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言之
-
2 # 偽裝止不住的心痛
別看手機了!”“別再拿著手機玩遊戲了!”“把手機放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口頭禪”成了家長對孩子每天重複得最多的話。
在學校、在家裡、在商場、甚至走在大馬路上...只要能看到有學生的地方,就能看到學生們人手一部手機,要麼玩遊戲,要麼看影片,要麼發微信。有的學生,只要手機不在手上一會兒,就會有種魂不守舍的感覺,甚至和家長爭吵、搶奪...就連四五歲的孩子,一拿起手機就放不下來。
手機,儼然成了現代學生們一個必不可少的用品,學生們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學生手機成癮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而真正有益學生們身心健康的活動,孩子們卻做得越來越少。
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網路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一味禁止只會適得其反。
家長應意識到:無論怎麼防,孩子對於電子科技產品的好奇心,是絕對不會減的!
即便我們在家裡禁止孩子接觸,孩子在學校、社會中也會早晚接觸到。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電腦作為生活的工具,跟剪刀、鉗子一樣,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將來也會更深刻地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把這麼一個生活的工具當成妖怪,一味禁止孩子接觸,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是好事。
另外,我們採用“圍堵”的方式把孩子跟手機隔離開,只會激化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對手機的興趣更濃厚,逮住機會就猛玩一通,更容易沉迷其中。那些嚴禁孩子玩手機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沒起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給孩子恰當的引導和規定,讓孩子正確地使用手機,才是最好的辦法!
下面是給家長的建議A、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多花時間來陪伴、關愛自己的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瞭解孩子的所見所聞,瞭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傾聽孩子心聲,多疏導孩子情緒。
B、多為孩子安排豐富的活動
比如春天來了,放假就可以帶孩子外出踏踏青,多與自然接觸一下;也可帶孩子到圖書館及閱覽室看看書報,感受一下書香氛圍;還可以陪孩子打打球,鍛鍊一下身體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健康的活動,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有很大好處。
C、要了解孩子用手機玩些什麼
做父母的,也要了解孩子們使用手機時,到底在玩些什麼內容,看些什麼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孩子去使用手機。比如引導孩子玩一些益智遊戲,可以查資料、聽音樂、學英語等,這些都是積極健康的。
D、給孩子買手機需“約法三章”
在允許孩子玩手機的同時,還應對孩子‘約法三章’,加以限制。比如:一個月固定給孩子充夠一定數量的話費,並告訴孩子,超過以後就不會再給充值了,讓孩子學會控制話費的使用;如果學校規定不準帶就不能帶;晚上回到家裡,幾點到幾點可以開機使用,使用多長時間等等。
E、家長應該帶頭表率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應該時時處處都拿著手機看,如果自己本身都沒法控制玩手機的習慣,一邊玩手機一邊還要求孩子也不要去玩手機,怎麼能要求讓孩子去做好呢?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們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看在眼裡了,也才能做好。
-
3 # 何人不是軍
現在的孩子早早就接觸了手機,而且還沉迷於手機遊戲。這讓家長十分地苦惱,因為長時間玩手機,耽誤了孩子的學習,但是許多家長面對孩子沉迷手機不知如何是好,焦急地想要尋找解決的方法。那麼,下面大家共同來看看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
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機,父母應先做出榜樣,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可以拿電子產品多看書,多學習,透過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瞭解一下孩子愛拿手機玩什麼,若是他看XXX動畫片,家長可以找一些替代品或者延伸一下內容。可以鼓勵孩子進行表演動畫片裡的人物,這樣孩子進行親子交流互動,逐漸縮短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達到控制孩子玩手機的目的。
孩子為什麼沉迷手機
1、遊戲型依賴。現在手機裡面的網路遊戲特別多,而且許多遊戲是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才能讓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2、娛樂型依賴。孩子手機裡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孩子就會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總之,孩子出現依賴手機的情況,家長需要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先要了解一下孩子是因為什麼喜歡玩手機,若是喜歡看動畫片,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下延伸,讓孩子裝扮動畫片裡的人物,家長需要配合,這樣不僅孩子不會再依賴手機,而且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
4 # 伊姐生活
想改掉孩子迷戀手機時自己先改好,言行傳教很重要。先約法三章對孩子有個約束力,表現好了看一個小時,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當孩子有一定的溫暖(女兒小時候常說沒溫暖,因為我們忙沒多少時間陪伴)他也不會那樣痴迷手機!然後才逐步減少看手機的時間。
-
5 # 質量經理俱樂部
1、首先我們家長要清楚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機電腦的原因,是上網聊天還是聽歌看影片,還是玩遊戲,是小遊戲還是大型網路遊戲?搞清楚上網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2、切忌一味的強制反對,這個時代,手機電腦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工具,將來也會更加深入孩子們的生活,無論我們怎麼防,也阻止不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的圍追堵截一味的禁止孩子們接觸不一定是好事。
3、對於孩子們的喜愛我們先不要著急去否定,這個世界變化快,也許是我們自己OUT了,我們必須先要去嘗試接納孩子們喜歡和正在做著的事情,只有互相理解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否定只會增加雙方的苦惱。
4、選擇一個大家心情都不錯的時機,跟孩子一起商定一個玩手機玩遊戲的規則,當然這個規則不能只限於約束孩子,是要全家人一起共同遵守的。
5、家長們的引導一定要到位,天氣好的時候約上孩子一起出去爬爬山,看看海,打打球,多接觸一下陽光做一下有氧運動,把他們的興趣分散出去,培養多方面的愛好,營造一個積極陽光的家庭氛圍。
6、一定要知道孩子的手機開機密碼,來電話了一定要接聽,不能因為玩遊戲而惱火結束通話電話,或者是接聽電話語氣不好,這樣的話他就不配成為一個手機的擁有者。
-
6 # 痴愚齋1088986291073
小孩子不用手機,家長在孩子面前也要儘量避免使用手機,提供一個好的環境,發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轉移其興趣點,多帶孩子親近自然,接觸書籍,方法很多,擇其孩子適合認可的方式方法
-
7 # 我心飛翔1423483
一、全家理念統一,對手機iPad不濫用不抗拒。
二、全家(包括孩子)都認為,電子產品過度使用會影響視力和分散注意力。所以每次使用原則上不超過20分鐘(一般不超過5分鐘),每天累積不超過一小時(用電腦上網課除外)。
三、空餘時間家人儘量多交流,比如聊天或運動類遊戲,寒暑假儘量安排戶外旅遊,平時多戶外運動(以同學共同參加為最佳),在戶內可以多看孩子喜歡的書。
四、家長不在孩子面前玩遊戲,並引導孩子用電子產品做非遊戲類工作,如利用APP學習、查詢資料、製作文件、網上購物等。
五、對電子產品慾望強烈的可以學習程式設計。
六、允許孩子在完成作業或科目轉換間隙玩不超過五分鐘的遊戲,超時取消一次。
七、吃飯時不玩,睡覺前不玩,重要任務(除非孩子同意,儘量不要和日常作業掛鉤)沒有完成前不玩。
總之,引導孩子讓他知道有比玩手機打遊戲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
-
8 # 質量和安全
智慧手機的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同時也帶來諸多不利。尤其不少孩子迷戀手機,既影響學習又不利健康成長。要改變這一習慣,我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身教重於言教,家長自身就要做好表率,有節制的玩手機,尤其孩子在家家長最好不要玩手機,陪他們學習,比如:孩子學習,家長就看書等,創造一家人都愛學習的氛圍。二是督促孩子養成利用手機求知的好習慣。如:查字、詞、句,求新知識,把手機當成學習工具。三是讓孩子除了認真學習外,根據孩子的特長培養他們的一些有利成長的愛好!(如:唱歌、跳舞等藝術)
-
9 # 劉著歲月
約"法"三章——
1.玩的時間約定好,若超時或放不下來,便是失信!減少一次家庭獎勵!
2.玩的內容約定好,遊戲15分鐘!為了學習查閱資料20分鐘!
3.玩的協議簽訂好,三方協議(父母和孩子,父母有一方為見證人)!
改掉玩手機兩招——
1.父母不看不玩,在看書等。
2.讓孩子幹自己喜歡的事,如畫畫等。
-
10 # lily安892
把家裡電子產品全部藏起來!小孩在家的時候大人要保證不用任何電子產品,多跟孩子互動!潛移默化小孩也不怎麼會記起手機,平板,這類東西了,其實小孩玩手機更多的時候是沒人陪伴,然後現在手機裡遊戲,動畫,動漫又多,不讓孩子加以選擇就可以迷戀!
-
11 # 社會路上小學生
我們可以先來分析一下孩子迷戀手機的原因
1 手機上的小遊戲或者網遊
2 上面的動漫或者影視劇或者音樂什麼的
3一些短影片或直播平臺
4用一些聊天工具和同學朋友一起聊天
透過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再來和孩子溝通,這樣溝通起來可能會容易很多。而不是用命令的口吻來說,因為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畢竟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將軍。
接下來就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來對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間進行一些控制,慢慢改掉他(她)們的習慣,知子莫若父母,相信您一定可以找到最好的辦法來改掉孩子的習慣的。
-
12 # 達人電商
家長自己少玩,孩子玩手機都是跟大人學的
孩子沉迷手機,最開始肯定都是跟大人學的,尤其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爸媽下班一回家,就拿著手機玩遊戲、聊微信,那麼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所以,不想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就要首先從根源抓起,自己平時少玩手機。手機,其實就是個交流工具,家長如果用它來娛樂,也最好別當著孩子的面。因為手機裡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不僅家長喜歡玩,孩子也喜歡。但家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孩子沒有,如果不加管制,孩子沉迷手機是早晚的事。如果家長自己改不了,那就買一個普通手機,或者把智慧手機的功能調到最低,除了必要的通話功能,一些娛樂軟體全部解除安裝掉。
多陪伴孩子,不讓他有玩手機的藉口
孩子沉迷手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陪伴,無所事事,無聊寂寞。所以,家長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不讓他有任何玩手機的藉口
-
13 # 煜媽媽
首先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迷戀手機。
1、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不論什麼事情都要用手機,所以人們也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手機不當能幫助人來工作,也可以幫助人來消磨時光。孩子看到家長手機不離手,還能玩遊戲、看動畫片。這樣孩子慢慢的也就迷戀上了手機。
2、現在自從上小學起,有的作業、學校的事情之類都用手機傳達了,這導致孩子在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的同時,還能玩會手機。現在很多的英語都是網上教學,這樣孩子每天都得對著手機,慢慢的也就迷戀上了。
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玩手機的毛病呢?
1、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家沒事的時候就拿著手機不撒手,這樣給孩子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我們平時要多於孩子溝通,溝通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橋樑,這樣你才知道孩子每天都在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不但能促進家庭和諧還能讓孩子遠離手機。
2、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我們家長平時要多注意和觀察孩子的活動,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孩子對事物的興趣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孩子喜歡音樂,有的孩子喜歡運動,有的孩子喜歡舞蹈。如果像這種好的興趣愛好的話,做家長應該給予鼓勵,省了有的孩子一有空餘時間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
3、多讀書。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良好習慣,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可以給孩子報一個繪本館之類的。透過讀書看繪本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透過看書不但能讓孩子精心還能知道孩子的理想是什麼。
-
14 # 山東老高
要想改掉孩子迷戀手機的毛病,父母就近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陪陪孩子,和他聊天,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到外面走走,看看風景,要有耐心教育孩子,給他多些關心,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改過來的。
-
15 # 普通農民日常
首先大人就要以身作則,儘量不要在小孩子面前玩手機,其次就是要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孩子玩一些有趣的遊戲,比如丟手絹啊,擊鼓傳花啊,捉迷藏啊,這些遊戲都可以讓孩子動起來,要讓孩子覺得不是靜靜的坐在那裡玩手機才有趣,有些時候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期待的
-
16 # 大水煮沸了
又找到一個我們能回答的問題[呲牙]
怎麼能改掉孩子迷戀手機的毛病:我的答案是讓孩子迷戀上其他事情。
我也有孩子,我說一下我的情況,我的孩子也有些迷戀手機。放學後老想玩手機,或玩平板,看影片或玩遊戲。我的方法是:
1.陪孩子看動畫片,但是得規定時間。半小時為最多,一定要有規矩。
2.陪孩子去樓下或公園玩,玩玩足球籃球。玩比賽跑步的遊戲,什麼都可以。孩子你只要陪他玩,他會很開心。
3.從樓下回到家,如果時間還早,可以陪孩子玩玩具,玩角色扮演,你是怪獸,孩子是奧特曼,可以給孩子想象一個場景或是讓孩子想像。玩的時候要誇張不要拘束。
4.放學之後帶孩子去同學家串門,一個是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二是家長可以溝通育兒經驗。
5.放假之後,帶孩子去遊樂場玩,或去姥姥家,奶奶家,親近大自然,增進孩子和老人家的感情。
基本就是這麼幾點。我說一下我的實際情況:我的孩子五歲了,上學早半年,私立幼兒園大班上學每天的安排是這樣的:
1.放學第一件事,回家寫作業,這個事情沒有特殊情況,不能更改,也是為了養成一個好習慣。
2.寫完作業去樓下玩一會,也規定一個時間,玩的開心,不太累就行。
3.回家吃飯,孩子在幼兒園吃飯早,這會也該餓了。
4.吃完飯如果還早,可以有兩個選擇,陪孩子看半個小時動畫片,或去鄰居家有同齡孩子的家裡玩一會,儘量不超過九點。一個是孩子需要休息。一個是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間長了,會有小矛盾。
5.回家陪孩子稍作休息,然後陪孩子刷牙洗臉,洗澡。上床。
6.上床之後給孩子講半個小時的故事,他喜歡的,或者成語故事,講的有趣一些。
7.關燈,再陪孩子說會話,可以跟孩子聊聊學校發生的有趣事或者他感興趣的事。十分鐘左右,然後說晚安。親孩子一下。
8.禮拜六禮拜天陪孩子去遊樂場或公園,或去姥姥家,奶奶家,朋友家,這個你事先要安排好。
9.寒假暑假各在姥姥家和奶奶家住上一個禮拜。抽出時間,空出金錢陪孩子出去玩一個禮拜左右。帶孩子長長見識,假期結束前三四天回到家。讓孩子有個休息時間。
一年基本上就過來了。
陪孩子成長是一件既快樂又麻煩的事情,需要耗費時間耗費金錢。但是確實是值得的,有些東西錯過真的沒有了。
-
17 # 嚮往48200752
孩子迷戀手機,那是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只有手機才會使他有存在感和價值感。透過多年的班主任經驗來看,圍追堵截都是下下策,收效甚微。唯一的辦法是在現實世界裡樹立他的存在感和價值感。讓他覺得有比手機更有趣的事情去做。
-
18 # 唐記vlog
教你一個方法,就是讓孩子玩的精疲力盡,還要他玩,玩得他想睡覺還要他玩,然後玩的他膩了,看到手機就十分討厭手機!達到這種境界,恭喜你成功了!
-
19 # 涸轍之魚
兒童心理專家繆卓錦說過這麼一段話:這是目前兒童教育中很普遍的問題,原因是模仿大人行為,很多父母回到家坐下就低頭玩手機。另外,時代的進步,很多遊戲都是裝在手機上,我主張不能絕對禁止孩子玩手機,因為大人自己都做不到,手機已經是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了,但要正確地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對待手機。
家長的引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導師,家長得自己先做到少玩手機,別在孩子面前做低頭族,不要每次和孩子們相處都是埋頭玩手機
一般無聊會玩手機、或是玩小遊戲,一方面先慢慢控制他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儘量避免手機出現在他的視野範圍內,同時引導他關注其他的事物吸引他的注意力,並培養他的興趣
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家務,生活用品的購買,合適的體力勞動
要從如何分配業餘時間開始,在爸爸媽媽有閒暇時,可以更多的帶孩子去戶外旅行,如做運動,打球、登山遠足、公園賞花、江邊漫步、參觀博物館、尋訪市區古蹟等等。在家裡時更多地看書看有益的電視片,平時多談論這些外出的經歷和看的書的內容,讓孩子對此保持興趣,甚至鼓勵他寫到作文裡,拍成照片發出去等等。
其次,在孩子已有玩手機的習慣後,父母要了解關注他玩的內容是什麼,他怎麼描述他玩的東西,如在那個遊戲裡他是什麼角色,做了什麼事情,有隊友嗎?有什麼情緒的起伏?當父母關注這些時,孩子就透過手機和父母有了連線,手機裡的世界不再是他一個人的世界,他可以把這個世界分享給父母,既減少了他玩手機的時間,又透過手機建立了雙方的感情連線。反過來,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機世界和孩子分享,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增進雙方的親密感。
-
20 # 花小胖的私享空間
現在不光是孩子,很多大人,都是低頭族,大家都迷戀手機,已經不能自已了。所以這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如果想要改掉孩子迷戀手機的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孩子意識到迷戀手機,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未成年人理念,手機它會影響學習,他會分心,他的心思就不放在學習上了。所以我們最首要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明白總玩手機和學習示範衝突的。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做錯了事情,一定要幫他糾正。如果不告訴孩子,孩子也不知道他到底哪裡錯了,接著玩兒唄,大人玩,小孩玩,大家都玩手機,相安無事啊!但是孩子還需要學習,還需要考試,如果我們做家長的放任自流,那麼孩子等待他的結果就是什麼也考不上。當家長意識到這個錯誤的時候,就要幫孩子改掉這個錯誤,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總玩手機,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錯誤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夠保證學習成績不下降,又能夠玩手機,如果你有這份才能,那麼你就去玩。暫時不行,肯定會影響學習,那麼你就得放下手機,這個沒有什麼可爭辯的。作為一個學生,就是應該把學習成績搞上去,這個沒有什麼可說的。學習都搞不上去,還要玩手機,這就說不過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對於這份工作一定要做好,做不好就是自己沒有盡職。做一個孩子,首先他的身份是學生,作為學生學習成績就得好,不是讓你玩手機。為了能幫孩子改掉這個毛病,這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家長也不要玩手機,有時候玩手機會傳染。你用手機玩遊戲,我也想用手機玩遊戲,你想追劇,我也想追一劇,這是會受到傳染的。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孩子在家的時候就是不玩手機。幫孩子擺脫沉迷手機的這個壞毛病,最好的方法是帶孩子出去玩兒。帶孩子去郊遊,帶孩子去圖書館,帶孩子去逛街等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總比在家裡面玩手機強。當我們喜歡上做一項其他的事情的時候,就會把精力全部從這件事給給走,那麼我們就算是成功了。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拯救自己。多鼓勵孩子與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朋友接觸。沒有,學校裡面都有興趣小組,大學裡面有社團,孩子多參加一些業餘的活動,就會使她的眼界和生活多一項愛好,那麼他的性格也會變得開朗起來,她喜歡的東西就會多起來,而不只是專注的停留在玩手機上面。朋友多了,出去外面的活動就多了,不侷限於玩手機。要想改變自己,還得需要自己從自身做起。21天的行為計劃改變,可以試一試。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懂得迷戀,玩手機對身體產生的危害,尤其是眼睛,頸椎手指等其他方面。把這些危害擺在孩子跟前兒,我想孩子也不是一個愚鈍的人,他也會明白的。
回覆列表
1.目標轉移法。用其他事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心在其他事上,對手機的執念自然而然降低,就不會心心念念玩手機。
2.親情陪伴法。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比什麼都強,玩的開心自然就忘了手機。
3.強制限制法。每天看手機有時間限制,到點必須關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久而久之,形成習慣,有了規律,依然遵守。