,早已暗示了賈雨村的悲慘結局。
這副對聯為“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賈雨村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暗自在想,這句話雖然文淺顯,其意則深,其實正是這句話點出了賈雨村最終的結局。
可惜賈雨村雖然聰明,卻沒有看透這副對聯的意思,或者已經看到,並未在意。總之賈雨村是在極度困境的情況下,來到了這裡,頓時覺得豁然開朗,一切艱難的問題,變得不是事。
-
7 # 一念花開2224
賈雨村遊智通寺最大的深意是提醒世人“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賈雨村春遊路遇破廟。內有一老僧在內熬粥。沒有見到真佛,賈雨村就退出了。
個人認為這一段恰恰是賈雨村失誤的地方。廟中老和尚一定是可以讓他幡然醒悟的人。可惜她並不知道。而錯過。這之後。賈雨村徹底的墮落為一個為了利益不著手段的人。真實讓人嘆息!
-
8 # 劉爽講歷史
賈雨村閒遊智通寺是在《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觸犯上級被革職之後,經朋友的引薦,在林黛玉家任西席近一年。賈敏病亡,黛玉悲傷過度觸發舊症,所以賈雨村才得閒出來。
在智通寺,賈雨村首先見到了一副對聯,題曰“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接著又遇見了一個老僧,但其“既聾且昏、齒落舌鈍、答非所問”,雨村不耐煩就出來了。
智通寺一段,文字不多,情節也看似平常,但是很多細節蘊含深意。
一、“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副對聯,賈雨村看後覺得“文雖淺近,其意則深”,但是卻未醒悟和察覺,以至於最後“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脂批則曰,“當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可謂為後文伏脈。
二、遇到的老僧雖然令賈雨村感到不耐煩,但是脂批卻明寫“是翻過來的”、“是翻過來的”,並在眉批上寫到“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說明老僧正是這些人在賈府敗落之後的模樣。
三、賈雨村從智通寺出來之後,巧遇冷子興。兩人飲酒相談,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透過一人之口介紹了賈府主要人物和關係,替讀者捋清了脈絡,並引出了下文。
-
9 # 屏山品紅樓
《紅樓夢》裡迷團甚多,在小說第二回,作者寫了一個朽敗被舊的智通寺、一齒落耳聾老僧,乍看略顯突兀,貌似與小說情節相脫離,但細想小說主旨,智通寺和老僧一節,算得上是小說的大關節處。《紅樓夢》小說寫了諸多寺廟道觀,唯智通寺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寫了諸多道士尼姑,唯老僧遠離塵世。而且,這一節寫在甄(士隱)家敗落(小榮枯)和賈家敗落(大榮枯)之間,兩枯之間來一“智通”,細細想來大不尋常。
智通寺透過賈雨村之眼寫來,其位於姑蘇城外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看上去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額上題著“智通寺”三字。此處有脂批:
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又有脂硯眉批:
大都世人意料此終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書。意在村野風光卻忽遇見子興,一篇榮國繁華氣象。智通寺除了名字之警,還有一幅對聯極其破舊又極其有名: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此處又有脂批:
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一部書之總批。而賈雨村看了此聯心中是有所動的:
(他)想這兩句話文雖淺意則深,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此處又有脂批:
隨筆帶出禪機又為後文多少語錄不落空。(賈雨村)入內,只有一個老僧在煮粥,小說原文寫:
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純,所答非所問。此處連有兩句脂批寫:
是翻過來的 !是翻過來的!於是賈雨村不耐煩便走出來了。又有脂批說:
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即證之後。未出寧榮繁華盛處卻先寫一荒涼小境,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過風舞雪倒峽逆波,別小說中所無之法。原文這一段著墨不多,脂硯齋幾乎一句一批,如此密集之批語全書並不多見,又說是部書之總批,可見作者巨眼巨筆。作者寫此一荒境意欲何為呢?既然是給寧榮一棒喝,寫賈家又有相當的篇幅在寫其鐘鳴鼎食、繁華富貴,欲寫其盛,先來一荒涼小境曰之“智通”,箇中玄妙,實口筆難講難書,實為神來之筆。
一甄(士隱)家之枯也是賈府的一面鏡子,甄家先丟了女兒,繼而遭受火災,再失莊園田土,又遭親戚盤剝,遭此連環打擊的甄士隱在聽得那二仙師一僧一道的《好了歌》後徹悟,註解了《好了歌》,是為《好了歌注》,隨後追隨二仙遁去了。原文: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中埋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已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全篇皆智通矣。
二賈家的敗落和賈寶玉的出家,賈寶玉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和甄士隱有許多相似之處,一是:二人都經歷嚴重的感情打擊,甄家是丟女兒,寶玉是經歷愛情和婚姻的幻滅;二是:二人都經歷了盛衰榮辱,品嚐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三是:二人都夢遊太虛幻境,識了通靈;四是:都是由二仙師點化遁世。
三甄家和賈家都是賈雨村人生仕途之路上的貴人和恩人,因甄家之助賈雨村有了第一次崛起,因賈家(林家、王家)匡助賈雨村得以起復並飛黃騰達。但賈雨村明明從葫蘆廟門子之口得知英蓮下落而不施救,攀附更有權勢的四大家族,經過宦海沉浮,賈雨村從硬了心腸更蛻變成鬼蜮,倒向四大家族政治對立面的忠順王府,從對恩人甄家的見死不救發展到對敗落下來的賈家落井下石。而“智通”以及那幅對聯都是賈雨村所見,脂硯齋批作者:秉刀斧之筆。由此可見一斑。
四《紅樓夢》裡寺院廟宇庵尼眾多,饅頭庵的姑子靜虛專管紅塵中事,為錢財仗榮國府之勢拆散了張金哥和守備之子的婚事,使得一對佳偶命喪黃泉;水月庵的智通和地藏庵的圓信,兩個尼姑聽得芳官幾個被王夫人驅逐的女孩子不願配人要出家,巴不得拐了去,作者直寫二尼為柺子;清虛觀的張道士算是鑽營的典範,專門遊走於上層社會,兩句話沒說就要為寶玉提親了;天齊廟的王一帖專賣假膏藥,竟被世人傳為靈驗的神藥,並冠以“王一帖”的雅號;玄真觀的賈敬也不用說了,枉為長房長子,毫無家族責任擔當,甚至置幼女於不顧,一門心思要自己當神仙。總之,《紅樓夢》裡的這些宗教人士一個個要麼利慾薰心、結交權貴、弄權官場,比紅塵中人更關心紅塵中事,一個個八面玲瓏,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要麼自私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有一個例外就是“智通寺”,只是這個例外混的太差,廟宇朽敗傾頹,修行的老僧只一缽薄粥,齒落目昏耳聾,所答非所問。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修得此大智慧也不過被人遺忘,無人問津而任其破舊衰敗下去。
五《紅樓夢》裡的“了悟”“徹悟”“智通”者寥寥:有甄士隱、賈寶玉、秦可卿、柳湘蓮幾個,幾人要麼有慧根,要麼歷經一番冰徹寒骨、生離死別,是“翻過來的!”昨日風流富貴,今日既聾且昏;昨日擔風袖月,今日齒落舌鈍;昨日飲甘饜肥,今日一缽薄粥;昨日僕奴成群,今日形影相弔;昨日是活龍鳳凰,今日枯骨衰腸;昨日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不過是過眼雲煙、瞬間的繁華,今日的門巷傾頹牆垣朽敗才是現實的世界、真實的人生,此境此地,智了也通了。
想當初甄士隱懷抱女兒英蓮,癩頭和尚道:“將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抱懷裡作甚,舍我吧!”世人怎可舍骨肉舐犢之情?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以仙茗、仙釀、仙曲、仙冊、仙女可卿警之,世人怎可舍此享樂溫柔?可笑剛剛被革職也算翻了個筋斗的賈雨村看了,一點也沒悟,而是不耐煩,更妙在賈雨村和老僧問答是所答非所問,屏山在此借用妙玉一詞:檻內檻外(智通內外)怎能不答非所問呢?雨村之眼看老僧,實為昏也,雨村之耳聽老僧,實為聾矣!
甄士隱、賈寶玉、柳湘蓮,都是“翻過來的!”他們身上,俱有老僧的影子!
-
10 # 浮木盲龜
看看西遊記火燒觀音禪院那段估計會有啟發。【內中又有一個小和尚 ,名喚廣謀 ,就是那廣智的師弟 ,上前來道 : 「此計不妙 。若要殺他 ,須要看看動靜 。那個白臉的似易 ,那個毛臉的似難 ,萬一殺他不得 ,卻不反招己禍 ?我有一個不動刀槍之法 ,不知你尊意如何 ? 」老僧道 : 「我兒 ,你有何法 ? 」廣謀道 : 「依小孫之見 ,如今喚聚東山大小房頭 ,每人要乾柴一束 ,捨了那三間禪堂 ,放起火來 ,教他欲走無門 ,連馬一火焚之 。就是山前山後人家看見 ,只說是他自不小心 ,走了火 ,將我禪堂都燒了 。那兩個和尚 ,卻不都燒死 ?又好掩人耳目 。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 ? 」那些和尚聞言 ,無不歡喜 ,都道 : 「強 ,強 ,強 ,此計更妙 ,更妙 。 」遂教各房頭搬柴來 。唉 !這一計 ,正是 :弄得個高壽老僧該命盡 ,觀音禪院化為塵 。】之後孫悟空借計火燒觀音院,大火之後【一山環水漩茂林修竹之處 ,隱隱有座廟宇 ,門巷傾頹 ,牆垣剝落 ,有額題曰 「智通寺 」 】。
廣智廣謀就是【智通】的意思,賈雨村看到的老和尚(老佛爺)的命運和結局。【堪嘆老衲性愚蒙 ,枉作人間一壽翁 。欲得袈裟傳遠世 ,豈知佛寶不凡同 。但將容易為長久 ,定是蕭條取敗功 。廣智廣謀成甚用 ?損人利己一場空 。】對應於【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襲人之龍衣對應於袈裟,賈雨村也好,老和尚也好,廣智廣謀也好,智通也好都是衝著龍衣(政權)去的。殊不知,政權為天下神器(佛寶),【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
11 # 雨樹果
紅樓夢中,賈雨村並不是局外人。他一次次在書中出現,都有官場行為。或代表一種社會力量。賈雨村,年輕有為,有能力,有報負,卻奸詐貪婪,是個利己主義者。他此次偶遊智通寺,所見優美環境中一破敗寺廟,一副對聯言簡意深,一個和尚自給自足,卻不通人言,不聞世事,儼然老朽無用之態。令人生厭,意欲逃避。似與當下社會狀態吻合。比之賈家也覺貼切——一處勝景之中,一群鮮活文人,一個老朽家主。任憑日夕空轉,年雖凋零。我自與世無補,無可奈何者也。
-
12 # 柴鵬程的航海日記
要想說清這個問題,就要先從賈雨村說起。
賈雨村在中秋月圓之夜,曾經口占了一首七律詩: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若有意,先上玉人頭。
這首詩什麼意思,詩中的風,就是清風,指的是滿清,月,明月,指的是朱明。“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就是“自顧清前影,誰堪明下籌”,清前影是誰,當然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順,大順政權建立了幾十天的時間,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存在感,就像清朝以前的一個影子。月下籌,就是籌劃推倒大明的意思。最後兩句“蟾光若有意,先上玉人頭”,蟾光就是月光,光,指的就是沒有了,也就是指明朝滅亡了,玉人頭,玉人,指的是漢人,玉人頭,指漢人作首領,就是說漢族人當皇帝。然而不幸的是,《紅樓夢》最終的結局卻是“韶華竟白頭”。
從以上分析看,賈雨村就是指的李自成。書中說的賈雨村進京求取功名,指的就是李自成攻打北京,要當皇帝。結果,第一次失敗了。(即書中說的賈雨村被革職),賈雨村“擔風袖月,遊覽天下風景”。擔風袖月,擔來了滿清,袖去了大明。遊覽天下風景,指的是到處流竄。最後,到了林如海府上。林海,字如海,就是說,這是一片森林,像海一樣的大森林,能夠藏龍臥虎,所以李自成選擇了這裡。書中又說,林如海“升至蘭臺寺大夫”,蘭臺寺,就是爛苔寺。鹽政使,即嚴實,指的是森林中隱蔽嚴實,不易被人發現。所以賈雨村就入住林富,成了林黛玉的老師。這個老師不過是賈雨村進入林府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比這個理由更能合情合理的嗎?
代表李自成的賈雨村藏進了深山老林中,明朝怎麼樣呢?
接著,作者又說,他的學生林黛玉的母親一病而亡,林黛玉由於過於哀痛,舊病復發,好些時候不去上學,於是,賈雨村閒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便出外遊玩。這日信步走到一山環水旋,茂林修竹之處,隱隱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剝落。有額題作“智通寺”。
這段文字裡寫的“茂林修竹”,林就是大明,竹就是朱,朱姓皇族,廟宇,即朝廷。智通寺,即知痛思,懺悔的意思。門巷傾頹,牆垣剝落,指的是長城防禦衰落。
智通寺門旁有一副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進門見有一龍鍾老僧在哪裡煮粥。龍鍾,即龍種,老僧指的是崇禎帝,煮粥,即詛咒,這是說的崇禎帝由於連年戰亂,人民困苦不堪,而下罪己詔的情形,“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指的就是當時崇禎帝面臨的處境。
-
13 # 文惠來
就是暗示賈雨村將來的處境與這個破敗的荒涼寺院一樣,只可惜現在還未能勘透而已。雨村一出場就是“釵於簾內待時飛”,“先上玉人樓”,“天上一輪才捧出”,一副躊躇滿志,即將飛騰的樣子。可是遭受一次挫折以後,仍不能醒悟。所以,作者才引其至此,並給他看了“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樣的對聯。
-
14 # 晚來風L
時常覺得曹雪芹用筆神秘莫測,匪夷所思,正如脂批所說的,“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淚,哭成是書。”我也常常感慨,自己才思不敏捷,心思不細膩,情思不豐厚,辜負了曹公的良苦用心,以致曲解其意,貽笑大方。
不過作為一個《紅樓夢》的愛好者,雖然蠢笨,但是依然具有探索的衝勁,希望自己的一點點理解,能夠切中其意,那就很滿足了。針對這個問題:《紅樓夢》中賈雨村閒遊“智通寺”一段有何深意?說真的,我不是很理解,但是也試著闡述一二,權做拋磚引玉之用。
在第二回,賈雨村被革職之後,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名勝,偶因染病,滯留維揚地面,做了林如海的西賓,教林黛玉讀書。後黛玉母親病故,黛玉哀痛過傷,觸犯舊病,遂連日不曾上學,賈雨村閒來無聊,飯後閒庭信步,來到了“智通寺”。
這日偶至郭外,意欲賞鑑那村野風光。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副舊破對聯,曰: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我們都知道曹雪芹用筆鬼斧神工,無一處費筆,處處包含大關節,眼前一座小廟必定暗藏玄機。首先這個“智通”就很令人迷糊。
(甲戌)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
“智通”表面的意思很簡單,很好理解,無非就是運用大智慧,看透眼前迷局,然後豁然開朗,知曉天下事理,萬事通達。總體上其實就是一個“悟”。那麼為什麼要賈雨村來悟呢?就像開篇說的,這個故事是“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一段故事。而且,賈雨村這個人物,貫穿全書,見證了整個榮寧二府的起伏跌宕,作者是要借他的眼,借他的悟,來使天下眾生悟。
不過很可惜,賈雨村不是那個可以“悟”的人。古來大徹大悟的人其實遭遇差不多,就像甄士隱一樣,經歷了家庭鉅變之後,身心受到極大淬鍊,然後豁然開朗,大徹大悟。賈雨村此時也一樣,宦海沉浮,被打落低谷,心境應該是有大變化的,考驗他的就是看他有沒有“智”,不過很明顯,他沒有。
這幅對聯也是作者真是體現了作者的苦心啊,這裡的脂批是這樣的。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甲戌)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卻是為餘一喝。
這其實也是這部書的總批,很多時候,我們忘記舍取,眼前見到的,能抓住的,都不想輕易放棄,在我們眼裡,利益面前,什麼都是假的。卻不知,很多時候,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殊不知,很多東西是強求不來的,有時候苦心孤詣的結果其實都是“有命無運”吧。
寧榮府裡的公子小姐們生來高貴,到頭來焉知不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就像甄英蓮和嬌杏的遭遇一樣,富貴人家的小姐做了低賤的小妾,身本賤命的丫鬟反而做了官家的主母。凡事要知道取捨,懂得進退,不要無路的時候才回頭。只不過賈雨村終究只是一個凡人,貪戀紅塵的他難逃“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的命運。
要說賈雨村全然無感覺也不盡然,所以看到這個對聯,他覺得“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亦未可知”。
(甲戌)隨筆帶出禪機,又為後文多少語錄不落空。
翻過大筋斗的我覺得在書中人物比比皆是,無論是寶玉還是黛玉等,或者是甄士隱或者是賈雨村等,都是歷經大磨難、大麴折、大風波的,只不過悟性不同,結局也就不一樣了。
關於禪機,特別查了一下資料,禪機也可以叫機鋒,是禪宗祖師去除參禪人心中妄想雜念的手段,以使參禪人明心見性,即實證佛性本體。也是祖師勘驗學人悟入境界的方法。這個機鋒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動作。悟的人如醍醐灌頂,立即通曉;悟不了的只能一頭霧水,呆若木雞。昔日佛祖拈花微笑,摩訶迦葉明白佛意,以微笑回佛。這就是明悟了。
第一回,甄士隱在聽到僧道的《好了歌》,立即就頓悟了,並作出了精彩的解注,這說明甄士隱是有大
智慧的。而在第二十二回,寶玉聽到了寶釵念給他的《寄生草》辭藻。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逃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寶玉聽後,喜不自勝,但是他其實沒有悟。所以黛玉說他“還沒唱《山門》,你到‘妝瘋‘了。”後來因為和姐們們鬧了彆扭,又想到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不禁大哭,立佔一偈雲: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可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怕別人看不懂,又填了一隻《寄生草》,其實寶玉這時候已經頓悟,已經覺醒,脂批說他:寶玉悟禪亦由情,讀書亦由情,讀《莊》亦由情。寶玉必定是有禪性的,這也是他以後的路。作者無時無刻的都在暗示寶玉以後的結局,真是苦心孤詣啊。
接著看賈雨村。
想著走入,只有一個龍鍾老僧在那裡煮粥。(甲戌)是雨村火氣。雨村見了,便不在意。(甲戌)火氣。
賈雨村只是以一個俗人的眼光來看這座破廟,看這個眼前的老僧。見到的無非就是萬萬俗人見到的一樣,為什麼呢?因為無“智”所以不“通”啊。在第一回,甄士隱聽到僧道分手的時候說,三劫之後,在北邙山匯合。佛以世謂劫,三十年就是一世。那麼三劫之後就是九十年了。眼前這個龍鍾的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莫非已歷三世嗎?而且脂批說這些都是要翻過來的。那就是說,因為賈雨村“不智”,所以只能看到表象,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那這個老僧是誰呢?
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
如果不是俗眼,看到的可以是千千萬人,未必是寶玉,也可是寶玉,亦可是阿鳳、黛玉等。更可能是甄寶玉、甄士隱。作者的目的只有一個,要雨村去悟,也就是要所有的讀者一起去悟。表面看老僧在煮粥,可是焉知不是煮的一世繁華。
寶玉下凡歷練這一番,包括補天石化成的寶石,還有那許多冤家孽障,一干情種,在世間的種種其實不就是“黃粱一夢”嗎?眼看著“脂正濃粉正香,眼看著金滿箱銀滿箱,”其實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轉眼醒來,彷彿一世,其實飯都沒熟呢。我們所知所感,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的?曹公一世歷經坎坷,看透世事,看透了也就悟了,這分明應該是在度化世人吧。
故事發展到這裡,其實主角都沒有出場呢。而且故事的主要舞臺,寧榮二府也都沒有透露。但是作者卻寫了甄家的敗落,其實正是暗示將來寧榮二府的敗落;甄士隱的出家,也正是賈寶玉將來的結局。這個想要世人覺醒的智通寺,其實就是繁華落盡的這個世間。在這個結構上,作者安排的真是太巧妙了。正如脂硯齋說的,這種寫法是:“迴風舞雪,倒峽逆波,別小說中所無之法。”
關於這個老僧還想說幾句,有人非說這是賈寶玉將來的情形,其實這樣也沒有錯。但是我還是堅持認為,這不僅僅是寶玉一個人的幻象,而且普世眾生的畫像,是墜入紅塵不能自拔的芸芸眾生的畫像。而且作者屢次說“虛幻”等等,其實也就是真真假假,表面浮現出來的都是假象,隱藏在下面的才是真的。
-
15 # 文學與教育
賈雨村被革職以後,閒暇無事,他來到了智通寺。
當下,他的人生無外乎還是要尋求仕途之路,來到智通寺只是遊玩、散心而已。
賈雨村是一個名利心非常強的人,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之下,任何以外的東西,他都視而不見。
“智通寺”這個命名是有意思的,可解為: 智者才可真正意義上的透過這個寺院。我們說甄士隱他是透過,柳湘蓮也是通過了。
此時的賈雨村還是完全陷入在名利之中的。
智通寺有一副對聯為“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是在告訴人們如何的選擇自己的行動。
就是作為一個人,既不能貪得無厭,也不能走向窮途末路,要時時反省自己,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利慾薰心的賈雨村,也見此對聯兒視而不見。
至於這個寺院裡的煮粥老僧,他就是從心底裡瞧不起啦。
其實《紅樓夢》中所涉及的僧也好,道也好,都是度化人而存在的。他們都與人為善,賈瑞的死亡只是他不聽話而造成的。
甄士隱也曾有過不聽話,這使得英蓮在正月十五丟失了,經過生活的坎坷之後,他妙解了《好了歌》,悟得人生。
而賈雨村經過智通寺無動於衷,可見他人生的路還很長,而且他要跋涉在這條路上,他何時能夠領悟,就看他的造化啦。
-
16 # 一憶一
《紅樓夢》第二回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這一日偶至郊外,意欲賞鑑那村野風光。信步至一山環水漩、茂林修竹之處, 隱隱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剝落。有額題曰“智通寺”。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 對聯雲: 身後有餘忘縮手, 眼前無路想回頭。
其實,關於“智通寺”的描寫很容易讓人忽略,賈雨村中舉升官,接著就因貪酷徇私被革職,在林如海家暫充家塾教師。一日外出郊遊,見一座破廟宇,額題為“智通寺”,門旁是這副破對聯。賈雨村畢竟是個有文化的人,看了這副對聯後,內心揣度:此文雖淺近,意思是很深的。名山大川的自己也見識了不少,都不曾見過這樣的話,這廟不可小噓,裡面必定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也說不定呢。於是賈雨村就進了廟內,看見一個老態龍鍾的老僧在煮粥,賈雨村問他話,他又聾又啞,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細想起來,作者在安排這個橋段確實是有深意的,寺名智通。佛家把立刻斬斷煩惱而證佛果叫“智增”。“智通”含有悟道之義。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裡有這麼一段話,“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卻是為餘一喝!一部書之總批。隨筆帶出禪機又為後文多少語錄不落空。是翻過來的!是翻過來的!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未出寧、榮繁華盛處,卻先寫一荒涼小鏡;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這彷彿有給這座名不見傳的小寺廟增加上了神秘的色彩。似乎也預示了賈家的故事,賈家的人,賈家的命運。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咋一看,意思並不難懂,這副聯語是對那些在名利場中貪求不已的人的一種譏刺和棒喝。賈雨村以為它“文雖淺近,其意則深”。他自己就是因為“忘縮手”才被革職的。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但是懂了之後許多人卻做不到。這或許就是人性吧!很多人都像此時的賈雨村一樣,紅塵富貴剛剛開始,還未曾到“有餘”和“無路”之時,自然不可能想到“縮手”和“回頭”。所謂智通其實就是將塵世一切憂慮雜念摒棄,無所牽掛。但是人的本性本來都是趨於貪得無厭的,人們是決不會自動“縮手”的,直至“一敗塗地”。人生總是這樣,有許多退路的時候我們總是一往無前,總覺得得到的太少,忽然有一日,我們到了一個“荊榛遍地,狼虎同群”的所在,方幡然醒悟,原來我們早已身在“迷津”之中。
因此在《紅樓夢》第二回中提到的智通寺,是對全書情節線索的概括。用這樣倒折逆挽的筆法,把全書的歸結預先象徵性地勾畫幾筆,暗示了小說所具體描寫的賈府衰敗過程。《紅樓夢》的故事其實根本就是“黃粱一夢”的故事。
-
17 # 在文化的邊緣行走
賈雨村閒遊“智通寺”一段,是第二回很小的一段插曲,但是意義非凡。因為它出現在賈雨村轉折點之時(接下來遇見冷子興便是賈雨村人生的轉折),要入世了,先寫出世之人,當然大有深意。
賈雨村此番奇遇,得益於女學生黛玉的病:
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症,遂連日不曾上學。
雨村閒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飯後便出來閒步。
賈雨村有了閒暇遊逛,並且這一次走得更遠。
偶至郭外,意欲賞鑑那村野風光。
去郊外要欣賞村野風光(看似不俗),並且走到“一處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有座廟宇”——地理位置還比較隱秘,不易被發現。
雖然是座破廟(一番荒涼景象)“門巷傾頹,牆垣朽敗”,但廟的名稱卻不簡單——智通寺。
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
門傍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曰:“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兩句話簡直就是為賈雨村而寫的。因為此時的賈雨村正在人生低谷——剛因有貪酷之弊被革職,仕途之路暫時中斷,且尚未找到穩固靠山,可以說前途未卜。正需人指點迷津。所以這段出世之言的對聯立刻打動了賈雨村,引發了他一番心理活動:
“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也曾遊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也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
賈雨村懷著對世外高人的好奇之心,說穿了,就是帶著某種世俗的慾望,想要去一探究竟。但是進去之後就大失所望了。因為裡邊只有一個邋遢的老和尚在煮粥。
雨村見了,便不在意,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雨村不耐煩,便仍出來,
幾句話就揭示出來了——賈雨村的慧根還是假的,走進廟堂,他彷彿要接受一種領悟的樣子,當他看到的只是一個其貌不揚的老和尚,心裡立刻很失望,這就足見賈雨村本人沒有什麼深度——世俗人,世俗眼,看一切便都帶著世俗。他大概覺得能寫門口那幅對聯的人,或者說真正能點醒他的人,不說相貌非凡吧,至少頭上也得有一道想象中的光圈,或者生得儀表堂堂,一幅富貴之相。
所以世俗之人都被眼前的假象幻象矇蔽,自然是看不穿此中深意,也無法參悟其中奧妙,賈雨村便是如此。他覺得這寺了無趣味,很快不耐煩而走出,實際他走出的不是寺廟,而是幻境,悟與俗就是一步之遙,賈雨村出去不久,就“奇遇”了冷子興。
曹雪芹寫這麼一個既聾且昏的老僧很有意思,紅樓夢裡所有講道和悟道的人都非常奇怪。比如第一回裡那很重要的一僧一道,在第一回中大荒山或甄士隱的夢境中,出場都是極為俊朗的,然而一到人世間,這些世外高人不是癩頭跣腳,就是跛足蓬頭,這個安排很能體現曹雪芹的哲學觀——生命經歷過一些幻象之後,悟道之人就不會不在意自己的形貌了,他會化身為一個怪里怪氣的人出現,就是要深藏不露,不讓人家看出來。
這跟我們認為的偉大人物的形象剛好相反,那麼,賈雨村遇到的這個智通寺的老僧想必也是悟出禪機之人——聾且昏難道不是兩耳不聞,四大皆空嗎?齒落舌鈍難道不是不說不問兩相忘嗎?答非所問,可能老僧說的恰恰都是一些偈語而賈雨村聽不懂或者沒有領悟。
為什麼才氣極高,堪當黛玉啟蒙老師的賈雨村悟不透智通寺裡隱藏的真意呢?
因為賈雨村不僅是個俗人,他還是個有抱負有野心,對仕途功名有著強烈的慾望和渴求的人。
對賈雨村來說,建功立業,加官進爵,榮華富貴這些紅塵之事,他是十分上心。所以,此時的革職,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一切都不過是暫時的低谷。
一個生活於世俗之中,有強烈的世俗慾望,一個則生活於紅塵之外,不再有任何慾望。賈雨村和龍鍾老僧之間的相遇,就產生了極大的反差。此時的賈雨村,自然不可能勘破其中機關,更不可能參透其中奧秘。
這第二回中,脂硯齋批曰:未出寧、榮繁華盛處,卻先寫一荒涼小景;塵世的榮華富貴還沒有真正展開,先入一座荒涼古寺,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
這個龍鍾老僧,似乎是一個象徵,他不具體地指某一個人,他也許是出家後的甄士隱、賈寶玉,也許是日後大徹大悟的黛玉、鳳姐,還可以是任何一個頓悟之人。與其說這副對聯是勸賈雨村,是勸寧榮二府諸人,倒不如說這副對聯是勸天下所有人,要我們做人不可太貪,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能做死做絕,給自己留後路,這樣事到臨頭才不至於無路可退。
但正所謂當局者迷,賈雨村作為造劫之人,身在局中,自然無法參破其中機關。這處情節,不過是曹公拿來警醒世人之用,是提前預演了結局,只等待這些肉眼凡胎的人們最後醒悟罷了。
-
18 # 夢醒錦官城
這段情節是為了帶出“智通寺”中那個神秘老僧,他的身份可不簡單。
“智通寺”這段看似突兀,其實是作者採用倒敘手法,他將原本未來發生之事,巧妙地安排於正文之中,在不經意間為讀者展現紅樓夢完之後的場景。讀者如沒看出其中的古怪,大約也就此忽略過去了。
紅樓夢甲戌本第二回原文及脂批摘錄:
(賈雨村)這日,偶至郭外,意欲賞鑑那村野風光。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甲戌側批: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
曰: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雨村看了,因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甲戌側批:一部書之總批。】我也曾遊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亦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想著走入,只有一個龍鍾老僧在那裡煮粥。雨村見了,便不在意。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雨村不耐煩,便仍出來,【甲戌眉批: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甲戌眉批:未出寧、榮繁華盛處,卻先寫一荒涼小景;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迴風舞雪,倒峽逆波,別小說中所無之法。】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飲三杯,以助野趣。
賈雨村劇照
如此一段文字,乃是講賈雨村出門散步時,遇見一座“智通寺”,便進去逛了一番。換你我寫文,大約就是一段廢話,但雪芹落筆,卻是大有深意,紅樓之中,從無閒筆。
僅“智通寺”三字,批書人便詠歎了一番,“誰為智者?又誰能通?”,語含機鋒,讓人心中一凜。
很顯然,此廟以“智通”為名,那這位“又智又通”之人,定是指寺中老僧。
接下來是寺廟上一副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脂批講“一部書之總批”,這個評語就有些不得了了,寺中老僧,所居之處一幅舊破對聯,竟然擔的起紅樓夢“書之總批”之稱?
紅樓夢一書,前五回極其重要,可以說整部書中的關鍵資訊,大部分都在前五回中有所涉及。
此處智通寺老僧出場,正是在全書開篇不久,可見其重要性。
老僧身份,必定大有文章,他,究竟是誰呢?
老僧
賈雨村進入寺中,見到的老僧老態龍鍾,孤獨一人在那煮粥,賈雨村又問了幾句話,老僧卻是“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好一齣風燭殘年的淒涼景象。
批書人在旁適時給出彈幕,“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
什麼是“未覺之先”?什麼又是“既證之後”?
書中賈寶玉有兩次對他人的誓言: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第一次,是他對林黛玉講。
原文摘錄:......林黛玉哭道:“你也不用哄我。從今以後,我也不敢親近二爺,二爺也全當我去了。”寶玉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第二次,是他對襲人講。
原文摘錄:......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襲人笑道:“你老實些罷,何苦還說這些話。”
賈寶玉與林黛玉劇照
智通寺一段,正是在呼應後來賈寶玉出家為僧,寺中這位老僧,便是出家之後的賈寶玉。
張愛玲說,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恨,則是紅樓未完。
紅樓的確未完,但有些人物,曹公卻在不經意處,已是交待了結局,就如這智通寺中的賈寶玉。
所以,脂硯齋這處批語的真正意思是:賈雨村還是肉眼凡胎,只能看到紅塵俗世中的鳳姐、寶玉等人,卻不識得看破紅塵、已證我佛的賈寶玉。
皈依我佛
怕看官們“巨眼”不識寶玉,脂硯齋又特意在眉批上點了一句“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
“入世迷人”,便是那繁花似錦大觀園中的賈寶玉,“出世醒人”,便是在這破廟之中,出家後的真寶玉。
至於批註後面還有“迴風舞雪,倒峽逆波”一類的話,大家不用理會,脂硯齋除了愛劇透,平常只要遇上書中有隱喻之處,慣例是要吹上一波。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的結尾,他也得意地講過那段情節“三染無痕”,這一點答主過往曾有過相關解讀。
這智通寺中老僧形象,正是賈寶玉出家後數十年後的真實寫照,當年與黛玉花前月下的王孫公子,如今變成了這番模樣,實是令人悲傷不已,不忍相看。
當年那位翩翩濁世佳公子,黛玉心中愛煞的多情郎君,今日又在何處?
出家的年青僧人
賈寶玉當初曾對林黛玉發下誓言:
你死了,我做和尚!
如今他已踐行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變成了一個“既聾且昏,齒落舌鈍”的淒涼老僧,那林黛玉和襲人,恐怕此時也是香消玉殞了。
絕代佳人,已成一縷芳魂。
正所謂: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若想知道賈寶玉出家的來龍去脈,莫要錯過下文。
文章推薦重磅深度大文:《紅樓夢》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
19 # 待鹿車
《紅樓夢》原文:
這日,偶至郭外,意欲賞鑑那村野風光。【甲戌眉批:大都世人意料此,終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書意在村野風光,卻忽遇見子興一篇榮國繁華氣象。】
解讀:
脂批【大都世人】,是以“大都”隱喻借“元大都”即“北京”,則【大都世人】在清朝是指“女真人”。
脂批【意料此,終不能此;】此指女真人“意欲賞鑑村野風光”而終不能到此。此地者金陵也。
此是用的海陵王的典故,海陵王完顏亮曾經見到“柳永”的《望海潮》詞受到感動。他在《南征至維揚望江左》中投鞭言志:“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完顏亮後來在南征到南宋境內的瓜洲渡江作戰時死於內亂,最終沒有到達金陵。“明清之際”女真佔領北京後又開始了再次南侵。
脂批【終不能此】者是“金人”,【不及彼者】自然是“後金”,而“後金”是清朝的前身。清朝初順治母子以孤兒寡婦竟能入主中原,故脂批謂【而反及彼】也。
脂批【故特書意在村野風光,卻忽遇見子興一篇榮國繁華氣象】,即以“子興”演說榮國府隱喻“大清”統一。
原文:
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甲戌側批: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
解讀:
“山環水旋、茂林深竹”此八字是化用的《蘭亭序》,其文曰:“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此等地步正當欣賞【子興一篇榮國繁華氣象】。且看作者如何敷衍魏晉清談。
“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朽敗” 此段對應《蘭亭》:“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智通”二字對應“蘭亭”末段“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故知【誰為智者?又誰能通?】即俯仰之間翻天覆地而看破生死,若此之人或為“李自成”也。
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璘的《李自成傳》一文稱,李自成兵敗,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此“智通寺”或隱喻此事。
原文:
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曰: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甲夾批: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卻是為餘一喝。】
解讀: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對應李自成兵敗南逃,最終放下屠刀出家為僧。
脂批【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前文解讀“寧、榮”對應“社稷宗廟”和“紫禁城”,此即以“李自成”的失敗警醒“清人”。
脂批【卻是為餘一喝】,即作者與脂批原為一人即“弘晝”,弘晝為“乾隆”之弟,處於政治漩渦之中亦應以此自警。
原文:
雨村看了,因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甲戌側批:一部書之總批。】
解讀:
“文雖淺近,其意則深”對應“假語存、真事隱”,故脂批【一部書之總批】。
原文:
我也曾遊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亦未可知,【甲戌側批:隨筆帶出禪機,又為後文多少語錄不落空。】何不進去試試?
解讀:
“翻過筋斗來的”一語是指李自成起自草莽,而又一朝登基,轉瞬又孑然一身矣。
原文:想著走入,只有一個龍鍾老僧在那裡煮粥。【甲戌側批:是雨村火氣。】
解讀:
前文賈雨村隱喻李自成,雨村原籍為“胡州”對應“李自成”的原籍“米脂”。現在“雨村”影射的是“吳三桂”,試想“李自成”殺了“吳三桂”的全家,自然【是雨村火氣。】
李自成是西夏李元昊之後,又是大順開國皇帝,又有出家的傳說,則“龍鍾老僧”是隱喻“龍種老僧”。
原文:
雨村見了,便不在意。【甲戌側批:火氣。】
解讀:
上文【火氣】是吳三桂對李自成所生,此處火氣卻是李自成對吳三桂。
原文:
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甲戌側批:是翻過來的。】
解讀:
脂批【是翻過來的】比喻“李自成”,劫後餘生所謂“檻內人”也。“既聾且昏”比喻“真龍末路”也。
“既聾且昏”典出《老子》第二十章:“眾人昭昭,我獨若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晦,漂兮若無所止。”此語意可引為“得道”之人。
齒落舌鈍,【甲戌側批:是翻過來的。】所答非所問。
“齒落舌鈍”典出《老子》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鋭,觧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踈;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為天下貴。”此即隱士之謂也。
原文:
雨村不耐煩,便仍出來,【甲戌眉批: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甲戌眉批:未出寧、榮繁華盛處,卻先寫一荒涼小景;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
解讀:
“迴風”指龍捲風,龍捲風帶動雪花飛舞引為雪龍。“倒峽逆波”按“迴風舞雪”的意思解應為峽中之水盤繞旋轉。這兩個物象聯絡在一起為“龍取水”。
《聊齋志異》有《龍取水》的故事:“徐東痴夜南遊,泊舟江岸,見一蒼龍自空垂下,以尾攬江水,波浪湧起,隨龍身而上。遙望水光閃閃,闊於三尺練。移時龍尾收去,水亦頓息。俄而大雨傾注,渠道皆平。”
此說龍於江湖中取水以作降雨之用,即“取於一點、散於千里”。對應以先寫【荒涼小景】後出“寧、榮繁華”;【先寫一出世醒人】後出【通部入世迷人】,即以明清過度期“李自成”的“興起與衰落”用以警醒“賈府”即“清朝”的“興起與衰落”。
原文:
於是款步行來,將入肆門,只見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來,口內說:“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時,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貿易的號冷子興者,【甲戌側批:此人不過借為引繩,不必細寫。】舊日在都相識。
解讀:
“引繩”是剖解原木、玉石的工具。宋洪芻《板屋》詩:“風吟日暴雨所沐,巧匠引繩如解玉。”《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不中繩墨”。冷子興出場的作用便是“剖解”現實,即明朝與清朝由此為分界。
-
20 # 定海6362
“智通寺”讀名思義,智者能通,愚者不通。《紅樓夢》第二回寫了一件這樣的事,賈雨村雖才幹優長,但有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所以,很多官員對他側目視。不到二年,上司參他“生性狡猾,擅篡禮義,且潔清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賈雨村被革了職。賈雨村,毫無悔意,嘻笑自若,後來作了西賓。
一日到郭外,賞鑑村野風光。茂林深竹之處,隱隱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折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幅破舊對聯,曰:
身後有餘忘縮手,
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就是“智通寺”,寺名智者能通,愚者不通。要通什麼?
要通的是“智通寺”的對聯!
身後有餘忘縮手,
眼前無路思回頭。
這幅對聯,文雖淺近,意卻深遠。人們大多不通,所以,門巷傾頹,坦牆倒敗。
這幅對聯是對賈雨村的警示。是對寧榮二府的警示。也是對世人的警示。
人生中,等翻過筋斗就太遲了。
龍鍾老僧,既聾且昏,最是眼明心亮,識得對聯,懂得縮手!
回覆列表
我理解,賈雨村是智者,懂人生經營,但他不屬於大智之人,而屬甄士隱忠厚老實之人,通智在落魄之年,雨村遇見智通寺老和尚為甄士隱,用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可以解釋全部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